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谈作文立意的切入角度

谈作文立意的切入角度 谈作文立意的切入角度 安徽巢湖市柘皋中学唐金龙 生活的百花园里,色彩斑斓。各种花除了有着各自不同的颜色外,还有不同的外形,别样的芳香。我们据此可抽象出各色花朵的意象内涵,并引发关乎人生世相的多重思考。 这就取决一个看问题的角度,角度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立场。下面四道题,我们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去联系现实生活,谈出自己的看法。任何一则材料,都能看成是意象与寓言,提炼其中的寓意,提取其中的象征,就能够准确把握材料的内核。透过现象分析出本质考查的正是学生的思辨能力。 题一:法国科学院有四十个席位,那些有资格进入但由于某种原因而未进入的人被称为“第四十一席”,这意味着总是累积着一些“没有戴上桂冠的的人”。比如每年有资格获诺贝尔奖的人总是多于实际获奖者。他们在各方面都跟获奖人不相上下,只不过未获奖,这些人就被称为诺贝尔奖遴选过程中的“第四十一席者”。这样的人很多很多,如化学家门捷列夫,美国的解剖学家、胚胎学家伊万斯,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中国的鲁迅等等。 对于“第四十一席者”这种现象你是怎么看的?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作文在当下的语文高考中,还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应该是我们平时应试作文要重点关注与训练的。这道题的材料并不复杂,就是要考生对一种社会现象作评判并谈自己的看法。“第四十一席者”可以说是普遍现象,而在这现象里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则是丰富多彩的。 材料的作文的立意是至关重要的,立意偏差,作文等次就上不去。在一定程度上应试作文的优劣就取决于立意的高低,所以说立意是材料作文的关键。就本材料而言,我们不妨从如下角度来看: 1、荣耀重在务实 这则材料中提到“第四十一席者”,跟以前人们常说的“第十名”现象一样,成功固然需要某种标示性的证明,但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证明”更为有力,而这种“证明”就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真实成果。像材料中列举的几位名人,他们的荣耀在于纸质的荣誉上,而在现实的生活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2、追逐名利者戒 如果上面是从正面切入的话,现在我们还可以从反而切入。当下许多人急功近利,为了荣誉使出各种招数,甚至不择手段。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人钻了政策的空子,在捞到某种荣誉之后,就摇身一变成了追逐名利的敲门砖。 通过“第四十一席者”现象,我们可以告诫那些乐于旁门左道的投机者,真正的成功不在一张纸上,而在生活现实中。 3、要辩证看待桂冠 “桂冠”是闪亮的,是耀眼的,代表着功成名就,这本身没有问

新人教版初中人教初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新人教版初中人教初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 2.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1N,0 B.0,1N C.2N,1N D.1N,1N 3.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同一细沙面上,已知乙的重力为10牛、边长为0.1米,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甲的 A.压强可能大于1000帕B.压强一定小于1000帕 C.重力一定小于10牛D.重力一定大于10牛 4.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此时两液面齐平.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两液面仍保持齐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是() A.p A<p B,F A=F B B.p A<p B,F A>F B C.p A>p B,F A=F B D.p A>p B,F A<F B 5.下列情景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绕地球匀速运行的卫星

B.加速追赶猎物的猎豹 C.下落的苹果 D.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6.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作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沸点 B.熔点 C.温度 D.凝固点 7.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书包带做的较宽B.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 C.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D.石磨的磨盘做得很重 8.如图所示,轻质薄片刚要脱落,则油的密度是( ) A.ρ0/2 B.ρ0/3 C.ρ0/4 D.无法确定,因横截面积不知 9.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2018届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2018届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 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复数,若是复数的共轭复数,则()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结合复数的运算法则有: . 本题选择A选项. 2. 已知集合,则的真子集个数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为抛物线的图象与直线的图象,有两个交点,所以有两个元素,故的真子集个数为,故选B. 3. 已知变量之间满足线性相关关系,且之间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则()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题意,,代入线性回归方程为,可得 故选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则

B. 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则 C. 若直线,平面平面,则 D. 若直线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则 【答案】C 【解析】选项C中,若直线,平面平面,则有可能直线在平面内,该说法存在问题, 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选项A正确; 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选项B正确; 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选项D正确; 本题选择C选项. 5.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抛物线上一点满足,则抛物线的方程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可得,可得,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故选D. 6. 已知函数若,且函数存在最小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可得:,即:, 结合函数有最小值可得:,据此可得:,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本题选择A选项. 点睛:(1)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要先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段区间,然后代入该段的解析式求值,当出现f(f(a))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 (2)当给出函数值求自变量的值时,先假设所求的值在分段函数定义区间的各段上,然后求出相应自变量的值,切记要代入检验,看所求的自变量的值是否满足相应段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7. 已知,则() A. B. C. D. 【答案】C

初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44分) 1.下列物体中,物重最接近1N得就是:() A、两个鸡蛋B、一只公鸡C、一支铅笔D、一张课桌 2.下列说法错误得就是:()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得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乙物体所施得力 B、一个物体受到力得作用,它得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 C、做匀速直线运动得汽车所受力得合力一定为零 D、相互平衡得两个力,这两个力得三要素不可能都相同 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得过程中,有如下操作:(1)轻轻来回拉动两次挂钩;(2)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 (3)观察弹簧测力计得量程,弄清刻度上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4)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5)待指 针稳定后读数。上述操作正确得就是顺序就是:( ) A、(1)(2)(3)(4)(5) B、(2)(3)(4)(1)(5) C、(4)(1)(2)(3)(5) D、(3)(4)(1)(2)(5) 4.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得受力图中,正确得就是:() 5.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错误得就是:() A、缝衣针表面做得很光滑就是为了减少摩擦力 B、摩擦力得大小有时与物体得重力大小无关 C、鞋底上得花纹就是为了增大鞋底与地面间得摩擦力 D、摩擦力总就是阻力,它一定要阻碍物体得运动 6.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她们受到得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得就是:()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得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得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得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与小刚受到得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得体重大,则她受到得摩擦力一定大 7.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得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得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 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得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得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得就是:() 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英语-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试题 分值: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01.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 A. Lay the table . B. Clean the kitchen . C. Cook the food . 02.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n and Mike ? A. Friends . B. Partners . C. Strangers . 03. What will the man do ? A. Have a blood test . B. Have a job interview . C. Have a physical examination . 04. How far away is the railway station ? A. About 45 miles . B. About 60 miles . C. About 90 miles . 05. Where might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 A. On a bus . B. In a store . C. In a party .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二物理期中试卷 (答题时间: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 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2、一支铜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A、钳工使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 B、放在火炉上加热 C、把铜棒轧成一张铜板 D、宇航员把铜棒带到太空中 3、在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总要用泡沫塑料制作房屋构件的道具,这主要是因为泡沫塑料的() A、价格便宜 B、体积很小 C、密度很小 D、质量很小 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植物上常有露珠 C、深秋的早晨,有时地面上会有一层霜 D、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 5、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喷出“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液化过程 B、汽化过程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升华后汽化 6、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正确?()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 7. 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温度为48℃的海波的状态一定是() A. 液态 B. 固态 C. 固液共存状态 D. 三种情况都可能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A、雪在阳光下化成了水 B、对碘加热,生成紫色气体 C、一杯水放在房间里,日久变少 D、春天,早晨出现大雾 9、能够降低室内温度的做法是() A、打开电风扇 B、关闭门窗 C、向地面洒些水 D、打开房间内电冰箱的门 10、在体育课上小明要测投铅球的距离应选用() A、最小分度为1米的测绳 B、最小分度为1厘米的皮尺 C、最小分度为1分米的刻度尺 D、教师上课用的三角板 11、下列物质中,质量为0.2千克的可能是() A、一只老母鸡 B、一个梨子 C、一个鸡蛋 D、一只蚂蚁 12、冰的密度是0.9g/cm3,把质量为360g的冰完全熔化成水时,下列关于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减小了40g,体积减小了40cm3 B、质量增加了40g,体积不变 C、质量不变,体积减小了40cm3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一、试题评价: 试题紧扣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知识点全、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取舍合理;试题的设计数量合理,阅读量适中,呈现形式新,具有开放性,联系实际、日常生活、技术与社会,注重原题变式和改变;注重对“双基”和实验教学的考查,注重综合能力考查,注重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分析计算能力、物理的学科素养的考查;但这份题过于注重基础,试题的区分度不大。 二、试题主要特点: (1)面向全体,注重能力考查 此次测试,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我市的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获得较理想的成绩。采取低起点、小坡度、广覆盖的命题原则,(如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当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基本概念的考察)突出其水平测试功能,采用活用教材、注重探究、关注过程、开放创新的方式创设新题,(如11题)以此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体现其选拔功能。 (2)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考试的改革促进教学的改革,考试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此次测试,做到“扣紧范围、活用教材、体现课改,联系实际、开放有度、着眼基础、注意能力、指导教学、有利创新”。对我校后期教学具有很好的向导作用。 (3)体现新课改精神 此次测试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难度相对稳定。考查内容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今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技能,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卷中第25题;试题的素材、内容方面体现考查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第10小题等;加强对实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第20、21、22、23题等。 (4)探究创新,突出学科特色,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此次试题中,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现代科学的有第1、2、3、5题,体现了物理的价值在于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真谛。这些紧密联系社会、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的物理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注重学习过程,引导学法。注重学习过程,寻求学习规律,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不只是停留于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而是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并通过不断反思学习过程,悟出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如第25题通过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归纳,引导学生回味物理学习过程,悟法开窍。 三、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物理语言表述不清;对物理公式不能正确理解;对物理概念混淆不清,如21题、24题,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如6、25题;不会分析物理图像如6题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物理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如21、22、23题。 4.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13题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试题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到的细胞,绝大多数处于分裂期 B.制片过程中,压片有利于分生区细胞的分散 C.制片之前要通过漂洗洗去染料,便于观察 D.可以观察到某个细胞连续分裂的动态过程 2.肠腺细胞能够分泌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酶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 B.合成和分泌脂肪酶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C.肠腺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 D.脂肪酶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3.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 B.细胞膜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结构支架 C.细胞内的囊泡可来自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 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结构 4.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中含有微量元素Fe B.细胞鲜重中的O含量最高 C.细胞中的N只存在于蛋白质和核酸中 D.淀粉和脂肪都只含有C、O、H 5.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其内有核糖体、DNA、RNA 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 C.图中叶绿体的两层膜成分上有差异 D.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了有机物 6.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设水稻和番茄幼苗吸收量相等)。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北京一零一中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30分。错选、多选、不选该小题不得分) 1、下列物质中,具有一定形状的是() A、氧气 B、冰块 C、纯净水 D、天然气 2、0o C的冰和0o C的水相比较,它们的冷热程度是() A、冰比水冷 B、水比冰冷 C、冷热程度一样 D、无法比较 3、在北方的冬季,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D、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4、在图中,表示非晶体 ...凝固的图像是() 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A、雪在阳光下化成了水 B、对碘加热,生成紫色气体 C、一杯水放在房间里,日久变少 D、春天,早晨出现大雾 6、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7、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2kg的是() A、一个苹果 B、一只公鸡 C、一本物理书 D、一张课桌 8、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9、使用托盘天平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手拿取砝码 B、把食盐倒在左盘里 C、用量程为200g的天平称量质量为205g的物体 D、用镊子轻轻拨动游码 10、工业上把石油炼成汽油、煤油等,采用的是把石油逐渐升温的方法来炼取的,它的主要依据是汽油、煤油的() A、熔点不同 B、沸点不同 C、凝固点不同 D、密度不同 11、用一个卷尺来测量某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正确的记录为2.736米,则这个卷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I、听力 省略 II、阅读理解(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A Long ago in a small town, there was a place known as the House of 1,000 Mirrors. A small, happy little dog learned of this place and decided to visit it. When he arrived, he bounced(跳) happily up the stairs to the doorway of the house. He looked through the doorway with his ears lifted high and his tail wagging as fast as it could. To his great surprise, he found himself staring at 1,000 other happy little dogs with their tails wagging just as his. He smiled a great smile, and was answered with 1,000 great smiles just as warm and friendly. As he left the house, he thought to himself, “This is a wonderful place. I will come back and visit often.” In this same village, another little dog, who was not quite as happy as the first one, decided to visit the house. He slowly climbed the stairs and hung his head low as he looked into the door. When he saw the 1,000 unfriendly looking dogs staring back at him, he growled(咆哮)at them and was horrified to see 1,000 little dogs growling back at him. As he left, he thought to himself, “This is a horrible place, and I will never go back there again.” All the faces in the world are mirrors. What kind of reflections do you see on the faces of the people you meet? 21.Why did the first dog like the house?

最新初中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最新初中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利比亚当地时间2011年3月19日18时45分起,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开始对利比亚实施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打击.从一架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颗炸弹,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在炸弹未落地之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和三颗炸弹的运动情况是 A.B.C.D. 2.如图所示,一只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受到的支持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3.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不受力D.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 4.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是做了功的 A.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 B.人提水桶沿水平地面行走 C.沿斜坡方向把物体拉上去 D.天花板上的电线吊着电灯 5.在室温下,吹鼓一个气球,把它放进真空罩中,抽走真空罩中的气体,发现气球变大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内气体质量变大,体积变大,密度不变 B.气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C.气球变大因为气球内的气压变大 D.抽气后,真空罩内气压大于气球内的气压

6.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7cm、5cm深的水,A、B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最后A、B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 A.3:7B.2:3C.5:7D.1:1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①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③和④8.如图所示的圆台状容器内充满液体,将它倒置过来放在桌面上,跟原来相比较,容器底部受到的() A.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B.压力增大,压强不变 C.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D.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9.如图所示,下列物体所受重力最接近 1 N 的是 A.一块普通香皂 B.一张学生课桌 C.一枚普通别针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高一上册物理期中考试总结整理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高一上册物理期中考试总结整理 一、选择题 1.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A.必须以这一速度行驶 B.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2.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2v,到C点时的速度为6v,则AB与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A.1:3 B.1:8 C.1:9 D.3:32 3.如图所示,一个重200N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同时物体还受到大小为10N、方向向左的水平力作用,则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大小是10N,方向向左 B.大小是20N,方向向左 C.大小是20N,方向向右 D.大小是10N,方向向右 4.如图是在购物商场里常见的电梯,左图为阶梯电梯,右图为斜面电梯,设两电梯中各站一个质量相同的乘客随电梯匀速上行,则两乘客受到电梯的 A.摩擦力的方向相同B.支持力的大小相同 C.支持力的方向相同D.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均相同 5.如图甲所示,小孩用80 N的水平力推木箱不动,木箱此时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1;如图乙所示,小孩用100 N的水平力恰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如图丙所示,小孩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与水平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F3,若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 N,木箱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45,则F1、F2、F3的大小分别为()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期中考试卷

珠海市紫荆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物理试卷 出题人:初三备课组 考场______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学号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教室里的大气压强约为1个标准大气压 B.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0N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 D.人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0m/s 2、如图1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 B. 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 C. D. 地上匀速行驶的小车图1吊在天花板下静止的电灯 3、如图2小雨站在超市的自动扶梯上,她观察到许多物理现象,其中分析正确的 是() A.小雨相对扶梯上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小雨的支持力等于于她自身的重力 C.小雨对扶梯的压力和扶梯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扶梯匀速下降时小雨受向后的摩擦力的作用 4、有关压强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 B. 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 D.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打针时,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把药水从注射器中注入病人的肌肉 5、将一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3所示,若沿虚线切掉上部分,则剩下部分的密度、对桌面的压 强、压力变化是() A. 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变小 B. 密度变小,压强变小,压力变小; C. 密度不变,压强变小,压力变小 D. 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6、如图4甲所示,一密封容器中装有部分水,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1′;将容器倒放,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容器对水平 桌面的压强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p2p1′>p2′ B.p1>p2p1′=p2′ C.p1=p2p1′>p2′ D.p1=p2p1′=p2′ 7、如图5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拉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 5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0~6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断增大 B.在6~8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10N C.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10N时,物体一定处于加速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11N时,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如图6所示的游戏情境,小孩将毽子向上踢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毽子被踢出后,由于会 继续向上运动;毽子从空中竖直下落时,以毽子为参照物,地面向运动(选填“上”或“下”). 9、如图7所示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的;建筑工人用 水平仪R检查所砌房子的墙面是否水平,如图乙所示,当液体中空气泡居中表示墙面水平,若空气泡在 A端,则表示A端的墙面(填“高”或“低”);如图丙,甲、乙二人各用10N的力沿相反方向水平拉一 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10、如图8所示,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为500N,这个人的质量为 kg;当升降机以0.5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是 N;当升降机静止在半空中时, 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 500N(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g=10N/kg) 11、如图9所示的茶壶嘴与壶身相通,构成一个;水对壶底的压强(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水对壶壁的压强;茶壶的盖子上有一个小孔,通过这个小孔作用到壶内的液面上,壶中的水 便容易倒出来.

巢湖市中垾初级中学创建新优质学校中期自评报告

紧扣创建理念初步形成特色 ——巢湖市中垾镇初级中学创建新优质学校中期自评报告 巢湖市中垾镇初级中学坐落于巢湖市西郊,距巢湖市区12公里,淮南铁路、合裕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学校始建于1964年,目前占地面积37000多平米,建筑面积7800多平米。在职教师90人,在校生600余人,设18个教学班。校园布局合理,教学与生活配套设施完备。 近年来,我校中考优秀率、合格率均居全市上游水平。学校多次获得巢湖市教育教学质量综合奖,被评为巢湖市、合肥市“文明单位”、“平安校园”、合肥市义务教育课改先进单位和合肥市中考报名先进单位。 我校一贯重视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注重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拥有一批具有艺术特长、教学颇有经验的能手,培养了很多在艺体方面有特长的学生。 2015年,我校被合肥市政府批准为合肥市第二批新优质创建试点学校。我们提出的创建目标是,“坚持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美育水平”,创建理念是“以美启智、以美怡情、以美育人”。争取通过三年的创建,全体教师确立创“新优质”学校的全新教育理念,专业素养全面提升;美育与各学科教学渗透融合;校园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育人环境优美和谐,师生的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品德美;全体师生审美能力大幅提高,形成“人人追求美,美育塑人才”的浓

厚氛围,将我校打造成合肥市美育特色教育品牌学校。 创建新优质学校两年以来,我校紧紧围绕创建目标和理念,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坚持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了学校的美育水平,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一.规划实施定位准确,措施有力 1. 规划贴近学校实际,切实可行。规划文本规范,有详细的分年度实施计划。 2. 师生全面参与创建活动,对创建新优质学校的工作认同度很高。学校印发了师生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创建动向;教师积极将创建理念融合渗透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并形成特色。 3. 强化家校合作,让家长充分了解并参与到学校的创建工作中来。学校印发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创建新优质学校满意度调查问卷》等,召开了“家校合作,共创新优质学校”专题会议,密切了与家长及村社的联系,争取了社会力量的支持。 4. 创建机制不断完善,建立了创建工作机制和激励措施,每年度形成自评报告,开展了扎实的整改计划。 二. 项目推进扎实有序 1. 实验项目组织有序,责任到人。 学校创建领导组对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广泛征求意见,将各项创建任务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以确保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根据学校创建领导组的安排,三年创建期间各项任务均落实到位。 2. 实现创建项目与学校常规工作有机融合。学校制定了《创建项目与学校常规工作融合执行方案》,将创建目标与理念融入教学常

2017届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7届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理综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纤毛是某些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表面伸出的、能运动的突起,精子的尾部也属于纤毛。纤毛的运动与其含有的动力蛋白有关,动力蛋白具有ATP酶的活性,能通过自身空间结构的改变引起运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合成动力蛋白的细胞器不同 B.动力蛋白具有催化功能,通过提供能量与改变结构引起纤毛运动 C.纤毛运动中动力蛋白通过肽键的合成与断裂改变空间结构 D.动力蛋白基因突变可导致男性不育 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脂肪检测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两实验中酒精的作用相同 B.质壁分离实验中,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到原生质层逐渐收缩变小 C.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可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得到S型活菌和R型活菌 D.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不充分,可使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 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过程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B.a→h有两个细胞周期,该过程发生在雄性动物精巢中 C.造成细胞e和f出现差异的直接原因是两种细胞内的蛋白质完全不同 D.图中细胞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是c、e、g、f 4.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又被称为“青春疸”。雄性激素与皮脂腺细胞内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引起脂质分泌。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脂质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形成痤疮。由于毛囊内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因此痤疮通常会伴随炎症的发生。青少年由于学业压力大,是痤疮的常发人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2~2013第一学期北京四中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初三物理备课组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分层班级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42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分层班级、班级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机读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2分) 1.如图所示是各种不同电路器件的实物图片,属于用电器的是 2.在如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流单位的是 3.关于以下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它的内能也一定为零 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4.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相同且保持不变,已知电阻R1和R2的阻值大小关系为R1>R2。在这四个电路中,总电阻最小的是 5.下列关于电流和电压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自由电荷的移动形成了电流 B.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C.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D.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6.如图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当开关S l闭合、S2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S l和S2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这种要求的是 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内能少的物体可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D.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一定越大 8.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时观察到:L1和L2两灯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A.L1断路 B.L2断路 C.电流表断路 D.电流表短路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高三英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巢湖市柘皋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第四次月考 英语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分数:150分 第I卷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只读一遍。 1.How long does the man have to wait for the next train? A.5 minutes. B.45 minutes. C.50 minutes. 2.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At a bus stop. B.In a shop. C.In a hospital. 3.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 A.Be stricter with her son. B.Have confidence in her son. C.Ask the teacher for help. 4.What is the woman’s problem? A.Her husband has hearing problem. B.Her husband doesn’t share the housework. C.She seldom has time to talk with her husband. 5.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pianist? A.She was blind at birth. B.She became deaf at the age of 16. C.She was blind when becoming a concert pianis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新初中人教初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新初中人教初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 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 B.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C.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D.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2.如图甲所示,小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以下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0﹣﹣1s内木箱没有动,所以此时不是平衡状态 B.1s﹣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 C.如果3s后人停止用力,木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如果3s后人突然用6N的力往回拉箱子,此时的合力为2N 3.一只氢气球下系一重为G的物体P,由于氢气球产生了举力,结果吊着P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的影响,物体恰能沿MN方向(如图所示箭头指向)斜线上升,图中OO′为竖直方向,则图中氢气球和物体P所处的情况正确的是( ) A.B.C.D. 4.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是做了功的 A.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 B.人提水桶沿水平地面行走 C.沿斜坡方向把物体拉上去 D.天花板上的电线吊着电灯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B.若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C.若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D.若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2018届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8届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 版) 一、选择题 1. 200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发现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2009年首先爆发于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 B. 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 C. 结构上,DNA多为双螺旋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 D. 鉴定DNA用吡罗红染色剂,鉴定RNA用甲基绿染色剂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1)DNA和RNA的比较: 英文缩写基本组成单位五碳糖含氮碱基存在场所结构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一般是双链结构 RNA 核糖核苷酸核糖A、C、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一般是单链结构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解:A、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A错误; B、组成DNA的碱基为A、 C、G、T,而组成RNA的碱基为A、C、G、U,因此两者的碱基不完全相同,而不是完全不同,B错误; C、结构上,DNA一般为双螺旋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C正确; D、鉴定DNA用甲基绿染色剂,鉴定RNA用吡罗红染色剂,D错误. 故选:C.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 2.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使用盐酸的目的是( ) ①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 ②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③改变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