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望河》
- 格式:docx
- 大小:6.66 KB
- 文档页数:1
仿照山坡羊未央怀古写一首诗
第一篇:
大河如龙,群山如虎,山河破碎风飘絮。
望天涯,断心肠,奈何人生悲情路,千言万语都出不了口。
生,没意思;死,没意思。
第二篇:
莘莘学子,琅琅书声,齐聚课堂共研读。
好儿郎,有宏图,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渡。
勤,成功路;奋,成功路。
第三篇: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第四篇:
坚城何巨,君侯何酷。
丰家当年称雄处。
财如土,势如虎。
回首一身来时路,功名利禄荣转枯。
兴,似朝露;亡,似朝露。
第五篇:
安土怀古是非笑看,功罪难断。
谁云重城自古坚?按宝剑,张烈焰。
霸君布武天下间,昔年壮志谁复言?盛,如梦幻;衰,如梦幻。
第六篇:
川中岛怀古千川独曲,妻山孤矗。
是非成败谁评述?星萧疏,月凄楚。
风云际会龙与虎,当时纷争今何处?赢,一抔土;输,一抔土。
最美诗词:醉美豫见20首桃花深浅处,恰似故人来★《越涛词·开封》汴梁韵味足,清明上河图。
历经七朝千古,大梁门守护。
华夏王朝北宋,富丽天下无敌,堪世界名都。
杨家出骁将,一览忠臣谱。
包公祠,相国寺,潘杨湖。
汴河两岸,龙亭御街帝王途。
年代凄美莫问,也曾省会首府,新城姿楚楚。
风袭梧叶落,霜菊芳自孤。
注释1、汴梁:即现在的河南开封,是北宋时期的首都。
历史上称东京。
2、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家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3、相国寺: 位于开封市中心,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
原名建国寺,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
★《越涛词·洛阳》天上紫微宫,人间帝王都。
邙山洛水横渡,气运贯穹庐。
再跨黄河两岸,雄霸九朝王土,揽天地通途。
鲤鱼跳龙门,双星神佑护。
文峰塔,白马寺,定鼎路。
龙门石窟,堪佛教艺术宝库。
沿九街十八弯,牡丹丽艳天下,水席宴千古。
国花芳菲尽,隆冬待梅馥。
注释1、双星神:文昌与魁星。
民间供奉祭拜的文神,主宰考试。
2、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
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3、龙门石窟: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临江仙·豫剧》五度旋宫上花轿,司鼓板胡锣敲。
拷红退场连断桥。
一代老戏骨,唱累仙和妖。
太子却被狸猫换,穆桂英著帅袍。
哪一出奸佞能饶?戏比天还大,行腔为忠骁。
注释1、豫剧: 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
2、老戏骨: 指常香玉,别名张妙玲,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大师。
迟子建《寻道都江堰》原文赏读迟子建《寻道都江堰》原文赏读从羊脖岭流出的岷江,在没有都江堰前,性子是暴烈的。
稍不如意,它就会挟着滚滚洪流,咆哮上岸,为害生灵。
岷江两岸的百姓,饱受水患之苦。
秦昭王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二百七十六年,蜀地迎来了一位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郡守———李冰,他似乎是专为调理岷江的性情而来,历时十八年修建的都江堰,成为他的旷世杰作。
从此后,岷江变得温顺了,它滋润的巴蜀大地,无有饥馑,仓殷实,稻谷飘香。
这些年,关于被污染了的大江大河的报道,不断地见诸报端。
所以能够看到水色灿烂、洋溢着芬芳之气的河流,我有一种惊喜的感觉。
李冰正是握着岷江这条饱墨汁的笔,书写了人间奇迹。
都江堰的核心工程渠首,选择在岷江的自然弯道上。
都江堰海拔七百多米,而成都平原的平均海拔在四百多米,形成了天然的坡降,得以进行自然。
渠首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鱼嘴分水、宝瓶口和飞沙堰。
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流入川西平原,用于和人民的生活用水,外江泻洪排沙。
内江进入宝瓶口后,就像一个少女被束了一条飘逸的腰带,使她的气质变得端庄典雅。
因为人工开凿的宝瓶口,以其恰到好处的`宽度,控制着进水量,使多余的水无法进入成都平原,而是经飞沙堰分流到外江。
由于内江处于凹岸,外江处于凸岸,根据弯道的水流规律,表层水流向凹岸,底层水流向凸岸,自然把岷江中的沙石淘入外江,解决了排沙问题。
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利用地势和水流的自然规律,并没有大动干戈,成为举世瞩目的无坝引水的典范。
难怪上世纪四十年代,日军准备炸毁都江堰时,当战机盘旋在半空,他们看到身下,只是欢腾的河水,并没有预想中的堤坝时,只能望河兴叹,悻悻而去!那空投下的几颗炸弹,只不过让岷江溅起了几朵灿烂的水花而已!岷江流经的玉垒山上,有清幽的灵岩寺,还有为祭祀李冰父子而修的二王庙。
山寺的桃花因为浸染了香火的幽香,而显得无比地清雅。
站在宝瓶口,可以看见身下一棵粗大的皂角树,它斜斜地插在那儿,无比惊艳。
冷门佳作诗词1. 《江城五月落梅花,极目钟山思物华。
樽酒昔谈群玉府,梦魂今绕后湖涯。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城五月的景象中,看到梅花飘落,思绪万千。
他远望钟山,想起往日的繁华与物华。
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家乡和往日生活的深深怀念。
“樽酒昔谈群玉府”中的“樽酒”是古代的一种酒器,表示诗人在饮酒中谈笑风生,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
“群玉府”是古代藏书的地方,这里暗示诗人过去曾经有许多文化交往和丰富的知识。
“梦魂今绕后湖涯”中的“梦魂”表示诗人的思绪飘荡,仿佛回到了过去。
“后湖涯”可能是诗人故乡的湖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往日生活的怀念之情。
2. 《老柳官河古渡头,断碑残石亦风流。
夕阳染尽秋烟色,芦荻萧萧满地秋。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老柳官河古渡头的景象,断碑残石也显得风流。
夕阳染尽了秋天的烟色,芦荻萧萧满地都是秋天的气息。
“老柳官河古渡头”中的“老柳官河”是指一条古老的河流,“古渡头”则是渡口的意思,这里营造了一种古朴而幽静的氛围。
“断碑残石亦风流”中的“断碑残石”是历史留下的痕迹,虽然残破不全,但也展现了一种古朴的风流韵味。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夕阳染尽秋烟色”中的“夕阳”是秋天特有的景象,“秋烟色”则描绘了秋天的迷蒙之感。
这里的“染尽”表示夕阳将整个景色都染上了秋天的色彩,营造出一种萧瑟、苍茫的氛围。
“芦荻萧萧满地秋”中的“芦荻”是秋天的植物,“萧萧”则表示风吹过芦荻的声音,“满地秋”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气息和氛围。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象的欣赏和感受。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秋天景象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3. 《苍松怪石伴青藤,云雾烟霞满目生。
野径无人花自落,寒塘有月鸟相鸣。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苍松、怪石、青藤、云雾、烟霞等自然景色的壮丽景象。
野径无人,花自落;寒塘有月,鸟相鸣。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寇准《书河上亭壁四首》宋山水诗原文鉴赏翻译寇准《书河上亭壁四首》宋山水诗鉴赏寇准堤草惹烟连野绿,岸花经雨压枝红。
年来多病辜春醉,惆怅河桥酒旆风。
蝉鸣日正树阴浓,避暑行吟独杖筇。
却爱野云无定处,水边容易耸奇峰。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暮天寥落冻云垂,一望危亭欲下迟。
临水数村谁画得,浅山寒雪未销时。
此诗题全称为“予顷从穰下移莅河阳,洎出中书,复领分陕。
惟兹二镇,俯接洛都,皆山河襟带之地也。
每凭高极望,思以诗句状其物景,久而方成四绝句,书于河上亭壁。
”“穰下移莅河阳”,是指诗人由参知政事之职,于至道二年(996)罢知邓州(即“穰”,治所在今河南邓县),咸平初徙河阳(治所在今河南孟县西南)。
“分陕”是用典。
相传周公、召公分陕而治:陕而东者,周公主之; 陕而西者,召公主之。
诗人于景德二年(1005)官中书侍郎,翌年罢为刑部尚书,知陕州(治所在今河南陕县),正是周、召分陕之地,因而称“洎出中书,复领分陕”。
由此可知,这组诗所咏,乃是河阳陕州二地之景,是作者在景德初至景德三年或稍后所作。
这时诗人的身份是谪官。
“久而方成”,表明此诗是诗人精思结撰之作。
全诗四首,分咏一年四季河上景观,剖露自己由景物而引发的淡远的情思。
第一首写春天所见之景。
首二句写诗人站在河边远望所见。
长长的河堤上绿草连绵,一望无际,绿色迷濛处,堤草与广袤的田野的绿色融汇交接。
一场春雨过后,岸边的花儿开得更鲜更艳了。
这两句通过拟人、通感的手法,将岸边所见春天的景致写得气韵飞动。
“惹烟”用拟人法。
“烟”本是郁郁葱葱的春草在阳光照耀下给人的一种迷濛的色感,诗人不用“含烟”而用“惹烟”,使无生物变为有生物,传写出了堤草蕴含的勃勃生机。
是堤草的葱郁撩惹起诗人的情思,而诗人又反过来把这一份撩人的情思赋予了青草。
“压枝红”则写通感。
“红”是颜色,原本没有重量,这里用沉甸甸的压枝的重量来表现颜色,真可谓独具匠心,写出了雨后红花的秾艳夺人和欣欣生意。
生命的河喜乐的河诗歌
生命的河,喜乐的河,是一首充满着美好和希望的诗歌。
这首诗歌让我们想象着一个充满活力和快乐的场景,就像一条清澈的河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生命的河流代表着我们每个人的旅程,从诞生到离世。
它是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涵盖着我们的成长、挑战、欢乐和悲伤。
它是一个连接着我们与世界的纽带,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喜乐的河流则象征着我们内心的快乐和幸福。
它是一条充满正能量和善意的河流,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当我们沉浸在喜乐的河流中时,我们会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同时也会感染周围的人,传播快乐和友善的力量。
这首诗歌提醒着我们,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我们都可以从中寻找到喜乐的源泉。
它鼓励我们保持乐观的态度,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关注和分享他人的喜乐,与他人共同分享这美好的河流。
生命的河喜乐的河诗歌是一首激励人心的作品,它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中的美好和快乐。
它让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轨迹,思考我们对他人的影响和作为。
通过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成
为生命河流中的快乐旅行者。
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诗歌,感受生命的河流中流动的喜乐。
1.长河终岁足悲风,亭古台荒半倚空。
——宋·欧阳修《滑州归雁亭》2.行人傍衰柳,路向古河穷。
——宋·欧阳修《朱家曲》3.山河持节远,亭障出疆闲。
——宋·欧阳修《送谢希深学士北使》4.界上山河壮,军中彭角雄。
——宋·欧阳修《送张如京知安肃军》5.鱼贪河岫乐,云忘帝乡回。
——宋·欧阳修《得滕岳阳书大夸湖山之美郡署怀物甚野其意有恋着之趣作诗一百四十言为寄且警激之》6.行人夜已断,明河南陌头。
——宋·欧阳修《拟玉台体七首欲眠》7.山河识天府,风雨度函关。
——宋·欧阳修《送王尚喆三原尉》8.鸣蝉汴河柳,画鹢越乡船。
——宋·欧阳修《送余姚陈寺丞》9.河近闻冰坼,山高见雨来。
——宋·欧阳修《夏侯彦济武陟尉》10.京东聚群盗,河北点新兵。
——宋·欧阳修《赠杜默》11.一饮不计斗,倾河竭昆墟。
——宋·欧阳修《哭曼卿》12.寒风八九月,北渡大河津。
——宋·欧阳修《送孔生再游河北》13.虙氏八卦画河图,禹汤臯虺暨唐虞。
——宋·欧阳修《绛守居园池》14.高河泻长空,势落九州外。
——宋·欧阳修《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15.安得独洒一榻泪,欲助河水增滔滔。
——宋·欧阳修《绿竹堂独饮》16.河决三门合四水,径流万里东输海。
——宋·欧阳修《巩县初见黄河》17.行行过任村,遂历黄河隩。
——宋·欧阳修《代书寄尹十一兄杨十六王三》18.河上多悲风,山阳有归客。
——宋·欧阳修《送刘秀才归河内》19.记得来时桥上过,断冰残雪满河流。
——宋·欧阳修《过中渡二首其二》20.荒凉见宫阙,表里壮河山。
——宋·欧阳修《书怀感事寄梅圣俞》21.落日下河源,寒山静秋塞。
——唐·王维《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22.漳河如旧日,之子继清风。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1. 开篇在中华大地上,有着无数令人感叹的自然景观和美丽的河山。
古往今来,诗人们纷纷为祖国的大好河山吟唱,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句。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盘点并深入探讨几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经典诗句,带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景色。
2.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第一首诗——《登鹳雀楼》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篇,其中有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
这两句诗描述了黄河奔流的壮丽景观,生动地描绘了黄河壮丽的气势和山水交融的美丽画卷。
这些诗句所展现的河山之美,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鬼斧神工。
3.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第二首诗——《桃花源记》隋唐时期,道士陆机的《桃花源记》中有“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的诗句。
这其中描绘的是一片幽静的山水之间,一方净土般的乡村景致。
这些诗句表现了我国山水诗的写意之美,唤起人们心中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和向往。
4.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第三首诗——《江南春》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江南春》中“万里樯橹动春风,千条人家万块田”的诗句,生动刻画出了江南水乡的繁华景象。
这些诗句表现出了我国南方水乡的富饶和生机盎然的景象,令人不由得赞叹祖国的大好河山无与伦比的壮美和独特韵味。
5.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以上几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的解读,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景色。
这些诗句不仅在形式上表现了山水田园的丰富多彩,更蕴含着诗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时刻怀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珍惜祖国的美丽,为我们的祖国加油助威。
6. 个人观点与理解从古至今,诗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始终不减,不断地用诗歌来抒发。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巍峨壮美的山河景致,更蕴含着对祖国的深情厚爱。
我相信,只有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祖国的山水田园,让其永远美丽动人。
以上是本文对几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的全面解读,希望能带给您对祖国山水之美的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