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 格式:doc
- 大小:115.00 KB
- 文档页数:3
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摘要]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而目前单纯的中医治疗或西医治疗效果都不是十分理想,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科近期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疗效较为理想,现总结分析如下,期望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支气管哮喘;疗效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疾病,表现为胸闷、咳嗽、咳痰和阵发性气急等等,近年来由于粉尘、油烟、空气污染等诱发因素日益显著,加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往往不能形成健康的饮食和作息习惯,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支气管哮喘将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严重问题。
而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疗效,而经过对比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持久,对于防止支气管哮喘再次发作具有显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104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有关支气管哮喘诊断和严重度分级标准,随机将10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观察组60例;观察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24岁到65岁,病程6年到26年,其中重度患者15例,中、轻度患者45例;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24例,年龄23岁到62岁,病程7年到23年,其中重度患者14例,中、轻度患者24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和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做好抗感染、抗炎,化痰、解痉,必要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具体地: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氨茶碱,给予吸氧和吸入喘乐宁等等。
观察组:除给予上述西医常规治疗外,给予中药汤剂:炙麻黄9g,北杏10g,僵蚕12g,莱菔子15g,紫苏子15g,地龙12g,桔梗10g,浙贝12g,陈皮6g,法夏12g,百部12g,甘草69g,治疗以化痰平喘为主,偏热者清热宣肺,偏寒者温肺散寒,剂量应酌情加减。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作者:于春芝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同对照组相同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治疗。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支气管哮喘(哮喘),是由于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中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
主要临床症状为阵发性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哮鸣。
该病季节性发作,诱因一般为粉尘、花粉、冷空气、油烟、化学性气味及饮食不宜等。
近几年,哮喘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现在全世界罹患哮喘的约3亿人,而我国约1%的发病率中,仅儿童便达3%[2],哮喘作为一种慢性病,已经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我院通过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18-62岁,平均42.4±15.2岁,病程3-20年,平均8.3±3.7年,其中:轻度患者52例,中度28例,同时排除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衰竭、高血压、糖尿病、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对所用药物过敏或禁忌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9-62岁,平均42.1±14.3岁,病程4-20年,平均8.1±3.2年,轻度患者26例,中度患者14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8-61岁,平均41.8±15.8岁,病程3-19年,平均7.8±3.6年,轻度患者26例,中度患者14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患者90例,我院在患者知情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患者入院序号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5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给予舒喘灵、氨茶碱进行治疗,配合吸氧、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合并感染者加头孢拉定,哮喘严重者加地塞米松静滴。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药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34%,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迅速控制临床症状,患者肺部哮鸣音消失快,临床疗效显著,肺功能改善效果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033-01临床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的致病原因主要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等等炎症细胞介导产生的慢性气道炎症。
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发作时间多在夜间和凌晨[1]。
支气管哮喘属于慢性疾病,病程较长,且具有突发性和反复性,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临床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研究,在中医药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各科疾病治疗中的情况下。
笔者将中医药引入到了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进行尝试,在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患者90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相关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而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者。
我院在患者知情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患者入院序号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
方法: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82例慢性支气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具有患者41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氨茶碱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加入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及免疫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73.2%,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GA、Ig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具有理想效果,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哮喘;氨茶碱;小青龙慢性支气管哮喘为呼吸科常见疾病,主要由于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以及嗜酸粒细胞等参与炎性反应。
该疾病具有病程长、容易反复等特点,主要临床症状为喘息、气喘、咳嗽及胸闷等[1]。
该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因此需要积极进行临床治疗。
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因此将材料整理做如下汇报。
1.基础资料及给药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82例慢性支气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
诊断标准西药参考《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中医及西药诊断标准,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者运动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同意本次治疗方法。
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严重脏器疾病;造血系统严重疾病;精神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同意本次治疗方法患者。
按照收治时间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1例。
对照组具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3-75岁,平均(42.5±2.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4-72岁,平均(40.0±3.5)岁,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纳入统计分析学软件SPSS22.0中计算分析,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统计对比88例支儿童气管哮喘应用中西医联合用药疗效优势于单纯西医治疗【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8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的治疗方法,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中医结合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95%,对照组总有效率73.80%p13次)。
①喘息、气短或胸闷。
②阵发性咳嗽。
③肺部出现哮鸣音。
1.2 一般资料针对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就诊支气管哮喘患者,共8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岁,18-58岁,平均年龄(40±0.3)岁。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进行吸氧、采用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19-60岁,平均(41±0.2)岁。
88例中轻度哮喘48例、中度哮喘40例,无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属于非急性加重期哮喘病症范畴,听诊时,明显的哮鸣音波及双肺。
除外,对照组两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就诊时间、体温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1.3.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经过进行吸氧、平衡患者体内酸碱度、抵抗感染的常规基础治疗及雾化吸入治疗,采用布地奈德悬液1ml(0.5mg)加入生理盐水2ml雾化+面罩吸入,每次10-15min。
一天两次1.3.2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和雾化吸入治疗外,追加服用中药:麻黄20g、杏仁10g、细辛3g、桂枝9g、半夏15g、地龙10g、僵蚕10g、桑皮10g、蝉蜕6g、白芍10g。
每天一剂,水煎分2次,早晚温服。
1.4 疗效判定标准两组治疗15天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根据病症体征消失的时间长短来判定临床药效。
1.4.1 显效患者在治疗3-5天后,叩击肺部,肺罗音消失,咳喘症状消失,精神食欲恢复正常。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优势。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到2021年05月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进行研究。
采用随机数表法方式分为两组。
常规组应用西药治疗。
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结合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
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肺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应用于支气管哮喘,对于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明显,有利于短期、远期疗效的保障,对于患者肺部功能的优化作用突出,值得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支气管哮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哮喘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发病过程一般是因为多种炎症细胞共同作用而导致,临床表现以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肺部哮鸣音为主,诱因包含药物、运动以及花粉等[1]-[2]。
因为儿童的呼吸道功能相对较差,免疫力较差,所以儿童发生支气管哮喘的风险相对较高。
近些年西医临床研究发现,西医药物虽然可以实现对支气管哮喘病症的症状控制,但是无法实现对患者肺部状态的改善,导致患者病症仍然存在反复发作的可能,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支气管哮喘属于哮病的范围,发病病机在于“风”与“痰”,临床治疗重点在于祛风化痰。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治疗水平,本文以对比方式探讨不同用药方式用于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5月到2021年05月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进行研究。
采用随机数表法方式分为两组。
实验组患者40例,男女分别28例、12例,年龄(37.55±8.50)岁;常规组患者40例,男女分别26例、14例,年龄(37.13±8.55)岁。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1年5月以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20例,选择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西医治疗,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明显优于观察组。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7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64-02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eos)、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
这种气道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多种刺激因素时,气道发生阻塞和气流受限,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1]。
2011年5月以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20例,选择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西医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现就其临床效果进行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以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5岁;观察组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7岁。
两组患者均来自同一地区,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法治疗,包括吸氧、镇静、b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感染等,治疗组在次基础上加用方药,组成:苏子10g,地龙10g,前胡8g,麻黄3g,杏仁5g,白果5g,全蝎1.5g,白鲜皮10g,白屈菜10g,僵蚕10g,射干10g,款冬花10g(以上药量为5-7岁儿童日用药量,具体药量随年龄加减,但杏仁、白果、全蝎大孩不增,小孩酌减),上药水煎2次,合液取汁120ml,日3次分服,1日1剂,7d为1个疗程。
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诊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45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中药穴位贴敷及火罐疗法,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标签:中西医结合;支气管哮喘;治疗;临床疗效
支气管哮喘是由支气管痉挛、分泌物增多以及粘膜水肿等因素导致支气管阻塞,在中医学中属“喘证”、“哮证”范畴,临床多因风寒袭肺、痰饮内伏,或痰热壅阻等因素使肺失宣将,久病不治者,可出现肾不纳气或上实下虚等临床表现,影响患者的生活質量[1]。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有效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诊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均经《支气管哮喘指南》确诊[2]。
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16~60岁,平均(35.2±8.36)岁;病程3~30年,平均(11.8±4.7)年。
研究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15~59岁,平均(35.8±8.31)岁;病程2~30年,平均(1
2.1±4.2)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吸氧、祛痰及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等措施。
具体如下:首先给予两组患者孟鲁司特钠片(英国默沙东药厂生产,国药准字J20070058,规格:10mg),用法如下:口服,1次/d,10mg/次,睡前服用;同时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987),用法如下:吸入给药,200~1500μg/d,分成2~4次使用(较轻微的病例200~800μg/d,较严重的则是800~1600μg/d),早晚各吸入一次,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汤剂及中药穴位贴敷法。
具体如下:中药汤剂:千金苇茎汤即:鲜芦根30g,薏苡仁20g,冬瓜子20g,桔梗10g,桃仁15g,海浮石10g,甘草10g,白术8g,紫河车10g,麻黄5g,山药5g等[3],用水煎服,1剂/d。
中药贴敷法:选择药用白芥子、吴茱萸、小茴香、花椒、干姜、细辛、肉桂、丁香,将以上药物适量碾成粉末形态,将碾好的粉末药与生姜汁混合调制成糊状,然后用胶布贴于肺俞、肾俞穴位,1次/d,3~6h/次。
1.3疗效评定标准[4] 采用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四个标准进行评定。
具体如下:①痊愈标准:患者喘息临床症状消失,肺部体征阴性,实验室检查正常。
②显效标准:患者喘息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实验室检查接近正常。
③有效标准:患者喘息症状有所减轻,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④无效标准:患者相关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出现加重趋势,实验室检查无改善。
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见表1。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为呼吸系统较严重的疾病,存在持续时间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等特点,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5]。
目前临床多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虽能够短时间控制病情,但患者依从性差,停药后易复发,且患者因长期服药会出现副作用。
支气管哮喘在中医学中属“喘证”、“哮证”范畴,患者发作时呼吸急促、困难,哮鸣有声,甚至喘息不能平卧,在治疗方法上以豁痰纳气、补肺纳肾为主。
在千金苇茎汤药方中,桔梗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紫河车功效能够养血益精,麻黄起到宣肺的作用,海浮石可以帮助患者化痰平喘,白术以及山药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健脾补肾并降肺气[6]。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优于对照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总之,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杜小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40例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2014,8(3):108-109.
[2]李广萍,樊恭春,杨秀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33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6):984-985.
[3]高轶峰,林秀菊,万丹,等.中西药联合佐治120例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3):460-461.
[4]李广萍,樊恭春,杨秀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33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6):984-985.
[5]陈姝霞.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65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201-208.
[6]宗喜中.中西药联合使用在老年性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4:1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