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的语用学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第期(总第期):KY @教育教学研究一、引言语用学是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由西方学者们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的一门独立的新学科。
它研究语言的应用及其规律。
语用学研究特定语境中的话语生成与话语理解,因此它离不开语言使用的语境因素,比如说话人、听话人、时间、地点或空间、场景等。
人们常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也即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交际对象,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这是一种典型的语用思想,也是人们交际能力的具体表现。
语用学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度,把人们使用语言的行为看作受各种社会规则制约的行为,研究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话语,着重说明语境可能影响话语解释的各方面,从而建立语用规则。
语言是一种密切联系社会每一个成员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的特殊现象。
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可以按照其年龄、性别、籍贯、职业、爱好、信仰、习惯等等而从属于各种不同的社会分类,适用于这些不同的社会集团,语言也就产生不同的变异。
从社会语言学中语言变异的角度,探讨在不同的语境下,言语行为的运用及其规律,可以更好地解释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言语行为,对外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语用学的兴起和发展语用学这个术语,是由美国逻辑学家莫里斯(C.W.M oris )提出的。
他在1938年所写的《符号理论基础》中,把符号学分成三个部分:1、语形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2、语义学研究符号与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3、语用学构成符号学即关于某种符号系统的描述和理论的基础。
一般认为,莫里斯是根据美国哲学家皮尔斯(C.S.Peirce )早就做出的提示区分符号学的三个组成部分的。
到70年代,语言学家重视并开展语言运用的研究,是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反驳。
乔姆斯基(N .Chomsky )在1965年的《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中提出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概念,前者指说话者和听话者所具有的关于他的语言知识,后者指在具体环境中对语言的实际应用。
外语教学中的语用学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跨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因此,外语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完成外语教育的任务,教育者需要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语言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使用方式。
因此,语用学的研究具备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外语教学来说也非常必要。
一、语用学的定义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目的是了解语言在不同的语境和交际情境下的使用方式。
它关注的范围不是语言规则本身,而是语言在特定情境中的使用方式,旨在揭示语言行为的规律和语言变异的原因。
二、语用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在外语教学中,语法规则的熟练运用是学生学习外语的重要内容。
但是,语法规则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中可能会失效,因此有必要引入语用学的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外语的真实使用情况,并提高他们的口语交流能力。
1. 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在不同情境中的使用方式语言在不同的语境和交际情境中有着不同的使用方式,这些使用方式包括语言的含义、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语言交际的效果。
因此,了解语言的使用方式对于学生有效地进行外语交流至关重要。
2.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积极运用语用学的知识可以通过交流理解更多的口头表达方式,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外语表达能力。
通过正常的口头表达,可以更容易地传达自己的意思,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有效展开。
3. 促进学生高效的跨文化交流融入语用学的知识,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容易理解对方所说的话,从而实现跨语言交流中成功传达信息的重要目的。
三、语用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随着英语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学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语用学作为一门应用语言学,可以深入理解英语使用中的文化和习俗,从而快速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英语使用场景。
1. 规范表述顺序在英语交流中,表述顺序同样十分重要。
英语玉树开头一般要位置明确,关键词表述明确,废词较少,追求精炼简洁的表述方式,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必须学习的。
《英语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30615002 学分:2 总学时:36说明【课程性质】《英语语用学》是英语专业的专业任意选修课。
【教学目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适合的语境中可以运用适合的语句的能力,从而摆脱单纯的对语言的静态研究,了解并建立语用规则,最终使自然语言取代符号语言,最大程度缩减语言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教学任务】本课程主要通过语用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言语行为”和“语境”使学生掌握其相互作用和构成在话语交际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对语用学中“指示、预设、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原则、话语逻辑”等若干论题的研究,使学生可以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度,知晓语言行为是受各种社会规约制约的行为,并可以运用社会规约结合语用知识去解释某些语言现象。
让语言研究变成“语言—使用者—语境”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立体研究,对语言的认识从必然性跨越到自由性,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向分析向整体扩展,凝结出跨文化交际行为适合性的精髓。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包括:指示、指称与推论,预设、会话合作原则和蕴涵,言语行为理论,礼貌原则。
【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讲授知识与培养语用学理论运用能力相结合,寓学于研。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着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语用能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维,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先修课程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学基础知识。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Yule, George 《语用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年。
参考书: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Verschueren,Jef 《语用学新解》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Jaszczolt,K.M. 《语义学与语用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大纲内容第一部分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语用学的起源和发展,并初步了解语用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及语用学同其它交叉学科的关系与学习意义。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目录1名词定义2名词概述3语用差异▪语境▪思维▪联想▪语法▪语言▪文化4学术交叉5相关理论6言语行为7学术研究▪词语层面▪语句层面8问题思考9日常运用1名词定义编辑语用学(pragmatics)语言学、哲学和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脉络如何影响人运用和理解语言。
语用学分析研究影响语言行为(如招呼、回答、应酬、劝说)的标准和支配轮流发言的规则。
语用学还研究语言用于成事的方式。
例如,「我允诺」用于特定语境中就是允诺。
语用学语用学yǔyòngxué[pragmatics]符号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符号或语言词句与其使用之间的关系。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语用学因其本身的目的性和价值性而不同于语法研究,它是关于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
在语言的使用中,说话人往往并不是单纯地要表达语言成分和符号单位的静态意义,听话人通常要通过一系列心理推断,去理解说话人的实际意图。
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恰当使用一门语言,仅仅懂得构成这门语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
语用学的另一核心概念就是意义。
何兆熊先生(1987)在他的语用学概要一书中指出:―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
‖从发展的观点看,语用学的崛起是语义研究的发展和延伸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语用学是一种对意义的研究。
但语用学所研究的意义不同于形式语义学所研究的意义,它所研究的是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时体现出来的具体意义。
由此可知,语境对意义的作用在语用学研究中十分重要。
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语用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它旨在研究语言在特定交际环境中如何运用和理解,回答了语言是如何被人们用来进行交际这一中心问题。
语用学是语言学中发展的比较完整、系统的一门学科,但究竟什么叫语用学,却有不同的定义。
虽然定义不同,但在语用学研究对象问题上,人们比较认同两个方面的内容:(1)语用学研究言语交际和和理解中与语境有关的各方面问题;(2)语用学研究言语交际和理解中非语言因素的作用。
语用学研究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的使用,研究语言是否合适、得体以及如何做到合适、得体。
我们知道,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恰当的使用语言,仅仅懂得语音、词汇、句法、语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懂得语言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各种关系,掌握成功交际所需的各种非语言因素。
然而从整体上来看,目前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仍属于“知识”型的课堂教学,即将英语作为一种“知识”来传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强调用词规则和语法规则的详细讲解和机械性操练,忽视对所教词句语用规则的传授。
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认识很多单词,语法掌握的也不错,但与人交流尤其是与外语本土人士进行交流时却问题百出,不尽人意,最终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
原因在于学生缺少成功交际所必须的语用能力。
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并不随着语法能力的发展而自然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
并且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社会语用、社交语用失误的频繁出现也给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外语教学要以语用知识的教学为方向和核心进行外语教学,语言知识的教学固然是基本,但要学生在接受学习和培训后,使外语真正成为他们手中运用自如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各方面的语用知识,包括语用语言知识、社会语用知识、跨文化语用知识、语际语用知识等。
在语用语言方面,对语言形式进行语用分析,认识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语用含义和语用差异,无疑是语用知识教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环节。
语用学笔记一基础知识一语用学定义1 Levinson关于语用学的9个定义及批评2 定义: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寻找并确立使上述目标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二语用学的由来、产生与发展1提出:语用学(Prgmtics)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哲学家(C.W.Morris)于1938年在其专著《符号理论基础》(oundtions o the Theory o Signs)提出。
他指出符号学(Semiotics)包括三部分,即:句法学(Syntx)、语义学(Semntics)和语用学(Prgmtics)。
其中:1)句法学: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2)语义学:研究“符号及其所指对象的关系”;3)语用学:研究“符号与解释者interpreters(后改为使用者users)之间的关系”2 发展:1)语言哲学家B r·Hillel提出语用学的具体研究对象是指引词语(indexic l expressions);2)英国哲学家奥斯丁(tin)和塞尔(J.Serle)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cts Theory);3)美国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Converstionl Implicture)及合作原则();4)列文森(S.C.Levinson)的《语用学》(Prgmtics);5)利奇(G.N.Leech)的语用原则(Principles o Prgmtics);6)Wilso n﹠Sperber的关联理论(Relevnce Theory);7)范叔伦(V erschueren)的语言适应理论(Theory o Linguistic dpttion)及综合论();8)新格赖斯会话机制(Neo-Gricen Prgmtic pprtus);9)范叔伦(V erschueren)的统一理论框架(Coherent Theoreticl rmework)三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功过1 区分语言(lngue)和言语(prole),指出语言是语言学真正的研究对象;区分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主张就语言而研究语言;.de.Sussure 区分共时状态(synchronic)和历时状态(dichronic),认为共时状态的语言系统是语言研究的重点;提出语言系统共时描写的理论和方法。
语用学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随着越来越多英语交际的需要,人们发现虽然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语法知识,但是在用目标语进行语言交际时,常常出现言语误解和语用失误等问题。
在分析了传统语法教学的弊端引起的交际中常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语用学理论,探讨语用学理论对语法教学的实践意义以及如何在语法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学习者的语用能力。
语用学语法教学语用能力一、引言长期以来,我国普遍采用“语法—翻译法”进行英语语法教学,弊端就在于其注重的是学习者语法知识,却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语用学研究的发展逐渐壮大起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们开始倡导应把语用学应用到外语教学中来。
刘润清、刘思等人就曾指出,不应只注重语法教学,应该保证教学材料提供更多的自然语用信息。
如何使学生尽快掌握语法规律,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法教学的关键,而语用学则是如何把言语运用得更加准确、得体。
因此,如果能在语法教学中重视与语用学的适当结合,势必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旨在把语用学应用到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来,就传统语法教学的弊端引起的交际中的现存问题给予相关解决策略。
二、语用学的基本理论一般认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为语用学开创了先河,并由塞尔和格莱斯发展壮大。
20世纪80年代,胡壮麟拉开了我国语用学研究的序幕。
他把语用学定义为,语用学研究语境中的意义,它处理的是特定语境里的特定话语,尤其注重社会语境对话语理解的影响。
语用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理论:1.言语行为理论是由牛津哲学家奥斯汀创立的,他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思想,即“说话就是做事”,人们在讲一句话时包括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是对语言交际性质的哲学解释,意在回答“使用语言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这样一个问题。
2.间接言语行为塞尔之后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他把言语行为分为了五大类:表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情类和宣告类。
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探讨的是婉转的表达方式,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谈话人如何通过“字面用意”来表达间接的“言外用意”,或者说,听话人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用意”中,推断出间接的“言外用意”(张雪红,2007)。
语用学与外语教学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进步,对语言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随之而来,外语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外语教育的成功也变得越来越关键。
在外语教育领域,语用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
语用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语言学习理论和实践中,也体现在语言习得理论和实践中。
本文将对语用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期更好、更深入地推进外语教学的发展。
首先,语用学在外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以实际的语言使用为研究对象,以表达意义为研究宗旨。
语用学侧重于揭示语言使用的实际运用,从而探讨语言产出及其与语境的关系。
换言之,语用学是通过实际语言使用构建语言形式及表达意义的学科。
因此,语用学在外语教育中体现在着力于语言实践,进而发现更深一层的语言理论。
其次,语用学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即使用实际语言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实际语言使用情况中不仅包括语音、语义和语法等语言形式内容,还包括说话者和听众之间的交互过程、语言使用者的潜在动机等。
因此,语用学可以帮助外语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语言使用行为,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指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实践语言。
此外,语用学还能够帮助外语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即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动机和学习自主性,理解学生思维过程,并给予他们适当的语言实践情境,以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外语的能力。
在外语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将语用学理论融入教学,比如在设计课文时,注重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利用名词、时态等语言要素,创设有利于语言学习的语境,以期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最后,语用学的研究也可以帮助外语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学习。
外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运用语言去表达思想,还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身的语言知识,把握语言知识的学习要点,并通过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和能力。
因此,语用学的研究对外语教师及学生来说都非常有价值,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探索语言学习。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它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等。
应用语言学是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
它将语言学与其他领域结合起来,如教育、翻译、语言技术等。
在语言学中,语音学研究语言的音节、音素、音调等音韵规律。
它研究发音的艺术和科学,以及各种语音之间的关系。
语音学的研究对于教授外语、语音矫正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的句法结构和规则的学科。
它研究如何构成句子,并且解释句子的结构和语序。
语法学对于翻译、语言教学和语音识别等领域都有重要意义。
语义学研究词语和句子的意义和语言中的意义关系。
它探讨词语和句子的概念、分类和语义关系。
语义学对于理解和翻译不同语言之间的意义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语用学研究语言的功能、使用和交际。
它研究语言的交际规则,以及如何使用语言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
语用学对于理解语言的社会和文化背景非常重要。
应用语言学是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学科。
它研究如何教授外语、如何翻译、如何开发语言技术等。
应用语言学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使用和交流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教育领域,应用语言学将语言学的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
它研究如何教授外语和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
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语言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翻译领域,应用语言学将语言学的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
它研究如何正确理解源语言的意义,并将其准确地转化为目标语言。
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提高翻译质量,减少误译和歧义。
在语言技术领域,应用语言学将语言学的理论应用于开发和改进语言技术。
它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来处理和分析语言数据。
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结果可以用于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领域的应用。
总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一门学科,它们对于理解和应用语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在教育、翻译、语言技术还是其他领域,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结果都有助于提高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水平。
语用学概述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则和特点。
它关注的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所表达的意义和目的,以及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交际情境。
语用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它不仅仅关注语言的结构和形式,还关注语言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和效果。
语用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交际行为:语用学研究语言交际的各个方面,包括言语行为、语用规则、言语行为的意义和效果等。
它探讨人们在交流中是如何使用语言,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2. 言外之意:语用学关注的不仅仅是字面意义,还包括言外之意。
人们在交流中常常使用间接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通过隐喻、比喻、讽刺等手法来传递信息。
语用学研究这些言外之意的表达方式和解读方法。
3. 语境和交际情境:语用学强调语言使用的背景和环境对语言意义的影响。
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
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者如何根据交际情境来理解和运用语言。
4. 社会文化因素:语用学认为语言使用是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的。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惯可能导致人们在交流中使用不同的语言策略和表达方式。
语用学研究这些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语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对真实语言数据的分析和实验研究。
通过对真实语言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可以发现语言使用的规律和特点。
而实验研究则可以通过控制变量来验证语用学理论的有效性。
语用学的研究对于语言教学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语言使用的规则和特点,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例如,在教授外语时,教师可以教授学习者如何根据交际情境来选择和运用语言,以及如何理解和解读言外之意。
同时,语用学的研究也对翻译、口译等语言相关的职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语用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则和特点。
通过研究语言交际行为、言外之意、语境和交际情境、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语用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它对语言教学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其他语言相关的研究和职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