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 格式:doc
- 大小:222.00 KB
- 文档页数:11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作者:钟秉枢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9年第01期2019年新年伊始,重温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的“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对于新中国70周年庆典,决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了大健康的观念,经济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健康和人的健康。
对于人的健康提出了全健康的观念,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瞄准的是人的健康,针对的是学生健康的短板。
躯体健康方面,1995年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确定用15年的时间“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
然后15年之后,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我国学生体质总体状况依然令人担忧”,19年之后,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
而躯体健康状态与心理健康状态密切相关,躯体健康状况越差,心理问题发生率越高。
2018年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躯体健康人群,心理健康占30.6%,心理亚健康占64.7%,心理问题仅占4.7%;躯体亚健康人群,心理健康下降至12.4%,心理亚健康占56.4%,心理问题上升至31.4%[1]。
心理健康方面,2014年浙江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浙江小学生常担心自己做错事情,感到焦虑、寂寞、没人疼爱;而中学生更是感觉心理压力大,超过48%的人存在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发生率比2001年时上升了一倍多[2]。
2018年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73.6%的城镇居民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城镇居民有16.1%,心理完全健康的城镇居民仅为10.3%。
道德健康方面,2014年中国都市青少年发展报告显示:在校青少年中,受教育程度越高,诚信观水平越低,半数青少年认为讲诚信会吃亏。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一、说明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2.本标准的修订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
3.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4.本标准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
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5.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
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6.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
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
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国民体质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国民体质监测是国家为系统掌握国民体质状况,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对监测对象进行统一测试和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工作。
自2000年以来,每五年一次,我国已经完成四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掌握了我国国民体质基本情况和变化规律,为国家科学制定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增强国民体质的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已经成为制定和评估全民健身计划及其实施效果、评价健康中国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和数据来源。
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相关目标和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开展了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
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与国民体质的特点,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在科学试验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本次监测人群年龄覆盖范围由69岁上延至79岁;强化了心肺耐力、体脂率、力量等重要指标;全面升级了测试仪器的自动化水平,实现数据实时上传和实时质量控制;首次以行业为抽样单元,对金融、煤炭、公安和建筑行业的部分典型工种开展专项体质监测。
本次监测内容主要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指标的检测和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监测对象为3~6岁幼儿、20~59岁成年人和60~79岁老年人[1]。
盖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8月至12月从全国173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幼儿园及行政村中抽取监测对象,获得有效样本202123人,其中幼儿40222人、成年人121928人、老年人39973人;同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从金融、煤炭、公安和建筑行业的典型工种从业人员中抽取监测对象[2],获得有效样本10514人。
现将主要监测结果公布如下:一、国民体质基本状况(一)国民体质单项指标1. 幼儿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幼儿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见表1。
毛泽东提出的“野蛮其体魄”有何现实意义
作者:
来源:《新传奇》2020年第25期
百年前,毛泽东探究体育之道的力作——《体育之研究》,其深刻见解至今震撼人心。
何为体育?文章写道:“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但目前“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
毛泽东指出:“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
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
”他提出一个著名口号:“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
”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贯穿于《体育之研究》的哲學思想、教育思想、体育思想极具现实意义。
最近的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
健康的体魄、勇敢的意志、乐观的态度,既是拯救中华民族所需要的,更是振兴中华民族所需要的。
青少年增进体质、促进健康,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应成为新时代学校工作的“要事”、城市发展的“指标”、社会文明的“标志”。
“野蛮其体魄”,亟待践行。
(《人民政协报》)。
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2015年11月25日)为系统掌握我国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的规定,按照《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的要求,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国家统计局、全国总工会等10个部门联合在全国31个省(区、市)进行了第4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体育总局负责实施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群的体质监测工作;教育部负责实施儿童青少年(学生)的体质监测工作。
本次监测指标与以往相同,主要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
监测对象为3~69周岁的中国国民[1]。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原则,从全国31个省(区、市)的2904个机关单位、企事业、学校、幼儿园、行政村中抽取了531849人,其中,3~6岁幼儿50702人;7~19岁儿童青少年(学生)308725人;20~59岁成年人146703人;60~69岁老年人25719人。
现将主要监测结果公布如下[2]:一、国民体质基本状况(一)国民体质单项指标情况??? 1、幼儿表1? 2014年全国3~6岁幼儿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表2? 2014年全国3~6岁幼儿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续)???? 2、儿童青少年表3? 2014年全国7~19岁儿童青少年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表4? 2014年全国7~19岁儿童青少年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续)??? 3、成年人表5? 2014年全国20~59岁成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表6? 2014年全国20~59岁成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续1)表7 ?2014年全国20~59岁成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续2)???? 4、老年人表8? 2014年全国60~69岁老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表9? 2014年全国60~69岁老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续)(二)国民体质达标率1、全国总体水平2014年全国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3]“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百分比为89.6%。
— 1 —成都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2015年4月28日2014年,面对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成都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和“五大兴市战略”,推动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全年经济总量历史性突破万亿元大关,站上了“新常态、万亿级”的全新起点。
一、综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10056.6亿元(见图1),比上年增长8.9%。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0.8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61.1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24.7亿元,增长8.6%。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0019元,增长8.0%。
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3.7:45.3:51.0。
全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0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税收收入774.9亿元,增长16.4%。
全年公共财政支出1340.0亿元,增长15.3%。
图1 2010-2014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4.3万人,其中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实现再就业7.2万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9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新增9.1万人。
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为216.9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1.3%(见图2)。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4%,烟酒类下降1.4%,衣着类上涨0.2%,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2%,居住类上涨1.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 1.5%。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0.4%。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0.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下降0.9%。
—2 —图2 2010-2014年成都市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二、农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13.0亿元,比上年增长3.7%。
“莱格尔跑”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质的影响研究李淑芬;查显峰;常征【摘要】为更好地贯彻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精神,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东北农业大学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将“莱格尔跑”引入到体育教学中.以东北农业大学2014级、2015级篮球选项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2014级学生体育课增加“莱格尔跑”练习内容,2015级没有增加,通过对比数椐分析,研究“莱格尔跑”练习对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自觉锻炼次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学生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学生体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自觉锻炼次数显著增加.【期刊名称】《林区教学》【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2页(P99-100)【关键词】莱格尔跑;学生体质;影响【作者】李淑芬;查显峰;常征【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体育部,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体育部,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体育部,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49近年来学生的体质下降与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有很多原因,但体育运动强度不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5年11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指出:“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继续呈现低龄化倾向,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
”如何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摆在高校体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改善学生体质,结合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每节体育课须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的文件精神,东北农业大学在体育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将“莱格尔跑”引入到体育课堂中,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耐力跑训练,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2014级、2015级篮球选项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学生体质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锻炼方法。
国内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李元;张尧【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他们的健康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质呈持续下降趋势.造成这一问题主要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多重原因.分析这三个层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期刊名称】《淮南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9)001【总页数】3页(P117-119)【关键词】青少年;体质;问题;原因;对策【作者】李元;张尧【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淮南 232038;淮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淮南 232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6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
国家出台了多部相关文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促进全民体质健康的提升。
但根据20余年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有持续下降趋势。
特别是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国内青少年学生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呈持续增长态势,但肺活量、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却在不断下降①黎秋玲:《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体育时空》2014年第14期,第24-25页。
这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认为学校体育失责是最主要的原因。
但从深层次来看,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不断下降的原因并非是单一的,涉及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三十余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其中,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下降明显,肺功能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长期居高不下。
城市肥胖与超重的青少年的占比大幅提高。
据2005年监测数据显示,国内学生总体营养不良与肥胖率的百分比共计为15.21%②金萍:《校园体育文化与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对策研究》,《课程与教材》2010年第18期,第146-147页。
这表示全国3亿青少年中,有超过4500万的孩子是肥胖或营养不良,且二者有两极分化的趋势。
四川省休闲体育发展报告一四川省休闲生活四川具有悠久的休闲历史文化,地理结构呈多样性,“其地四塞,山川重阻”,以适应性很强的农业文化为主导。
对这样的社会结构与地理环境,古人早有断言“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认为四川闲适的生活会消磨年轻人的斗志。
但是,闲暇时间的增多标志着人类物质水平与精神文明的快速提升。
当今,休闲无疑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府之国”的富饶资源不但造就了民众随遇而安、追求闲适的社会心态,同时四川自成一体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了独具巴蜀特色的休闲文化。
(一)休闲方式总体情况2013年以300人次作为调查对象,对四川成都居民的休闲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见图1),结果显示成都地区的休闲方式以打麻将和上茶馆为主,其次是电视娱乐、农家田园等。
这充分体现了四川人民喜好享乐、小富即安的生活特征。
因此,以四川居民独特的休闲生活特征为重点,从休闲活动的性质出发,将四川居民的休闲方式分为七大类16小类(见表1)。
图1 成都居民的主要休闲方式由表1可见,四川休闲方式繁复多样,休闲方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进行演变。
四川的休闲方式从最初在劳动过程中的聊天、谈笑,逐渐发展成为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喝茶、跳舞、舞狮、灯会等活动。
加上四川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川蜀之人对以静态为主的休闲活动情有独钟,如晒太阳、打麻将、玩棋牌。
随着四川地区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时”“闲钱”“闲情”,且休闲方式变化多样。
这促使四川地区的休闲方式从以静态为主的活动逐渐向动态活动进行融合与转变。
从过去倾向于看电视、读书、上网,现在这种静态休闲时间逐渐被分散,酒吧、健身房、体育场馆、KTV、公园等各种动态的休闲活动也成为人们的选择。
特别让人关注的是户外登山、自行车等旅游休闲悄然兴起,并已显示出很大发展势头,独具特色的川藏公路自行车骑游已被热捧为最佳黄金线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
可见,四川地区的休闲方式呈现动静结合的多样化势态,形成棋牌、休闲农家乐等传统休闲与现代新型休闲活动协同发展的四川休闲现状。
中国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2015年11月25日)根据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总体要求及《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了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本次调研结果如下。
一基本情况本次调研抽样原则。
延用198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制度建立以来的抽样原则,即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好、中、差三片(“片”即地市)中,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优先确定调研点校,再以年级分层,以教学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构成调研样本。
调研地区和调研学校均与前几次调研保持基本一致。
本次调研范围。
涉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个民族,1137所学校。
调研统计人数为347294人,其中汉族7~22岁大、中、小学生261914人,回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壮族、维吾尔族、瑶族、土家族、黎族、彝族、羌族、布依族、侗族、水族、苗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纳西族、白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26个少数民族学生85380人。
本次调研检测项目。
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4个方面的24项指标,并同步对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本次调研现场检测。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统一组建检测队,统一检测方法,统一检测仪器,开展本地区检测工作。
同时,严格按照检查验收细则,进行现场复测及数据录入环节的逻辑检验,以保证采集的调研数据的真实与可靠。
二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一)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1.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与2010年相比,我国7~22岁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发育水平继续提高。
例如,与2010年相比,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18岁年龄组身高分别平均增长0.96、0.83、1.40、1.25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73、1.40、2.34、1.66千克,胸围分别平均增长0.97、1.02、1.39、1.12厘米;19~22岁年龄组身高分别平均增长0.31、0.03、0.13、0.12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29、0.78、0.88、0.62千克,胸围分别平均增长1.24、0.75、0.69、0.62厘米。
2014体质健康测试标准2014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全民健康体检与体质监测标准》作为统一的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此标准旨在评估人们的身体状况和体质健康水平,以便制定合理的运动和健康计划,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这个标准将人体的体质健康分为9个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和握力。
每个指标都有具体的测试方法和标准范围。
首先是身高指标。
测试者应当站在测量器上直立,头部靠墙,并确保身体直立平衡。
身高的标准范围根据不同的年龄和性别而有所调整。
然后是体重指标。
测试者应穿轻便衣服,并站在电子体重秤上测量体重。
体重的标准范围根据不同的年龄和性别而有所调整。
接下来是胸围、腰围和臀围指标。
测试者应穿轻便衣服,腰部放松,站直在测量器上进行测量。
这些指标的标准范围也根据不同的年龄和性别而有所调整。
然后是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用于评估心血管健康。
测试者应当坐着放松,握紧测量器上的压力计,医生通过听诊器记录压力计上的值,并据此评估收缩压和舒张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接着是肺活量指标,用于评估呼吸系统的功能。
测试者应站直,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体缓慢地排出。
测试者通过测量仪器记录的值来评估肺活量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最后是握力指标,用于评估肌肉力量。
测试者应坐下,用力握住一个特定的握力器具,然后用力挤压。
测试者通过测量仪器记录的值来评估握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以上这些指标是全民健康体检与体质监测标准中的主要内容。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人们的身体状况和体质健康水平,并制定相应的运动和健康计划。
这有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全民健康。
总结来说,2014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是基于人体的不同指标来评估人们的身体状况和体质健康水平的。
这些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和握力。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制定合理的运动和健康计划,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这个标准是为了全民的健康而设立的,希望人们能够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通过锻炼和科学的饮食来改善体质健康。
原标题:2014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公布肥胖率持续上升)
央广网北京11月25日消息(记者焦莹)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2014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今天发布。
监测显示,我国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上升,学生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但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
从2000年开始,国民体质监测每五年进行一次,今年是第四次。
监测对象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3岁至69岁中国公民。
监测指标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张良表示,与2010年相比,2014年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即达到“合格”以上的人数百分比)有所增长,增长了0.7个百分点,并且不同年龄、性别以及城乡人群均呈现增长趋势,特别是乡村人群和女性人群的增长尤为明显。
数据显示,虽然国民体质的总体水平有所增长,但男性成年人达到“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百分比和体质综合指数均有所下降。
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一直备受关注,从今年的调研结果来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组长邢文华说,本次调研结果显示,视力不良低龄化现象仍然存在,且略有增长。
多年来,我国一直推广体育运动,但学生视力不良和肥胖率一直居高不下,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研究所所长马军分析,视力不良,跟长时间的工作活动有关系。
如果让孩子每天在户外增加40分钟的户外活动,能使近视发生的年龄推迟几年,但是恰恰现在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非常少。
肥胖除了活动少之外,跟饮食习惯不健康有一定的关系。
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2015年11月25日)为系统掌握我国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的规定,按照《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的要求,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一、国民体质基本状况(一)国民体质单项指标情况1、幼儿表1 2014年全国3~6岁幼儿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2、儿童青少年表3 2014年全国7~19岁儿童青少年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表7 2014年全国20~59岁成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续2)4、老年人表8 2014年全国60~69岁老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表9 2014年全国60~69岁老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续)2、各省(区、市)水平各省(区、市)达到“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百分比在76.4%~97.1%(表10)。
表10 各省(区、市)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百分比(%)(三)国民体质综合指数1、全国总体水平(一)单项指标的变化1、幼儿与2010年相比较,2014年3~6岁男性幼儿的皮褶厚度(上臂部、肩胛部和腹部)、双脚连续跳、立定跳远、体重、胸围、身高、坐高、坐位体前屈等指标有所增长,幅度在0.2%~16.5%之间;网球掷远、走平衡木、10米往返跑等指标有所降低,幅度在0.1%~2.3%之间(图1)。
3~6岁女性幼儿的皮褶厚度(上臂部、肩胛部和腹部)、双脚连续跳、立定跳远、体重、胸围、网球掷远、身高、坐高、走平衡木、10米往返跑等指标有所增长,增长幅度在0.2%~13.9%之间;坐位体前屈降低,降低幅度为1.2%(图2)。
2、儿童青少年与2010年相比,2014年我国城乡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即身高、体重和胸围等发育水平继续提高。
肺活量继2010年出现上升拐点之后,继续呈现上升的趋势。
城乡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进一步下降,且基本没有重中度营养不良。
循证视域下青年人群运动处方研究的理论探寻与实证归纳江蔚苇(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福建漳州363000)摘要: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持续推进,我国运动处方得到了蓬勃发展。
青年人群作为社会的生力军,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然而,身体素质下降、视力不良、肥胖率不断攀升等健康状况成为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具有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的青年人群运动处方,成为改善这一现象的有效手段。
青年人群运动处方研究走过了近50年的历程,国内外大量的科学研究及数据支持着运动处方领域的不断发展,文章旨在回顾青年人群运动处方的缘起和当下,为探索未来青年人运动处方发展作出些许贡献。
关键词:青年人群 运动处方 循证 理论探寻 实证归纳中图分类号:G804R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23)33-0194-05新冠疫情的暴发,引发了全球对健康问题的重新思考,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青年群体。
然而,大量研究表明,我国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面临着不乐观的健康状况[1]。
根据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一直在下降,包括视力下降、肥胖率上升,以及力量、速度和耐力等身体素质的降低。
此外,研究还指出,近一半的大学生存在颈椎等亚健康问题[2],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不断增加[3],女性学生月经不规律、痛经等问题也逐渐加剧[4],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仍然很高[5],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也呈下降趋势[6],青年群体的亚健康问题逐渐凸显[7]。
这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解决这个社会问题,例如推广阳光体育活动和校园足球等项目。
运动处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尤其在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它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
然而,国内对于运动处方的研究始于1978年,其基础理论研究经历了逐步深入、从个体到整体、国内与国际知识体系接轨的演进过程[8]。
尽管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在运动处方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5.21‰。
[2][3]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 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就业继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
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7]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5%。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9%。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8]下降0.2%。
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同比上涨城市个数上半年各月均为69个,下半年月同比上涨城市个数逐月减少, 12月份为2个,月同比价格下降城市个数增加至68个。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