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育回归生活之我见

德育回归生活之我见

德育回归生活之我见
德育回归生活之我见

德育回归生活之我见

德育回归生活,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给我们提供的便利。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实质上我们还是要依赖于课堂,德育回归生活并不代表学生将远离课堂。学生终归是在学校里接受德育,在课堂里接受道德教育。那怎样将生活化的德育内容展现给学生,一味的说教往往会使德育的内容走向空泛化。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我们的教育设备——计算机多媒体课堂。思想品德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说是为每一位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激发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多媒体教学更是为德育回归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我在教授鲁教版初中二年级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这一课题时,充分运用了多媒体,使学生在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接受德育的这个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我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教案。

让学生在生活德育中成长

让学生在生活德育中成长 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镇鲁格庄完小王翠娟李维博 每一个关切儿童的人都会希望儿童健康成长,因为对于个体而言儿童时代是光辉生命的起点;对社会而言,儿童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领导者,若要对社会有益,必须关心人类,关心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整个地球。儿童健康成长,德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为了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切实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与生活息息相关。 一、让德育回归基础,回归生活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的逐步深化的过程。以往的德育目标诸如少先队的呼号“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队歌中的“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等等对于小学生显得有些抽象,如果进行书面考试,他们的德育成绩都不会错,但实际行动起来,又往往不尽人意,他们实际上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当然,这种情况是由多方面原因早成的。 当前,由于教育评价功能的异化,“考试”成为管理学校的最高“指挥棒”,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于是就有了“考、考、考,学校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口号。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把“好”还是“不好”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挂起钩来了,似乎分数是学生的生活全部,其他方面的发展都要在分数面前退避三舍。回到家里,家长还要给孩子请家教,孩子丝毫没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因此造成了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甚至出现了诸如马家爵杀母的事件。我们看一下生活中的实例:(一)幼儿园放学了,年轻的妈妈发现女儿的脸上有一道伤痕,立

刻找老师问个清楚:“我的孩子是给谁打的?”老师随即解释是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一点冲突,现在已经和好了。家长立即气愤得对自己的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你没有手啊,你不会打他?”由此,孩子也许不再会宽容别人。(二)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教育节目:孩子看到妈妈给奶奶洗脚,便也效仿妈妈给妈妈端来洗脚水,这又是一个怎样感人的生活场景呢?由此看来,教师和家长在生活中必须以身示范,让德育教育回归基础,回归生活。 二、走进生活德育,与自然对话 大自然的物态是博大精深的,雨雪冰雹、山川河流都能体现出自然力量的恢弘气势,大自然的奇妙景观,不仅给人们以美的陶冶,还给予人们以智慧的启迪。我们登上高山,畅游大海,在与高山、大海的对照中产生自身沧海一粟之感。从而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他人。这是自然给予我们的深刻哲理。在生活德育中引领学生与自然情景对话: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沐浴和煦的春光,带领学生到郊外去踏青,写春景、绘春色,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炎炎夏日,蝉鸣蛙叫,让学生登山听鸟鸣,感受生命的可爱。金秋十月,桂花飘香,硕果累累让学生到野外看农民的丰收,体味劳动的收获;看秋风扫落叶,感悟树叶对根的回报。数九寒冬玉树银花,组织学生堆雪人,打雪仗,体验与自然的和谐快乐。 三、走进家庭生活,与父母沟通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不可想象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却能成为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样不仅会给父母精神安慰,而且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当父母在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

德育回归生活--对新课标的认识

对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认识教师要想准确把握教材实现课程目标,,走进新课程、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我通过参加本次暑期2012年山东省初中教师全员研修学习,基本上明确了这次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方面的新发展、新思路: 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从课程定位来看,它开设的学段是初中各年级。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从课程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 课程理念的新发展。《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基本理念,构成了完整的思想品德教学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基础教育新课程与发展的基本理念。 课程目标的发展。《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主,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它说明思想品德课的功能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情感与行为的发展。从纯知识目标的一维表述发展成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知识”的三维呈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新课程的理念,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操作性基础。本课程标准体现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统一。

在内容上看,《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采用以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形式来构建框架,给教学实施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课程内容标准部分的学习主题划分为“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心中有法”,“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权利与义务”,“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秩序”,等9个主题,它为课程内容的设计和组织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中心;课程有机的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科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过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教育学生,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就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本次培训中教学评价最重要的变化是评价方式多样化。新的课程标准中建议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有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考试等。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这些评价中,“成长记录方式”是以往传统评价中所没有的。 总之,对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我的理解还只是从最基本的表面进行有限的认识,要想全面理解并熟练使用还要记过更多的努力,尤其是课堂教学中要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来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让我们全体思想品德老师共同努力,早日掌握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关于我国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综述

关于我国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综述 王琎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3级教育原理) 摘要:建立在对传统学校德育理论和模式的批判基础上的生活德育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遗传学为思想基础,脱型于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中,提倡以人的生活经验为依托,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并使得这种道德最终回归生活之中。建立新的生活德育范式,树立生活德育观,并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实践生活德育理论是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道德生活生活德育 1.前言 近年来,学校德育形式化越来越严重,口号非常高昂,但是德育实效性低下,道德教育严重脱离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德育界兴起了一股反对道德知识教育的思潮——生活德育理论。道德教育要向生活世界回归、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己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共识,生活德育理论是解决目前道德教育困境的一个新的亮点,也是道德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总结和反思我国生活德育理论发展的成果和不足,对于指导和改革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2.背景 2.1对传统学校德育的批判 学校德育回归生活理论和模式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传统学校德育理论和模式的批判基础上的。其中传统学校德育的最大弊端就是脱离生活,这一观点已经获得了理论界的普遍认同。而对于传统学校德育脱离生活的表现或原因及向生活世界回归的研究则各有各的论述 高德胜用“知性德育”概念来表示这种传统德育观念和模式。他认为,知性德育是知识德育、思维德育、知化的德育。而知性化则就是他对这种德育表现的总结,正是这种“知性化”割裂了德育与教育、内容与形式、认知与情感、知德

与行德、德育与生活的联系,导致传统德育陷入困境。所以,他主张生活德育,认为学校道德教育范式要由知性化为特征的德育范式转换为生活德育模式。[1][2]唐汉卫认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脱离生活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的科学化、理想化,另外还表现为成人化和泛政治化等,所有这些形式的表现,都使德育从本质上脱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的生活实践、脱离了活生生的人所持有的“生活世界”,而进入了另一个物化的、现实中不存在的世界。[3] 项贤明认为,学校德育在“知识中心主义”的支配下与生活发生了脱节,我们似乎只能不断地讲授,而教授只能让学生掌握关于道德的理性知识,并且主要是理智理性的知识。因此,只有建立在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与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相统一的基础上,亦即向道德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基础回溯,我们的道德教育才能找回它的价值和效能。[4] 杜时忠认为,德育政治化与德育生活化的矛盾是当前学校德育的十大矛盾之一。德育政治化指文革期间把德育窄化成政治教育,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的极端做法。时至今日,政治化德育的影响并未根本消除。因此,如何彻底扭转德育政治化,实现德育生活化,这是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5] 冯建军认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误区就是只关注普遍的道德原则、规范,忽视或无视学生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忽视现实生活带给学生的生动真切的体验,从而并没有真正触及学生的真实生活。这样的德育教给学生的仅仅是“关于道德的知识”,根本不能有效地培养人的德性品质。真正的德育是生活德育,而不是德育课程的德育。[6][7] 2.2生活德育的必要性 高德胜教授分析了“有道德的生活”与人的德性生成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生活的品性与生活中人的品性基本上是正相关系,或者说‘有道德的生活’对 [1]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89. [2]高德胜.学校德育范式的转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1(7). [3]唐汉卫.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表现与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4,4(10). [4]项贤明.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4,1(1)6-7. [5] 杜时忠.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十大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10). [6]冯建军.道德教育该如何加强[J].教育科学研究.2004,11(12). [7]

让德育课充满生活的魅力精选

让德育课充满生活的魅力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因此,德育课堂教学需要生活化,让学生走近生活,走近社会,使教学与社会、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德育课堂成为真正生活化的课堂,让德育课充满生活的魅力。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笔者在上《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沟通艺术”一课时进行了生活化教学实践。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整合教材 沟通是每位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众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教材从两个层面来呈现了沟通的艺术:一是沟通的前提,包括注重仪容仪表和学会礼貌称呼两个内容;二是沟通的技巧,主要介绍了微笑、倾听、幽默和有度四种技巧。笔者在反复研读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沟通的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对沟通的前提和技巧进行了再创造。课本上讲的沟通前提的两个方面只是沟通外在形式上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沟通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品德素质,如真诚和尊重等,即用心是沟通的根本前提。因此,笔者在组织学生学习沟通的前提时增加了这一内容,笔者板书的标题就是“用心去沟通”,使其更完善。沟通的技巧多种多样,针对不

同的对象其技巧也应该有所区别。课本上介绍的四种技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笔者认为不够系统全面,特别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是很紧密。因此,笔者在大量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中职生的生活实际,对沟通的技巧进行了以下整合:一是说的技巧。平时,同学们沟通最多的方式是说话,学会说话是有效沟通的最重要的技巧。说话的技巧包括说话的语言、表情等,如语言的风趣幽默、表情的真诚微笑等都是说话的技巧。二是听的技巧。沟通是相互的,在沟通过程中,学会倾听也是很重要的技巧。三是巧用肢体语言的技巧。沟通除了说和听的方式以外,巧用肢体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技巧。沟通过程中,双方的一举一动都是重要的信息反馈,都会影响到沟通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这样整合教材内容,能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教学更具针对性,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接受。 教学中,笔者着眼于学生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需要、实践能力,优化整合教材,使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同构”。当学生与教材有了沟通、共鸣,有了理解、体验,教材就真实可信,就有生命力了,就充满了生活的魅力。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活化教材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是一门生活化课程,追求的是动态的、过程性的真实教育。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坚持静态教材动态施教,直面学生的现实生活,根据生活中即时生成的、发展

让德育回归生活

让德育回归生活 【摘要】生活是德育的源头。学校德育应该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基于学校德育的现状,我校从三个方面着手构建新型德育观:德育内容“实”起来;校园生活“动”起来;校园环境“美”起来。在学生的生活中,时时刻刻融入德育。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 【关键词】生活德育校园活动校园文化校园环境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群体,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绝大多数的职校生毕业后将进入社会,步入职业生涯。这几年,职业学校的发展非常迅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生源质量也有所下降,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要更注重德育,要把德育问题放在首位。从我校德育工作现状来看,尽管近几年在德育领域实行了多方面的变革,但事实上学校德育实效性较差,把道德与生活分离,重说教、重外塑。 怎样才是有效的德育方式呢?这值得我们深思,或许陶行知老先生早就给出了答案:生活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由此可见,学校德育应该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生活是德育的源头。也就是说,德育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生的德育是通过现实生活来得以展现的。因此,要大力提倡生活中实施德育教育,促进德育生活化,让德育回归生活。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基于我校德育的现状,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构建新型德育观。 一、德育内容“实”起来 以往的德育内容受理性主义与工具主义的影响,与学生实际生活及身心发展相脱离,强调道德认知,内容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为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德育活动的反感,导致学生不愿内化材料的内容,更谈不上践行了。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在德育内容材料的选择上,要发掘生活中鲜活真实的素材,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基本问题为依据,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最近我校举办了“学生成长档案袋”的设计比赛,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制作成长档案袋。正如成长档案袋的宣传词一样:“人生需要精心的设计,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关键。”在设计成长档案袋的过程中,不仅给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更给了学生思考自己未来、设计未来的空间。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在有意、无意中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当然也能让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但这正是促使他们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良好契机。 每年的4月我校都会以班级为单位举行“爱心义卖”活动,让学生们把家里闲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2005年9月第5期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 Sep.,2005 N o.5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当代价值Ξ 刘长贵 (南京晓庄学院经济法政学院,江苏南京210038) 摘 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近30年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秉承生活教育思想精髓的生活德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为中国近现代德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系统地认识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有益于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超越知性德育,构建生活德育。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94(2005)05-0091-04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近30年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出了秉承生活教育思想精髓的生活德育理论。生活德育理论随着陶行知一生的教育实践而萌芽、形成、发展、成熟以至完备,包含了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等多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德育理论体系。在德育面临诸多新问题的今天,这一理论焕发出了鲜活的当代价值。近些年来,我国德育存在着典型的知性化倾向,德育被当成单纯的道德知识传授,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德育的低效。知性化的德育带来了许多严重的后果: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道德教化,而不明确道德规范的价值意义,造成道德迷失;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导致行为失范;在遭遇复杂道德生活时面临道德茫然,不会做出道德选择。这些现象使得当代德育陷入了一种困境。解决德育实效低下的问题,就必须让德育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世界,也让生活负载起德育的使命,成为德育的主阵地。我们可以发挥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当代价值,以生活德育来取代知性德育,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 一、当代德育在本质上是一种知性德育 道德教育原本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人类最初的德育是与生产、生活过程融为一体的。由于社会分工,教育从其他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劳动,之后道德教育又教育活动中相对独立出来。近代以来,受知识教育模式的影响,德育也逐渐按知识教育的逻辑来进行,而不是按道德形成的内在逻辑去进行,使得德育越来越成为一种知性德育。也许其他学科的学习可以通过知识传授的方式来完成,但道德的学习却不行,因为人的德性必须在具体的生命活动中形成,这是德性形成的基本规律。而知性化的德育与学生生活的隔离阻断了学生德性发展的源泉和渠道,使得德育日益陷入困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p.267)“德育同样也要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2] 所谓的知性德育是一种“对象化的、割裂的德育。其所遵循的逻辑是知识和认知的逻辑,是对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的异化。知性德育割裂了德性的内容结构与形式结构,割裂了认知和情感、知德与行德,进而割裂了德育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它使现代德育走向抽象、虚假的困境而不能自拔,德育研究、德育实践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3](p.2)知性德育违背了德育的本性,把道德教育混同于一般学科的知识教育,它用智育化的方法来进行德育,把德育的主要任务当成传授道德知识,将各种道德知识分类组合,构建成一个 19 Ξ 收稿日期:2005-06-02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课题(编号:L3-041)。作者简介:刘长贵(1972—),男,江苏江浦人,硕士,讲师。

让德育回归生活-用常规培养品质知识分享

让德育回归生活-用常规培养品质

让德育回归生活用常规培养品质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949(2015)08-0049-02 一、不为德育而德育,让德育回归生活――务实 如同鸟儿不能离开天空,鱼儿不能离开水一样,德育也有自己特有的生存根基和土壤。道德来源于生活,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道德,并非是为了道德而道德,生活才是道德根深的沃土。道德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道德的实践性决定了个体道德的提升也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通过环境的、经验的和体验的方式自主完成。失去生活的依托,德育必会流于形式和无效。而丰富生动的生活往往是最直接、最强大、最有效的德育课堂。 1.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进行德育 学生的生活世界五彩缤纷、丰富多彩,里面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素材,善于发现并恰当地使用这些材料,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耳闻目睹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个个捷报传来,神州大地花团锦簇,中华儿女无不欢欣鼓舞。此时一种爱国爱党的激情油然而生,这样的德育也许叫的并不响

亮,形式并不是轰轰烈烈,但学生的心中能够升起一种真情感、真体验,从而不断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情感,并在此激励下努力学习,学好本领,树立为祖国建立功勋的远大志向。我想它的效果绝对会胜过空洞的说教、枯燥的要求以及机械的记忆。 德育的家园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中,绝不可以仅仅局限于40分钟的小课堂。当然更不可以把德育与上好品德课错误地等同起来,德育的范围很宽泛,凡是学生生活的时空都应是我们德育的范围,我们必须树立“时时德育,事事德育”的观念,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学校德育的实施者。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美好的品质、幸福的生活,才是我们的最终的追求。 2.生活才是学生品德的大考场 走进现在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堂,传统观念的影子仍不绝于此,台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要求,遇到所谓的“重点知识”还要让学生标注,看似只有让学生标下来,背下来,答出来,我们的品德教育的目的才是彻底实现。先不说,学生会不会口是心非,再看一下,我们考查学生的试题更是不敢苟同。笔者曾见到过这样一道考查题为:谁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乍看题目,我茫然不知所云。众所周知,新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共产党员:把自己的财产无私地奉献给集体的沂蒙名人王廷江,战斗在抗击非

如何做到德育回归生活

如何做到德育回归生活 众所周知,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智育是生命,德育是灵魂。这是因为教育不仅承载着促进学生认知的自由发展,而且也承载着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发展的双重任务。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劳动体验。 勤劳节俭、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所施教的班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生活,父母对孩子重在知识与才艺方面的培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却较为忽视对孩子劳动观念、勤劳节俭等方面的培养教育。大多学生平常都带有5—10元零花钱,花钱大手大脚,只要有消费动机,几乎从来不去想钱花得应该不应该。为此,我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了围绕“一元钱的价值”的系列体验活动:要求学生在三天内每人独立赚取一元钱,讲述自己这一元钱赚取的来历,并对自己赚取的这一元钱如何消费作出计划安排,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的发言和由此写出的感受作文使师生彼此都很受启发。看来,只有学生自己有了切身的体验,才会将老师、家长对他们的要求内化为深刻的自我教育,才会自觉地节约用钱,有意义地花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为进一步把教育引向深入,我要求学生每天在家通过家务劳动方式来挣取家长付给他们零花钱的活动,人人每周学会一项生活技能……,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家争相劳动,拖地、洗碗、做饭、收破旧、卖废品,有的还去食堂“打工”洗菜,采卖金银花……不但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挣到自己的零花钱,还学会不少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锻炼加强,乐得家长直夸孩子懂事多了,能干多了。 二、社会实践。 社会生活是道德的载体。中学生的道德形成也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他们虽然年龄小,但也是独立的社会的人。从小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是多年来德育工作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为了延伸语文课堂教学,我在组织学生充分领会教材德育内涵的同时,多次带领学生去调查县城周边河流近年来的径流变化和植被保护情况,讨论保护林木与涵养水源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对我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也增进了他们植树栽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后,我组织学生去公园拾捡“白色垃圾”,让学生寻找哪些是自己在生活中经常丢弃的垃圾,和环卫工人一起动手清理池中垃圾,上网查找有关“白色垃圾”对地球环境污染的破坏性,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通过几次这样的公益社会实践活动,我班学生的环境道德和环保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在家庭成员外出或集体郊游时,经常出现孩子提醒、要求家长带回垃圾、不要乱抛的诸多事例,孩子们也逐渐养成了不乱扔果皮、纸屑、包装袋的良好卫生习惯。当他们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身边成年人的夸奖赞誉时,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做有环境素质公民的自豪。时间长了,学生们良好的环境道德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成人家长的环境行为,出现“小手拉大手”的喜人现象,这无疑也为社会形成健康文明之风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调查研究。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要变成一种能力,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在“做中学”。结合教学,我大胆引导学生以社会生活为背景,围绕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拓展了德育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也很好地发挥了语文在与生活密切联系中的工具性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我班学生实际,我先后组织开展了“城区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父母工作情况调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走近高考采访报道”、“我县旅游资源知多少”等专题调查。在调查报告中,学生用儿童特有的观察眼力和细腻感受,表达了他们对我县环境状况的忧虑不安、对阅读优秀课外书籍的渴望、对父母工作劳动的重新认识、对高考激烈竞争的感悟、对我县旅游资源的自豪。批阅他们幼稚而真切的调查报告,我更加认识到语文学习和德育教育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中的重要意义,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思想认识得到升华,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才干,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内化了思想品德,效果

在德育中生活,在生活中德育

在德育中生活,在生活中德育 发表时间:2012-03-05T09:46:21.430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12年第1期供稿作者:韩建荣[导读] 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 韩建荣 (锦州市农业大学附属小学 110161 ) 为什么父母事事包办代替,这也不放心,那也不舍得,最后在一片疼爱声中培养出上大学了回家带回的都是整箱脏衣服,不知道自己的职责,不懂得关心父母的孩子?究其原因,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家庭生活是学生重要的体验场所。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在对孩子普遍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今天,特别应注重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父母要给孩子实践的机会,而不能剥夺孩子“长大”的权利。从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帮父母做事。要引导学生把家庭生活作为“岗位”,或承担父母在家的具体事务,体验父母的辛苦,获得家庭生活服务的真实感受,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美好品质,懂得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道理,学会为父母分忧、生活自理的本领。这既是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学习的过程。 一、小鬼当家——在生活中让孩子学会表达爱。 让德育回归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是在现实生活中作出实际的情感表达和行动付出。我们设计、组织的活动,应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如三八妇女节到了,学生在主题教育《我爱妈妈》中,已经能从语言、绘画、制作等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但是“学会独立,学会生存”才是送给妈妈最好的礼物。根据小学德育的要求(即养成性教育),要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因此组织小学生参加“小鬼当家”活动,让学生自己盛饭、收拾房间、整理书包、带足带齐学习用品;让孩子学习独立购物(选择20元以内的妈妈喜欢的商品,并自己付钱,领回找钱),给妈妈送礼物。在活动中小学生割舍了自己的“最爱”,撇去自己对零食的渴望,一心为妈妈选礼物,表达了对妈妈的爱,也体现了孩子的一份孝心。这个活动很好的体现了结合生活中熟悉的节日进行孝敬教育的优势,并且通过活动使孩子学会了更多——撇去自己的欲望,撇去往日的被动接受,迎来自己的尝试、思考、应对……这是孩子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如小学低年级 二、给妈妈洗脚——在生活中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生活化教育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在学习内容与小学生体验间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小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这是优化学习过程的有效途径。生活化的德育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做人,学会更好地生活,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在小学生的生活世界里,也许存在着收获的多,付出的少的现实。在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受关注的氛围中,学生似乎不能主动地理解大人的辛苦。为此,选择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作为教育的切入口,把它设计成一节德育课。在活动中,孩子受到良好的启示,那就是要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理念,那就是要“把爱传递下去。”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这是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之一,小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在本次活动中被点燃,他们在无形中就懂得了要爱身边的人,这是教育的初衷。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家后为妈妈洗脚,这是回归生活的表现。爱妈妈、爱家人如果不付诸于行动,情感就没有被验证的可能。孩子们将一份份“妈妈的感受”反馈回来时,我们知道教育成功了,我们的教育有利于孩子的生活了。。 三、小手拉大手——在生活中学习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体验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知礼明礼,感悟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以班会为主要形式,由班主任自主设计安排班会内容以生动活泼、现身说法的形式实践着文明礼仪规范,引导同学自我教育,在学中做,从做中学。开展“相约文明进万家”活动,积极倡导文明、科学、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组织学生与家长签订“让文明常驻我家”自律协议书。学生和家长相互提醒,相互监督,认真落实自律协议书的条款和内容。举办了“让文明常驻我家”征文比赛,征文以家庭文明建设、养成良好习惯为主题,学生和家长同写一文,共建一个家。小手拉大手,文明礼仪教育延伸社会。组织学生走向社会,通过“我心目中的文明市民”调查问卷形式,提高对文明礼仪教育的认识,促进不文明行为习惯的改正。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争做社会文明的小使者,成立“文明劝导队”,身披绶带,除在校内劝阻不文明行为外,还要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开展卫生清扫和劝导陋习活动,当好“改陋习、树新风”活动的宣传员、监督员。通过集中劝导,提升了广大市民自觉遵守公众场所文明礼仪的意识,使更多市民做到珍爱环境、行为得体、举止文雅、文明礼让,共同维护公众利益,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和教育形象。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社会是德育的资源。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小学生处于处于性格、品质成型的关键期,应该树立生活本身才是真正能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的观念。努力建构一种新型的德育生活,把德育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全新诠释,小学的德育应该走“在生活中德育,在德育中生活”之路。

浅谈德育回归生活

浅谈德育回归生活 摘要: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所以应让德育回归生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关键词:小学德育回归生活教育 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回归生活是小学德育的应然选择。回归生活,注重人在生活中的动态生成过程,这是德育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回归生活,德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生命的“情弦”,回归生活,德育方可绿意盎然,生机无限。让儿童自主实践,才能获得愉快地生活,积极地生活。 一、构建具有层次性的生活化德育内容 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便应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学习兴趣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自然地、很容易地发生作用了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握生活的切人点,将德育内容进行整合,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提出其体的、分层次的要求。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热爱中国***教育、热爱人民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启蒙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等方面。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具有可操作性。坚持差异性原列,在教育内容中设计若干个等级标准,让每一位学生自行选择德育内容。 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源于学生与他人、与社会的生活交往和联系。因而,德育不能“在岸上指导学生游泳”,必须在学生的生活交往和联系中展开。鲁洁教授指出:“德育不是预设的,在很大程度上它是生成性的活动,是在偶然无序的人与人的交往中生成的。”德育只有通过生活,关注生活的本真,才能焕发活力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关注生活的本真,要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德育要回归生活,我们不能将学生囿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立体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德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在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活动的组织形书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雏鹰小队、或个人,因地制宜,因“效”制宜。集体活动重在引导学生之间通过对话交流,互动发展;个体活动重在激发学生自主地道德体验和自我内化。关注生活的本真,要善于创造性地实施随机教育。这里的“机”指“德育契机”,是学生在日常

德育:让生活告诉你

德育:让生活告诉你 一所初中学校曾搞了这样一次活动:让三十几个学生人手一张IC电话卡,然后到所在县城的公用电话亭上去打一个电话。结果学生们怀着新鲜好奇的心情走出校门,回来时却是每人一肚子的感慨。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同学们纷纷谈了自己看法: “许多电话根本不能用,有的连电话线都扯断了,太缺德!” “简直丢人,要是外地人来咱这儿,打电话碰到这种情况,那对我们这地方和这里的人会是什么印象?” “要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就要首先从这些小事做起要有公德意识,要讲公德。”注意环境建设,每个人都“让生活告诉你”。“用学生自身的能源‘照亮’学生自己。” 这是一个典型的让孩子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验,接受道德教育的例子。道德学家进一步告诉我们,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性,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引导学生自觉加强道德培养。即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接受教育,更要在生活中、实践中亲身体验道德意识。 道德的养成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它不同于某个表象的知识,可以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孩子立即实现,它更需要通过具体的过程来言传身教,需要通过种种自觉不自觉的言行来慢慢领会。 因此,道德教育是一种亲历性的教育,只有让孩子亲身参与到实

践中,才可能将道德认识内化为精神品质,从而指导个体的道德行为。 因而,学校德育的正确方向应当走向生活化,学校必须创设各种有利条件让学生去体验。这所学校通过让学生出去打电话的活动,使孩子们意识到损害公物带给人们的不便,对城市面貌的损害,从而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对他们从自身做起,自觉维护公共财物,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传统的德育方法,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实际效果不大,而这个学校组织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接受道德教育。教育活动收到了预期效果。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使德育富有实效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拓展孩子的日常生活空间。我们可以在宏观上把道德分为意识形态化的道德和日常生活道德。日常生活道德是日常生活层面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大多和宗教信仰、礼仪风俗、生活习惯等结合在一起,这部分道德虽然具有不系统、经验化、日常化、无意识的特点,但它却是理解整个社会化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适应于市场经济的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所以,我们要尽力拓展孩子的日常生活空间,进行生活化的道德教育。 回归生活的德育,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重复日常生活形式,而是以日常生活形式为基础。使德育的目标和内容都能与学生个体的生活实践相联系,从而在德育活动中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个体既有的生活

论回归生活在我国高职德育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论回归生活在我国高职德育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高职德育存在的问题是德育目标模糊化、德育内容抽象化和德育过程的主体性缺失。高职德育实践的生活基础是道德形成的基础,面对高职德育实践的现状,应该回归生活,寻找我国高职德育实践的出路。 标签:高职德育生活实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技能知识,而且要有高水平的职业素养。要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竞争力,就要充分发挥高职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高职德育工作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德育目标模糊化。由于发展时间不长,我国高职德育还未形成一定体系,国家也没有制定高职专用的德育大纲,缺少自身的德育目标使我国高职德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目标出现偏离;二,德育内容抽象化。受高职德育目标的影响,我国主流高职院校德育目标仍然实施以社会本位的,“高、大、全”的理想目标,给德育内容的选取带来一定难度。概念化、抽象化的德育内容缺乏可操作性内容。三、德育主体性的缺失。随着德育学科化的发展,德育过程变成了由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在一定的时间里传授有关抽象概念、规范的过程。把德育过程等同于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的灌输,致使德育变成“智育”,道德学习变成了概念学习。[1]这种德育过程中,占主体地位的是施教者即教师,忽略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把有思维意识和判断能力的学生个体变成了被教化和培养的对象。 我国高职德育实践出现的问题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上,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些不良思想如利已主义、个人主义开始进入我国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人们很容易被现实的利益吸引,给高职德育带来一定难度。复杂的社会环境同样造成部分学生价值取向务实化,凡事以利益为中心等错误倾向。另外,我国德育目标的制定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强调义而摒弃利,导致德育目标脱离现实生活,忽视个体价值,传授给学生的是理想化的德育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有效的践行。 生活是德育的源泉、途径、检验标准和最终归宿。面对高职德育实践的现状,应该回归生活,寻找我国高职德育实践的出路。德育回归生活的本质是一种充满生活体验、生活关怀、感悟生活意义,富于生命活力的“以人为本”的德育。德育回归生活强调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生活要素,通过主体参与、人际互动、体验感悟等方式促进学生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让学生既具有健全发展的个体性又具有健全发展的社会性。我们要实施的德育应该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以促进主体德性发展为根本的德育”。[2]德育教育的内容要符合人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特点,关注人生存质量的提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离开了社会生活的需要,德育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只有建立在尊重个人生活世界基础上的德育才有价值。

回归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浅谈对德育回归生活的理解

回归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浅谈对德育回归生活的理解 发表时间:2012-10-31T09:28:17.06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12月总第118期供稿作者:姜钰佳[导读] 一个班的班主任,遇到一个很头痛的问题,就是他们班的男生宿舍特别的脏和乱,多次指出,但男生们却不以为然。 姜钰佳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中学255400 记得不止一个人跟我说过,小时候上课,真信书里说的,长大了,走上社会才发现,生活不是书中的样子,多年坚守的东西忽然不是那个模样,我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因此,当我看着网上、报纸中那些说我们的学校教育缺失的话语,我只能无奈地笑着,因为那时的教材真的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很远。 后来,自己参加了工作,拿到教材时候的心情可以用惊喜二字来形容。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名称由思想政治改成了思想品德;内容,删除了社会主义运动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部分,记得当时上学的时候这几部分内容很难理解,我们学习的时候是典型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同时也增添了很多内容,比如青春期心理健康特征,比如如何与人交往,甚至我们上学时被诸位老师家长视为洪水猛兽的男女关系问题也由以前避而不谈、简单粗暴压制改成了写在教材里,用引导,引起学生思考而后找到正确交往模式的方法出现。这一切,无一不在昭示着我们的教育开始回归生活,回归生命的本真。 记得当年,我刚刚入职,接手了我校新初一的一个班。由于我们的学制是五四制,初一的孩子们大的十一岁,小的十岁,正处于男生女生相互排斥的时期。那个时候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全班参加学校的活动,需要穿校服,那些在校服外穿了外套的同学就需要临时把外套脱下来。按照规则,男生先参加活动,女生后参加活动。于是我跟同学们说,咱们男生参加活动的时候女生帮着拿一下衣服,女生参加的时候男生帮着拿一下吧。结果,我听到了一阵阵“啊,不要”。后来,男生比赛的时候,女孩子们倒是帮着拿了,但都是用两个手指尖夹住,把胳膊伸得长长的,离得自己远远的。我看到之后,哑然失笑。 后来,在上《荡起友谊的双桨》那一课时需要讲到男女生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时我想到了校园里的那一幕,就在考虑: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解,能起到怎样的教学效果呢?直白的提问,能打开学生思考的思维吗?于是这一课,我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班的班主任,遇到一个很头痛的问题,就是他们班的男生宿舍特别的脏和乱,多次指出,但男生们却不以为然。后来班主任突发奇想,进行了一次特殊的活动,彻底改变了这个状况。请问:你知道班主任的“绝招”是什么吗?为什么?(带女生参观男生宿舍)记得这个问题当时引起了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甚至男生在知道答案之后,还是依然一脸的不服气。可是,学生们的话题是打开了,接下来的教学,气氛活跃,学生敢想、敢说。经过学生自己的讨论,也有了许多连珠妙语。后来的生活中,虽然学生依旧会有相互排斥、相互打小报告的情形存在,但大多数时间,学生除了小报告之外还会说一句:老师,某某在某些方面还是挺好的。这多少也是个小小的进步吧。 今年,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标准再次修改,将回归生活作为修改的重要理念,以“大德育”为目标,在没有修改大框架的前提下,对许多的细节进行了调整。仔细研读,我们会发现,修改后的课标给了老师更广泛、更加自主发挥的天地。可这也对我们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位老师如果希望自己上好每一堂课,那么他的人文素养、课堂驾驭能力、生活逻辑同理论逻辑相结合的能力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更加具有生命力。 课堂能否鲜活,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能否正确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能否灵活运用课堂生成的资源,抓住每一个教育的时机。记得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六年级的《挫而不折,积极进取》。课堂上,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每一位同学在纸上写下自己从小到大经历过的挫折有什么,并反思这些挫折对我们的成长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学生头垂得很低,她在纸上写了涂,涂了写,教师过来看她的时候还遮遮掩掩。当时的教室里不仅仅有授课教师和他们班的同学,还有许多在听课的老师。我现在回想起这一幕还会想,如果是我面临当时的情况,我会怎样处理这个学生?会不会因为她的不参与、不配合而大发雷霆?当时授课的教师并没有像我一样做,在她对这个学生仔细观察之后,她举起了这名学生手中的小纸片,对我们大家说:刚刚每一位同学的发言都充分地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而这里有一位同学的经历和观点不仅真实更让我感动,下面我想请这位同学做一次发言。后来,这名学生起立的时候头依旧垂得很低,我们可以看出她心中的不自信,最后这个发言是由另一位同学替她完成的。通过这个发言我们才知道,这名同学天生手有残疾,她为此很自卑,害怕与人交流,以致于现在性格有些软弱,在与他人打交道的时候畏手畏脚,但是她希望自己能够进一步融入到人群中来。听完了这位同学的发言,教室中一片沉默,甚至听到了几个女孩子呜咽的声音。此时,教师用轻柔、低沉的声音说: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让我们见到了一位勇敢面对自身,积极融入班级的十分优秀的同学,那大家有没有话想对她说啊?接下来的场面非常让人感动,同学们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他们用自己朴素的语言表达着对这位同学的欢迎、对她的坚强的敬佩。此时的课堂真正上升到了一个情景交融的高度。 品德教育是一种隐形的“无痕教育”,大道至简,如果我们硬要将这种教育拔高、说教,那么必然得不到好的教育效果。从政治课到思想政治课,再到思想品德课,我们的品德教育一步步从高于生活走上了回归生活之路,我们相信,唯有在这样的道路下,品德教育才能够走得更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