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

1教育技术:

AECT94定义:

Instructional T 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AECT2004定义: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二者比较]

从2004定义来看,缩小了它的内涵,不再提理论体系了,而只提研究和合乎伦理或道德的实践领域,这与国外只将教育技术看成一个应用领域是直接相关的,与国人一定要将它学科化是相反的。

同时实践的范畴也只提创设,使用,管理呢,不再是以前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管理,但其实本质的过程是没有多大的变化的。关键在于它们后面加了“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作宾语,翻译成“适切的与技术相关的过程与资源”,可以作如下理解,学习与教学过程中与技术相关的过程与资源可以作为教育技术的实践与研究领域,其它不相关的则不再是我们的研究与实践的领域,而这一点明显比94定义更切符合教育技术的实质了,否则的话,依据94定义,“与技术相关”各“与技术不相关”的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都是我们的专业的,有些抢饭碗之嫌!在现在,这个技术尤指信息技术!这一点好像印证了greenforrest 以前的观点,教育技术就应该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 材料一)

2.教育技术学

3信息技术

(1)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广义、中义、狭义

(2)信息素质: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管理、创新知识、能力与情感等各方面品质的总和。有三个基本要素: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情感。

信息知识:人们在利用信息过程中所积累知识与经验的总和。是信息素质的基础

信息能力:是人们成功进行信息活动所必需具有个性心理特征是信息素质的核心。

信息情感与意识:涉及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情感、态度、意识及道德规范,是形成信息素质的重要动力。

4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特征:多媒体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层面)

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教育层面)

5.信息化教育

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参见材料二)

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 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意味着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实践能力,它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

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的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目标:建设数字化教育环境,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功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丰富学科知识、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生认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7.教学(系统)设计

定义: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的根本目的,应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也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目的: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研究对象:教学系统

研究方法:系统方法,科学方法

层次:以产品为中心:这个层次主要是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等到当作产品来设计。

以课堂为中心:这个层次的设计范围是课堂教学,它是在规定的教学大纲和计划下,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固定的教学设施的教学资源条件下进行教学设计。

以系统为中心:这个层次的设计通常包括系统目的目标的确定、实现目标的方案的建立,试行和评价、修改等。结果:经过验证的、能够实现预期功能各个层次的教学方案

8.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人本主义

建构主义

9.系统方法

定义:利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与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系统方法采用的一般步骤是:

(1)系统地分析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背景、约束条件和假设,从而确定为解决面临的问题,系统重新应具有的功能;

(2)调研、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分析各种可能性,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3)对这些方案做出分析,权衡利弊,选出其中的最优方案并提出优化方案的准则;

(4)具体设计出能体现最优方案的系统;

(5)进行系统的研制、试验和评价,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结果,发现不足之处及时纠正,直到实现或接近理想设计为止;

(6)应用和推广。

10.绩效技术:

Performance Technology :绩效技术是一种用于改进人的绩效水平的多学科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绩效进行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来解决人的绩效提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改善个体和组织的行为,最终提高绩效水平。

电子绩效系统(EPSS):实质是一种集成化,支持特定服务的信息系统,是智能教学系统和工作平台的结合。

(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提供给每个学员具体的信息,学习者可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走出了传统培训过程中学员所处的被动地位。第二,以绩效为中心。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一切都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人员介入达到高水平的工作绩效。第三,资源经验共享。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凡是与这个系统有关的人员都可以十分方便地获取信息资料以及别人的经验等等,也可以将自己的经验信息发送到系统,与别人共享。)

11.(现代)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院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

现代远程教育:建立在应用、双向、交互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第三代远程教育。

12. 网络课程

定义: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网络课程的构成:网络课程与一般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不同,它是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学习的教材,根据网上教学法的特点和人才的需要,完整的网络课程应由如下几个系统构成;

1、教学内容系统:包括课程简介、目标说明、教学计划、知识点内容、典型实例,多媒体素材等

2、虚拟实验室系统:包括实验情境、交互操作、结果呈现、数据分析等

3、学生档案系统:包括学生密码、个人账号、个人特征资料、其他相关资料等

4、诊断评价系统:包括形成性练习、达标测验、阅卷批改、成绩显示、结果显示等

5、学习导航系统:包括内容检索、路径指引等

6、学习工具系统:包括字典、词典、资料库、电子笔记本等;

7、协商交流系统:包括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聊天室、讨论区、教师信箱、问答天地、疑难解答等。

8、开放的学习环境系统:包括拓展知识、参考文献、网址等。

13.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使多种媒体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系统的技术

14.超媒体

参见材料4

15 E-learning 参见材料5

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

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

16 Blending learning

“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使两者的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参见材料6及请参见新版《教学设计》第248页)

17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模式

主导---主体(“学教并重”)教学法系统设计是在兼取以教为主教学法系统设计,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两者优点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其理论基础也就是当代最有影响的两种“学与教”理论的结合,也就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两者的结合。参见新版《教学设计》第25页

18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就是经对知识进行远东管理,以利于知识的主生,获得和重新利用。在教育领域,知识管理就是将各种教学资源转化为具有网状联系的规范知识集合。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管理,以实现知识的生产利用和共享。参见旧版《教育技术学》第336页

19 知识工程

一门研究人类智能及为类知识的机理以及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并促进人类知识发展的学科。(黄荣怀2004)参见新版《教育设计学导论》第162页

20 教学系统设计自动化(Automated Instructinal Design)

是指能够有效地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为教学设计人员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在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开发过程中提供辅助、指导、咨询、帮助或决策的过程。其产品不仅仅是软件也包括一些教学方案,由此可见,教学设计自动化的并不专指高度智能的开发工具,也不强调用机器代替教师、学科专家的所有职责。

21 数字媒体

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存储、处理和传播信息的媒体,或以数字化形式传递信息的媒介。数字媒体技术是指在各种形态的数字媒体的设计、制作、利用、管理、评价以及数字化传播环境的创设中所运用的各种技术的总和。参见新版《教育技术学导论》第108页

23 协作性学习发现式、随机式、抛锚式

24 开放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25 探究性学习(23-25请参见新版《教学设计》第90页----113页)

26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强及其具体可操作折教学活动方式。

27 教学结构

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式的稳定结构形式,

是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28 人工智能(教育)

29 (教学)代理

30 个别化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适合于满足学生个别需要的教学(参见材料7)

31 教育评价:根据教育目标及其有关的标准,对教学行动进行系统的调查,确定其价值和优缺点并据此予以调整的进程。功能:诊断、导向、激励、调节

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论据,制定科学标准。运用一节有效的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32过程性评价(参见材料9)

33 发展性评价(参见材料10)

34 诊断性评价

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一般是在单元、学期、学年开始时,而正常的教学活动尚未纳入轨道之前,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智力和体力以及情感等情感等状况进行“摸底”

35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

题,为下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36 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是指教育活动隆后关于教育效果的评价。(二者区别参见旧版《教育技术》第346页)以上34-36请参见新版《教学系统设计》第155页

37 学习资源的评价(参见旧版《教育技术》第347页)

38 网络课程的评价

39认知结构: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是由学生能回想起来的事实,概念、

命题、等理论构成。认知结构具有可利用性、可分辨性和稳固性的三个方面的特征。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和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参见(参见旧版《教学系统设计》第65页)及ARCS动机模型)

40 学习风格:(参见旧版《教学系统设计》第62页)

41 学习迁移

人们通常把学习的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个定义既包括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参见材料7)

42 项目管理

是指对教学设计和项目开发过程的计划、监督、与调控。(参见旧版《教育技术学》第328页)

43 移动教育

在移动的学习场所或利用移动的学习工具所实施的教育。参见新看到《教育技术学导论》第106页

44智能导师系统(ITS)

45 学习策略: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的学习规则、方法和技巧,即学生

能够自觉地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是一种在学习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

46 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是每时学生如何获取、选择、组织信息、复习学过的内容,将新内容与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以及如何保持和检索不同类型知识方面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包括两方面内容:1、有关认识的认识;2、对认知的调节(45--46参见旧版《教育技术》第117页)

47 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

48最近发展区

(完整版)现代教育技术重点考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二节 1、教育技术: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 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 两大类。单选或多选,小几率名词解释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 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妥妥的多选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3、教育技术的主要意义在于:利用系统科学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 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好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 段的教育技术。这里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妥妥多选 5、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多选问几个阶段,单选问谁提出的,提了什么主张,重点) 视觉教育阶段(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倡导者强调的是利用视觉教材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 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 视听教育阶段(戴尔提出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视听教学即为视觉材料、听觉材料或是其综合) 视听传播阶段 教育技术阶段(美国试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名为教育技术,从此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 第三节 1、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多选 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教育部于2004年12月(单选)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 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下面是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意识与态度 知识与技能 应用与创新 社会责任多选 第五节 一、学习理论(包含哪些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选择题

心得体会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培训学习笔记反思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培训学习笔记反思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培训学习笔记反思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现代教育应用技术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9月10日是我国第31个教师节,那天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现代教育应用技术培训学习,在自己的节日对自己进行业务充电,让我感觉这个教师节过的充实、有意义。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平时积累的关于一些电子白板的知识碎片得到了系统化升华,现将几点粗浅的体会,与同仁共勉: 电子白板是一种综合利用文字、图形、视频、声音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的教学辅助工具,它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能让教师的教学游刃有余,让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 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只要轻轻点击一下鼠标,它就可以创设丰富的活动情景,呈现出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这不仅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还能通过颜色、字体的变换,图像的闪烁,声音的变化,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为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做出提示。电子白板辅助教学的特点之二,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的东西表现出来。科学课上,没有实验条件的的情况下,一般都是老师凭空讲解,学生凭空想象来进行教与学,最好的时候也不过是有几张图片做参考。采用电子白板课件辅助教学,老师就可以在白板上模拟抽象

的东西,使教师讲课言之有物、具体实在,学生听课也不会云里雾里听不懂,课堂效果极佳。电子白板辅助教学的特点之三,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理解力。语文课上,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都可以运用白板中的勾画、拖放、照相等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读自悟中,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得到提高。电子白板辅助教学的特点之四,能够全面记录教学过程,便于学生复习和总结。电子白板教学,无论是老师的操作,还是学生答题的操作,都可以通过软件中的录播功能自动存储成视频文件,便于学生查找问题,进行总结和复习。 当今速度多变的时代,学生接触媒体比较多,接受知识的方法和学习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电子白板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教学辅助工具,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应该认真学习和应用,并且还要用好。我们的教学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与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衙镇中心小学王红燕)第二篇、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 训心得体会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培训学习笔记反思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这次参加了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其中的课程:培训准备、编写教学设计方案、选择教学用的媒体、理解和熟悉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处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集成与开发、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体验单元教学设计、培训的总结与提高。在现代教育理念与实

教学法学习笔记

教学法学习笔记 导论:从英语专业解读到师范课程学习 1了解我自己 2什么是大学?高等教育意味着什么? 3英语师范专业解读 4对2008级英语师范生的要求 专题壹: 英语教育专业素质能力及其发展 1 优秀或合格教师的标准维度有哪些? 2 英语教师成长与发展模式 3 英语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类型目标:研究型教师 1)为什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 2)什么是“教学研究” 3)如何从事“教学研究” 专题贰 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从“普通教育”到“英语教学” (一)普通教育领域的教师角色论 1.什么是“角色”? 2、教师角色有何特点? 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 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 3)榜样和模范公民 4)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5)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二)The role of the teacher in ELT 1)Harmer’s framework 2)New roles of teachers 3)Two aspects to the role of moral educator 4)邹为诚:教师必须摆脱过去的“教书匠”角色. 教师必须实现由“技术型”教师到“研究者型”教师的转变。 教师成为研究者(研究型外语教师) 教师必须发展课程开发能力, (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 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向学生学习促进者 教师的职能从传统的教书匠变为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自身必须是学习型的人(教师作为学习者)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学生的心理教育者 (教学)行动研究者 专题叁: 了解英语学习者 一教育心理学视野中的学习者:聚焦“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得体会 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笔记

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笔记 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笔记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_培训心得体会 在这次培训当中,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现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同时对我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 一、理念上的更新 此次培训虽然是网上学习,但是培训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在平时我都停流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此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为自我更新,补充新识,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另外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同样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 二、专业知识方面 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解读”、“信息化

教学环境”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做为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通过聆听专家们对“资源检索与获取”、“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办公软件综合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微课设计与制作,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太落后与不足。 三、细节上的渗透 本次培训中,专家教授们都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们通过专题讲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一些学科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正真的学有所获。 通过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这将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我会一如既往的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自我的专业技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这将是我努力奋斗的目标!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笔记(完整版)

现代教育技术学笔记整理word文档良心出品

现代教育技术学笔记整 理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1、信息时代教育的特点: 信息时代的教育 创新型、能力本位型; 凡是能提供学习环境、资源的地方; 辅助地位,知识的指导组织者 灵活便捷的个性 化教学, 混合教学 传统教育 知识型、学科本位型 以学校、教室为中心 主体地位,知识的传输者 整齐划一的班级授课教学, 说 ①教育目标: ②教学环境: ③教师地位: ④教学方式: 教性讲授 ⑤教学手段: 段 ⑥教学内容: ⑦教学资源: ⑧教学评价: ⑨教育制度: 2、 AECT 的定义: 概念:教育技术是为了 促进学习 (一个目标) ,对有关的 计、开发、运用、管理 和评价(五个领域)的 理论 与实践 启示: 1、理论与实践并重 2、 教育技术的核心方法是系统方法 3、与学习相关的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对象 4、学习资源是改善、优化学习过程的重要条件 3、 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 现代教育理论 的指导下,充分而有效地 利用先进的技术与方法 ,通 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创新性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来实现教与学优化的理 论与实践 。 “现代”的体现:★更多的注重、探讨与现代科技有关的课题; ★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成果作为传 播教育信息的媒体 ★吸收科学的和现代的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更科学化、系统化 4、 信息化教育定义: 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 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 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信息素养 包括 信息意识 、 信息知识 、 信息能力 、 信息道德 等。 5、 现代教育技术: 20世纪 90 年代开始在我国使用; 研究对象是运用了先进技术的教学过程(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卫 星广播、虚拟 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 。 关注的主要是与先进技术相关的学习资源。 6、 视觉教育发展阶段(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30 年代) 最早使用视觉教育概念:美国 1906 年 《视觉教育》 1910 年,美国出版了第一本教学影片记录 7、 从视听教育到视听传播阶段( 20世纪 30年代至 20世纪 50年代) 1946 年,拉森制定研究生教学计划,首次开设视听教育课程,培养视听教育方面的的专 门人才。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 依靠粉笔, 黑板等传统教学手 根据教育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以书本、电子课件、网络学习资源为主 多元化 评价方式 泛在学习、社会化学习、终身学习 1994” 很少改变 以书本为主 评价方式单一 学 校教学,仅针对在校学生 过程和资源 (两大对象)进行 设 两种性质)。

【免费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笔记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 模块1 认识与理解现代教育技术 1、理解教育技术(广义、狭义)。 广义: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综合,它分为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 狭义:教育技术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有形技术是指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物体中的科学知识; 无形技术指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起作用的技巧方法和理论。 2、教育技术四个发展阶段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教育技术,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视觉教育发展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 美国教育协会NEA1923年成立了视觉教学协会(简称DVI),即今天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的前身。 (2)视听教育发展阶段(20世纪30~50年代) 埃德加戴尔与1946年出版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中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被公认为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 (3)视听传播发展阶段(20师姐50~60年代) (4)教育技术发展阶段(20师姐70年代至今) 3、AECT94定义及AECT04定义 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TC04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4、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 (1)设计:a教学系统设计b教学信息设计c教学策略d学生特征 (2)开发:a印刷技术b视听技术c计算机辅助技术d整合技术 (3)利用:a媒体利用b革新推广c实施和制度化d政策和法规 (4)管理:a项目管理b资源管理c传送系统管理d信息管理 (5)评价:a问题分析b标准参照测量c形成性和总结性的评价 5、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 教育技术总的目的是未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由于教育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采用的术手段和操作方法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了三个主要的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 (1)课堂教学(2)远程教学(3)企业培训 6、教育技术的应用模式 (1)以视听技术为基础的集体教学模式 (2)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个别化教学模式 (3)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小组学习模式 (4)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远程教学模式

我对现代教育技术学的认识

我的现代教育技术学的认识 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可谓源远流长,但那主要是针对它所涉及的教学媒体而言的。人们真正使用教育技术这个术语,并围绕它形成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则是本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当然它有一个孕育期和生长期,那至多也是近一个世纪的事情。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赋予了教育技术概念充实的内涵和无限的生命力。 教育就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术规范等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培养合格公民,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促进人的发展,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而现代教育技术学利用现有资源(多媒体),可以传递有效的信息量,让教学生活化,师生素质得到提升,也可以创设情景,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们的社会已开始进入数字化时代。教育,无疑要作科技的先锋。“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突出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上,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当今教改的必然趋向。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统领各学科的思维和发展。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传媒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传递的情思信息、语言信息清晰明了,形象具体,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行,让学生感受的是真实的生活,从而使语文教学“生活化”。课堂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课文相关的内容引入课堂,将丰富的影视知识,激发兴趣,并在学习中学会欣赏。课堂与课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大容量、高密度、强化性、多渠道的信息显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其次,信息网络上创设多媒体“情景”易于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网络多媒体学习“情景”主要是用于学生学习,网络上的多媒体可以克服以前课件的不足,如:学生不仅可以有选择地选用多媒体资料,根据自己不同的水平来进入不同的页面。例如,语感、想象力较弱的学生,只要他掌握一些信息技术技能,运用多媒体学习,可以通过人机互动学习,记下自己学习档案,这样一来就做到了针对性。网络上的多媒体资料可以通过留言板,电子邮件,聊天程序等等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学生可

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中,它以形象的文字、清晰的画面、丰富的色彩、悦耳的声音以及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和智能化的软件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小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有机结合和灵活的应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单一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过去的教育由于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挫伤,影响了他们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健康成长。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改进教育技术。教育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已经开始成为影响受教育者素质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等。 我们已跨进21世纪的门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知识型人才观向素质型人才观转变。学习者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还要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必须不间断地创新,人们必须不停地学习,人们的道德素质必须不断提高。显然,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实行改革,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化。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有效的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鉴定,通过对

教职工在教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强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注重编制和运用教学媒体,并进行教学设计,以优化教学全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尤其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为主。 计算机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载体,具有广泛的表现能力,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把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直接经验范围,形象具体的表达教学内容,反映事物的固有属性,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教育技术中时空变换、大小变换、速度变换、虚实变换等手段的运用,动静结合的教学内容和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系统性的优势,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中,不断地从感性向理性过度,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需要、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积极参与到知识学习和素质形成的智力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利用计算机开展个别化教学,可以给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 计算机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产主与发展,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心理,而且使人人接受平等的教育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人人接受更加全面的教育提供了保证。计算机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现代教育技术笔记

一、第一单元、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 (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知识爆炸,信息海洋 2、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 (二)教育发展历程上的四次革命 1、专职教师的出现 2、文字体系的出现 3、印刷术的出现 4、现代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快速发展 (三)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 (1)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观念变革 1、现代教学观 2、现代学习观,在校学习改为终身学习 3、现代教师观,学变导 4、现代学生观,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5、现代媒体观 6、现代人才观 7、现代时空观,不限时空学习 8、现代课程观,以书本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特色化个性化多媒体化 (2)教学环境的变革,传统教室变为智慧教室 (3)教育内容的变革,知识快速增长,注重培养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泛在学习变为现实 (4)教学方式的变革 (5)教学方法的变革,由传统的演示法变为案例法,问题驱动法,学习方式的丰富,形成一种多元化教学方法 (6)教学制度的变革, (7)教学模式的变革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与发展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与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CT20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使用、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与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电化教育: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南国农) 联系:概念本质相同,特点功能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方式相同,名称来源不同,概念的涵盖面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 现代教育技术:将数字媒体以及网络技术与教育技术相融合,形成新的理论与时间研究领域。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信息技术指对信息的识别、获取、加工、利用、交流、应用和创新的手段与方法的总称。他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感测与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施用技术)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时代意义 1、助力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此推动教育的全面改革与发展,促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4、促进基础教育改革 5、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第二单元: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一、学习理论 概念: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及其方法和策略等等。 发展阶段: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刺激-反应理论) 华生,桑代克,斯金纳 强调可观察的行为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皮亚杰,加涅 学习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重点放在引发行为的思维过程上,而不是行为本身 (1)先前知识 (2)知识结构 (3)认知加工过程 (4)主动性和加工深度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学笔记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1、信息时代教育的特点: 信息时代的教育传统教育 ①教育目标:创新型、能力本位型;知识型、学科本位型 ②教学环境:凡是能提供学习环境、资源的地方;以学校、教室为中心 ③教师地位:辅助地位,知识的指导组织者主体地位,知识的传输者 ④教学方式:灵活便捷的个性化教学,混合教学整齐划一的班级授课教学,说教性讲授 ⑤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依靠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 ⑥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很少改变 ⑦教学资源:以书本、电子课件、网络学习资源为主以书本为主 ⑧教学评价:多元化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单一 ⑨教育制度:泛在学习、社会化学习、终身学习学校教学,仅针对在校学生 2、AECT的定义:“1994” 概念: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一个目标),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两大对象)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五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两种性质)。 启示:1、理论与实践并重 2、教育技术的核心方法是系统方法 3、与学习相关的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对象 4、学习资源是改善、优化学习过程的重要条件 3、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先进的技术与方法,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创新性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来实现教与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的体现:★更多的注重、探讨与现代科技有关的课题; ★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成果作为传播教育信息的媒体 ★吸收科学的和现代的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更科学化、系统化 4、信息化教育定义: 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 5、现代教育技术: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使用; 研究对象是运用了先进技术的教学过程(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卫星广播、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 关注的主要是与先进技术相关的学习资源。 6、视觉教育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 最早使用视觉教育概念:美国 1906年《视觉教育》 1910年,美国出版了第一本教学影片记录 7、从视听教育到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 1946年,拉森制定研究生教学计划,首次开设视听教育课程,培养视听教育方面的的专门人才. 8、我国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1978至今): (1)建立了各级教育技术系统 (2)扩大了电化教育工作者队伍 (3)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4)“三件”建设成绩显著 (5)形成了多元化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 (6)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 (7)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大规模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项目 9、“三件”建设:硬件、软件、潜件建设

自考00413现代教育技术自考核心考点笔记自考重点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乌美娜 主编 辽宁大学出 版社 第一章 教育技术发展的简史和概念的演变 第二章 教育技术的定义实质和知识体系 第三章 教学媒体概述 第四章 非投影视觉材料 第五章 投影视觉媒体 第六章 活动图像媒体:电影与电视录像 第七章 视觉图像与视觉文化 第八章 听觉媒体 第九章 计算机系统 第十章 远程传播系统 第十一章 过程技术 第十二章 什么是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 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第十四章 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 编制 第十五章 教学策略的制定 第十六章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1.1.美国于(B)成立了全美教育协会的视觉教学部。A .1918年B .1923年C .1924年 D .1928年 1.2.教育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为 (C)A .1918~1928年B .1914~1918年 C .1918~1942年 D .1941~1945年 1.3.1946年戴尔在总结视觉教学理论及视听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理论为 (B)A .程序教学B .经验之塔C .系统化 设计教学D .微格教学 1.4.我国于(B)创办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A .1946年 B .1978年 C .1979年 D .1985年 1.5.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以(C)内容的出现为标志。A .计算机辅助教育B .网络技术 应用C .电化教育D .虚拟技术 1.6.1924年心理学家(B)设计了一台自动教 学机,主要用于对学生测试自动化。A .伯 克B .普莱西C .斯金纳D .克劳德 1.7.谁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器解决许多教学 问题,推动了当时的程序教学运动的发展 (C)A .伯克B .普莱西C .斯金纳D .克 劳德 1.8.由斯金纳等人所描述的关于编制程序教 学的过程是利用什么解决教育问题的一个 典型实例(A)A .经验主义方法B .实证主 义方法C .演绎方法D .推理方法 1.9.我国电化教育大约出现在什么时期 (C)A .19世纪末B .辛亥革命时期C .20 世纪20年代D .20世纪30年代 2.1.教育技术从一项教学方法改革运动到形 成教育技术综合应用的实践与研究领域, 到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经历了约 (A)A .60余年B .70余年C .80余年D .90 余年 2.2.下面选项中不是理解教育技术含义的背 景的是(A)A .一部著作B .一项运动C .一 个研究实践领域D .一门专业和学科 … … (中间部分略) 完整版请—— QQ :1273114568索取 16.8.下列对评定效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D)A .是指评定的一致性程度B .测试题 目的主观性会降低效度C .不能鉴别出学 生能力高低的题目具有高效度D .是指测 验是否有效地测到了想要测量的东西 16.9.总结性评价的主要标准是(C)A .教师 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B .教师是否有效地 运用了教学方法C .学生通过教学是否达 到了教学目标D .学生的听课气氛是否活 跃、积极 16.10.高考一般使雨的评定模式是(B)A .标 准参照评定B .常模参照评定C .入门技能评定D .前置评定 1.1.19世纪70年代初,美国教育传播与技 术协会委托伊利组织的专家研究,总结提 出了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哪些教学方法实践的发展有关(ABE)A .视听教学B .程序教 学C .多媒体教学D .网络教学E .系统化设计教学 1.2.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的特点是(ABCDE)A .小的步子B .积极反应C .即 时反馈D .自定步调E .低错率 1.3.教育技术概念在1970年以后,被总称为(BC)A .计算机技术B .媒体技术C .系统技术D .实验技术E .网络技术 2.1.在视听教学运动等背景下,所得出的定 义教育技术是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ABCD)A .技术手段B .媒体技术C .系 统技术D .技术方法E .以上答案都不对 2.2.教育技术领域的运作关系的构成有(ABDE)A .学习者B .学习资源C .教育 者D .教育开发职能E .教育管理职能 2.3.教育技术领域的运作关系构成中学习资 源包括(ABCDE)A .信息B .人员C .材料D .设备E .技巧和环境 … … (中间部分略) 完整版请—— QQ :1273114568索取 16.2.一个好的以目标为基础的测试应具备 几个必要的性质有(ACE)A .效度B .效标 C .信度 D .必要性 E .可行性 16.3.形成性评价和修改,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ABCE)A .设计审查B .专家审查C .对学生试行D .教师总结E .进行评价并修 改 1.1.视听教学方法 1.2.个别化教学 1.3.系统化设计教学 1.4.教育技术 1.5.程序教学法 2.1.教育技术的基本定义 2.2.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 2.3.教育技术学 3.1.媒体 3.2.教学媒体 3.3.电子传播媒体 3.4.计算机辅助教学 3.5.计算机管理教学 3.6.媒体炉 3.7.传播 3.8.教学传播 3.9.传播者 3.l0.信息 4.1.非投影视觉媒体 4.2.展览 4.3.图片 4.4.图示材料 4.5.挂图 4.6.简略图 4.7.图表 4.8.统计图 4.9.漫画 4.l0.广告图 4.11.实物教具 4.12.模型 5.1.投影媒体 5.2.单片 5.3.基图片 5.4.复合片 5.5.活动片 5.6.固定镜头 5.7.变焦镜头 5.8.负一正拷贝法 5.9.反转冲洗法 5.10.景深 6.1.视觉暂留 6.2.动画 6.3.射频信号 6.4.音频信号 6.5.视频信号 6.6.数字电视 6.7.文字剧本 6.8.讲授型文字稿本 6.9.解说与画面内容相对照的剧本 6.10.分镜头剧本 6.ll .电视扫描 7.1.视觉图像 7.2.视觉文化 7.3.视觉图像解码 7.4.视觉图像编码 9.1.系统软件 9.2.应用软件 9.3.CPU 9.4.计算机操作系统 9.5.计算机文化 9.6.计算机系统 9.7.计算机管理教学 9.8.计算机多媒体 9.9.超文本 9.10.超媒体 9.11.多媒体教室 9.12.计算机网络 9.13.局域网 9.14.校园网 9.15.多媒体网络教室 10.1.远程教育 10.2.“Internet ” 10.3.调制解调器 10.4.电子邮件 10.5.远程登录 10.6.文件FTP 10.7.万维网 10.8.无线电广播系统 10.9.远程会议系统 11.1.过程技术 11.2.游戏 11.3.模拟

教育技术学专业读书笔记

总结报告 一、读书笔记(巩固对教育技术学的认识)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万明高著读书笔记: (一)教育技术的定义的演变过程: a.美国教育技术委员会1970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一种根据特定的目标来设计,实施与评价整个学与教的过程的方法。它以对人的学习和传播的研究为基础,综合运用人力和物力资源,以达到更有效的教学目的的。 b.AECT1970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用系统化的方式对教学系统组成部(包括信息,人员,材料,设备,技术和环境)的开发(包括设计,制作,评价,支持供给和利用)以及对开发的管理。 c.英国Mac.Kenzie和Eraut1971 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达到教育目标的手段的系统化研究。 d.AECT1972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以利于人类的学习。 e.AECT1994定义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翻译一: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翻译二: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f.AECT20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使用、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 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g.AECT2008定义 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实践。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我对以上的定义中选了几个我认为典型的定义做了比较如下:

现代教育技术笔记.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第一章 1、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3、教育技术的本质定义:教育技术是指为教育的实施和提高教育的效果而采用的方法、工具与所要求的教育参与者的技能之和。 4、人类教育技术发展的“2*3模型”,该模型认为,技术包括有形的物化形态(如各种技术媒体)和无形的观念形态(如各种技术方法)。同时认为,人类技术的进步从技术过程看可分为手工技术、机电技术、信息技术三大发展阶段,由此可将教育技术分为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传统教育技术,以机电技术为基础的视听教育技术。 5、(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理解、从本质层面看),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为优化学习和改善绩效而采用的工具、方法与所要求的教育参与者的技能之和。 6、(——从学科层面看),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有关的现代理论和现代技术,通过对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含人力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理论与实践。 7、看看:“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区别在于:“教育技术”是一个通用的概念,任何时代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有其“教育技术”,只是“技术”的含量和水平有高有低而已。 8、填空:现代教育技术学是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9、现代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是现代技术性教学资源和现代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 10、研究方法分为专用、引用、通用三大类。 11、目前两种:一是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二是交互分析方法。 12、中国的发展:1)电化教育的首次兴起、初步发展与陷入困境;2)电化教育的二度兴起、积极推进与再入困境;3)电化教育的第三次兴起和快速发展;4)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的跨越式全面发展。 13、美国的发展:3个线索:视听传播技术、个别化教学技术、教学系统化技术。 14、1946年,美国著名视听教学专家戴尔出版了《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提出了著名的“经验之塔”视听教学理论。 15、经验之塔的基本观点:1)塔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抽象;2)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先获得具体的经验,再逐步过渡到抽象的经验;3)教学中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经验升华;4)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题.doc

综合了老师的考纲和别的学院做出一份排版比较好看的,有 些题目(特别是运用题那里,没有答案的就空着了)老师讲 过但是不知道笔记抄在哪里了,这份资料只能估计涵盖到 80%,希望大家能够帮忙补全。 一、名词解释( 4 题 20 分) 1、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是采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并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表达某一课程或若干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表达特定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是一种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允许学生进行人机交互操作,取得反馈,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 出适当评价的教学媒体。 2、网络教育资源 网络教育资源是指专门为教学目的而设计的或者能被用于教育目的服务的各种信息资源, 它蕴涵了大量的教育信息,能创造出一定的教育价值,并且是以数字信息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 行传输。 3、信息化教学设计 / 在综合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 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 统方法。 4、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按一定教学目 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网络教学环境 3 个组成部分。其中网络教学支撑 环境是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5、教育技术 通过创设、利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 道德的实践。 6、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交叉综合学科,它引进应用了许多学科的应用成果,从而形成了独特的 理论体系。其理论基础主要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 7、数字化学习资源 数字化学习资源就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课件和视 频等。 8、多媒体 指信息表示媒体的多样化,它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张以上不同类型的 信息媒体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与视频等。 9、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

现代教育技术笔记3.2

3.2 信息时代的学习者 1、信息时代学习者角色的变化 2、信息时代学习者的特征 3、信息时代对学习者能力的要求 1、信息时代学习者角色的变化 a、主动的学习者 b、建构的学习者 c、协作的学习者 d、自治的学习者学习者自行设定明晰的学习目标,决定学习重点,自主自觉地追求学习成就,坚韧不拔的朝既定的认知目标努力。 e、交流的学习者 f、情境的学习者通过基于案例的学习环境、录像情节等学习模式,使学习任务达到真实的模拟,从中学习者能界定或操作特定的问题,建构情境特定的图式,从而解决有意义的复杂的问题,完成真实的任务。 g、反思的学习者 2、信息时代学习者的特征 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基本要素:认知发展、认知结构、学习风格、学习动机 认知发展: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体的过程和现象 认知结构:广义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是学习者在某一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学习风格:学习者身上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学习动机:从事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动力,决定着个体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倾向性和选择性 信息时代学习者特征的新变化: 1、网络依赖性强、交互手段多、技术水平高 2、获取知识多源、涉猎兴趣广泛、阅读与认知方式正在转变 3、偏爱并行处理多重任务,快速而非线性地处理信息 4、个性显著、自主性强、好奇善思 5、学习方式多样化(由接受性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3、信息时代对学习者能力的要求 专家型学习者的基本特征: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高成就动机、高自我效能感、对自己及其行为负责、坚持完成任务、延迟满足能力 对学习者能力的要求: 1、创造力与创新能力,能够运用已有知识产生新思想、新产品或新过程,能够把原创性行为视为自我和团体的一种表达方式 2、交流与协作能力,是适应信息时代发展所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3、运用信息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设计相应策略指导问题探究,能够运用多种媒体组织、分析、评价和综合信息 4、批判性思维、解决与决策问题的能力 5、数字化时代公民意识与素养的自我提高能力,学习者其行为要合乎法律和伦理道德

现代教育技术读书笔记

第三章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促进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活动的评价与反馈。 教学设计的概念 什么是教学设计?为了更清楚地理解这个概念,要先了解什么是教学和设计。美国的教育学家史密斯(PLSmith)和拉根(T.J.Ragan)认为,教学就是信息的传递及促进学生达到预定、专门学习目标的活动。它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包含了学习、训练和讲授等活动。所谓设计,是指在进行某件事之前所做的有系统的计划过程或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实施的计划,它可以从精确性、细致性、系统性等方面去判断其效果的好坏。设计者必须以高度的精确和谨 慎态度,具有系统计划一个方案的才能进行设计,否则,会导致时间的误用、资源的浪费甚 至无效、沉闷和缺乏动机的学习。因此,设计应考虑许多可能影响实施计划或受计划实施所影响的因素。教学设计本是教学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学开发运动深人发展,推动了教学设计的研究,“自60年代以来,已逐渐发展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概念本应有比较一致的认识,实则不然,从已经出版的教学设计著作和已发 表的有关文章中,可以看出对其概念的界定,不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存在差别。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一些说法:一是“计划”说。把教学设计界定义为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研究解决问题途径。评价教学结果的计划过程或系统规划。这种论点的代表当推美国学者肯 普,他给教学设计下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二是“方法”说。把教学设计看作是一种“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而这种方法与过去的教学计划不同,其区别就在于“现在说的教学设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着眼于激发、促进辅助学生的学习,并以帮助每个学生的学习为目的。” 三是“技术”说。鲍嵘在《教学设计理性及其限制》一文中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旨在促进教学活动程序化,精确化和合理化的现代教学技术。”四是“方案”说。认为“教学设计 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 修改的过程。”这种观点在我国有较大的影响面,代表人物是乌美娜。五是“操作程序”说。认为“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归纳以上的观点,对教学设计的般定义描述为:以学习论、教学论、教育传播学、信息 技术等作为指学思想的理论依据,采用系统方法分析学习需要、研定学习目标和任务体系,整合教学策略和制定解决方案,开展评价活动和试行解决方案,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工作和 方案的有序过程。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这一定义下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 一些特征。 (1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2)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