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春风化雨王稼祥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延安时期王稼祥的独特贡献[摘要]延安时期王稼祥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从1938年到1943年,王稼祥还是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之一。
他对毛泽东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成熟作出了独创性贡献。
他的革命功勋、坚强党性和崇高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关键词]王稼祥中央领导集体历史贡献提起王稼祥,很多人知道他在中央苏区犯了教条主义错误,但不太了解他的历史贡献。
事实上,延安时期王稼祥既是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又对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对毛泽东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和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的革命功勋、坚强党性和崇高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一、王稼祥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从1938年到1943年,他还是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之一说起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我们常常讲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这五大书记,任弼时逝世后又增添了陈云、邓小平。
这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来说的。
从广义的角度看,中央领导集体包括基本成员、重要成员与核心成员。
就广义而言,中央领导集体指中央委员会,因而中央委员属于中央领导集体的基本成员。
就狭义而言,中央领导集体指中央政治局委员尤其是政治局常委,因而他们属于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与核心成员。
民主革命时期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还包括中央政治局常委以及名义上不是政治局常委但在革命工作中担负了核心任务、发挥了核心作用的领导成员。
延安时期王稼祥就属于这类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
王稼祥19岁就参加革命,25岁就担任中革军委副主席兼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在中央苏区时期曾与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并称为红军四大领袖,共同决策指挥了几次反“围剿”战争。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受了重伤躺在担架上过长征。
在长征途中,在遵义会议上,他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
随后,毛泽东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他被选为政治局委员。
不到两个月后,他与周恩来、毛泽东组成三人小组,负责全权指挥军事。
党史人物--王稼祥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岁月中,党内有一位颇具独立见解的杰出领导人——王稼祥。
战争年代中,他带着危及生命的重伤长期坚持工作;和平时期,他又为党的国际交往联络提出了真知灼见。
王稼祥,1906年生于安徽泾县厚岸村,在家乡读小学后又入教会中学。
1925年,他赴沪入上海大学附中,在那里加入共青团。
同年10月,王稼祥赴苏,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
1928年,他由团转党(当时团员转党,团龄也算作党龄)。
在苏联期间,他对马列主义有深入的研究。
因没有参加过党内的实际工作,他曾拥护王明的教条主义见解,被称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
不过,他为人正派,鄙视小集团活动。
1930年回国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任干事,随后任党报委员会秘书长。
1931年4月,王稼祥赴中央苏区,担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同年11月,他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军委副主席和外交人民委员(相当于外交部长)。
1933年4月,他遇空袭被炸穿了肠——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忍着剧痛经历了八小时手术,当时人称胜过关公刮骨疗毒。
因无法取出弹片,只好采取保守疗法。
翌年1月,他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同年秋,他腹部通着管子、坐着担架参加了长征。
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他提出要毛泽东担任党和红军的领导。
后来,毛泽东多次称赞这“关键的一票”。
遵义会议后,王稼祥与毛泽东、周恩来组成中央军事三人小组,指挥全军行动。
过雪山草地时,他肠子流脓,甚至爬出蛔虫,仍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下来。
到达陕北后,他因伤情恶化被中央派人秘密送往上海治疗。
1937年夏,他转赴莫斯科治伤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翌年8月,他回到延安,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
1944年,他因伤口恶化病倒而无法工作,1946年再度被送到苏联治疗。
1947年,王稼祥回东北解放区,任东北局城工部长。
1949年,他担任新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1951年回国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1956年当选中央书记处书记。
党史上的今天11月15日1970年11月15日“铁人”王进喜逝世在60年代的中国,提起“铁人”王进喜可以说是无人不晓。
“铁人”精神曾使千千万万的中国工人受到鼓舞和激励。
王进喜是大庆油田的石油工人。
1960年春,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国际上又加紧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想在石油上卡我们的脖子。
党中央决定,集中石油战线的优势兵力,在东北大庆展开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
为了改变我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王进喜带领他的钻井队从甘肃省玉门千里迢迢赶到大庆,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9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开除陈独秀1929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决议:鉴于陈独秀及其小组织鼓吹取消主义和托洛茨基主义,在行动上从事反对中国共产党的小组织活动,一再拒绝服从中共中央的决议、警告和帮助,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开除陈独秀党籍,并批准江苏省委关于开除彭述之、汪泽楷、马玉夫、蔡振德4人党籍的决议。
1918年11月15日李大钊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8年11月15日,北京大学在天安门举行演讲大会。
李大钊作题为《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李大钊的演说是根据协约国战胜同盟国是“公理战胜强权”的观点而发。
李大钊认为,取得这次战争胜利的不是协约国的武力,而是人类世界的新精神;不是哪一国的资本家的政府,而是全世界的庶民,胜利是“庶民的胜利”。
1989年11月15日《王稼祥选集》首发式举行1989年11月15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稼祥选集》在北京举行首发式。
国家副主席王震出席首发式并讲话,高度评价了王稼祥同志的革命功绩。
王稼祥192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3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
1931年1月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和《红旗》、《实话》总编辑。
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务。
此外,他还先后在党和红军及苏维埃政权中担任领导职务。
1984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举行会议1984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举行会议,原则上同意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文件《第一期整党的基本情况和第二期整党的部署意见》。
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样作者:宋文芳来源:《消费导刊》2015年第05期王稼祥纪念园坐落在芜湖市狮子山上的芜湖市第十一中学院内。
1986年,在王稼祥诞生80周年之际,为了纪念这位革命伟人,中共中央决定建立王稼祥纪念园。
在选址问题上,分别提出合肥、芜湖、泾县三个方案。
芜湖,对王稼祥先进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另外,听取了王稼祥夫人朱仲丽女士的意见,最终确定在芜湖市建立王稼祥纪念园。
王稼祥(1906-1974年),原名嘉祥,又名稼蔷。
安徽泾县厚岸村人。
1913-1919年,王稼祥就读于家乡的柳溪小学。
小学毕业后,又读几年私塾。
1922年到安徽南陵县乐育学校读初中。
1924年,18岁的王稼祥以优异成绩,免试升入芜湖圣雅各教会中学高中部。
在这里,他接受了新文化思想,并萌发了救国救民的思想。
王稼祥天资聪慧,思想积极活跃,富有雄辩才能,在同学中颇有威信。
孙中山逝世后,王稼祥在校内的追悼大会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呼吁全民起来开展革命斗争。
在他的影响和推动下,芜湖教会学校爆发了反帝爱国运动。
1925年6月,王稼祥因“带头闹事”,被学校开除。
9月,王稼祥进入上海大学附中学习,并加入中国共青团。
同年冬,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王稼祥在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此,怀抱“改革中国政治”的远大抱负,王稼祥走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道路。
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召开。
按照会前决定,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总结报告。
博古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和责任全部推到客观方面,对自己“左”倾机会主义错误毫无认识。
随后,周恩来、张闻天作了反对“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毛泽东紧接着作了发言。
这样,在会场上出现了两种完全对立的思想观点,一场严肃的党内斗争摆到桌面上!关键时刻,王稼祥旗帜鲜明地表示,他完全赞成并坚决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意见。
王稼祥最后强调指出:事实证明,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战争,应该也必须由毛泽东这样的有实际经验的中国革命家来领导。
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
宋文芳
【期刊名称】《消费导刊》
【年(卷),期】2015(0)5
【摘要】王稼祥纪念园坐落在芜湖市狮子山上的芜湖市第十一中学院内。
1986年,在王稼祥诞生80周年之际,为了纪念这位革命伟人,中共中央决定建立王稼祥纪念园。
在选址问题上,分别提出合肥、芜湖、泾县三个方案。
芜湖,对王稼祥先进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另外,听取了王稼祥夫人朱仲丽女士的意见,最终确定在芜湖市建立王稼祥纪念园。
【总页数】1页(P274-274)
【作者】宋文芳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政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王稼祥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纪念王稼祥逝世二十周年 [J], 戴惠珍
2.王稼祥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杰出领导人——纪念王稼祥诞辰80周年 [J], 孙璞方;
姚仁隽
3.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的初心和使命论析 [J], 刘璐璐;雷家军
4.川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红军长征中的重大贡献 [J], 范豫鲁;胡洪志
5.长征中的王稼祥——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暨王稼祥诞辰90周年 [J], 朱正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Wang Jia-xiang and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
作者: 解莉
作者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出版物刊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39-14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 王稼祥;延安整风运动;共产国际;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摘要:作为中共第一代卓越的领导人之一,王稼祥为延安整风运动的顺利开展和胜利完成作出了突出贡献。
早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王稼祥完整正确地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因此有力破除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为延安整风运动的发动与开展创造了充分的政治前提和组织保证;整风运动期间,他不仅协助毛泽东起草文件,辅导学习,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更是注重加强理论研究与总结,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树立思想旗帜贡献了力量。
王稼祥王稼祥(1906—1974年),原名王嘉祥,安徽泾县人。
192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在苏联期间,他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于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2月,他回国参加革命斗争,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负责编辑党报。
同年6月,他因批评李立三的错误被撤掉中央宣传部干事,调任党报驻香港记者,12月又调回上海工作。
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他任中共中央学报委员会秘书长兼《红旗》《实话报》总编辑。
不久,王稼祥又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11月,他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外交人民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2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派他与刘伯坚、左权一起指导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在宁都起义的工作。
1934年,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王稼祥被增补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
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他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的错误,被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是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之一。
1935年6月,第一、四方面军会合以后,他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斗争。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他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1937年6月,他赴苏联治病,同年11月接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的职务。
1938年8月,他从苏联回国。
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以后,王稼祥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并兼任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主任,协助毛泽东处理了大量有关党、军队和抗日根据地的重大事务,成为毛泽东在延安的主要助手。
1943年3月,他任中共中央政治局组织委员会委员、宣传委员会副书记。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他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他任北平执行小组顾问,后再去苏联治病。
1947年5月回国以后,他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城市工作部部长。
1949年,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他递补为中央委员。
一生“跟着真理走”的张闻天作者:***来源:《世纪风采》2021年第12期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张闻天光辉人生的重要体现。
张闻天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在一个相当长时期是党的重要领导人,曾在事关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他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献身真理的鲜明政治品格,不仅展现了共产党人至高无上的家国情怀和矢志不渝的坚强党性,而且让人肃然起敬,也为今天的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
追求真理坚守理想真理指引航向,理想照耀征途。
张闻天1900年8月生于江苏省南汇县(今属上海浦东新区)一个农民家庭,从小聪明好学,6岁时进入私塾。
张闻天年少时除读“四书”“五经”外,还接受了“新知”和西方现代文化。
张闻天11岁时便进入南汇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寄宿读书,当时的“南汇一高”是一所新式学堂,全部采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最新出版的课本,其间,张闻天的学业优异。
1917年秋,张闻天考入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读书。
在校读书时,张闻天的中文基础好,还有一定的外语阅读能力,平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善于独立思考。
此时,张闻天目睹中国内忧外患,积极投身时代大潮,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为此,张闻天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大量进步刊物,经常与同学沈泽民(茅盾之弟,南京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在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议论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等问题,后在南京加入由李大钊等人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
五四运动爆发后,张闻天和同学们一道写标语、散传单,手执小旗奔走呼号,积极参加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斗争。
1919年6月23日,南京第一个进步刊物《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创刊,张闻天既是编辑,也是主要撰稿人。
在现存的51期《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中,就有张闻天撰写的30多篇评论、杂评、随感录,而且文章观点鲜明,言简意赅,逻辑严谨,笔锋犀利。
这些文章猛烈地抨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军阀政府的卖国罪行;有的反对旧制度、旧道德、旧思想;还有的宣传解释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
2012-2013-2学期第一期春风化雨春风化雨,雨化青春。
大家好,欢迎观看化学工程学院‚春风化雨‛栏目,我是主持人马璨。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透出一派红光。
这是一名从安徽芜湖走出来的爱国知识青年,从接受马列主义先进思想的那一刻,他便把革命作为终身寄托;年仅19岁的他,奔赴无产阶级革命圣地,寻求挽救中国命运的革命真理;在炮火中他身负重伤,长期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病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毅然坚守在中国革命的前沿;在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遵义会议上他坚定地支持毛泽东,从而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为了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他再次走出国门,担当第一任中国驻苏联大使,开创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他,就是有着传奇一生的王稼祥。
一、人物简介安徽宣城泾县厚岸村人。
原名嘉祥,又名稼啬。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也是新中国首位驻外大使。
曾担任过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央外事小组副组长。
二、家庭状况王稼祥出生在安徽省泾县的一个偏僻的山村——厚岸村。
泾县境内重峦叠嶂,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三起三伏,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说法。
王稼祥的父亲王承祖,是一个小商人,在泾县的邻县经营当铺和油坊。
他的母亲查端是一个农村妇女,在厚岸老家守候着10几间房子和30亩田地。
王稼祥上有两个姐姐:大姐王招德、二姐王珍玉。
三、个人履历1906年8月15日王稼祥出生在安徽省泾县厚岸村。
1925年5月领导同学参加反帝爱国运动。
8月进入上海大学附中部学习,担任学生会主席。
1933年4月,遇空袭身负重伤——他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经历了八小时手术,人称胜过关公的刮骨疗毒。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拥护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
会后,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组成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1943年7月,他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
论红军时期王稼祥对军队政治工作的杰出贡献作者:刘小文来源:《学理论·下》2020年第07期摘要:王稼祥是我党我军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也是军队政治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在红军时期的工作实践中,王稼祥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为红军政治工作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主要表现在:充分提升了军队政治工作的理论地位,系统阐明了军队政治工作的重点任务,逐步健全了军队政治工作的保障机制,从而使我军政治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关键词:红军时期;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7-0037-02王稼祥(1906.5-1974.1),安徽泾县人,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在红军时期的革命斗争中,他在军队担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为提升军队政治工作的理论地位、阐明军队政治工作的重点任务、健全其保障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奠基性工作,費了不少心血,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充分提升了军队政治工作的理论地位1931年4月,王稼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从上海前往中央苏区指导工作。
几个月之后,他被留在苏区,担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等重要职务。
在主持政治部工作期间,王稼祥善于思考军队政治工作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还经常深入基层连队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调研中,他看到红军战士虽然生活条件艰苦,吃不饱穿不暖,武器装备也比较落后,但战士们的战斗热情丝毫不减,王稼祥认为这是政治工作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不过他也发现部分红军官兵仍然存在打仗靠军事而不是政治的单纯军事主义观点,一些领导干部对政治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还有说‘军事好,政治自然会好;军事不好,政治也不会好’的,则更进一步承认军事是政治的领导了。
”[1]这种把军事与政治二者割裂或对立起来,甚至企图把军队凌驾于党的领导之上的错误观点,都是有害的。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