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祥
- 格式:ppt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8
王稼祥传
内容简介
对今天的许多人,“王稼祥”已是个陌生的名字,而他曾是红军四大领袖之一,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最关键的时候投了毛泽东一票;他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并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他是新中国成立第一位外交大使……他对党和国家贡献巨大,却淡泊名利,不了解他的人,远远多于了解他的人。
他的骨灰盒上刻着“立党为公,光明正大”八个大字,他的一生无愧于这八个字。
这本书记录了他传奇的一生。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是一项反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光辉业绩的宏伟工程。
它的主人公包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其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记,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卓著的元帅、将领,参与新中国创建大业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各个方面的著名爱国人士,贡献突出的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劳动模范,以及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
这些传记的意义远远超越记述个人生平的范围,它们是新中国开国史、建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基史、创业史的浓缩,是中华民族一份永远值得倍加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
《王稼祥传》经胡耀邦、胡乔木、王震、习仲勋等批准立项,中共安徽省委负责组织领导,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
作者在大量收集和整理王稼祥生平活动资料、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以平实而生动的文笔再现了作为中国共产党杰出领导人之一的王稼祥的一生。
芜湖名人故事王稼祥作文我叫王稼祥,我这一辈子啊,那可真是有些故事可以唠唠。
我就生在芜湖这地儿,这地方啊,有山有水,那小日子过得挺滋润。
我小时候啊,长得瘦瘦小小的,眼睛可亮堂了,就像那黑夜里的星星似的。
我老是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衣裳,头发乱乱的,可心思全在那些个大道理上。
那时候啊,周围的小伙伴们都在到处跑着玩呢,我就喜欢找个安静的角落,捧着本书看。
有时候看得入神了,就感觉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似的。
我爹就老是说我:“你这娃,咋就不知道出去玩玩呢?”我就抬着头,眼睛盯着他说:“爹,这书里可有大乾坤呢,比玩可有意思多了。
”我上学那会啊,遇到些个事儿,可让我气不打一处来。
那些个洋鬼子在咱中国的地盘上耀武扬威的,我看着心里就窝火。
我就跟同学们讲:“咱不能就这么忍着,得做点啥。
”有同学就小声嘀咕:“咱们能做啥呀?”我眼睛一瞪,说道:“咱们得学知识,有了知识就能把咱这国家变强大,就不怕那些洋鬼子了。
”后来啊,我就开始接触到那些革命的思想。
就像突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似的。
我整天就跟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讨论国家的未来,那气氛热烈得很呢。
有时候为了一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的。
我就说:“我觉得咱们得从工人阶级入手,他们的力量可大了。
”有人就反驳:“农民才是根基呢。
”我就着急地挥舞着手臂说:“都重要,都重要,但是咱们得有个先后顺序。
”我还记得有一次啊,参加一个秘密的集会。
那地方又黑又暗,还透着一股潮气。
大家都紧张兮兮的,但是眼神里又透着坚定。
我站在那,虽然心里也有点怕,但是想着这是为了咱国家的大事儿,就鼓起勇气大声说:“咱们得团结起来,就像握紧的拳头一样。
”大家听了,都纷纷点头。
我这一路走过来啊,有欢笑,也有眼泪。
有时候看着国家一点点变好,我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有时候遇到挫折了,也会难过。
但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我就想着,我是芜湖走出去的,可不能给家乡丢脸,一定要在这历史的长河里,留下自己的脚印。
党史人物--王稼祥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岁月中,党内有一位颇具独立见解的杰出领导人——王稼祥。
战争年代中,他带着危及生命的重伤长期坚持工作;和平时期,他又为党的国际交往联络提出了真知灼见。
王稼祥,1906年生于安徽泾县厚岸村,在家乡读小学后又入教会中学。
1925年,他赴沪入上海大学附中,在那里加入共青团。
同年10月,王稼祥赴苏,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
1928年,他由团转党(当时团员转党,团龄也算作党龄)。
在苏联期间,他对马列主义有深入的研究。
因没有参加过党内的实际工作,他曾拥护王明的教条主义见解,被称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
不过,他为人正派,鄙视小集团活动。
1930年回国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任干事,随后任党报委员会秘书长。
1931年4月,王稼祥赴中央苏区,担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同年11月,他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军委副主席和外交人民委员(相当于外交部长)。
1933年4月,他遇空袭被炸穿了肠——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忍着剧痛经历了八小时手术,当时人称胜过关公刮骨疗毒。
因无法取出弹片,只好采取保守疗法。
翌年1月,他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同年秋,他腹部通着管子、坐着担架参加了长征。
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他提出要毛泽东担任党和红军的领导。
后来,毛泽东多次称赞这“关键的一票”。
遵义会议后,王稼祥与毛泽东、周恩来组成中央军事三人小组,指挥全军行动。
过雪山草地时,他肠子流脓,甚至爬出蛔虫,仍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下来。
到达陕北后,他因伤情恶化被中央派人秘密送往上海治疗。
1937年夏,他转赴莫斯科治伤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翌年8月,他回到延安,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
1944年,他因伤口恶化病倒而无法工作,1946年再度被送到苏联治疗。
1947年,王稼祥回东北解放区,任东北局城工部长。
1949年,他担任新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1951年回国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1956年当选中央书记处书记。
王稼祥纪念馆参观心得【引言】作为一名热衷于红色文化的爱好者,我有幸参观了王稼祥纪念馆,这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的红色教育基地。
在这里,我深入了解到了王稼祥同志的一生,感受到了他为新中国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坚定的信仰。
在此,我将分享我的参观心得,以期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充满红色精神的地方。
【王稼祥纪念馆概况】王稼祥纪念馆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占地约3000平方米。
馆内陈列内容丰富,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生平事迹陈列、革命文物陈列、影像资料陈列、互动展示区和临时展览区。
自成立以来,纪念馆接待了众多游客,成为了一处知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参观心得体会】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王稼祥同志为新中国作出的卓越贡献。
纪念馆以其丰富的历史资料、实物展示和创新的互动展示方式,生动地展现了王稼祥同志的一生。
这里不仅是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更是传承红色精神的教育基地。
【王稼祥事迹及其精神内涵】王稼祥同志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一生坚定信仰,忠诚于党的事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奋斗终身。
参观纪念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王稼祥同志的精神内涵,即坚定的信仰、忠诚的品质和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精神。
【参观感悟及建议】此次参观王稼祥纪念馆,让我深感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价值。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需要更多的人传承红色精神,弘扬优良传统。
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公众知晓度: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王稼祥纪念馆,扩大其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这里的历史底蕴和红色精神。
2.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与其他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交流与合作,共享资源,共同推进红色文化建设。
3.拓展教育课程及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群体,开发丰富多样的教育课程和活动,让更多人受益于红色教育。
【结尾】总之,王稼祥纪念馆是一处极具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红色教育基地。
参观此地,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精神的信念。
学习革命先烈王稼祥的学习之道王稼祥,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革命的元勋之一。
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学习能力和精神,他的学习之道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首先,王稼祥注重理论学习。
他深知理论是指导实践的灵魂,因此将理论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关键。
我们可以从王稼祥的学习之道中汲取到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理论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把握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实践。
其次,王稼祥强调实践运用。
他坚信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
这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王稼祥学习之道的重要内容。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堆积,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将理论转化为行动,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第三,王稼祥强调勇于创新。
他深知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因此一直倡导并积极实践创新精神。
在学习王稼祥学习之道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具备勇于思考、勇于尝试、勇于创新的能力。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第四,王稼祥注重团队合作。
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与团队合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和才智。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也要注重团队合作,共同协作,相互学习,实现个人能力的互补和整体实力的提升。
此外,王稼祥还注重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他认为只有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投身学习和实践。
因此,在学习王稼祥学习之道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努力实现身心的平衡发展。
总之,学习革命先烈王稼祥的学习之道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要注重理论学习,实践运用,勇于创新,团队合作,同时关注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的才华和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向王稼祥学习,努力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而努力奋斗!。
王稼祥为何在七大选举中落选中央委员王稼祥在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过程中,党内一些领导人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其中,王稼祥的变化最令人不解。
王稼祥给予毛泽东许多帮助,在关键时刻,王对毛的支持比任弼时显得重要,而且也胜过周恩来。
但在党的七大上,周恩来和任弼时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而王稼祥仅是名列第二的中央候补委员,这还是毛泽东经过一番说服工作的结果。
此事如此令人不解,其原因何在呢?毛泽东核心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具有历史意义的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取得了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王稼祥对此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遵义会议后,他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晋升为正式委员,并被确定为由毛泽东、周恩来和他组成的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
这个三人小组负责指挥红军进行长征,被认为是当时全党全军最重要的领导机构。
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季米特洛夫的意见,对维护和巩固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在延安,中央军委主席是毛泽东,副主席是周恩来、朱德、王稼祥。
周恩来常驻重庆南方局,朱德经常来往于八路军前方指挥作战和延安军委总部,王稼祥常驻延安,协助毛泽东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同时又担任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
1941年8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决定:“在七大前不改变中央书记处的组织,但为增强中央工作效能起见,除每周一次政治局会议外,以住在杨家岭的政治局委员毛泽东、王稼祥、任弼时、张闻天、陈绍禹、陈云、何凯丰7人组成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暂定每周开会两次。
”一年半后,1943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书记处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组成。
这样,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也就不存在了。
不过,王稼祥仍然担负了重要职位。
实际上,这时王稼祥伤病复发,已到了不能再“带病工作”的地步了,根据中央决定因病休息3个月。
一贯谦虚谨慎,不讲自己功劳、只讲自己过失的王稼祥,在1968年写的《我的履历》中说:“从1938年我回延安担任军委和总政工作,一直到1943年因病脱离工作这一段时间,是我一生中犯错误比较少的一段时间。
王稼祥(1906--1974)原名嘉祥,又名稼蔷,安徽泾县人。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1925年入上海大学附中部学习,同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回国,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和《红旗》、《实话》总编辑,苏区中央局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兼外交人民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4年参加长征。
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主席的正确主张,批判"左"倾错误领导,会后任中央三人军事小组成员。
1937年赴苏联,任中共驻第三国代表。
次年回国,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主席和军政学院院长。
1943年第一次提出和论证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
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城工部长、宣传部代部长。
建国后,曾首任驻苏联大使,后历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长,全国政协常委,是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七、十届中央委员,著述集为《王稼祥选集》。
李克农(1899--1962),安徽巢县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上海沪中区宣传委员、红军工作部部长、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等职。
西安事变时,任中共赴西安谈判代表团秘书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央代表团秘书长、军委情报部部长等职。
1949年后,任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洪学智(1913--)安徽金寨县人,是我军历史上唯一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领。
洪学智1929年参加商南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班长、排长、连长、营政治委员、政治处主任,师、军政治部主任。
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苏北盐阜军区司令员,新四军3师参谋长、副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西军区副司令,黑龙江军区司令,东野6纵司令,四野43军军长。
建国后历任15兵团副司令兼参谋长,志愿军副司令兼后勤司令部司令,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国防工办主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2024年参观王稼祥纪念馆心得范文王稼祥纪念馆参观心得____年,我有幸参观了位于中国北京的王稼祥纪念馆。
这是一个沉浸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地方,而王稼祥作为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政治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通过参观王稼祥纪念馆,我对他的贡献和影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这次参观的心得体会。
首先,王稼祥纪念馆的设计和布局非常精妙。
整个馆区以现代建筑的风格展示了革命家王稼祥的一生。
在入口处,他的铜像庄重地矗立着,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
而馆内的展览分为多个主题区域,通过不同的展示手法,让观众更好地了解王稼祥的成长经历和为国家的奉献。
在参观过程中,我首先进入了王稼祥的个人历史区。
在这个区域内,展示了他的生平事迹、成就和一些珍贵的遗物。
通过展板和视频资料,我了解到王稼祥自小立志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他本人勤奋好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
然后在北伐战争中,在他的直接指挥下,华东的敌军节节败退,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个区域里,我还看到了一些他的亲笔信件和手稿,感受到了他为革命事业付出的深情。
接下来,我参观了王稼祥的家庭区。
在这个区域里,通过重现他的家庭场景和生活环境,我更好地了解到他作为一个家庭人的一面。
他是一位关爱家庭、孝老爱亲的人,他的家人也是他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
在这个区域,我还看到了一些他与家人合影的照片,感受到了他对家人的深情厚意。
在参观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稼祥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独立自主的追求。
在王稼祥纪念馆的其他区域,展示了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和地位。
他曾经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参加过联合国大会,并发表了重要演讲,为中国争取国际声誉和地位,彰显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性。
他还与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交流,为中国的独立自主奋斗。
通过这些展示,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伟大和中国的地位在世界的重要性。
最后,在王稼祥纪念馆中,我还参观了一个专门介绍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的区域。
王稼祥一直非常重视教育,并认为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
王稼祥的生平简介王稼祥(1906-1974),安徽泾县厚岸村人。
原名嘉祥,又名稼啬。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1925年9月在上海大学附中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同年冬,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进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读书。
同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王稼祥肖像1930年3月回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
1931年1月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和《红旗》、《实话》总编辑。
1931年4月被派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11月,在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外交人民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3年4月,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负重伤。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0月参加长征。
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拥护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
会后,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组成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9月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政治部主任。
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
1937年6月,由于伤情恶化,去莫斯科治伤。
11月,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1938年8月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总政治部代主任,负责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39年1月,兼任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
1941年任中央研究组副组长。
1942年6月,同陈云负责领导中央军委直属系统的整风。
1943年7月,他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
1944年伤病复发,脱离工作。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1946年再次去苏联治病。
1947年5月回国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城市工作部部长、宣传部代理部长。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递补为中央委员。
王稼祥纪念园亲爱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王稼祥纪念园参观学习,我代表安徽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真诚的欢迎。
首先,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员王兵,大家啊就叫我小王好了,这样显得更加亲切点。
在我旁边的这位呢?就是担任我们此次旅行的安全大使—司机刘师傅了。
刘师傅已经有10多年的驾龄了,技艺娴熟,此行由他开车大家尽可放心哦。
同时啊,需要提醒各位游客朋友的是,请大家注意景区内的提示牌,爱护文物,不要再展区内吸烟。
好了,在参观之前呢,就让小王我先简单的介绍下王稼祥纪念园。
王稼祥纪念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86年在王稼祥诞辰8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决定,在王稼祥生前就读过的原芜湖圣雅阁中学(今芜湖十一中)建造王稼祥纪念园,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为纪念碑提名“王稼祥纪念园”,2006年王稼祥100年华诞之际,芜湖市市委市政府在中央和省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对王稼祥纪念园进行了修缮和改建。
纪念园占地面积1.24公顷,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由生前陈列室,综合馆,藏馆等组成,而我们今天所参观的啊正式生前陈列室的六个展区了。
大家是不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啊!现在就让小王陪同大家一起来体验这次红色之旅吧!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第一展区了,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个展区主要反映的是王稼祥从1906到1930年成长学习过程,重点反映王稼祥走上革命道路的经历。
王稼祥1906年出生于安徽泾县厚岸村,原名王嘉蔷,王嘉祥,7岁接受近代教育,16岁去南陵乐育学校读书,因成绩优秀,18岁被保送到芜湖圣雅阁中学就读。
在校成为进步刊物狮声的主要撰稿人。
1925年在芜湖组织的“反奴化教育,夺回教育权”的运动中表现出很强的组织能力!后不幸被学校开除,但革命心意已决的他拒绝了父母为他说媒成婚,只身奔赴上海学习,后又被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色革命教育学院学习,开始了革命生涯。
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1906-1974),是中共建党以来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他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多次在党和革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坚决支持毛泽东,使革命转危为安,走向坦途。
因此,党和毛泽东对他进行高度评价,尤其是毛泽东的评价一直是肯定的。
在中共“七大”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讲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就是专门讲王稼祥的贡献的,并实事求是地对他的功过作了全面的、客观的和公正的评价。
毛泽东除在“七大”上积极推荐王稼祥进人中央委员会,建国后还推举他担任我国首任驻苏联大使,以及中央书记处书记。
在“文化大革命”中,王稼祥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诬陷、迫害,当毛泽东读完王稼祥给他的一封信之后,十分动情而恳切地说:“这样的老同志只讲过,不讲功,很难得,应该很快让他出来工作。
”说他功大于过,是有功的人等等,再一次肯定和赞誉王稼祥的功劳。
直到党的“十大”时,毛泽东还排除“四人帮”之流的干扰,继续推荐王稼祥为中央委员。
第一个从教条主义中站出来毛泽东评价王稼样说:“他是有功的人,他是从教条主义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我的。
”人生在世谁无过?贵在知错必改,引以为戒,并把它作为正确的先导。
王稼祥正是这样的人。
他主要是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前后犯过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错误。
1925年10月至1930年3月在莫斯科留学期间,他尽管满怀革命热情,读了很多马列主义的书,获得了比较丰富的革命理论知识,但是由于远离祖国,对于中国的国情、中国革命的近况和中国共产党的实际情况不甚了解,在苏联就受到王明教条主义错误的影响。
回国后不久,又赶上了李立三推行“左”倾冒险主义路线。
在1930年12月的《实话》报上,他先后发表了八篇署名文章,对李立三路线错误的实质、危害、阶级基础等进行过正确的分析与论断,但在这些文章里,他又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认为共产国际的路线是“唯一正确的路线”,还全盘否定六届三中全会,认为这次会议犯有“调和主义错误”等等。
王稼祥纪念馆参观心得
我有幸参观了王稼祥纪念馆,对这次参观心得我深受教育和启发。
王稼祥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而建立的。
在馆内展览中,我了解到王稼祥先生一生坚定信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迹。
他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领导者,也是人民的忠诚代表。
通过参观,我深切感受到了王稼祥先生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私奉献。
在参观过程中,我对王稼祥先生的勇敢和智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他在艰苦的斗争中,始终坚持党的指导方针,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为党和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丰功伟绩是我深刻敬佩和学习的对象。
参观王稼祥纪念馆让我明白了坚持信念和服务人民的重要性。
王稼祥先生以身作则,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决维护党的原则和正确道路。
他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事迹给予了我巨大的启示,使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始终坚持对人民的无私服务,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通过这次参观,我不仅了解到了王稼祥先生的伟大事迹,也深刻认识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
我将努力学习和践行王稼祥先生的崇高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芜湖王稼祥纪念馆讲解【实用版】目录一、前言二、王稼祥纪念馆简介三、纪念馆的展览内容四、参观纪念馆的意义五、结语正文【前言】芜湖王稼祥纪念馆是一处展示我国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哲学家王稼祥生平事迹和思想的场所。
王稼祥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思想和贡献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芜湖王稼祥纪念馆进行讲解,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王稼祥的一生和他为我国做出的贡献。
【王稼祥纪念馆简介】芜湖王稼祥纪念馆位于风景秀丽的狮子山上,西临长江,东望赭山。
园区占地面积 1.24 公顷,建筑面积约 3300 平方米,主要由生平陈列馆、综合馆、藏馆、影视厅、立党为公王稼祥”展厅及二层小洋楼等六幢单体建筑组成。
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图片、文献、实物等资料,全面展示了王稼祥的生平事迹、思想和贡献。
【纪念馆的展览内容】纪念馆的展览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王稼祥的生平事迹:展览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献资料,展示了王稼祥从早年求学、参加革命、创建中央苏区、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事迹。
2.王稼祥的思想和理论:展览展示了王稼祥在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思想和理论成果,包括他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研究和阐述,以及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3.王稼祥的贡献:展览通过实物和模型等形式,展示了王稼祥在革命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设时期的重要贡献,如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领导和指导作用。
4.王稼祥与芜湖:展览展示了王稼祥在芜湖的革命活动和贡献,以及芜湖人民对王稼祥的纪念和尊敬。
【参观纪念馆的意义】参观芜湖王稼祥纪念馆,不仅可以了解王稼祥的一生和他为我国做出的贡献,还可以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质和严谨作风。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生来说,参观纪念馆更是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结语】芜湖王稼祥纪念馆是我国重要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它通过丰富的展览内容,生动地展现了王稼祥的一生和他为我国做出的贡献。
王稼祥纪念馆学习材料第一展馆:1、前言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军队卓越的领导人王稼祥,在他献身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半个世纪的岁月中,为党的建设、人民军队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24-1925 年在芜湖圣雅各中学读书,接受革命思想并组织领导芜湖青年学生的反帝王稼祥王稼祥为确立和巩固爱国运动,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遵义会议和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与毛泽东、周恩来组成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指挥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他是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第一人;他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
王稼祥一生勤于学习思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真理,服从真理。
他在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做出巨大贡献,却从不喧功诿过,立党为永远激励我们创造无他的高尚品德和革命情操让同志敬仰,是后辈的楷模,公,谦虚谨慎。
愧于革命先辈的伟大业绩。
2、照片上毛泽东、邓小平、王稼祥在一起。
第二展馆:1、革命是我的终身寄托。
——王稼祥2、王稼祥家乡柳溪河上的聚星桥;3、1913-1919 年,王稼祥就读于安徽省泾县厚岸柳溪小学;4、1922-1923 年,王稼祥就读南陵乐育学校;5、1924-1925 年,王稼祥就读于芜湖圣雅各中学高中部;6、1925.8,王稼祥就读上海大学附中部;7、1925 年秋,王稼祥就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8、1928 年秋,王稼祥就读苏联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9、王稼祥在延安填写的履历表,其中叙述了在苏联学习和入党的情况;10、王稼祥在担任中革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期间,在《战斗》《红星》11、等刊物上发表一系列重要文章,提出了“政治生活是我们红军的生命线。
”、1213、;第三展馆:1、1931 年11 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苏区中央局成员合影。
(右1);、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也是王稼祥在瑞金的住处(白房子)2、王稼祥和朱德、周恩来等人联名签署的任命书;3、王稼祥在担任中革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期间签署的训令、通令、命令、通知等4日,王稼祥在江西乐安县谷岗村召开红军青年工作会议时,遭敌机轰炸月27 1933 年4 5、身负重伤;;76、1934 年2 月,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主持修订、《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1934 年2 月12 日,《红色中华》刊布的中华苏维埃中央委员会布告:王稼祥为外交人民委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8、1934年1 月,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合影(第二排右三);9、1934年2 月7 日-12 日,王稼祥在瑞金沙洲坝临时中央政府礼堂主持召开工农红军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10、11、第四展馆:1、遵义会议上他投了关键的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