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非织造布
- 格式:ppt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61
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标准资料目录一、非织造布的定义 (3)二、非织造布的加工方法 (3)2.1干法成网法 (3)2.2 聚合物纺丝成网法 (3)2.3 湿法成网法 (3)三、非织造布按用途分类 (3)3.1服装、鞋类产品用非织造布 (3)3.2医疗卫生非织造布 (3)3.3日用装饰类非织造布 (3)3.4 工业用非织造布 (3)3.5土木工程、建筑用非织造布 (3)3.6农业、园艺用非织造布 (3)四、非织造布的特点 (3)五、非织造布的几种典型结构 (4)5.1纤网中部分纤维得到加固的结构 (4)5.2纤网由外加纱线得到加固的结构 (4)5.3纤网由粘合作用得到加固的结构 (4)六、非织造布测试 (4)6.1非织造布用纤维原料及性能测试 (4)6.2非织造布对纤维原料的基本要求 (4)6.3非织造布的特征指标及测试 (5)6.4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及测试 (6)6.5非织造材料品质指标的测试 (7)6.6非织造布功能性的测试 (9)6.7土工布性能的测试 (10)6.8粘合衬测试必检项目 (10)6.9非织造过滤材料及其测试 (11)6.10测试方法 (12)七、纤网生产方法的鉴别 (14)八、各种加固方法所具备的特点 (16)一、非织造布的定义是指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形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
不包括纸、针织物、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和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二、非织造布的加工方法2.1干法成网法机械加固法(针刺法、水刺法、缝编法)、化学粘合法(浸渍法、喷洒法、泡沫法、印花法、溶剂粘合法)、热粘合法(热熔法、热轧法)2.2 聚合物纺丝成网法纺粘法、熔喷法、膜裂法、闪蒸法2.3 湿法成网法圆网法、斜网法三、非织造布按用途分类3.1服装、鞋类产品用非织造布衬布、衬里;服装内外衣;非织造布保暖絮片;3.2医疗卫生非织造布卫生巾、尿布;手术衣帽;3.3日用装饰类非织造布地毯;室内装饰织物;3.4 工业用非织造布工业过滤材料;绝缘材料(电缆布、蓄电池隔板布、碳素毡绝热材料);汽车用非织造布;纺织、造纸用非织造布;3.5土木工程、建筑用非织造布路基布、土工布、防雨材料等;3.6农业、园艺用非织造布丰收布、保温布、护根育秧布等。
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1. 简介非织造布(Nonwoven Fabric)是一种由纤维或纤维组合通过物理、化学或机械方法互相结合而成的纺织品。
与传统织造布相比,非织造布无需经过纺纱和织造等工艺,因此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生态环保等优点。
本文将探讨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
2. 结构特征2.1. 纤维结构非织造布的纤维结构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如棉、麻、丝等)、合成纤维(如聚酯、尼龙、聚丙烯等)或者是纤维混合物。
纤维的选择取决于所需的性能和用途。
2.2. 纤维排列方式非织造布的纤维排列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2.2.1. 随机排列纤维在非织造布中呈无序排列,没有明显的方向性。
这种排列方式使得非织造布具有均匀的物理性能和吸水性能。
2.2.2. 平行排列纤维在非织造布中呈平行排列,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这种排列方式使得非织造布在拉伸方向上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2.2.3. 非平行排列纤维在非织造布中呈交错排列,没有明显的方向性。
这种排列方式使得非织造布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弯曲性。
2.3. 结合方式非织造布的纤维通过不同的结合方式相互连接,形成布的整体结构。
2.3.1. 热熔结合通过热熔纤维的熔化和冷却,使纤维之间相互结合。
这种结合方式常用于聚丙烯纤维制造的非织造布,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磨性。
2.3.2. 化学结合通过化学方法使纤维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结合点。
这种结合方式常用于生产医用或卫生用途的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2.3.3. 机械结合通过机械方法(如针刺、水流高压等)使纤维之间相互锁定。
这种结合方式常用于制造过滤材料或地毯等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和耐磨性。
2.4. 孔隙结构非织造布的孔隙结构是指纤维之间留下的空隙或孔洞。
孔隙结构的大小、形状和分布对非织造布的透气性、吸水性和过滤性能等起着重要的影响。
2.4.1. 开放孔隙开放孔隙是指纤维之间留下的相互连接的空隙,使得气体和液体可以自由通过。
基础知识培训之非织造布知识讲解一、什么是非织造布非织造布是指利用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化学、物理或机械加工方法,将纤维形成的纤维网或片层,然后再采用黏合、缝合或结合等工艺手段而成的一种新型纺织品。
与传统的织造和编织布不同,非织造布具有纤维方向性强、结构疏松、透气性好、柔软舒适、吸水性强、耐磨、阻燃、隔音、隔热等特点。
非织造布广泛用于医疗卫生、家居用品、建筑、农业、环保和工业用品等领域。
二、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纤维的预处理、纤维的成网、网与网之间的粘合、卷绕等主要工序。
纤维的预处理主要是指对原料纤维进行清洗、除杂、整理等处理,以保证纤维的质量和纯度。
纤维的成网是指将经过预处理的纤维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然后通过化学、物理或机械加工形成纤维网或片层。
网与网之间的粘合是非织造布生产中最关键的工艺,其目的是为了将纤维网或片层进行固定,可以采用热压、胶粘或针刺等方式进行粘合。
最后,对成品的非织造布进行卷绕,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切割和卷绕。
三、非织造布的分类根据纤维的性质和工艺的不同,非织造布可以分为热轧非织造布、熔喷非织造布、水刺非织造布、针刺非织造布、干法网格纺粘非织造布等几种主要类型。
热轧非织造布是采用纤维的熔融状态,通过热风形成纤维网。
熔喷非织造布是通过高速喷射熔融的聚丙烯或聚酯细纤维,形成纤维网。
水刺非织造布是采用高压水射流,将纤维网进行交织而成的一种非织造布。
针刺非织造布是通过针刺机,将纤维网进行交织而成的一种非织造布,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地毯、过滤材料、工程布等领域。
干法网格纺粘非织造布是通过纤维网与网之间粘合,并经过热轧、针刺等工艺形成的一种非织造布,具有高强度、高拉伸、柔韧性好等特点。
四、非织造布的应用领域非织造布由于其良好的性能特点,在医疗卫生、家居用品、建筑、农业、环保和工业用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卫生领域,非织造布被广泛应用于医用口罩、手术衣、护理垫、湿巾等产品中。
第八章非织造材料的概念、成型方法及应用第一节非织造材料的概念及加工原理一、非织造材料的定义非织造材料也称非织造布、无纺布、不织布或非织布,属产业用纺织品新材料领域。
非织造材料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高分子聚合物、纤维集合体进行固结而形成的新型柔性材料。
由于采用的原料、工艺和设备的多样性,非织造材料可以是片状、块状和网状等形态,所以这里的“布”只是表明其属于一种新型纤维制品。
非织造材料生产具有工艺流程短、产品原料来源广、成本低、产量高、产品品种多、应用范围广、技术含量高等优点,融合了纺织、造纸、塑料、化工、皮革等工业技术,充分利用了现代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和成果,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也正因为上述特点,非织造布工业虽然在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才开始商业化生产,但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被喻为纺织工业中的“朝阳产业”。
二、非织造材料的加工原理非织造材料种类很多,且不同的非织造工艺技术都具有其相应的工艺原理,但从广义角度讲,非织造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可用其工艺过程来描述,一般可分为四个过程:①纤维/原料的选择;②成网;③纤网加固;④后整理。
下面分步介绍。
(一)纤维/原料的选择:纤维/原料的选择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成本、可加工性和纤网的最终性能要求。
纤维是所有非织造材料的基础,大多数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都可用于非织造材料。
原料包括粘合剂和后整理化学助剂,粘合剂主要用于使纤网中的纤维间相互粘合以得到具有一定强度和完整结构的纤网。
但是,一些粘合剂不仅可作为粘合用,很多情况下,它们同时可以作为后整理助剂,比如用于涂层整理、层合工艺等。
(二)成网:将单根纤维形成松散的纤维网结构称为成网,此时所成的纤网强度很低,纤网中纤维可以是短纤也可以是连续长丝,主要取决于成网的工艺方法。
(三)纤网加固:纤网形成后,通过相关的工艺方法对处于松散状态的纤维网加固称为纤网加固,它赋予纤网—定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外观。
(四)后整理与成形:后整理在纤网加固后进行。
非织造布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非织造布材料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本文旨在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和现状,对非织造布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一定的阐述。
一、非织造布材料的定义和特点非织造布是一种由纤维或微纤维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方法相互交织、缩合或粘合起来的布料,具有特定的纤维排列和肌理形态,并且无需纱线作为基础。
非织造布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 布料结构疏松,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水性和过滤性能。
2. 拉伸强度高,而且耐磨损、耐撕裂、难燃等性能优异。
3. 可以通过不同的工艺制造出各种形状、厚度和规格的布料。
二、非织造布材料的制造技术目前生产非织造布的主要技术包括:热轧缩合法、针刺法、水流淋加法、高压旋转喷涂法、热风定形法、干法粘合法等。
针刺法是一种常用的制造非织造布的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针刺机采用尖头针穿插于纤维间,使纤维相互交织、蓬松,从而形成一种透气、吸水强的三维结构。
水流淋加法是一种以原短纤维或再生纤维为原材料,通过将纤维在高速喷流的冲击力下,将纤维分散到细小纤维,然后通过水流淋加做成非织造布。
三、非织造布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 医疗卫生领域非织造布是医疗卫生用品重要的材料之一,如口罩、消毒巾、医用敷料等产品,具有抗菌、透气、吸水性好等优点,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2. 服装纺织领域非织造布是现代新型纺织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服装、鞋袜等产品中。
具有透气性、吸汗、柔软舒适、重量轻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
3. 农业园林领域非织造布在农业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防护布、覆盖袋、育苗袋等产品。
在园林领域中,它也可以用于土地保护、土壤保湿等方面,为农民带来很多的便利。
4. 工程建筑领域非织造布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防水、防渗、隔音、保温、耐腐蚀等特点,可以被广泛应用于隧道、水利工程、建筑屋顶、防水、防渗等领域。
综上所述,非织造布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非织造布将在更多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一、引言非织造布是一种新型的纺织品,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其结构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本文将对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进行详细介绍。
二、非织造布的定义1. 非织造布是指在纤维或纤维集合体之间采用机械、化学或热力学方法进行加工,而不需要将它们编织或缝合在一起。
2. 与传统的编织和针织物相比,非织造布具有许多优点,如强度高、透气性好、吸水性强等。
三、非织造布的组成1. 纤维:包括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2. 粘合剂:用于将纤维粘合在一起。
3. 填充物:可用于增加厚度和软度。
4. 添加剂:可用于改变颜色、增加抗菌性等。
四、非织造布的结构类型1. 点附着型:由于点附着型非织造布只在局部区域进行粘合,因此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柔软性。
2. 线附着型:线附着型非织造布在整个面积上进行粘合,因此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3. 热轧型:热轧型非织造布是通过热压处理而成,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透气性。
五、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1. 无纺网状结构:由于非织造布不需要编织或缝合,因此其结构呈现出一种网状结构。
2. 纤维排列无序:与编织物和针织物不同,非织造布中的纤维排列是无序的。
3. 纤维分布均匀:由于采用机械、化学或热力学方法进行加工,因此纤维在整个面积上分布均匀。
4. 孔隙率高:由于非织造布中的纤维排列无序,因此其孔隙率较高,透气性和吸水性都很好。
5. 强度高:由于采用粘合剂将纤维粘合在一起,并且采用线附着型或热轧型结构,因此非织造布具有较高的强度。
六、非织造布的应用1. 医疗卫生领域:用于制作口罩、手术衣等。
2. 家居装饰领域:用于制作窗帘、床上用品等。
3. 工业领域:用于制作过滤材料、隔音材料等。
4. 农业领域:用于制作农膜、农药包装袋等。
七、总结非织造布是一种新型的纺织品,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其结构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结构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性能和应用。
纺织基础知识篇:非织造布简介-----------------------作者:-----------------------日期:一.非织造布的定义和发展概况1942年美国首次商业性生产了一种在原理上完全不同于传统织物的新型布状材料,并将它命名为非织造布。
虽然当时只生产了几千码布,但却标志着纺织工业中一个新的行业,一门新的技术的诞生。
非织造布是指由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磨擦、抱合或粘合,或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薄片、纤网或絮垫。
它不包括纸及机织物、针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边纱线的缝边织物和湿法缩绒毡制品(不论这种制品是否经过针刺加固)。
它使用的纤维可以是天然的或者是化学加工的,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纤维状。
在我国,有时将非织造布称为“无纺织布”、“无纺布”、“非织造织网”等。
非织造布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工业化生产的,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百织造布工业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到1995年,世界非织造布的产量已达到250万吨以上。
目前,非织造布已经成为世界纺织工业中一个令人瞩目的新兴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
非织造布能在短短的几十年得到高速发展,是与非织造布技术本身具有的特点密切相关。
总的说来,非织造布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劳动生产率高;生产速度高,经济效益显著;可应用的纤维原料围广;产品品种多,使用围广等特点。
中国的非织造布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逐步形成产业化生产。
至1993年中国的非织造布产量已近10万吨,目前,每年仍以15%的速度增长。
我国非织造布工业的门类比较齐全,其中以纺粘法和热轧洁非织造布增长较快。
二.非织造布的分类非织造布的品种繁多,其分类方法各异。
通常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 按非织造布纤网形成方法分干法非织造布是指纤维在干态下用机械、气流、静电或它们的结合方式形成纤网,再用机械、化学或热的加固方法而制成的非织造布。
聚合物挤压法非织造布是将高聚物经过挤压加工而形成网状结构的非织造布。
非织造布的定义是什么?它还有那些叫法?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针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缠编纱线的续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所用纤维可以使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当场形成的纤维状物.又称无纺织布,不织布,非织造物.简述非织造布的技术特点,原料适用范围广,品种繁多.工艺过程简单,劳动生产率高.生产速度高,产量高.工艺变化多,产品用途广.非织造布的常规纤维有哪些?非织造布用的常规纤维有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特种功能纤维.无机纤维.其中天然纤维又包括棉纤维.麻纤维.毛纤维和蚕丝.化学纤维包括粘胶纤维.涤纶.丙纶.锦纶.维纶.复合纤维.无机纤维包括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什么是干法成网?什么是纤网?干法成网是相对湿法成网而言的,是纤维在干态下采用类似于纺织过程中的前纺工序的方法,通过纤维准备,开清,混合和梳理等工序梳理出来的纤网直接受到机械,化学,加捻或相复合的办法加固,或者铺叠成交叉纤网后进行固结工作.纤网是指纤维经过开松,除杂,混合后喂入主梳理机构,得到进一步的梳理后呈单纤维状态,单纤维经成网机构形成的纤维网即纤网混合和开松的目的是什么?混合和开送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不同成分或不同数量的混合,二是不同色泽的混合.混合的要求是混合均匀,原料松散,品质均匀一致,为下道的梳理工序打好基础.梳理机的作用是什么?(1)定时定量均匀喂入原料(2)进一步开松除杂混合均匀(3)将块状纤维梳成束状及单根纤维状(4)梳理成薄厚均匀的纤维网铺网方法有哪几种?机械铺叠成网(平行铺网,交叉折叠铺网)机械杂乱成网,气流杂乱成网(封闭循环式,抽吸式,自由飘落式,压吸结合式,压入式) 铺网方法主要有三种:平行铺网,交叉铺网,组合铺网平行式和交叉式各有何特点?平行式,纤网加厚增重并且提高了纤网的均匀度,成网宽度受梳理机幅宽的限制,占地面积大,产品纵,横强力比达12:1,纵横向强度比大纤维平行顺直较多,耗费高,外观好,均匀度好.交叉式:可得到任意宽度的厚网且节约占地面积,缺点是所得的纤网有折角,均匀度不好,且生产速度慢,影响产量.什么是气流成网?气流成网的五种形式是什么?气流杂乱成网通常简称气流成网,它是利用气流将道夫上的单纤维吹(或吸)到成网帘(或尘笼)上形成纤网,其中纤维呈杂乱排列,纵横向强力差异小,纤网的定量较大.形式有封闭循环式,抽吸式,自由飘落式,压吸结合式,压入式.简述针刺固结原理.利用具有三角形或其他形状的截面且在棱边带有钩刺的针,对蓬松的纤网反复穿刺,当成千上万枚针穿过纤网,同时因摩擦里的作用,使纤网受到压缩,刺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回升,纤维脱落钩刺以垂直的状态留在纤维网内,犹如许多的纤维束“稍钉”钉入纤网,制成具有一定强力,密度,弹性等性能的非织造布简述针刺机构的组成及其应用针刺机构由主轴,偏心轮,针梁,针板,刺针,剥网板,托网板组成,主轴上装有偏心轮和平衡机构,用来带动针梁,针板做上下往复运动,使针板上到刺针随之反复穿入纤网;针梁用于安装针板,并与偏心轮,连杆连接,在偏心轮的带动下作往复运动;针板是用来安装刺针的;剥网板和托网板是一对配合刺针对纤网进行固结的部件,针刺时,托网板起到刺针刺入纤网时的托持作用,剥网板起到刺针退出纤网时的阻挡作用;刺针用来穿刺纤网.简述土工布针刺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基本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模式是将主针刺与预针刺制造成一条流水线,经过预针刺的纤网可以直接喂入住针刺,这样排列有利于连续化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程度.另一种模式是间断式,将预针刺和主针刺分开安装,经预针刺的纤网先行卷绕,然后再运至主针刺机前退绕,喂入主针刺机,如果2台以上主针刺机,可以将主针刺机排成一条生产线,间断式排列应变性好,翻改品种方便,例如为了提高产品的均匀度,可将两层预针刺纤网同时喂入主针刺机刺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针的几何尺寸要正确,针杆要平直,表面要光洁,无毛刺(2)针刺应锐利光滑,针的弹性要好,表面硬度要高,耐磨(3)刺针不能”宁弯不断”,也就是说如果刺针弯到一定程度最好能从针柄处断裂,否则弯曲的针刺将会损伤纤网成托网板,或碰弯其他的针刺换针采用什么方式?为什么?在换针时,一般采用逐渐替换的办法,以减少产品性能的突然改变,也就是说,在规定的时间内先要换整个针板上全部刺针的1/3~1/4,过一段时间在更换1/3~1/4以此类推解释针刺深度和密度针刺深度指针刺穿刺纤网后,突出在纤网外的长度,在下刺式针刺机上指针尖与拖网板平面之间的距离.针刺密度指纤网在单位面积里所受到的总针刺数(包括重复穿刺在内)什么是水针?由水刺头喷出的高压集束水流形成“水针”,其作用类似针刺中的刺针,故形象的称其为水针简述水针工艺原理水刺法加固纤网原理与针刺工艺相似,但是不用刺针,而是采用高压产生的多股微细水射流(水针)喷射纤网.水射流穿过纤网后,受到拖持网帘的反弹,再次穿插纤网.由此纤网中纤维在不同方向高速水射流穿插的水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穿插缠结和抱合.从而使得纤网得到加固什么是水刺头?它有哪些排列方式?由内部带有通水孔的集流腔本与水针板组成,采用耐腐蚀和耐高压材料制成,按水刺装置的排列形式又可分为水平排列,也称平板式或平台式和圆周排列也称滚筒式或圆鼓式水刺固结的主要工艺参数有哪些?水刺固结的主要工艺参数有水针压力,水针直径.水针排列密度.输网速度.水刺区数量.托网帘结构等纤网速率和水压对无纺布程度有何影响?一般来说,如果生产速度保持不变,产品的强力随水针压力增加而提高,产品缠结度增加,其厚度减薄,纵,横向强力比随之增大。
第八章纺丝成网法工艺§8-1 聚合物原料基本性能§8-2 纺丝成网工艺原理与过程§8-3 典型纺丝成网工艺与设备§8-4 纺丝成网工艺与产品性能纺丝成网法是非织造材料生产的主要方法之一,又被称为纺粘法。
其原理是利用化纤纺丝的方法,将高聚物纺丝、牵伸、铺叠成网,最后经针刺、热轧或自身粘合等方法加固形成非织造材料。
发展简况:•1959年美国Dupont公司首先成功开发聚酯纺丝成网法非织造材料,同时期研制成功的,还有德国的Freudenberg公司,德国的Lurgi公司也是该技术的先驱者之一。
•近十几年工艺技术取得突破性的发展,产品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如产量提高,纺丝速度提高,单丝强度提高,纤维细度降低,双组份纺粘以及SMS、SMMS复合材料等。
•目前产量超过80万吨,占世界非织造材料总产量的30%。
加工能力主要集中在西欧、美国、日本和中国。
我国纺丝成网法工艺的发展情况我国自1986年开始陆续从国外进口纺丝成网法生产线,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到2001年为止,拥有纺丝成网法生产线超过70条,总生产能力约为23万吨/年。
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纺丝成网法工艺技术尚存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产量、纺丝速度、成网宽度、成网均匀度及纤维细度方面的差距还很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特点:▪工艺流程短,产量高▪产品机械性能好▪产品适应面广▪可制得细纤维纤网▪成网均匀度不及干法工艺▪产品变换的灵活性较差纺丝成网法土工织物与干法针刺土工织物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比(%):对比项目纺丝成网法干法备注基建投资100631、原料为聚丙烯;2、产品定量为200g/cm2;3、年产量为4000t。
劳动力需要277能源消耗84维修管理费303仓储保管费233生产成本120原料成本242制造费用156产品应用:▪聚丙烯:土工织物,簇绒地毯基布,涂层底布,医卫材料,用即弃产品的包覆材料等。
▪聚乙烯:书籍封面材料,高级信封,包装材料等。
(工艺技术)非织造布主要工艺技术及特性非织造布主要工艺技术及特性1、纺粘非织造布技术纺粘非织造布是利用化学纤维纺丝成型原理,将聚合物挤出、拉伸而形成连续长丝后铺置成网,纤网再经过自身粘合、热粘合、化学粘合或机械加固方法制成非织造布。
在纺粘非织造布中,丙纶纺粘布比重最大可占到 70%左右,其次是涤纶纺粘布约占 18%左右,另外还有锦纶纺粘布及少量的功能化纺粘布。
丙纶纺粘布的特性:(1)丙纶纺粘布以聚丙烯树脂为主要生产原料,密度仅 0.91,较多元酯、锦纶等材质为轻;(2)同基重制品厚度较厚,具有蓬松性;(3)成品柔软度适中,具有舒适感;(4)拨水透气性好。
PP 树脂不吸水,含水率零,制品拨水性佳,且由 100%纤维组成,具有多孔性,制品透气性佳,易保持布面干爽;(5)无毒、无刺激性。
PP 纺粘制品不含其他化学成分,无毒、无异味且不刺激人体皮肤;(6)抗化学药剂。
PP 树脂属化学成分钝性物质,抗化学侵蚀强度佳,产品不受侵蚀而影响强度;(7)抗菌性较好。
不发霉并能隔离存在液体内细菌及虫类的侵蚀;(8)物理机械性能佳。
制品强度较一般短纤产品为佳,强度无方向性,纵横向强度相近;(9)加工容易。
PP 树脂属热可塑型树脂,除可以用一般针车加工外,亦可以用高周波热熔缝合方式加工;涤纶纺粘布的特性:(1)高强度,具有较好的拉力强度;(2)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可在120℃环境中长期使用,在150℃环境中也可使用一段时间;(3)耐老化、抗紫外线、延伸率高、隔音;(4)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透气性;(5)耐腐蚀性较好,对酸及一般非极性有机溶剂有极强的抵抗力;(6)无毒、耐微生物、能防蛀、不受霉菌等作用;纺粘非织造布广泛应用于家庭用品、包装用品、装饰行业、农业用布、防水材料、高档透气(湿)防水材料基布、过滤材料、绝缘材料、电器、加固材料、支撑材料、汽车装饰材料、复合膜基布、婴儿和成人尿布、卫生巾、防护用品、一次性卫生材料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