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37例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31例李金昌;樊杜英;刘平庄;罗溢昌;高文凯;梁洪江【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给予单纯介入治疗,从股动脉或左锁骨下动脉插管,超选择进入肝脏肿瘤区靶动脉,行化疗药物灌注或化疗性栓塞.治疗组31例,在介入治疗的同期或前后服用中药:肝郁脾虚型用逍遥散,肝胆湿热型用茵陈蒿汤,肝热血瘀型用龙胆泻肝汤合下瘀血汤加减,脾虚湿困型用四君子汤合五皮饮,肝肾阴虚型用一贯煎.结果:治疗组在肝区疼痛、疲乏无力的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单纯介入组(P<0.05).治疗组近期疗效与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 a、2 a两组生存率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症状,近期疗效和生存率比单纯介入治疗有一定提高.【期刊名称】《中医研究》【年(卷),期】2013(026)001【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晚期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介入;拓僖冻干粉针;辨证分型【作者】李金昌;樊杜英;刘平庄;罗溢昌;高文凯;梁洪江【作者单位】广州市中医医院肿瘤一区,广东广州5101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自然生存期1~6个月[1]。
其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理想的很少。
目前手术治疗在早中期肝癌的治疗中仍占主要地位,包括早期切除、二期切除、复发癌再切除、姑息性外科治疗。
近年来开展的肝移植为终末期肝癌患者带来了希望,但由于其适应症选择严格、技术要求高、费用多、手术成功率及远期存活率不高等原因,尚不能作为治疗肝癌普遍开展的技术。
2009年10月,广州市中医医院肿瘤一区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肝癌病治疗建设单位,按肝癌病验证方案辨证论治,配合中药介入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疗效观察
陈敏;沈健;卢言琪;周徐涛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4(30)1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37例予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37例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十全大补丸加减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KPS评分总有效率治疗组91.89%,对照组78.3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OL-LC评分治疗组心理功能、症状/副作用、总的生活质量评分叫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心理功能、症状/副作用、总的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提高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陈敏;沈健;卢言琪;周徐涛
【作者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肿瘤内科,重庆400084;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肿瘤内科,重庆400084;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肿瘤内科,重庆400084;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肿瘤内科,重庆4000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观察
2.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3.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27例疗效观察
4.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5.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15例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药治疗晚期肝癌36例薛 青(无锡市中医院肿瘤科,江苏无锡214001)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疏肝健脾方配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影响。
方法:36例失去手术、介入及化疗机会的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予中药疏肝健脾方配合艾迪注射液治疗。
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2510%(9/36),总稳定率6111%(22/36);半年生存率7718%(28/36),1年生存率5218%(19/36),2年生存率2510%(9/36),3年生存率为813%(3/36)。
结论:中药疏肝健脾方配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不仅改善了肝功能,减轻了临床症状,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延长了生存时间。
关键词:肝癌;晚期恶性肿瘤;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 73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719(2009)04-0588-02收稿日期:2008-07-17作者简介:薛青(1974-),女,江苏无锡人,主治医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
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0),素有/癌王0之称,发病迅猛,病情凶险,预后极差。
目前治疗肝癌仍是早期争取手术切除但人多数患者发现已到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甚至为巨块型或合并腹腔内转移、淋巴结转移或门静脉癌栓,更甚者肝功能明显异常,无介入及化疗机会者,对这些病人往往无有效的方法。
本科自2005年6月)2008年5月,采取中药疏肝健脾方配合艾迪注射液治疗这类晚期肝癌3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36例患者均经B 超,CT ,或MRI 及生化检查诊断,其中8例得到病理或细胞学证实[1](术后病理确诊复发5例,肝穿刺活检2例,腹水中找到癌细胞1例)。
卡氏评分50分以上,预计生存期超过2个月。
本组病例中男28例,女8例;年龄43~82岁,平均56岁。
临床分期:按TN M 法[2],均为Ô期。
其中门静脉癌栓15例,周围及远处脏器转移7例,腹水9例,骨转移3例,术后复发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疼痛60例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隐匿,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进展为中、晚期疾病,丧失了治疗时机。
肝区疼痛是此期肝癌的主要症状之一,其发生率约为51.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我科从2005年1月~2010年12月对60例中、重度肝癌疼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2005年1月~2010年12月就诊于我科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肝癌诊断标准依据病理学或影像学(B超、血管造影、CT或MRI)、血清甲胎蛋白水平(AFP ≥400μg/L)的检查结果[2]。
按WHO 数字疼痛分级法(VRS)[3]对主诉右上腹疼痛、经体检有明确压痛点、且有痛苦表情的肝癌患者进行评分,即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的疼痛: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可耐受,用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可以止痛;4~6为中度疼痛,疼痛较明显,日常生活、饮食、睡眠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给予弱阿片类药物可待因可缓解;7~10为重度疼痛,剧烈持续,不能耐受,日常生活、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吗啡方能止痛。
纳入中、重度疼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35~83岁,中位年龄为59.8岁;中度疼痛患者18例,重度者12例。
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37~80岁,中位年龄为61.2岁;中度疼痛患者14例,重度者16例。
纳入患者为住院病人,均接受了1~3月的镇痛治疗。
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疼痛性质及强度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治疗方法两组均依据WHO推荐的癌症三阶梯止痛药物使用方法,采用口服给药。
具体为中度疼痛患者给予曲马多片,每次50 mg,每日4次;重度疼痛者给予哌替啶片,每次40mg,每日4次。
治疗组加柴胡20g、枳实20g、白芍30g、黄芪30g、山茱萸20g、元胡20g、桂枝15g、茯苓30g、白术20g、川芎15g、牡蛎30g、当归30g. 每日1剂,水煎服。
2024原发性肝癌中医诊疗指南(完整版)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肝癌新发病例数41万,死亡人数3万,分别占中国男性癌症死亡人数的第2位、女性癌症死亡人数的第5位。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有序组合、规范化应用肝切除术、肝移植术、消融治疗、经动脉化疗栓塞、放射治疗、系统抗肿瘤治疗、中医中药等疗法可获最佳长期疗效。
中医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病因病机特点,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中医辨证,采取的治法不同。
中医药治疗肝癌在改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益等方面临床疗效显著,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辨证及疗效评价标准,缺少高水平的循证医学依据。
为进一步规范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诊疗,本文件起草组在系统文献荼萃和历代专家经验继承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原发性肝癌中医药防治进展,遵照循证医学方法编写本文件(附录A),共回答了原发性肝癌治疗中涉及的13个临床问题(附录B),供临床医师参考。
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原发性肝癌临床诊疗的中医诊断、治疗和调护。
本文件适用千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疗。
本文件适合各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等相关科室临床医师以及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者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千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千本文件。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 16751.1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1部分:疾病〉〉«GB/T 16751.2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GB/T 15657—2021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 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3术语和定义«GB/T 16751.1〉〉和«GB/T16751.为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千本文件。
2022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介入诊疗专家共识(最全版)原发性肝癌是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2018年,全球肝癌新发841080例(中国占48.4%),死亡781 631例(中国占57.3%),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1-2]。
其病理类型主要是肝细胞癌(91.5%)、胆管细胞癌(5.5%)、肝细胞与胆管细胞混合型肝癌(3%),三者在发病机制、分子特征、生物学行为、病理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
本共识所讲的“肝癌”特指肝细胞癌。
中医古籍中虽无“原发性肝癌”或“肝癌”的病名,但肝癌可归属于中医学中“肥气”、“积聚”、“肝积”、“癖黄”、“鼓胀”、“癥瘕”、“痞气”、“胁痛”等范畴[3]。
目前,肝癌的根治性方法有3种:肝移植、手术切除和消融治疗,3种治疗方法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6%、53%和52%[4]。
微创消融手术是在CT、MRI或者超声的引导下,以热消融为主,通过加热、冷冻或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毁损肿瘤病灶的治疗方法。
肝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是将传统的中医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微创治疗的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制并获得新认识的方法。
本共识由介入、中医、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药学、医保、护理等多个学科的全国40余名专家,针对我国肝癌治疗现状,充分发挥中医诊疗优势和肝癌微创介入诊疗技术特点,同时经过对相关领域内文献深入而广泛的研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数易其稿最终达成。
1 适用范围本共识以成人肝癌患者为对象,依托2019年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能力建设项目制定。
从临床诊疗的实际出发,详细介绍了西医筛查和诊断、消融和介入治疗、中医病机、辨证分型及治法等,力求突出“微创介入消融+中医整体调治”的中西医协作治疗肝癌的特色。
肝癌中西医临床协作专家委员会最终形成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介入诊疗专家共识,推荐给临床和科研中的广大中、西医肝癌工作者。
2 发病因素与病因病机肝癌的产生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显示,HBV和HCV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酒精滥用、肝硬化以及亚硝胺类物质等都与肝癌的发病有关。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66例
林清;潘醒觉;刘红杯;梁耀君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7(24)7
【摘要】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66例林清潘醒觉刘红杯梁耀君广东省顺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顺德528300)肝介入治疗是近年来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我院自1992年初开始应用该项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同时,配合中药辨证施治后,患者生活质...
【总页数】2页(P319-320)
【关键词】肝肿瘤;中晚期;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林清;潘醒觉;刘红杯;梁耀君
【作者单位】广东省顺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05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J], 唐兰兰
2.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32例 [J], 曾灵芝;吴建卫;段训凰
3.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医治疗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J], 王理槐;蔡虎志;陆阳
4.中西医结合与西医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Meta分析 [J], 赵青; 黄育华
5.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Meta分析 [J], 杨曙辉;程德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84例报告
陈巧彬;陈水永
【期刊名称】《河北医学》
【年(卷),期】1998(004)002
【摘要】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84例报告(362400)福建省安溪县医院陈巧彬(362400)福建省安溪县城关医院陈水永本文根据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辨证施治的原则,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自1975~1996年确诊且跟踪随访)原发性肝癌84例取得较满...
【总页数】1页(P63)
【作者】陈巧彬;陈水永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医院;福建省安溪县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05
【相关文献】
1.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与思考 [J], 赵文霞
2.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J], 钟长军;王秀
3.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新进展 [J], 李雪纯;高司成;戴瑶瑶;祝峻峰
4.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疲劳的疗效观察 [J], 王月琳;蔡春江
5.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20例报告 [J], 陈宗炳;郭顺明;周天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37例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医药;辩证施治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慝,进展迅速,患者就诊时多已为中晚期,手术切除或进行放、化疗已意义不大,自我科采用中医辨证配合西医治疗以来,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6
本案37例病例均符合1987年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作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且均经b超、ct、肝动脉造影、甲胎蛋白等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11例经肝穿刺病理检查确诊。
其中,男31例,女6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1岁,平均54岁,以37~62岁者居多。
肝癌最大直径16cm,最小4cm,平均9.1cm。
合并乙型肝炎、肝硬变29例,占78.26%。
按中医辨证分型,气滞血瘀型13例,肝郁脾虚型11例,肝胆湿热型7例,阴虚内热型6例。
2 治疗
2.1 西医治疗手术切除者33例,不能切除者4例。
于手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经门静脉泵进行免疫治疗。
介入方案:第1, 2, 3天白细胞介素ⅱ60万u加生理盐水20ml经微量注射器在30min内缓慢注入;第4天开始经门静脉泵注入羟基喜树碱15~20mg+丝裂霉素8~10mg+阿霉素30~40mg+氟苷500~1000mg之半量加生理盐水500ml 内持续缓慢滴入,时间约10~12h;其余半量和超液化碘油10~20ml混合后经肝动脉泵注入。
为减轻药物副反应,肌注苯海拉明40mg和蒽丹西酮4mg或格拉斯琼3mg入液。
每4~6周1次,持续3~6次。
每
次治疗前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肝脏b超或ct检查。
对肝功能child分级c级者,适当延长其治疗间隔,待肝功能好转后再进行。
碘油用量依据ct检查碘油在肝脏分布及肝功能情况确定。
最少10ml,最多30ml。
2.2 中医辩证施治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辩证施治:气滞血瘀型:给予膈下逐瘀汤加减:桃仁9 g、丹皮6 g、香附9 g、红花3 g、枳壳9 g、元胡15 g、丹参15 g、蛇舌草18 g。
肝郁脾虚型:给予逍遥散加减:柴胡9 g、川楝9 g、白芍24 g、当归9 g、茯苓15 g、白术15g、黄芪18 g、半枝莲15 g、蛇舌草18 g。
肝胆湿热型:给予茵陈五苓散加减:茵陈18 g、生大黄9 g、栀子9 g、茯苓15 g、泽泻9 g、猪苓9 g、白术15 g、黄柏9 g、蛇舌草18 g、半枝莲15 g。
阴虚内热型:给予滋水清肝饮加减:熟地24 g、山萸15 g、淮山15 g、茯苓15 g、丹皮9 g、泽泻9 g、女贞子18 g、旱莲草15 g、蛇舌草18 g。
3 结果
3.1 症状改善症状改善明显,其中肝区疼痛缓解率
72.72%(24/33) ;食欲不振缓解率60%(18/30);疲乏无力缓解率65.63%(21/32),。
3.2 近期疗效部分缓解2
4.32%(9/37),稳定或进展
72.97%(27/37)。
3.3 二年生存率一年生存率27.03%(10/37),二年生存率
13.51%(5/37)。
4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目前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免疫治疗、无水酒精注射、射频、微波、放射、中医中药等。
并且以外科治疗占主导地位[1]。
但由于原发性肝癌大多是在肝炎后肝硬变的基础上发生,单中心和多中心的发病机率同时存在,且其预
后与肝硬变的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复发的病例较多。
原发性肝癌属中医“癥瘕”“积聚”“黄疸”“肝积”等范畴。
其病机比较复杂,许多医家都有各自的说法。
潘氏[2]认为瘀、毒、虚为肝癌的基本病机,并且三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贯穿于肝癌的整个发展过程。
亦有吴氏[3]等认为肝癌病因以热毒湿邪为最多,先期造成肝气郁滞、脾虚湿困,中后期逐步发展,久病致肝肾阴虚,故常见热毒阴伤。
侯氏等人[4]则总结归纳临床关于肝癌的文献,归纳出肝癌四种最常见分型,分别为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肝胆湿热、肝郁脾虚四型。
笔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气滞血瘀、肝郁脾虚型、肝胆湿热、阴虚内热四型,并给予对证治疗,收效甚佳。
肝癌病人一般体质较差,对放化疗反应耐受性差,应用综合中医辩证论治,可改善患者自身体质,提高免疫力。
本案患者术后并西医化疗后,配合中药治疗,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恢复期全身状况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为后续治疗创造了条件,延长了生存期,提高了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药是中国的瑰宝,辨证施治更是中医治疗的精髓,我们应发扬中医,把中医药应用在更多的疾病中,发挥
其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汤钊猷.原发性肝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00年全国肿瘤学术大会教育集, 11~16
[2] 潘敏求,潘搏原发性肝癌中医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中医杂志,2002.18(4):1
[3] 成文武,吴良村中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浙江中医学院,2002.24(4):57
[4] 侯凤刚,肝癌辩证分型标准研究思考,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2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