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7S管理
- 格式:pptx
- 大小:16.97 MB
- 文档页数:15
1、整理(SHIRI):将学习(教室)、生活(寝室)、实训场所的所有物品区分必需和非必需品,现场只放置必需品。
目的:塑造清爽、井然有序的场所。
2、整顿(SEITON):把留下来的必需品依规定的位置摆放整齐,并加以标示。
目的:学习场所一目了然,整整齐齐,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
3、清扫(SEISO):将学习、生活、实训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洁干净,保持学习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目的: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的状态。
4、清洁(SEIKETSU):随时关注学习、生活、实训场所的行为,自我约束。
目的:维持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
5、素养(SHTSUKE):每位学生养成规范守则、文明言行的良好习惯,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
目的:培养良好习惯、遵守规范的素质。
6、安全(SECURITY):重视全体学生的安全教育,树立每时每刻安全第一的观念,防范于未然。
目的:建立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杜绝一切不安全现象。
7、节约(SAVING):合理利用时间、空间、能源等,发挥最大的效能,创造一个物尽其用的场所。
目的:养成节省成本的意识,主动落实到人及物。
1、提高学习效率:整洁的物质环境,严谨的学习方式,良好的人际关系,可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2、保证学习质量:有序的用品管理,规范的信息管理,养成做事认真、学习有序的习惯,是保证学习质量的基础,可以减少学习(作业、考试)的失误,减少不合格成绩的出现,防止混淆,错用和误判,提高学习质量。
3、减少学习浪费:仪容不端正、用品乱摆放、器材保养不良、通道不通畅等都会造成资金、人员、场所、效率、品质、成本的浪费,减少了这些浪费,也即提高了学习效能。
4、保证学习安全:良好的环境可以防止和避免意外发生事故的发生;舒适的现场使人心情舒畅,精神集中,健康快乐。
5、提高自身素养:树立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的观念,养成自律的学习习惯,形成团队合作最求卓越的精神,提高自身职业素养6、提高社会满意度:通过“7S”管理,革除各个环节的马虎之心,克服小事不为、大事不能为之弊,改革学校内、外部环境,打造学校品牌形象,提升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
2024年7s管理规定1、7S管理的整理环节涉及对物品的区分与处理,确保非必需品及时清除。
(1) 办公桌面上仅应放置必要的办公设备,如电脑、电话、笔筒、计算器、水杯、文件立及相应的工作文件。
(2) 办公桌抽屉内需保持整洁,物品应分类并贴上标签。
(3) 个人物品如挎包、电脑包等应存放在办公桌配套的储物柜内。
(4) 常用文件应分类整理后放入有标识的档案盒或资料夹,再立于文件立内。
(5) 不常用文件同样需分类整理,存放在有标识的档案盒或资料夹中,然后归类存放在左侧上方标有编号和名称的资料柜中。
(6) 打印机和传真机应放在专用位置,相应的纸张应整齐存放在抽屉内,废弃纸张应及时整理并放在指定位置。
2、7S管理的整顿阶段要求严格按照定置图和规定数量摆放物品。
3、7S管理的清扫环节旨在保持办公环境无垃圾、灰尘和杂物。
(1) 制定电子版清洁轮值表,当日轮值人员负责清扫地面、门窗、文件柜、饮水机、暖气片、专用打印机或复印机等,并按照定置要求整理办公区域,清理打印或复印废纸,清理室内垃圾篓,必要时进行清洁。
(2) 每个人应负责个人办公桌及柜子内物品的清洁,确保符合定置规定。
4、7S管理的清洁阶段旨在巩固和维护前期整理、整顿和清扫的成果。
(1) 所有员工应严格遵守7S管理规定,彻底清理个人办公区域。
(2) 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并保持整洁的工作习惯。
5、素养部分涉及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个人素质。
(1) 必须遵守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
(2) 禁止在室内随意张贴或挂放纸质值日表、提示标语等。
(3) 工作期间应穿着工装,佩戴员工卡。
(4) 工作时间不得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如玩游戏、聊天等。
(5) 使用指定的电话提示音,并保持音量最小;接听电话时使用礼貌用语,避免影响他人工作。
(6) 使用商务室后,需将椅子归位,清理烟灰、纸杯等杂物。
6、7S管理的安全环节强调正确使用办公设备,确保安全第一。
(1) 对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的电线进行整理并捆扎。
教室7s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证教室的整洁、安全、有序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特制订教室7s管理制度。
二、制度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教室的管理和使用。
三、管理责任1. 教师责任:老师是管理教室的责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保证学生的安全和教学秩序。
老师要对教室内外的卫生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学生责任:学生是教室的使用者,应该爱护公共财物,保持教室的整洁和安静,在使用教室的同时不损坏教室设施和设备。
3. 校务部门责任:校务部门要对教室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教室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管理标准1. 教室内外的清洁:教室要保持整洁卫生,废纸、垃圾、食物渣滓等不得随意丢弃。
教室内的桌椅、黑板、灯具等设施要保持清洁。
2. 教室设备的使用:教室内的设备设施要合理使用,不得随意挪动或损坏。
使用教室的学生应当爱护设备,禁止在教室内进行违规行为和游戏。
3. 安全管理:教室内要保持通风、明亮,灭火设备要保持完好,防止火灾发生。
教室不得私设煤气、插座和电线,确保学生使用的安全。
4. 使用规范:教室内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打闹和乱扔东西。
违反规定的学生要受到处理,老师有权制止并向校方汇报。
五、管理流程1. 每日清晨,由校方负责人和老师进行教室卫生检查,并进行记录。
发现卫生问题,要及时通知学生进行清理。
2. 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教室内外进行彻底清理和整理,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3. 对于违规行为的学生,老师有权进行警告或处理,情节严重者应向学校汇报,对学生进行处分。
六、奖惩措施对于爱护教室、整洁卫生,安全使用教室设施的学生,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于违规行为的学生,学校将给予警告、批评或处分,并进行教育。
七、执行与监督1. 教师和学生应该严格遵守本制度,并积极配合执行,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2. 校方负责人应该制定具体的教室管理计划和检查制度,监督教室的管理工作;3. 学校学生会等相关组织要积极参与教室管理工作,帮助老师和校方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无损检测实训教室 7S 管理制度咱们的无损检测实训教室可是咱们学习和探索的小天地哦。
为了让这个小天地变得更加整洁、有序,还充满乐趣,咱们有一套特别的7S管理制度呢。
现在,就跟我一起来看看吧!整理(Seiri)。
想象一下,咱们的教室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找个工具都得像寻宝一样,那多麻烦呀!所以呀,整理就是要把教室里的东西分分类。
比如说,那些经常用到的检测工具,像小锤子、卡尺呀,就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而不常用的呢,就找个专门的柜子装起来。
就好像整理自己的小书包一样,把书本、文具都放得整整齐齐的,这样找东西的时候就又快又方便啦!整顿(Seiton)。
整理好了,接下来就是整顿啦。
这就好比给教室里的东西都安排一个固定的“家”。
比如说,那些检测仪器,用完之后就得马上放回原来的位置,就像小朋友们放学回家一样,都要回到自己的小窝窝里。
这样下次再用的时候,一眼就能找到,不会到处乱找啦。
而且呀,摆放的时候也要整整齐齐的,不能歪歪扭扭的,就像排队做操一样,要站得笔直哦!清扫(Seiso)。
清扫就像是给咱们的教室来一场大扫除。
每天下课后,咱们都要把桌子擦干净,地上的小垃圾也都扫起来。
特别是那些做实验的地方,可能会有一些小小的污渍或者灰尘,咱们要用抹布仔细地擦一擦。
就像妈妈打扫家里一样,把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这样咱们在教室里学习就会感觉特别舒服啦!清洁(Seiketsu)。
清洁呀,就是要保持前面整理、整顿和清扫的成果哦。
比如说,咱们每天都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那就要一直保持下去,不能过了一天又变得乱七八糟的啦。
这就像我们每天都要洗脸洗手,保持自己干干净净的一样。
大家要互相监督哦,如果谁把教室弄乱了,就要及时提醒他,一起把教室变得漂漂亮亮的!素养(Shitsuke)。
素养可是7S管理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呢!这就是说咱们在教室里要讲文明、有礼貌,还要遵守规则。
比如说,不能在教室里大声吵闹,不然会影响到其他小伙伴学习的;也不能随便乱扔垃圾,要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
教室7S检查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提升学校整体形象,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有一定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学生,经讨论决定,将在学校教室实行7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
通过“整理”解决“杂”的问题,通过“整顿”解决“乱”的问题,通过“清扫”解决“脏”的问题,通过“清洁”解决“丑”的问题,通过“素养”解决“差”的问题,通过“安全”解决“险”的问题,通过“节约”解决“费”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案及检查细则如下:一、1S整理(Seiri)运用“整理”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
1、教室的布置、物品的放置可根据专业特色、年级特点有总体规划。
教室内没有多余的桌椅、物品放置。
2、教室桌椅上只放置与当堂课程有关的学习物品。
二、2S整顿(Seiton)运用“整顿”对留下的必需品进行分类、定量、标识、定位的规范管理。
三、3S清扫(Seiso)运用“清扫”将学习场所打扫干净,并形成责任化的管理方式。
四、4S清洁(Seiketsu)运用“清洁”维持前3S成果,保持学习环境处于最佳状态。
五、5S素养(Shitsuke)运用“素养”使学生通过前4S操作,养成遵守纪律、恪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和团队精神。
六、6S安全(Safety)运用“安全”养成对教学仪器和设施设备定期检查、定期维护的安全防范意识。
七、7S节约(Save):运用“节约”随手关水、关电、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八、检查方式:1.校团委、学生会与系团总支、学生分会、在指定时间内共同组队检查;2.校宿管会定时检查与不定时抽查相结合;3.校团委、学生会各部门不定期抽查;4.系团总支、学生分会不定期抽查。
九、反馈方式:1.校团委、学生会每天3:45分前将检查数据反馈至学工处、团委;团徽、教室卫生等下午第四节课检查的数据于每天4:20前反馈。
2.宿管会每天晚自习时间汇总检查数据,于第二天反馈至各系;3.各系团总支、学生分会每天3:45分前将检查或抽查数据反馈至德育干事、团总支书记;团徽、教室卫生等下午第四节课检查的数据于每天4:20前反馈。
校园7S管理方案1校园7S管理方案一、7S内容:1、整理(SEIRI)2、整顿(SEITON)3、清扫(SEISO)4、清洁(SETKETSU)5、素养(SHITSUKE)6、安全(SECURITY)7、节约(SA VING)通过规范教室物品的摆放,营造一目了然、没有安全隐患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目的是提升师生的品质,保证校园优雅的学习和办公环境,良好的教学秩序和严明的工作纪律,同时也是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质量,减少浪费,节约时间的基本要求.1、革除马虎之心,凡事认真(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2、遵守规定3、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4、文明礼貌二、7S管理的效用1、改善和提高师生形象。
2、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3、保证公共财产安全。
4、保证师生精神面貌。
三、7S管理的定义、目的、实施要领★1S----整理定义:◇将学习场所任何东西区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把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西明确地、严格地区分开来;◇不必要的东西要尽快处理掉。
正确的价值意识----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
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塑造清爽的学习场所实施要领:⑴、全面检查自己的工作范围(看得到和看不到的)⑵、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⑶、将不要物品清除出教室⑷、对需要的物品调查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及放置位置⑸、制订废弃物处理方法⑹、每日自我检查★2S----整顿定义:◇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
◇明确数量,有效标识。
目的:●学习场所一目了然●整整齐齐的学习环境●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和过多的挤压物品注意点: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
实施要领:1、前一步骤整理的工作要落实2、需要的物品明确放置场所3、摆放整齐、有条不紊4、场所、物品标示5、制订废弃物处理办法★3S----清扫定义:◇将学习场所清扫干净。
◇保持场所干净、亮丽。
目的:●消除赃污,保持干净、明亮●稳定品质注意点:责任化、制度化。
16农电四班教室7S管理内容和实施细则推行“7S”教室管理,能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学习、生活环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耐心的习惯、认真踏实的态度及遵循规则的意识。
通过严格推行、认真考核,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归属感,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更大的提高,从而推进我校的各项工作开展。
根据7S的管理精神和目前教室的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如下管理内容和实施细则:1S——整理:1.定义:1)将教室内任何东西区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并尽快清除后者。
2)将混乱状态改变为井然有序状态。
2.目的:1)腾出空间,空间活用2)塑造清爽的学习场所3)改善班级的形象与品质3.负责人:班主任,团支书、班长、学习委员4.整理内容:1.定义:1)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
2)需要的物品明确数量。
2.目的:创建整整齐齐的学习环境3.负责人:班主任,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劳动委员、手机保管员4.实施过程:1)前一步骤整理的工作要落实2)需要的物品明确放置场所, 并画出示意图3)摆放整齐、有条不紊4)制订废弃物处理办法5.整顿内容1)整顿教室(1)书本、作业本和文具按固定位置摆放;其他文具放桌子抽屉里,要求不零乱、无杂物、无纸屑等物。
(2)课桌椅使用:⑴横竖成线,人离开座位时,椅子置于课桌下左右居中⑶上课时,桌面上只放本节课相关的书本、文具,不准有其他多余的东西。
⑷人离开教室后,桌面不能放置其他物品。
(5)中午和下午放学后椅子面朝下放于桌子上方,并与桌子前沿和内侧平齐。
讲台使用:⑴讲台桌面除适量的粉笔盒、黑板擦、教学日志、座位表、盆景、教师上课用书、用具外不能放置任何其他物品,且物品摆放整齐、美观。
⑵讲台的储物处内有用的东西需摆放整齐。
3S----清扫1.定义:1)将教室学习环境、设施设备清扫干净。
2)保持教室干净、整洁状态。
2.目的:消除污迹,保持教室内干净、明亮,以增强人们视觉美感,提高舒心度。
漯河技师学院7S管理内容一、何谓7S管理7s是指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h(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Safel(安全)、Saving(节约)、,因七个项目第一个字母均以“ S”开头,简称为“ 7S”。
7S管理源于日本企业现场管理法的5S管理,因其简单实用、效果显著,被许多国家引进。
1S——整理定义:区分必须和非必须品,保存合适数量的必须品,定期处置非必需品,是节约有效空间的技术(要与不要,一留一弃)目的:把“空间”腾出来活用。
2S——整顿定义:定位必需品,明确数量并准确标示,减少查找时间,是节约时间的支柱。
(合理布局,省时省力)目的:不用浪费时间找东西。
3S――清扫定义:保持岗位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
对环境、设备、工具、设施进行维护、点检和保养,是保证品质和效率的一种技术。
(维护保养,美化环境)目的:消除“脏污”,保持工作场所干净、明亮。
4S――清洁定义: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维持千3S成果,并使之制度化、标准化。
(形成制度,贯彻到底)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并显现“异常”之所在。
5S――素养定义:人人依规定刑事,遵守规章制度,形成积极向上、文明作业的工作习惯和团队精神。
(遵守标准,养成习惯)目的:改变“人质”,养成工作认真的习惯。
6S――安全定义:管理上制定正确作业流程,配置适当的工作人员监督指示功能;对不合安全规定的因素技师举报消除;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意思教育;签订安全责任书。
(规范操作,安全第一)目的:预知危险,防患未然。
7S――节约定义:减少企业的人力、成本、空间、时间、库存、物料消耗,合理利用时间、空间和能源,发挥其最大效能。
(物尽其用,提高效率)目的:养成降低成本习惯,加强作业人员减少浪费意识教育。
二、教室7S管理规范整理:室内桌凳、教学器材、学习用品和卫生用具等满足教学和管理需要,及时清除禁用的、不用的、有碍整洁的物品。
教室7S管理内容和实施细则推行“7S”教室管理,能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学习、生活环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耐心的习惯、认真踏实的态度及遵循规则的意识。
通过严格推行、认真考核,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归属感,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更大的提高,从而推进我校的各项工作开展。
根据7S的管理精神和目前教室的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如下管理内容和实施细则:1S——整理:1.定义:1)将教室内任何东西区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并尽快清除后者。
2)将混乱状态改变为井然有序状态。
2.目的:1)腾出空间,空间活用2)塑造清爽的学习场所3)改善班级的形象与品质3.负责人:班主任,班干部。
4.整理内容:1.定义:1)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
2)需要的物品明确数量。
2.目的:创建整整齐齐的学习环境3.负责人:班主任,班长、班干部。
4.实施过程:1)前一步骤整理的工作要落实2)需要的物品明确放置场所, 并画出示意图3)摆放整齐、有条不紊4)制订废弃物处理办法5.整顿内容1)整顿教室●规划设计课桌、讲台、扫除用具等教室内的摆放位置;教室内所有设备物品,要求摆放整齐、有条不紊●课桌椅使用:⑴横竖成线,人离开座位时,椅子置于课桌下左右居中,靠椅紧贴课桌;⑵课桌下隔层的书本、作业本要放整齐,学习用品要分门别类;⑶上课时,桌面上只放本节课相关的书本、文具,不准有其他多余的东西。
⑷人离开教室后,桌面不能放置其他物品。
●讲台使用:⑴讲台桌面除适量的粉笔盒、黑板擦、教学日志、座位表、盆景、教师上课用书、用具外不能放置任何其他物品,且物品摆放整齐、美观。
⑵讲台的储物处内有用的东西需摆放整齐。
2)整顿教室墙壁布置●规划设计教室墙上栏目的位置与内容,摆放位置要求合理、醒目。
●教室内班训、奖状、学习专栏、学校通知等的张贴要整齐、美观,要营造能体现班级、专业特色的教室文化。
3S----清扫1.定义:1)将教室学习环境、设施设备清扫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