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论文:浅谈二外法语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9
---------------------------------------------------------------最新资料推荐------------------------------------------------------二外法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二外法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摘要: 本文介绍了二外法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比较法, 结合法语教学实践, 对于比较法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近几十年来, 国外一些主要的有影响的外语教学法被引进到我国, 比如听说法、翻译法、交际法等, 我国的外语教师在教学中也采用了这些方法。
但具体到二外法语教学上, 目前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比较法, 即英法、汉法比较法, 通过把法语与英语、汉语进行比较, 对比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达到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减轻教学难度的一种教学法。
有不少文章都评论说比较法是英语学生学习法语的最佳途径。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以法语为二外的学生大多是以英语为第一外语的。
而英语和法语这两种语言不论在词汇、语音还是语法上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所以用比较法教学可以降低传授知识的难度。
对语言的共性研究表明, 尽管各种语言和语系之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差异, 但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语言中基本上都可以找到以相同的或类似的方式出现的相同形式和结构。
在要学习的语言中有这些熟悉的范畴, 那么学习也就会更顺利。
但在实际教学中, 采用比较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 7在接触法语之前, 汉语和英语的语法特点及语言思维形式在学生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了, 因此在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学习法语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已经先入为主的英语的影响。
所以我们说这种影响是一分为二的, 一方面它有助于对法语的理解, 另一方面, 它会给法语的学习和理解增加一些困难。
本文就后一方面的问题, 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
一、由于过分运用一般认知手段, 如类推、概括等, 把英语或汉语中的知识想当然地套在法语上, 干扰了法语的学习1.语音与英语比较, 都有元音和辅音, 辅音也有清辅音和浊辅音之分, 发音上与英语或汉语相似的有很多。
浅析大学二外法语教学特点及方法—一浅析大学二外法语教学特点及方法张宝文肖光志(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新郑451150) 摘要: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学二外选修法语学生需要通过考级,考研来达到社会的要求,高校二外法语课堂教学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程,客观现状要求二外法语教学应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和改革来提高教学水平.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的引导者需要不断地探索,总结和实践.作者结合实践教学体会阐述了教学组织,计划和方法对提高二外法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关键词:大学二外法语教学教学特点方法构想随着我国与欧盟特别是法国关系的日益发展及法语在世界语言体系的重要地位.我国英语本科专业二外学习选修法语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切实提高二外法语的教学质量.结合实际研究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已成为二外法语教育的重要课题.我结合实践教学体会讨论教学特点,方法和构想.一,教材选用及学时安排我国目前的高校二外法语一般是从大二第二学期开始的,教材多选用北外的《法语》及孙辉老师所着的《简明法语教程》为主.《法语》这本专业法语教材优势在于语法点讲述精而细.习题量大,教学进行中可抓重点讲述.而其它二外专用教材重点突出.虽然相对习题量小,但仍能满足教学需要.当前我国各高校采用的教材其实各有特点,教材的选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并不大.在学制和课时安排上,一般通过个学期大约210个学时的课堂教学完成法语学习任务.但仅依靠学校正常教学中往往难以保证学生在大学法语非专业四级及二外法语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原因在于课堂教学的进度达不到考试要求的知识水平,出现学生语法点掌握少,词汇量低,听说能力差,作文写不出等实际状况,因此学生只有自己课外自学更深难度内容才能保证考试的通过率.我认为应从大二第一学期开始每周四课时学习,两年约有实际280课时的课堂教学,基本能完成在非专业四级及研究生入学考试取得好成绩的需求.大四不开设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针对性复习和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做准备.高校课堂教学是普遍教学的重要内容,虽然它不是应试教育,但越来越多的学生需要考级,考研来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客观现状要求二外法语教学应不断深入研究和改革来提高教学水平.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的引导者需要不断地探索,总结和实践. 二,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1.教学准备在学生刚接触法语学习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法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对法语的兴趣并不难,当学生可以说点简单的法语.用法语与别人或与外国人交谈,或做别人的翻译时.学生就可以从法语学习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兴趣就培养起来了.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很重要.由于法语和英语的语音,语法相近,且50%的常用词汇相似,因此英,法语比较的方法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应介绍引导学生利用英语与法语的比较学习来作为兴趣去掌握和理解法语语音,语法的特点.制订法语学习计划也非常重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效果的保证.所以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在学习前制订精细的和可操作的计划,并且一定要严格执行这些计划.无论学习什么,学生都要做笔记.笔记是对所学课本的总结,中心内容的理解和课本的缩略,笔记要比课本薄得多,学生可以较容易地记忆和经常复习.更好的做法是把笔记 92录音,这样学生可以经常听以加深印象和减轻记忆负担. 2.教学执行(1)听,说能力的培养二外法语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般不对听,说能力水平考查, 大学法语非专业四级考试中有15%听力考查的试题量.由于二外教学课时少,而大学课堂开设专门的多媒体听力教学是不现实的,教师只有采用常规方法教学及随着教学的深入对已学内容尽量法语陈述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法语有读音较规则,发音易掌握的特点,教会学生利用音标和读音规则来正确阅读单词和语句是学好法语的基础.详细讲解读音规则和利用教材中的语音练习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非常重要.教师在课上应尽早,尽多地使用课堂用语,有意识地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正确的法语组织教学,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接触法语的机会.要充分利用第一册教材课堂用语,最好做到熟练运用.这些都是从众多口语中选出的最简单,最基本的用语.教师在自己运用的同时,也把学生用语教给学生,并鼓励学生在听懂教师用语的同时,也可用法语简单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或问题并简单表述自己的意思.课堂用语属于泛听形式的内容. 对学生没有什么硬性规定与要求.只要听懂会说或简单问答就可以了,因此对学生没有什么压力.多听会起到增强法语气氛,培养语感的作用.在开始的一两节课,可以法汉并用,说一句法语,重复一遍汉语,如:B0njOUr,toutlemonde.(同学们好.) Commentallez—VOUS?(你们好吗?)Quelioursommes—nous?(今天星期几?)对于二外的学生,口语表达是最难的,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利用回答问题和对话练习才来提高能力.这需要教师营造法语环境氛围.诱导学生用法语表达问题及对话,并对学生话语中的错误加以分析和纠正.只有一点一滴地从细节人手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尽量启发,诱导,激励学生产生说的欲望,产生说的积极性.除了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有机会"说"外,还要具体指导,帮助,为他们创设各种情境,出些具体题目,限定具体范围让他们有话可说,指导他们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地点,对哪国人,哪种事,该说什么,怎么说.可结合教材所给题材内容举一反三练习说准,说好.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多说,勤说,会说.对于想在听力和口语方面有更大突破的学生只有课下反复听教材录音及学习其他教材~tlRe. tlets等才能有较大的提高.课程在口语和听力方面的两年教学目标为:能听懂题材熟悉,难度低于课本,基本无生词的听力材料.语速为70词/分,遍数为2遍.能用简单的日常用语交流,能运用所学的语法就课文内容提问并回答.(2)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理解是各项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学生能力较强的方面.由于英,法语单词有高度的相通性,且英语本科专业二外选修法语的学生有英语词汇量的基础,因此对法语文章的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的保证,但法语基础词汇的理解和语法掌握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对课文的讲解中使学生了解掌握法语特殊的语法现象.如动词变位特点,直宾, 问宾人称代词的前置,副代词,副动词的使用等与英语不同的语法点的理解.同时应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并就难点加以详解, 提高学生的阅滨理解能力.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读不懂,速度慢的问题,这就要求引导学生扩大词汇量.二外法语要求学生掌握3500左有的词汇和相关词组,这是基本要求.有些考生词汇过关,但却由于搞不清文章的结构而造成阅读障碍,这时就要集中精力做句法分析.一定要教会学生解析国内外二语听力教学模式及其对我院听力教学的启示洪遗水孙水根(南吕大学共青学院英汉语言文学系,汀西共青城332020) 摘要:听力作为一种输入型技能在学生的语言习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二语听力教学的部分理论和模式.并探讨了这些理论与模式为我院(南昌大学共青学院)英语听力教学所带来的启示,总结了部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我院乃至其他院校英语听力教学水平的方法.为听力教学研究者及英语教师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二语听力教学听力教学理论听力教学模式在所有的交际活动中,"听"占45%以上.因此,听力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在当今的大学英语改革浪潮巾,特别是随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的使用.听力所占比重大大提高,听力教学在英语的日常教学中所处的地位日益显着.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听力是弱项.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尽快提高听力水平以至提高其英语整体水平已成为众多英语教育T作者关注的问题.1.听力理解的性质与过程听力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涉及语言,认知,文化,社会和知识等各种冈素.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言语理解理论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对言语理论所作的大量的实验研究成果显示,听力理解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心理认知过程,是多种语青能力,背景知识和思维能力协同作用的结果.心理语言学区分j种听力(和阅读)理解模式,即"自下而上"(bottom—up),"自上_而下"(top—down)的模式和互动(inter— active)模式.自上而下指的是从情景中获取线索,将听到的内容与原先具有的知识形成连接.情景线索来自于特定的情景,如说话长句.闯过难句理解这一.天于长句的阅读训练,可采取层层抽丝拨茧法.具体方法是:第一,对于有多个从句的长句,应该先找到主句的主体部分即主,谓,宾,再找从句的主体部分, 一层一层进行.先把同一层次的看完,再进行下一层次内容的分析.有时单词全懂,语法都会,可就是读了文章之后依然不知所云.这种情况往往不是基础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涉及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社会常识,逻辑分析等综合冈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中结合教材给予学生法语文化背景知识例如:I1 perdlatete(字面意思是他丢失了头部,但正确理解为他做事没有条理.这句话的翻译就体现了法国的文化背景).解决阅读速度慢的问题的一个主要方法是提高学生掌快读的能力和掌握一定的技巧.要提高读速度.就要根除逐字阅凄的坏习惯.常见的快渎方法有计时阅读,略读,寻读,意群阅读等.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很重要,ff{更重要的是要多读多练. 教师可带领学生采取精,快读分头训练,相互结合的方式.譬如说,存某一特定期问进行精读训练,重点放存把握句子语法结构,准确理解词语意思,然后转入快读训练.重点放在捕捉信息,把握要点上,限时完成,逐步加快速度精渎要尽量细,力争读懂每一个单词,快读要尽量准.努力把握文章的要点信息.最后将二者结合起来.在精和快之间取一个中间数. 这就是提高阅读能力的精髓课程存阅读理解方面的两年教学目标为:掌握基本的蒯读技巧,可『列读理解一般题材文章, 精读词汇量在3500左右,阅读速度为40词/分左右 (3)提高写作的能力写作能力是语言运用及解决实际r作任务的重要技能训练学生写作能力首先是需要学生有扎实的法语语法知识作基础,例如法语特有的省音,缩合和性数配合是学生往往在写作巾容易忽视的问题.提高法语写作能力的主要方法是首先要学生积累素材.在写作前准备一些要用的好词汇,好句子, 特别要背诵一些重点句型.法语中有很多重要的句型.学生要把每单元中的重点语法例句理解透彻,量背诵并分析其结构以便学以致片j.再者要由易而浅训练学生造句..这主要是存课堂上进行的,每讲了一个需要掌握的单词,短语,给学生实例之后,马上要求他仃J自己造句,努力用多种方式表达一种意思随后要定期给学生挑出参考范文,然后整理每个参考作文的框架,段落结构和重点句型,限时进行相天的作文训练, 例如每个月应布置两到{篇生活现实性题材作文,作文要短小精悍,内容小求多但是要围绕主题,句子不求K倜要精致, 单词不求新但要正确.写得越多就越容易出错误,通俗点没关系,但写山的句子就要保证它的正确性,学生必须对此加以充分的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需要日积月累的长期过程, 要让学生最终摆脱书本,将所学的词汇,短语,句型和形形色色的文章内容等牢记在胸,相互渗透.彼此兼容,灵活变换,合理搭配.通顺组合.从而能以全新的主题,全新的内容与风貌, 以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模式重新展示HI符合自己颇具创意的想法和意念的句子,段落和话题.而对他人的谈话或文章. 也能及时准确地领会其精神实质并作出相应而准确的反应. 课程在写作方面的两年教学目标为:能运用所学的词法,句法知识独立造句,能根据提示写m100词左右的短文.无重大语法错误.三,结语任何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要教好课.传授好知识.授学生以"鱼",而且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本领,传授最佳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大学二外法语课堂教学中也同样离不开贯彻和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一门语言的昕,说,读,写是浑然一体的,是互相影响的,密切联系的,相互促进的.切勿将四部分的关系分割开来.经验表明,正确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内在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只有教,学互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巾要帮助学生排除一切畏难情绪和糊涂观念.掌握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树立学好法语的坚定信念,开始阶段使学生掌握法语语音规则.打下语音和语法基础,在随后的教学中利用法语语法的规律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学习,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初步掌握运用法语的能力参考文献:[1]马晓宏.法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993. [2]江国滨.法语实用语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3]Doroth6eDupleix,SolineVaillant.TestdeConnaissanceduFrang.aisAetivit6sdEntrainementfM].Les6dtionsDidier.2o02.[4]吴云风,胡瑜.走便法国[M].北京:申卜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5]孙辉.简明法语教程f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93。
法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意义(精选五篇)第一篇:法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意义以法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意义【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形势下,大学生在熟练掌握英语的同时,假如能同时掌握法语,将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有更大优势。
本文着重从法语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分布、中法在多领域合作的大背景以及学习法语的就业出路等方面,探讨在当今中国,大学生以法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实用意义。
【关键词】法语;第二外语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形势下,世界各国、各机构的涉外活动日益频繁,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
大学生在熟练掌握英语的同时,假如能同时掌握法语,将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有更大优势。
一、法语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分布(一)法语的盛衰法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
法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17世纪的法国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西欧典型的封建君主制国家,法国的古典文学也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期,相继出现了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大仲马、雨果、福楼拜、小仲马、左拉、莫泊桑、罗曼·罗兰等文学巨匠。
他们的许多作品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当时,从宫廷装饰、言谈举止到文学艺术,法国的一切都成了欧洲各国宫廷模仿的榜样。
从18世纪开始,法国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变革(如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称霸欧洲等)令世人瞩目,影响着欧洲乃至整个世界。
同时法国经过一系列对外扩张,19世纪末时在非洲、亚洲、美洲占有了大量的殖民地。
然而,“太阳王”路易十四去世,拿破仑在滑铁卢被反法同盟军击败,这些都导致法语的衰落。
与此相伴随的是英国这个老牌的殖民帝国把英语推广到整个世界,加之美国的日益强大,英语在世界的影响也日益扩大。
尽管如此,在当今世界,法兰西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它贡献给世界的经典作家和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在世人心目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再加上法国政府对本国语言文化的坚决捍卫,今天英语的影响无论多么巨大,同样也不可能取代法语和其他的语言。
高校二外法语教学之我见引言外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
如今法语作为一门重要外语语种走进了越来越多高校的第二外语课堂。
在二外法语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开始的学习阶段对法语有种新奇感,学习积极性较高,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有些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如何利用初学阶段时期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法语的兴趣,转变传统固定的二外教学模式,研讨出针对高校第二外语法语教学的改革方法,搞好二外教学,培养具备语言交际应用能力的学生,以适应社会对多语种型人才的需求是势在必行的。
一、高校二外法语教学的现状首先,关于二外法语课程的开设。
目前我国一般只在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中开展第二外语法语教学。
一般为英语专业学生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必须选择一门二外,其中选修法语的人数近几年已增至一半。
二外法语教学开设四个学期,从大二下学期到大四上学期,每学期64学时,周学时为4学时,总共256学时。
预期通过四个学期的学习后,使学生达到基本的法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法语语言交际和运用能力。
但是许多高校对二外法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课时安排达不到既定课时安排的数量要求,教师传统的二外法语教学模式,加之学生对二外法语学习的目标不尽相同,使得二外法语教学的开设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其次是英语负迁移的影响。
“语言迁移”是一个教育心理学术语。
它是指一种语言对目标语言学习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被称为正迁移,消极的影响被称为负迁移,二语习得研究中为“母语迁移”。
现阶段高校中二外法语教学的对象多为英语专业的学生。
由于英语与法语更接近,学生们常常会更多地受到英语的影响,所以在法语的学习中,既有“母语迁移”,又有“英语迁移”,后者甚至大于前者。
英语与法语同属印欧语系,两种语言相互融合的历史源远流长。
但英语的语音、语法特点及语言思维形式在学生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了,由于英、法同属拼音文字,又同属印欧语系,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已经先人为主的英语的影响,法语和英语开始了拉锯战。
研讨式教学法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摘要】研讨式教学法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倡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讨式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然后探讨了在法语课堂中如何有效运用研讨式教学法,以及该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在实践案例方面,本文列举了一些成功应用研讨式教学法的案例,展示了其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进一步分析了研讨式教学法的优势和不足,指出在未来应该注重解决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教学效果。
最后展望了研讨式教学法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并探讨了该教学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来提高法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法、二外法语教学、概念、特点、运用方式、促进作用、实践案例、优势、不足、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讨式教学法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在当前教育领域,研讨式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不同学科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而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研讨式教学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研讨式教学法,学生可以在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见解,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语言学习中,这种互动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研讨式教学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探究研讨式教学法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研讨式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在法语课堂的运用方式、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实践案例以及优势和不足等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二外法语教学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2. 正文2.1 研讨式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研讨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学生互动、合作和思考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浅议二外法语教学问题与思考作者:何耀来源:《新一代》2013年第02期摘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法语作为第二外语来开设课程,但就目前的教学效果而言并不理想。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立足现状,提出了关于提高二外法语教学质量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二外法语;现状与问题;思考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163-01本文着重从二外法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教学过程中影响二外法语教学的因素,并对其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一、二外法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1.学校重视不够。
学校对于二外法语课程重视不够,首先是课时安排不足。
目前二外法语课程,多数学校都采用孙辉编著的《简明法语教程》,该教程分上下两册,共60课,每课要经过3-5个课时的学习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大部分学校由于种种原因给予二外法语课程的课时安排无法达到这样的标准,因而教学效果相对会受到影响。
第二,学习二外法语的学生人数较多,学校为了便于安排课程会以大班的形式组织学生上课,而选修二外法语的学生绝大部分是零基础的学生,想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尽可能的顾及每一个学生的接受程度,而以大班形式的课堂讲授很难达到这个效果,因此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欠佳。
第三,法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需要多听,多读,多说,比较好的多媒体设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有的学校还不能提供这样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练习听力和口语较少,容易导致学生几个学期学习完后,有较好的读、写能力,而听、说能力较差,成了“哑巴法语”,这样和法语是一门听说读写的语言学科相悖了。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二外法语课程的问题除了学校重视不够以外,在学生身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选课目的不一样,导致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一致,最后学习效果也相距甚远。
学生选修二外法语,有的是对法语充满了兴趣,想要真正的去感受法语的优雅和严谨,更好地去了解法国文化;有的是为了考研需求,法语作为一门考试科目,不得不学;有的是因为没有选到其他语种,比如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迫于无奈只好选择法语。
研讨式教学法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摘要:研讨式教学法是一种针对课堂实际情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能力的教学方式,在二外法语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研讨式教学法理论认识、二外法语教学中的教学情况、研讨式教学法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经验总结几方面进行探究和研究,为引导二外法语教学进行创新性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一、研讨式教学法的理论认识研讨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的重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以探究、合作和交流为基础的教学方式。
它强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成为教学的主体,积极探索、思考和创新,教师的作用变成了引导者和指导者,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设计,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素质水平。
研讨式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把学生作为探究的主体,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思考和合作等方式,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二外法语教学中,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法语学习的需求,迫切需要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针对个性化需求的、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的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注重传授基本语言知识和词汇,注重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但缺乏与实际生活场景的结合及沟通情境的应用。
学生在语言输入与输出不平衡的情况下往往感到对语言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迷茫和困惑,思维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1. 创设语言情境在语言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真实应用场景和规律。
语言情境不仅限于实际语言应用场景,还包括学生曾经走过的学习路径和未来的学习计划。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个人化的学习路径上更好地探索并获得技能及知识。
2. 引导学生思维研讨式教学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让学生主动探究、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产生积极的思想动力。
摘要高校二外法语教学工作中存在一些障碍和问题,从外部条件、教师、学生几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之后,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法语二外教学教学方法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in French Teaching as aSecond Foreign Language //Liu Bing Abstract There are some obstacles and problems in French teaching as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external conditions,teachers and students,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by the writer.Key words French;French teaching as 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methods 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要求一个合格的外语专业毕业生要精通第一门外语、熟练掌握第二门外语。
事实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只会讲一门外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多语种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越来越受欢迎。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普遍开设有法语课程作为第二外语的选择。
目前,第二外语法语的教学工作存在着一些障碍和问题,我们将在本文中进行分析并努力探讨解决的对策。
1法语的国际地位及法语学习的意义法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是继西班牙语之后,使用者人数最多的罗曼语言。
它不仅是法国的官方语言,而且还是遍布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
2007年法语国家组织发布的报告称全球讲法语的人数已经突破两亿。
法语被广泛地应用在国际性社交和外交活动中,是联合国及下属国际组织、欧盟及下属机构、国际奥委会、法语国家国际组织、世贸组织、国际红十字会、北约组织、国际足联等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
法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初探【摘要】在国际语言交流中,最重要的两种语言确实是英语和法语,而英语已经成为咱们必学的第一外语,如此法语必将成为第二外语的最好选择。
因此愈来愈多的高校开设了法语二外课程。
【关键词】法语;第二外语;教学;对照教学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和经济信息全世界化为要紧特点的时期,世界经济的日趋全世界化和一体化与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速,现代社会科技、通信、经济、文化的进步,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交往加倍紧密。
语言人材再也不单单只是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的专才,而是能同时运用两三门语言的通才。
法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可谓世界一流,因此愈来愈多的高校开设了法语二外课程,研究法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的工作,也就迫在眉睫了。
一、法语二外教学现状《法语大纲》明确规定:“大学法语教学的目的是培育必然的阅读能力,初步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使学生能以法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为进一步提高法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
”盖屋子最重要的是搭地基,关于法语二外教学,打基础确实是最重要的。
学过法语的人都明白,法语确实是一门很难的语言。
若是给学生打好了扎实的基础,激发出学生学习法语的爱好,那么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同时要将学习方式也教给学生,学习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乃至比学习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大学学习不像初中、高中那样,再也不以教师为主,学生的主动性、踊跃性才占据要紧位置。
俗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可见选好二外教材,提炼教学内容,是弄好二外教学不可轻忽的问题。
通常关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有专门大一部份学生要继续研究生的学业,如此二外确实是研究生考试的必考科目。
咱们要结合时期进展的步伐,将最新的内容通过讲义传递给学生。
三、采取多媒体教学,以直观影像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本人作为法语二外讲课教师,个人以为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就要求教师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良。
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抽象为具体,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激发出学生探讨和研究的爱好与乐趣,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研讨式教学法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研讨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讨论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交流,促进学生的情感、认知和社交发展。
本文将就研讨式教学法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研讨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二外法语教学中,许多学生对法语学习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动力。
而研讨式教学法可以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研讨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研讨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来解决问题和提出观点。
学生们可以通过互相讨论、思辨和分析来深入理解法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知识点。
研讨式教学也能够提供一个思维碰撞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讨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研讨过程中,学生需要与组员进行积极的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和讨论课题。
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研讨式教学,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并且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
研讨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在研讨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研讨的课题和问题。
通过自主选择和讨论,学生能够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主动和自觉。
研讨式教学法在二外法语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在二外法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研讨式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二外法语教学中交际能力培养初探_任务型教学模式标题:任务型教学模式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二外法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从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结合实际,我们采用了大量管理和心理学的知识来构建合理的任务型教学体系,并为大量的学习者带去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研究者发现,通过本篇文章的分析和实践,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二外法语教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交际能力正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跨文化交流的增加,外语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
二外语学习在国内外非常普遍,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任务型学习集多种英语学习活动以一种“任务-型”的结构和过程,借助学生自身的活动思维、情感和行为,使其从传统学习模式走向更加互动化和实用性模式,从而提高交际能力。
本文从二外法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入手,探讨任务型教学模式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首先,本文概述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特点。
与一般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任务型教学注重学习内容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学习者本身参与和完成任务为主体,注重对学习者能力发展的系统培养,任务型教学让学习者更具实践性,更能体现真实生活情况,更能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然后,本文分析了任务型教学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认为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到词汇和语法,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还根据实践提出了如何建立合理的任务型教学体系,以便更好地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最后,本文总结了任务型教学模式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发现,通过任务型教学对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普及法语知识,培养更多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多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选择。
浅谈高校二外法语教学作者:张玮来源:《速读·中旬》2016年第09期摘要:法语是英语专业大部分学生第二外语的第一选择,掌握多种语言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大学生的就业路径。
为了更好的促进“教”与“学”,笔者对目前高校第二外语法语的教学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第二外语;法语;学生;教师;教学法语作为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之一,排名仅次于英语,是世界第二大语言。
它不仅是法国的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还是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或日常用语,法语的使用者遍布了全球五大洲。
以法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有:法国、瑞士(法语、德语、英语)、比利时(法语和弗拉芒语)、卢森堡、摩纳哥、科特迪瓦、乍得、卢旺达、塞舍尔、摩洛哥、中非共和国、多哥、布隆迪、加蓬、几内亚、马达加斯加、吉布提、马里、布基纳法索、刚果(金)、喀麦隆、塞内加尔、刚果(布)、贝宁、尼日尔、科摩罗、加拿大(魁北克)、海地、瓦努阿图。
通用法语的国家和地区有: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新喀里多尼亚、法属圭亚那、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安道尔、留尼旺、马提尼克、瓜德罗普、法属波利尼西亚、瓦利斯和富图纳、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法语和英语都属于印欧语系,很多词汇都来源于拉丁语,英语中很多高级词汇都是法语词源,两者具有一定的相似度。
正是基于这两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大部分都会选择法语作为他们的第二外语来进行学习。
能够将第二外语学好的同学只存在少数。
根据笔者的这几年的亲身教学经验和体会来对目前高校二外法语教学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为什么法语是大部分学生第二外语的第一选择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大致可以将学生选择法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原因归结如下:1.利于考研法语和英语大部分的单词拼写及汉语意思都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对于英语专业学生在考研时,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国内大部分的高校,二外考试科目都有法语。
以笔者所在的大学为例,本校开设日语和法语两门二外,每年选择的比例大约都为1:3,而且从学生考研的情况来看,往往二外法语更容易得到高分。
法语论文:浅谈二外法语教学摘要:如今熟练掌握两门外语,是外语类人才需求的大势所趋。
越来越多的以英文为第一外语的学生选择法语作为第二外语,所以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法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针对现行二外法语教学模式进行一些初步探讨,拟求英语与法语的“互动”,使得英语专业学生能在“迁移”中学习二外,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关键词:法语;第二外语;对比教学;语言迁移(四川成都611731)21世纪的世界正在加速变为“地球村”,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对语言专业人才的定义提升为:同时运用两三门语言的通才。
对于国内学子来说,除了绵延了二十余年的“英语热”以外,法语学习早已悄然流行。
[1]法语语法严谨,适合运用于国际法律条文;联合国将英语定为第一发言语言,法语为第一书写语言。
世界上讲法语的人数估计在1.2亿人口左右。
如今,国内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学生选择法语作为第二外语学习,所以针对这个群体的法语二外教学方法值得教学工作者在实践中改革与创新。
自1066年诺曼底人征服英国开始,法语便开始对英语产生影响。
13、14世纪,法语词汇潮水般涌入英语,混搭日耳曼语,形成了英语保留至今的特色——拥有多种来源的混杂词汇语种。
[2]法语对英语的影响涉及各个领域、各种活动,如:宗教(cardinal,vicar,communion etc.)、政府(government,alliance,mayor,etc.)、法律(judge,evidence,defendant,etc.)、家庭生活(curtain,chair,blanket,etc.)、艺术与科学(art,sculpture,cathedral,etc.)存在大量词形和词义相近相通的词汇。
另外,两种语言的语法体系也有很多可以相互参照的规则,如:最近将来时态的表达(法语:aller + 动词不定式——英语:be going to;be about to)。
所以进行法语的学习,对于英语专业为背景的学生来说,具有特殊优势和有利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参照英语来向学生教授法语,调动和转换学生英语知识来找出法语学习中的联系和规律,实现语言知识的迁移,便可以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4]笔者作为法语二外授课教师,认为英语学生学习法语的最佳途径应为:“对比法”。
一、高校二外法语教学现状国内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如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等教学方法。
而在这些教学方法中,对比教学法的优势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尤其在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二外法语教学上,绝大多数教师都采用了对比法,即英法对比法。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把法语和英语进行对比,总结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法语。
例如:吴贤良编著的《公共法语》(电子科技大学法语二外选用教材)就采用了英法对比这种方式,教材中以英语来解释法语,用英语给单词释义或利用英语语法知识来解释法语语法,这样的双语示范在教学实践中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比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接触法语之前,英语的语法特点及语言思维形式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
在学习法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先入为主的“英语思维”方式影响。
根据其作用和效果,这种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即常常提及的英语语言的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有助于学生对法语的理解,而负迁移则会导致学生法语学习上的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两门语言的“同”与“异”,从英语知识中得到的迁移和借鉴要有“度”。
二、二外学习中要正确“迁移”学习的迁移这一概念起源于心理学,它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
从作用效果来看,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即学习的正迁移和负迁移。
英语专业的学生作为二外法语教学的主体,他们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学习英语,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共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语言结构,这一结构对法语学习来说,就是学习的迁移。
迁移的前提是要正确“对比”,两种语言学习可以对比的范围十分宽广,如:语音、语法、词汇、语义等等。
本文从以下几个层面探索两种语言的对比教学。
1.语音法语字母表和英语一样用26个拉丁字母,写法相同,但是法语共有36个音素,16个元音、17个辅音、3个半元音(半辅音)。
英语一共48个音素,20个元音、28个辅音。
英语音素较多,音素之间差别较小,听起来显得柔和,而法语则相反,口型变化明显,听起来自然、清晰。
相同或相似的音素在教学中可以发挥“正迁移“的作用,使得学生尽快地找到发音的正确部位和方法,熟悉法语带来的相关音素。
法语发音的学习中同样十分重视掌握元音字母和元音,辅音字母和辅音的发音区别。
法语和英语的不同之处在于法语没有双元音,也就是说发每个元音时口型都不滑动。
例如,对于法语音素[e]的发音位置,法语比英语多出了几个音符;这些音素有时候表示不同的发音,有时候只是区别不同的语义,如:“^”长音符:通常用于曾经省略过某一字母的单词,通常用在字母“e”上,此时该字母的发音一定为[ε];“¨”分音符:可以和多个元音字母组合,表示这个元音字母不跟前面的元音字母构成一个字母组合,分别发音,类似于双元音;“é”闭音符:只用在字母“e”之上,表示这个字母发音为闭口音[e];“è”开音符:用在字母“e”上表示这个字母发开口音[ε],用在其他字母上以区分不同的语义,如ou=or(英语)“或者”和où=where(英语)“哪里”两个单词发音拼写完全一样,但是不同的词。
语音学习中应该牢记法语发音规则,防止用说英语的腔调来读法语。
法语发音以优雅、庄重见长,没有双元音,卷舌音也不象英语那样“轻浮”。
2.词汇由于特殊的历史渊源,英语词汇中约有3万多词汇都来自诺曼底法语,两者词根、词尾相同或有规律可循的词汇占总词汇量的50%左右。
法语单词的识记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较为便利,尤其是在“阅读”中,根据上下文和词形的推理,往往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不过要警惕法英词义的“张冠李戴”,如:拼写上:(法—英)texte—text;gai—guy;centre—center形同意不同:chair:法:肌肉;英:椅子词义缩小:voyage:法:旅游;英:水上旅游法语词汇的学习要谨慎,从英语中的“记忆迁移”要多加对比,仔细体味。
另外,初级词汇学习第一要点在于法语的“性”,法语名词有“性”的区别,而英语没有。
如:母亲mère—阴性,父亲père—阳性,苹果pomme—阴性,老师professeur—阳性等。
名词阴阳性的识记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
在法语中,冠词、形容词、一些代词都需要和名词作性、数配合。
名词“性”的识别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指人和动物的名词,从它们的自然属性基本可以判断其阴阳。
如:儿子fils—阳性,女儿fille—阴性。
第二类指事物、行为等的名词,这类词具有固定的语法上的性,没有绝对的规律可循,在记忆单词时,一定要连同它们的阴、阳性一起识记。
3.时态动词时态在英、法两种语言中都是最复杂的,时、体、态繁多,因此可进行对比的部分也非常多,如:法:直陈式现在时—英:一般现在时两种时态都可表示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真理,如:(法)le soleil se lève chaque matin =(英)the sun raises every morning.但法语的直陈式现在时还相当于英语的现在进行时,表示说话时正在发生的动作,如:(法)l’auto bus arrive.=(英)the bus is arriving.法:复合过去时—英:一般过去时两个时态都表示在一个确定的过去时间中已完成的动作,如:(法)comment est-il mort? =(英)how did he die?但英语的一般过去时还可以表示过去习惯性动作。
如:he often came to sing for me. 而法语的复合过去时表示的过去动作不能用于对过去“习惯”的描述,只能是一次性“做过的”,如:hier soir,il e st allé chanter pour moi.法:未完成过去时—英:过去进行时这两个时态的用法较为相似,都表示过去某个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也可用于对人物或事物的描写。
但是法语的未完成过去时还可表示过去重复发生的习惯性动作,这点就和英语的一般过去时的用法类似。
4.语态基本概念中都区分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构成和表意相同。
法语被动语态的构成是:动作的承受者+être+过去分词+par/de+施动者;英语被动语态的构成是:动作的承受者+be+过去分词+by+施动者。
与英语不同,法语被动语态中的过去分词有“性”、“数”的配合问题,在此不再赘述。
总之,法语的严谨性决定使用者在语言的实践中必须“一丝不苟”,前后照应。
以上对比,仅仅是围绕法语教学中的不同板块的粗略对比,法语丰富的语言知识分布在法语学习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层面。
理性思维模式较为成熟后再来学习第二外语,此时法语与英语专业学生头脑中原先的英语知识必然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相互联系,当然,也相互干扰。
若能在各语言知识点之间建立起联系,使相关的语言知识从独立的点串联成线,再从线走向面,直至整体,那么两门语言的教学与学习必定别开生面,师生得以教学相长。
本文以上的粗略对比希望达到提纲挈领,抛砖引玉的功能。
其实法语和英语的对比大到文化、习惯、体系;微到一词一句一标点,都有很多可以详尽叙说的资料和探讨的对象。
在不断改良的二外教学中,英语与法语的紧密联系必将促使两种语言教学的积极互动、不断整合。
三、结语在我国现有的教学体系中,大多数学生在很早就开始了英语语言的学习,他们的第一外语是英语。
随着我们国家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第二外语学习的重要性。
法语作为一门具有严谨语法的语言,也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被广泛应用于国际事务与活动交流中。
在将法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习过程中,英语专业学生已经在语言学习中具有了扎实的基础,并养成了一种理性分析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比学习的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英语语言与法语学习中的联系和规律。
“pas à pas,on va loin.(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创新,不再绝对分割英语和法语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对比中逐步增强语感,便能一点点地提高学生学习法语的自信心;用对比迁移的形式,有条不紊地呈现两门语言复杂的语法体系和内涵,相信一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1]李克勇.法语中的英语化现象剖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2]张海波.浅谈英语基础对初学法语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9,(18).[3]邱大平.英语、法语、德语陈述句语序对比分析[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4]朱雪林.关于法语二外教学方法的初步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