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 小学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语文新教师招考考试试题及答案小学语文新教师招考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在下列汉字中,笔顺规则是从左到右的是()。
A. 鸟 B. 马 C. 火D. 书正确答案是:D. 书。
笔顺规则是从左到右的有: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里、先里后外、先外后里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故选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厉害厉行节约 B. 狼籍声名狼藉 C. 舀水恣意舀取 D. 肆虐肄业生涯正确答案是:A. 厉害厉行节约。
B项中,声名狼藉,藉应写作“狼藉”;C项中,恣意舀取,舀应写作“恣意攫取”;D项中,肄业生涯,肄应写作“肄业生崖”。
故选A。
3、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是()。
A. 苍茫的的原野 B. 暖和的天气C. 充沛的阳光D. 滔滔不绝地述说正确答案是:C. 充沛的阳光。
“充沛的”一般用于形容“阳光”“雨水”等,与“苍茫”“暖和”等词搭配不当。
故选C。
二、多选题1、下列汉字中,属于独体字的是()。
A. 上 B. 民 C. 天 D. 干正确答案是:A. 上。
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符合这个定义的有“上”“民”“天”“干”。
故选ABCD。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 我看了电影《黄继光》,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 前面见到了两条道路,沿着这两条路都可以到达彼岸。
C. 电子游戏虽好玩,但我们要有节制地去玩,不可过度沉迷其中。
D. 在公园里,我时常看见一些老人在打太极拳。
正确答案是:CD。
A项成分残缺,应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前加上“我”;B项前后矛盾,这两条路可能是同一条路;也可能是两条不同的路;D项正确;故选CD。
2024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2024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试验尝试晴朗晴空万里 B. 必须必需修整修身养性 C. 容量容积怀疑疑心重重 D. 忧虑忧郁锻炼锻造工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诞生诞辰奋斗奋发向上 B. 巡视视察成就功德圆满 C. 妨碍妨碍恰当恰如其分 D. 野蛮蛮横书籍书读五车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道理道路反映回味无穷 B. 厉害利害发财富可敌国 C. 工夫功夫做工无所事事 D. 和睦和睦亲善迄今为止二、填空题4、“千锤百炼”这个成语出自《赋得古原草送别》,它的原意是形容反复锤打和冶炼,使金属纯化或诗文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草字头”?A. 花B. 草C. 莲D. 莲答案:D2. 下列哪个成语的书写有误?A. 前仆后继B. 革故鼎新C. 鞠躬尽瘁D. 狐假虎威答案:B3.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表示“看”的意思?A. 观B. 瞧C. 瞻D. 听答案:D4.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离骚》?A.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B.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A5.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狂人日记》B. 《呐喊》C. 《彷徨》D. 《故事新编》答案:A二、填空题1. 《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
答案:孟浩然2. 请补全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________。
答案: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 《离骚》的作者是________。
答案:屈原4. 请补全成语:________无遗。
答案:言行一致5. 请补全句子:________,人恒过然后能改。
答案:人恒爱之,然后能改。
三、判断题1.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答案:正确2.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答案:正确3.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凉州词》。
()答案:错误,出自《凉州词》的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白居易的诗句。
()答案:正确5.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代表作。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背影》中父亲送别儿子的情节。
答案:《背影》中,父亲送别儿子时,先是在车站为儿子买橘子,然后送儿子上车,最后在月台上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
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与不舍。
2. 请简要介绍《草原》的作者及主题。
答案:《草原》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
主题是描绘草原的壮丽景色,表现草原牧民的生活和情感,赞美大自然的美好。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研究必备欢迎下载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1.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1) 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 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表达和评价能力。
4) 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情境中进行。
5) 综合性研究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的策划、组织和实施能力。
6) 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2.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1) “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XXX和zhǒng。
2) “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言和衣。
3) 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角和分秒必争。
4) 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XXX、XXX和XXX的合称。
5)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
其中,风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雅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XXX。
3.辨析题(2分)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
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
(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1) 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别的)2) 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还算)3) 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居然)4) 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竟然)4.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1) 把成语补充完整陈词滥调以效尤,虚无缥缈再接再厉;按部就班,颠扑不破,床头屋脚枕待旦。
2) 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三点水”旁的字?A. 清B. 洗C. 淡D. 沐答案:D2. 下列哪个成语的书写有误?A. 亡羊补牢B. 画蛇添足C. 杯水车薪D. 贪小失大答案:C(应为“杯水车薪”,而非“杯水车薪”)3.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 那只小鸟飞得像箭一样快。
B. 他很聪明,像诸葛亮一样。
C. 那个苹果很甜,像蜜一样。
D. 这本书很有趣,像小说一样。
答案:A4. 下列哪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A. 明B. 重C. 晴D. 星答案:B5.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排比句?A. 春天来了,花开了,草绿了。
B. 他很喜欢吃苹果、香蕉、葡萄。
C. 天空湛蓝,白云飘渺,阳光明媚。
D. 这本书讲述了小明的成长故事。
答案:A(以下题目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1.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
”()答案:柳暗花明又一村12. “______,独在异乡为异客。
”()答案:每逢佳节倍思亲13. “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飞流直下三千尺14. “______,白日依山尽。
”()答案:黄河入海流15. “______,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答案:离离原上草(以下题目略)三、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卖火柴的小女孩》从前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寒冷的新年夜里,赤脚在街头卖火柴。
她很冷,但不敢回家,因为她担心会受到父亲的责打。
她点燃了一根火柴,暖和了起来,看到了美丽的火花。
她继续点燃火柴,想象着温暖的食物和美好的事物。
最后,她在火光中看到了她的祖母,她的唯一亲人。
小女孩紧紧抱住祖母,希望永远不分开。
第二天,人们发现了小女孩冻僵的身体,她带着微笑离开了这个世界。
16.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寒冷的新年夜里卖火柴,最后在火光中与祖母重逢,带着微笑离开人世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试题(附答案)小学语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试题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体态、手势、头语、眼神、嘉许等来表达。
2.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研究的自信心和良好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研究方法。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1.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
(√)2.1-2年级将“大纲”中偏于实践性要求的表述(“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改为偏于研究过程的表述(“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3.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4.“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和实践法。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B)。
A。
拜谒/枯竭冲锋枪/冲击波恣意妄为/千姿百态B。
陨石/功勋倒胃口/倒栽葱崇山峻岭/怙恶不悛C。
梗概/田埂迫击炮/迫切性瓜熟蒂落/啼笑皆非D。
篆书/椽子空白点/空城计愚公移山/向隅而泣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
A。
以逸待劳分庭抗理信口雌黄哄堂大笑B。
漫不经心和颜悦色见微知著推心置腹C。
突如其来接踵而至精妙绝伦浑然一体D。
张灯结彩休戚与共不知所终估名钓誉3.“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C)。
A。
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B。
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C。
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D。
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4.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B)。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B.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C. 传授文化科学知识D. 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 听、说、读、写能力B. 观察、思考、创新能力C. 审美、情感、价值观能力D. 所有选项都是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A. 讲授法B. 谈话法C. 演示法D. 娱乐法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A. 古代诗歌B. 现代小说C. 英语课文D. 古代散文5. 下列哪个选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A. 知识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实践性原则D. 所有选项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2. 请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3. 请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三、案例分析(每题20分,共40分)1. 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荷叶母亲》这篇课文时,采用了多媒体展示荷叶图片,并播放荷叶的生长过程。
请分析这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作用。
2. 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发现学生对课文中的“草原风光美丽,令人陶醉”这句话的理解有困难。
请给出这位教师可以采取的两种教学策略。
四、作文(共30分)请以“我心中的小学语文教师”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表达出你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认知、感悟和期望。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D4. C5. D二、简答题1.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价值观能力。
2023年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问答题】如何理解评估的" 全面性"?2.【填空题】我国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
其中,________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________ 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3.【填空题】阅读教学是________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________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4.【填空题】小学语文是一种___和___的基础工具。
5.【判断题】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6.【判断题】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7.【判断题】新型的师生关系指师生双方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谁也不能控制谁、操纵谁。
8.【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书刊要装帧,门面要装潢,居室要装修,营造一个舒适温馨而又品味高雅的家可以说是工薪阶层中许多人的梦想。
B.舞台上,弟弟的朗颂声情并茂,姐姐的伴奏锦上添花;母亲心中的那丝担忧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C.2008年1月以来,中国居民物价指数CPI出现了明显的涨幅,不少低收人家庭倍感通货膨涨的压力。
D.在骄阳的曝晒下,牵牛花堰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矜持的牡丹也耷拉下了高贵的头颅,失去了先前的神采。
9.【单选题】在教学" 燕" 字时,要让学生注意到上面是" 廿" ,而不是"艹" ,这是A.针对学生知觉不精细的特点B.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C.为防止熟字对生字的干扰D.加强学生对同音字字义的理解10.【填空题】阅读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坚持_____阅读,鼓励_____阅读,推进_____阅读。
11.【填空题】课堂教学的三个要素是____、____、____。
12.【单选题】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文课程性质?A. 工具性B. 人文性C. 科学性D. 实践性答案:C2. 以下哪个成语与“精卫填海”的故事无关?A. 坚韧不拔B. 水滴石穿C. 鹏程万里D. 奋不顾身答案:C3.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三点水旁”?A. 洒B. 洗C. 洋D. 浪答案:C4. 以下哪个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C5. 以下哪个故事与《孟子》无关?A. 鱼我所欲也B. 得鱼而忘荃C. 不为五斗米折腰D.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第一学段的学生应认识____个常用汉字,并能写____个字。
答案:300,1007.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姿势要正确,做到“____、____、____”。
答案:头正、肩平、臂开8. 《狼和小羊》是一篇______童话,作者是______。
答案:寓言,伊索9. 《草原》一文中,老舍先生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草原的美丽。
答案:碧绿、一碧千里、翠色欲流10. 以下诗句出自《咏柳》:“______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二月春风似剪刀。
”答案:二月、似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1. 请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
答案:读写结合原则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语言、知识、情感和思想,为写作提供素材;同时,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读写相互促进。
12. 请简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答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1)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阅读;2)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的阅读材料;3)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如讲故事、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等;4)鼓励学生相互交流阅读心得,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专业)考试真题及答案一、教育理论、心理学试题(18分)1、选择题(12分)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
A.《学记》B.《论语》C.《孟子》D.《中庸》⑵教师的根本任务是()A.教书B.育人C.教书育人D.带好班级⑶对小学生的舆论起主要导向作用的是()。
A.班干部B.教师C.学生自身D.*****⑷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A、生理与安全需要B、社交与尊重需要C、求知与审美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⑸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 )的总和。
A.知识与能力B.智力与能力C.体力与智力D.体力与能力⑹王强考试不及格时总是说:“那些考得好的人都是靠记硬背的,并不能证明他们有能力,我考得差也不说明我没有能力,其实分数是无所谓的。
”这是()。
A.合理化B.反向作用C.补偿D.压抑2、写出你最崇拜的两位教育家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主要教育思想和一句名言。
(6分)名字主要教育思想他(她)的教育名言二、《语文课程标准》知识试题(18分)1、填空题(12分)⑴语文课程总目标总共( )条,根据( )、( )、( )三个维度设计。
⑵( )与(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⑶《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第一学段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第二学段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第三学段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2、简答题(6分)⑴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⑵新课程中,小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包括什么?三、语文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65分)一语言积累(14分)1、请将成语中用错的字改正过来(4分)大言不残( ) 囹圄吞枣( ) 为虎作张( ) 高深莫侧( )鸦鹊无声( ) 原形必露( ) 审时度事( ) 换然一新( )2、古诗文填空(10分)①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② ,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一)一、积累与运用(22分)1、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12分)⑴举杯邀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为知类。
⑸曹刿阻止鲁庄公乘胜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古人写雪,手法不一。
刘义庆《世说新语•咏雪》中的“”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比喻精妙;而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湖上影子,、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则用白描,同样形神兼备。
2、下面字形与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A.间或(jiān)嗤笑(chī)锐不可当(dǎng)同仇敌忾B.啜泣(chuò)颔首(hàn)孜孜不倦(zī)海市蜃楼C.妖娆(ráo)匀称(chèng)根深蒂固(dì)盛气凌人D.悲怆(chuàng) 拮据(jū)毛骨悚然(shù)妄自菲薄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今天天气好,我们一起去登山,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B.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C.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D.老师的举动让孩子们停住了笑声,全场鸦雀无声。
4、依饮填入下段文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我想到,我们永远无法仰见这些壮士的面容,但是我们随时可以见到他们的重现,我们走入民间,到处都有与关云长的绘像;。
如果我们把关公的五给长髯去掉,相信就是壮士们的写生了,他们用生命的狂歌,为中国人的历史写下“忠义”两字。
①紫红色的面孔②浓正的长眉③写在脸上不可侵犯的正气④丹凤的亮眼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①④②③5、在句中,词语的顺序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也不同。
全国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小学语文(120 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题号一二一二三四五核分人题分 10 10 10 14 8 28 40得分第一部分语文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共2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10 分)(汕头市)1.识字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其中对1~2 年级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A.多认少写B.多认多写C.少读少写D.多读多写2.《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规定:要求学生能认识()个左右的常用汉字。
A.3200B.3500C.3800D.4000 3.要求学生能够借助汉字,并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的学年阶段是()A.1~2 年级B.3~4 年级C.4~6 年级D.学前班3.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A.受教育权B.生命健康权C.受尊重权D.人身自由权4.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即侵犯学生的()A.人身自由权B.名誉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二、判断题(每题2 分,共10 分)(福州市)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3.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4.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
()5.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第二部分语文专业知识(共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10 分)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运城市)A.自给.(jǐ)自足不卑不亢.(kànɡ)如饥似.(sì)渴崇.(chónɡ)山峻岭B.自怨自艾.(yì)屡见不鲜.(xiǎn) 处. (chù)心积虑随声附和.(h?) C.不屈不挠.(náo)瞠.(chēnɡ)目结舌茅塞.(sāi)顿开从.(cónɡ)容不迫D.无的.(dì)放矢揠.(y?)苗助长宁.(nìnɡ)死不屈买椟.(dú)还珠【命题立意】考察语音识记能力。
【错因分析】对一些多音字的字音识记得不准确,★★★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桂林市)A.因缘啼笑因缘留恋流连忘返B.斐然斐声文坛渔港涸泽而渔C.桃园世外桃源原件电子元件D.沧桑沧海桑田装扮梳妆打扮【命题立意】考察成语、词语中容易写错的字的正确书写。
【错题分析】对一些成语、词语的意思理解错误,导致写错字。
★★★ 3.整理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
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茂盛。
②银杏树又叫白果树。
③银杏的果实很像杏,我们平时买的白果实际上是银杏的核,它富有营养,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
④那一片片叶子像精美的小纸扇,又像漂亮的蝴蝶翅膀。
⑤每年四月份,当成群的蜜蜂在繁茂的枝叶间忙碌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银杏树开花了。
⑥原来是因为无论是它的雄花还是雌花,都很不显眼。
A.②→①→④→⑤→⑥→③ B.①→④→⑤→⑥→③→② C.②→③→①→④→⑤→⑥ D.①→④→⑤→⑥→②→③【命题立意】考察句子之间的前后衔接。
【错因分析】不能很好地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
★★★★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宁波市)①三峡库区蓄水后,人们将看到“高峡出平湖”的壮丽____。
②我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升空,___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新篇章。
③销声匿迹十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鹤和雪雁等20 多种____鸟类,最近陆续出现在黄河入海口。
A.景致揭穿珍稀 B.情景揭露珍奇 C.景观揭开珍稀 D.景致揭露珍贵【命题立意】考察意思相近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错因分析】分不清楚两个相近词的含义及用法。
★★★5.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杭州市)A.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B.由于生产厂家众多,质量.服务不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现象,使得中国的小家电市场没有形成大名牌优势。
C.今日的首都令每个到过这里的人感到惊叹和赞赏,使每个首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D.有关负责人强调,必须把制止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当作一项长期任务长抓不懈。
【命题立意】考察病句的几种类型,主要有表意不明、缺少主语等。
【错因分析】对句子的意思不能很准确地把握。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4 分)6.默写填空。
(太原市)(1)我家洗砚池边树,。
,。
(王冕《墨梅》)(2)红军不怕远征难,。
,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7.按题目要求填空。
(长春市)(1)用数笔画查字法,“鼎”应查画;用部首查字法,“戚”应查部。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中国古代名著中的一个章节,其中“花和尚”指(人名)。
(3)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各填上一个字,使其变成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对旅客的提醒语。
不要心,当心被偷;不要心,当心被骗。
(4)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曾经写过一张“不可随处小便”的字条,贴在办公大院的一角,以劝阻某些人的不文明行为。
谁知字条在第二天大清早就不见了。
原来,有人仰慕于老先生的为人和书法,悄悄揭下字条,一一剪下这几个字,重新排列后粘好。
这样,原来的几个字便组成了另一个既有教育意义又能登大雅之堂的句子。
这个句子应该是。
(5)有人选用“鱼、游、马、钓、骇、跑、惊、快、鞭”这些字中的几个字,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鱼钓钓鱼鱼骇钓”,最恰当的下联是。
三、诗歌鉴赏(8 题3 分,9 题5 分,共8 分)(惠州市)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辫已忘言。
8.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的心境。
9.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
请你说说为什么。
四、阅读题(每题2 分,共28 分)(一)(广州市)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①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②孰为汝多知乎?” 10.该文中加点的“为”字的读音是,意思是。
11.在句子“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朗读停顿的地方画上“/”。
例如:见/两小儿/辩斗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12.用意译的方法,将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3.根据该文题目的意思,用不超过20 个字的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14.根据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对两小儿提出的问题的解答是 .15.这个故事说明;也说明。
(二)(长沙市)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端上来,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
“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四岁就能让梨,你十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
我是我——不让。
”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去了一半。
“别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
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
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荷包蛋面条。
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
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
”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自己碗里也藏着卧的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6.联系上下文,该文中画“”的空白处应该填上的最恰当的句子是: .17.认真阅读并分析故事中三个情节的共同点,然后填空。
(每格填一个字)□□→□□→总结18.父亲说“孔融四岁就能让梨,你十岁啦,该让蛋吧”的目的是什么?19.父亲对儿子的三次教育,一次比一次深刻。
该文中能显示这个特点的词语依次是,这充分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
20.该文中最能表现全文中心思想的句子是:!(三)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长治市)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公孙仪不受。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②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注释:①公孙仪:《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春秋时鲁穆公的相。
③下人:迁就他人。
2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枉于法,则免于相免:避免。
B.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尽:都。
C.其弟子谏日?? 谏:规劝。
D.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唯:正因为。
【命题立意】考察重点词语在具体句子中的含义。
【错因分析】没有记牢一些重点词的含义。
★★★★ 2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译文:23.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
五、作文(40 分)(成都市)24.人与人相处《现代汉语词典》对“相处”的解释是“彼此生活在一起;彼此接触来往,互相对待”。
人们在相处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感触和领悟。
有人说,相处怎么这样难;也有人说,相处其实很容易。
有人说,相处会带来幸福;也有人说,相处伴随着无奈。
相处,需要心与心的相知,需要手与手的相携?? 请你根据以上提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人与人相处的文章。
得分评卷人答案与解析全国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第一部分语文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20 分)一、单项选择题(10 分)1.A【解析】识字写字对1~2 年级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多认少写。
2.C【解析】《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规定:要求学生能认识3500 个左右的常用汉字。
3.A【解析】对1~2 年级的学生要求能够借助汉字,并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