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的有效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18.05 KB
- 文档页数:3
一. 填空 (每空1分,共22分)1、 接地的分类按接地电流频率可分为_交流(工频)接地 、_直流接地 、 冲击接地 等。
2、电位梯度与离电极的距离X 的平方 成反比,安全的区域每 0.8 m 跨步电压不应大于 50 V 。
3.一般情况下,研究直流或工频接地时,将大地看成导体;研究冲击接地时,在低土壤电阻率地区,只考虑传导电流的作用,在高低土壤电阻率地区,还须考虑 极化引起的位移 电流的影响。
5. 试验证明:屏蔽电缆的一点接地要选在低压控制仪器处 处,而在被控制的一次设备处要 悬空 。
工频接地电阻与冲击接地电阻的关系式是 R a >aR ch (a>1) ,一般情况下同一接地装置的_ 工频__ 电阻大于_ 冲击 电阻。
6.大地由均匀相连的胶结物(ρ1)与不同形状的岩石颗粒(ρ2 )组成,当颗粒的体积百分含量 V< 60% 时, ρ2 对ρ影响不大。
地层非各项同性系数为__ λ=n t p p ______。
7.发、变电站地网的接地电阻介于 圆环 和圆盘形电极的接地电阻值之间,其接地电阻估算公式为 。
8.要发生电化学腐蚀,不但需要有作为阳极发生溶解的金属,而且必须有腐蚀剂 作为阴极去极化剂来维持 阴极过程的不断进行。
接地装置的腐蚀主要属于 电化学 腐蚀。
9. 用文纳四极法测量土壤电阻率时,若要测量从地表到10米深度范围内平均土壤电阻率,测量电极间距离应为10/3米,测量电极插入地中深度应不大于1/6_米,若测得R,则ρ= 2πaR Ω·m 。
10.采用水平外延放射线来降低杆塔或发、变电所的接地电阻,这对降低 工频 接地电阻是行之有效的,但对冲击电流来讲,由于冲击电流的 频率 较高.就应该考虑外延接地体的 电感、电容 效应问题,而不能无限制的外延。
IEC 规定 “外引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 2ρ ”。
11.地电流的分布规律与 电流频率 , 大地电阻率 , 大地介电常数 , 大地导磁率 因素有关。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不选、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也不扣分。
)1.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ABCD)。
(A)保证供电的可靠性;(B)保证供电的良好质量;(C)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D)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用电需要。
2.采用高压输送电能的优点是(BCD)。
(A)施工方便;(B)减少线损;(C)提高送电功率;(D)提高输送距离。
3.关于电阻串联电路,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CD)。
(A)各电阻上的电流相等;(B)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C)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上电压之和;(D)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4.衡量供电电能质量的标准主要是(BCD)。
(A)供电可靠性;(B)电压;(C)频率;(D)波形。
5.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ACD)。
(A)幅值;(B)初始值;(C)频率;(D)初相角。
6.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方法有(ABD)。
(A)外引接地;(B)改良土壤;(C)安装避雷器;(D)用长效降阻剂。
7.以下哪些属于带电作业工具的机械试验内容(AB)。
(A)静荷重试验;(B)动荷重试验;(C)操作冲击试验;(D)耐压试验。
8.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可能受到的作用电压有哪些(ABCD)(A)工频电压;(B)暂时过电压;(C)操作过电压;(D)雷电过电压。
9.引起线路操作过电压的原因通常有(ABCD)。
(A)线路合闸与重合闸;(B)故障与切除故障;(C)开断容性电流和开断较小或中等的感性电流;(D)负载突变。
10.带电作业(ABC)应由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
(A)工作票签发人;(B)工作负责人;(C)专责监护人;(D)工作许可人。
11.保证电力线路工作安全的技术措施主要有(ABCDE)。
(A)停电;(B)验电;(C)装设接地线;(D)使用个人保安线;(E)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围栏)。
12.下列作业项目属于带电作业范畴的是(ABC)。
(A)测量运行中的氧化锌避雷器电流;(B)测量电压互感器的空载电流;(C)检测运行中的线路绝缘子;(D)测量杆塔接地电阻。
降低山区输电线路杆塔防雷接地电阻的方法
徐健;宋镇江;彭育涛
【期刊名称】《建筑电气》
【年(卷),期】2008(027)009
【摘要】降低杆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是提高输变电线路耐雷水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对于多石少土山区线路杆塔,用传统施工方法接地电阻很难达到要求,笔者根据多年施工经验,提出一种既经济适用又效果显著的降低山区输电线路杆塔防雷接地电阻的方法,与同行交流.
【总页数】5页(P37-41)
【作者】徐健;宋镇江;彭育涛
【作者单位】哈尔滨恒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哈尔滨市,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哈尔滨市,150008;贵州都匀供电局线路所,贵州省都匀市,55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
【相关文献】
1.山区输电线路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方法研究 [J], 朱雪凌;张娟;平增;张伟
2.山岩地区降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方法分析及措施研究 [J], 孙伟忠
3.降低110kV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方法探讨 [J], 朱忠良;张海涛
4.山区输电线路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J], 曾华荣;马晓红;许逵;曾鹏;刘宇;郭望旺
5.探讨降低110kV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方法 [J], 龙福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0kV配电网架空线路防雷技术探讨作者:唐书林来源:《华中电力》2014年第01期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实践经验,对10kV配电网架空线路容易遭受雷击的原因及防雷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10kV配电网;架空线路防雷;技术措施一、引言目前10kV配电网线路以架空线路为主,而且具有分布广、设备多、绝缘水平低的特点,易因过电压造成绝缘事故。
因此,在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和施工中,如何提高配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已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各国采取了许多措施,如采用不平衡绝缘、线路加强绝缘、降低杆塔接地装置、线路上安装避雷器等。
配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通过杆塔或引下线与避雷器并联,其作用是将直击于配电线路上的雷电流引入大地,以减少雷击杆塔引起线路停电和人身事故。
无疑,降低杆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实践经验,对10kV配电网架空线路容易遭受雷击的原因及防雷技术措施进行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10kV配网架空线路容易遭受雷击的原因分析(1)由于部分线路铁塔、开关、配变等的接地线被盗严重,使设备失去保护,被盗的接地线未能及时接上而造成雷击线路、避雷器等情况。
(2)由于1Okv线路一般上方都有多处110kV以上线路交叉跨越,高电压等级的线路从远处带来雷电,加上10kV线路本身的防雷设计比高电压等级的线路要低,当同样都位于多雷区时,由于10 kv线路的先天不足,防御雷电的能力,当然会显得较为脆弱,经常遭受雷害也不足为奇。
(3)由于设计上的原因部分l0kv线路使用针式绝缘子。
显然针式绝缘子在线路档距跨度大、抵御强风、台风、雷电等恶劣环境上使用,效果明显优于瓷横担,但是如果针式绝缘子发生内部击穿时,故障不易被发现,而且我们现在使用的针式绝缘子都是耐压35 kV的绝缘子,在强雷电时被击穿、击破,由于绝缘子本身的耐压高,有可能还可以继续正常工作,这种情况巡视是很难发现问题的。
若这些隐患和薄弱环节不排除,线路仍会遭受雷害影响。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及预防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与此同时,人们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据电力部门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电力系统输配电线路故障中,有接近50%左右是因为雷击引发的。
输电线路作为电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旦其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供电可靠性。
为了确保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点,本文就高压输电线路防雷及预防措施进行浅谈。
关键词:电力系统高压输电线路防雷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a)-0114-011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的重要性就高压输电线路而言,其分布较广,它不仅是连接各变电站以及重要用户之间的桥梁,而且也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的主动脉,它运行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供电的可靠性。
为此,输电线路在电网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想要实现强电强网绝对离不开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输电、配电以及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对于系统而言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架空输电线路多数都地处旷野,沿线较长且呈纵横交错分布,正因如此,使得该线路很容易遭受雷击。
当输电线路遭雷击后,会引起跳闸,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使线路和开关设备的维修量增大,而且雷电流还有可能沿线路侵入到变电所当中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坏。
通常情况下,电力系统中以线路的绝缘最强,变电所次之,而发电机的绝缘最弱,如果变电所和电厂的设备保护不周,便会引起绝缘损坏进而影响供电可靠性,会使供电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输电线路的防雷能够有效地减少雷击事故的发展,可以进一步避免经济损失。
所以做好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不仅能够提高线路本身的供电可靠性,而且还可以间接地保障变电所以及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实现整个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的目标。
2 高压输电线路雷击事故高发的原因分析在对大量遭受雷击的高压输电线路进行分析后发现,导致雷击事故高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5kV架空线路的防雷保护措施本文介绍了35kV线路遭受雷击后的危害。
采用典型的防雷保护接线;在35kV线路变电所进出线段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在无避雷线杆塔上装设金属性消雷器,这些防雷技术措施,可以使35kV线路免受雷击的危害。
标签:大气过电压;避雷线;不平衡绝缘;金属性消雷器;避雷器;自动重合闸一、前言35kV线路一般分布很广,雷雨季节遭受雷击机会很多。
线路遭受雷击有三种情况:一是雷击于线路导线上,产生直击雷过电压;二是雷击避雷线后,反击到输电线上;三是雷击于线路附近或杆塔上,在输电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
雷电进行波顺线路侵入到变电站,威胁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避雷器爆炸、主变压器绝缘损坏等事故,直接影响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减少因大气过电压造成的危害,对35kV架空线路应采取必要的防雷保护措施。
二、35kV架空线路应采取的的防雷保护措施1、选择典型的防雷保护接线防止35kV线路直击雷和进行波最有效的方法是架设避雷线。
但因雷击避雷线时,避雷线上产生的电位相当高,35kV线路的绝缘水平承受不了这个高电压,容易造成反击,同样会引起线路跳闸,同时避雷线线路造价又高,因此,35kV 线路只在变电所進出线段,根据变压器容量,架设1~2公里避雷线,以限制流进避雷器的雷电流和限制入侵波的陡度。
为了降低侵入波的峰值和陡度,35kV 线路除架设避雷线外,限制侵入波峰值的办法是在避雷线两端杆塔上还加装管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
为此,35kV线路和变电所要选择典型防雷保护接线,如图1所示:图中:HY5W2-52.7/134型氧化锌避雷器;GB1-2-GXS(35/2-10)型管型避雷器。
2、35kV线路防雷保护的设计要求2.1避雷线的选择2.1.1带避雷线杆塔的选择带地线的35kV线路,要选用定型的杆塔,以确定避雷线悬点高度和与导线间垂直距离h和避雷线的保护角α=tg-1S/h(度)。
一般水泥双杆h为3.25m-4m 为双根避雷线,铁塔h为5.7m为单根避雷线,以满足角α为20°~30°的要求。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技术探讨王宏达发表时间:2020-06-17T10:32:35.137Z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5期作者:王宏达[导读] 随着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摘要:随着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由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系统建设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导致输电线路杆塔不能抵御住雷击。
输电线路的损坏,一方面,电不能传递下去,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影响;另一方面,很多不知情的人可能会由于不小心触摸电线而被电击身亡。
因此,可以说在输电线路防雷工作中,做好杆塔接地工作是重中之重。
本文首先指出了何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系统,其次说明了为何要优化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系统,再次举出了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系统常常遇到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实际工作中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系统优化具体对策。
关键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系统;优化对策引言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和改善地线热稳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综述了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对接地电阻偏高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1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概述一方面,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由雷击输电线路引起的事故时有发生,尤其在雷电活动频繁、土壤电阻率高和地形复杂的地区,雷击输电线路而引起的事故率更高。
一旦Ut与输电线路上由于感应和耦合产生的电位差超过了绝缘子串的放电电压时,绝缘子串就会发生闪络,从而可能导致输电线路甚至系统事故。
由上式可知,当其他因素一定时,Ut与Ri成正比,Ri越小,Ut也越小,输电线路发生反击闪络的事故概率越低。
所以降低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Ri是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途径。
另一方面,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迅速增加,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短路电流也越来越大,从而流经地线的短路电流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地线热稳定的需要,就要采用单位长度电阻较小的地线,从而导致地线的截面过大。
有关电力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措施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电力输电线路一旦遭受雷电灾害就会对其自身和供电网造成巨大影响。
在全面分析输电线路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寻求更为安全、经济、可靠的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不仅可保护供电电路和供电站的电气设备,也可减小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是维持电力系统持续、可靠、优质供电的重要保证,是电力行业普遍面临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分析我国输电线路雷击的几种情况入手,分析探讨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几种方法措施,为提高我国输电线路的防雷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电力系统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雷电是一种强大的自然能量释放现象,可产生热效应、机械效应、电磁效应等巨大破换,雷电向大地放电时的强电流会造成输电线路的严重破坏。
我国是一个雷电灾害频繁的国家,岭南地区已是世界雷电灾害最多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在雷电高发、高地阻率、空旷突兀等地区引发的雷击事故尤为严重,构成了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巨大威胁。
雷电直接击中输电线路会将强大的电流导入大地,也可间接影响导线感应的异号电荷,使线路感应电流侵入电气设备造成损坏。
自美国的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后,世界防雷技术随时代发展迅速,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也随防雷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良好的防雷措施可减少雷击引发的跳闸次数,有效保证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维持电力系统持续、可靠、优质供电的重要保障。
输电线路防雷的技术手段目前进展较小,因此提高防雷效果的关键在于抓好措施措施。
针对输电线路特点和地区地形地貌、接地阻率、地质情况等找出防雷缺陷,并要采取合理有效的防雷措施。
一、输电线路遭雷击的情况分析雷电作用于电力输电线路可在其上形成极高的电压,称为大气过电压。
大气过电压可分为直接遭击的直击雷电过电压和间接影响的感应雷电过电压。
直击雷过电压造成的危害是最大的,按照线路击中部位又分为反击雷电过电压与绕击雷电过电压。
济南长清青杨110kV输电线路工程接地工程施工方案山东长能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长清青杨110kV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项目部..一、工程简介架空线路杆塔接地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减少线路雷击跳闸率的主要措施。
由于杆塔接地电阻高而产生的雷击闪络事故相当多。
由于大部分位于山区、地质条件较差,许多杆塔的接地电阻不合格,有不少杆塔的接地电阻严重不符合要求,且锈蚀严重,造成线路耐雷水平低,经常发生雷电绕击、反击,使线路跳闸,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本次对济南长清青杨110kV输电线路工程所有杆塔接地施工,降低杆塔接地电阻,使之达到合格范围,对防止雷击跳闸,保证电网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保证贯彻和顺利实施工程主要设计技术原则,满足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规程优良级标准的要求,确保工程实现零缺陷移交。
杜绝重大施工质量事故和质量管理事故。
二、杆塔接地施工的要求2.1 质量要求1、本次接地所用接地体钢筋均为Φ10镀锌圆钢,接地引下线为Φ12镀锌圆钢。
2、接地体埋深不得小于0.8m,回填时,要清除石块、树枝等影响接地电阻的杂物,并留15cm的防沉层,对于土质不好的地方,要更换土壤。
3、接地体埋设路径尽量避开可能挖沟及易山水冲刷地带,以避免接地体外露,尽量向低洼潮湿的地带敷设,利于降低接地电阻。
4、接地引下线必须镀锌良好,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必须双面焊接,焊接前必须清理连接处的氧化物,焊接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的..10倍。
5、接地引下线与杆塔连接必须良好可靠2.2 工作要求1、接地引下线必须镀锌良好,发现漏镀锌、脱皮等缺陷必须更换,并向负责人汇报确认。
2、所有接地引下线上的联板都必须保证焊接长度不低于10CM。
3、铁塔四角都必须与接地体连接,预留接地连接口,与接地引下线双螺栓连接。
4、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621-1997中第5.2.1条的规定:架空线路杆塔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5、每基杆塔完成接地后,必须测量接地电阻,直至合格,合格率达到100%。
35kV架空输电线路与防雷措施摘要:本文笔者主要针对35kV架空输电线与防雷措施开展分析,希望通过笔者的分析可以提升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能力,确保输电线路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35kV;输电线;防雷;措施在电力系统中架空输电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输电线的出现运行安全问题,因此想要保护电力系统,做好35kV架空输电线的防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笔者认为开展35kV架空输电线路与防雷措施方面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雷击的含义分析雷击的形式主要分为绕击雷和直击雷。
当架空输电线没有采取避雷措施时会造成雷过电压的情况,从而影响输电线路的运行。
电线杆塔是输电线设施的重要部分,在输配电的过程中具有重大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输电线路不断增多,输电线线路的防雷保护也是电力建设施工、运行的重中之重。
同时电线杆塔也会直接影响到输电线路,一旦遇到雷击杆塔的事件就会将电感直接传输至架空输电线,导致输电线路的电位升高,从而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
二、35kV架空输电线路雷击原因(一)输电线路自身原因35kV架空输电线路受雷击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是由于输电线路的自身原因。
由于架空输电线路周边也会有其他线路,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
另外,其他线路的防雷技术存在不同,如果不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深度的研究,不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也无法达到防雷效果,从而受到雷击的影响。
虽然部分架空输电线路已经使用绝缘子,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当绝缘子被雷击中很难找出故障,尤其是后期维修工作,延长了维修的时间,也加大了维修的难度。
(二)外部环境原因架空输电线被雷击也会受到外部原因的影响。
尤其是在一些乡镇地区,架空输电线路受到雷击是一种常见现象,也存在当地居民对接地线偷盗情况,由于输电线路长期暴露在外部的环境下,经常会受到一些外部的因素造成一些安全事故,例如在雷雨天气,架空输电线路就会受到雷击,从而导致输电线路的运行失常,甚至出现失灵的情况。
第九章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本章要求:输电线路的感应过电压:雷击大地和雷击杆塔时导线上感应过电压的计算输电线路上的直击雷过电压和耐雷水平建弧率及雷击跳闸率的计算。
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及作用分析由于输电线路长度大,分布面广,地处旷野,易受到雷击。
输电线路上出现的大气过电压有两种:一种是雷击于输电线路引起的,称为直击雷过电压;(1)雷直击导线,无避雷线的线路最易发生,但即使有避雷线,雷电仍可能绕过避雷线的保护范围而击于导线(绕击)。
(2)雷击杆塔或避雷线强大的雷电流通过杆塔及接地电阻,使杆塔和避雷线的电位突然升高,杆塔与导线的电位差超过线路绝缘子闪络电压时绝缘子发生闪络,导线上出现很高的电压。
这种杆塔电位升高,反过来对导线放电,称为反击。
另一种是雷击线路附近地面而引起的,由于电磁感应所引起的,称为感应雷过电压。
(3)雷击输电线路附近大地雷击导线水平距离65m以外的大地时,由于空间电磁场的急剧变化,在导线上感应出的过电压,称为感应雷过电压。
感应雷过电压的危害:(3-1)引起线路跳闸,影响正常供电由于过电压引起绝缘子闪络,导线对地短路,雷电过电压持续时间短(几十μs),继电保护装置来不及动作,但工频续流沿放电通道继续放电,在形成稳定燃烧的电弧后,则继电保护装置将使断路器跳闸,影响正常送电(3-2)雷电波侵入变电站导线上形成的雷电过电压波,最终将侵入变电站,经复杂的折反射后,在电气设备上出现很高的过电压,危及设备绝缘,造成事故。
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主要由耐雷水平及雷击跳闸率来衡量。
耐雷水平:雷击线路时线路绝缘不发生冲击闪络的最大雷电流的幅值,单位为KA。
线路的耐雷水平越高,线路绝缘发生冲击闪络的机会就越小。
雷击跳闸率:每100km线路每年有雷击所引起的跳闸次数。
是衡量线路防雷性能的综合指标。
线路防雷问题是一个综合的技术经济问题,在确定线路的具体防雷措施时,应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负荷性质、系统运行方式、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的特点和土壤电阻率的高低等条件,特别要结合当地原有线路的运行经验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
输电线路的杆塔接地方法图文根据电网故障分类统计表明,在我国跳闸率较高地区的高压线路运行总跳闸次数中因雷击引起的事故次数占40%~70%。
同时对雷击输电线路杆塔进行分析,降低杆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无疑是降低输电线路故障的一个有效途径。
遵循这一思路,在设计输电线路杆塔地网时,主要指标为接地电阻。
根据杆塔所处的不同土壤电阻率,选取不同的接地电阻值。
但是土壤会随温度、湿度、含离子量等不同变化,接地电阻并不稳定,有时会出现超标现象,最终造成雷击事故的发生。
现以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某220kV线路12基杆塔接地网的改造为案例,提出一种降低杆塔地网接地电阻、地电位和接触电压的方法,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设计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本线路位于XX,起于某水电站,止于XX500kV 变电站,同塔双回路架设,线路全长9.473km。
同时该线路还承担了其他两水电站的电力送出任务,线路重要性高。
全线海拔高程在1988~2688m之间;为高山大岭和峡谷地形;沿线工程地质主要为半坚硬、坚硬岩类和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区;线路区域内年平均雷暴日为70天。
线路于2016年开始设计,导线型号为LGJ-500/45,架设双底线,其中一根地线为OPGW光缆复合地线,另一根分区段分别采用LBGJ-100-30AC及GJ-80地线。
线路于2018年中旬建成投运,在2019年7月30日以及9月28日两次出现雷击跳闸。
根据对线路地理情况和雷击事故的分析,初步判定为杆塔接地网电阻偏高所致。
2 现场信息收集2019年11月对该线路每基杆塔处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进行测试,发现有12基杆塔地网电阻不满足设计要求。
测试时,将塔腿处断接卡与接地网断开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如表1。
表1 各基杆塔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测试值3 接地解决方案技术分析对现场踏勘后,查阅了以上12基杆塔的接地型式以及接地材料,提出以下三种解决方案。
方案1:将原地网圆钢找出来,在其周围浇灌降阻剂;方案2:在原地网水平射线末端继续增加水平射线,其增加的长度需满足雷电流有效泄流长度,并增加一定数量的接地模块;方案3:采用新接地技术——降阻剂多层施工方法和增加水平射线、抑制环的接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