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道路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道路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道路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四道路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1路网交通流量分布

流向流量图按照运行方向用箭头来表示车辆的运行分布,并将各向流量用数字注明,这种方法形象直观,可一目了然的看清交叉口流向流量分布。下图为高峰小时机动车流向浏览量示意图。

小结:我们可以看到,路口个方向的车流量的高峰小时时段相差较远,流量大小也相差很远,这与出行目的有关,与周围的学校、商业区、居民区分布有关。

4.2方向不均匀系数

方向不均匀系数反映了道路路段上来去两个方向上交通量的大小差异

较大交通量方向上的交通量

方向不均匀系数=

双向交通量

根据表格和方向不均匀系数可以算出:

交通流量方向不均匀系数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上表所示的数据可以看出,由此次全天交通量调查结果可知,该交叉东西方向上的往返两个方向交通量基本是平衡的,南北路上两个方向交通量基本也是平衡的。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 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提示:本题没有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侧重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注意从疏密和城市等级两角度解答。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城市的空间分布结构

城市的空间分布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课中案) 一、以考纲为纲: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二、知识框架 三、基本问题: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P146) 2、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主要类型、分布 与特点?(P146) 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哪些?影响城市内部空 间结构的因素?(P146) 4、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P146) 5、熟记“六瞧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并理解? (P147) 6、熟记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的分析并理解? (P148 ) 7、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P149) 四、小试牛刀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 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与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 (1)~(2)题。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就是( )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就是( )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2017·全国文综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3~4题。 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 境质量 (2015·北京文综)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 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5.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就是( ) A.⑥①② B.⑤③⑥ C.③②④ D.①④⑤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2010年,a、b、c、d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邻近地区,最可能就是因为这四处( ) A.社会知名度更高 B.环境质量更好 C.距行政中心更近 D.交通通达度更高 7.2010年,c处最可能就是( ) A.文化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完整版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专题 一、点状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1.(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6分) 2.下图表示2009年我国八大经济区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空间格局。 简述我国各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3.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4分) 答: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描述

(单条线描述)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 4.描述4500 ℃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6分 (多条线描述)5.读“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概括图中降水量线分布特点。 (6分) 三、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6.(2009浙江卷)读下图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7.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 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年降水量分布图 (1)描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10分) (1)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海岸线大体平行;(2分)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2分)山地多于平原。(2分)形成原因: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

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2分)两大山带中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量多;(2分)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 答案 1.【参考答案】 分布不均衡(2分);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2分); 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2分);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2分) 2.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2)东部地带地级市的共轭竞争力 较强,中西部地带地级市的工业竞争力较弱;(2)大部分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工业竞争力强。(2分) 3. 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 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 4. 4500 ℃等积温线大体沿秦岭-淮河分布;(2分) 东段(110°E以东):大致为东西走向;(2分) 西段(110°E以西):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2分) 5. 大体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与海岸平行);

当前我国交通的特点分析(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当前我国交通的特点分析(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当前我国交通的特点分析(通用版) 道路交通安全受到人-车-路以及交通环境这四位一体的因素影响,而中国的交通安全环境虽有所改善,但也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 (1)混合交通状态严重 对交通事故产生的交通特点分析可知,混合交通条件下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5.9%,同时还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占67.2%);当混合交通且缺少交通控制时,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50.8%,死亡人数占62.4%(1998)。 (2)车辆性能差 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得以实现的主要因素,车况的好坏、车辆的性能等直接影响着道路交通的安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交通运输中的车辆总体特征表为:耐用好修,适应炎热、严寒的气候,无装饰,车辆只具备基本性能。目前国内车辆普遍不适应持续高速行驶的工况,因此在高速公路上表现不佳;机动车的性能不佳、机件失灵或零

部件损坏,均可成为直接导致交通事故的因素。 (3)机动车辆组成结构畸形 国内机动化水平低但交通事故率高。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报告还表明,发达国家(这里指OECD成员国)的交通事故和机动化水平与亚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较,亚洲国家的机动化水平最低,但交通事故率最高。2002年,全国在用机动车保有量为79756763辆,其中,汽车21417279辆,占机动车保有量的26.85%,而农用运输车、拖拉机、挂车等则占73.15%,因此,车辆整体性能较差。而由这些车辆组成的混合交通流将对交通安全构成致命的威胁。对各种交通方式责任事故的分析可知,驾驶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等肇事比率占总数的21.15%,事故死亡率占总数的27.79%。 (4)非职业驾驶员肇事情况有上升的趋势 2000年和2001年由于非职业驾驶人员肇事所占事故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5.6%、38.4%,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大量非职业驾驶员的出现,必然导致交通事故量的增加。 (5)道路等级低

城市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服务功能的关系。 2、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主要功能区类型及其区位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应用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4、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信息 5、逐步培养分析整理资料,归纳推导出结论,并用口头或书面加以表达的能力 6、运用资料并联系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7、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CBD 右图是纽约曼哈顿区的景观图。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的商务活动和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逐渐分离,企业的商务活动从工业生产区分化出来,向城市中心地段集聚和迁移而形成的城市功能区。在景观特征上,高楼林立是城市CBD的标识。 尝试探究:你能说出中心商务区建筑高大稠密的原因吗 提示: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核心区,地价昂贵,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昂贵的地价,加上极为紧张的土地供应,使得建筑物被迫向高处发展,越盖越高,越盖越密。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概念 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及其。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中心商 务区 ? ? ? ? ?区位:城市的部位 特点 ?? ? ??交通,通信发达 早晚人口流动量较,人口差异大

(2)商业区 ???????组成: 和各种商场(或超级商场) 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 高,土地利用 区位:多分布于 或交通干道旁,大城市往往有多个 商业区,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在城市 内 (3)住宅区 ? ?? ??? ???地位:城市中最 的用地方式类型?????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多与企业或单位分布区 或 市政 的住宅区 分化:由于 原因,呈现 与 的分化 (4)工业区 ? ????区位??? ??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 的地带 特点:不同程度地存在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 、混合功能区、郊区。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 ?????????表达方法?????????? 规模决↓定 规模常用 规模表示划分(中国)?????依据: 人口数量四个等级: 城市、大城市、 城市、小城市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 ,服务功能越 ;但不等于两者成 。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早期的功能分区 ,发展成现代城市的某种功能区。 (2)经济原因:由城市中心向外,土地价格逐渐 ,依次形成 、 、 。 (3)社会原因:包括 、生活方式、 。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 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总分结构描述(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2)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2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2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 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 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 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 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 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 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 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 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 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 点。(6分) 【答案】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 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提示:本题没有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侧重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注意从疏密和城市等级两角度解答。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

交通流特性

第三章交通流的基本特性 第一节概述 道路上的行人或运行的车辆构成行人流或车流,人流和车流统称为交通流。一般交通工程学研究中,有特指时的交通流是针对机动车交通流而言的。 交通流的定性和定量特征,称为交通流特性。观测和研究发现,由于在交通过程中人、车、路、环境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作用,道路交通流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性。 1.两重性 对道路上运行车辆的控制既取决于驾驶员,又取决于道路及交通控制系统。一方面,驾驶员为避免与其他车辆发生冲突,必然受到道路条件及交通控制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驾驶员又可以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依据自己的意志自由地改变车速和与其他车辆的相对位置。 2.局限性 由于机动车和道路的物理尺寸所限,车辆运行中相互之间可能会相互妨碍。仅由于道路通行能力的限制和车辆间的相互制约,就有可能引起交通拥挤;另外,车速也是有限的,并因车辆和时空条件而异。 3.时空性 由于车速是随机变化的,机动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状态都是不相同的,因此,交通流既是现有时间变化规律,又有其空间变化规律。道路交通流的以上三个特性进一步说明:道路交通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由这三个特性出发,将道路上的交通流用交通量、速度、密度三个基本参数加以描述。观测、整理和研究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问的相互关系,可以为分析道路上的运营状况、交通规则、路网布设、线形设计、运输调度与组织、运力投放与调控以及为现有道路交通综合治理提供起决定作用的论证数据。

第二节交通量的基本特性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实际交通参与 者(含车辆、行人、自行车等)的数量,又称交通流量或称流量。如果不加说明时,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往来两个方向的车辆数,亦称为车流量。 在交通量观测和统计分析及实际应用中,常见的交通量有以下几种: 1.平均交通量 交通量不是一个静止的量,它是随时间变化的,在表达方式上通常取某一时段内的平均值作为该时段的代表交通量。如年平均日交通量就是将一年内的交通量总数除以当年的总天数所得出的平均值。常用的有平均日交通量,还有月平均日交通量,周平均日交通量以及任意期间(依特定分析目的而定)的平均日交通量等。以上平均交通量可以概括成如下的表达式 平均日交通量 (ADT)=1/n{∑Q (3—1) 式中 Q i——计算期内各单位时间的交通量; n——计算期内的单位时间总数。 如果计算年平均日交通量(A A D T)时,n为365或366,则 年平均日交通量 (AADT)= (3—2) 由此类推:

中国城市空间特征

一、中国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分布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形态一直呈现自东而西,由密到疏的扩散发展特征。建国后国家尽管加强了中、西部地带城镇的建设,但其分布的地域差异仍然具有如下特征: (一)城镇分布东密西疏 从我国目前城镇网密度看,城镇体系内城镇密集东部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总特征。 据1985年统计资料,我国现有城镇7928座,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8.26座城镇。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经济大发展时期,城镇网密度的分布既继承了历史上城镇分布的基础,又受到了国家生产力布局自东而西推移的影响,表现为代表历史遗存主流的城镇网密度密集于东南的格局基本未变;同时作为新城市(镇)迅速崛起的“三线”建设地区,其城镇网密度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两大特征。 1.城市网密度 从1985年全国城市网密度看(表8-1),台湾省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省区,每万平方公里有5个城市;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河南、辽宁、浙江等省、市,是我国城市分布次密集地区,城市网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1个城市以上;湖南、天津、广东(包括港、澳地区)、福建、湖北、江西、吉林、山西、河北、宁夏、北京等11省、市、区城市网密度居中,达每万平方公里0.5个城市以上;广西、陕西、贵州、黑龙江、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等8省、区城市网密度较低,在每万平方公里0.1~0.5座城市之间;而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城市网密度最疏,每万平方公里还不到0.1座城市。采用中位数法将各省区城市网密度分为四级并绘成“中国城市网密度示意图(1985年)”,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城镇体系的城市网分布表现为西疏东密,城市网密度从东向西逐渐递减(除河北、北京地区为低谷外)的规律(图8-1)。 2.镇网密度 从全国镇网密度看,就省区而言,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表8-1)。位居东部沿海地带的上海、浙江、山东三省、市,是我国镇网密度最高的省区,每万平方公里镇数均在40以上;其次是中部地带的山西、湖北、湖南等省区,镇网密度也达到了每万平方公里20个镇以上;再次是辽宁、江苏、广东(包括港、澳地区)、台湾、福建等沿海省区和陕西、贵州、云南、四川、江西、吉林、广西等中部地带 省区(它们多为“三线”重点建设地区),镇网密度在每万平方公里10—20个镇之间;其它省区镇网密度最低,一般均在每万平方公里10个镇以下。 从局部地域看,这种差异更大。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省,苏南地区的苏州市域,平均每24.5平方公里就有一个镇;而苏北地区平均69.8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山区或边远地区,镇分布更疏,如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每1800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内蒙古的乌拉特草原22000多平方公里仅有一座海流图镇。 3.城镇网密度 然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建国36年来,由于国家生产力布局的向西转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偏集东部的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变;尤其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在地域广大的西部地带的川、黔、滇、陕等省区和中部地带的“三西地区”(豫西、鄂西、湘西)的广大内地地区,相应建成我国的后方工业基地。据资料统计,共建成29000多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并建设了一批城市和镇,从而提高了这一地域城镇网密度,表现出我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分布结构日益均衡的巨大潜力所在。 如从全国城镇网密度(表8-1)看,全国平均每1210.6平方公里有一个城镇,而东部地带每438.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中部和西部则分别为1049.3平方公里和2531.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总体上仍然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城镇网分布规律。而从各省区城镇网密度图看(图8-2),我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如黔、滇、陕、豫、鄂、湘及川等省区,城镇网密度与城市网密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尤以湘、鄂、黔、滇四省区最为突出,整个“三线”地区的城镇网密度几乎可与东南沿海及长江下游各省区城镇网密度相伯仲。全国城镇网密度表现为环渤海湾最密,东部、东南沿海、陕、鄂、湘次之,豫、皖、赣、桂、川、黑再次,西部地带最疏的特征。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同名8466)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同名8466)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提示:本题没有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侧重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注意从疏密和城市等级两角度解答。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含答案)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 一、点状地理事物 (1)点的数量、疏密:①均匀一致;②分布不均:何处密集(多)何处稀疏(少)。(空间基本特征) (2)点的位置:在线形事物(沿河流、河谷、海岸线、边境线、交通线)上分布;在面状事物(地形 区、行政区等)上分布。(成因影响) (3)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如规模、等级) (4)点的动态变化 1.目前全球共有30余个国家拥有核电站,总数为400余座,拥有核电站最多的国家是美国。读图概括世界核电站分布特点 世 界运行核电站分布图 2.右图中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归纳出三点。 3.右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 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 布的特点。 4.读图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 二、线状地理事物 (1)描述一条线的分布情况 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①总体变化趋势: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 渐变大(变小);②数值分布:最大值 和最小值的范围,极值(最大值、最小 值);③疏密状况:疏密分布位置。 1.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 明其原因。 2.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 特征,并分析原因。 3.右图为1969年~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 要影响因素。 4.左图为某地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 度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 点。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提示:本题没有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侧重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注意从疏密和城市等级两角度解答。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例3】(03全国卷)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该等温线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城市的空间分布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课中案) 一、以考纲为纲: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二、知识框架 三、基本问题: 1.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P146) 2.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主要类型、分布和特点?(P146) 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哪些?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P146) 4. 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P146) 5. 熟记“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并理解?(P147) 6. 熟记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的分析并理解? (P148 ) 7.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P149) 四、小试牛刀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 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 成(1)~(2)题。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 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2017·全国文综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 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 服务等级。据此完成3~4题。 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 (2015·北京文综)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5.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 集贸市场的依次是( ) A.⑥①② B.⑤③⑥ C.③②④ D.①④⑤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 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2010年,a、b、c、d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 邻近地区,最可能是因为这四处( ) A.社会知名度更高 B.环境质量更好 C.距行政中心更近 D.交通通达度更高 7.2010年,c处最可能是( ) A.文化区B.商业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下图为印度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右图中最能反映左图PQ沿线地租变化的曲线是( ) A.ⅠB.ⅡC.ⅢD.Ⅳ 9.对图中功能区及布局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工园区的布局是合理的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剖析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 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例3】(03全国卷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城镇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城镇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基于张掖市、定西市 (王钦 201375060121 13级地理信息科学1班) 摘要 城镇体系是评价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指标,城镇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极核,决定这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和空间布局。通过对城镇密度,最邻近点指数和城镇分布中心离散都研究,对甘肃省张掖市、定西市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找出甘肃省张掖市、定西市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加快城镇发展和推动城市化建设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最邻近点指数;城镇分布中;离散度 ;空间分布特征 引言 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素有“桑麻之地”、“渔米之乡”之美称。”之美称。张掖市现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共有93个乡镇,904个行政村。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居住着汉族、回族、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26个民族,126万人口。 定西地处黄河上游,位于甘肃中部,是一片古老、广袤、神奇的土地。 全市辖安定区、通渭、陇西、临洮、渭源、漳县、岷县1区6县,119个乡(镇),总人口296万人,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全省14个市州中城镇人口比重最高的是嘉峪关市,高达90.32%;其次为兰州市、酒泉市和金昌市,城镇人口比重较低的是定西市和临夏州。 1主要城镇最近邻点指数 最近邻点指数: R= ran obs D D 式中:D obs 为各点与其最近邻点之间距离的平均值;D ran 为随机分布各点之间的平均距离。 A N ran 1 D

式中:N 为总点数;A 为给定区域的面积。 操作步骤 (1)建立直角坐标系,确定分布点坐标,统计点数并计算给定区域面积; (2)计算各点之间距离,求出每点到最近邻各点的距离,并计算最近邻点距离平均值; (3)计算随机分布点的各点间距离的平均值; (4)计算邻点指数 R ,当 R ≤0.5 时为集聚分布,0.5<R <1.5 时为随机分布,R ≥1.5 时为均匀分布。 1.1张掖市主要城镇最近邻点指数 根据《甘肃省行政区划图》,选择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张掖市6个主要的城镇,通过直尺量算各点与其最近邻点的距离,运用比例尺将其换算,并计算平均值。 所以D obs=43.5755km 运用“方格法”计算张掖市的区域面积为408742km 所以A N ran 1 D =41.27115km 最近邻点指数: R= ran obs D D =1.0558 1.2定西市主要城镇最近邻点指数 根据《甘肃省行政区划图》,选择定西市、渭源县、陇西县、漳县、岷县、通渭县、临洮县7个主要的城镇,通过直尺量算各点与其最近邻点的距离,运用比例尺将其换算,并计算平均值。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得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得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得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得大小、疏密、组成得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得含义。 描述得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总分结构描述(就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得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得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得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她——大小,代表得含义(如城市等级),点得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瞧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就是甲国地图。甲国就是美国重要得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就是该国重要得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就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得突出特点、(6分) 【答案】(2)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得城市(2分)。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得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得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得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得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得表示动态,不带箭头得表示静态。线段得长短、粗细表示量得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得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得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得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对考生来说是难点,地理事物分布的形态主要有点状、线状和面状三种。不同形态的地理事物,描述方法不同,描述语言不同,因此,在作答时,必须弄清楚作答题目是属于哪种形态,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一)总体分布特征:即地理事物的疏密状况,描述用语(分散、集中、均匀); (二)极值区位置:即地理事物的数量与位置关系,哪里多,哪里少,或者哪里密集,哪里稀疏;如果是线状分布,则这样描述(沿河、沿海岸线、沿交通线、沿山脉走向、沿边境线等)分布;如果是面状分布,则这样描述,在(地形区、行政区等)上分布; (三)点的大小:反映地理事物的含义,如规模大小、等级高低等; (四)分布形态:如环状、线状、网状等; (五)点的动态变化,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城市群是指在特定范围内,以 1 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 3 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天山北坡城市群(见下图)是全国 19 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 5

材料二:2017年,乌鲁木齐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43.82亿元,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为1.1 :30.2 :68.7。全市年末总人口222.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8.20万人,乡村人口24.41万人。乌鲁木齐市农业上主张“少种粮、多栽树、冬季不搞大棚蔬菜”策略,稳步推进传统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改变过分依赖种植业的格局。 (1)描述天山北坡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参考答案:(2)城市分布相对均匀(总体特征);城市群空间组织形态呈现出带状发展(分布形态);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分布在绿洲地区;分布在山麓地区;在交通干线两侧集聚(极值区位置)。 材料一: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5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 一、点状地理事物 (1)点的数量、疏密:①均匀一致;②分布不均:何处密集(多)何处稀疏(少)。(空间基本特征) (2)点的位置:在线形事物(沿河流、河谷、海岸线、边境线、交通线)上分布;在面状事物(地形区、行政区等)上分布。(成因影响) (3)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如规模、等级) (4)点的动态变化 1.目前全球共有30余个国家拥有核电站,总数为400余座,拥有核电站最多的国家是美国。读图概括世界核电站分布特点 世界运行核电站分布图 2.右图中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归纳出三点。 3.右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4.读图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 二、线状地理事物 (1)描述一条线的分布情况 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①总体变化趋势: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渐变大(变小);②数值分布: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范围,极值(最大值、最小值);③疏密状况:疏密分布位置。 1.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2.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3.右图为1969年~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4.左图为某地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度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 三、面状地理事物 (1)分布范围、方位(2)延伸方向 (3)形状(条带、团块状等) (4)面积大小与变化 1.描述右图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大型综合商业中心动线及空间设计

大型综合商业中心动线及空间设计
The Line and Space Design of Large-scale Integrated Commercial Center
■ 董高翔 ■ Dong Gaoxiang
[摘 要] 文章分别介绍不同商业类型的基本特点, 并以大型 商业中心为例,概述其空间特点及内外部动线设计要素, 为综合商业中心空间动线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商业中心 动线设计 空间节点 图 7 购物中心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 of retail, and to large commercial center as an example, summarizes the spa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elements of movement design, providing space design reference for comprehensive commercial center. [Keywords] commercial center, movement design, key position 图 8 体验式购物中心
巴士: 作为以上两种客流的补充,商业中心会 结合停车场布置一定数量的巴士站。这同样为消费 者提供了易达性,甚至还会依靠商业中心发展而成 为换乘中心。 步行或非机动车:一般在市中心的商业中心, 消费者会选择步行作为就近消费或约会的交通方 式。因此,位于市中心的商业中心都非常重视建筑 的出入口与城市空间的设计,营造景观,吸引客流。 在动线设计时,有效分析客源交通形式,并设 置有效的人车聚散外部空间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见 图 9、图 10)。 同时,大型商业地产项目涵盖的商业业态类型 众多。从大卖场、百货商场、专业市场、连锁店到 商业街、便民店、餐饮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 等。而商业中心内外空间的设计重点之一就是动线 设计,只有顺畅的动线设计,才可以使商业中心内 的商业业态有效运营,并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动线,意指人在室内室外串联的步点,联动起 来就成为动线。商业综合中心动线设计分为:外部 动线设计和内部动线设计。就是通过动线的设计和 策划,把各商家经营所需要的“独特的商业空间”、 “水平动线”、“共享空间”、“垂直交通”、“出 入口和通道”、“外部节点及广场”等有机组合, 提供最完善的商家经营空间条件保障。 通常情况下, 商户销售额与经过商铺门口的客流量成正比。 所以, 优化客流动线,最大限度地让客流经过尽可能多地 商店门口而又不把距离拉的太长,才能形成最大商 业价值。因此,动线系统设计是否合理,被普遍认 为是一个商业项目能否经营成功的基础条件。 本文主要就大型综合商业中心的人流车流等动 线设计进行分类和描述,为商业中心的空间设计提 供参考。 一、 外部动线设计 商业中心的动线设计必须考虑与外部交通的对 接,这样才能达到聚集客流的效果。联系外部交通 动线系统主要包括商业广场、出入口、停车场进出 动线、行人动线、后勤流线、消防流线。 1. 外部交通联系方式 交通的易达性和外部人流的结合是商业项目成
图 9 日本六本木商业中心交通节点
引言 商业中心近年来成为了商业地产投资建设者的 热衷。目前,城市商业中心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第一, 以商业街形式存在的空间形式 (见图 1~ 4),主要设置满足日常生活或休闲的必要需求。如 24 小时便利店、洗衣店、咖啡店等,服务于街区和 3 km 内的社区居民;第二,以小型主力店为主的空 间形式(见图 5、图 6),主要满足人们日常集中购 物的业态形式。如百货 MALL 为主、其它业态为补充 的购物中心, 服务于 8 km 内的购物及休闲等;第三, 以大型购物商业中心为主的空间形式(见图 7、图 8),商业单体物业接近或超过 10 万 m 。除购物中 心外,还配有写字楼、酒店、公寓等多种产品组合 的城市综合体,满足区域型休闲、娱乐、购物消费 活动等。
2
图 1 商业街区
图 2 商业步行街
功的关键。 联系外部道路与完善的交通运输网连结, 能够扩大购物中心的辐射范围,扩大其商圈,方便 购物者到达以及货料运送。 外部交通形式一般分为: 轨道交通、自驾车、公交车、步行等形式。可以将 交通出入口和扶梯电梯、商业门庭等结合,有效串
图 3 商业底商
图 4 室内步行街
联人流。 轨道交通:轨道交通一般能提供最大的人流, 对商业的发展有积极地作用。一般的商业中心都把 与轨道交通的连接设计作为其外部通接口的必要条 件之一。 自驾车: 随着家庭车的拥有量增加,自驾车将 成为今后较为普遍的购物方式。设置足够的停车场 是保证商业中心有足够人流的必要条件。商业中心 会提供相应容量的停车库或停车场;在市郊,以地 面停车和立体停车为主;在市中心以地下停车库结 合城市道路停车为主。
图 10 香港国际金融二期内外部动线构图
2. 外部商业辅助空间 (1)商业广场 许多大型商业项目都要设置广场,它既可以作 为停车场或顾客暂时休息的场所,也可以为消费者 提供一个游玩及观景平台,起到良好的聚客和散客 的作用。同时,它也可作为户外展示及大型营销活 动的空间,形成商业黄金点。从而聚敛人气,成为 城市公共活动的载体。
图 5 超市卖场
图 6 百货中心
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