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第九章第四节《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平谷区刘家河联办中学卢宇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取自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地理八年级上册。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区域有大有小,大可到中国、世界,小可到一个具体的区域。区域地理注重“人地关系”的研究,它不仅揭示自然环境的特征,而且考虑到社会、经济、历史、人文等各种因素,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关系。借助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认识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动物等,还可以认识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如经济、文化、交通、对外联系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对我们的生活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地理的地位日益突出,它对于制定区域和城市发展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解决区域生态环境和人口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它也是未来公民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西北地区》属于区域地理的范畴,关键是要抓住该区域的地理特征。教材中首先介绍了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明确该地区是中国跨经度最广的地区,为下面的气候特征做铺垫;接着介绍西北地区的地形、气候的特征,并配有各种地图,通过读图分析,得出西北地区最显著的地理特征——干旱;自然地理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对我们的人文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材中最重要的内容便是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主要是介绍地形、气候、河流、植被以及农牧业、交通之间的相互联系;环保是全球性的热点问题,教材的最后提到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主要的问题是草场遭到破坏及沙漠化严重,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警惕我们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树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学生情况分析:《西北地区》属于初二地理学习内容,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基础的知识,能自己进行读图分析,获取一定的地理信息;除此之外,在学习《西北地区》之前,已经学过《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都属于区域地理的学习范畴,所以对于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以及主要学习哪些内容,学生已有基础,学习起来不会太困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事物以及之间的联系;

②掌握西北地区干旱的地理特征以及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并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③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用讲授法、读图分析法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突出本节重点,突破难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观看西北地区生态图,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②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和分工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事物;

2、西北地区干旱的地理特征以及造成干旱的原因。

教学难点:

西北地区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及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讲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最后一个区域:西北地区,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以及气候。

师板书:

(一)、位置范围

(二)、地形:高原、盆地、山地

(三)、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二、讲授新课

师:通过分析气温降水图,我们能得出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降水少、气温高。

师课件播放

师:降水少、气温高体现出西北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是什么?

生答:干旱。

师板书:干旱

师:通过读图分析,我们知道西北地区最显著的地理特征是“干旱”,那同学们想一想,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生答:主要的原因有离海远、山脉的阻挡。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师边播放课件展示边进行讲解

师:好,刚才我们分析了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那这种特征对西北地区的其他地理事物是否会产生影响?

生答:会。

师:答案是肯定的,那干旱都会对西北地区的哪些地理事物产生影响?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生1答:干旱会对西北地区的植物生长、农业生产产生影响。

生2答:干旱会对西北地区的河流产生影响。

生3答:干旱还会对西北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产生影响。

师:好,同学们回答的很全面,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干旱怎样影响着该地区的其他地理事物。

师边播放课件展示边进行讲解:首先,干旱的气候会对西北地区的河流产生影响,看书P3 7“西北地区地形图”,找找看都有哪些河流,首先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生答:塔里木河。

师:在塔里木河的旁边还有两条小的河流。

生答:疏勒河、弱水。

师:很好,在塔里木河的上方也有两条小的河流。

生答:伊犁河、额尔齐斯河。

师:不错,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和其他地区的河流相比,西北地区的河流明显要少而且短小,主要以内流河为主,但西北地区也有一条大河是?

生答:黄河。

师:这是干旱对河流的影响,除此之外,刚才有同学说到对植物也有影响,下面我们看段视频,西北地区的植物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生观看视频并作答:自东向西植物的分布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干旱的气候除了影响西北地区的河流、植被这些自然地理事物,同样也会对该地区的农牧业生产有影响。看书P41—42,气候干旱对西北地区的农牧业有什么影响?

生看书并作答:由于降水少,西北地区只能在有水的地方发展农业,所以是以灌溉农业为主。河套平原引黄河水灌溉,河西走廊以祁连山冰雪融水进行灌溉,塔里木河的周围也有一片农业区。

师:总结的很全面,那除了灌溉农业以外,该地区还有没有其他的发展农业的方式?

生答:在新疆地区。

师:回答的很好,新疆有大面积的荒漠地带,但在有水源的地方会有一些植被的分布,成为重要的农业区,这是绿洲农业,并带有这些,说到这儿,不能不提的是新疆地区一种独特的:坎儿井。

师播放课件展示并进行讲解

师:接下来我们看看干旱的地理特征对畜牧业有什么影响。

师边播放课件展示边进行讲解

师:最后,我们来看看,人口以及城市的分布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师播放课件展示:观看西北地区城市交通的分布图,城市以及交通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生答:主要集中在黄河沿岸以及沙漠边缘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刚才我们分析了西北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以及各个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畜牧业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产业部门,但是也给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最后,我们来看看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师播放课件展示西北地区植被分布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西北地区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接下来,同学们看书P45—46,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主要有什么问题?

生看书并作答:植被遭到破坏、沙漠面积扩大。

师:回答得很准确,这是目前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出现的最主要的问题,那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生看书作答:降水少、滥垦滥伐、畜种的乱啃。

师:总结得很到位,既然我们已经发现了问题,就要找到解决的办法,同学们接着想一想,都有哪些可以采取的措施?

生答:植树造林、种草方格、修建草库伦

师:不错,回答得很准确。好,我们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已经讲完了,下面我们以填空题的形式来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巩固练习

师播放课件展示习题,生作答

师:除此之外,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难点知识:西北地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师播放课件展示,生作答。

板书:

课后反思:

课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研读教材、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且注重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团结合作精神,并提高学生读图获取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自己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虽然我积极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但自己讲授的内容依然很多,学生还是有一半的时间在被动的听讲,不能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除此之外,由于资历尚浅,自己的专业知识要深入学习,对教材也要不断的研读,语言还需要锤炼、精简,语态也需要加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不断的努力,不仅提高自己的水平,更要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们学到有用的知识,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中国的西北地区(导学案)(含答案)说课讲解

中国的西北地区 编写人殷敦齐审核人李映泓审批人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全面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 2、学会分析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3、学会分析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解决措施 4、树立分析地理问题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重点与难点】 1、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2、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解决措施 3、树立分析地理问题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本节课涉及的主要地理原理】 1、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思路——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体现 3、工农业交通的区位条件分析 课时安排:1-2课时 【课前预习案】见课堂自主学习手册 【课堂探究案】: 1、气候: (1)西北内陆大陆性特征的体现: (2)西北地区降水的分布规律: (3)天山北坡降水多的原因: 2、水文:该地区多内流河,季节性河流,湖泊多属于内流河。内流河水文 特征有哪些?

3、植被:一-荒漠草原为主 (1)植被由东向西呈现怎样的变化?理由是什么?反映了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 (2)为什么天山北坡有生长良好的森林,南坡的森林却很少? 4、(1)新疆的山地牧场冬夏季方面的场所在哪? (2)我国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5、近年来在吐鲁番的哈密瓜种植园地表上都铺 满了砾石(上图),哈密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 很大的提升,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特征分析砾石 对哈密瓜生长的影响。 6、坎儿井(右图),普遍于中国 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灌溉系统。坎儿井 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 古代三大工程。据图并结合西北地区 的自然特征,请思考坎儿井对输送灌 溉水源有什么作用?

中国区域地理 西北地区学案

中国分区地理——西北地区学案 编者:李红艳审核:张丽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全面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 2、能够运用各类图表分析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3、学会分析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危害和解决措施。 【重点难点】 1、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2、工农业交通的区位条件分析。 3、分析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危害和解决措施。 【自主学习】 一、位置与范围 1.位置:(1)经纬度位置:73°E--123°E ,36°N--50°N (2)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3)相邻位置: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 2.范围:读《区域地理》P125图3-2-38,指图说出西北地区的范围。 (1)自然界线:大致位于以西,以北。 (2)行政范围:大致包括、、北部和大部分。 二、自然地理特征 (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以和为主。包括高原、 盆地和盆地等地形区。新疆地形“”,其中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吐鲁番盆地 中的湖海拔--155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天山以南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其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盆地。 (2)填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山脉名称:A 山脉,B 山脉,C 山脉, D 山脉, E 山脉, F 山脉, G 山脉, H 山脉, I 平原, J 平原, K 高原,L 盆地,M 盆地,N 盆地。 2.气候特征 西北地区是气候,属于干湿地区中的、地区,气温日、年较差,日照强,多大风,降水稀少,自向递减。 读《区域地理》P125图3-2-39,填写下面表格;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8章《西北地区》复习学案

第八章西北地区(复习课) 【考点扫描】(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西北地区的位置、地形及气候特征。 2、能在图上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范围。 3、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及形成原因。 4、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及资源的开发的意义。 【自主复习】(独立自主,快乐收获) 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______级阶梯,大体位于___________以西、长城和昆仑上----阿尔金山以北,,地形以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东部主要是_________,西部________和_________相间分布。 2、西北地区的河流主要是___________(内流河或外流河),该区域河流稀少,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其主要水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北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灌溉的地区,形成______________。 4、西北地区的灌溉水源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西北地区有“塞北江南”之称的两大平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西北地区常年气候干旱,有一种古老的灌溉工程——______________。 6、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______________,周围又有__________环抱,来自________的____________不易到达,气候_________,降水_________,称为我国____________的地区。 【合作复习】(重点难点都在这里) 探究1:思考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特征以及原因。 探究2:西北地区的植被分布(景观)特征是什么?什么原因造成的? 探究3: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西气东输工程的线路以及经过的地形区等。 发源地途径地形区途径省区目的地 西气东 输工程 一线 二线 【达标测评】(懂了,不等于会了) 1、左图是新疆地形分布图,右图是塔里木盆地绿洲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21西北地区学案

21西北地区学案

学案21 西北地区 位置与范围 1.位置:(1)经纬度位置:73°E--123°E ,32°N--50°N(2)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3)相邻位置:与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相邻 2、范围: (1)自然界线:大致位于以西,以北。 (2 )行政界线:大致包括、、北部和大部分 (3)降水界线: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毫米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一、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以和为主。包括高原、盆地和盆地等地形区。新疆地 形“”,其中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天山以南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绿洲”是当地主要的农业区,中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盆地 (2)填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A 山脉,B 山脉,C 山脉,D 山脉,E 山脉,F 山脉,G 山脉,H 山脉,I 平原,J 平原,K 高原,L 盆地,M 盆地,N 盆地,②河 2、气候特征 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属于干湿地区中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大,日照强,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过程:位置:深居远离水汽难以到达;环绕面积广大高原隆起,阻隔水汽进入 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贺兰山以西贺 兰 山内蒙古高原东部 年降水量不足毫米毫米以下毫米以上 干旱程度极端干旱区干旱区半干旱的草原地带 自然景观和(只在—些高耸的山地迎风坡,降水 稍多,山顶冰雪覆盖。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成为绿洲 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3 (1)西北地区河湖稀少,以内流河、内流湖为主。主要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主要湖泊:博斯腾湖、艾丁湖、罗布泊 (2)河流的水文特征: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岭重重阻隔,降水少,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水量小,有大片无流区;汛期短,主要出现在夏季;植被覆盖率低,河流含沙量大;黄河上游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4、植被特征 西北地区降水的不同表现在植被的变化上,本区植被以和为主。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基本以贺兰山为界。

西北地区优秀教案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分析思维能力。 2.掌握本区降水少对植被、河湖、农田、城镇的特点和分布的影响,以及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的重要性。 3.继续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以及分析区域地理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区域地理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综合分析法。 二.教学重难点: 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业牧业生产的影响,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填图法,综合归纳分析法 四.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复习了中国总论部分的政区,中国地形,气候等相关知识,也复习了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识,所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缺乏在区域中综合分析的能力。五.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西北地区 位置: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范围:新、内蒙古、宁、甘肃西北部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夏季高温, 冬季寒冷) 地表多沙漠、戈壁 植被:从东向西:草原、草原荒漠、 荒漠 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干旱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和内流湖 农业:灌溉农业:宁夏平原、河套平 原、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 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 内蒙古 煤 矿产资源石油 优势自然资源天然气(西气东输:原因、意义) 稀土 草场资源广布 光照条件好 人口,城镇分布特点:多呈带状和点状分布;沿河分布;分布在山麓水源地 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原因,治理措施) 铁路:包兰,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

图 3 图例 现代 约 0.6 万年前 约1.1万年前 N 2012届区域地理练习题---西北地区 图5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夏季流量小 B.补给以降水为主 C.水量向下游增大 D.径流年际变化小 读图4,完成3~5题。 3.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 .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 .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 .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 .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4.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 .河流水量更大 B .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 .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 .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5.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森林破坏 B .土地荒漠化 C .水土流失 D .地面沉降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 具有重要作用。图3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 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①湖面低于海平面 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 A.①③ B.③④ C .①② D.②④ 7.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 .围湖造田 B .绿洲萎缩 C .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气候变干 (2011年广东高考41题)8。(28分)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11)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12)。 (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 。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 河,判断理由是 。(6分) (2)图12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 ;深度1.6米处是 沉积, 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 ,理由是 。(10分) (3)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2017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各科均适用)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各科均适用)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 (具体怎么导入,需要简单阐述)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一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____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____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二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三)巩固练习 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点,彰显文章主题。 本文是一篇( )文,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或( )说明方法,采用( )表现手法,用词\语言( ),通过( )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并从中悟出( )道理\或抒发(表达)了( )情感。 文段中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比喻、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夸张、排比、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现有的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基础知识上,会对西北地区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不会很深刻。西北地区是进入中国地理分区以来的第二个区域,对于区域分析的方法也不是很熟练,从课堂的推进来说,要层层递进,不能只讲知识点,要把原因解释清楚,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中国分区地理的相关知识点。 二、课标、教材与教学内容分析 本部分内容课标提出要能够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他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能够描述和确认该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能够运用各类图表,分析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能够说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以及该地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能够在地图上说出该地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说出主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地。能够运用正确的环境观,对区域内出现的土地荒漠化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四、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形成的原因;水热组合变化的规律性;西北地区的河流的水文特征;西北地区的特色农业。 五、教学难点

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角度出发,描述西北地区特定的位置、地形、气候条件下发育成相应的土壤和植被,以及相应的农业地域类型,在自然资源的分布条件下,形成了相应的工业。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投影仪展示两组图片,一组反映“打磨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组反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教师:一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不尽西北的开阔与广袤,一首“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不尽我们对西北的赞美。西北究竟是一个怎样神奇的地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鸟的天堂》逆向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逆向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逆向教学设计 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时间40分钟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

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12个词语; 3、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4、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 重点1、学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八年级下册地理《西北地区》学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西北地区》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内的地形、山脉、河流等地理事物。 ②掌握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③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由展示西北地区的景观图片导入新课,采用读图法,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突出本节重点,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和分工合作的意识,以及感于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山脉、河流等。 干旱的自然特征。 教学难点: 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大屏幕播放西北地区的景观 师:同学们,这些景色美不美啊? 生:美。 师:美在什么地方? 生:有悠扬的马头琴声,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浩瀚的沙漠…… 师:想不想知道这些美景出自哪里呀? 生:想 师:好!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去了解这一极富神秘色彩的西北地区。 二、讲授新 大屏幕展示“西北地区的地形图”。 师:这幅地形图中描绘出了很多地理事物,我们先看一看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生七嘴八舌说出有:山脉、地形、河流、省区等。 师:好,我们分组来完成:组找出本区的山脉;第二组找出本区包括的

地形,并想一想有什么特点?第三组找出本区包括的省区及主要的城市;第四组找出本区的主要河流,并想一想有什么特点,完成后派一代表发言。 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师:下面请组的学生代表汇报你们探究的结果。 一组代表上讲台,在图上指出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 连山、贺兰山、大兴安岭。 师:你们真了不起,找得又多又全,能不能利用这些山脉,说一说本区的 位置? 一组代表指图说:西北地区位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大兴安岭以北。 师:很好。并补充:从祁连山到大兴安岭之间的这段分界线是古长城。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熟悉这些山脉。 师指图中山脉的位置,生说出山脉的名称。 师:组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下面看第二组的同学展示了。 二组代表上讲台,在图上指出本区的地形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有一生补充说:还有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与反思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与反思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西北地区的基础知识,对西北地区的环境有所了解,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学生的地理基础比较薄弱,容易混淆部分概念,学习难度适中。 设计思想: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用形象化的手段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设置地理情境,让学生观察、体验、探究、理解地理事象,紧扣新课标要求并重视实施过程,采用演示实验教学法、讲解法、合作式学习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 (2)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特征及其成因,能说明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3)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荒漠化发生的地区及其不断变化的原因。 (5)了解我国荒漠化的危害及荒漠化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对荒漠化成因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概括总结能力; (2)应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地图,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气候和植被景观的关系,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培养与人交流、交往合作的能力。 (3)通过对荒漠化防治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的论证,提高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地理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环境有密切关系。 (2)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难点:荒漠化的危害及荒漠化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教学方法:演示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MP3等; 实验器材:一块木板、两个塑料垫其中一个垫子上有塑料小草、四杯沙子、两大杯清水、小电风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逆向教学设计(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逆向思维训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逆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技能 【教学重点】 1.学会逆向思维方法 2.掌握逆向思维技巧 【教学方法】发现法、讨论法、竞赛法、训练法 【教学过程】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案例一:司马光砸缸 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性命。案例二: 有一道趣味题是这样的:有四个相同的瓶子,怎样摆放才能使其中任意两个瓶口的距离都相等呢?可能我们琢磨了很久还找不到答案。那么,办法是什么呢?原来,把三个瓶子放在正三角形的顶点,将第四个瓶子倒过来放在三角形的中心位置,答案就出来了。把第四个瓶子"倒过来",多么形象的逆向思维啊! 案例三: 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却又是一个资源贫乏国,因此他们十分崇尚节俭。当复印机大量吞噬纸张的时候,他们一张白纸正反两面都利用起来,一张顶两张,节约了一半。日本理光公司的科学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通过逆向思维,发明了一种"反复印机",已经复印过的纸张通过它以后,上 面的图文消失了。重新还原成一张白纸。这样一来,一张白纸可以重复使用许多次,不仅创造了财富,节约了资源,而且使人们树立起新的价值观:节俭固然重要,创新更为可贵。智力思维训练题: abcde所代表的省份 对地理非常感兴趣的几个同学聚在一起研究地图。其中的一个同学在地图上标上了标号a、b、c、d、e,让其他的同学说出他所标的地方都是哪些城市。 甲说:b是陕西。e是甘肃;乙说:b是湖北,d是山东;丙说:a 是山东,e是吉林; 丁说:c是湖北,d是吉林;戊说:b是甘肃,c是陕西。这五个人每人只答对了一个省,并且每个编号只有一个人答对。你知道abcde分别是哪几个省吗? 答案:假设甲说的第一句话正确,那么b是陕西,戊的第一句话就是错误的,戊的第二句话就是正确的;c是陕西就不符合条件。甲说的第二句话正确。那么e就是甘肃。戊的第二句话就是正确的,c是陕西。同理可推出a是山东,b是湖北,c是陕西,d是吉林,e是甘肃。篇二:逆向思维训练教学设计 附: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逆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技能 教学重点:1.学会逆向思维方法 2.掌握逆向思维技巧 教学设想:分五步:第一步明理示向,第二步示例明样,第三步现演树样,第四步示范促壮, 教学过程:

西北地区省优质课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西北地区 课程标准: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运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读“西北地区位置”图,认识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2、通过读“西北地区主要城市和交通线”图,分析西北地区城镇分布特点; 3、通过读“西北地区主要农牧业分布”图,探究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重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感知西北 教师:在祖国辽阔的疆域上,有这样一片神奇的地方。这里有皑皑雪山矗立天宇,这里有茫茫草原延伸远方,这里有大漠戈壁演绎的英雄梦,这里有丝绸之路见证的国富强,这里有肥美牛羊驰天地,这里有甜润瓜果飘清香。这就是我们的大西北,一片充满魔力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走进西北地区。 教师:要想效率高,心中有目标,请同学们大声、快速朗读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读图描述西北地区位置、范围及自然特征。 学会分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变化规律及城镇分布特点。 举例说明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结合学习目标,通过自学,认识西北。 二、认识西北 展示自主学习任务: 教师:请同学们学习课本P14—15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时间6分钟。完成任务的可以举手示意。现在开始。 1、描述西北地区位置、范围。 2、读图6-3-1,找出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区。 3、试着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4、找出西北地区主要河流,说出当地河流特点。 5、完成P14学习行动2,说出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变化规律。 6、完成P15学习行动3,说出西北地区城镇分布特点 1

(精编)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走向世界的中国》导学案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走向世界的中国 1.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及主要的气候特征,通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的比较,了解两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及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 2.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提高读图能力及思维能力。 一、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干旱的西北地区 (1)位置:①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范围:内蒙古、新、宁三个自治区和甘北部。 (3)地形:以高原和②为主。 2.自然特征 (1)外力作用:③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 (2)河流:以④为主,且河流很少。 (3)绿洲:分布在盆地边缘。 3.高寒的青藏高原 (1)位置:横断山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2)范围: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 (3)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有“⑤”之称。 (4)寒:终年积雪,⑥广布。 4.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1)牧业 西北 内蒙古:温带草原,典型畜种有⑦。新疆:山地牧场,典型畜种有 ⑧。青藏:高寒牧场,典型畜种有⑨、藏绵羊。 (2)西北灌溉农业 特点:利用河水、⑩、地下水灌溉。分布区:河套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 (3)高原农业 作物:青稞、小麦。分布:藏南谷地、等河谷农业。 二、走向世界的中国 1.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国情:国土辽阔、。 (2)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条件进行合理改造,扬长避短, 发展经济。 2.在世界中求发展 (1)基本国情: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仍然是第一位的。 (2)经济全球化: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引进和及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3)责任: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等问题,我们对保卫世界和平,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使人类社会的进步,肩负着重大责任。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 (具体怎么导入,需要简单阐述)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一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____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____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二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三)巩固练习 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点,彰显文章主题。 本文是一篇( )文,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或( )说明方法,采用( )表现手法,用词\语言( ),通过( )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并从中悟出( )道理\或抒发(表达)了( )情感。 文段中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比喻、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夸张、排比、对偶(又名对仗、排偶)、反复、借代、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又名顶针、联珠)。

高中地理-西北地区学案

章丘一中地理学案 区域地理西北地区 设计人:审核:高二地理组时间: 2015-12-16 【学习目标】 1.了解西北地区所处的位置、重要的地形区及河流; 2.掌握西北地区重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3.分析西北地区农业生产; 4.分析西北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5.学会区域特征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识图填图】 1.在图中的纬线上填注北纬40°、45°;经线上填注东经80°、90°、100°、110°、120°; 2.山脉:;;;; ;;;。 地形区:;;;; ;。 河流:①;②;③;④;⑤。 铁路线:;;; ; 【探究思考】 一、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1.分析本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2.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及原因?

3. b湖为咸水湖,近年来该湖逐渐萎缩。试分析该湖萎缩的主要原因及该湖萎 缩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4.问题:修建坎儿井有哪些好处? 5、矿产资源: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要的能源调配工程是 ; 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影响? 二、西北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 1.西北地区主要农业类型?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区及灌溉水源? 2.宁夏平原枸杞、瓜果品质优良主要的自然条件是什么?宁夏平原发展种植业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3.评价新疆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 4.西北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的主要特征 三、生态环境问题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其中问题最为突出。 1、荒漠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形成的原因,说明我国荒漠化之路的主要措施 2、沙尘暴: 发生时间:冬春季节,尤其是季 形成原因: 1.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②水文:河流稀少而短小,以内流河为主。 ③地貌:沙漠广布,以风蚀、风积地貌为主。④植被:覆盖率低,东西差异显著。

西北地区导学案

高二地理导学案(二) 设计人朱箐审核人高二地理编写时间 2016-3-22 新授课题西北地区课时 1.5 教学目标 1.查阅地图,准确记忆西北地区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主要河流及矿产。 2.阅读相关材料,分析西北地区的农业类型和分布以及与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3.能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4.能运用“区位分析”原理,分析西北地区工农业发展的方向、主要生态坏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治 理措施,进一步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1、主要地形区位置识记、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农业与个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农业生产特点和限制因素。 2、运用“区位分析”原理,分析西北地区工农业发展的方向、主要生态坏境问题。 知识链接 列表比较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盆地与高原、 丘陵交错 ? 气候特征? 耕作制度一年两至三熟? 主要农业类型河谷农业? 主要农作物? 【自主学习篇】 位置与范围 1.位置:(1)经纬度位置:73°E--123°E ,32°N--50°N(2)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3)相邻位置:与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相邻 2、范围: (1)自然界线:大致位于以西,以北。 (2)行政界线:大致包括、、北部和大部分 (3)降水界线: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毫米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一、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以和为主。包括高原、盆地和盆地等地形区。 新疆地形“”,其中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天山以南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绿洲” 是当地主要的农业区,中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记忆基础知识

英语逆向教学设计探索

英语逆向教学设计探索 ——以Module one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为例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姚培骊 摘要逆向设计是一种以学习目标引导的,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不以教材为依据,而以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学习结果表现为对知识进行意义理解,并能有效地将知识和技能迁移于新情境中。 关键词逆向设计学习结果理解 目前通常的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或者教材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围绕学习内容 设计教学活动,最后检测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初看起来这种设计没有问题,但仔细推敲,疑问不少:学习目标达成的预期学习结果( Desired Results)是什么?学生取得预期学习结果的评量证据 (指标)是什么?学习活动是否能帮助学生取得预期的学习结果? 在这些问题的驱使下,我以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 Grant Wiggins and Jay McTighe)的《Understanding by Design》—《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年3 月出版中文版) 为学习范本,开始了对重视理解的教学设计的探索。 一、逆向设计 美国教育评量( Assessmen)t 学者威金斯和麦克泰在《Understanding by Design》中强调教学的逆向设计( Backward Design),强调课堂、单元和课程在逻辑上应该从想要达到的学习结果导出,而不是从我们所擅长的教法、教材和活动中导出。〔1〕墨尔本大学教授约翰·哈蒂( John Hatte)在《可见的学习》中也强调:学习起始于“逆向设计”——而不是起始于教科书、备受喜欢的课或久负盛名的活动。学习从教师(最好还有学生)了解期望的结果(对应于学习目的的成功标准)开始,然后逆向运行到学生开始上课的状态。〔2〕这种逆向设计是适合于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设计,它属于成果导向教育( 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理论指引下的教学设计。成果导向教育自1981年由斯派迪(William G Spady)创设以来,受到国内外教育学界的追捧。OBE理念的基本原理是:所有学习者均成功(Success for All) 〔3〕 英语教学设计如果采用成果导向理论下的逆向设计,就不能像通常那样依据教材内容来确定学习目标,而要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和英语课程标准来确定学习目标,考虑什么学习结果可以表示达成目标,需要制定学生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评量标准,学习过程和教学方

21西北地区学案

学案21 西北地区 位置与范围 1.位置:(1)经纬度位置:73°E--123°E ,32°N--50°N(2)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3)相邻位置:与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相邻 2、范围: (1)自然界线:大致位于以西,以北。 (2)行政界线:大致包括 、、北部和大部分 (3)降水界线: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毫米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一、自然地理特征 (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以和为主。包括高原、盆地和盆地等地形区。新疆地形 “”,其中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 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天山以南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绿洲”是当地主要的农业区,中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盆地 (2)填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地理名称A 山脉,B 山脉,C 山脉,D 山脉,E 山 脉,F 山脉,G 山脉,H 山脉,I 平原,J 平原,K 高原,L 盆地,M 盆地,N 盆地,②河 2、气候特征 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属于干湿地区中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大,日照强,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过程:位置:深居远离水汽难以到达;环绕面积广大高原隆起,阻隔水汽进入 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贺兰山以西贺 兰 山内蒙古高原东部 年降水量不足毫米毫米以下毫米以上 干旱程度极端干旱区干旱区半干旱的草原地带 自然景观和(只在—些高耸的山地迎风坡,降水 稍多,山顶冰雪覆盖。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成为绿洲 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3、河湖特征 (1)西北地区河湖稀少,以内流河、内流湖为主。主要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主要湖泊:博斯腾湖、艾丁湖、罗布泊 (2)河流的水文特征: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岭重重阻隔,降水少,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水量小,有大片无流区;汛期短,主要出现在夏季;植被覆盖率低,河流含沙量大;黄河上游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4、植被特征 西北地区降水的不同表现在植被的变化上,本区植被以和为主。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基本以贺兰山为界。 5、资源状况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走向世界的中国》导学案

第26课时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走向世 界的中国 1.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及主要的气候特征,通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的比较,了解两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及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 2.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提高读图能力及思维能力。 课前进行自主学习(预习),完成《知识体系梳理》和《预习效果检测》,在学习时,可参照以下几点。 1.在学习这两个区域的特征时,可从其景观图入手,然后联系我国的降水分布特征分析西北地区的特征,联系我国的地形特征分析青藏地区的特征;两地的农牧业进行对比分析更好一些。 2.在分析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特征时,还可以从其地区的位置入手,联系我国的降水特点进行分析,两地区的特点都要从其独特的角度进行分析。 3.读图消化法:区域地理的许多知识空间分布性强,如位置、地形、气候要素、植被、河流、农业、工矿业、交通线、城市等,一是要把这些知识落实到图上,建立空间概念;二是将这些地理要素通过地图把它们联系起来去认识,形成同一空间各种要素的结构认识。 4.在分析西北地区地理特征时,一定要抓住“干旱”的自然特征;而在分析青藏地区地理特征时,要抓住“高、寒”的自然特征。 1.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2.西北和青藏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成因。 1.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完成《知识体系梳理》和《预习效果检测》;教师搜集资料,如从网上下载有画面、有解说的反映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景观、荒漠草原景观、荒漠景观——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青藏高原景观、农牧业生产或生活的录像片段,利用教材上的插图等制作多媒体课件;在黑板上画出西北地区轮廓图和青藏地区轮廓图。 2.课内:适时播放多媒体课件,创设课堂探究学习情境,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教师进行指导和归纳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把两区域的最主要特点讲清楚,然后让学生分析这些特点是如何形成的,会对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怎么样的影响,以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而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充分利用教材插图,指导学生阅读,从图中分析得出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另外,可利用两区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3.课后:学生进行复习巩固,完成《技能应用与拓展》和《固学案》,教师及时批阅讲评。 播放西北地区沙漠、胡杨林等精美图片。播放图片的同时,配以歌曲《青藏高原》为背景音乐。 一、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干旱的西北地区 (1)位置:①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范围:内蒙古、新、宁三个自治区和甘北部。 (3)地形:以高原和②为主。 2.自然特征 (1)外力作用:③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 (2)河流:以④为主,且河流很少。 (3)绿洲:分布在盆地边缘。 3.高寒的青藏高原 (1)位置:横断山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2)范围: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 (3)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有“⑤”之称。 (4)寒:终年积雪,⑥广布。 4.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1)牧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