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燃气轮机结构设计课程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355.77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燃气轮机结构设计课程报告PW4000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总体结构分析

ppt汇报人:张X 1113XXXX

报告撰写人:邵X 1113XXXX

柳XX 1113XXXX

资料收集人:万XX 11131048

杨XX 11131047

廉XX 11131046

目录

摘要 (3)

0.PW4000简介 (4)

1.高低压转子结构形式及支承方案 (4)

1.1高低压转子的结构形式 (4)

1.1.1低压转子 (4)

1.1.2高压转子 (4)

1.2支承方案 (4)

2.传力路线分析 (5)

2.1气动力: (5)

2.1.1扭矩 (5)

2.1.2轴向力 (5)

2.2惯性力: (5)

2.3结构支承传力分析 (5)

3.风扇转子及机匣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 (6)

3.1风扇转子 (6)

3.1.1设计要求 (6)

3.1.2结构特点 (6)

3.2机匣 (7)

3.2.1设计要求 (7)

3.2.2结构特点 (7)

4.气流通道设计特点 (7)

4.2气流通道形式 (8)

4.3PW4000 (8)

5.涡轮转子-支承结构设计特点 (8)

参考文献 (9)

摘要:本文是《航空燃气轮机结构设计课程汇报》所要求的结构分析汇报,主要从高低压转子结构与支承方案、传力路线、风扇转子及机匣设计、涡轮转子支承结构方面分析了PW4000发动机,还探讨了从结构设计上实现高气动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PW4000 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结构分析

0.PW4000简介

PW4000是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于1982年12月8日宣布拟研制的一种商业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旨在取代JT9D-7R4发动机满足未来宽体客机的需要。设计的目标是在发动机安装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发动机性能(增加推力,降低耗油率)。

1987年7月首次交付使用,装备于B767-200、A310飞机。

1.高低压转子结构形式及支承方案

1.1高低压转子的结构形式

1.1.1低压转子

为鼓式结构,结构特点——结构简单、零件数目少、加工方面、具有较高抗弯刚性,但,存在抵抗离心力的强度限制。

1.1.2高压转子

为盘鼓混合式结构,且为焊接和短螺栓连接的组合。结构特点——由盘、鼓筒、轴组成,兼具鼓式转子抗弯性和盘式转子强度高的特点。

1.2支承方案

PW4000采用了普惠传统的设计。低压转子为0-2-1方案,高压转子为1-1-0方案,5个支点支承于3个机匣上,无中介支点。

方案分析:

低压转子上增加了一个支点,即在风扇后滚珠轴承后面,增加了一个滚棒轴承,很好地解决了低压转子刚度不足的问题。

高压转子采用的二支点支撑方案将后支点安置在涡轮之前,可以使两支点间的距离减小,从而有利于控制轴的变形,但是由于轴承径向尺寸的限制,涡轮轴刚性较小,并且两级涡轮盘呈悬臂。然而根据国外学者研究,两级涡轮的结构采用1-1-0较为有利。

这种方案无中介支点,因而结构简单。但需要有较长的低压轴,加工困难。

LP 0--2--1

1#、1.5#、4#

HP 1--1—0

2#、3#

2.传力路线分析

总体传力路线:叶片——盘\鼓筒——轴承——轴——机匣(径向)

2.1气动力:

2.1.1扭矩

气动产生的扭矩将一方面通过转子叶片传给轴承再传给轴,另一方面将通过静子传给支撑机匣,粗略地看两者可以抵消。而实际上由涡轮输出的燃气并非完全轴向,故最终作用于机匣上少量力矩,再由发动机安装边传给飞机。

扭矩的传递依靠联轴器。

2.1.2轴向力

气动产生的轴向力在压气机跟涡轮上有着较大的力,先是气体冲撞叶片传递给叶片,再由鼓筒或盘传递给轴承,而轴承承受的轴向力需要卸荷——一方面压气机和涡轮的轴向力方向相反,相邻安装有助于卸荷,另一方面卸荷腔的应用也将减小轴向载荷。

2.2惯性力:

发动机内的部件自身质量会产生径向力,这个径向力将由轴承支承,而轴承最终将力传递给机匣。PW4000应用了涡轮级间支撑框架传力——在两级涡轮之间建立了承力框架,但这种做法拉长了发动机轴向长度,且降低了涡轮效率。同时由于PW4000涡轮转子有后支点,结构上采用了涡轮后轴承机匣,将轴承负荷外传。

2.3结构支承传力分析

将轴承从左向右依次编号为1、1.5、2、3、4

轴承1将低压压气机的推力传递给中介机匣;

轴承1.5径向支承低压转子驱动轴;

轴承2将高压压气机推力传给中介机匣;

轴承3径向支承高压压气机和高压涡轮;

轴承4径向支承低压转子尾端和低压涡轮。

3.风扇转子及机匣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

3.1风扇转子

3.1.1设计要求

转子要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

基本原则是等强度,等刚度设计

抗外物打伤能力和包容能力强;

采用结构措施提高可靠性

防喘、减缓振动,避免共振;

效率提高、工作稳定可靠;

重量轻、寿命长、成本低。

3.1.2结构特点

结构形式:

鼓式转子:结构简单,零件数目少,加工方便,并且具有较高的抗弯性。

盘式转子:由一组轮盘和中心轴组成,与鼓式转子相比结构强度好,但抗弯性能差,。容易产生振动。

转子特点:

38片叶身带中间肩的钛合金叶片。

叶根为燕尾型榫头。

风扇叶片为LRU, 可在外场按重量矩成对更

换。

叶身构造特点:

带凸肩阻尼结构的叶片叶身中部配有减振

凸肩(或称阻尼台),各个叶片之间的凸肩相互

顶紧,可避免发生共振和颤振,提高叶片抗外

物打击能力。

3.2机匣

3.2.1设计要求

在支撑结构中承担着承力框架的作用,同时承担防止叶片飞出时的包容作用和吸声降噪的作用。风扇机匣提供一平滑气流通道并支撑安装进气道整流罩。

3.2.2结构特点

前风扇机匣:

1、支撑安装进气道整流锥

2、包容环(阻隔器):内有风扇叶尖防磨带—可阻挡风扇叶片断裂时径向飞出发动机。

中介机匣:

1、发动机的主要结构件

2、有许多发动机组件的安装点,主要实现内外涵道分流或气流通道的过渡转接。

高压压气机机匣:

采用典型双层机匣结构,内机匣做成沿轴向分成多段,每段机匣均做成整环,用两段机匣的安装边将带安装边的外环夹住,静子叶片做成几个扇形段。装拆时,无需装拆叶片。这种结构设计保证了均匀的叶尖间隙,但结构变的复杂,质量增加。

4.气流通道设计特点

4.1特点

进口处:外物易打伤、结冰、腐蚀。

转速高:叶片根部、轮盘承受负荷极大,平衡要求高。

对空气做功:要求效率高、叶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