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潢课程设计说明书

装潢课程设计说明书

装潢课程设计说明书
装潢课程设计说明书

创意系列包装设计

——装潢设计

1绪论

1.1 产品简介

花生酥糖是“工业化摇篮”唐山最知名的小吃之一,原产地唐山市东南部大史马,在北京、武汉、江苏、广州等地都可以买到。

花生和砂糖被能工巧匠混合一体,再经过那么“一扒”,形成了螺旋形长方体的糖卷。咬一口,瞬间就碎成千万片。好的花生酥糖是入口即溶的,绝不粘牙。花生酥糖味道馥郁浓香,富含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可谓“最健康的甜食”。花生酥糖适宜各年龄段人群食用,是唐山地区人民最主要的节日食品之一。

1.2 产品包装要求

唐山花生酥糖一般以30元/kg左右的价格在市面上出售。以前市场上的花生酥糖包装多以草纸裹包,外加纸绳捆绑固定为主,包装形式较为朴素简陋,虽然该产品广泛受到唐山地区人民的喜爱,但难以登上大雅之堂。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花生酥糖从一种唐山地区人民从市场上买来后仅限于自己家中食用的小吃逐渐变成了逢年过节馈赠亲友的礼品,因此对该产品包装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礼品花生酥糖包装也多以结构最简单的天罩地式盘式纸盒为主,并不能充分满足该产品作为礼品的包装需要,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该产品在除唐山之外其他地区的市场上的流通。

图2 草纸裹包的花生酥糖

包装作为产品的“外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并体现了产品的价格及消费群体的品位。我根据花生酥糖的产品特性及现行包装的优缺点,考虑对产品包装进行改进,

以实现拓宽市场的需求。

2 调研分析

2.1 调查目的

通过市场调查了解花生酥糖的包装现状和发展情况,以及消费者对花生酥糖包装的喜好和需求,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系统认识,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

2.2 调查对象及方式

我这次调查的对象是武汉市各超市及其顾客,调查的方式是调研和访问的形式。

2.3 调查结果分析

花生酥糖包装设计应在造型上与众不同,只有优美的造型才能给消费者丰富的视觉享受。另外,花生酥糖包装的装潢可从色彩中体现出来,色彩的运用只能从食品的特点出发,设计需要显示出花生酥糖的特色,同时兼顾消费者的欣赏习惯。

另外,合理的食品包装应做到对花生酥糖有恰倒好处的保护性,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性能保护和并不浮夸的精美装饰,方便贮存、运输和消费者使用。

经过以上的市场调查与分析,我设计的花生酥糖内包装盒的容积为869.4cm3,净含量为225g ,市场定位在中档消费品。适合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运用了系统化和人性化的设计观对包装进行了设计,满足了消费者的自我审美趣味、体现了绿色食品的风格,满足了人审美和认知的精神需要。

3 设计定位

针对花生酥糖的适用人群及产品特性,我为该产品设计了两种包装纸盒——盘式折叠纸盒和正六棱柱形的异型纸盒,盒型风格各异。同时,为了作为礼品而专门设计一手提袋,从而使整个礼品风格统一,提高其产品档次。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该产品的价位和上市时间与包装结构、包装装潢的一致性,要避免过度包装的情况出现。由于该产品为唐山地区人民最主要的节日食品之一且价格相对适中,包装的设计也应该结合节日气息与民俗文化的元素,尽量做到创意新颖独特,在不过多增加包装成本的前提下满足广大群众的使用需求和审美观念。

4结构设计

4.1 产品性能及特征分析

一块花生酥糖的形状为螺旋形长方体,可近似看作长100mm,宽20mm,高15mm 的规则长方体进行计算。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一种尺寸较小的花生酥糖(以下简称小酥糖),尺寸大小与普通的糖果相近,以热封成型的塑料袋为内包装,以长方体的折叠纸盒为中包装。每个包装盒可装0.5kg或1kg酥糖。

图3 热封成型裹包的小花生酥糖

4.2 选择纸盒盒型

4.2.1 盒型一:盘式折叠纸盒

图4 盒型一:盘式折叠纸盒

(1) 盒型成型原理

该盒型为典型的盘式折叠纸盒。成型时,以底板为中心,后侧板、前侧均向盒内折叠,锁合襟片也均向盒内折叠。左侧板、右侧板均向盒内折叠,然后左半部分盖板,右半部分盖板均向盒内折叠并锁合。至此,整个纸盒成型完毕,形成一个规则的长方体。

(2) 特征分析

这款盘式纸盒以锁合成型为成型方式,整个盒体不需用黏结剂即可成型,对于存放食品的包装来说,这一设计是安全可靠的,有利于食品的安全性保障,也能满足环保的要求。前后侧板通过锁合襟片的相互锁合而成型,而盖板则是通过左右两端板延伸出来的两块纸板锁合成型,这一结构的设计较为新颖巧妙,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整体上来看,该方案所选纸盒结构简洁大方,安全卫生,且设计有新颖之处,但承重性能有待进一步考查。

(3) 选择理由

该方案所设计的包装纸盒为标准的长方体型的盘式纸盒,合体形状规则,符合

广大人民群众对包装的功能性需求,且便于装箱运输,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盒型。

4.2.2 方案四:正六棱柱形的异型纸盒

图5 盒型二:正六棱柱形的异型纸盒

(1 )盒型成型原理

该盒型采用了正六棱柱的外观形状,且符合盘式纸盒的成型特点,盒盖部分为花型锁结构。成型时,以中间正六边形的纸板为中心,四周纸板均向盒内弯折90度,构成盒盖的六个襟片相互锁合。至此,整个盒型成型完毕。

(2)特征分析

这款纸盒的结构较为简单,盒体仍采用了盘式纸盒的成型方式而形成正六棱柱的形状,盒盖结构以花型锁锁合,增强的包装的视觉美感。

(3)选择理由

正六棱柱的造型相对较为规则,相对于上述两个方案采用的异型纸盒更易于装箱运输,且盒盖部分的花型锁设计能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4.3纸盒平面图及各部分尺寸

4.3.1盒型一

图6 盒型一的平面展开图及尺寸标注

已知一根花生酥糖的尺寸为:l=50mm,b=20mm,h=15mm。花生酥糖在方案一的纸盒中共有10根,采取5×1×2、Q型排列的排列方式,即纸盒长度方向上排列5根酥糖的宽边,纸盒宽度方向上排列1根酥糖的长边,高度方向上排列2根酥糖的高边。盒体内尺寸及制造尺寸确定过程如下(以下计算所得数值单位均为mm):

内尺寸:

L i=20×5+2(5-1)+8=116

B i=50+8=58

H i=20+2(2-1)+6=28

制造尺寸:

L3=116+(6-1)×0.5=118.5 圆整为120

所以L6=L7=L3=120

H2=28+(2-1)×0.5=28.5均圆整为30

所以H4=H2=30

B3=58+0.5=58.5圆整为60

所以B1=B2=B4=B5=B3=60

H6=H7=60

盒型一的包装纸盒平面展开图及尺寸标注如图所示。整体上来看,盒体的制造尺寸为:L×B×H=120×60×30(mm)

4.3.2 盒型二

该方案所设计的正六棱柱形的纸盒同样适用于容装小酥糖,按照酥糖平均密度及容装量约为1kg计算,可取底板正六边形边长为60mm,盒体高为30mm。各部分具体制造尺寸如图所示。

图7 盒型二的平面展开图及尺寸标注

4.4手提袋结构设计

4.4.1手提袋结构图

图8 手提袋结构图4.4.2手提袋平面图几个部分尺寸

铁路站场及枢纽课程设计_图文

]

2)确定车站各项设备的相互位置及数量; 3)设计车站布置详图,并绘制比例尺平面图(1∶2000); 4)用分析计算法计算车站通过能力; 5)编写设计说明书。 1.3 初步分析 1)从图1可知,D站的车流来源于A、B、C三个方向,必须考虑折角车流问题,即D 站第三方向C的衔接位置问题。 2)从○2和○3给出的站坪长2200米和到发线有效长1050米的数据,并结合表2可确定 本区段站的车站布置形式应当为单线横列式区段站。 表2 不同车站站坪长度 车站种类车站布 置形式 远期到发线有效长度(m) 1050 850 750 650 单线双线单线双线单线双线单线 会让站、 越行站 横列式1450 1700 1250 1500 1150 1400 1050 中间站横列式1600 2000 1400 1800 1300 1700 1200 区段站横列式2000 2500 1800 2300 1700 2200 1600 纵列式3500 4000 3100 3600 2900 3400 2600 3)由○4可知各衔接方向机车类型一致,结合○3中,限制坡度均为6‰,到发线有效长 为1050米,可知在D站不需要变换牵引重量,无需增减轴作业,则不需要加挂补 机。 4)根据○5可知,在D站需要定期对机车进行保养、维修,需要在D站设立站修所和机 务段。 5)根据○8可以确定D站第三方向C的衔接位置、到发线的数量、牵出线的数量。 6)根据○8和○9的综合考虑可以确定机车走行线的数量,机车出入段线的数量。 2 车站基本布置图选择 2.1 车站类型的确定 设计车站为单线铁路区段站,按《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2006)的有关规定,单线铁路区段站应选择横列式布置图型,在有多个方向接入且运量较大时,可以预留或采用纵列式图型。设计车站衔接三个方向,运量适中,根据规定选用横列式布置图。

固废课程设计: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Content 前言 (1) 1、绪论 (3) 1.1生活垃圾概述 (3)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4) 2、工程概况 (5) 2.1工艺选择 (5) 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6) 2.3项目设计要求 (8) 3、填埋场的选址 (8) 3.1场址禁设地区 (8) 3.2选址条件 (9) 3.3场址比选与场址确定 (9) 3.4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 (10) 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12) 4.1防渗工程 (12) 4.2水平防渗 (12) 4.3垂直防渗 (16) 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18) 5.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18) 5.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18) 5.3渗滤液收集系统 (19)

5.4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19) 5.5工艺选择 (21) 6、填埋气体收集导排及利用 (21) 6.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21) 7、填埋作业设备选择 (22) 7.1推土摊铺设备的选择 (22) 7.2压实设备的选择 (22) 7.3取土设备的选择 (23) 7.4喷药和洒水设备的原则 (23) 7.5其他设备的选择 (23) 8、封场工程 (24) 8.1填埋场的封场系统设计 (24) 8.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25) 9、环境保护与检测 (26) 附图 (27)

前言 一、设计目的 进一步加强对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的认识,通过工程设计训练,强化课堂知识,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 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和总体设计(填埋区库区场底工艺平面布置图、库区堆填规划平面布置图); 2、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包括场底防渗结构布置图、库底与边坡防渗结构布置图、边坡锚固平台处防渗结构布置图、库区周边锚固沟处防渗结构布置图,封场); 3、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包括工艺流程选择、主要构筑物尺寸、主要设备选型)。 三、设计条件 1、设计题目:阳江市600吨/天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主体设计 2、原始数据及操作条件要求:规划用地总面积247400平方米,填埋高度45米。 四、主要工作内容 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和总体设计; 2、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 3、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 4、绘制符合规范的工程图; 5、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写作规范

课程设计说明书写作规范(参考) 一、编写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必须用A4(210mm*297mm)白纸打印。打印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印。每一页上方留25mm,左侧留25mm,下方和右侧分别留20mm。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律左侧装订。 二、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构成: 封面 课程设计任务书 前置部分摘要 关键词 目次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 引言 1章 2章 2.1(条) 2.1.1(款) 2.1.1.1(项) 2.1.2 正文 2.2 主体部分 2.2.1 2.3 2.3.1 2.3.2 3章 3.1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部分附录B 附录C (一)前置部分 1.封面:封面包括设计题目、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等几项内容。 2.目录: 目录是课程设计的篇章名目,要按顺序写清楚设计构成部分和章、节的名称。要求列至二级目录。 3.摘要:摘要是说明书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

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摘要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不少于300字;外文摘要不少于20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略多。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4.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关键词之间空二格。 (二)主体部分 1.引言: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2.正文: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基本观点,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必要的数据和图表,以及通过研究得出的结果与对结果的讨论等。 (1)文中所用的符号、缩略词、制图规范和计量单位,必须遵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或本学科通用标准。作者自己拟订的符号、记号缩略词,均应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 (2)图:课程设计中的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所有的图应编排序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如图1、图2……,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 (3)表:所有的表应编排序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如表1、表2……。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也可以附注于表下。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能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的数字或文字。 (4)数学、物理和化学式 课程设计说明书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5)计量单位: 课程设计说明书中的量和单位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辽宁工业大学 工艺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 Al-12.5 Si-3 Cu-2-2Ni-0.5Mg铸造合金热处理工艺设计 院(系): 光伏学院 专业班级: 材料工程技术102 学号: 学生姓名: 杨向天 指导教师: 李青春 教师职称: 副教授 起止时间: -7-5~ -7-16

前言 合金工具钢的淬硬性、淬透性、耐磨性和韧性均比碳素工具钢高, 按用途大致可分为刃具、模具和检验尺寸使用的量具用钢三类。合金工具钢广泛用作刃具、冷、热变形模具和量具, 也可用于制作柴油机燃料泵的活塞、阀门、阀座以及燃料阀喷嘴等。 此设计是经过在课堂学习热处理理论知识后的探索和尝试, 其内容讨论如何设计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 重点是制定合理的热处理规程, 并按此完成Al-12.5Si-3Cu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目录( 小二号黑体, 段前段后1行, 1.25倍行距, 居中排列) 1 低合金刃具钢热处理工艺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圆板牙钢的服役条件、失效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圆板牙技术要求及示意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圆板牙钢的材料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圆板牙9SiCr钢的C曲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圆板牙9SiCr钢加工工艺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9SiCr圆板牙(M12)钢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9SiCr圆板牙钢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理论错误!未定义书 签。 2.8 选择设备、仪表和工夹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 圆板牙热处理质量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0 圆板牙热处理常见缺陷的预防及补救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铁路站场彭山中间站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题目: 中间站设计 专业: 铁道运输 年级: 姓名: 学号: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指导教师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 签章) 年月 日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1.2设计资料 第二章站型布置及确定主要设备 2.1 分析原图和设计资料要求 2.2 确定站型 2.3 确定客运设备 2.3.1 旅客站房布置 2.3.2 旅客站台布置 2.3.3 跨线设备 2.4 确定货运设备 2.4.1 仓库 2.4.2 货物站台 2.4.3 堆放场 2.5确定到发线数量及位置 2.6 货场平面计算 2.6.1货场布置图种类

2.6.2 中间站货场布置 2.6.3 彭山站货场平面计算 2.7 确定牵出线数量及位置 2.8 确定道岔辙叉号数 2.9绘制车站平面示意图 第三章平面设计 3.1 确定设计线间距 3.2确定车站信号机以及警冲标位置 3.3 坐标计算 3.4 线路有效长 3.4.1 定义 3.4.2 线路有效长计算 3.5 确定进站道岔中心里程与进站信号机位置 3.6 道岔数量确定 3.7确定铺轨长度 第四章CAD绘制彭山站布置详图

第1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计的题目为中间站设计, 即根据所给的中间站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周边环现有的车站布置图。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大家学会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 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 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 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按照设计要求, 找出原有设计中不合理和不优的地方进行更改。从而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 即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 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 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 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 搜集的资料分析原有设计图的优点与缺点找出不合理的地方, 然后重新确定站型及主要设备的数量和布置方法来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包括各类线路, 各个道岔的号数和布置, 信号机的布置, 警冲标的布置, 轨道绝缘的设置。使新设计的中间站能够满足客货运量的要求已经车站各项作业的要求, 最后用CAD绘制出车站的详图, 独立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工作。 1.2设计资料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崇明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 班级:55388799 学号:05793346 学生姓名:XXX 设计时间:2011.11.5-2011.11.14 指导教师:XX XXX

目录 一■前言------------------------------------------------------ P 1-2 1.1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1.2固体废物的危害 1.3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 二■工程概况--------------------------------------------------- P 2-3 2.1项目背景 22课程设计目的 2.3设计要求 2.4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三■设计计算-------------------------------------------------- P 4-7 3.1填埋场容积计算 3.2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3.3填埋气体产生量的计算 四■卫生填满场的设计------------------------------------------ P 7-8 4.1处理对象 4.2填埋场的选址 五. 填埋场的防渗 ---------------------------------------------- P 8-12 5.1防渗方式 5.2防渗材料 5.3防渗结构 六. ------------------------------------------------------------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P 12-13 6.1渗滤液的特点 6.2渗滤液的收集 6.3渗滤液的处理 七. ------------------------------------------------------------ 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 P 13-14 7.1填埋气的组成 7.2填埋气的收集系统 7.3填埋场气的导排 八■终场覆盖-------------------------------------------------- P 14 8.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8.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要 (1) 1前言 (2) 2塑件的工艺分析 (3) 2.1塑件原材料分析 (3) 2.2塑件结构、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 (4) 2.3塑件的体积与重量 (5) 2.4塑件注塑工艺参数的确定 (4) 3拟定成型方案 (6) 3.1分型面的选择 (6) 3.2确定型腔布置 (7) 3.3浇注系统的设计 (8) 3.3.1主流道的设计 (8) 3.3.2浇口设计 (8) 4.模具成型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9) 4.1凸模、凹模、型芯设计与计算 (9) 4.2型腔侧壁厚度和底板的计算 (10) 5.脱模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12) 5.1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 (12) 5.2脱模力的计算 (12) 6.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13) 7.注塑机的选定与相关参数的校核 (14) 7.1注塑机初步的选定 (14) 7.2注塑机相关参数的校核 (14) 8.设计小结 (15) 参考文献 (15)

塑料饭盒注塑模设计 学生: 指导老师: 摘要: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塑料饭盒的注塑模具设计,该塑料饭盒材料为无毒PP材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塑件产品。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的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注塑模。该课题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都有详细的设计,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模具的加工工艺。通过整个设计过程表明该模具能够达到此塑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根据题目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饭盒注塑模具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针对塑件的具体结构,该模具是点浇口的双分型面注射模具。 关键词:注塑模,塑料饭盒 Potted molded plastic lunch box's mold design Student: Tutor: Abstract: This topic mainly aims at potted molded plastic lunch box's mold design, this plastic lunch box material for the non-toxic PP material, is in the daily life the common one kind models a product. Through to models to carry on the craft the analysis and the comparison, designs a note mold finally. This topic from the product mix technology capability, the concrete mold structure embarks, to mold's gating system, the mold formation part's structure, goes against the system, the cooling system,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s choice and the related parameter examination, has the detailed design, simultaneously and simple establishment mold's processing craft. Through the entire design process indicated that this mold can achieve this to model the processing craft which an institute requests. According to the topic design's primary mission is the lunch box injection mold's design, is also designs an injection mold to produce models a product, realizes the automation to raise the output. In view of models a concrete structure, this mold is the runner duplex profile injection mold.. Key word: note mold , plastic lunch box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机械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二○一四年月日

目录 一、任务书--------------- -------3 二、指导教师评阅表----------------------4 三、序言-------------------------------------------------------------------------------------------3 四、零件的分析-----------------------------------------------------------------------------------3 五、工艺规程的设计------------------------------------------------------------------------------4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 (2). 基面的选择---------------------------------------------------------------------------4 (3). 制订工艺路线------------------------------------------------------------------------4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5 (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6 六、设计心得与小结-----------------------------------------------------------------------------11 七参考文献-------------------------------------------------------------------------------------1 1

【VIP专享】中间站站场课程设计

题目:中间站站场设计专业: 年级: 姓名: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桥系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铁道2010 学生姓名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辅导教师 开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教研室主任 一、课程设计题目 中间站站场设计 二、设计目的 1、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2、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 3、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 4、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

三、原始资料 某新建单线Ⅱ级干线,在红梅镇设中间站,预留站坪的平、纵断面资料如下图所示。 1、限制坡度6‰; 2、内燃牵引,东风型机车; 3、到发线有效长750m; 4、轨道为次重型,正线及站线皆用50 kg/m钢轨; 5、运输要求:每天直通货物列车15对,摘挂列车1对,零摘列车1对,旅客列车2对;本站货物装卸量较小,且以下行方向为主; 6、正线用高柱色灯信号机(基本宽度380 mm),站线用矮形一机构色灯信号机,并有轨道电路; 7、本站除正线外,尚需一条到发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8、货物线满足一次可装卸5辆车; 9、正线外轨超高h为150mm,站线无外轨超高。

四、方法步骤及进度安排 1、布置站型及确定各项主要设备(0.5周) (1)确定站型; (2)确定客运设备; (3)确定到发线数量及布置位置; (4)确定货运设备; (5)确定牵出线数量及位置; (6)绘制车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7)确定道岔辙叉号数。 2、平面计算(1.5周) (1)确定设计线间距; (2)曲线要素计算; (3)货场平面计算; (4)确定车站信号机、警冲标位置; (5)坐标计算; (6)有效长计算; (7)确定进站道岔中心里程与进站信号机位置。 3、铺轨长度及道岔数量计算(0.5周) (1)确定铺轨长度 (2)确定道岔数量 4、绘制红梅站车站布置详图(0.5周)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报告书

《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 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设计 (45万人口) 院系:生化工程系 学生:朱会朱婷婷 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班级: 09 环监(2)班 学号:0905010239 0905010240 指导老师:于卫东

前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生活垃圾产生量呈迅速上升趋势,为解决堆放问题,筹建一座垃圾卫生填埋场,主要用于填埋生活垃圾,采用厌氧填埋。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程造价低,可回收甲烷等气体,故设计厌填埋方式。 对产生的滤液采用厌氧+MBR+纳滤等工艺,处理后确保出水达标,还能适应不同季节,年份渗滤液浓度波动,工艺流程简单,占地少运行维护费用低,自动控制程度高,对气体进行收集,用于发电或供热。通过卫生填埋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以改善市环境质量现状,快速现代化进程。 某地区垃圾填埋场

目录 1.概论 1.1设计背景…………………………………………………………………… 1.1.城市生活垃圾 1.1.1生活垃圾的定义…………………………………………………………………… 1.1.2生活垃圾的组成………………………………………………………… 1.1.3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特点……………………………………………… 1.1.4城市垃圾处理概论………………………………………………………………… 1.1.5城市垃圾成份…………………………………………………………… 1.1.6城市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1.2.垃圾卫生填埋 1.2.1垃圾卫生填埋的定义……………………………………………………………… 1.2.2垃圾卫生填埋的容……………………………………………………………… 1.2.3垃圾填埋场的分类………………………………………………………………… 1.2.4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 1.3填埋场的防渗 1.3.1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1.3.2渗滤液的产生与污染控制………………………………………………………… 1.3.3渗滤液的处理系统………………………………………………………………… 1.4垃圾填埋气及其利用 1.4.1垃圾填埋气的特点………………………………………………………………… 1.4.2填埋气体的利用…………………………………………………………………… 1.5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行管理 1.5.1拉圾卫生填埋场运行前的准备……………………………………………… 1.5.2垃圾填埋操作……………………………………………………………………… 1.5.3垃圾填埋辅助工程………………………………………………………………… 1.5.4垃圾填埋设备……………………………………………………………… 1.6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封场及封场后维护……………………………………… 1.6.1填埋场封场………………………………………………………………………… 1.6.2填埋场封场后的维护……………………………………………………………… 1.6.3防洪、导排系统………………………………………………………………………总结及建议 1.7设计规与注意事项 1.8结论及建议 1.9参考文献 总体设计 2.1总体设计……………………………………………………………………… 2.2.1服务人口……………………………………………………………………………… 2.2.2人均垃圾日产生率……………………………………………………………………

课程设计说明书zxl

: 中北大学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说明书 # 学生姓 名:张旭亮学号:02 学 院: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 # 软件工程 题 目:宿舍管理查询系统成绩 指导教师周海英靳雁霞

/ 2009 年 6 月 24 日 1.设计目的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掌握数据结构课程中学到的基本理论和算法并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设计要求学会如何对实际问题定义相关数据结构,并采用恰当的设计方法和算法解决问题,同时训练学生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 / 2.设计内容和要求 设计内容: 为宿舍管理人员编写一个宿舍管理查询软件。 要求: 1)建立数据文件,数据文件按关键字(姓名,学号,房号)进行排序(冒泡,选择,插入排序等任意一种) 2)查询菜单(用二分法实现以下操作) A.按姓名查询 B.按学号查询 ] C.按房号查询 基本要求: 1)系统功能的完善; 2)代码中有必要的注释。、 …………………………

3.概要设计 , 1> 1)需要定义一个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pnode 主函数main() 2. 新建数据文件create() 3. 查询函数serch1() 4. 查询函数serch2() 5. 查询函数serch3() 6. 加数据纪录函数insert() 》 7. 删除数据纪录函数delete() 8. 修改数据纪录函数updata() 9. 数据文件读取函数readfile () 10. 查询当前所有纪录冰按学号升序输出的函数output() <2>各函数间关系: 利用主函数调用其他的各个函数,新建数据文件函数create()是其它各个函数的基础,有了它其它函数才能够使用。查询函数insert1.2.3()添加数据纪录函数insert()删除数据纪录函数delete ()修改数据纪录函数updata ()这些函数都是在同一等级上的函数,是平行关系。查询当前所有纪录的函数output()以学号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1()以姓名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2()以床号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3()以宿舍号)这些函数都是查询函数中的子函数,他们之间是平行的关系。 4.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1. 主函数main() 通过swich分支构建图形用户界面一次调用其他模块完成总体功能; 2新建数据文件create() 为节点分配内存

铁路站场彭山中间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中间站设计 业:铁道运输 级: 名: 号: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导教师 语 绩 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1.2设计资料 第二章站型布置及确定主要设备 2.1 分析原图和设计资料要求 2.2 确定站型 2.3 确定客运设备 2.3.1 旅客站房布置 2.3.2 旅客站台布置 2.3.3 跨线设备 2.4 确定货运设备 2.4.1 仓库 2.4.2 货物站台 2.4.3 堆放场 2.5确定到发线数量及位置 2.6 货场平面计算 2.6.1货场布置图种类

2.6.2 中间站货场布置 2.6.3 彭山站货场平面计算 .7 确定牵出线数量及位置 .8 确定道岔辙叉号数 .9绘制车站平面示意图 第三章平面设计 3.1 确定设计线间距 .2确定车站信号机以及警冲标位置 .3 坐标计算 3.4 线路有效长 3.4.1 定义 3.4.2 线路有效长计算 .5 确定进站道岔中心里程与进站信号机位置.6 道岔数量确定

.7确定铺轨长度 第四章CAD绘制彭山站布置详图 1章绪论 .1设计目的 计的题目为中间站设计,即根据所给的中间站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周边环现有的车站布置图。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大家学会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按照设计要求,找出原有设计中不合理和不优的地方进行更改。从而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即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搜集的资料分析原有设计图的优点与缺点找出不合理的地方,然后重新确定站型及主要设备的数量和布置方法来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包括各类线路,各个道岔的号数和布置,信号机的布置,警冲标的布置,轨道绝缘的设置。使新设计的中间站能够满足客货运量的要求已经车站各项作业的要求,最后用CAD绘制出车站的详图,独立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工作。

固废课设垃圾填埋场设计

固废课设垃圾填埋场设 计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1.选址和计算 填埋场的选址总原则是应以合理的技术、经济方案,尽量少的投资,达到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有:运输距离、场址限制条件、可以使用的土地容积、入场道路、地形和土壤条件、气候、地表和水文条件、当地环境条件以及填埋场封场后场地是否可被利用。 (1)运输距离:运输距离是选择填埋场地的重要因素,对废物管理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尽管运输距离越短越好,但也要综合考虑其他各个因素。 (2)场址限制条件:场址至少应位于居民区1km(参照德国标准)以外或更远。 (3)可用土地面积:填埋场场地应选择具有充足的可使用面积的地方,以利于满足废物综合处理长远发展规划的需要,应有利于二期工程或其他后续工程兴建使用。尽管没有填埋场大小的法律规定,填埋场地也要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包括一个适当大小的缓冲带,并且一个场地至少要运行五年。 (4)出入场地道路:由于通常适合填埋场的场地不再城市已建的道路附近,因此,建设出入填埋场的道路和使用长距离的运输车成为填埋场选址的重要因素。 (5)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不宜选址在地形坡度起伏变化大的地方和低洼汇水处,原则上的地形的自然坡度不应大于5%。 (6)气候条件: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考虑在温和季节的主导风向。 (7)地表水水文:所选场地必须在百年一遇的地表水域的洪水标高泛滥区或最大洪泛区之外,或应在可预见的未来建设水库或人工蓄水淹没和保护区之外。填埋场的场地必须是位于饮用水保护区、水体和洪水区之外,并且必须在春潮区之外、泥炭沉积超过1m 的沼泽区之外。还应建在地下水位以上。最佳的填埋场场址位置是在封闭的流域内,这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风险最小。 (8)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场址应选在渗透性弱的松散岩层基础上,天然地层的渗透性系数最好能达到10-8m/s以下,并具有一定厚度。 (9)但地环境条件:填埋场场地位置选择,应在城市工农发展规划区、风景规划区、自然保护区之外;印在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远景规划区之外;应具备较有利交通条件。 (10)地方公众:可通过自发的协议来达到,也可在废物处理合同中加以规定。 选址的程序 (1)资料搜集 (2)野外勘探 (3)预选场地的社会、经济和法律条件调查 (4)预选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5)预选场地的初堪工作 (6)预选场地的综合地质条件评价技术报告 (7)工程勘察阶段 地址的选定与所需容积 目前该城市人口70万,人口增长率%,垃圾填埋场服务年限为20年,覆土与垃圾压实之比为1:5,填埋高度为10m,地上3m,地下7m,取W为0.6kg/d*人,垃圾增长速率%。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因此生活和管理设施宜集中布置并处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即垃圾填埋场的西北角,以减少对人们的影响。 每年所需的场地体积为: 第n年人口=70*(1+)n 单位:万

(完整版)铁路站场(彭山)中间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中间站设计 专业:铁道运输 年级: 姓名: 学号: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指导教师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1.2设计资料 第二章站型布置及确定主要设备 2.1 分析原图和设计资料要求 2.2 确定站型 2.3 确定客运设备 2.3.1 旅客站房布置 2.3.2 旅客站台布置 2.3.3 跨线设备 2.4 确定货运设备 2.4.1 仓库 2.4.2 货物站台 2.4.3 堆放场 2.5确定到发线数量及位置 2.6 货场平面计算 2.6.1货场布置图种类 2.6.2 中间站货场布置 2.6.3 彭山站货场平面计算 2.7 确定牵出线数量及位置

2.8 确定道岔辙叉号数 2.9绘制车站平面示意图 第三章平面设计 3.1 确定设计线间距 3.2确定车站信号机以及警冲标位置 3.3 坐标计算 3.4 线路有效长 3.4.1 定义 3.4.2 线路有效长计算 3.5 确定进站道岔中心里程与进站信号机位置 3.6 道岔数量确定 3.7确定铺轨长度 第四章CAD绘制彭山站布置详图

第1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计的题目为中间站设计,即根据所给的中间站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周边环现有的车站布置图。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大家学会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按照设计要求,找出原有设计中不合理和不优的地方进行更改。从而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即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搜集的资料分析原有设计图的优点与缺点找出不合理的地方,然后重新确定站型及主要设备的数量和布置方法来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包括各类线路,各个道岔的号数和布置,信号机的布置,警冲标的布置,轨道绝缘的设置。使新设计的中间站能够满足客货运量的要求已经车站各项作业的要求,最后用CAD绘制出车站的详图,独立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工作。 1.2设计资料 本次课程设计为彭山站,车站中心坐标为成昆线K076K+884处。上行方向衔接青龙场站,区间里程为11.172Km,下行方向衔接太和站,区间里程为8.522Km。本站为新建单线Ⅱ级干线,在彭山县凤鸣镇新村路设中间站,预留站坪的平、纵断面资料见附件车站布置图;限制坡度6‰;到发线有效长850m;运输要求:车站作业量见附件;正线用高柱色灯信号机(基本宽度380 mm),站线用矮柱色灯信号机,并有轨道电路;本站除正线外,尚需一条到发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货物线设计以附件图为基础进行设计。

固废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报告书

固废处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1010741217 杨菁全一、绪论 (一)服务人口数、生活垃圾产量及特点 上海市奉贤区2012年人口共计112.99万人,根据上海市奉贤区人口调查历年人口调查情况,以6%的人口增长率递增,到2030年有322.51万人左右,按人均垃圾产生量为0.89 kg/(人?d),且该值在15年内保持变化不大,则15年间奉贤区生活垃圾产量为1069.11 万吨。 服务面积人口采用下式计算: \A n=A o x(i + py 式中: A n――第n年的服务人口数,人 A。一一初始服务人口是,人(本区初始服务人口数A0为112.99万人) P ――机械增长率(根据上海奉贤市人口调查历年人口,本次设计中,增长率为6% ) n ------ 第n年,年 历年人口计算结果如下:

其中年的数据明显高于其他年份的原因: 1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新校区建成,来了很多师生。 2外来人口占了总人口的48.7%,外来人口的增多导致总人口的增多。 预测人口增长率为6%,其原因: 1外来人口显逐年递增的趋势,由于务工经商,工作调动,学习培训,随迁家属,婚姻 婚嫁等原因来此居住的人越来越多 2南桥新城是上海市"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建设的三大新城之一,规划人口为75万,

预计南桥新城建成后将会有更多的入住奉贤。 3随着高校的扩招,学校师生人口数将会增加。 4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单独二胎的新政策实行后,会有更多的新生儿,人口数量随之增加。 垃圾产生量采用下式计算: Wn= (An a)/1000 式中: Wn ――第n年的日产垃圾量,t/d a ------ 第n年的垃圾人均日产率,kg/(d ? p)

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是: 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和其他选修课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扩展所学的知识。 2:通过设计实践,逐步树立真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见,熟悉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计算、绘图以及运用技术标准、范围、设计手册等有关设计资料,进行全面的机械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传动装置的总体方案;选择电动机;传动系统计算;传动零件、轴、轴承、联轴器等的设计计算和选择;装配图和零件图设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课程设计中要求完成以下工作: 1.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图纸); 2.减速器零件图2张(A3图纸); 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三、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四、传动方案:

五、设置参数: 原始数 据 1 2 3 4 5 6 7 8 9 10 运输带拉力F (N)250 230 220 210 210 200 220 260 245 240 运输带 速度V (m/s) 1.8 2.2 2.4 2.5 2.6 2.7 2.5 2.1 2.3 2.4 滚筒直 径D (mm) 300 330 340 350 360 380 380 300 360 320 六、设计者具体计算条件

1、运输带拉力2200N。 2、运输带速度2.4m/s。 3、滚筒直径340mm。 4、滚筒效率0.96。 5、工作情况:两班制(8 小时/班),连续单向运行,载荷较平稳; 6. 使用期限:10 年,每年按300 天计算; 7. 工作环境:室内,最高温度35℃,灰尘较大; 8. 电力来源: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 9. 维修间隔期:四年一次大修,两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 10. 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生产。 七、课程设计工作量 1. 减速器装配图1 张(A0 或A1); 2. 零件图2 张(高速级小齿轮,低速级(齿轮)轴); 3. 设计计算说明书1 份(约5000~7000 字)。 设计时间:2011年5月25 设计过程 一、电动机的选择 计算说明和计算过程计算结果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Y4232C剃齿机右顶针架体的机械加 工工艺规程及重要工序专用夹具设计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程学 专业机械汽车工程 班级 XXXXXXXX 学生姓名 XXXX 学号 XXXXXXXXX 设计地点 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设计起止时间:2012年5月21日至2012年6月8日

目录 序言……………………………………………………… 一. 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2.零件的工艺分析…………………………………………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 基准的选择……………………………………………… 3. 制定工艺路线……………………………………………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 确定切削用量…………………………………………… 三.专用夹具设计………………………………………… 1.设计宗旨…………………………………………………… 2. 零部件的选用…………………………………………… 3.对机床专用夹具的基本要求……………………………… 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五.参考文献……………………………………………… 序言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让我们在毕业之前得到综合性的训练,增强我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想我能在下面几方面得到锻炼: (1)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和其他有关先修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以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及出处,能够做到熟练的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 一、零件的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