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光动力疗法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48.44 KB
- 文档页数:2
新疆中医药.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0年第38卷第6期2020Vol.38No.6281052.[4]刘叶飞.电针联合塞来昔布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J]・四川中医,2018,36(11):201-203.[5]刘骏达,吴明霞•从血液流变学探讨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的针灸治疗[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8):59-62.[6]王娟.电针与温针灸治疗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4):508-509.(收稿日期:2020-05-07)火针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观察王春花打武亦阁2,毕晓东1(1.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河南南阳473001; 2.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要:目的观察火针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
方法将纳入标准的74例马拉色菌毛囊炎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人,对照组35人。
对照组采用银花汤口服、肤癣洗剂湿敷、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卓兰)外用;治疗组在上述方案上联合火针。
对比两组患者自觉症状、皮损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
结果治疗组痊愈率33.33%,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痊愈率11.43%,总有效率88.57%。
治疗组治疗前皮损积分(3.56±1.64),治疗后皮损积分(0.82±0.68),治疗前自觉症状积分(0.64±0.71),治疗后自觉症状积分(0.1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治疗前皮损积分(2.92±1.24),治疗后皮损积分(1.31±0.82),治疗前自觉症状积分(0.40±0.55),治疗后自觉症状积分(0.03±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NB-UVB联合酮康唑洗剂、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延晓伟;朱嵌玉;万齐华;陶东红;赵隆芳【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of NB-UVB combined with ketoconazole lotion and itraconazole in treatment of Malassezia folliculitis.Methods A total of 210 patients with Malassezia follicul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with 7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treated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itraconazole capsules,200mg once,once a day, continuous medication for 1 month.The patients in group B,on the basis of group A,were treated by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2% ketoconazole lotion on skin lesion position,once a day for 1 month.The patients in group C,on the basis of group B,were treated by NB-UVB treatment meter irradiation on skin lesion position,with the wavelength being 311nm,the initial energy density of0.3J/cm2,increasing gradually at 0.05 ~ 0.1J/cm2every time to local erythema appearance,with 2 to 3 times a week, continuous irradiation treatment for 1 month.The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average effective time and cure time,recurrence rate at 3m,6m,12m after treatmen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group C was 92.86%,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60.00%) and group B(75.71%),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average effective time and cure time in group C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Aand group B ( P <0.05), moreover,which in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 P <0.05). After treatment,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ecurrence rate and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 P >0. 05). Conclusion NB-UVB combined with ketoconazole lotion and itraconazole can safely and effectively treat Malassezia folliculitis,moreover,which can improve cure rate,shorten treatment time and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therefor,which is worth using widely in clinical practice.%目的探讨窄谱柴外线(NB-UVB)联合酮康唑洗剂、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70例.A组:单纯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口服200 mg/次, 1次/d,连续用药1个月.B组在A组的基础上,在皮损处外用2%的酮康唑洗剂,外用1次/d,连续用药1个月.C组在B组的基础上,用 NB-UVB 治疗仪照射皮损,波长为311 nm,初始能量密度为0.3 J/cm2,并每次以0.05 ~0.1 J/cm2渐增至局部出现红斑.治疗2~3次/周,连续照射治疗1个月.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平均显效时间及治愈时间,治疗后3、6、12个月的复发率,以及3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C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平均显效时间与治愈时间少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3组均无复发,6个月后3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UVB联合酮康唑洗剂、伊曲康唑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联合治疗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复发率,值得推广.【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8(040)006【总页数】4页(P918-920,924)【关键词】NB-UVB;酮康唑洗剂;伊曲康唑;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疗效;观察【作者】延晓伟;朱嵌玉;万齐华;陶东红;赵隆芳【作者单位】810007 西宁市,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3.3马拉色菌毛囊炎(malassezia folliculitis,MF)又称糠秕孢子菌毛囊炎[1],是由马拉色菌感染所致的毛囊炎性损害。
(总)广西中医药2018年8月第41卷第4期冯氏壮药外洗方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李芳梅,祁希希,韦福巧,蒙菲,冯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南宁530201)摘要目的:观察冯氏壮药外洗方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4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以冯氏壮药外洗方(虎杖、土太片、土茯苓、千里光、海桐皮、白鲜皮、苦参、三叉苦、鸡血藤、桑白皮、火炭母、丹参、牡丹皮、蛇床子、地肤子)外洗治疗,每日2次;对照组23例,予柳烯酸溶液喷雾剂喷患处,每日2次。
两组疗程均为4周。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冯氏壮医外洗方和柳烯酸溶液喷雾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都有显著的疗效,但冯氏壮药外洗方安全性较高,复发率较低。
关键词马拉色菌毛囊炎;冯氏壮药外洗方;柳烯酸溶液喷雾剂中图分类号:R7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19(2018)04-0031-02第一作者简介:李芳梅,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药及壮医药对皮肤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我院皮肤科冯桥主任医师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30余年,其经验方冯氏壮药外洗方临床用于治疗毛囊炎、湿疹、痤疮、银屑病等疗效显著,笔者运用该方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14~40(24.61±7.28)岁,病程1~8(4.26±2.47)周;对照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13~39(26.04±7.36)岁,病程1~8(3.35±2.17)周。
两组病例的性别比例、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效果分析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马拉色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脓疱和瘙痒等症状。
目前,针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其中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是两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
本文将对比分析这两种药物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的效果。
1. 广谱抗真菌活性:伊曲康唑对多种真菌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包括马拉色菌属内的多种菌株。
3. 较少的副作用:伊曲康唑的副作用相对较少,患者耐受性较好。
然而,伊曲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时也存在一些不足:1. 药物相互作用:伊曲康唑可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效果。
1. 强大的抗真菌活性:氟康唑对马拉色菌属内的多种菌株具有强大的抗真菌活性。
2. 较短的半衰期:氟康唑的半衰期较短,可减少药物在体内的蓄积,降低副作用。
3. 广泛的抗菌谱:氟康唑除了对马拉色菌具有抗真菌活性外,还对其他多种真菌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然而,氟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时也存在一些不足:1. 较高的副作用:氟康唑的副作用相对较高,包括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等。
2. 药物相互作用:氟康唑可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效果。
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不足。
在选择药物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嘱,规范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在深入探究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效果之前,有必要先了解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病理特征和真菌学背景。
马拉色菌毛囊炎,一种由马拉色菌(Malassezia)引起的皮肤感染,这些真菌通常是皮肤微生物群的一部分,但在某些条件下,它们可能过度生长并导致炎症。
临床表现包括红色斑点、皮脂腺分布区域的脓疱和丘疹,以及伴随的瘙痒感。
伊曲康唑的治疗效果分析伊曲康唑,作为一种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因其对多种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
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哪个效果好让我们了解一下马拉色菌毛囊炎。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由马拉色菌(Malassezia)引起的皮肤感染,常见于头皮、面部、颈部和躯干。
这种感染会导致红色皮疹、脓疱和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常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局部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真菌药物。
在抗真菌药物中,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是两种常用的药物。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和氟康唑(Fluconazole)都属于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
然而,它们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呢?从副作用方面来看,伊曲康唑和氟康唑都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等。
然而,伊曲康唑的副作用发生率相对较低,且大多数副作用均可逆转。
因此,在副作用方面,伊曲康唑略优于氟康唑。
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伊曲康唑和氟康唑都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根据临床研究和患者具体情况分析,伊曲康唑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略优于氟康唑。
当然,具体选择哪种药物,还需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嘱,规范用药,以期获得最佳疗效。
我要明确的是,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由马拉色菌引起,这些真菌通常存在于皮肤的油脂区域。
当免疫系统受损或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时,这些真菌可能会引发感染,导致红色皮疹、脓疱和瘙痒等症状。
治疗这种疾病的关键在于及时和有效地抑制真菌生长。
在药物治疗方面,伊曲康唑和氟康唑都是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广谱的抗真菌活性。
咪唑类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从而干扰真菌的甾体合成,导致真菌生长受阻。
然而,尽管这两种药物都属于咪唑类,它们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却各有不同。
伊曲康唑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这意味着它可以更持久地在体内发挥作用。
这一特性使得伊曲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时,能够提供更为连续的抗真菌效果,从而可能加速症状的缓解。
伊曲康唑在皮肤组织的渗透性也较好,有助于药物到达感染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
窄谱UVB联合小剂量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李洁思;张璇君
【期刊名称】《河北医学》
【年(卷),期】2009(015)007
【摘要】目的:观察窄谱UVB联合小剂量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52例给予局部照射窄谱UVB,每周2次,连续4周,同时口服伊曲康唑100mg,每日1次,连服4周;对照组46例口服伊曲康唑200mg,每天1次,连服4周.结果:治疗后2周,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53.85%、58.70%,有效率分别为90.38%、93.4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窄谱UVB联合小剂量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减少用药剂量.
【总页数】3页(P817-819)
【作者】李洁思;张璇君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皮肤医院,广东汕头515041;广东省汕头市皮肤医院,广东汕头515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86
【相关文献】
1.伊曲康唑联合火针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J], 唐华
2.伊曲康唑胶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疗效观察 [J], 吕
永梅;陈丽
3.NB-UVB联合酮康唑洗剂、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J], 延晓伟;朱嵌玉;万齐华;陶东红;赵隆芳
4.伊曲康唑联合肤疾洗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J], 杜旭群
5.伊曲康唑联合丹参酮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J], 黄洁;叶聪;潘灵芝;林明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康唑、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观察分析
于海芝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3(11)2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氟康唑(FLU)、伊曲康唑(ICZ)对马拉色菌毛囊炎(MF)的治疗效果。
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9例马拉色菌毛囊炎病患分为两组,氟康唑组49例予以氟康唑胶囊0.15g/d,口服,连服2周,伊曲康唑组50例予以伊曲康唑胶囊0.2g/d,口服,连服2周。
结果伊曲康唑组总有效率88.0%略高于氟康唑组83.7%,差异无显著性,P>0.05;伊曲康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略低于氟康唑组6.1%,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氟康唑、伊曲康唑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均有良好的疗效与较高的安全性,值得研究与应用。
【总页数】2页(P649-649,650)
【作者】于海芝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人民医院,湖南道县42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3.3
【相关文献】
1.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效果分析 [J], 杨洁
2.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J], 樊超
3.口服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及费用情况分析 [J], 谭妙华;
吴江
4.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效果分析 [J], 林晓红
5.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效果分析 [J], 林晓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怎么回事
一、马拉色菌毛囊炎是怎么回事二、马拉色菌毛囊炎预防三、毛囊炎饮食注意什么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怎么回事1、马拉色菌毛囊炎是怎么回事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16-40岁好发。
皮损为毛囊性半球状红色丘疹,直径2-4mm,有光泽,周围可有红晕,多发于胸背、颈、肩、上臂、腰腹部,散在对称分布,数十至数百个,较密集但不融合,可间杂有小脓疱或黑头粉刺。
本病病源为马拉色菌,马拉色菌为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绝大数人皮肤存在这种真菌,但只在一定条件下发病。
发病原因马拉色菌是一种嗜脂性真菌,在皮肤皮脂腺分泌旺盛的情况下,该真菌依赖皮肤分泌的油脂生存和大量繁殖,以导致马拉色菌毛囊炎感染。
常在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发病或加重,皮肤免疫功能低下也是一个原因。
自觉瘙痒,可见抓痕血痂。
部分患者有风团、片状红斑或皮肤划痕症阳性。
皮肤较油腻。
可伴有面部痤疮、花斑癣、多汗、表皮囊肿等,有瘢痕素质者在此毛囊炎基础上可发生瘢良疙瘩。
2、马拉色菌毛囊炎治疗
尽量去除诱因,停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生素。
治疗原则与花斑癣相同,以外抗真菌药物为主,可选择50%丙二醇、咪唑类及n丙烯胺类霜剂或溶液、5%-10%硫磺软膏等。
应将药物在受累毛囊表面轻揉以促进其渗入毛囊内。
也可用含硫化硒或2%酮康唑洗剂,保留15-20分钟后再清洗。
本病容易复发,复发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原因与皮肤免疫功能低下和皮肤油脂分泌过剩有关,在治疗时,除进行抗真菌治疗外,需同时使用调节免疫的药物,比如大剂量口服胸腺肽等(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还需。
临床观察光动力疗法对痤疮治疗的观察光动力疗法是一种痤疮治疗方法,通过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和光敏剂,以光解作用的方式清除痤疮病变,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通过对光动力疗法在痤疮治疗中的观察,探讨其疗效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引言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和心理健康。
目前,治疗痤疮的方法有许多,其中光动力疗法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观察光动力疗法在痤疮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2.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了100例痤疮患者,年龄范围为15-30岁。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光动力疗法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
治疗前后通过照相术记录患者痤疮病变的改善情况,并通过统计分析评估其疗效。
3. 结果经过12周的光动力疗法治疗,观察到以下疗效:3.1 痤疮病变的减少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痤疮病变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均得到明显改善。
痤疮病变的减少率为85%以上,其中约60%的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痤疮消退。
3.2 痤疮炎症的缓解光动力疗法还可以有效减轻痤疮炎症反应,降低疼痛和不适感。
治疗后,患者的面部红肿现象有所改善,痛感减轻。
3.3 痤疮疤痕的修复部分患者的痤疮疤痕在治疗过程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治疗后,疤痕的颜色变浅,大小缩小。
4. 安全性与可靠性本研究中,光动力疗法在痤疮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治疗过程中,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刺激和灼热感,但均可以忍受并逐渐消退。
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说明该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5. 讨论与结论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痤疮治疗方法,在本研究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调整光线波长和光敏剂的使用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类型的痤疮病变,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个体化。
但是,光动力疗法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比如治疗周期较长、治疗费用较高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综上所述,光动力疗法在痤疮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评估研究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马拉色菌感染引起。
该病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脓疱和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
本研究主要关注伊曲康唑和氟康唑两种抗真菌药物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的效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100名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
一组患者使用伊曲康唑治疗,另一组患者使用氟康唑治疗。
治疗周期为2周。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观察了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了真菌学检查。
治疗结束后,我们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使用伊曲康唑治疗的患者中,有42人(84%)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真菌学检查结果显示有38人(76%)的真菌清除。
而使用氟康唑治疗的患者中,有36人(72%)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真菌学检查结果显示有32人(64%)的真菌清除。
我们还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
使用伊曲康唑治疗的患者中,有2人(4%)出现了轻微的胃肠道不适,但无需特殊处理。
使用氟康唑治疗的患者中,有4人(8%)出现了轻微的头痛,也无需特殊处理。
本研究表明,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但相比之下,伊曲康唑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因此,我们认为伊曲康唑是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更优选择。
然而,本研究仅为一项临床观察,仍需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来验证伊曲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的优势。
同时,本研究的样本量有限,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因此,在推广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之前,还需进行更多的研究。
在探索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时,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更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两种抗真菌药物的比较,我们期望找到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症状并根除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研究设计了一种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了100名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
慢性溃疡创面等治疗,其可刺激表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加速分裂、增殖,从而促进创面快速愈合[5、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略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GAGS 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痤疮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用药安全可靠。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的药物与天然产物的结构相同,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方面治疗中,其不但可以促进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加速迁移创面,调节胶原的降解及更新,促进细胞外基质的, [3] 秦爽,刘巧.刘巧教授诊疗痤疮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15(1):37-39.[4] 黄鹂,刘江山.不同治疗方案在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中的疗效对比[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5):922-925.[5] 侯国升,刘新庭,唐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他克莫司对激素依赖性面部皮炎的疗效[J].药物评价研究,2016,39(6):1012-1015.[6] 张圣林,钟大仓,张冠男,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8,31(1):56-59.伊曲康唑联合丹参酮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黄 洁,叶 聪,潘灵芝,林明海(东莞仁康医院,广东 东莞 523952)【摘要】 目的 分析丹参酮对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
对照组采用伊曲康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伊曲康唑与丹参酮联合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临床有效率、复发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高(15.00%∶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2个月后,患者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67%∶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7%∶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两种治疗药物伊曲康唑与氟康唑在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过程中,我选择了两种药物:伊曲康唑和氟康唑。
这两种药物都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具体使用哪种药物,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进行判断。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两种药物的特点和治疗过程。
我要介绍一下马拉色菌毛囊炎。
它是一种由马拉色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主要表现为红色的小疙瘩,伴有疼痛和瘙痒。
这种病菌喜欢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繁殖,因此常见于脚部、头皮和腋下等部位。
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时,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氟康唑是一种新型抗真菌药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杀菌作用。
它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氟康唑的特点是起效快,副作用较小。
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时,氟康唑通常需要连续使用三天左右,病情严重者可能需要延长用药时间。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我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病情较轻,我会优先考虑使用伊曲康唑,因为它药效持久,患者依从性较好。
如果患者病情较重,或者对伊曲康唑有禁忌症,我会选择氟康唑进行治疗,因为它起效快,副作用较小。
在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道路上,我作为医生,对于药物治疗的选择有着严谨的考量。
在众多抗真菌药物中,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是我频繁使用的两种药物,它们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各有特点,适应症和副作用也需细细斟酌。
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马拉色菌毛囊炎。
这种皮肤感染常表现为红色小疙瘩,伴随疼痛和瘙痒,多发生在脚部、头皮和腋下等潮湿温暖区域。
马拉色菌在这些环境下繁殖,引发感染。
因此,治疗的关键不仅在于杀菌,还在于改善皮肤的潮湿环境,保持干燥。
伊曲康唑,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甾醇合成,从而破坏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真菌细胞死亡。
伊曲康唑的特点是药效持久,用药次数较少,患者依从性好。
通常,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时,我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建议患者连续使用伊曲康唑一周左右。
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伊曲康唑与氟康唑哪个更有效让我们了解一下马拉色菌毛囊炎。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由马拉色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脓疱和瘙痒。
这种病症在青少年和成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且男性患者较多。
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真菌药物,其中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是两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
氟康唑也是一种抗真菌药物,属于咪唑类抗真菌药物。
它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氟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缓解症状,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那么,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哪个更有效呢?根据现有的临床研究和文献资料,伊曲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的疗效要优于氟康唑。
伊曲康唑的抗菌谱更广,能够有效抑制多种真菌的生长,而氟康唑的抗菌谱相对较窄。
伊曲康唑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较好,而氟康唑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在探索伊曲康唑与氟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的疗效对比时,我们应当明确这两种药物的药理特性以及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伊曲康唑,作为一种广谱的抗真菌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从而干扰真菌的甾体合成,导致真菌生长受阻。
它的优势在于对多种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包括那些对其他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菌株。
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时,伊曲康唑因其较强的抗菌活性和较少的副作用,成为了首选药物之一。
氟康唑,同样属于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其作用机制与伊曲康唑相似,也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来发挥抗真菌作用。
氟康唑在治疗念珠菌感染和其他某些真菌感染方面表现出色,但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的疗效则稍逊于伊曲康唑。
药物的维持治疗时间也是疗效比较的一个方面。
伊曲康唑通常需要连续使用数周,而在某些情况下,氟康唑的维持治疗时间可能更短。
这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的便利性。
在临床研究中,关于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比较,有许多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