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测度
- 格式:pdf
- 大小:855.49 KB
- 文档页数:9
数字经济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政策竞赛和规模经济驱动下的分化与整合
王玉柱
【内容摘要】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资源禀赋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政府主
导的数字化发展战略和国家间数字经济政策竞争将成为发展常态。数字化生产
模式将对传统国际分工机制产生重大冲击,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产业链的难度
将进一步提升,国家间经济关系和世界经济格局将发生分化与重组。区别于传
统产业,数字资源禀赋的获得需依赖国家资源的持续投入。数字经济的发展需
建立在相对健全的数字化生态基础之上,政府干预导向的产业政策实践将最终
表现为国家间经济政策竞赛。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依靠自身在信息产业领
域的资源禀赋,将通过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重获竞争优势。发达经济体之间基于
数字资源禀赋形成的“生产稳态”关系将使其与发展中国家在分工关系上相对
割裂。受资本和技术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新数字鸿沟”问
题,同时,数字经济还将催生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发展分化。此外,数字经济存
在显著的规模经济和系统集成效应,成为驱动一体化的新机制和新动力。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转型 数字生态 发展分化 规模效应 【作者简介】 王玉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 邮编:200233) 【中图分类号】 F1 D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568-(2018)04-0060-20
【DOI编号】 10.13851/ki.gjzw.201804004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市场决定、政府作用与良性‘竞争秩序’的体系构建”(15CJL022)和一般项目“G20与全球发展治理机制改革研究”(17BGJ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60 数字经济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数字经济在整
个世界经济构成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已经成为世界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驱动
力量。区别于其他产业形态,数字经济以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不仅与
2019年第19期·浙江经济/□文娜数字经济,爱你先要懂你探索思考T
数字经济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正日益成为浙江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当前,根据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建设方案和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浙江各地各部门正在着力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不断擦亮浙江数字经济“金名片”。随着数字经济日益确定其主导地位,决策者和商业领袖需要更多的数据来了解数字经济,以便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投资决策,但由于数字经济所涉及的内容和覆盖的领域既多又广,且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数字经济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演化,现有的统计体系在度量数字经济方面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科学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提升和放大浙江数字经济优势显得尤为重要。数字经济测度基础从数字经济的有机构成看,G20杭州峰会发布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指出,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从该定义出发,数字经济至少包含要素、载体和应用三个层面。腾讯研究院、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报告《数字经济崛起:未来全球发展的新主线》认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包括数据、数字基础设施、劳动者和消费者的数字素养(正确地运用信息和数字化产品、服务的能力)。金砖国家数字经济研究报告从数字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出发,将数字经济的层次结构划分为两大部类:基础部类与融合部类。基础部类主要体现数字技术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包括ICT基础设施层和互联网经济活动层,具体包括硬件设备(如计算机、网络通信、集成电路、应用电子),软件服务(如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以及信息系统集成)等;融合部类主要体现数字技术对经济的具体影响,包含面向产业链数据流转、业务服务的中介平台服务层和面向细分产业定制的应用服务层。同时,产业融合对原有的产业分类产生新的影响,逐渐形成传统业务为主、在设计、销售、运维等环节部分应用数字技术的传统产业,以及基于数据开展数字化业务的全新产业。参照国民经济分类标准,融合部类可分成数字经济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三大类的融合。各研究机构和智库对数字经济均有不同角度的诠释,且主要从学术角度出发,侧重统计的全面性,为科学界定数字经济有机构成提供了参考。各省较为注重数字经济对产业(主要是第二、三产业)、社会的溢出效应,对数字经济的界定和划分均具有一定地域特色。以浙江为例,从有关发展和评价数字经济的文件(报告)看,产业数字化发展、政府数字化治理、社会数字化转型等均有重要体现。比如,浙江连续多年发布互联网发展报告,阐述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关于数字经济测度的若干问题
资讯速览
国内
2017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7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与实体经
济协调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稳
步推进,固定宽带网络下载速率接近全球第一梯队水
平,信息消费蓬勃发展。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规
模高速增长,网民规模超过!"!亿,#$用户接近%%亿。
物联网终端用户达到#"&亿。移动应用日益丰富,移动
'((累计超过#))万款,覆盖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即时
通讯、网络购物、在线政务服务等用户均超过*亿,移动
用户月均使用流量近#$。+)%!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
达到+!"+万亿元,在$,(中的比重达到&+"-.,总量位
居全球第二。
二季度中国GDP增速6.7%消费将成提振经济主要动力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年第二季度
中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0%亿元,同比增长
0"!.,比一季度回落)"%个百分点。分析师表示,在去
杠杆背景下,投资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摩擦等内外部风
险将给下半年经济增长来带不确定性,未来消费或成
为提振经济的主要动力。今年%10月,全国固定资产
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0").,续创+)))年以来新
低。此外,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总体来看,上半年中
国供给侧层面表现较好,工业经济结构、效益出现明显
提升,但需求侧如投资、消费等经济数据出现较明显的
波动。上半年地方债借新还旧破千亿元
地方政府偿债压力逐年增大,通过发行新的债券
筹资来偿还部分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即“借新还
旧”。近日,在财政部+)%/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
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国库司负责人娄洪透露,今年上半
年地方政府借新还旧债券已经达到%%"*0亿元。这
是近期财政部首次公布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这一新
物种后,首次披露地方政府“借新还旧债券”的具体额
度。与前两年不到&)))亿元的到期债务相比,+)%/年
到期债务约/&/-亿元,此后几年更是超过%万亿元。
数字经济规模测算方法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作者:王硕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02期
摘 要: 在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内外增长压力加大的今天,数字经济正在聚集强大的内需力量,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给国民经济核算带来一系列挑战,包括基本概念、行业分类、统计调查方法、GDP核算原则等等方面。目前关于数字经济的研究的文献很多,本文综述对比分析数字经济的国内外数字经济规模的核算方法,通过综述进一步明确数字经济的研究焦点,具体核算方法以及获取基础数据的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规模核算 评价体系 卫星账户
自数字经济出现以来,国内外众多机构和学者纷纷开始对数字经济进行研究。随着数字基础设施的普及和发展,ICT技术和互联网逐渐成为企业和社会的基本设施,数字经济的范围正在逐渐扩大。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相关产品出现以及传统行业向数字化转型等问题使数字经济规模越来越难以衡量,也使得国民经济核算遭遇新的挑战。一方面,数字经济核算中存在着定义和核算方法的不统一、数字产业和产品类别界定模糊等问题尚未解决;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交织导致隐形福利持续增多、核算方式滞后等问题。目前国际上对数字经济的概念和核算方法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合理的测度数字经济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理论意义上,数字经济作为GDP的一部分,其总量核算的研究也为准确GDP核算提供了思路,有利于政府数据更加准确;实际意义上,准确的测算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能够为政府的决策以及政策的实行提供有效信息,同时也为其他国家数字经济核算提供指导。因此,制定与时俱进的统计调查与核算制度势在必行。下面将从数字经济的规模测算综述数字经济的发展。
一、数字经济规模测算研究进展
世界各国和相关国际组织对于数字经济规模测算方法和结果都不尽相同。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将目前数字经济测度方法分为三类:一是直接估算法,在界定数字经济范围的情况下,通过估算得到数字经济的规模。二是建立多维度的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衡量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三是通过构建数字经济卫星账户来衡量数字经济规模。
数字经济的测度:
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刘欢
(泰州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数字经济的测度是当前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总体来看,学界目前对数字经济的测度已经有了初步框架,即测算数字产品和服务、数字技术对生产率的作用、数字技术对社会福利的提升。前两个领域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但对于数字经济的社会福利促进作用,学界还没有统一的测度方法。这也是目前所有测度方法不能完全覆盖数字经济领域的重要原因。[关键词]数字经济;测算;指标[中图分类号]F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1)12-0146-02
[作者简介]刘欢(1989-),江苏泰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数字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
用。并且,数字经济作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
体量的大小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
但由于各类数字技术的应用渗透于生活、生产的各个方
面和环节,完全分隔出数字经济的规模需要一定的技术
手段和方法。因此,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数字经济测算
的重要文献基础上,对数字经济的测度问题提出了思路
和展望。
一、数字经济测度方法概述
(一)指标测度法
《美国新经济指数报告》由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
会编纂,分别在1999年、2002年、2007年、2008年、2010
年、2012年、2014年及2017年发布了8份研究成果报
告。这些报告侧重评价美国各州的经济结构与新经济理
念的匹配程度。报告中所指的新经济即高水平、全球化、
知识化、创新驱动及IT驱动的知识经济。在新经济指数
测算的过程中,报告将指标分为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知
识工作、全球化、经济活力、数字经济和创新。每个一级指
标中又包含多个二级指标,并赋予一定权重。再经过各州
分指标排名、标准化处理后,报告得出了各州新经济的指
数并进行排名比较。
欧盟的《数字经济与社会指数报告》参照了OECD指
标构建的方法。数据采集自欧盟成员的官方机构。DESI指
□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andPolicyNo.9
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
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产业与政策INDUSTRYANDPOLICY
1引言
数字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准确
衡量数字经济的贡献、实时监测数字经济的运行情况,
对于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各
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国内外围绕数字经济内涵
和测算方法已展开广泛探讨。然而国内外对于内涵界
定及测算口径尚未达成共识,各国和各机构测算结果
相去甚远,无法形成国际可比口径,对政策借鉴意义有
限。本文梳理国内外数字经济测算及方法,试图解释
数字经济测算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为形成国际可比数
字经济测算方法提供借鉴。2国内外数字经济界定和测算方法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IMF)、美国经济分析局(BEA)、波士顿咨询
公司等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和研究智库,均对数字经济
的概念内涵和测算方法展开研究。从国内外测算结果
总结来看,对于数字经济概念界定国际上尚未给出统
一标准,而数字经济界定差异也直接导致了测算方法、
测算结果的差异。
根据对数字经济界定的不同,其定义范围从小到
大依次包括三大类:核心定义、狭义定义、广义定义(见
图1)。核心定义认为数字经济是数字经济活动的核心
部门,即ICT产业。狭义定义认定数字经济是利用数国内外数字经济规模测算方法总结
续继
摘要:准确衡量数字经济贡献、实时监测数字经济运行情况,对于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国内外数字经济规模测算方法和结果差距较大。本文梳理国内外数字经济界定和测算方法,发现数字经济规模测算结果不同主要来自于定义界定不同,广义定义测算在全面性、标准化、实践性上具有一定优势性。关键词:数字经济;规模测算;广义定义
图1数字经济定义与涵盖范围
··78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19年9月第9期产业与政策
上市公司行业资本结构与区域\规模\经济增加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摘要:文章利用卡方检验和似然比检验对上市公司的行业资本结构与区域、规模、经济增加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由地区因素、规模增长率、经济增加值三个因素都对行业的资本结构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上市公司;行业资本结构;卡方检验;极大似然估计;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7-0202-01
一、边缘齐性与相合性检验的方法介绍
卡方检验在分类数据二维列联表进行独立性检验中假设行列属性相互独立,通过计算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的差值之和构成统计量,并利用最大似然函数来估计其理论频数。当卡方值的值大于临界或其伴随概率小于选定显著性水平,就有理由拒绝原假设认为行列属性间不独立。若原假设独立性成立,此统计量的极限分布就是卡方分布,在选定的显著性水平为的情况下,如果值,则在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认为两属性之间不相互独立,反之,则认为两属性之间相互独立。
对于双向有序二维列联表的相合性检验问题。进行行列相合性检验中常用的检验方法是kendml系数检验和gamma系数检验。gamma系数的构成原理与kendall系数的构造原理极为相似,它们的零假设也是行列属性相互独立。kendall相关系数在-1和1之间取值,的值越接近1,越倾向认为和之间正相合,它们之间有同步的上升或同步下降的趋势;反之,认为和之间负相合;当系数值偏向于零时,则可认为行列属性相互独立。
二、采掘行业资本结构与区域、规模、经济增加值的实证分析
本文利用卡方检验和似然比检验对上市公司的行业资本结构与区域、规模、经济增加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共分析包过采掘、电力、房产、建筑、交通和金融等12个行业(总共1737家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区域、规模、经济增加值的相关性情况,数据来源于2010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采用了spssll统计分析软件。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全球第二,说明了什么?
12月3日到12月5日的浙江乌镇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可是吸引了世界人们的眼球,在当今互谅网革命风靡全球的今天,我们中国主导举办的这第四届世界互谅网大会-乌镇峰会足以说明了当今中国在互联网产业方面的世界水平。大会在昨天也就是12月4日发布了《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报告中指出,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22.58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二,占GDP比重达30.3%,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
互联网往往是被人们看做是一种高科技的行业与产业,自从世界上出现互联网到现在的这短短的几十年中互联网改变了全世界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同时也创造了很多很大的社会财富。
从美国的硅谷到如今我们中国的浙江乌镇,从微软再到如今我们中国的微信、网购等等足以说明了一切。
那么,如今我们中国的数字经济、互谅网经济规模已经世界第二了,并且还占我们中国GDP比重的30%之高的份额,说明了什么呢?对此,深蓝具有以下分析与看法:
一、说明了如今的中国已经高度互联网化
别看互联网在我们中国兴起与普及的比较晚,但是互联网在我们国内的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从一开始的QQ出现到如今的微信、网购、网上社交、互联网自媒体、网上办公、互联网金融等互联网+所诠释的,都见证了互联网在我们中国这短短的一二十年中快速普及甚至野蛮生长的过程。因为我们中国对于互联网这个曾经还是比较新兴的事物需求还是非常大的,这个巨大的需求是由我们中国社会安定环境及人口数量还有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所决定的。
从无到有,从有到兴,我们中国的互联网已经高度普及化,到2017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4.3%,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24亿人,网民中手机上网普及率达到96.3%,而且我们中国网民的规模数量已经世界第一。二、说明了我们中国经济的转型风险已基本消除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信息化》 2020年第5期
文/雷鸣嘉
2016年,杭州G20峰会给数字经济下了定义:以使用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如今,数字经济凭借创新性与融合性已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经济正成为现代社会中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泛的经济活动之一。根据2019年5月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数字基础设施成为新的基础设施。同时,经济活动由物理空间扩展到云端空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平台正在改变市场形态。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成为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由于数字经济涉及国民经济所有行业,因此,统计的核心难题是如何处理产业数字化或行业融合发展部分与现有统计体系之间的关系。而且,由于原始数据获取源、数据处理精细度、数据分析方法以及测算失误等原因,当前各家研究机构对于数字经济的测算存在偏差。故而,为了进一步明确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特征和趋势,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特点,亟待建立科学合理的数字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研究现状
21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对数字经济测度进行了持续探索研究,其中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欧盟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要代表。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如腾讯研究院等第三方研究机构,也在数字经济测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OECD对数字经济测度的研究和探索:作为国际上提供经济测度建议最权威的国际组织之一,OECD也在积极探索数字经济统计,其官方出版物《Measuring the Digital Economy:A New
l一6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发布电信业务收入6454亿元
lJ 10991亿 .f・d比增K53.5%. }U信、I1,务收入 J] 6454亿jL,I riJ比增长5.6%。 移动巡价ql<务收入1 I 比小 I 卅 、1_6 Jj,二人』上 }LL 、Ik 现移动迎 、 为收入4 674 几,川 匕 常K4.6%.II IIl_f。、 II,务收 . 较 t川卜 撇碡l_6 2月l2o17 ̄ 1 -6 个I 1分 ・、。、L …IIi"定迎 、 , , 月27,6 ̄ q奠八1 77q亿儿 ,I・,】【E k8 2饼-, I i f 、 Il ,,LI 入III 蔫 … ’ f}l 27 6%. 、 …j【J】 川 2o17 ̄t,'4- , ‘ ).7个I 分 ^. 。 、 lI,务收 入 I LL 、I 务收入I 1 lh 19 4%,较 l ・1溶7.1个ef分点 移助教 、lI,务收入IIlj比增长2【j.6%。1—6川.一人 橱 搜…I]1 1 张 ql,务收入 脱985亿 ,川比坩K9.2%.1
擎位:亿元
6年 2017年 2017喜 月 l-2月 1.4月 —甘一电幢址每啦 同}L增长 ●位: 圊定西馐扯母啦 棒动薏浩址鸯 ^
Ij_ 介、 f1定教 U l 务收入l 内 15. {% 、移动数 及移动, I跌 、l 务收入 脱2746亿几,川 比增K29.6%, l I 价 务收 入 42.6%,托 动} f l,务收 入 }<=1 0.3个 盯分^
上半年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让利117.8亿元
11 B亿元 会 'i:; ,CI q 5fi,)J , ̄41 、 脱”、 女人1 2.5 亿儿,川 E K16.8%,火 车J{极 金贞仃, 会 I献稳步 .减 }[: ̄1J747.1亿元 "个 会降成小。J I I,f 、i 、l 进一 “挝速降 ”, 利1 17.8{LJ r ,I I20 15 I-5川…务 办公 发 《火J l火J 述宽带 络矬 推进 圳络 谴降 19{ 寸心见》以米,找… 人远”商¨绩排动、l 务资 卜降和 i 没的川纨 柬,我…… : 骷资 水、 卜降f"86%,移动侥, 资 水、 f _- 砰r65 人J.L』1j ‘i送 衙 … __ 厂_ 利趔过r1226'/L儿 . 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 规模达22.6万亿元
龙源期刊网
数字经济的增加值及贡献度测算:历史沿革、理论基础与方法框架
作者:蔡跃洲
来源:《求是学刊》2018年第05期
摘要:准确测算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及其贡献度将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有利于发挥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的支撑作用。数字技术的替代性、渗透性、协同性三大特性使得数字经济分为两部分,与数字技术直接相关的特定产业部门和融入数字元素后的新型经济形态。后者由数字技术带来效率提升所对应的增加值应归属于数字经济,但难以使用常规核算方法测算。增加值“规模”与“增量”及对GDP贡献度等概念间的切换也增加了测算的难度。从增量测算入手,按照“先增量后总量、先贡献度后规模”的思路,将增长核算与常规GDP核算方法相结合,可以构建起操作性和准确性较强的测算框架。
关键词:数字经济;替代效应;渗透效应;增长核算;GDP核算
引言
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发布了《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惠及世界人民”成为与会各国的共识。201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提到,要“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至此,“数字经济”迅速成为国内商界、政界、学界热议的重要语汇。应该说,近几年数字技术对经济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几乎无处不在。对于微观主体来说,几乎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数字经济给生活方式带来的悄然改变;对于政府决策部门来说,数字经济对增长、就业的带动毋庸置疑,但数字经济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每年带来多少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贡献了几个百分点,似乎并无标准权威的定量测度结果。从公开发布的既有测算结果来看,不同机构提供的数据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最高的测算结果,2016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可达30.61%(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而最低的测算结果2015年占比仅为1.7%(艾瑞咨询)。客观准确的测算结果是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的基础和依据,如此巨大的差异不仅会带来认知上的混乱,更可能误导决策。因此,有必要从学理上探讨数字经济增加值及贡献度测算的理论方法基础,据以构建可信可行的测算框架。
9责任编辑:章继刚 投稿信箱:netadmin@
2018.04视点Viewpoint
(本栏目刊登文章为缩编,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刊观点无关)工业物联网和增强现实成为各类机构2018年的关键业务投资PTC公司近日宣布发表一年两期的《工业创新现状》系列研究报告。该系列报告以PTC客户群的数据为基础,对工业物联网(IoT)和增强现实(AR)技术当前的发展状况及未来的推广计划提供基于数据的客观分析。每份报告都考察了推动这两项技术走向普及的行业、在整个价值链上部署的功能和用例以及带来的业务价值类型。PTC公司ThingWorx平台执行副总裁Mike Campbell表示:“随着工业物联网和AR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其普及度一定会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PTC结合了市场经验和海量的普及率数据,能够真正从综合全面的角度考察这些快速演变的市场。”如“工业物联网现状”和“工业增强现实的现状”报告中所述,工业物联网和AR不再只是值得期待的新兴技术。2018年,投资此类技术已成为很多组织机构的关键战略,尤其是对于涉及复杂的制造和运营流程的行业来说更是如此。在目前已采用工业物联网或AR技术的PTC客户中,已将部署迁移到全规模生产环境或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完成迁移的工业物联网用户和AR用户分别占到83%和85%。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居全球第二如今,大到政务工作、小到居家出行,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日益渗透其中,数字经济将曾经人们想象中的智能新生活变为现实。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萌发,数字经济发展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我国大力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22.58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二,占GDP比重达30.3%,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2017年,电子商务发展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电子商务平台收入2188亿元,同比增长43.4%。党的十九大制定了面向新时代的发展蓝图,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推动数字经济的共建共享,将深化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合作,推进5G技术的研发和商用部署,加快IPv6规模部署应用,建设物联网等新型应用基础设施,使数字经济的“大动脉”更加通畅,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在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还将打造数字政府,建设智慧社会,推动网络医疗、网络教育等业态的创新,让人民群众在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方面有更多的获得感。
农村·农业·农民2019.6A速览中办国办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全国行政村4G覆盖率超过98%,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到203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围绕战略目标,《纲要》详细部署了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等10项重点任务。业内预计,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爆发期,至少数以千亿级别规模的农村信息基建将开启。(班娟娟郭倩)今年我国农产品供给总量仍将较为充足中国农业科学院日前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19》预计,今年我国农产品供给总量仍将较为充足,粮食产量将持平略增。报告显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其中玉米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消费旺盛,库存消化进度超出预期,市场价格稳中有涨。大豆产量增加,进口量有所下降,大豆及豆油、豆粕市场运行基本平稳。报告预计,今年我国继续重视和加强对农业与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预计粮食产量将持平略增,价格保持稳定。稻谷、小麦、玉米产量将分别达到2.1亿吨、1.3亿吨和2.6亿吨。国产大豆供给能力稳步提升。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作物供需基本保持稳定,品种结构有所调整。报告预计2019年蔬菜种植面积为2000万公顷,较2018年略有下降。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较2018年有所下降。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猪肉市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胡璐)去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达7.3%在近日闭幕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布《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达7.3%,与上一年相比增加0.8个百分点。农业农村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我国乡村地区经营网络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测度
目录
一、数字产业化的基本概念....................................2
二、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意义................................2
三、数字产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3
四、数字产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5
1. 数字基础设施指标......................................6
2. 数字技术成果指标......................................7
3. 数字产业发展规模指标..................................8
4. 数字产业竞争力指标...................................10
五、数字产业化水平测度方法.................................11
1. 指标权重确定.........................................13
2. 数据标准化处理.......................................14
3. 测度结果分析.........................................15
六、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16 1. 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18
(1)产值结构指标.......................................19
(2)就业结构指标.......................................20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Management&TechnologyofSME
1引言自20世纪末数字经济被首次提出,数字经济发展日益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如今已成为未来增长速度最快、最具潜力的领域。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实现新跃升,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6.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7%,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策略规划,2017年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数字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会工作报告更是提出“为数字中国加油助力”,深化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发挥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引领和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旨在通过建立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我国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情况以及对比各省数字经济发展差距,为缩小地区与城乡之间数字经济鸿沟,解决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等提供建议或对策。2数字经济的概念与特征2.1数字经济的概念对数字经济的概念描述众多,但核心含义是一致的。2016年G20会议对数字经济的定义具有典型代表性,它可以概括为是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通过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2.2数字经济的特征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在数字经济时代,信息基础设施成为新的生产要素,逐渐向智能化发展,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创新竞争力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数字人才是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力推信息技术创新及数字经济。产业融合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数字经济并不是独立于传统产业而存在,它更加强调的是融合与共赢,数字经济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将改变实体经济结构和提升生产效率。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构建新动能。数字经济在驱动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变就业结构、实现包容性增长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3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算3.1数字经济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关的指标浩如烟海,本文在选择数字经济发展评估指标时,参考欧盟、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以及中国信通院、上海社科院等国内权威机构发布的12个有较【作者简介】顾志兰(1995-),女,江苏南通人,研究生在读,从事应用统计研究。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定量评估QuantitativeEvaluationofChina'sDigitalEconomyDevelopment顾志兰(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南京210023)GUZhi-lan(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210023,China)揖摘要铱论文从信息基础设施、创新竞争能力、产业融合发展和经济增长4个角度出发,构建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得到2005-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综合得分,并分析其发展现状。结果发现,我国数字经济逐年增长,创新竞争力是驱动数字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论文针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揖Abstract铱Fromthefourperspectivesof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innovativecompetitiveness,industrialintegrationdevelopmentandeconomicgrowth,thispaperconstructsthedigitaleconomyevaluationindexsystem,calculatesthecomprehensivescoreofChina'sdigitaleconomyfrom2005to2018,andanalyzesitsdevelopmentstatus.TheresultsshowthatChina'sdigitaleconomyisgrowingyearbyyear.Innovationcompetitivenessisakeyfactordrivingthegrowthofdigitaleconomy,butthereisalsothephenomenonofunbalanceddevelopment.InviewoftheproblemsexistinginthedevelopmentofChina'sdigitaleconomy,thepaper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揖关键词铱数字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熵值法;创新驱动揖Keywords铱digitaleconomy;indexevaluationsystem;entropymethod;innovation-driven揖中图分类号铱F49揖文献标志码铱A揖文章编号铱1673-1069(2021)03-0044-02
中国数字新质生产力统计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录
一、内容描述................................................2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3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5
1.4 论文结构安排.........................................6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7
2.1 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8
2.2 统计测度方法的理论框架..............................10
2.3 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依据..............................11
三、中国数字新质生产力的统计测度...........................13
3.1 统计指标体系构建....................................14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14
3.3 统计方法应用与结果分析..............................16 四、中国数字新质生产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7
4.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18
4.2 实证检验过程........................................19
·56· 调研世界 2021年第2期 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测度*1
朱发仓 乐冠岚 李倩倩
内容摘要:为测算数字经济发展规模,本文将数字经济分为数字技术生产和数字技术应用两
个部门。针对数字经济生产部门,本文提出了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中分离出数字技术生产部
门,并采用生产法核算其增加值的方法;针对数字技术应用部门,本文将数字技术视为资本投入
要素,开发了计算数字技术应用部门增加值的“两步法”。使用该方法测算得到浙江数字经济总量
由2015年的15735.3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23430.4亿元,其中数字技术应用部门增加值由2015
年的12362.4亿元上升至2018年17882.7亿元,数字技术生产部门增加值由3372.0亿元上升至
5547.7亿元。本文提出的数字经济规模测算框架和技术方法,可为其他地区测算提供理论基础,
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增加值;数字资本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794(2021)02-0056-09
DOI: 10.13778/j.cnki.11-3705/c.2021.02.007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知识产权资本测量理论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8BTJ04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质
量发展视域下创新要素配置的统计测度与评价研究”(项目编号:19ZDA122);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基于两种功能的软件与数据库资本
统计测度研究”(项目编号:2020LD08)。 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发布了《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发展数字经济、促
进全球经济增长、惠及世界人民”成为与会各国的共识。“数字经济”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然而不管从全
球还是从局部来看,宏观指标如全要素生产率等却没有显示出由数字经济带来的预期提升,需要对数字
经济做出较为准确的研究和测度,这给统计机构以及广大研究人员带来了挑战。
一、数字经济国际统计测度经验
(一)数字经济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
的发展、应用与传播给传统经济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经济学家将这一现象视为“新经济”,其本质是
新兴的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工业经济的改革,一些学者如Henry et al(1988)将数字经济与新经济同
等看待[1],Bo Carlsson(2004)也认为数字经济真正新的要素是互联网[2]。Brynjolfsson et al(2000)认
为,数字经济就是经济的数字化,其给技术、商业结构和供应链带来机遇,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价值创造
方式[3]。
进入21世纪,在数字经济研究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互联网经济可能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OECD,2012,2014)[4-5]、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改善情况、数字型公司和产品服务范围的扩大情况
(UNCTAD,2017)[6]。一些学者认为数字经济不是传统的市场经济活动,不能直接被定义[7]。
随着数字技术在经济中的扩散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提出了他们对“数字经济”
调研世界 2021年第2期 ·57· 的界定。英国统计局(2015)认为数字经济不仅是指商品和服务的数字化,还包括使用数字技术帮助企
业获得的收益,因此将数字经济分为两个部分:ICT技术基础和网络交易[8]。2016年G20会议达成的数
字经济定义为:以数字化的信息和知识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化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ICT技
术的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William et al(2018)指出真正
的数字经济是来自整个工业领域的企业数字化投资,并对其进行最有成效的使用[9]。加拿大统计局(2018)
认为数字经济是以从事生产、销售和消费数字产品的企业、组织和消费者为中心的,且数字技术参与了
商品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9)指出广义数字经济指的是数字化
技术在经济各个部门中的应用(比如互联网的使用),从农业到仓储业,所有使用数字化技术的活动都
是数字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狭义的数字经济指在线平台以及基于这些平台而发生的经济活动[10]。波兰
学者Marcin(2017)认为“数字经济”指广泛使用ICT技术的经济系统,包括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电
子交易[11]。美国经济研究局(BEA,2018)以互联网和相关的信息通信技术为起点界定数字经济的范
围,指出数字经济包括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媒体和电子商务[12]。联合国(2019)把数字经济分为三
大组成部分:核心基础、狭义数字经济和广义数字经济[13]。
目前全球仅仅处于数字化早期阶段,不同的文献、国际论坛和国际组织机构对数字经济有不同的解
读,一方面说明数字技术在飞速发展,现有的技术很可能很快就会被新技术替代,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
对这一新现象缺乏足够和清晰的认识。因此对数字经济概念的界定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测算过程中要
既能正确发现和分析问题,还能设计出相应的政策。关于数字经济的概念,无论是从数据、数字技术作
为生产要素的角度,还是从数字技术应用后所呈现的新经济形态的视角,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单纯强
调一方又有失偏颇。本文倾向于采用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对数字经济的概念界定。
(二)数字经济增加值的国内外统计测度实践
OECD统计局的Ahmad和美国经济研究局的Ribarsky提出了由生产者(who)、产品(what)、本
质(how)、使用者(who)组成,以促成者(enabler)为基础,涵盖SNA生产边界和非生产边界的数
字经济测度框架[14]。美国经济研究局(BEA,2018)利用供给—使用表识别出数字经济商品和服务及
数字经济相关的产业,并估计出美国数字经济的规模[12]。估计结果表明,2006—2016年数字经济年均
增长率为5.6%,高于GDP增速4.1个百分点。2016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6.5%。与其他传统行
业相比,数字经济的排名略低于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业(占GDP比重为7.1%),略高于批发贸易(占
GDP比重为5.9%)。采用同样的概念范围与方法,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2019)也测度了本国的数字
经济[15],结果表明所测范围的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5.4%上升到2017年的5.7%。但同
时指出其测算范围的数字活动是有限的,例如,不包括P2P交易和新兴的数字化产品(如Uber运输服
务、金融服务和“智能”家用电子产品)。虽然这些数字化产品的相关数据被嵌入在现有产品分类下的供
给—使用表数据中,但它们没有被单独识别。从估计方法上看,数字贸易在生产法中无法体现,但可通
过最终需求构成来估计数字贸易的进出口。因此,依据此范围测量的结果是澳大利亚数字活动的“下限”。
联合国(2019)的报告论述了数字经济的趋势与价值创造过程,采用2位数的ICT行业进行国际
比较①[13]。William et al(2018)在增长核算框架下计算了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过去三十年
来,平均每增加1美元的数字技术投资,GDP平均增长20美元[9]。2
从我国数字经济的测算来看,腾讯研究院(2018)测算得到2017年全国数字经济体量为26.7万亿
元,占GDP比重为32.28%[16],中国信通院(2018)测算结果为27.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2.9%[17],
艾瑞咨询(2016)认为2015年中国网络经济规模达到1.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7%[18]。对此,
——————––—––—––––
①2位数的分类比欧盟4位数分类要宽泛。
·58· 调研世界 2021年第2期 蔡跃洲(2018)指出除了结果差别很大外,在测算方法上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结果之间的可比性较
差[19]。向书坚等(2018)在OECD研究框架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数字促成产业和电子商务产业的增
加值[20]。许宪春等(2020)将数字经济界定为数字化赋权基础设施、数字化媒体、数字化交易和数字
经济交易产品4类,通过统计用产品目录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筛选出数字经济产品和生产这些产品的行
业,测算这些产业的总产出和增加值[21]。
(三)小结
与物质资本和劳动类似,数字技术也是生产要素,同样也会创造价值。但是数字技术又具有特殊
性,数字技术既被源源不断生产出来,又被及时充分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数
字经济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数字技术生产部门,如许宪春等(2020)[21]提到的数字化赋权基础设施,
OECD(2018)[14]、美国(2018)[12]、向书坚等(2019)[20]等指出的数字经济促成者,以及以软件中
介应用为典型特征的部门和产品,如数字化媒体,数字经济交易产品等。然而,正如William et al(2018)
指出真正的数字经济是来自整个工业领域的企业数字化投资并对其进行最有成效的使用[9]。但是这些部
门使用数字技术产生的价值量在已有文献的方法中是无法实现的,这正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为拓展新兴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中国工业经济升级,国家非常注重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简
称两化融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还组织发布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
指南,这些措施整体上推动了我国各行业,尤其是工业部门的智能制造水平。如何体现工业部门应用数
字技术产生的价值量?本文认为应在分析数字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将经济系统分为两个部门:数字技术
生产部门和数字技术应用部门,前者可以从国民经济行业中分离出来,并把数字技术视为后者的投入要
素,在增长核算框架中估计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数字经济测度框架
(一)数字技术的生产与应用
蔡跃洲(2018)认为区别于其他生产要素,数字技术还具有替代性、融合性和协同性的典型特征[19]。
其中,替代性是指数字技术生产部门因自身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升导致数字产品价格下降,性能和功能
大大提高,从而数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最终导致数字技术生产部门规模扩大;融合性是指数字技
术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和环节;协同性是指数字技术与仪器设备、劳动等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提
升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的协同协作能力,提高生产效率。这催生出许多新需求和新模式,如网约车、每日
优鲜等,进而形成许多新兴产业。这些广泛应用数字技术的部门称为数字技术应用部门。
因此数字经济既表现为特定的产业部门形态,又表现为数字技术普遍应用的新型经济形态,两方面
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且相互促进,增加了测度数字经济的难度。
(二)数字经济的测度框架
1.数字技术生产部门增加值。
借鉴美国的做法,浙江省经信厅与浙江省统计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离出数字技术生产部门,
并称之为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该产业共由7个大类、52个中类和128个小类组成①。基于产业分类
可以使用生产法估计数字技术生产部门的增加值。3
2.数字技术应用部门增加值估计的“两步法”。
在现代经济生产活动中,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析,并将其转化为数字智能的能力,是一种竞
争优势。一旦将数据转化为数字智能并通过商业用途货币化,数据就创造了价值。因此数据成为重要的
生产资料,数字技术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
——————––—––—––––
①笔者参与了产业分类研究,各行业增加值核算由浙江省统计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