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规定NEW
- 格式:doc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41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目次1 一般规定 (1)1.1 规划建设业务分类规定 (1)1.2 其他规定 (6)2 立案标准 (8)2.1 建设用地类业务的立案标准 (8)2.2 城市规划类业务的立案标准 (15)2.3 建设工程类业务立案标准 (20)2.4 勘测信息类业务的立案标准 (32)2.5 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类业务的立案标准 (33)2.6 违法建设查处类业务的立案标准 (34)3 图纸深度和要求 (36)3.1 规划建设业务送审图纸一览表 (36)3.2 建设用地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39)3.3 城市规划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40)3.4 建设工程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56)3.5 勘测信息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63)3.6 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63)3.7 违法建设查处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64)1一般规定1.1规划建设业务分类规定对外受理申请人的规划建设申请业务从立案类别上可分为建设用地类、城市规划类、建设工程类、勘测信息类、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类、违法建设查处类、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类共七大类,具体见表1-1。
表1-1 规划建设业务分类总表注:①本表的批复期限是指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或行政审批决定之日。
②重点工程、高校建设项目的批复期限见相关规定。
1.2其他规定1.2.1办理除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业务外的规划建设业务应当提供IC卡号,首次来我局办理业务的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先申请IC卡。
1.2.2办理各项规划建设业务除了根据业务分类要求提交相应当的特定资料外,均应当提交下列资料:1.2.2.1立案申请表,勘测信息类业务提交备案申请表;1.2.2.2申请函:说明申请办理的事项的基本情况、办理原因、办理基本要求和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验收类业务要求写明报批情况及现场状况,其中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审查、审批时,应当包括规划编制和历次审查、修改过程的说明;整治规划申请设计条件、方案审查、审批时,应当包括申请的原因、项目建设要求、地块基本情况和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
广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第二条(规划区)第三条(适用范围)第四条(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第五条(密度分区)第六条(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第七条(规划编制基本要求)第八条(六线)第九条(授权条款)第二章城乡规划勘查测量管理第十条(编制城乡规划应当具备的基础资料)第十一条(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第十二条(城乡规划基础测量)第十三条(城乡规划工程测量)第十四条(城乡规划勘察测量资料的管理)第三章城市规划区和镇规划区规划管理第一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第十五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的内容)第十六条(建设用地使用性质的确定)第十七条(规划用地界限的划定)第十八条(规划用地面积)第十九条(建设用地规划条件的确定)第二十条(建设用地规划条件的内容)第二十一条(居住用地)第二十二条(工业用地的绿地控制)第二十三条(旧城更新及城中村改造)第二十四条(竖向标高)第二十五条(城镇公共道路和城镇公共绿地的界定)第二节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第二十六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内容及依据)第二十七条(建设规模)第二十八条(建筑工程使用功能)第二十九条(建筑工程的高度控制)第三十条(建筑工程的建筑间距控制)第三十一条(建筑退让控制)第三十二条(建筑面宽)第三十三条(停车配建)第三十四条(建筑工程景观控制)第三十五条(商业、办公等大开间建筑的分割)第三十六条(辅助性建构筑物和建筑物外部附属构筑物)第三十七条(紫线范围内的建设控制及近现代优秀建筑的保护)第三十八条(传统骑楼街的保护)第三十九条(危破房工程)第四十条(临时建设工程)第三节市政工程规划管理第四十一条(道路交通工程)第四十二条(城市轨道交通)第四十三条(其他交通设施)第四十四条(管线工程)第四十五条(厌恶工程)第四章村庄规划区规划管理第四十六条(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内容)第四十七条(村民住宅建设控制1)第四十八条(村民住宅建设控制2)第四十九条(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第五章监督检查第五十条(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第五十一条(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的条件)第五十二条(自动许可)第五十三条(分期验收)第五十四条(违法建设认定、处罚、查处程序的法律适用)第五十五条(违法建设影响城乡规划程度的界定)第五十六条(违法建设竟合)第五十七条(建设工程造价的认定)第五十八条(违法建设责任人的确定)第五十九条(连带责任)第六十条(无法确定违法建设责任人的情形及处理)第六章附则第六十一条(术语解释)第六十二条(本规定与规划条例的关系及罚则)第六十三条(施行时间)附表:附表一居住用地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控制指标表附表二居住建筑建筑间距表附表三公共建筑建筑间距表附表四建筑工程临规划道路边线、河涌规划控制边线、绿线退让(D)规定附表五建筑工程临铁路边轨中线退让(D)规定附表六建筑工程临架空电力线导线边线退让(D)规定附表七村民住宅建设控制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障城乡规划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和《广州市城市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修建性详细规划篇)发布日期:2007-12-02目次第1节总则第2节术语第3节公共设施用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第4节居住用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第5节工业用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第6节仓储用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第7节公园绿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第8节雕塑、纪念碑规划控制要求附录用词说明第1节总则1.1 为进一步实现广州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和空间,特制定本标准与准则。
1.2 本标准与准则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内的各类修建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管线规划内容参见市政篇相关规定。
1.3 本标准与准则是以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国内外相关城市的同类标准,结合广州市的具体情况,及历年来城市建设管理经验编制而成。
1.4 本标准与准则应定期更新以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状况的变化及相关规范、工艺、技术的更新。
1.5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现行的有关法规、规范和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1.6 本标准与准则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第2节术语2.1 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2.2 公共设施用地城市中为社会服务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及设计等机构或设施的建设用地。
2.3 居住用地在城市中包括住宅及相当于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2.4 工业用地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
2.5 仓储用地城市中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
2.6 居住区用地(R)居住区内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2.6.1 住宅用地(R01)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
佚名
【期刊名称】《广州政报》
【年(卷),期】2015(000)034
【摘要】<正>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3号《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已经2015年10月19日市政府第14届18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陈建华2015年11月4日(2〇12年3月2 7日市人民政府第I4届1 0次常务会议通过2〇15年1 0月1 9曰市人民政府第I4届185次常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
【总页数】42页(P1-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25
【相关文献】
1.《城乡规划法》实施背景下广州市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思考与实践 [J], 王东
2.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郴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通知 [J], ;
3.昆明发布《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J], 无
4.荆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工作解析 [J], 商大伟
5.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筑管理)2018版的通知 [J],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目次【技术规范标准】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综合篇)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目次1 一般规定 (1)1.1 规划建设业务分类规定 (1)1.2 其他规定 (6)2 立案标准 (7)2.1 建设用地类业务的立案标准 (7)2.2 城市规划类业务的立案标准 (13)2.3 建设工程类业务立案标准 (18)2.4 勘测信息类业务的立案标准 (29)2.5 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类业务的立案标准 (29)2.6 违法建设查处类业务的立案标准 (30)3 图纸深度和要求 (32)3.1 规划建设业务送审图纸一览表 (32)3.2 建设用地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34)3.3 城市规划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35)3.4 建设工程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50)3.5 勘测信息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56)3.6 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57)3.7 违法建设查处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57)1一般规定1.1规划建设业务分类规定对外受理申请人的规划建设申请业务从立案类别上可分为建设用地类、城市规划类、建设工程类、勘测信息类、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类、违法建设查处类、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类共七大类,具体见表1-1。
表1-1 规划建设业务分类总表②重点工程、高校建设项目的批复期限见相关规定。
③如果受理处(科)室和本表不符,请以分局实际情况为准。
1.2其他规定1.2.1办理除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业务外的规划建设业务应当提供IC卡号,首次来我局办理业务的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先申请IC卡。
1.2.2办理各项规划建设业务除了根据业务分类要求提交相应当的特定资料外,均应当提交下列资料:1.2.2.1立案申请表,勘测信息类业务提交备案申请表;1.2.2.2申请函:说明申请办理的事项的基本情况、办理原因、办理基本要求和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验收类业务要求写明报批情况及现场状况,其中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审查、审批时,应当包括规划编制和历次审查、修改过程的说明;整治规划申请设计条件、方案审查、审批时,应当包括申请的原因、项目建设要求、地块基本情况和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
目次1 一般规定 (1)1.1 规划建设业务分类规定 (1)1.2 其他规定 (7)2 立案标准 (9)2.1 建设用地类业务的立案标准 (9)2.2 城市规划类业务的立案标准 (16)2.3 建设工程类业务立案标准 (21)2.4 勘测信息类业务的立案标准 (33)2.5 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类业务的立案标准 (34)2.6 违法建设查处类业务的立案标准 (35)3 图纸深度和要求 (37)3.1 规划建设业务送审图纸一览表 (37)3.2 建设用地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39)3.3 城市规划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40)3.4 建设工程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55)3.5 勘测信息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61)3.6 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62)3.7 违法建设查处类业务送审图纸的深度和要求 (62)1一般规定1.1规划建设业务分类规定对外受理申请人的规划建设申请业务从立案类别上可分为建设用地类、城市规划类、建设工程类、勘测信息类、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类、违法建设查处类、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类共七大类,具体见表1-1。
表1-1 规划建设业务分类总表注:①本表的批复期限是指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或行政审批决定之日。
②重点工程、高校建设项目的批复期限见相关规定。
③如果受理处(科)室与本表不符,请以分局实际情况为准。
1.2其他规定1.2.1办理除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业务外的规划建设业务应当提供IC卡号,首次来我局办理业务的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先申请IC卡。
1.2.2办理各项规划建设业务除了根据业务分类要求提交相应当的特定资料外,均应当提交下列资料:1.2.2.1立案申请表,勘测信息类业务提交备案申请表;1.2.2.2申请函:说明申请办理的事项的基本情况、办理原因、办理基本要求和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验收类业务要求写明报批情况及现场状况,其中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审查、审批时,应当包括规划编制和历次审查、修改过程的说明;整治规划申请设计条件、方案审查、审批时,应当包括申请的原因、项目建设要求、地块基本情况和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
中新广州知识城信息技术产业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规划组织单位: 广州开发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中新广州知识城分局评价单位: 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19年5月1.规划概要规划名称:中新广州知识城信息技术产业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组织单位:广州开发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中新广州知识城分局规划范围:北规划区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南部,北起知识城南起步区,南至广河高速,西依帽峰山,东抵九龙大道,总面积为7.77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详见图1。
年风向玫瑰图(C:11.3%)图1本规划区地理位置图一、功能定位与人口规模(1)发展定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检验检测为主导发展产业,打造引领知识城的自主创新示范核心区。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以智慧、绿色、低碳的高标准建设要求,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低碳生态智慧新区。
结合多个共享服务核心,以人才吸引和创新集聚为核心的国际化创新高地。
(2)人口规模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规模8.15万,产业就业人口2.97万。
二、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谷四脉水相连,四核六区绿野间”的总体结构。
(1)一谷四脉一谷——创新者乐谷保留中部原始地貌山丘谷地,利用谷地地形打造串联各办公组团的中心休闲绿带,连接北部滨水景观生态廊道,将滨水景观延续至中心谷地,同时在谷地内部打造多个绿心,营造园林式办公的氛围,成为生产、生态和生活“三生”并重的创新者乐谷。
四脉——滨水景观生态绿脉依托现状水系格局,构建狮岭水、荔枝坑、塘面村河三条滨水带状生态公园与公共绿廊。
四条生态绿脉贯穿连通整个信息技术产业,有机串联各个功能组团,形成规划范围内生态体系的主要脉络,结合滨水河道,打造连续的联系的互动式交流共享服务空间。
(2)四核六区四核——综合服务核心区域创新共享智慧服务核心:依托汤村地铁站,在紧邻九龙大道西侧采用TOD的开发模式打造综合型的共享服务港,作为信息技术产区的服务枢纽。
设置青年创客社区、活力安置社区、共享邻里中心,为片区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务。
792024.04 / Urban-Rural Spatial Renewal and Optimization 城乡空间更新与优化发布城市更新条例(见表1)。
1 适用范围与更新原则对比1.1 适用范围对比从条例的适用范围,即条例认定的城市更新的范围上看,四个城市对于城市更新活动的认定既有相同点,也有区别。
相同的地方是都包含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
不同的地方是,深圳和广州更强调环境恶劣、有安全隐患、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区域;上海则更关注区域功能布局、人居环境和城市风貌;北京则将其分为居住、产业、设施、公共空间、区域综合五个类型,并强调不包括土地储备和房地产开发项目。
1.2 更新原则对比从条例的基本原则内容上看,四个城市的原则内容随着公布时间越往后越丰富,从基础的政府统筹、规划引领、公众参与等理念,逐渐拓展到包括数字科技、绿色低碳、共建共享等理念。
上海和北京均明确提出了“留改拆”并举的城市更新原则。
2 相关职责对比2.1 各级政府与部门职责各个城市对于各级政府与部门职责的描述也略有不同。
其中均明确市人民政府担负城市更新工作的统筹领导作用,但深圳并未明确更新主管部门。
广州、上海、北京的更新主管部门为市住建部门,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更新相关各层次规划与土地管理工作。
摘要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相继出台或公布城市更新条例,为城市更新规划建设提出相应的地方性法规依据。
文章尝试从四个城市的更新条例具体内容入手,从条例内容结构、适用范围、更新原则、相关职责与更新管理体系几个方面,研究其共同点和区别。
并从对比中发现城市更新“留改拆”并举、更加关注落地与实施、面向各城特点更有针对性和鼓励多方力量参与城市更新等新趋势。
关键词 城市更新;条例;对比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4.04.19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and Shenzhen have successively issued or published urban renewal regulations, which provide corresponding local legal basis for urban renew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start with the specific problems in the renewal regulations of four cities, and studies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the content structure, applicable scope, renewal principles, relevant responsibilities and renewal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regulations. From the comparison, the new trends of urban renewal, such as “retaining, reforming and demolishing” simultaneously,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landing and implementation, focus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city and encouraging multiple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urban renewal, etc., are found. Key words urban renewal; regulations; contrast0 引言一直以来,我国的城市更新建设工作存在收益低、成本高、生命周期长、政策与法律预期性差等特点[1],城市更新往往被看作城市建设过程中“难啃的骨头”。
前言为适应新形势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编制内容等方面的变化,提高我院规划编制技术水平,统一我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与深度,增强我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标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更好地适应城市规划管理依法行政的要求,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在制订过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院控制性详细规划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其它省、市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及案例资料,采纳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新的研究成果,形成通用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成果标准,并广泛征求了各部门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最后经审查定稿。
因各地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成果要求不同,本标准仅对通用内容进行规范,具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还应根据当地的相关技术标准或规定以及实际需要增加相应的内容。
各部门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请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施的实践和科学研究,注意积累和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映至总工办,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中凡属国家现行规定的强制性内容,均构成本规范的强制性内容,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主编部门负责管理和条文解释。
标准主编部门:城市规划研究中心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国恩彭涛刘云亚吴天谋荆万里余珂唐德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09年03月目录1 总则 (1)2 文本的内容及深度 (2)2.1总则 (2)2.2上位规划落实情况说明 (2)2.3规划区功能与规模 (2)2.4土地利用规划 (2)2.5道路交通规划 (5)2.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6)2.7绿地与开敞空间规划 (6)2.8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7)2.9竖向工程规划 (7)2.10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 (7)2.11市政工程规划 (7)2.12城市设计导则 (9)2.13环境保护规划 (9)2.14地块管理规定 (10)2.15规划管理措施 (12)2.16附则 (12)3 图件的内容及深度 (13)3.1图则 (13)3.1.1规划图 (13)3.1.2表格 (13)3.1.3说明 (14)3.2规划图纸 (14)4 附件的内容及深度 (17)4.1说明书 (17)4.1.1前言 (17)4.1.2规划依据、原则与目标 (17)4.1.3上层次规划要求与调整说明 (17)4.1.4现状概况与分析 (17)4.1.5规划区功能与规模 (18)4.1.6规划用地布局 (18)4.1.7地块划分与控制 (18)4.1.8道路交通规划 (22)4.1.9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22)4.1.10绿地系统规划 (22)4.1.11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23)4.1.12竖向工程规划 (23)4.1.13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 (23)4.1.14市政工程规划 (23)4.1.15城市设计导则 (25)4.1.16环境保护规划 (25)4.1.17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25)4.2基础资料汇编 (25)4.2.1上层次及相关规划要求 (26)4.2.2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状况 (26)4.2.3人口及居住状况 (26)4.2.4土地利用现状 (26)4.2.5建筑物状况 (27)4.2.6道路交通现状 (27)4.2.7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28)4.2.8市政公用设施现状 (28)4.2.9历史文化及建筑风貌现状 (28)4.2.10环境保护现状 (28)4.2.11重大项目建设现状(可根据需要编制) (28)4.2.12农村居民点现状(可根据需要编制) (29)4.2.13规划意愿综述 (30)4.2.14其它基础性资料 (30)4.3公众参与报告 (30)4.3.1公众参与基本情况 (30)4.3.2公众意见摘要 (31)4.3.3规划回应概要 (31)5 成果要求及其统一格式 (32)6 电子数据标准 (33)6.1电子数据格式和命名 (33)6.1.1一般规定 (33)6.1.2目录及文件名称 (33)6.2文本文件标准 (33)6.3图形文件标准 (34)6.3.1 CAD格式图形文件标准 (34)6.3.2 JPG格式图形文件标准 (45)6.4其他相关标准 (45)附录:图件示例 (48)1 总则1.1为指导和规范我院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参考国内各省市地方性相关技术规范、法律、法规等,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标准。
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广州市城市规划局 2006年8月 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目 录
1 总则„„„„„„„„„„„„„„„„„„„„„„„„„„„„„„„„„„ 1 2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2 2.1 资料收集和现状调研„„„„„„„„„„„„„„„„„„„„„„„„„ 2 2.2 规划的主要内容„„„„„„„„„„„„„„„„„„„„„„„„„„„ 2 3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5 3.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构成„„„„„„„„„„„„„„„„„„„„„„ 5 3.2 法定文件的成果构成及深度要求„„„„„„„„„„„„„„„„„„„„ 5 3.2.1 文本的主要内容„„„„„„„„„„„„„„„„„„„„„„„„„„ 5 3.2.2 规划管理单元导则的主要内容„„„„„„„„„„„„„„„„„„„„ 8 3.3 管理文件的成果构成及深度要求„„„„„„„„„„„„„„„„„„„„ 9 3.3.1 通则的主要内容„„„„„„„„„„„„„„„„„„„„„„„„„„ 9 3.3.2 规划管理单元地块图则„„„„„„„„„„„„„„„„„„„„„„„ 9 3.4 技术文件的成果深度及深度要求„„„„„„„„„„„„„„„„„„„„11 3.4.1 基础资料汇编的主要内容„„„„„„„„„„„„„„„„„„„„„„12 3.4.2说明书的主要内容„„„„„„„„„„„„„„„„„„„„„„„„„12 3.4.3 技术图纸的主要内容„„„„„„„„„„„„„„„„„„„„„„„„16 3.4.4 公众参与报告的主要内容„„„„„„„„„„„„„„„„„„„„„„17 4 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计算机数据标准„„„„„„„„„„„„„„„„„„„„19 4.1电子文件格式和命名„„„„„„„„„„„„„„„„„„„„„„„„„19 4.2制图制表规范„„„„„„„„„„„„„„„„„„„„„„„„„„„„19 4.2.1 AutoCAD图形文件一般规定„„„„„„„„„„„„„„„„„„„„„19 4.2.2 AutoCAD图形文件中图层名称、线型及颜色„„„„„„„„„„„„„„20 4.2.3公共服务设施符号„„„„„„„„„„„„„„„„„„„„„„„„„25 4.2.4市政公用设施符号„„„„„„„„„„„„„„„„„„„„„„„„„27 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4.2.5交通设施符号„„„„„„„„„„„„„„„„„„„„„„„„„„„29 4.2.6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JPG格式文件规定„„„„„„„„„„„„„„„„30 4.3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建库文件的数据标准„„„„„„„„„„„„„„„„30 4.3.1 建库文件和内容要求„„„„„„„„„„„„„„„„„„„„„„„„30 4.3.2规划信息编码原则„„„„„„„„„„„„„„„„„„„„„„„„„32 4.3.3规划控制指标表„„„„„„„„„„„„„„„„„„„„„„„„„„33 4.4其他规定„„„„„„„„„„„„„„„„„„„„„„„„„„„„„„35 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1 1 总 则 1.1为实现规划编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依据国家、建设部、广东省和广州市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1.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将逐步覆盖广州市行政辖区范围,为上一层次的规划提供技术基础,对下一层次的规划进行有效的导控,对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道路工程管线和配套设施及空间环境等予以控制要求,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提供依据。 1.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在全面整合纳入城市规划管理动态信息和已审批各项规划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覆盖全市的面向规划管理的“一张图”管理平台。 1.4本规定中所指“规划管理单元”是指结合行政街道界线、明显地理界线等因素划定的,用地规模适宜的,由多个规划地块所组成的规划管理范围。“规划管理单元”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编制单位。 1.5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并严格执行本规定第四章:控制性详细规划计算机数据标准的相关要求,确保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计算机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 1.6在广州市域范围内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照本规定执行。 1.7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除遵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1.8本规定的解释权属广州市城市规划局。 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2 2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2.1资料收集和现状调研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收集如下资料: (1)上层次规划对该地区的要求; (2)规划地区自然条件及历史资料; (3)规划区人口分布现状; (4)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情况、重要企事业单位情况等技术经济资料; (5)现有居住、工业、重要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和园林绿地、风景名胜等城市重要现状情况及发展要求; (6)城市环境及其它资料; (7)与本规划区有关的已审批规划; (8)规划管理审批信息:包括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建设用地划拨资料、已批修建性详细规划、已批规划用地许可证及其规划设计条件和建筑放线验线资料等。 2.2规划主要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经批准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等上层次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土地使用情况,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建设总量控制、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内容作出进一步规划安排,并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等指标,提出道路、工程管线、配套设施以及空间环境等方面的规划控制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规划依据和规划范围; (2)建设用地性质,包括不同地块土地使用性质的具体控制要求,土地使用性质的兼容性; (3)建设用地使用强度,包括不同地块的开发建设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具体控制要求; (4)道路交通,包括道路系统的功能分级和交叉口形式,以及公共停车场、公交站场等的规划要求; 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3 (5)工程管线,包括各类工程管线的走向、位置等控制要求; (6)特定地区地段和其它公共配套设施的规划要求。 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4 3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3.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构成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文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法定文件:由文本、规划管理单元导则组成,是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的文件; (2)管理文件:由通则、规划管理单元地块图则组成,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规划管理的操作依据; (3)技术文件:由基础资料汇编、说明书、技术图纸、公众参与报告组成,是规划管理单元导则和规划管理单元地块图则的技术支撑和编制基础。 3.2法定文件的成果构成及深度要求 法定文件包括文本和规划管理单元导则 3.2.1文本的主要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是对规划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应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编写,对于规划管理单元层面的规划控制提出强制性要求,包括:总则、规划区发展目标、土地使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绿地与开敞空间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城市设计、市政工程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管理单元管制、实施规定十二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总则 以条文方式阐明规划编制依据、规划范围、规划生效日期、规划修改权限以及规划解释权。 (2)规划区发展目标 主要阐明规划发展目标、功能定位、空间结构、人口规模以及建设用地规模。 (3)土地使用规划 主要阐明土地使用规划、 城镇建设用地规划、 村建设用地规划以及非建设用地规划四个方面的规划内容和要求,并要列出规划用地平衡表。 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5 (4)道路交通规划 主要阐明以下三个方面的规划内容: a、道路系统规划,其中包括道路系统结构、各级道路红线以及道路断面; b、道路交叉口控制要求,其中包括交叉口形式、渠化措施以及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c、交通设施规划,其中包括停车场、加油站、公共交通场站、步行交通以及其它交通设施。 (5)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主要阐明公共服务中心布局结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市政公用设施规划三个方面的规划内容和要求,并要列出设施一览表(包括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公用设施),对对规划管理单元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规划配置内容与数量作出强制性要求。 (6)绿地与开敞空间规划 主要阐明绿地与开敞空间结构、生态绿地、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广场规划、水域规划、城市设计七个方面的规划内容和要求。 (7)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重点阐明保护对象与保护标准、保护范围划定与控制要求两个方面的规划内容和要求。 (8)城市设计 主要阐明景观风貌结构、沿街立面控制、建筑轮廓线控制、建筑风格控制、绿化景观及开敞空间设计、附属设施控制、照明与标识系统控制七个方面的规划内容和要求。 (9)市政工程规划 主要阐明给水工程规划、雨水工程规划、污水工程规划、电力工程规划、电信工程规划、燃气工程规划、防灾减灾工程规划以及环卫工程规划(根据需要编制)八个方面的规划内容和要求。 (10)环境保护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