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路线
- 格式:pdf
- 大小:457.42 KB
- 文档页数:3
技术路线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追求技术创新,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用户体验。
在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下,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实施方案,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二、目标设定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套稳定、高效、安全的技术体系,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具体包括:提高系统稳定性,优化系统性能,加强数据安全保障,提升用户体验等方面。
三、技术路线规划1. 技术选型在技术选型上,我们需要全面考虑业务需求和技术趋势,选择成熟稳定、性能优越的技术框架和工具。
例如,针对大数据处理需求,我们可以选择Hadoop、Spark等技术;对于前端开发,可以采用React、Vue等框架;在数据库选择上,可以考虑使用MySQL、MongoDB等。
2. 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设计是技术路线规划的核心,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选型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安全性,以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
3. 数据安全保障数据安全是当前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需要在技术路线规划中加强对数据安全的保障。
包括加强系统的权限控制、数据加密、安全漏洞扫描等方面,以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4. 性能优化针对系统性能方面,我们需要在技术路线规划中考虑如何优化系统性能,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并发处理能力。
可以通过系统缓存、负载均衡、性能监控等手段来实现性能优化。
5. 用户体验提升最后,我们需要在技术路线规划中考虑如何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通过界面优化、交互设计改进、响应速度提升等手段来提升用户体验,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
四、实施步骤在技术路线规划确定后,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包括技术选型、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安全保障、性能优化、用户体验提升等方面的具体实施计划。
并且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实施方案,确保技术路线的顺利实施。
五、总结技术路线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业务需求、技术趋势、安全性、性能优化和用户体验等方面。
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路线1 设计思路1、1技术路线✍✍技术路线图前期策划(重点1)--现状调研(重点2)--方案编制(重点3)--汇报论证(重点4)--报批归档(重点5)--质量与服务保障(重点6)✍✍重点详解重点1:前期策划1、项目组成立,内部分工,责任到人,总体工作计划安排;2、副总、项目负责人主持,台州市总规、椒江区分区规划与地方控规编制技术规范文件学习,理解与常规不同之处,并留有记录;3、针对下陈、三甲片区的区域协调、功能定位及较复杂的现状条件,编制系列调查表格与调查要求规则,并经副总、项目负责人修改确定,重点开展对企业与农村社区的问卷调查;4、根据控规编制工作的一般规则,提出需甲方提供的资料清单与配合事宜。
重点2:现状调研分析1、接收甲方提供的地形图,调研外围及内部已确定的“六线”(道路、绿地、河道、文保、市政、高压下走廊)与背景资料;2、听取当地有关部门对片区概况、发展态势及有关规划、近期建设动向与相关专业规划的介绍;3、进行系统的土地利用、产权属性与建筑、风貌景观等开展田野调查,根据制订的调查规则进行图上作业、标注、拍照等,同时对重要企事业单位、大用地单位、重要建筑、可能进行规划调整的产权单位与设施进行发展调查;4、系统对所属政府有关部门、业主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如人口、公共设施与市政设施、大单位等;5、系统对相关规划及管理信息进行调查;6、进行土地利用等现状图件的电子版汇总制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充调查。
重点3:方案编制1、编制现状调研分析报告,进行院内部讨论交流,重点在与城市关系与片区理解,上位与周边规划关系研讨,类似案例研究;2、对发展思路、空间布局进行多方案比较,要求参加的规划专业人员均应提供一个以上方案,并进行内部交流,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概念性初步方案;3、多方案初步构思与甲方进行内部交流,同时,进行必要的补充现状调研;4、在多方案比选与与甲方充分沟通基础上,形成控规的方案成果。
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路线1 设计思路1.1技术路线✍✍技术路线图前期策划(重点1)--现状调研(重点2)--方案编制(重点3)--汇报论证(重点4)--报批归档(重点5)--质量与服务保障(重点6)✍✍重点详解重点1:前期策划1、项目组成立,内部分工,责任到人,总体工作计划安排;2、副总、项目负责人主持,台州市总规、椒江区分区规划与地方控规编制技术规范文件学习,理解与常规不同之处,并留有记录;3、针对下陈、三甲片区的区域协调、功能定位及较复杂的现状条件,编制系列调查表格和调查要求规则,并经副总、项目负责人修改确定,重点开展对企业和农村社区的问卷调查;4、根据控规编制工作的一般规则,提出需甲方提供的资料清单和配合事宜。
重点2:现状调研分析1、接收甲方提供的地形图,调研外围及内部已确定的“六线”(道路、绿地、河道、文保、市政、高压下走廊)和背景资料;2、听取当地有关部门对片区概况、发展态势及有关规划、近期建设动向和相关专业规划的介绍;3、进行系统的土地利用、产权属性和建筑、风貌景观等开展田野调查,根据制订的调查规则进行图上作业、标注、拍照等,同时对重要企事业单位、大用地单位、重要建筑、可能进行规划调整的产权单位和设施进行发展调查;4、系统对所属政府有关部门、业主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如人口、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大单位等;5、系统对相关规划及管理信息进行调查;6、进行土地利用等现状图件的电子版汇总制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充调查。
重点3:方案编制1、编制现状调研分析报告,进行院内部讨论交流,重点在与城市关系和片区理解,上位与周边规划关系研讨,类似案例研究;2、对发展思路、空间布局进行多方案比较,要求参加的规划专业人员均应提供一个以上方案,并进行内部交流,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概念性初步方案;3、多方案初步构思与甲方进行内部交流,同时,进行必要的补充现状调研;4、在多方案比选和与甲方充分沟通基础上,形成控规的方案成果。
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路线1 设计思路1.1技术路线技术路线图前期策划(重点1)--现状调研(重点2)--方案编制(重点3)--汇报论证(重点4)--报批归档(重点5)--质量与服务保障(重点6)重点详解重点1:前期策划1、项目组成立,内部分工,责任到人,总体工作计划安排;2、副总、项目负责人主持,台州市总规、椒江区分区规划与地方控规编制技术规范文件学习,理解与常规不同之处,并留有记录;3、针对下陈、三甲片区的区域协调、功能定位及较复杂的现状条件,编制系列调查表格和调查要求规则,并经副总、项目负责人修改确定,重点开展对企业和农村社区的问卷调查;4、根据控规编制工作的一般规则,提出需甲方提供的资料清单和配合事宜。
重点2:现状调研分析1、接收甲方提供的地形图,调研外围及内部已确定的“六线”(道路、绿地、河道、文保、市政、高压下走廊)和背景资料;2、听取当地有关部门对片区概况、发展态势及有关规划、近期建设动向和相关专业规划的介绍;3、进行系统的土地利用、产权属性和建筑、风貌景观等开展田野调查,根据制订的调查规则进行图上作业、标注、拍照等,同时对重要企事业单位、大用地单位、重要建筑、可能进行规划调整的产权单位和设施进行发展调查;4、系统对所属政府有关部门、业主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如人口、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大单位等;5、系统对相关规划及管理信息进行调查;6、进行土地利用等现状图件的电子版汇总制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充调查。
重点3:方案编制1、编制现状调研分析报告,进行院内部讨论交流,重点在与城市关系和片区理解,上位与周边规划关系研讨,类似案例研究;2、对发展思路、空间布局进行多方案比较,要求参加的规划专业人员均应提供一个以上方案,并进行内部交流,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概念性初步方案;3、多方案初步构思与甲方进行内部交流,同时,进行必要的补充现状调研;4、在多方案比选和与甲方充分沟通基础上,形成控规的方案成果。
第一章概述一、规划背景商都县属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位于乌兰察布市东部,属后山地区。
北部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镶黄旗为邻,东北部与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接壤,东部与河北省康保县、尚义县相连,南部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衔接,西部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毗邻。
商都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地处冀、蒙交汇处,是连接京、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西部和北部以及东三省和蒙古的重要枢纽;是承接中国经济发展第三极“环渤海经济圈”辐射大西北的前沿地带。
集通铁路贯穿全境,呼满省际通道、商张、商集、商化、商土等级公路四通八达。
集通铁路及省际通道、商都—张北、商都—乌兰哈达、商都—土牧尔台、商都—化德五条公路干线穿过县城七台镇。
依据《商都县七台镇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城区规划总用地为28.5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为17.33平方公里,本次规划区位于七台镇城市建设用地及部分规划总用地范围内的12.76平方公里用地。
商都县有电力、重化工、农畜产品加工和矿产品四大主导产业。
农村经济发展势头正劲,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以物流运输和商贸餐饮为重点的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16.3%;财政收入完成7088万元,同比下降3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49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4元,同比下降20.2%。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镇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商都县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区改造相结合,2009年,投资4.1亿元,新建混凝土道路13条,面积7.6万平方米,同步铺设了排污管道6632延长米、供水管道。
7900延长米、供热管道6000延长米;更新和栽植各类树木2.8万株,安装路灯332机,对街道两侧路林中毁坏枯死的树木进行了更换补植,新建道路全部实现了绿化亮化;在七台大街绿化带建防护栏4200延长米;完成了府前广场和文化公园广场改造任务;新建了华都、廉租房等住宅小区,实施了万福花园、新都佳苑等商住小区二期工程。
x x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应标书xx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应标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介:全国首批取得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0000甲级)和旅游规划甲级资质(证书编号:旅规甲05-0000)的规划设计机构。
我院承接的城乡规划设计编制任务包括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分区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风景旅游区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交通规划、居住区规划与设计、城市建设项目策划与咨询、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等。
目前,我院全职专业技术人员10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员工20余名、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100名、规划设计专家数名。
1.本次项目优势与分析:1)宏观背景——西部开发,中部崛起xx属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地域,同时又是中部崛起的地区,还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山区。
多重身份使其具有独特优势,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区域协调的大背景下,xx要充分利用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快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依托县域内各种资源,培育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产品,促进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及融合。
2)区位条件——依托恩施,联系渝湘xx市位于xx省最西部,南邻潇湘、西靠蜀渝、北依三峡,历史上,三省边区素有密切的经济往来,经济社会联系比较频繁。
特别是xx西部地区与蜀渝,交往更加密切,是货物进出的主要通道,商品销售的主要市场。
318国道横贯东西,沪蓉高速,宜万铁路横贯东西,是联系外界、货物进出的主要通道。
从目前经济与行政情况看,xx与xx的联系更为密切,xx的发展离不开xx。
xx离xx车程约一小时,属于xx “一小时生活圈”的范围内。
随着交通工具的逐步普及,交通条件的日益完善,xx可以利用自身条件,开发休闲、度假、餐饮住宿乃至房地产等行业,成为都市生活圈的一部分。
xx必须与xx错位发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融入xx城市圈的产业整合中。
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一节背景 (1)第二节安国市概况 (2)第二章城市总体规划要点 (3)第一节规划期限 (3)第二节城市性质与规模 (4)第三节产业与工业区布局 (4)第四节城镇体系规划 (5)第五节城市规划结构 (5)第六节道路交通规划 (5)第三章工业区建设现状解析 (5)第四章规划依据、理念与原则 (6)第一节规划依据 (6)第二节规划理念 (6)第三节规划原则 (6)第四节规划年限与范围 (7)第五章规划内容、技术路线与目标 (7)第一节规划内容和作用 (8)第二节技术路线 (8)第三节规划目标 (8)第六章工业区发展分析 (9)第一节发展使命 (9)第二节产业选择和发展原则 (9)第七章产业发展战略与定位 (9)第一节综合发展条件论证 (9)第二节产业发展战略 (11)第三节外部环境发展态势 (11)第四节产业定位分析 (11)第五节产业定位 (13)第八章工业区性质与规模 (14)第九章用地布局与综合控制 (14)第一节用地布局 (14)第二节道路布局规划 (18)第三节地块划分与编号 (20)第四节控制指标体系 (21)第十章管理通则 (22)第十一章分图则设计 (24)第十二章景观导则 (25)第一节总体构思 (25)第二节环境设计 (25)第十三章工程管线与设施规划 (26)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26)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28)第三节消防工程规划 (29)第四节电力工程规划 (30)第五节电信工程规划 (31)第六节供热工程规划 (32)第七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32)第十四章规划实施篇 (34)The Control Detaile Planning for Anguo Industry District说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背景本次规划是河北省安国市工业聚集区(北区)(以下简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业区是安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是安国市域城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功能相对独立的、以一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路线11.1✍✍点5)--质量与服务保障(重点6)✍✍重点详解重点1:前期策划1、项目组成立,内部分工,责任到人,总体工作计划安排;2、副总、项目负责人主持,台州市总规、椒江区分区规划与地方控规编制技术规范文件学习,理解与常规不同之处,并留有记录;3、针对下陈、三甲片区的区域协调、功能定位及较复杂的现状条件,编制系列调查表格和调查要求规则,并经副总、项目负责人修改确定,重点开展对企业和农村社区的问卷调查;4、根据控规编制工作的一般规则,提出需甲方提供的资料清单和配合事宜。
重点2:现状调研分析1)23查;456重点31类似案例研究;2、对发展思路、空间布局进行多方案比较,要求参加的规划专业人员均应提供一个以上方案,并进行内部交流,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概念性初步方案;3、多方案初步构思与甲方进行内部交流,同时,进行必要的补充现状调研;4、在多方案比选和与甲方充分沟通基础上,形成控规的方案成果。
重点4:汇报论证1、在现状调研阶段应召开有关部门、主要产业区、大单位座谈会,征求其意见;2、在初步方案、正式方案阶段应向甲方提供合格成果和进行现场汇报;3、在成果公示(如有需要)与论证审查阶段,应做好协助工作。
重点5:报批归档重点61.2人居环境改善、3、面向操作性的方法创新本区面积较大同时各类现状情况较为复杂,可操作性是本规划需要强调的重点内容之一。
a:规划在现状调查阶段将注重产权属性调查、“六线”调查、企业和农村社区的问卷调查等;b:在控制体系设计中将形成“片区—街坊—地块”三级管理单元进行规划控制和引导;c:融入一定的城市设计思想,提供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示意;d:提供“六线标定”图件;e:必要时引导性内容的图件分为“控制图则”和“引导图则”二类,前者由市政府审批后具有法律效力,后者经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准后,作为指导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f:规划成果除文本、图则外,附件也应成为本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附件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资源汇编除常规外,应突出上层次规划要求、相关已审批和规划管理动态更新信息、规划设计条件及有关部门的要求等,说明书应突出规划理念和规划构思过程,相关图纸应体现规划分析和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