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公开课教学设计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4.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4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横式计算)教学内容:三年级第二学期教材P14、15教学目标:1经历结合实际情境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理,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与个性化。
2通过比较归类、举例辨析等活动,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通用)计算方法,并会用横式进行正确计算。
3通过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估算策略,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横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呈现情境问题:操场上有100个站位点,三年级参加团体操比赛的队员,排成了13列,12行,这些站位点的个数够吗?1010(1)提问: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①先计算人数13×12,再与100个点比较;)(如何评价引导?)(②估一估:把13、12都估成10,10×10=100,人数要大于100;把12估成10,13×10=130,人数要大于130;把13估成10,10×12=12021数要大于12021(2)小结:通过估算可知,100个站位点的个数不够,而且也知道了实际需要的站位点的个数会比130大。
2.揭示课题: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二、探究新知1.尝试探索算法(1)提问:那究竟需要多少个站位点呢?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怎样计算呢?(2)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2.展示交流算法(1)展示多样化算法 A : 13×12 = 13×1013×2= 13026 = 156B : 13×12= 10×123×12 = 12021= 156C : 13×12= 8×125×12= 9660= 156D : 13×12= 13×6×2= 78×2= 156或: 13×12= 13×3×4 121313×2 13×10123×12 10×12 13121313×6 13×6 125×12 8×12 13121313×3 13×3 13= 39×4 = 156 E : 13×12= 20212-7×12= 240 - 84= 156(2)回顾比较准确值与估算值的大小关系。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懂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把乘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去乘被乘数,再把乘得的两个得数加起来。
2、懂得在竖式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尾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用竖式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懂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把乘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去乘被乘数,再把乘得的两个得数加起来。
教学难点:懂得在竖式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尾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准备:黑板,直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23 23 19 65 46× 1 × 4 × 7 × 6 × 22、把下列算式用两个积的和的形式表示出来5×(8+6) 3×(8+10) 24×(10+3)3、把12分成两个数相加、相减、相乘或相除的形式12=()○()二、新授:1、出示例题,揭示课题小刺猬表演团体操,每行排12只,排了14行,一共有几只小刺猬?1)默读题目,口答算式板:14×12=师:这是一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今天我们就要想办法利用以前学过的本领来解决这个问题2、利用旧知,讨论算法1)能利用12=7+5,12=4×3,12=10+2……来计算14×12吗?生分组讨论14×12 的计算方法交流:14×(7+5),14×7=98,14×5=70,98+70=16814×4×3,14×4=56,56×3=1614×(10+2),14×10=140,14×2=28,140+28=1682)师:这些方法都帮助我们解决了14×12的计算问题,哪些方法比较好?(让学生自己发现计算方法,有利于知识的获得与巩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揭示矛盾,归纳算法师:你们有不同的看法吗?生:我认为10+2比较好师:14×13,用怎样的算法好?还能用连乘的方法来计算吗?生:不能师:那怎么算?生:用14×10+14×3师:对,一般把乘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去乘比较方便。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优秀6篇)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一两位数乘两位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58及练习十四(第1—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复习1、听算:20×5 30×6 4×70 100×5 3×200 3×200 500×3 1000×6 23×2 12×3 7×11 5×60 50×4 22×3 15×32、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3、抢答:(1) 3个十是( )? 30是( )个十?(2) 300是( )个百?60是( )个十?(3) 9个十是( )? 3个30是( )?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能否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呢?板书:口算乘法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
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2、分小组讨论交流。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教学例1 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1)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2)怎么解决?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第一个问题算式300×10 60×10(3)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4)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
(同桌交流口算方法)(5)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a.300×10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300×10=3000(份) b.300×10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
课题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竖式计算)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究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算理,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3.培养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和善于思考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得数末位要和因数十位对齐的算理。
评价关注点学习习惯:书写格式正确,书写端正;学业成果:计算正确率高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PPT课件、学习单教学环节目标指向师生活动评价关注点一、复习铺垫引入新知准确说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横式计算,为竖式计算铺垫。
1.小复习(横式计算):24×12(1)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2)对照点子图,重点回顾分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为竖式计算作铺垫。
(点图结合,回顾横式计算的算理,渗透转化思想)2.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横式分拆的算理二、自主探究理解算理1.揭示竖式计算的过程和算理。
1.自主尝试:24×12的竖式计算2.展示交流:预设1:(只写答案)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虽然答案很重要,但是过程1.竖式计算的算理和横式计算的算理统一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认识到数位对齐的重要意义。
更重要。
预设2:(学生只算到48),①他算完了吗?算的是哪一步?(24×2)②请生说计算过程:(旧知)③对照点子图,算出来的48是哪一部分?(2个24),还有哪一部分没有算?(10个24)④思考:竖式中,10个24在哪呢?得到的结果又应该写在哪里?3、理解算理:①小老师讲解:1在十位,就是10×24②十位上的1乘24,怎么写?生1:写240生2:百位写2,十位写4,个位的0省略不写师:肯定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为什么个位的0可以省略不写?(学生说)小结:十位上的1表示10,10乘24,得到242.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3.明确数位对齐的原因个十,所以十位后面的0可以省略不写,它表示的就是240。
教学内容课本第14、15页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①教学四问: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的根底上,教学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① ,通过在探究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理过程中,培养算法思维;在比拟不同的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法过程中,体会算法的优化,使学生获得正确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利用已有的相关数学知识,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初步理解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内在的算理;2、能用分拆〔分解〕一个因数的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乘法。
过程能力与方法:在探究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理过程中,培养算法思维;在比拟不同的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法过程中,体会算法的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动参与不同的算法交流活动,增强合作意识;能用估算结果,检验计算结果,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横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将其中一个因数分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的横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横式计算的过程并选择合理算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直接写出得数12×10 20×5 45×210×92 43×20 15×63×6+6×4 10×7-2×7二、创设情景,明确问题1、14×12〔2〕先来估一估,14×12的积大于〔〕,接近〔〕学生可能的答复:①14估成10,12估成10,10×10=100,〔板书〕②把14估成10,10×12=120,大约是120只③把12估成10,14×10=140,大约是140只。
…………〔3〕你认为这些估法中哪种更接近准确值?你是怎样想的?板书:14×12= ?14×10=140[让学生在多种估算中知道:把一个因数估成最接近的整十数再计算,与正确数比拟接近。
教学内容:三年级第二学期——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探索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能力目标】1、让学生亲身经历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
2、在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和良好的计算习惯,并产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积极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选择合理算法。
教学难点:能自主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横式计算算理迁移到竖式计算中并理解用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口答)10×14 = 50×16 = 25×4×3= 13×3+7×3=18×20 = 25×40 = 45×2×6= 24×9-17×9=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师:团体操比赛开始了。
从图上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每行12只,排成14行。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动物情境,充分体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理念,为进一步探究算法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3、师:如何列式呢?生:14×12=4、师:你能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只刺猬参加团体操比赛吗?同桌讨论。
反馈:①14×10=140 ③20×12=240②10×12=120 ④14×20=280……师:看来你们没忘记以前学过的估算这个本领,掌声送给自己!【适时评价给予鼓励,帮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
】根据这些数字你知道刺猬的实际只数在什么范围内吗?更接近?你是怎样想的?师小结:我们在估算时,一般取一个最接近整十数的那个两位数进行估算,这样得出的估算结果最接近实际。
数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5篇)数学三班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篇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同学通过前面学习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初步了解了乘的挨次及局部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的算理。
本课教学进位的,是为了进一步让同学经受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从而关心同学把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学情分析“数的运算”在学校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同学对数学根底学问与根本技能的把握,关系着同学观看、记忆、意志、思维等力量的进展,关系着同学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育。
计算力量是每个公民具备的根本素养之一。
教学目标1、结合彩笔问题,经受用已有学问解决问题,在口算乘法的根底上,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培育同学的迁移推理力量,把握其数学学习方法。
3、在与他人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算理的根底上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用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学校买了一些彩色笔要奖给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每盒彩色笔24枝。
2、让同学观看情景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并依据画面情景提出问题,自己尝试解答。
3、全班沟通,进展互评。
同学可能提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时就可以沿着这个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
假设没有,教师也参与活动,提出问题。
比方:10盒一共多少枝?20盒呢?同学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导入例题,猜测得数。
再问:假设买了12盒呢?同学猜测,并记录结果。
二、主动探究,验证结果。
怎么验证你猜测的结果是否正确?〔教师引导同学明确应当计算出结果〕1、教学24×12的算法。
〔1〕同学利用已有的学问,思索解法,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教师巡察,了解同学的解答状况,对有困难的同学进展关心。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练习课_沪教版教学内容:13——15页教学目标:1. 能正确熟练到进行整十、整百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2.能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用比较简便的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口算17×40== 58×30= 30×7+20×7= 170×40= 300×58= 12×9+9×18=400×17= 580×300= 4×6×25=第一层次练习:1、根据38×23=874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积380×23= 38×230= 3800×23=38×2300= 380×230= 3800×230=2、先估结果,再计算(每个小组选择2题完成)67×21 88×25 47×29如:67个21大约是()60×21=()70×21=()67×21的结果在()与()之间,接近()。
要求:独立思考后完成,集体评议。
第二层次练习:1、填空(1)120×50的积末尾有()个零。
(2)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是()。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4)36×12+()×12=12002、选择(1)甲数是25个25相加,乙数是25个25相乘,甲数与乙数相比()A.甲大于乙B.甲小于乙C.甲等于乙(2)25×32简便算法是()A.25×30×2B.25×4×8C.25×30+2D.20×32+5×32(3)与13×13+17×13相等的算式是()A.13×20×13 B.13×2+17×13 C.13×(13+17) D.13×3×17 3、列式计算25的32倍是多少?120乘37,积是多少?125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4、找规律填得数15×15=22525×25=62535×35=122545×45=202555×55=()65×65=()75×75=()85×85=()95×95=()105×105=()。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是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部分,本部分主要介绍了两位数相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相乘的规律,提高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
本部分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两位数相乘的概念和应用场景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两位数相乘的口诀表和运算规律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3.两位数相乘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相乘的概念,能够应用两位数相乘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掌握两位数相乘的运算规律和计算方法;3.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两位数相乘的运算规律和计算方法;2.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能够应用两位数相乘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为了有效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教师需要提前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课件:包括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示例题目的演示;2.教辅资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知识的练习题和作业;3.教学工具:包括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在本节课开始之前,教师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者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于两位数相乘的好奇心。
步骤二:概念讲解教师通过课件的示例和图示,引入两位数相乘的概念。
教师需要向学生详细解释两位数相乘的含义和应用场景,并提醒学生注意两位数相乘的特点和运算规律。
步骤三:口诀表和运算规律的讲解教师通过示例和实际计算,向学生讲解两位数相乘的口诀表和运算规律。
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口诀表和运算规律,并能够熟练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步骤四:实例分析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因数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乘法笔算。
2.能力目标:
理解用因数十位上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的道理。
知道乘得的数满几十,需向前一位进几。
3.情感目标:
通过让学生亲历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算法
思维。
教学重点: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因数十位上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
3×26 15×9 24×5 2×8+4
17×3 25×6 4×16 4×4+6
27×4 36×2 28×4 6×8+7
2. 列竖式计算
9×26 243×7
师:说说你的笔算方法是什么?
3. 师:我们已能熟练地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今天我们
共同学习两位数与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板题)
二、探究
1.尝试竖式计算 43×37
1) 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
2) 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启发思考、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板书: 43
× 37
301 ……先算7×43
1290 ……再算30×43
1591 ……最后算301+1290
3)观察交流: 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吗?
为什么
4)试说一说用竖式计算的计算过程。
得出: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要和哪一位对
齐。
2. 看书15页,理解笔算的过程和算理。
师:为什么用十位上的数乘43,乘得的积的末位就要和乘数的十位
对齐?
3. 试一试,把下面各题做完整。(三人板演,全班试练15页)
12×23= 27×23= 55×44=
12 27 55
× 23 × 23 × 44
36 81 220
…… …… ……
讲评:
(1)积的书写位置是否正确。
(2)计算中积的进位问题是否正确。
(3)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师: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 填空
4 2
× 1 2
□□ ……先算( )×( )
□□ ……再算( )×( )
□□□ ……最后算( )+( )
2. 先估结果,再用竖式计算(16页练习)
14×22 78×22
3. 找出错误,并说出理由。
12 12 12 12
× 23 × 23 × 23 × 23
36 24 36 36
42 36 24 + 24
456 384 60 276
四、总结:
1. 怎样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2. 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