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矢量化实习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10
矢量化实习报告地形图矢量化前言一:实习时间2021年7月二:实训地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楼二楼机房三:指导老师唐桂彬老师四:实训目的:1、掌握MAPGIS系统设置。
2、掌握输入编辑系统的各窗口操作。
3、了解输入编辑系统的菜单项和工具栏。
4、矢量化基本过程、方法,熟练使用矢量化工具。
5、熟练运用mapgis软件扫描矢量化地形图,掌握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6、认识到自己mapgis知识和技能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学习mapgis相关知识和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便适应未来mapgis发展的需要。
7、掌握造区、及图形输出的方法、操作。
五:实训内容实训要求:1、比较系统地理解MapGis的功能,掌握其使用的基本命令、基本方法。
2、能按要求完成地图数据的生产。
3、能够完成工程的输出打印项目一:非标准地形图矢量化实训步骤:1、矢量化前期准备工作启动MapGis软件进行工作存放目录的设置;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
打开MAPGIS软件图形处理部分下属的输入编辑菜单项,进入了MAPGIS编辑子系统,并且会弹出一个窗口,如下图所示:直接按默认显示点击“确定”打开MAPGIS编辑子系统,在MAPGIS编辑子系统左方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窗口,如下图所示,选择所要新建的文件类型并修改名称。
依次新建图框点、线文件;并选择图廓线文件为当前可编辑状态,在编辑区(右侧)右键更新、复位窗口;单击线编辑,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输入线→键盘输入线,在弹出的线位置编辑框中,根据图框尺寸400×600公里,输入第一点坐标0,0;点击下一点为0,400;点击下一点、完成。
再次选择键盘输入线,输入第一点0,0;下一点坐标为600,0;单击下一点、完成。
更新、复位窗口,选择线编辑→阵列复制,选择一条刚生成的横向内图框线,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按图框尺寸填写阵列复制参数,并确定。
同理采用阵列复制生成纵向内图廓线。
在此选择线编辑→输入线→造平行线,依次拾取生成的外侧图廓线,在弹出的菜单中,输入如图所示参数,待生成后,在图廓的四个角点外侧做辅助线,并用线编辑中的延长缩短线→靠近线,对生成的外图廓线进行延长修饰,然后应用剪短母线修剪多余的线,最后用联接线功能连接外图廓线,并修改外图廓参数、内图廓参数。
图形矢量化实习报告在上个星期,我们在地图学的实习课上用MAPGIS绘图软件对“XXX”地图进行了图形矢量化,矢量化就是把读入的栅格数据通过矢量跟踪转换成矢量数据,它是MAPGIS的主要功能之一,很多的实际应用都是在矢量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矢量化数据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准确性。
所以我们必须从工程的开始就要把基础打好,以保证质量。
矢量化可以为我们节省大量的外业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工作,节约了工作成本。
MAPGIS 是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新一代面向网络超大型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平台。
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多层体系结构,实现了面向空间实体及其关系的数据组织、高效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与索引、大尺度多维动态空间信息数据库、三维实体建模和分析,具有TB级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可以支持局域和广域网络环境下空间数据的分布式计算、支持分布式空间信息分发与共享、网络化空间信息服务,能够支持海量、分布式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在矢量化过程中我们就是将栅格图像转化为矢量图像,附上各种属性并进行分层的工作。
下面针对地形图“高家庄”来谈一下矢量化的基本过程:要进行图形矢量化首先要运行MAPGIS软件狗,然后打开MAPGIS软件,再进入“图形处理”中的“输入编辑”。
在矢量化过程中既可以先对图像进行配准,也可以先矢量化再进行配准。
下面所说的是先矢量化再配准。
进入系统后,新建工程,设置系统参数,建立点、线、区、网等文件并设置存储路径。
再装入光栅文件,在“图层”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改当前层”,对图层进行设置,把矢量化过程中的各类特征的地物、地貌分入各自的图层中。
接下来就进行矢量化过程,可以先单击右键,打开工具箱。
在矢量化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每次都去更改属性最好先对相同的部分进行矢量化。
例如可先把道路部分矢量化,单击“造线”功能,在里面可以设置线的各种属性,主要有线型、线宽、颜色、图层等。
在通过“矢量化-交互式矢量化”功能可以快速,且能较精确地进行矢量化,输入点元时与此类似。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发展,矢量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图处理手段,在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我于2023年在某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矢量化实习。
二、实习目的1. 掌握矢量化软件的基本操作,熟悉矢量化工作流程。
2. 学习矢量化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提高地图制作水平。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三、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矢量化软件操作:学习并熟练掌握ArcGIS、MapGIS等矢量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图层管理、要素编辑、属性查询等。
2. 矢量化工作流程:了解矢量化工作的前期准备、数据采集、数据编辑、数据检查、数据输出等环节。
3. 矢量化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学习如何利用矢量化技术制作不同类型的地图,如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交通图等。
4. 实际项目操作:参与实际项目,如制作某地区地形图,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习过程1. 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对矢量化软件进行了自学,了解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同时,查阅了相关资料,对矢量化工作流程有了初步认识。
2. 矢量化软件操作: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学习了ArcGIS、MapGIS等矢量化软件的基本操作。
通过实践,我掌握了图层管理、要素编辑、属性查询等功能。
3. 矢量化工作流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了矢量化工作的各个环节。
从数据采集到数据输出,我亲身体验了矢量化工作的全过程。
4. 实际项目操作:在实习后期,我参与了某地区地形图的制作。
在项目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1. 掌握了矢量化软件的基本操作,熟悉了矢量化工作流程。
2. 提高了地图制作水平,能够独立制作不同类型的地图。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沟通能力。
六、实习总结通过本次矢量化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矢量化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实习的总结:1. 矢量化软件是矢量化工作的基础,熟练掌握软件操作是矢量化工作的前提。
地图制图学实验报告地形图矢量化报告一、步骤1.为了提高图形显示的速度,在矢量化地形图之前需要先把图像转换成“.msi”格式的图形。
转换方法:如图1所示,单击主界面“图象处理”---“图像分析”,进入图像分析模块,如图2所示。
图1 mapgis 主界面单击图像分析窗口的菜单“文件”,在下拉列表中点击“数据输入”,在弹出的数据转换对话框中将转换数据类型设置为tif,然后点击添加文件,将要转换的tif格式的地形图添加在文件列表中,再点击转换,即可进行文件的转换。
如图三所示。
图3 数据转换对话框2.图像配准图像配准的目的是让扫描的地形图具有地理坐标。
方法:进入主界面“图象处理”---“图像分析”模块,点击菜单文件下的“打开影像”,对话框中选择刚转换好的的msi文件。
如图4所示:图4 打开光栅地形图在镶嵌融合菜单下选择添加控制点,进行图像配准。
方法:单击图上方里网的结点处,在弹出的屏幕中将十字光标尽量与方里网的线条重合。
然后单击空格键,弹出输入控制点的坐标对话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该点的坐标。
即完成对该控制点的配准。
之后即可进入下一结点进行配准,直到将所有控制点都配准完毕。
图6 输入控制点坐标对话框二、实习任务1.矢量化地形图(每人4格地形图),图层包括等高线、高程点和河流三个图层。
等高线包括首曲线和计曲线,河流包括单线河和双线河。
2.对等高线进行拓扑检查(检查有无相交、断开的等高线等),对等高线进行高程赋值。
3.将本小组的所有人矢量化的等高线连接起来。
4.进行拓扑检查无误后生成数字高程模型。
三、实习方法1.用photoshop裁剪我们所需地形图,剪出我们所需区域。
2.将裁剪后的图形转换为msi格式3.进行图像配准单击mapgis主界面上“图像处理”,再单击“图像分析”,点击菜单文件下“打开影像”,选择刚才的msi文件,在“镶嵌融合”菜单下选择“添加控制点”,进行图像配准。
单击每一个方里网节点处,弹出的十字光标尽量与方里网交点重合,按空格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该点坐标。
地形图测绘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简介本次实习单位为某地形图测绘中心,隶属于某省测绘局。
该单位主要从事地形图和海图等相关领域的测绘工作,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团队和完备的设备。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为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实习地点为某地形图测绘中心。
三、实习过程在本次实习中,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地形图测绘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实习的第一周,单位组织了一次地形图测绘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地形图测绘的概述、地形图测量方法、地形图等高线绘制方法等内容。
通过学习,我对地形图测绘的基本原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2. 野外实地调查在实习的中期,我参与了一次野外实地调查。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测量地形地貌、土质条件、植被覆盖、水系分布等信息,用于后续的地形图绘制工作。
通过这次调查,我深刻认识到地面特征对地形图绘制的重要性,也更加熟悉了地形图绘制的流程。
3. 地形图绘制实践在实习的后期,我参与了地形图的绘制工作。
这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需要认真细致的处理和描绘。
我按照要求,采用专业的绘图工具,认真处理了所获得的野外调查数据,最终完成了一份基本符合要求的地形图。
四、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地形图测绘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
在实地调查和绘图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但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我慢慢摸索出了解决的方法,提高了自己在地形图测绘方面的技能。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多次组队完成实地调查和绘图工作的过程,不仅让工作效率提高,也让我和同事之间的交流更加充分。
五、展望未来通过此次实习,我对地形图测绘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从事该领域工作的决心。
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探索,提高自己在地形图测绘方面的技能和专业水平。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矢量化技术有限公司实习时间:2023年2月20日至2023年5月20日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矢量化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了解矢量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选择了XX矢量化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学习并掌握矢量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了解矢量化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3. 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实习内容(1)矢量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2)矢量化软件的操作及应用(3)实际工程案例分析(4)团队协作项目实践2. 实习过程(1)前期培训:实习开始前,公司为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包括矢量化技术的基本原理、矢量化软件的操作等内容。
通过培训,我对矢量化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
(2)实际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个实际项目的矢量化处理工作。
通过操作矢量化软件,我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团队协作:实习期间,我与其他实习生共同完成了一个团队协作项目。
在项目中,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了项目任务。
(4)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后,我对实习过程中的所学所得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了思考。
三、实习收获及体会1. 实习收获(1)掌握了矢量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学会了矢量化软件的操作,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了解了矢量化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4)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2. 实习体会(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习,我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发现了不足,提高了自己。
(2)团队协作至关重要。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了项目任务。
(3)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不容忽视。
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职业道德素养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的需求日益增长,地形测量技术在工程建设、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地形测量技术的理解,我们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地形测量技术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地形测量仪器的使用、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以及相关数据处理技术。
二、实习目的1. 熟练掌握水准仪、全站仪等常用地形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2. 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3. 了解地形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水准仪操作训练实习期间,我们首先进行了水准仪的操作训练。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水准仪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水准仪的调平、读数、记录等基本技能。
2. 全站仪操作训练全站仪是现代地形测量中常用的仪器,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功能全面等优点。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开机、校准、观测、记录、数据传输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全站仪的测量技巧。
3.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是地形测量技术实习的核心内容。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地形图测绘:(1)踏勘现场: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貌、植被等基本情况,确定测区范围。
(2)建立控制网:根据测区范围和精度要求,布设导线控制网。
控制网应满足精度要求,便于后续的地形图测绘。
(3)观测地形点:使用水准仪和全站仪,对测区内的地形点进行观测,记录其坐标和高程。
(4)绘制地形图:根据观测数据,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地形图。
地形图应清晰、准确、美观。
4. 地形测量数据处理地形测量数据处理是地形测量技术实习的重要环节。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以下数据处理方法:(1)坐标转换:将观测坐标转换为平面坐标和高程坐标。
(2)坐标平差:对观测坐标进行平差处理,提高坐标精度。
(3)地形图修测:对地形图进行修测,消除误差。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测量实习报告:实验四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及地形图认读12 实验四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及地形图认读一、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全站仪的构造和主要功能,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2、了解地形图的内容,学会判读地貌和地物,并掌握地形图的应用。
二、要求1、了解全站仪的构造和主要功能,熟悉全站仪主要部件名称和操作,练习使用全站仪测定角度、距离、高差等。
2、理解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区别各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形;初步掌握地形图地物的判读、确定点的高程、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
三、仪器工具1、全站仪、反射棱镜、小钢尺、温度计,气压计、记录板。
2、1:1000或1:____地形图一幅,直尺、量角器等。
四、实验时间2学时,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地形图认读各1学时。
五、方法与步骤(一)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1、安置仪器:在指定点位上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棱镜高。
2、认识仪器:指出全站仪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3、角度测量:先将全站仪设置成角度测量状态,盘左瞄准起始目标,将起始读数置零(或所需数值),然后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终了目标读出并记下显示屏上的数据,终了读数减去起始读数即得半测回角值。
倒转望远镜用盘右位置瞄准终了目标,读出并记下显示屏上的读数,然后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起始目标,读出并记下显示屏上的读数,盘右的终了读数减去起始读数得下半测回角值,两个半测回角值的平均值即得一测回角值。
4、距离和高差测量:先将全站仪设置成距离测量状态,输入仪器高,棱镜高,棱镜常数、气象要素,然后瞄准棱镜中心按测距键,约4秒后显示所测距离(按斜距键,得二点间斜距;按平距键,得二点间平距;按高差键,得二点间高差。
)(二)地形图认读地形图上的地物地貌是用各种符号表示的,国家颁布的地形图图式是地形图 1符号的统一规定,要读图必需认识图上符号,地形图使用者应当备有一本图式。
矢量化实习报告篇一:地图矢量化实习报告重庆交通大学地图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内容:地图的矢量化开课实验室:基础实验大楼北90201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年级专业班:XX级测绘工程一班学生姓名:陈涛学生学号:631301040116开课时间:XX年9月22号地图矢量化一、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从纸质地形图转化为计算机数字地形图数据的基本过程,掌握数字图制图软件ArcGIS 中基本的地图编辑处理方法,巩固地图基础知识,根据所学的知识对扫描地图进行屏幕跟踪矢量化。
二、地图矢量化的基础知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数据采集,数据采集也是一个完整的GIS 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地理数据分为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两部分,数据采集也分为空间数据采集和属性数据采集。
空间数据的采集方法很多,根据数据的来源可分为地图数字化,遥感数据获取和以GPS 为数据源的数据采集等。
其中,地图数字化是最基本的数据采集方法,它是指把传统的纸质或者其他材料上的地图(模拟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图形数据(数字信号)的过程,以便进一步在计算机进行存贮,分析和输出。
扫描数字化包括以下步骤:(1) 获取扫描图像数据利用扫描仪对纸质地图进行扫描,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分辨率、颜色种类、对比度等参数,从而获得背景图像,格式可以为bmp、jpg、tif 等。
如果扫描的图像效果不理想,可以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 软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使得背景图像清晰,予以识别。
(2) 确定投影方式和坐标系地图具有确定的数学基础,即包含了投影方式和坐标系。
但扫描后的图像数据具有的是图像坐标,因此需要将扫描图像坐标转换成地图中的实际地理坐标。
转换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解析法,这是在知道投影公式或坐标变换公式的情况下,直接利用变换公式进行解算,GIS 中图形的缩放、平移、旋转及三维变换等操作都使用这种变换;另一种是数值变换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地图的数字化。
最小二乘法是最为常用的数值变换的方法。
地形图测绘实习报告
本次实习是我第一次接触地形图测绘,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带领,我对地形图测绘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参与了实地测量和数据处理工作。
在实地测量中,我们使用了测距仪、GPS等仪器进行测量,
按照老师的指示,我和同学们一起对指定的区域进行了测量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如何准确记录数据,以及如何与同伴配合,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数据处理方面,我学习了如何将实地测量得到的数据转化为地形图上的标志点和线条。
通过软件的使用和老师的指导,我逐渐掌握了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最终完成了一幅简单的地形图。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对地形图测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深深感受到了测绘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关注意事项
一、写在前面的话:
1.为了提高图形显示的速度,在矢量化地形图之前需要先把图像转换成“.msi”
格式的图形。
转换方法:如图1所示,单击主界面“图象处理”---“图像分析”,进入图像分析模块,如图2所示。
图1 mapgis 主界面
图2 图像分析模块界面
单击图像分析窗口的菜单“文件”,在下拉列表中点击“数据输入”,在弹出的数据转换对话框中将转换数据类型设置为tif,然后点击添加文件,将要转换的tif格式的地形图添加在文件列表中,再点击转换,即可进行文件的转换。
如图三所示
图3 数据转换对话框
2.图像配准
图像配准的目的是让扫描的地形图具有地理坐标。
方法
进入主界面“图象处理”---“图像分析”模块,点击菜单文件下的“打开影像”,对话框中选择刚转换好的的msi文件。
如图4所示
图4 打开光栅地形图
在镶嵌融合菜单下选择添加控制点,进行图像配准。
方法:单击图上方里网的结点处,在弹出的屏幕中将十字光标尽量与方里网的线条重合。
然后单击空格键,弹出输入控制点的坐标对话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该点的坐标。
即完成对该控制点的配准。
之后即可进入下一结点进行配准,直到将所有控制点都配准完毕。
图5 点击控制点窗口
二、实习任务:
1、矢量化地形图(每人4格地形图),图层包括等高线、高程点和河流三个图层。
等高线包括首曲线和计曲线,河流包括单线河和双线河。
2、对等高线进行拓扑检查(检查有无相交、断开的等高线等),对等高线进行高
程赋值。
3、将本小组的所有人矢量化的等高线连接起来。
4、进行拓扑检查无误后生成数字高程模型。
三、实习方法与步骤
1、矢量化地形图
1)主菜单中点击图形处理,进入输入编辑模块。
2)新建工程,命名
区(即面)文件。
如左侧图所示。
一般一类
地物建一个文件。
本次实习可以建三个文件,
等高线(线文件)、河流(线文件)和高程点
(点文件)。
矢量化后的等高线、高程点和河
流就分别保存在相应的文件中
为了保存等高线的高程值,需对等高线
文件设置属性结构,方法:在工程的左侧区
域选中新建的等高线文件,并在其上单击右
键,选择修改属性结构,即可进行。
各文件
的属性结构参考本文后面的附表。
4)、建“图例板”:
矢量化时,不同地物有不同的颜色、形状等。
图例板的作用是设置不同地物
的特征,并加以保存。
一个文件可以有多个图例,如等高线文件包含首曲线和计
曲线。
二者用的图例不同。
建图例的方法如下:
在界面最左边空白区域点击鼠标右键,选“新建工程图例”,在弹出的对
话框中,选择“图例类型”,输入“图例信息”、输入“图例参数”,点“插入”,
在插入的内容上双击鼠标左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可编辑“属性结构”,然后“确
定”,保存,命名为“图例板”。
各种地物的参数信息见本文后面的附表。
全部设
置完后,需保存图例文件。
保存时务必更改默认的图例板名称(NONAME.CLN),否则打开图例板可能有问题。
5)关联图例文件:将新建的图例文件和工程文件关联。
在工程左侧界面空白区域点击鼠标右键,选“关联图例文件”,然后在打开的对话框中打开新建的图例文件。
6)在工程左侧界面空白区域点击鼠标右键,选“打开图例板”,鼠标双击图例板上某个图标,然后开始矢量化。
(菜单矢量化——交互式矢量化)。
注意矢量化的地物要与图例版的图例和工程中的文件对应。
不要发生有错误的符号矢量化地物地貌,也不要将地物地貌矢量化在错误的文件中(如将河流矢量化在等高线的文件中)。
因此,矢量化前一定要检查图例板中被按下的是否是所需的图例,还要检查矢量化图形是否可编辑。
7)相关快捷键:
F5:以鼠标所在点为中心放大
F6:向鼠标所在相反方向移动
F7:以鼠标所在点为中心缩小
F8:继续画线,前进
F9:退点、按一次回退一点。
F12:靠近线,捕捉线头等
按鼠标右键停止画线;
按Ctrl+鼠标右键,线闭合;
2、拓扑检查、高程赋值、连接等高线的方法见ppt
附表:
一.所需要的文件和图层的有关说明
1、地形高程线图层(文件名:等高线)
属性结构表
图元代码说明:
6001:首曲线,6002:计曲线6005:陡崖
说明:当为陡崖时,高程值项可填写陡崖高度。
线形标准:
线名称线型线颜色线宽X系数Y系数辅助线型辅助颜色
首曲线 1 1381 0.08 10 10 0
计曲线 1 1381 0.15 10 10 0
土质陡崖109 1381 0.08 1 4 0
石质陡崖225 1381 0.05 8 8 0
2、地形高程点图层(文件名:高程点)
属性结构表
图元代码说明:
11020:三角点,12000:高程控制点,
相关图形标准:
名称序号子图号颜色号高度宽度
高程点228 169 1 0.4 0.4 三角点229 705 1 1.6 1.6 3、居民点图层(图层名即文件名:居民地)
属性结构表
相关标准:
名称子图号颜色号高度宽度
居民地39 1381 0.7 0.7
4、居民地面图层(图层名即文件名:居民地)
属性结构表:
图元代码说明:
4011:住宅区,4012:商业区,4013:机关,4014:工厂,95010:学校,4010:其它
相关标准:
名称图案号颜色号图案高度
以比例表示的居民地19 1381 2.0
5、水系线图层(图层名即文件名:河流)
属性结构表
图元代码说明:
21011:单线河流,
相关标准:
名称线型线颜色线宽X系数Y系数辅助线型
辅助颜色
沟渠226 2 0.15 15 15 0
5、水系区图层(图层名即文件名:河流)
属性结构表
图元代码说明:
21000:河流,
相关标准:
名称序号图案号颜色号高度
河流0 2
6、交通图层(不用做)
7、境界线图层(不用作)
8、基本信息线图层(图层名即文件名:LA1N3322)
属性结构表:
包括:经度线,纬度线,内图框线,外图框线,和其它修饰线
9、基本信息点图层(图层名即文件名:注释)
属性结构表:
图元代码说明:
1011:经纬度坐标,1012:图名,1013:比例尺,1014:责任签,1010:其它注记说明
相关标准:
名称高度宽度间隔角度字体字形颜色
自然村注记 2.50 2.50 0.3 0 2 0
1
2.00 2.00 0.3 0 2 0 1
山脉 3.0 3.0 2.0 0 3 2
1
群岛名称 2.0 3.0 1.0 0 3 0
1
高程及各类
数字注记 1.8 1.8 0 0 3 0
各类文字
注记 2.0 2.0 0 0 3 0
1
说明:以上图层只是参考,图上没有的图元不用建。
二.实习要求
1.分小组矢量化,平均每个同学四格地形图,有关图幅分组的情况参见excel 文档
2.每个同学都要建文件和图层,并完成相应图层的矢量化工作(包括矢量化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改正),
3.小组完成的工作:将所有成员的图幅拼接在一起,再进行误差校正和整个图幅的错误检查(等高线赋值、拓扑查错等),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上交矢量化成果。
以小组为单位上交的成果:并写出整个矢量化地形图的流程(包括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说明)
4.每个小组成员上交的成果:矢量化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和在矢量化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