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 introduction测量系统分析简介
- 格式:pdf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53
MSA第三版测量系统分析简介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简称MSA)是一种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用于评估和改进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MSA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质量控制和改善活动中。
本文档将介绍MSA第三版的相关内容,包括定义、目的和方法。
定义测量系统分析(MSA)是指对用于测量和检测产品或过程特性的测量系统进行评估和改进的过程。
它旨在衡量测量系统的准确度、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校准、调整或修复。
测量系统包括硬件(例如仪器、设备和工具)和软件(例如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处理系统)。
目的测量系统是生产和控制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测量系统本身存在问题,将无法准确评估和改善产品或过程的性能。
因此,MSA 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和改进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其提供准确和一致的测量结果。
通过进行MSA分析,可以得到关于测量系统变异性的量化评估,以便制定合适的改进措施。
方法1. MSA概述MSA第三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它提供了一种更全面和统一的方法,用于评估和改进各种类型的测量系统,包括连续型测量、计数型测量和属性型测量。
MSA第三版还引入了新的概念和指南,使其更适用于现代化的生产过程。
2. MSA方法步骤MSA第三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测量对象首先需要明确需要评估的测量对象,即产品或过程的性能特性。
(2)选择测量系统根据测量对象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可以是一个仪器、设备或工具,也可以是一个软件或数据处理系统。
(3)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度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测量偏差分析和测量方差分析,来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度。
(4)评估测量系统的可靠性通过比较不同测量系统的测量结果,评估测量系统的可靠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相关性分析、可靠性指标计算和误差检测。
(5)改进测量系统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和实施改进措施,以提高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1. 引言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简称MSA)是指通过分析和评估测量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来判断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本报告旨在对某测量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帮助提升测量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2. 测量系统分析方法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时,常采用以下方法:2.1 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重复性和再现性是评估测量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同一对象进行多次测量,可以评估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2 偏倚分析偏倚分析用于评估测量系统是否存在系统性的误差。
通过对测量系统进行校准,并比较校准前后的测量结果,可以判断测量系统的偏倚情况。
2.3 线性分析线性分析用于评估测量系统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通过测量系统对一系列已知标准进行测量,并绘制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之间的图表,可以判断测量系统的线性关系。
3. 案例分析本次测量系统分析以某电子元件测量系统为例进行分析。
3.1 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通过对同一电子元件进行连续十次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得到以下数据:测量次数测量结果1 12.32 12.43 12.14 12.35 12.26 12.47 12.58 12.29 12.610 12.3通过计算这十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得到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评估数据。
3.2 偏倚分析为了评估测量系统的偏倚情况,我们对测量系统进行了校准,并测量了一系列标准样本。
校准前后的测量结果如下:标准样本校准前测量结果校准后测量结果1 2.3 2.12 3.4 3.23 4.5 4.44 5.6 5.75 6.7 6.56 7.8 7.9通过比较校准前后的测量结果,可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偏倚情况。
3.3 线性分析为了评估测量系统的线性关系,我们选择了一系列已知标准进行测量,并绘制了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之间的图表。
图表显示测量系统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MSA –测量系统分析引言MSA(测量系统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和验证测量系统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方法。
在许多行业中,准确的测量数据对于产品质量和过程改进至关重要。
因此,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是确保数据质量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MSA的基本概念、主要组成部分和常见的分析方法,以及如何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
MSA的概述测量系统是指用于测量和收集数据的工具、设备和方法。
这些测量系统可以包括各种仪器、传感器、计量设备和人工操作。
MSA的目标是确定测量系统的偏差、重复性和稳定性,以评估测量过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MSA的主要目标是确定测量系统的变异来源,并分析其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
通过评估测量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我们可以确定任何必需的改进和修正。
MSA的组成部分MSA包括以下三个主要组成部分:1.制程能力分析(PPK):通过对测量系统进行评估,确定其是否能够满足产品或过程的需求。
制程能力分析是一种量化的方法,用于确定测量系统能够产生多大程度的变异。
2.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重复性是指在同一测量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时,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
再现性是指在不同测量条件或不同测量者之间进行测量时,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
通过对重复性和再现性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测量系统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3.精确度分析:精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通过与参考标准进行比较,我们可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偏差。
常见的MSA分析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MSA分析方法:1.方差分析(ANOVA):ANOVA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用于分解测量变异的来源。
通过将测量结果进行分解,我们可以确定各个变异来源的贡献程度,并确定潜在的改进措施。
2.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和分析过程变异的图表。
通过绘制测量结果的控制图,我们可以可视化测量系统的偏差和变异,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图表,用于显示测量结果的频率分布。
通过绘制测量结果的直方图,我们可以了解测量数据的分布情况,并判断测量系统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前言:测量系统是评估产品质量和过程稳定性的重要工具。
测量系统分析(MSA)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评估和优化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精确度、稳定性和能力。
本报告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测量系统的详细分析和评估结果。
一、背景介绍在任何生产或制造领域中,对产品进行准确的测量是确保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
测量系统即测量工具、设备和人员的组合,用于定量评估产品的属性或特征。
可靠性和准确性的测量系统对于正确评估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以及满足客户要求至关重要。
二、测量系统分析的目的测量系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和改进测量系统的性能,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该分析有助于确定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评估测量设备和工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并为生产过程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帮助生产商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对测量系统进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MSA方法包括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偏差和准确度分析、稳定性分析以及测量能力评估。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可以选择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方差分析或组件间方差分析等方法。
四、评估结果1. 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通过对同一样本进行多次测量,计算重复性和再现性指标。
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测量系统中存在的误差来源,以及测量设备和操作者之间的差异。
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结果对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2. 偏差和准确度分析:通过与真实值进行比较,分析测量系统的偏差和准确度。
评估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并确定偏差的来源。
这有助于改进测量系统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3. 稳定性分析:对测量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评估,查看测量结果是否随时间发生变化。
通过监测和控制稳定性,可以确保测量系统具有一致性和可靠性。
4. 测量能力评估:评估测量系统的能力,即判断测量系统是否满足产品质量控制的要求。
通过分析测量系统的变异性、精确度和准确度,评估其对于产品特性的测量能力。
五、结论与改进建议基于对测量系统的分析和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测量系统的稳定性较高,能够提供一致性和可靠的测量结果。
第一章通用测量系统指南MSA目的:选择各种方法来评定测量系统的质量.........。
适用围:用于对每一零件能重复读数的测量系统。
测量和测量过程:1)赋值给具体事物以表示它们之间关于特殊特性的关系;2)赋值过程定义为测量过程;3)赋予的值定义为测量值;4)测量过程看成一个制造过程,它产生数字(数据)作为输出。
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特指在车间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
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与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测量变差:●多次测量结果变异程度;●常用σm表示;●也可用测量过程过程变差R&R表示。
注:a.测量过程(数据)服从正态分布;b.R&R=5.15σm测量系统质量特性:●测量成本;●测量的容易程度;●最重要的是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
常用统计特性:●重复性(针对同一人,反映量具本身情况)●再现性(针对不同人,反映测量方法情况)●稳定性●线性(针对不同尺寸的研究)注:对不同的测量系统可能需要有不同的统计特性(相对于顾客的要求)。
测量系统对其统计特性的基本要求:●测量系统必须处于统计控制中;●测量系统的变异必须比制造过程的变异小;●变异应小于公差带;●测量精度应高于过程变异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十分之一);●测量系统统计特性随被测项目的改变而变化时,其最大的变差应小于过程变差和公差带中的较小者。
评价测量系统的三个问题:●有足够的分辨力;(根据产品特性的需要)●一定时间统计上保持一致(稳定性);●在预期围(被测项目)一致可用于过程分析或过程控制。
(线性)评价测量系统的试验:●确定该测量系统是否具有满足要求的统计特性;●发现哪种环境因素对测量系统有显著的影响;●验证统计特性持续满足要求(R&R)。
程序文件要求:●示例;●选择待测项目和环境规;●规定收集、记录、分析数据的详细说明;●关键术语和概念可操作的定义、相关标准说明、明确授权。
超详细MSA测量系统分析讲解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是一种用于评估测量系统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特别是质量管理和过程改进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MSA的一些关键概念和测量过程。
首先,MSA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测量系统能够准确地衡量一个过程或产品的特性。
测量系统可以是任何用于测量的工具、设备或方法,如卡尺、天平、人工测量等。
为了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主要使用以下几个指标:1. 精确度(Accuracy): 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通常通过与已知的标准进行比较来评估。
2. 可重复性(Repeatability): 指在重复测量同一样本时,测量系统的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这可通过多次测量同一样本并比较结果来评估。
3. 重现性(Reproducibility): 指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操作员使用相同的测量系统测量同一样本时,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现在,我们将介绍MSA的几个主要步骤:1.选择适当的测量系统:首先需要确定要使用的测量系统,这取决于所需测量的特性以及资源和时间的限制。
为了选择合适的测量系统,需要考虑其测量范围、精度和可靠性等因素。
2.收集数据:在进行MSA时,需要收集足够的数据量以便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抽样、重复测量或使用模拟数据等方式进行。
3.分析数据: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直方图、均值-方差图和相关性分析等。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计算出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指标。
5.评估测量系统: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并确定它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发现测量系统存在问题,可以采取改进措施,如校准、调整或更换测量设备等。
需要注意的是,MSA不仅适用于新的测量系统,也适用于已经在使用的测量系统。
对于已经在使用的测量系统,MSA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MSA测试系统分析概述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是指测量系统分析,是用来评估和确认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一种方法。
在各行各业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中,测量系统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MSA测试系统分析的背景、涉及的主要步骤和相关的统计方法。
背景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测量和检验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通过测量,可以评估产品特性是否符合要求,从而提高生产过程的控制和产品质量。
然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测量设备、操作人员和环境等。
为此,需要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MSA测试系统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确定测量系统的目的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系统的目的和应用情境。
例如,是用于产品的检验还是生产过程的控制,或者是用于供应商评估等。
不同的目的和应用情境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统计方法。
选择适当的指标选择适当的指标是进行MSA测试系统分析的关键步骤。
常见的指标包括测量误差、重复性、稳定性等。
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分析。
收集数据是进行MSA测试系统分析的必要步骤。
根据所选择的指标,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通常可以使用测量仪器来收集数据,并记录在数据表中。
分析数据在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后,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统计描述、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通过这些统计方法,可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等指标。
结果解释和改进措施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对测量系统进行评估和解释。
如果测量系统存在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如调整测量设备、培训操作人员或改善环境等。
通过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得出结论和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测量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结论MSA测试系统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用于评估和确认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引言本人简介姓名:姜文军(六西格玛黑带)邮箱:Wenjun.Jiang@Andy.Jiang@课程目的阐述测量系统分析的重要性简介测量系统分析简介测量系统分析工具内容开场10:25-10:30 游戏10:30-11:00 概念11:00-11:15计数型11:15-11:25计量型11:25-11:5512345678910游戏A -判断每只铅笔“钝”还是“尖”游戏B -测量每只铅笔笔芯漏出部分的长度(mm, 黑色部分黑色部分))要求要求::–组数组数::<= 8–组员组员::>= 4–时间时间::<20min–SL: 0-30mm游戏为什么分析测量系统?测量系统能否分辨出合格和不合格产品?观察到的变差,哪些是可归结为流程本身,哪些是可归结与测量系统?测量过程中,操作人员是否影响测量结果?测量仪器的精度是否会影响结果?测量系统是否长期稳定?测量系统变差因果图测量系统定义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定性评价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和假设的集合。
测量流程理想的测量系统每一次都能够给出“真实”的测量结果 测量系统的质量可以通过统计特征来表现测量程序包括–设计和验证–持续的能力评估–控制–修订和再证明特征–必须能够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控制–和产品规范相比, 可变性必须是比较小的–和流程变差相比, 可变性必须是比较小的–分辨率应该在产品规范和流程变差的1/10左右需要获得的信息测量方法的误差有多大?测量方法误差的来源是什么?长时期使用,工具的稳定性如何? 使用的工具是否满足研究需要? 我们要如何改进测量系统?术语分辨率和准确性有关的术语Accuracy related terms –真值True value–偏差Bias–线性Linearity和精确性有关的术语Precision related terms –重复性Repeatability–再现性Reproducibility–线性Linearity稳定性Stability分辨率Discrimination系统可以测量到的小数位数系统可以测量到的小数位数。
测量的渐进单位应该大约占产品规格和流程变差的十分之一左右12345好的分辨率12345差的分辨率准确性Accuracy 平均的测量结果是否和真值有偏移 真值True value–理论上的正确值–NIST 国家标准偏差Bias–所有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和真值之间的距离–持续的远离中心点的数量–系统的误差和偏离准确性Accuracy测量工具的准确性是观察到的平均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接近度”;真值是普遍可接受的真值是普遍可接受的,,可追踪到的参考标准可追踪到的参考标准。
真值True Value真值True Value 平均值Mean偏差Bias精确性Precision测量系统的总变差测量重复值的自然变差名词:随机变差,检测/再检测的变差σσσMS rpt rpd222=+样品样品同一测量设备+同一测量人员x n不同测量人员+ 同一测量设备(传统传统))或者同一测量人员+ 不同测量设备不同测量设备((ASTM)重复性再现性基本模型稳定性线性长期的流程变差短期的流程变差样本的变差真实的流程变差重复性校验测量工具带来的变差操作人员带来的变差测量系统变差观察到的流程变差变差组成产品的变差(真正的变差)产品的变差(真正的变差)测量系统的变差测量系统的变差总体变差(观察到的变差)总体变差(观察到的变差)σσσTotal 2Product 2Measurement System2=+总方差等于产品的方差和测量系统方差之和精确性Precision: 重复性Repeatability 测量系统固有的变差在对同一变量绝对条件不变时进行重复测量产生的变差•同一操作者•同样的设定•同样的单位•同样的环境条件•短期的由重复测量分布结果的混合标准偏差来估计重复性的变差总是比总的系统变差要小重复性Repeatability由相同人员使用相同仪器对相同零件, 相同特性进行连续连续测量测量所得的误差. 也可称为测试-再测试误差. 被用来估计短期变差.真值Master Value真值Master Value平均数Mean 平均数Mean重复性好重复性差精确性: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测量变差(ASTM美国实验及材料协会)•不同的操作者•不同的设置•不同的检测单位•不同的环境条件•长期的从不同的测量条件下所得到的测量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估计所得再现性由不同的人员使用相同或不同的测量工具对同一特性测量所得到的平均值的变差真值真值再现性好再现性差3线性Linearity测量仪器能力范围内测量仪器能力范围内,,准确性或精确性的变差准确性或精确性的变差。
误差量具范围时间点1时间点1时间点2 稳定性Stability真值真值真值真值稳定性好稳定性差时间点3时间点3时间点2稳定性是测量值的平均数和标准偏差,即使经过长时间后仍能维持不变并且可以预测。
计数型数据的测量系统分析数据类型计数型数据ATTRIBUTE –离散的例如例如::1, 2, 3, 4 等好/坏,去/不去不去,,通过/没通过设备1,2,3…….计量型数据VARIABLES –连续的例如例如::重量= 10.2 磅厚度= 11.211英寸直径= 10.0cm测量流程测量工具:–属性的测量通常依靠主观的判断–可能会使用量具或工具帮助作合格/ 失败,通过/ 未通过的决定–会使用例子,标准等作为参考步骤:–选择操作者或检验员–设定和执行各步骤–离线的计算和数据输入–量具校准的频率和技术计数型数据的测量系统 通常2-3个测量员几个样本用以计数或分类每一个样本中由每个测量员测量2-3次 也许需要一个事先同意的标准或专家意见属性型数据的测量系统分析步骤预先选择多个待测对象-一些为明显可接受,一些为明显不可接受,一些为处于两者边缘的对象每一个样本给定一个编号,并随机经过每一个检测者的评估这些结果与专家的“正确”结果进行比较来评估准确性在多个检测者中,以一个人的检测结果与其他人的结果进行比较来评估精确性(一致性)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Bad Good Bad Good Bad Good Bad Bad Bad Good 2Bad Bad Bad Bad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Bad 3Bad Bad Bad Bad Bad Bad Bad Bad Bad Bad 4Good Good Good Bad Bad Good Bad Bad Bad Good 5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Bad Good Good 6Good Bad Good Good Bad Bad Good Good Good Bad 7Bad Bad Bad Bad Bad Bad Bad Bad Bad Good 8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9Good Good Good Bad Bad Bad Good Good Good Bad 10BadBadGood BadBadGood BadBadGoodBad标准样品测量员A 测量员B 测量员C AppraiserP e r c e n t32110080604020095.0% C I P ercentAppraiserP e r c e n t32110080604020095.0% C I PercentDate of study: 2009-07-16Reported by:Jiang Wenjun Name of product:**产品抽检M isc:合格/不合格筛选Assessm ent Agreem entWithin Appraisers Appraiser vs Standard 一致性研究案例整体一致性=20%,通常原则,一致性不小于90%。
注:本案例类似与判断笔头尖与钝游戏缺陷分等级的Kappa技术当一个测量系统对非定量性的对象进行分类时使用 这个分析要求几组数据必须被一个以上的“评估人”评估一次以上–如果一致性是充分的,那评估就有可能是正确的–如果一致性较差,评估结果的有用性就非常有限 适用于:–被测量的对象是相互独立的–评估人的检验和分类是独立进行的–评估的类别必须是互斥的和详尽的Kappa (K)定义为扣除巧合的一致后定义为扣除巧合的一致后,,评估者之间一致性的比率Pobserved=评估者对对象进行分类的一致性比率P chance = 因巧合造成的一致性比率KappachancechanceobservedPPPK−−=1A pprais erP e r c e n t32110080604020095.0% C I P erc entD a te of stu dy:2009-07-16R e p orte d by:J ia ng We n jun N a m e o f p rod uct:**产品质量分类M isc:分类一致性Assessment AgreementWithin Appraisers第一次第二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一次第二次1Excellent Exc ellent Excellent Qualified Exc ellent Qualified 2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3Qualified Qualified Qualified Excellent Qualified Excellent 4Qualified Qualified Good Bad Bad Qualified 5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6Bad BadBad BadBad Bad7Qualified Exc ellent Qualified Excellent Qualified Excellent 8Excellent Qualified Qualified Qualified Exc ellent Excellent 9Excellent Exc ellent Excellent Excellent Qualified Qualified 10Good GoodGood GoodGood Good样品测量员A 测量员B测量员C缺陷分类等级Kappa = 0.51,测量系统需要关注。
Kappa 度量值范围从–1.00 到+1.00Kappa 值为+1.00时意味着一致性非常完美通用原则通用原则::如果K<0.70,则该测量系统需要被关注Kappa 技术> 0.70> 0.70KappaKappa R e dY e l l o wG r e e n> 0.90> 0.90< 0.70< 0.70边缘地带边缘地带,,最好的情况是期待一致性是由巧合本身造成的身造成的,,最坏的情况是需要重大的行动进行改进边缘地带边缘地带,,最好的情况是期待一致性是由巧合本身造成的身造成的,,最坏的情况是需要重大的行动进行改进可以接受-需要一些改进可以接受-需要一些改进非常完美-不需要采取行动非常完美-不需要采取行动属性测量系统改善方法感观敏锐度增强器(改善作业人员感观敏锐度的装置)屏蔽/样板(阻绝不重要信息)确认清单产品重新设计自动化运用视觉辅助计量型数据测量系统分析简单的测量系统分析的三个统计特征 我们希望的结果是:–每个操作者的结果的平均值要接近–操作者的测量结果的变差要小–操作者之间的结果要有强烈的关联性一个简单的测量分析–2个操作者各测量10个样本一次测量能力指数-P/T精确性和公差比率描述有多少百分比的公差是被测量系统误差占用了同时包含了重复性和再现性操作者x 单位x 试验次数 最佳情况:10% ;可以接受:30%通常以百分比表示通常以百分比表示注意:6.0标准差代表了99.73% 的测量系统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