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工具开启弹片制栓锁的痕迹分析全套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8
拨锁舌技术开锁的留痕勘验
蔡江
【期刊名称】《警察技术》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 近期,笔者在勘验一起高层住户系列被盗案时,发现现场门窗紧闭,楼房墙体上也没有攀爬痕迹,门上挂锁完好,可室内财物却被盗,起初以为是用"插片"类工具捅开锁舌进入现场实施作案,但在检验挂锁时,锁芯、锁舌以及锁舌内壁均未见异常.正当技术员困惑不解时,侦查员摸排提取出一串类似指环状的"钩形"针式自制特殊工具,经试验这类工具是针对单排弹子锁制作的开锁器具,是新型的"钩形"针式拨锁舌技术性开锁工具.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蔡江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公安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压锁舌技术开锁的遗留痕迹勘验
2.十字型开锁器技术性开锁的特点及留痕分析
3.十字型开锁器技术性开锁的特点及留痕分析
4.十字型开锁器技术性开锁的特点及留痕分析
5.十字型开锁器技术性开锁的特点及留痕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板凹齿复制钥匙开启弹子锁痕迹的研究朱红慧;蒋敬【摘要】为了探索平板凹齿复制钥匙开启弹子锁痕迹的规律,寻求检验复制钥匙是探知开启弹子锁痕迹的方法.通过实验的方法对锁芯相关构件上的加工痕迹、原配钥匙开启锁具的痕迹、复制钥匙开锁形成的痕迹和材质硬度对复制钥匙开锁痕迹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平板凹齿复制钥匙开启弹子锁痕迹主要集中于圆头弹子球面的原配钥匙痕迹区域,痕迹为线条状且与原配钥匙痕迹同向,痕迹的反映程度受锁具的使用时间和材质的影响.【期刊名称】《湖南警察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26)001【总页数】6页(P18-23)【关键词】复制钥匙;锁芯;开锁痕迹;材质硬度【作者】朱红慧;蒋敬【作者单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1.44齿呈凹陷状排列于钥匙板上的钥匙称之为平板凹齿钥匙,其锁具有高防盗性能而被广泛使用。
平板凹齿复制钥匙(以下简称复制钥匙),是指以原配钥匙为模板,通过专用的配钥匙机对原配钥匙的凹齿深、齿距、齿宽等数据进行采集、记忆后,制作出与原配钥匙具有相同功能的代用钥匙。
复制钥匙代替原配钥匙进行开锁,属于技术开锁的一种。
长期以来利用复制钥匙作案的案件一直存在。
实践证明,复制钥匙案件现场有两种痕迹可以利用,一种是位于锁芯中的开锁痕迹[1],另一种是位于原配钥匙上的增配痕迹。
后一种痕迹经过诸多专家的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钥匙增配痕迹进行鉴定易受原配钥匙缺失的影响,有时会因部分钥匙的丢失而使案件无法定性。
利用复制钥匙的开锁痕迹进行鉴定可以避免上述因素的干扰,但因痕迹位置深且缺乏相关的检验痕迹的方法,而使这类痕迹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目前,相关的研究成果报道较少,为了探索此类痕迹的规律性,本文在对平板凹齿锁芯结构和开启原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的方法对锁芯中加工痕迹、原配钥匙开锁形成的痕迹、复制钥匙开锁形成的痕迹进行研究,归纳复制钥匙开锁形成的痕迹检验方法;通过对锁芯弹子和钥匙的材质硬度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影响复制钥匙痕迹形成的因素,从而为此类案件的侦破提供参考。
作者: 乔超洁 赵逸东 杨晖
作者机构: 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200135
出版物刊名: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页码: 173-17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1期
主题词: 自制L形工具 执手锁 工作原理 留痕分析
摘要:执手锁具有开启方便、价格适中、只能从一侧开启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各类宾旅馆、洗浴中心等休闲场所、此类场所是作案人入室侵财案的高发区域.在现场勘验中,发现了一种较为新颖的技术开锁方式:自制L形工具开启执手锁.它具有开锁时间短、作案方式隐蔽、遗留痕迹少等特点,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大隐患。
对这类技术开锁的原理、留痕特点及其分布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供现场勘验人员对此类现场勘验有所启示:。
浅析技术开锁的特点和勘查要点【摘要】盗窃案件中技术开锁案件越来越多,其手段隐蔽、危害性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地隐患。
本文分析了技术开锁的特点规律、原理方法以及勘查此类现场时的重点。
【关键词】技术开锁;方法原理;痕迹;勘查技术开锁的盗窃案件,从作案手段看,由于此类案件的手法是非传统型的暴力破锁,比较隐蔽,且锁具表面基本完好无损,因此在入室的过程中不易引起人们的怀疑,安全系数相对较高。
从发案趋势看,今后此类利用多种工具采用技术性和技巧性开锁入室的犯罪还会逐年增加,并且开锁的技巧逐步提高,花样不断翻新,给当地的社会治安造成很大的隐患。
1.技术开锁案件的作案现场特点和规律1.1选取的作案目标具有特定性:我区楼房大多为五层或六层,嫌疑人选择基本上都是临街的楼房,没有安装楼道电子防盗门,二层以上住户较多。
没有安装楼道电子防盗门的楼房进入楼道比较容易,选择二层以上的住户被发现的可能性减少,如嫌疑人正在实施犯罪时该楼下层有居民上楼,他可向楼上走进行躲避,如上层有居民下楼,他可下楼逃离现场。
一般房门锁芯为“十字型”锁和“一字型”锁居多,采用口香糖等作为填充物塞锁芯或用专用钥匙打开房门。
1.2作案时间具有规律性:犯罪嫌疑人一般为上午9—11点、下午12-18点,以上班族住宅为主要对象,此时居民家中大多无人,楼道内居民的活动比较少,防范力量相对薄弱利用技术开锁手段入室盗窃时不易被人发现。
1.3现场情况:流窜作案的痕迹明显,未发现其他侵入痕迹,作案人出入现场为技术开启,未破坏住宅门的整体结构。
作案人现场也不作伪装,作案时间比较充裕,手法老练,以寻找室内钱物为重点,目标明确,现场足迹手印反映明显,一般为两人以上或多人作案。
1.4锁具一般完好。
通常情况下,多数失主回家时都能开门进入,并未发现被盗。
少数情况下,锁具的弹子不能回位,导致用钥匙无法开启,或发现锁芯内填塞有异物,如塑料、棉花、口香糖、橡皮泥等物。
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是作案人的开锁技术不够熟练,当锁具被打开后,锁芯内的弹子遭破坏而无法打开;或者是因为作案人为开锁方便,防止转动时弹子自动回位,而在锁芯中填塞异物所致。
工具痕迹一、工具痕迹的概念及作用1、概念:工具痕迹简称工痕,指犯罪分子持工具破坏(或侵害)某种客体时,在接触部位上留下的痕迹。
2、工具痕迹的作用(1)分析作案手段(2)分析作案人的职业特点(3)根据现场痕迹串并案件(4)根据现场工具痕迹揭露伪造现场(5)推断作案工具的种类(6)认定作案工具二、工具与客体的接触关系(一)接触状态1、切划接触——切划接触时形成的痕迹呈线条状,故称线条状痕迹或称线型痕迹。
2、印压接触——形成痕迹时,工具与客体的接触点不改变,这种接触即为印压接触。
3、夹持痕迹(二)工痕的基本形状与特征反映1、线条状痕迹(1)形态结构痕起缘——开始形成痕迹的地方痕止缘——终止形成痕迹的地方痕迹面——痕起缘与痕止缘中间的部位(2)特征反映种类特征:线痕的宽窄、形状。
个别特征:单一凸线或凹线的具体结构形态。
其中粗大的、明显的、连贯的凹凸线痕是质量好的特征。
2、凹陷状痕迹(1)形态结构痕起缘——开始形成痕迹的地方痕底——终止形成痕迹的部位痕止缘——终止形成痕迹的边缘痕壁——痕起缘与痕止缘的中间地方(2)特征反映种类特征:痕迹的形状、大小个别特征:单一凹凸坑丘的具体结构形态,其中稀有的、明显的、稳定的凹凸坑丘是质量最好的特征。
凹陷状痕迹主要包括:撬压、打击痕迹。
线条状痕迹主要包括:擦划、钳剪、刺切、割削痕迹。
(三)工具痕迹的种类1、撬压痕迹(1)概念:犯罪分子持工具利用杠杆作用破坏客体时,在接触部位形成的痕迹。
(2)痕迹的特点:多为凹陷状痕迹,并常伴有擦划线条痕迹;痕迹成对出现,一个在支点,一个在重点,两点对应,方向相反。
(3) 分类:撬压痕迹有扩缝翘压、拆离翘压、旋扭翘压和夹持翘压。
扩缝翘压:在重点与支点部位都会出现翘压痕迹,分别反映出工具的一个端部与杆部的局部形状。
拆离翘压:出现的压痕往往不够完整,在分离的物体上出现弯折、拉断的特征旋钮翘压:出现的压痕多反映出工具杆部的形状。
夹持翘压:出现在被夹持的客体的正反面或相对应的位置上,留下工具夹压部位的结构形状。
1.工具,即造客体,是作案时所使用的(器具)。
2.构成杠杆作用必须具备“三点两臂”,即力点、(支点)和(阻力作用点),动力臂与阻力臂。
3.剪刀由剪刃、(剪轴)、(剪股)三部分组成。
4.擦划痕迹是工具在的作用下,(挤压)、(划破)物体表面而形成的凸凹线条状痕迹。
5.剪切作用是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同时作用于客体对应侧的一种作用方式。
6.每个断头的两个斜面上的(线条)痕迹反映的是工具刃内侧或刃外侧的特征。
7.( 撬压)痕迹是作案人手持工具,利用杠杆作用破坏客体时形成的凹陷痕迹。
8.常见的撬压方式有:扩缝撬压:(拆离)撬压:(扭转)撬压。
9.剪刀撬压痕迹有两种:一是(单刃)撬压,二是(双刃)撬压。
10.打击痕迹是作案人持工具利用( 碰撞)作用,破坏客体时形成的痕迹。
11.擦划痕迹的特点是:多伴有打击、(撬压)、(剪切)、刺切或钻痕出现。
12.钳剪力的大小与动力()、剪臂()、阻力长短有关。
13.不论力点、支点和重点的位置如何改变,在()和()上总要出现相对应的两处痕迹。
14.综合评断是在比较检验的基础上,对痕迹特征的()点和()点进行评断,根据评断的结果,作出认定或否定结论。
15.按照枪管的内壁构造分类:枪支分为()枪和()枪两类。
16.在与车辆有关的案件中,最常见的是车辆的()痕迹。
17.按被分离的整体物不同组织结构可以分为()整体物和()整体物两种。
18.牙齿痕迹是牙齿对承痕体进行()时,在承受体上形成的痕迹反映。
俗称牙印。
1.钳子在剪切客体时,其上下两个刃口相对运动,呈错口咬合。
2.剪刃结构,剪刃分为刃口和刃侧两部分。
()3.在案件现场上,必须出现工具痕迹的地方而没有出现,或者不应出现的地方而出现了。
这种应有而未有,不应有而又有的现象,恰好反映伪造者手段上的矛盾,可以此来判定是否伪造现场。
()4.对于保险柜被打开,而保险柜上又无破坏痕迹的,则可用解剖锁的方法,从锁的机件上去寻找工具痕迹。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用火开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提高应急情况下开锁的技能。
3. 了解火开锁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器材1. 锁具(一把普通自行车锁)2. 火柴或打火机3. 钳子或螺丝刀4. 镜子5. 钢丝6. 火锅(用于实验操作)三、实验原理火开锁是一种利用高温使锁具变形,从而实现开锁的方法。
当锁具受到高温作用时,金属材料的内应力会增大,从而导致锁具变形。
通过合理控制火源和操作手法,可以使锁具在变形后解锁。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锁具固定在火锅上,确保锁具不会在实验过程中移动。
(2)用钳子或螺丝刀将锁具的钥匙孔部分固定在火锅上,防止实验过程中锁具旋转。
2. 实验操作(1)点燃火柴或打火机,用火苗加热锁具的钥匙孔部分。
(2)在加热过程中,用镜子观察锁具的变形情况。
当锁具变形至一定程度时,立即用钳子或螺丝刀取出钥匙。
(3)取出钥匙后,检查锁具是否已解锁。
如未解锁,可重复以上步骤。
3. 实验结束(1)关闭火源,将锁具和火锅清理干净。
(2)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利用火开锁方法打开了锁具。
在实验过程中,锁具在高温作用下发生了变形,使得钥匙能够顺利取出。
2. 分析(1)火开锁方法在紧急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2)火开锁过程中,火源控制至关重要。
火源过强可能导致锁具烧毁,火源过弱则无法达到开锁效果。
(3)火开锁方法适用于一些金属材质的锁具,对于塑料、橡胶等材质的锁具效果不明显。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用火开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紧急情况下,火开锁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需要注意火源控制,避免对锁具造成损坏。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火灾发生。
2. 控制火源强度,避免锁具烧毁。
3.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现场,确保安全。
4. 在实际操作中,根据锁具材质和形状选择合适的火开锁方法。
实验十一常见工具痕迹的形态和特征反映一、实验目的﹙一﹚了解撬压痕迹、打击痕迹、擦划痕迹、钳剪痕迹、刺切痕迹、割削痕迹的形成机理,并制作工具样本痕迹。
﹙二﹚详细观察常见工具形成痕迹特征的部位及各部位上的特征反映,熟悉常见工具的加工与使用痕迹特征。
二、实验原理﹙一﹚撬压痕迹撬压痕迹是指作案人持工具,以杠杆作用方式破坏客体时,在接触部位形成的痕迹。
按照工具与客体接触的方式不同,撬压痕迹可分为四大类:扩缝撬压、折离撬压、扭转撬压和夹持撬压。
不同撬压方式形成的痕迹具有不同的特点。
﹙二﹚打击痕迹工具与客体发生碰撞作用,在客体的接触部位产生的塑性变形或破坏而形成的痕迹,称为打击痕迹。
打击痕迹是工具施加冲击载荷于客体之上,工具与客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痕迹。
按打击的方向与承痕体表现是否垂直,分为垂直打击和倾斜打击两种。
垂直打击和倾斜打击时,均能形成凹陷状打击痕迹,但倾斜打击时,工具的边棱与承痕体接触较多,因此,痕迹多反映出工具边棱的外表结构特点。
﹙三﹚擦划痕迹工具承痕体发生压划作用,在与承痕体接触部位形成的凸凹线条状痕迹,称为擦划痕迹。
形成擦划痕迹必须有工具与客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其表现形态为一组平行的线条。
影响擦划痕迹变化的因素主要是作用力和工具与客体接触的角度。
作用力小时,痕迹仅以几条凹线反映工具上凸起部位的结构和位置,整个痕迹较浅。
作用力大时,痕迹不仅能反映出工具上的凸起部位,甚至一些较低的凸凹点都能接触到客体表面,使整个擦痕较深,线痕数量增多。
工具与客体接触的角度对擦划痕迹的影响也很大。
这种角度变化主要有前角、偏角和侧角。
在作用力相同时,前角越大痕迹越深,前角越小痕迹越浅;侧角大时,工具与客体接触面较大,痕迹较宽,侧角小时,工具与客体接触面较小,痕迹只反映工具的局部特征;工具与客体接触的偏角在0~180°之间,偏角为90°时,痕迹最宽,大于或小于90°时,痕迹变窄。
擦划痕迹的种类特征有痕迹面的宽度、线痕的总体形状。
门锁破坏方式与痕迹分析作者:艾力下提•吐尔地王军伟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9年第05期[摘要]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习惯定式性行为通过在现场被破坏客体的工具痕迹上反映,这为痕迹技术人员利用工具痕迹串并案件提供了客观依据。
运用工具痕迹串并案件主要通过分析判断现场上发现的工具痕迹或者工具的种类和来源,研究犯罪嫌疑人使用工具破坏客体的方式、方法及熟练程度,检验比对工具的个别特征,找出多个案件现场上犯罪嫌疑人使用工具作案的内在的共同特点。
[关键词]公安工具痕迹门锁中图分类号:DF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5-0226-011前言基层刑事案件中入室案件占很大的一个份额,在入室案件中出入口留给我们的信息是相当多,现场出入口除了会留下手印、足迹,更多会留下的就是工具痕迹。
工具痕迹在刑事案件现场的出现率是相当高的当代社会飞速发展,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越来越高明,现场勘验的难度越来越大,我们不能抱着指纹不放,我们必须重拾像工具痕迹这些传统的法宝,用于分析案情、串并案件等等,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的掌握罪犯的信息,及时破案,提高破案率。
2常见破坏手段与工具痕迹分析2.1技术开启技术性开启,通常是用特殊工具对锁内零件进行作用,而达到开锁的目的。
这些方法开启对锁本身破坏不大或者根本没有破坏,但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开户,它都离不开一个“错位原理”。
技术开锁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在这里就简单介绍常见万能钥匙开锁及其形成的痕迹作分析。
“万能钥匙”开锁法在锁具行业中,相对专业化的概括归纳是“技术性开启”。
“万能钥匙”开锁的道理很简单,就是用钢丝、铁片、齿模等众多拨动工具,利用一些很普通的机械力学原理,运用巧力来拨动锁芯从而达到非破坏性的、无明显痕迹的开启各类锁具的目的。
在现场勘验的时候时常会发现锁孔里一些口香糖、肥皂、棉花等物体,其实这些东西起的是固定弹子,节约开启时间的作用。
实验十一常见工具痕迹的形态和特征反映实验十一常见工具痕迹的形态和特征反映一、实验目的﹙一﹚了解撬压痕迹、打击痕迹、擦划痕迹、钳剪痕迹、刺切痕迹、割削痕迹的形成机理,并制作工具样本痕迹。
﹙二﹚详细观察常见工具形成痕迹特征的部位及各部位上的特征反映,熟悉常见工具的加工与使用痕迹特征。
二、实验原理﹙一﹚撬压痕迹撬压痕迹是指作案人持工具,以杠杆作用方式破坏客体时,在接触部位形成的痕迹。
按照工具与客体接触的方式不同,撬压痕迹可分为四大类:扩缝撬压、折离撬压、扭转撬压和夹持撬压。
不同撬压方式形成的痕迹具有不同的特点。
﹙二﹚打击痕迹工具与客体发生碰撞作用,在客体的接触部位产生的塑性变形或破坏而形成的痕迹,称为打击痕迹。
打击痕迹是工具施加冲击载荷于客体之上,工具与客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痕迹。
按打击的方向与承痕体表现是否垂直,分为垂直打击和倾斜打击两种。
垂直打击和倾斜打击时,均能形成凹陷状打击痕迹,但倾斜打击时,工具的边棱与承痕体接触较多,因此,痕迹多反映出工具边棱的外表结构特点。
﹙三﹚擦划痕迹工具承痕体发生压划作用,在与承痕体接触部位形成的凸凹线条状痕迹,称为擦划痕迹。
形成擦划痕迹必须有工具与客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其表现形态为一组平行的线条。
影响擦划痕迹变化的因素主要是作用力和工具与客体接触的角度。
作用力小时,痕迹仅以几条凹线反映工具上凸起部位的结构和位置,整个痕迹较浅。
作用力大时,痕迹不仅能反映出工具上的凸起部位,甚至一些较低的凸凹点都能接触到客体表面,使整个擦痕较深,线痕数量增多。
工具与客体接触的角度对擦划痕迹的影响也很大。
这种角度变化主要有前角、偏角和侧角。
在作用力相同时,前角越大痕迹越深,前角越小痕迹越浅;侧角大时,工具与客体接触面较大,痕迹较宽,侧角小时,工具与客体接触面较小,痕迹只反映工具的局部特征;工具与客体接触的偏角在0~180°之间,偏角为90°时,痕迹最宽,大于或小于90°时,痕迹变窄。
实验十一常见工具痕迹的形态和特征反映一、实验目的﹙一﹚了解撬压痕迹、打击痕迹、擦划痕迹、钳剪痕迹、刺切痕迹、割削痕迹的形成机理,并制作工具样本痕迹。
﹙二﹚详细观察常见工具形成痕迹特征的部位及各部位上的特征反映,熟悉常见工具的加工与使用痕迹特征。
二、实验原理﹙一﹚撬压痕迹撬压痕迹是指作案人持工具,以杠杆作用方式破坏客体时,在接触部位形成的痕迹。
按照工具与客体接触的方式不同,撬压痕迹可分为四大类:扩缝撬压、折离撬压、扭转撬压和夹持撬压。
不同撬压方式形成的痕迹具有不同的特点。
﹙二﹚打击痕迹工具与客体发生碰撞作用,在客体的接触部位产生的塑性变形或破坏而形成的痕迹,称为打击痕迹。
打击痕迹是工具施加冲击载荷于客体之上,工具与客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痕迹。
按打击的方向与承痕体表现是否垂直,分为垂直打击和倾斜打击两种。
垂直打击和倾斜打击时,均能形成凹陷状打击痕迹,但倾斜打击时,工具的边棱与承痕体接触较多,因此,痕迹多反映出工具边棱的外表结构特点。
﹙三﹚擦划痕迹工具承痕体发生压划作用,在与承痕体接触部位形成的凸凹线条状痕迹,称为擦划痕迹。
形成擦划痕迹必须有工具与客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其表现形态为一组平行的线条。
影响擦划痕迹变化的因素主要是作用力和工具与客体接触的角度。
作用力小时,痕迹仅以几条凹线反映工具上凸起部位的结构和位置,整个痕迹较浅。
作用力大时,痕迹不仅能反映出工具上的凸起部位,甚至一些较低的凸凹点都能接触到客体表面,使整个擦痕较深,线痕数量增多。
工具与客体接触的角度对擦划痕迹的影响也很大。
这种角度变化主要有前角、偏角和侧角。
在作用力相同时,前角越大痕迹越深,前角越小痕迹越浅;侧角大时,工具与客体接触面较大,痕迹较宽,侧角小时,工具与客体接触面较小,痕迹只反映工具的局部特征;工具与客体接触的偏角在0~180°之间,偏角为90°时,痕迹最宽,大于或小于90°时,痕迹变窄。
擦划痕迹的种类特征有痕迹面的宽度、线痕的总体形状。
犯罪现场工具痕迹的发现与提取摘要:在大部分刑事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为了实现犯罪目的,都要使用一些犯罪工具。
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工具会在与客体接触的过程中在物体表面遗留痕迹。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是刑事痕迹检验技术的重要分支,是运用痕迹检验的理论、观点、方法观察案件中的工具痕迹,研究确定工具痕迹与案件的事实以及与相关物的关系的一种技术手段与司法鉴定工作。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犯罪现場工具痕迹的发现与提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犯罪现场;工具痕迹;发现与提取1、前言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罪犯在犯罪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与传统工具相比有所变化,而且他们的反侦查能力逐渐提高,犯罪现场的工具痕迹发现与提取工作越来越难以进行,这就给侦查机关侦破案件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因此,如何更好地发现与提取犯罪现场的工具痕迹信息引起了侦查机关的重视与思考。
2、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的重要作用总体来说,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犯罪侦查工作中主要具有下列几方面作用:2.1工具痕迹检验可以用于分析作案手段犯罪嫌疑人在使用工具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总是需要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表现出来。
通过对工具痕迹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工具痕迹形成的具体条件、痕迹位置及痕迹与周围物体之间的关系,等等。
通过运用工具痕迹检验技术,检验和分析犯罪现场遗留的工具痕迹数量、分布等等,可以推断犯罪嫌疑人是否为初犯,如果现场工具痕迹数量较多、分布零乱,则可以说明犯罪嫌疑人使用工具不够熟练,基本上属于初犯,反之则基本属于惯犯。
工具痕迹检验还可以推断出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特点。
在犯罪现场之中,通过分析工具痕迹的排列和摆放顺序,特别是对门锁、抽屉等的工具撬压痕迹等,即可以显示是否为内部人员作案。
此外,工具痕迹检验还可以用于有效辨别犯罪嫌疑人所掌握的技术类型以及是否具有专业性,这对于刑事犯罪侦查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
2.2可以确定是否需要串联并案侦查在刑事犯罪侦查工作中,工具痕迹检验技术还可以作为是否执行串联并案侦查的重要依据。
开启弹片制栓锁的技术参考弹片型的锁多用在汽车上、机车上;还有挂锁,抽屉锁,箱匣锁,以及其他的锁都采用这种形式。
一般言之,它比弹珠制栓锁的价钱要便宜些,因为它们用较低廉的铝合金制作,而且内部零件也少,再者,它的各部分的配合精密度也不像弹珠的那样高,所以也较易用开锁工具技术性打开。
但是有些特制高档汽车的弹片型锁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它们以青铜或黄铜制作,各部分配合得颇为精密。
要打开就需要有一定的开锁技术和一些较为特别的开锁工具.特别是边柱制栓弹片锁,它的开启难度更加大,弹片制栓锁是一种能提供中等安全的锁,常被安装在汽车门和摩托车,电动车,和有的住宅门上。
要精通弹片制栓锁的开锁技术,要能够采用特殊的开锁工具开启各种弹片制栓锁,首先要明白弹片制栓锁的开锁的原理,因此,研究弹片制栓锁的开锁技术,对从外观上判断是哪种类型的弹片制栓锁要采取哪种开锁方法和要使用工具种类,就要了解弹片制栓锁的一般内部结构弹片制栓锁由锁芯、锁筒壳及其它部件组成,使用了2~8片黄铜质(或镀锌铁质)弹片制栓作为内部障碍物。
常见的弹片制栓锁有3种不同类型;(1)普通型弹片制栓锁。
(2)双边型弹片制栓锁。
普通型、双边型弹片制栓锁中的弹片主、辅约束肩弧半径与锁芯半径相同,辅约束肩的高度与对应在钥匙切口深度一致。
当没有原钥匙或不合适的钥匙插入时,至少有一个制栓将伸出锁芯,并嵌入锁筒壳的上或下锁紧槽内,锁芯与锁筒壳呈锁紧状态。
合适的钥匙有着和相配合的切口深度,插入时,能使所有的制栓约束肩外缘在锁芯边缘排成一直线,没有制栓伸进锁筒壳的锁紧槽内,锁芯在外边矩的作用下可以转动,锁呈开启状态。
(3)圆筒型弹片制栓锁。
圆筒型弹片制栓锁使用了两种类型的制栓,一是连续制栓,其功能与普通型、双边型锁的弹片制栓相同;另一种是配合制栓,它是在钥匙对应切口尝试不足的条件下凸出剪切线,嵌入锁筒壳的锁紧槽内起约束作用,当钥匙对应切口深度相等或有足够深度时,该弹片制栓不起作用。
3种弹片制栓锁的盘片孔的孔距排列不尽相同,有的等距排列,不的非等距排列。
要对弹片制栓锁有一定的了解,就有必要拆开弹片制栓的锁心来观察里面的结构,要知道弹片制栓锁是被一弹簧负荷的扣件持着于其锁筒内。
它们可借着把一尖锐的仪器插入通过一接近孔,并压下扣件,就能允许锁心自搓筒中抽出来。
如果锁上没有扣件孔的存在,那就要用钻子来钻孔入锁体,才能拆开这把弹片制栓锁,。
1特殊开锁工具开启弹片制栓锁的原理特殊工具是指具有特殊结构的能有效开启多种型号和规格锁具的一组工具。
开启弹片制栓锁的特殊工具有波状工具和钩状工具两种。
它们都是通过对锁内制栓施加力的作用,解除制栓对锁芯的约束,然后旋转锁芯驱动其它机件达到开锁目的的。
波状工具是一组不同齿距、齿深的钥匙。
它是利用改变插入的倾斜角度和插入量来调整齿距、齿深与制栓的配合,并不断施以扭距试开的。
一旦将锁打开,此时工具与制栓的相互作用力同合适的钥匙开锁对制栓的作用力相似。
钩状工具主要是利用锁零件公差。
即盘形征宽度与盘片孔宽度、锁芯直径与锁芯孔直径的公差及盘片孔的中心偏离度。
起缘明显。
由于用不同齿高的工具试开,可在局部出现粗大明显的线痕,多次试开,用钩状工具开启如果你有了用万能错位拨动弹珠制栓锁心的技术,那么对拨动弹片制栓锁心也必不会感到十分困难。
你要对弹片锁心锁的构造有进一步的了解,使脑海中加深印象。
它的开锁原理基本是是跟弹珠制栓锁一样也是利用错位方法进行开锁你得准备一个旧的弹片制栓锁心锁作为练习之用,拆开它,象练习弹珠那样先放一付弹片,然后再一付一付加上去练习,无论点片感觉法与扫动法都要作,以熟练为止。
用一种单勾的尖端呈三角形,或者圆头的或两圆头的单勾,一般认为对开启弹片制栓锁心锁很有帮助。
然而,它的开启操作方式却与前述的两种单勾或者不一样。
用圆头的单勾伸入钥匙孔快速扫动不易损坏弹片,用两个圆头的单勾可以用来扫动又可以用两圆的中间凹处来点压弹片,注意当单勾插入钥匙孔,弹片可沿着单勾尖端的斜坡上升或下降,有一定开弹片制栓锁经验的锁匠能感觉出弹片是否已上升到分离剪界线。
利用这种单勾,也一样能实施快速拨动法开锁,动作要领也与前面一样。
(有一种特厚的单勾,是普通单勾的厚度的两倍,约1.5毫米, (跟原装钥匙一样厚)用来开启有破片的汽车门锁最为有效,因为凡有破片的汽车门锁钥匙孔较宽,当你用较厚的单勾去开锁时可以同时点拨动两个破片,让破片起不了破片的作用)1、一个训练有素的锁匠,不用把锁拿下来,不用开锁工具开锁,也不用分解锁,仅凭着用肉眼,从锁孔观察内各个片子的高低(实际上看到的是片子上的长方孔的一个短边相对的高低),完全可以配制一把能弹片制栓锁开锁的钥匙。
2、锁匠或拆过这种锁的人,一定能看出锁内的所有片子的形状都是一样的,只是片子上的长方孔的位置有高有低。
从锁孔望进去可以看出各个片子的高低(其实是片子上的长方孔的位置高低不同)是不一样的。
这些片子的高低变化与钥匙上各个牙的高低变化相吻合。
基于这一点我们就能知道了所要配的钥匙各个牙的相对高低了。
3、锁匠和拆过该中锁的人,一定还知道锁芯外套上与层碟制栓群相对的上下位置各有一条槽。
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各个片子就会插入锁芯套的槽中,这就是锁的锁住状态。
要想将锁芯拧转开锁,就要用合适的钥匙将每个片子顶出槽与锁芯齐平(如果上顶过多,片子就会进入上面的槽中,同样也不能开锁)。
因为锁芯套上的槽是一个长方槽,槽的深度尺寸是一样的,所以说每个片子插入的尺寸也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各个片子需要顶起的高度尺寸就是槽的深度。
如果片子被顶起的高度不够,片子就不能完全退入进锁芯仍有片子卡在槽内,无法拧转锁芯开锁;如果弹片被顶起过高(超过槽的深度尺寸),虽然片子退出了静态槽,但是片子就会从锁芯的对面伸出来,进入锁芯套对面的动态槽,片子卡在动态槽也不能使锁芯转动开锁。
4、从第2条和第3条我们可以确定钥匙上各个牙的相对高低和片子所需顶起的尺寸,也就是说我们所配的钥匙插入锁芯后,必须使各个高低不同的片子都被顶起同样的高度尺寸(槽深的尺寸),锁芯就能拧转打开锁。
否则,制栓片子不是卡在静态槽,就是卡在动态槽使锁芯无法转动开锁。
例如:摩托车的片子锁的一些尺寸参数,锁芯套的槽深度为1、4毫米,也就说各个片子都需顶起1、4毫米就能开锁;两个相邻号的片子长方孔的位置相差约0、6毫米(也就说两个不同的片子最小相差0、6毫米),所以两个钥匙上的牙最小相差也是0、6毫米。
不同产家或不同规格型号的锁,锁内的片子尺寸参数可能稍有不同,但是一般的产家只是使用五种不同的片子。
5、实际操作中可以第一个弹片为基准(因为第一个弹片最易观察到相对高低与位置),比较其它里面弹片的相对高低,再以锁芯的钥匙孔中与钥匙相配合的槽或肋为基准确定各个弹片在锁孔的相对位置,也就可以确定要在钥匙坯子上具体锉多深的牙的尺寸。
在钥匙坯子锉第一个齿牙的位置和齿牙与齿牙之间的间距的确定,可以用肉眼观察和用钩子探测的方法来确定。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一把同规格的钥匙进行比较确定每个牙的位置。
用上述方法多练功几次,用不了多久就有一定的把握,就可以对付那些不太精密的弹片锁了,如一些摩托车的弹片锁等。
再下来就可以练习一些稍精密的一些的双面齿型的汽车弹片制栓锁,把双面齿型的弹片制栓锁练功到一定的程度,有相当的把握了,再练习有破片的再高档一些弹片制栓锁6、实际操作时,会遇到外面的弹片片子高妨碍观察里面弹片片子的高低的视线,可以用一细钢丝弯成一个前端比锁孔深度要长,约150°的钩子,用钩子伸进锁孔压下前面的弹片片子,就可以看到后面的弹片片子的高低了。
有的锁孔较深,反射光源可能观察不清最里面的弹片片子情况,可以把锁孔对准较集中的光源或用手电筒的光线照看锁孔内深部片子的高低。
7、当我们配好一把钥匙后,试开锁时,可能不是每次都能顺利地开锁,我们可以稍用力左右拧拧钥匙,或边上下晃动边拧拧,还可以把钥匙抽出点再拧拧。
如果钥匙柄往下压能开锁,那可能是里面的钥匙牙锉深了点;如果钥匙柄往上抬能开锁,那可能是最外面的钥匙牙锉深了;如果钥匙整体平端着往上抬能开锁,那可能是整个钥匙牙都锉深了;如果钥匙抽出点能开锁,那是“肩膀”锉多了;对那些锉多的钥匙牙或“肩膀”可以用冲压的方法,使其延伸后进行修正,或重新再配一把钥匙;如果用力拧钥匙可以开锁,但是转动锁芯不灵活,那可能是钥匙的某个牙高了一点,我们可以把钥匙抽出来观察钥匙牙上的压痕,对压痕用细锉稍加修正既可,观察压痕时可以把钥匙牙对着光线来回转动,这样更易观察到那些微小的压痕,下面在讲弹子锁的暗配时将进一步讲怎样产生压痕的方法。
如果你有了拨动弹珠制栓锁心的技术,那么对拨动弹片制栓锁心也必不会感到困难。
你要对弹片锁心锁的构造有进一步的了解,使脑海中加深印象。
它的开锁原理基本是是跟弹珠制栓锁一样也是利用错位方法进行开锁你得准备一个旧的弹片制栓锁心锁作为练习之用,拆开它,象练习弹珠那样先放一付弹片,然后再一付一付加上去练习,无论点片感觉法与扫动法都要作,以熟练为止。
用一种单勾的尖端呈三角形,或者圆头的或两圆头的单勾,一般认为对开启弹片制栓锁心锁很有帮助。
然而,它的开启操作方式却与前述的两种单勾或者不一样。
用圆头的单勾伸入钥匙孔快速扫动不易损坏弹片,用两个圆头的单勾可以用来扫动又可以用两圆的中间凹处来点压弹片,注意当单勾插入钥匙孔,弹片可沿着单勾尖端的斜坡上升或下降,有一定开弹片制栓锁经验的锁匠能感觉出弹片是否已上升到分离剪界线。
利用这种单勾,也一样能实施快速拨动法开锁,动作要领也与前面一样。
(有一种特厚的单勾,是普通单勾的厚度的两倍,约1.5毫米, (跟原装钥匙一样厚)用来开启有破片的汽车门锁最为有效,因为凡有破片的汽车门锁钥匙孔较宽,当你用较厚的单勾去开锁时可以同时点拨动两个破片,让破片起不了破片的作用)以号码来配钥匙近年来好多锁厂在制出锁时,常在锁上打刻一号码,它可能打刻在锁心正面上,或锁筒的侧面,或在凸轮上,或在任何制造厂所欲的地方。
这种号码的目的是能帮助锁匠在不拆开锁的情形下,如何去配制一支钥匙。
今日,汽车锁、挂锁、箱匣锁、抽屉锁及自动售货机锁,都有号码,大为节省了锁匠配锁所花的时间与努力。
锁上的打刻号码只是一个参考号码。
当你使用这个号码时,你必须拥有一套制造号码本,把这号码转换成制造号码,以利配钥匙。
譬如,一辆雪佛兰车其车门锁的锁筒号码为9421。
在你的制造号码本上就可找出9421的对应号码为231344,锁匠见这个数字,就知道要用什么样的钥匙坯,各个牙花齿形要距离多远,又各个牙花齿形要锉多深。
所以根本就不必动原来的锁,更不必要拆开它。
因之制造号码本变成了锁匠一种最重要的专门书籍,这种书包括了各种锁的制造号码,不只是汽车锁,连门锁、挂锁、箱匣锁、凸锁等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