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痕迹现场勘查
- 格式:ppt
- 大小:143.50 KB
- 文档页数:35
现场勘验规则
现场勘验是公安机关在犯罪案件发生现场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重要的调查和证明作用。
为了确保勘验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要遵守一些现场勘验规则。
1. 保护现场:勘验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防止人员和物品的破坏或污染。
必要时可以设置警戒线或使用屏障进行限制。
2. 记录现场:勘验人员需要详细记录现场的情况,包括地点、时间、人物、物品等相关信息。
可以通过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进行记录。
3. 保留证据:勘验人员需要及时保留现场的物证和痕迹,包括指纹、足迹、工具痕迹等。
应该使用专用的工具和技术手段进行提取、固定和包装保管。
4. 尽量不移动物品:勘验人员在勘验现场时尽量不移动或改变物品的位置,特别是犯罪现场的关键物证。
如果需要移动,应该做好记录和标记,详细说明移动的原因和方式。
5. 询问目击者:勘验人员在现场应该及时询问目击者,记录其证言和观察到的情况。
应该专业、客观和细致地进行询问,避免引导或误导目击者。
6. 合理使用技术手段:勘验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现场勘验技术手段,如测量仪器、采样器具、照相摄像设备等。
需要
遵守相关的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
7. 防范危险:勘验人员在现场要时刻警惕危险,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如佩戴防护装备、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
8. 遵守法律和程序:勘验人员在勘验现场时要严格遵守法律和程序,不得滥用职权、侵犯人权或破坏证据。
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执法规范。
总之,现场勘验规则是为了保证现场勘验工作的准确性、公正性和合法性,公安机关在勘验现场时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则和程序。
痕迹鉴定流程痕迹鉴定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犯罪现场或其他相关场所的痕迹进行收集、分析和解释,为破案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介绍痕迹鉴定的一般流程。
第一步:现场勘查痕迹鉴定的第一步是进行现场勘查。
痕迹鉴定人员需要仔细观察现场,寻找可能存在的痕迹,如指纹、足迹、工具痕迹等。
勘查人员需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以防止现场污染和痕迹破坏。
第二步:痕迹收集在现场勘查后,痕迹鉴定人员需要对可能的痕迹进行收集。
常用的痕迹收集方法包括:1. 指纹收集:使用粉末或化学试剂将指纹显现,并使用相应的工具将其提取。
2. 足迹收集:使用照相技术或模具技术记录足迹,并使用相应的工具将其提取。
3. 工具痕迹收集:使用显微镜等工具对工具痕迹进行观察和收集。
痕迹收集需要小心谨慎,以避免痕迹的破坏或污染。
第三步:实验分析痕迹收集后,痕迹鉴定人员将进行实验分析。
实验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痕迹的物质成分,以进一步确定痕迹的来源。
常用的实验分析方法包括:1. 化学分析:使用化学试剂对痕迹进行处理,以确定其化学成分。
2. 光谱分析:使用光谱仪等仪器对痕迹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光谱特征。
3. 微观分析:使用显微镜等仪器对痕迹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定其形态特征。
实验分析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知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步:结果解释在实验分析完成后,痕迹鉴定人员将进行结果解释。
结果解释的目的是根据实验结果,确定痕迹的意义和价值。
痕迹鉴定人员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证据,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第五步:报告撰写最后一步是撰写痕迹鉴定报告。
痕迹鉴定报告是痕迹鉴定的结论和意见的正式文件,用于法庭审理和破案使用。
报告需要清晰、准确地陈述痕迹鉴定的过程、结果和意义,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和分析依据。
总结:痕迹鉴定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科学技术,其流程包括现场勘查、痕迹收集、实验分析、结果解释和报告撰写。
每一步都需要严格遵循科学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痕迹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现场勘验检查工作程序一、引言现场勘验检查是指在刑事侦查中,为了查明案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和收集证据,对犯罪现场进行实地勘查和调查取证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现场勘验检查工作的程序和要点。
二、确定勘验检查的范围和时间在开始现场勘验检查之前,需要明确勘验检查的范围和时间。
根据案件的性质和情况,确定勘验检查的具体范围,并安排合适的时间进行勘验检查。
三、组织勘验人员和准备勘验工具根据案件的需要,组织相应的勘验人员参与勘验检查工作。
勘验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需要准备好勘验工具,如相机、测量工具、采样器具等。
四、勘验现场的外部环境在勘验现场之前,首先需要对现场的外部环境进行勘验。
包括了解现场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交通情况等。
五、勘验现场的内部环境在勘验现场内部,勘验人员需要仔细观察现场的布局、结构、装饰等情况。
对于可能与案件相关的痕迹或物品,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拍照。
六、勘验现场的痕迹和物证勘验人员需要仔细寻找现场可能存在的痕迹和物证。
这包括血迹、指纹、足迹等痕迹,以及可能与案件相关的工具、器械、物品等。
勘验人员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检验和采集。
七、勘验现场的测量和拍照为了准确记录现场的情况,勘验人员需要进行测量和拍照工作。
通过测量,可以得到现场的尺寸、距离等具体数据。
通过拍照,可以得到现场的全貌和细节。
勘验人员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和相机,保证数据和照片的准确性。
八、勘验现场的采样和封存对于可能与案件相关的物证,勘验人员需要进行采样和封存。
采样是指将物证取样,用于后续的实验检验。
封存是指将物证放入密封的包装中,以确保物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九、勘验现场的记录和报告在勘验检查过程中,勘验人员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报告。
记录包括现场情况、痕迹和物证的发现、采样和封存的情况等。
报告是对勘验检查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勘验人员需要准确、清晰地记录和报告,以便后续的侦查和审判工作。
十、勘验现场的清理和整理勘验检查结束后,勘验人员需要对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工作。
法医学在痕迹检验现场勘查中的技术手段痕迹检验作为法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犯罪现场的各种痕迹进行收集、分析和鉴定,为刑事司法提供科学依据。
在痕迹检验中,法医学借助多种技术手段,包括物证提取、显微镜观察、化学试剂鉴定、DNA检测等,来揭示和还原事实真相。
本文将介绍法医学在痕迹检验现场勘查中的典型技术手段。
一、物证提取技术物证提取是痕迹检验的基础工作,为后续的分析鉴定提供材料。
在现场勘查中,法医学技术人员根据案件特点,采用不同的物证提取手段。
常见的物证包括血迹、指纹、鞋印、纤维等。
对于血迹的提取,除了常规的吸附、剥离等手段外,法医学还运用了血迹荧光检测技术,利用光源使血迹发出荧光,以便更好地观察和提取。
指纹的提取使用粉末法、胶片法等,通过增强指纹的可见度,进行记录和鉴定。
鞋印和纤维的提取则主要依赖显微镜和胶带等工具,进行精细的采集和保存。
二、显微镜观察技术显微镜在痕迹检验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和聚焦功能,法医学技术人员可以对痕迹进行详细观察和分析。
例如,在毛发的鉴定中,显微镜可以帮助检验人员观察和比对毛发的纹理、颜色、直径等特征,以确定来源;在玻璃破碎片的鉴定中,显微镜可以帮助寻找两个玻璃片的断裂边缘,判断是否属于同一碎片。
显微镜观察技术在痕迹检验中起到了关键的辅助作用。
三、化学试剂鉴定技术化学试剂鉴定技术是痕迹检验中的又一重要手段。
通过使用特定的化学试剂,法医学技术人员可以识别不同物质的存在。
例如,在火灾鉴定中,法医学使用草酸二钠试剂对火灾现场进行检验,可以鉴定是否有涉及可燃材料的痕迹。
又如,在药物中毒案件中,法医学利用碳酸氢铵试剂对尸体进行检验,可以得出是否服用了毒药。
化学试剂鉴定技术可以为案件提供有力的物证。
四、DNA检测技术DNA检测技术是痕迹检验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也是现代法医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通过对犯罪现场收集的细胞或体液等样本进行DNA提取和分析,可以准确地鉴定个人身份和现场是否存在相关人物的DNA痕迹。
痕迹检验的程序及方法
痕迹检验是通过对物体或人身上遗留的痕迹进行检测、鉴定和分析,从而获取案件或事件的相关信息,为犯罪侦破和司法判断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技术手段。
痕迹检验的程序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1. 勘查现场:痕迹检验前需要勘查现场,确定哪些地方有可能留下痕迹,以及哪些物品和人员需要留存。
此步骤需要尽可能保护现场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避免痕迹被破坏、丢失或干扰。
2. 收集证据:根据勘查现场的结果,对可能留下痕迹的物品和人员进行收集、封存和固定,以便于后续鉴定和分析。
此步骤需要注意证据的保护和安全,避免污染、损坏或篡改。
3. 实验鉴定:将收集到的物品和人员送往实验室,进行各种痕迹检验方法的鉴定和分析。
常见的痕迹检验方法包括指纹检验、DNA检验、鞋底印痕检验、工具痕迹检验等。
其中,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痕迹和不同程度的破坏。
4. 结果分析:对痕迹检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比对,确定痕迹来源和可能涉案的人员或物品。
此步骤需要考虑实验误差和结果准确性,必要时还需要进行专门的鉴定和确认。
5. 编写报告:根据实验鉴定和结果分析的结论,撰写痕迹检验报告,并以法律标准为依据,对给出结论的可信性进行评定和说明。
以上是痕迹检验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严谨、科学地操作,同时也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验证和核实,保证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痕迹勘查箱是用于现场痕迹物证提取、固定和保存的专业工具箱。
对于痕迹勘查箱的通用配置要求,需要考虑到现场勘查的需求和痕迹物证的特性。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600字回答:1. 基础配置:* 痕迹勘查箱:作为基础工具箱,用于存放各种痕迹勘查工具。
* 手套:用于保护操作者的手部,防止污染或伤害。
* 放大镜:用于放大微小痕迹,提高观察效果。
* 痕迹刷:用于刷取痕迹,保持痕迹的完整性。
* 痕迹提取罐:用于保存提取的痕迹,防止污染和破坏。
2. 特殊配置:* 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痕迹与中心点的距离,为痕迹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 痕迹拍照设备:用于拍摄痕迹的高清照片,便于后期分析和比对。
* 痕迹模拟器:用于模拟痕迹的形成过程,帮助操作者理解痕迹的形成机制。
* 指纹识别软件:用于识别提取到的指纹,提高比对准确率。
* 痕迹建模软件:用于建立痕迹的三维模型,便于观察和分析。
3. 特殊材料配置:* 痕迹保护膜:用于保护痕迹不被二次污染,延长痕迹的保存时间。
* 高温耐腐蚀手套:用于处理高温或腐蚀性痕迹,保护操作者免受伤害。
* 特殊材质痕迹刷:根据痕迹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材质和形状的痕迹刷,提高提取效率。
4. 其他配置建议:* 现场勘查记录本:用于记录勘查过程和结果,便于后期查阅和分析。
* 现场急救包:用于处理小伤小病,确保现场勘查的安全性。
* 专业书籍和参考资料:用于学习和研究痕迹勘查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
综上所述,一个基本的痕迹勘查箱应该包含基础的痕迹勘查工具、特殊配置的工具、特殊材料配置的工具以及其他必要的物品。
这些配置能够满足基本的现场勘查需求,并为专业人员提供足够的工具和技术支持。
同时,考虑到不同现场情况和痕迹特性的差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第一节工具痕迹的形成与特点一、工具痕迹形成工具痕迹是指作案人利用一定的工具破坏或侵害客体时,引起承痕体的受力部位发生塑性形变或断离而形成的立体反映形象。
工具痕迹形成须具备造痕体、承痕体和作用力三个要素。
(一)作用力工具痕迹是两个物体发生作用后形成的。
这种作用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物理学上称之为机械作用,用力的大小来表示作用的强度,用力的方向来表示作用的方向。
产生这一机械作用的直接原因是物体发生了运动。
物体的运动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能量即动能,没有动能,物体是不会运动的只会是静止状态,两个静止的物体之间是不会产生机械作用的。
因此要形成工具痕迹,必然要求作案人使得某一物体具有了一定的动能,发生了机械运动。
而动能却可能是其他能量转化过来的,这些能量包括热能、势能、化学能及引力、磁力、机械力产生的能量等。
机械力是形成工具痕迹的主要因素。
所以,工具痕迹不应该包括热能引起的炸断痕迹;电能引起的燃烧痕迹;或者化学腐蚀引起的以及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的各种断裂痕迹。
(二)造痕体和承痕体在工具痕迹学中,称施力的一方为造痕体;受力后而被破坏或变形的一方客体为承痕体。
两客体相接触后,由于物质材料的性能不同,作案工具也可以遭到破坏或变形。
因此作案工具不一定永远是造痕体,特别是对某一特定的检验对象,有时难以区分造痕体和承痕体。
(三)塑性变形工具痕迹的承痕体均为固体材料,它具有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这就有可能消除外力所引起的变形,使其恢复原来的状态,称客体为弹性变形,难以形成工具痕迹。
如:橡胶体、轮胎、橡胶棒等。
工具痕迹的形成都是在机械力取消后,承痕体不能恢复原来的状态,这是材料的塑性,塑性体所产生的变形,叫塑性变形或永久变形,形成立体工具痕迹。
二、工具痕迹特点(一)特定性特定性是指某一工具与其它任何工具都有绝对的区别,在自然界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互相同一的工具,只有相似。
工具或器械的特定性,首先是由它们的外表结构形态的特征所决定的。
现场勘查与证据保全勘查技巧证据保护在刑事司法系统中,现场勘查和证据保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准确有效的现场勘查和证据保全技巧对案件的侦破和司法公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现场勘查与证据保全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注意事项,以保证证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一、现场勘查的基本概念和意义现场勘查是指对发生案件的地点进行仔细查看、研究和记录的过程。
现场勘查是收集案件相关证据的最重要的一环,只有通过准确的现场勘查,才能获得充分、真实、可靠的证据,为后续的侦破和审判提供依据。
现场勘查应遵循的原则包括:现场勘查的及时性、现场勘查的全面性、现场勘查的科学性等。
在现场勘查过程中,警方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不破坏现场物证,并有效收集和保护现场证据。
二、现场勘查的具体步骤和技巧1. 现场勘查前的准备在进行现场勘查前,须妥善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应查明案件的基本情况,并做好调查和搜集证据的准备。
其次,要进行勘查工具和备用工具的准备,例如相机、测量工具、标记物等。
最后,要仔细研读现场勘查的相关法规、规章和操作规范,确保操作合法合规。
2. 现场勘查的开始在开始现场勘查时,首先应进行周边环境的勘查和拍照记录。
包括对周边建筑、道路、交通情况等的详细观察和记录,以及对现场的外部环境进行排查。
3. 现场内部的勘查在进入现场内部进行勘查时,应注意以下技巧。
首先,要先拍照记录整个现场的情况,包括房间布局、物品摆放、痕迹追踪等。
其次,要对痕迹进行详细勘查,如指纹、足迹、工具痕迹等。
最后,对现场物证进行搜集、包装、标记和登记,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 现场勘查的结束在现场勘查结束前,应再次进行全面的勘查和记录,确认没有遗漏任何现场痕迹和证据。
同时,要将现场勘查的整个过程和结果做好记录,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确认。
三、证据保全的关键技巧和注意事项1. 证据保全的原则证据保全的核心原则是保证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在证据保全过程中,应注意不损害证据的初创性,不造假、不错误地保全证据,严禁篡改、损毁或弄脏证据。
刑事案件现场痕迹、物证的发现和提取2019-10-09摘要:发现和提取现场痕迹、物证,是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的重要内容之⼀。
根据现场上痕迹、物证遗留的位置和形态特征,可以判定案件的性质,分析犯罪分⼦作案的过程,制定侦查措施。
同时,通过对现场痕迹、物证的检验和鉴定,也可以为认定和审判犯罪分⼦提供科学的证据。
实践证明,凡是现场勘查⼯作搞得好,发现和提取痕迹、物证多,利⽤率⾼的,破案率和破案质量就⾼。
反之,破案⼯作就很难开展,甚⾄长期破不了案。
因此,认真地搞好现场勘查⼯作,正确地发现和提取痕迹、物证,对侦破案件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痕迹;物证1 现场痕迹、物证的种类现场痕迹,通常是指犯罪分⼦的犯罪⾏为所引起的现场物质形态的变化⽽留下的痕迹。
它是由于造型体和承受体相互作⽤的结果⽽产⽣的⼀种现象。
如⼈脚踩在地⾯上形成的脚印,枪弹击穿⽬标形成的弹孔等。
根据承受体所发⽣的变化,可以分为⽴体痕迹、平⾯痕迹、印压痕迹、滑动痕迹等。
在现场勘查中,常见的痕迹有指纹、脚印、⼯具痕迹(如撬压痕迹,打击痕迹,钳剪痕迹,擦划痕迹,锯、锉、钻痕迹,砍、切、刺痕迹等)、交通⼯具痕迹、枪弹痕迹、⽛齿痕迹以及整体分离痕迹等。
物证,则是指能够揭露和证实犯罪的物品。
在现场勘查中,常见的物证主要有:作案⼯具(杀⼈凶器、引⽕物、撬别门锁⽤螺丝⼑、钳⼦等);留有犯罪痕迹的物品(留有撬压痕迹的抽屉、锁,被犯罪分⼦打碎的茶杯、瓶⼦等);犯罪分⼦遗留的物品、斑痕(如⾐服、鞋帽、烟头、精斑、⽑发等);犯罪分⼦实施犯罪的对象(如被害的⼫体、⼈体组织、⾎痕、以及被盗、抢、骗的财物等);其他与犯罪有关的物品(如泥⼟、⾦属粉末、纸张、证件、票证等)。
2 掌握现场痕迹、物证的重点部位了解和掌握现场上各种痕迹、物证的重点部位,可以在现场勘查的时候有的放⽮地寻找和发现痕迹。
(⼀)指纹。
犯罪现场上的指纹多遗留在犯罪分⼦进出现场时其⼿所可能接触的物体上,如门框、门板、门的把⼿、窗框、玻璃、以及其他可能触摸到的物体上。
法医学在法医学刑事现场勘查中的痕迹采集与分析方法痕迹,是指能够暴露罪行或者间接证明犯罪事实的物证或痕迹。
在刑事侦查工作中,法医学的痕迹采集与分析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法医学在法医学刑事现场勘查中的痕迹采集与分析方法。
一、指纹痕迹的采集与分析方法指纹是人体皮肤与其他物体接触后在物体表面留下的一种痕迹,具有唯一性和不可伪造性。
在犯罪现场,通过采集和分析指纹痕迹,法医学可以确定嫌疑人的身份并推断其在犯罪现场的活动轨迹。
指纹痕迹的采集方法通常有几种常见的方式。
首先是使用指纹笔轻轻触摸指纹痕迹直至获得清晰的印象,然后将指纹笔上的指纹印迹转移到专用纸张上;其次是使用指纹粉末和刷子粉末化指纹痕迹,再使用胶带粘取指纹印迹;还可以使用硅橡胶进行指纹的捕捉或者使用专用指纹卡进行指纹的采集。
在指纹痕迹的分析过程中,法医学通过比对指纹特征点来确认指纹的唯一性。
特征点包括细线(指纹的起点、终点和方向变化点)、分叉点、岔叉点、短线和小环等。
通过对特征点的形状、位置和数量进行定量分析,法医学可以确定指纹的一致性,从而为犯罪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二、痕迹物证的采集与分析方法除了指纹痕迹,法医学在刑事现场勘查中还需要采集和分析其他痕迹物证,例如血迹、唾液、毛发、纤维、鞋印等。
这些痕迹物证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行动轨迹以及作案工具的特征等重要线索。
血迹的采集方法包括直接采集、湿涂法采集和干涂法采集。
直接采集是将血迹物证直接剪下或刮取,放入密封袋中保存;湿涂法采集是使用湿棉签在血液表面旋转,然后用干净的纸巾擦拭并放入密封袋中保存;干涂法采集是使用指纹粉末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粘贴剂粘取血迹,然后使用胶带粘取粘贴剂上的血迹,并放入密封袋中保存。
纤维和毛发的采集方法包括剪取、刮取、粘取和拔取等。
剪取和刮取是直接将纤维或毛发剪下或刮取到样本袋中保存;粘取是使用胶带粘取纤维或毛发,并将胶带黏贴在玻璃片上;拔取是使用特制的毛发拔取器进行毛发的拔取。
痕迹鉴定流程痕迹鉴定是一项重要的法医科学技术,它通过对案发现场、受害者和嫌疑人身上的痕迹进行分析,来确定案件的真相。
痕迹鉴定流程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科学、准确地进行操作。
下面将介绍痕迹鉴定的流程及其相关注意事项。
首先,痕迹鉴定的第一步是现场勘查。
在到达案发现场后,鉴定人员需要对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勘查,记录下所有可能的痕迹。
这些痕迹可能包括血迹、指纹、足迹、工具痕迹等。
在勘查过程中,鉴定人员需要注意保护现场,避免痕迹的破坏和污染。
其次,痕迹的采集是痕迹鉴定的关键步骤。
鉴定人员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对现场的痕迹进行采集和保护。
比如,对于血迹,可以使用吸取管进行采集;对于指纹和足迹,可以使用粉末或黏性膜进行提取。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避免对痕迹的破坏和干扰,确保采集到的痕迹完整和可靠。
接下来,痕迹的分析和比对是痕迹鉴定的核心环节。
鉴定人员需要将采集到的痕迹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和分析。
通过对痕迹的形态、成分、特征等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痕迹的来源和性质。
比如,通过对血迹的DNA分析,可以确定血迹的主人是谁;通过对指纹的比对,可以确认嫌疑人是否在案发现场留下了指纹。
最后,痕迹鉴定的结果需要进行报告和证明。
鉴定人员需要将分析的结果进行书面报告,说明痕迹的来源、性质和对案件的意义。
这些报告将作为法庭审判和案件调查的重要依据,对案件的定性和定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痕迹鉴定的过程中,鉴定人员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鉴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鉴定人员需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对痕迹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和鉴定。
总之,痕迹鉴定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鉴定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痕迹鉴定流程,才能为案件的侦破和司法公正提供有力的支持。
犯罪现场工具痕迹的发现与提取摘要:在大部分刑事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为了实现犯罪目的,都要使用一些犯罪工具。
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工具会在与客体接触的过程中在物体表面遗留痕迹。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是刑事痕迹检验技术的重要分支,是运用痕迹检验的理论、观点、方法观察案件中的工具痕迹,研究确定工具痕迹与案件的事实以及与相关物的关系的一种技术手段与司法鉴定工作。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犯罪现場工具痕迹的发现与提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犯罪现场;工具痕迹;发现与提取1、前言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罪犯在犯罪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与传统工具相比有所变化,而且他们的反侦查能力逐渐提高,犯罪现场的工具痕迹发现与提取工作越来越难以进行,这就给侦查机关侦破案件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因此,如何更好地发现与提取犯罪现场的工具痕迹信息引起了侦查机关的重视与思考。
2、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的重要作用总体来说,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犯罪侦查工作中主要具有下列几方面作用:2.1工具痕迹检验可以用于分析作案手段犯罪嫌疑人在使用工具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总是需要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表现出来。
通过对工具痕迹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工具痕迹形成的具体条件、痕迹位置及痕迹与周围物体之间的关系,等等。
通过运用工具痕迹检验技术,检验和分析犯罪现场遗留的工具痕迹数量、分布等等,可以推断犯罪嫌疑人是否为初犯,如果现场工具痕迹数量较多、分布零乱,则可以说明犯罪嫌疑人使用工具不够熟练,基本上属于初犯,反之则基本属于惯犯。
工具痕迹检验还可以推断出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特点。
在犯罪现场之中,通过分析工具痕迹的排列和摆放顺序,特别是对门锁、抽屉等的工具撬压痕迹等,即可以显示是否为内部人员作案。
此外,工具痕迹检验还可以用于有效辨别犯罪嫌疑人所掌握的技术类型以及是否具有专业性,这对于刑事犯罪侦查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
2.2可以确定是否需要串联并案侦查在刑事犯罪侦查工作中,工具痕迹检验技术还可以作为是否执行串联并案侦查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