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单耗-各行业-国家标准模型统计
- 格式:xls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9
能耗指标体系的分类钢铁企业能耗指标主要有吨钢综合能耗、吨钢可比能耗、主要产品的工序能耗、主要产品的实物单耗(如炼铁焦比、炼焦煤耗等)以及产值能耗、增加值能耗等等。
能源分析评价指标中,包括企业内部能源加工转换指标和企业损失指标。
按钢铁企业能耗经济技术指标体系可分为:(1)企业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万元产值能耗、吨钢耗新水、吨钢电耗、损失率等。
(2)工序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如炼钢工序能耗、炼铁工序能耗等。
(3)耗能设备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加热炉燃耗、高炉焦比、制氧机电耗等。
按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指南中能耗指标体系可分为:(1)综合性指标:如企业级能源消耗总量、工序级能源消耗总量、各类能源介质消耗总量、企业能源亏损量等指标。
(2)单耗性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企业吨钢可比能耗、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3)经济性指标:万元产值能耗、万元增加值能耗等。
2.能耗指标的范围及计算钢铁制造流程是由多个不同的生产工序组成的,前一道工序的产品为下一道工序的原料,这是钢铁工业的特点,由于其复杂性,因此,统计范围和指标定义必须规范,以便于对标,找出节能潜力,提升企业效益。
(1)吨钢综合能耗范围及计算综合能耗是规定的耗能体系在一段时间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标准煤后的总和。
吨钢综合能耗(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吨钢综合能耗是企业生产每吨粗钢所综合消耗的各种能源自耗总量;也就是每生产一吨钢,企业消耗的净能源量。
其计算公式为:吨钢综合能耗=企业钢产量企业自耗能源量(吨标准煤/吨钢,千克标准煤/吨;tce/t ,kgce/t )式中,企业自耗能源量即报告期内企业自耗的全部能源量。
统计上报按企业全部耗能量。
企业自耗能源量= 企业购入能源量 ± 库存能源增减量 - 外销能源量= 企业各部位耗能量之和 + 企业能源亏损量作为行业对标,吨钢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可按照企业生产流程的主体生产工序(包括原料储存、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连铸、轧钢、自备电厂、制氧等动力厂)、厂内运输、燃料加工及输送、企业亏损等消耗能源总量,不包括矿石的采、选工序,也不包含炭素、耐火材料、机修、石灰、精制及铁合金等非钢生产工序的能源消耗量。
能耗统计表范本摘要:一、引言二、能耗统计表的作用三、能耗统计表的分类1.工业能耗统计表2.商业能耗统计表3.居民生活能耗统计表四、能耗统计表的编制方法1.数据收集2.数据整理3.数据分析五、能耗统计表的应用1.政策制定2.企业管理3.节能减排六、能耗统计表的局限性七、结论正文:一、引言能耗统计表作为反映我国能源消耗状况的重要工具,对于能源管理、政策制定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能耗统计表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作用、分类、编制方法、应用和局限性。
二、能耗统计表的作用能耗统计表主要用于反映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能源消耗情况,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帮助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三、能耗统计表的分类能耗统计表可以根据不同的领域和行业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工业能耗统计表、商业能耗统计表和居民生活能耗统计表。
四、能耗统计表的编制方法能耗统计表的编制需要经过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首先,需要收集各个领域的能源消耗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形成统一的统计表格;最后,通过数据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问题。
五、能耗统计表的应用能耗统计表在政策制定、企业管理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分析能耗统计表,政府可以了解能源消费状况,制定相应的能源政策;企业可以根据统计表调整生产策略,实现节能减排;个人则可以通过了解能耗统计表,提高节能意识,改变生活习惯。
六、能耗统计表的局限性尽管能耗统计表在能源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能耗统计表中的数据可能存在滞后性,不能实时反映能源消耗状况;此外,能耗统计表对于个体行为的指导作用有限,无法全面调动公众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七、结论能耗统计表作为能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于我国实现能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能耗指标体系的分类计算能耗指标体系的分类钢铁企业能耗指标主要有吨钢综合能耗、吨钢可比能耗、主要产品的工序能耗、主要产品的实物单耗(如炼铁焦比、炼焦煤耗等)以及产值能耗、增加值能耗等等。
能源分析评价指标中,包括企业内部能源加工转换指标和企业损失指标。
按钢铁企业能耗经济技术指标体系可分为:(1)企业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万元产值能耗、吨钢耗新水、吨钢电耗、损失率等。
(2)工序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如炼钢工序能耗、炼铁工序能耗等。
(3)耗能设备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加热炉燃耗、高炉焦比、制氧机电耗等。
按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指南中能耗指标体系可分为:(1)综合性指标:如企业级能源消耗总量、工序级能源消耗总量、各类能源介质消耗总量、企业能源亏损量等指标。
(2)单耗性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企业吨钢可比能耗、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3)经济性指标:万元产值能耗、万元增加值能耗等。
2.能耗指标的范围及计算钢铁制造流程是由多个不同的生产工序组成的,前一道工序的产品为下一道工序的原料,这是钢铁工业的特点,由于其复杂性,因此,统计范围和指标定义必须规范,以便于对标,找出节能潜力,提升企业效益。
(1)吨钢综合能耗范围及计算综合能耗是规定的耗能体系在一段时间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标准煤后的总和。
吨钢综合能耗(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吨钢综合能耗是企业生产每吨粗钢所综合消耗的各种能源自耗总量;也就是每生产一吨钢,企业消耗的净能源量。
其计算公式为:吨钢综合能耗=企业钢产量企业自耗能源量(吨标准煤/吨钢,千克标准煤/吨;tce/t ,kgce/t )式中,企业自耗能源量即报告期内企业自耗的全部能源量。
统计上报按企业全部耗能量。
企业自耗能源量=企业购入能源量± 库存能源增减量-外销能源量=企业各部位耗能量之和+企业能源亏损量作为行业对标,吨钢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可按照企业生产流程的主体生产工序(包括原料储存、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连铸、轧钢、自备电厂、制氧等动力厂)、厂内运输、燃料加工及输送、企业亏损等消耗能源总量,不包括矿石的采、选工序,也不包含炭素、耐火材料、机修、石灰、精制及铁合金等非钢生产工序的能源消耗量。
能耗指标的计算:节能量(吨标煤)计算公式:1、按产值能耗计算: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上年度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本年度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本年度工业总产值2、按工业增加值能耗计算: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上年度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本年度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本年度工业增加值3、按产品单耗计算:吨产品综合能耗=(上年度吨产品综合能耗-本年度吨产品综合能耗)×本年度产品产量4、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水耗统计汇总表时注意:重复用水量=(总取水量—消耗水量)×总循环次数;计算单位:立方米5、节能量的计算:企业去年总产量(如是56000吨),综合能耗(如是22400吨);今年总产量(如是78000吨),综合能耗(如是29640吨),节能量是多少?本年度企业节能量=(去年企业综合能耗/去年企业总产量—本年度企业综合能耗/本年度企业总产量)×本年度企业总产量如:(22400/56000-29640/78000)x78000=1560吨(正数为节能)本年度企业节能量=(本年度企业综合能耗/本年度企业总产量—去年企业综合能耗/去年企业总产量)×本年度企业总产量如:(29640/78000—22400/56000)x78000=-1560吨(负数为节能)各种能源与标准煤的参考折标系数说明:1、以上除电力项目外,其余能源项目均为按燃料自身当量热值折算标准量。
2、标准煤的低位发热量为29271kJ(千焦)/kg(即7000千卡/公斤).说明:以上数据来源于原国家经委、国家统计局《1986年重点工业、交通运输企业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以上数据也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5》,但该书中“电力"的等价系数“按当年火电发电标准煤耗计算”.其他产品折标准煤系数1kg 10。
0MPa级蒸汽 = 0。
131429 kg标煤1kg 3。
5MPa级蒸汽 = 0。
能耗统计分析报告(集锦1)(一)引言:能耗统计分析报告(集锦1)是对某一时间段内的能耗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报告。
本报告旨在帮助企业或个人对能耗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为节能减排提供指导性建议和决策支持。
以下将从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一、能源消耗总览1.1 能源消耗总体趋势:分析能源消耗的年度总体趋势,从总量和增长率的角度进行分析。
1.2 能源消耗类型分布:对不同能源(如电能、燃气、汽油等)的消耗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包括消耗比例和变化趋势。
1.3 能源消耗与产出的关系:通过对能源消耗和产出数据的对比分析,评估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二、能源消耗的主要影响因素2.1 生产设备:分析生产设备的能源消耗情况,包括设备类型、能效等。
2.2 工艺流程:对生产工艺流程中能源消耗的关键环节进行详细解析,查找潜在的能源消耗改进空间。
2.3 原材料:研究原材料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并探究替代原材料的可行性和节能效果。
2.4 人员行为:通过对员工能源消耗行为的调查和分析,指导制定能源消耗管理规范和培训措施。
2.5 外在环境:考虑外在环境因素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包括天气、季节等因素,为调整能源消耗策略提供参考。
三、能效改进措施3.1 设备更新与升级:分析设备升级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评估更新设备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3.2 工艺优化: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减少能源浪费和提高能源回收利用率,优化能源消耗效率。
3.3 节能技术应用:研究节能技术的应用,包括高效照明、能源监测系统等,降低能源消耗。
3.4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通过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节能的认知和参与度,促进能效改进。
3.5 能源管理策略:制定能源管理策略,包括定期能源检查、能源消耗分析和目标设定,提高持续改进能源效率的能力。
四、能耗统计分析案例研究4.1 某企业能耗统计分析案例:以某企业为例,详细阐述其能耗统计分析过程、方法和实施效果。
4.2 通过能耗统计分析案例的研究,总结常见问题和挑战,提出解决思路和改进方案。
能源消耗统计与分析规范一、引言能源消耗统计与分析是各行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能够有效地评估和监控能源的使用情况,为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能源消耗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相关规范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提高各行业对能源消耗的重视,推动能源的合理利用。
二、能源消耗数据的收集1. 定期收集数据:各企业或单位应制定明确的时间节点,定期收集能源消耗数据,如每月、季度或年度等。
数据的收集应保证准确、完整、可靠,可采用手工记录、电子表格或自动化监测系统等方法进行。
2. 数据分类:能源消耗数据应按能源类型进行分类,如电力、燃气、燃油等,以及各能源在不同环节的消耗情况,如供热、照明、生产等。
同时,还应将数据按照不同的业务部门或生产线进行分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对比。
3. 数据源可追溯性:能源消耗数据的来源应明确标注,并保证可追溯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同时,应制定相关的数据收集和管理流程,保持数据的持续更新和完整性。
三、能源消耗统计分析方法1. 能耗指标计算: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能源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能耗指标计算方法。
例如,对于电力行业可以以每度电消耗的煤炭或燃油量来衡量能耗水平,对于制造业可以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来评估能源利用效率。
2. 趋势分析:通过对多个时间点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获取能源消耗的趋势变化情况,并结合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经济环境等因素进行解读。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能源消耗异常和潜在的节能机会。
3. 能源消耗结构分析:将不同能源类型的消耗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各能源类型在总能耗中的比例和变化趋势。
通过对能源消耗结构的分析,可以识别出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的领域,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优化。
4. 标杆对比分析:将企业的能源消耗数据与同行业或同类企业的数据进行对比,评估企业在能源利用方面的相对水平,找出与行业领先企业的差距,推动企业的能源管理和技术创新。
四、相关规范与标准1. 能源消耗统计规范:制定能源消耗统计的流程和标准,规范能源消耗数据的收集、管理和报告。
《公路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二○○七年四月《公路运输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公路运输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是2006年交通部软科学项目“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状况分析及能源标准体系建设研究”项目(合同号:2005-332-223-160)子课题二的内容,已列入了2006年交通标准化计划的国家标准制定计划(2005-59),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持制定。
二、目的和意义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变革,使我国公路运输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由于公路运输企业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能源消耗统计的方法和手段,因而不能经济地得到真实的统计数据,导致目前企业对能源统计数据不报、虚报、谎报。
解决统计数据源头上的矛盾和问题已是我国统计工作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
开展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状况分析及能源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公路运输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标准旨在建立科学、简便、操作性强的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统计制度,解决目前统计难、数据失真的问题。
三、编写过程2005年8月4日及8月31日,交通部科教司与体改法规司共同组织专家分别对项目的可行性及研究大纲进行评审,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的研究将解决目前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统计难的问题,有效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源消耗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并将大大提高统计速度;研究大纲制订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方案科学合理、操作性强,对课题组完成交通能源消耗统计方法及能源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在2005年9月启动了本标准的研究工作,收集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有关交通行业能源消耗统计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
2006年2月由交通部以厅体法字<2006>57号文发出《关于对“十五”期间节能工作状况进行调研的通知》,课题组开展国内的调研工作,书面调研了全国所有的省市,并于2006年4月起课题组到福建、云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上海等省市调研。
能耗指标的计算:节能量(吨标煤)计算公式:1、按产值能耗计算: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 =(上年度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本年度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本年度工业总产值2、按工业增加值能耗计算: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 =(上年度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本年度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本年度工业增加值3、按产品单耗计算:吨产品综合能耗 =(上年度吨产品综合能耗-本年度吨产品综合能耗)×本年度产品产量4、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水耗统计汇总表时注意:重复用水量=(总取水量 -消耗水量)×总循环次数;计算单位:立方米5、节能量的计算:企业去年总产量(如是56000 吨),综合能耗(如是22400 吨);今年总产量(如是78000 吨),综合能耗(如是29640 吨),节能量是多少?本年度企业节能量=(去年企业综合能耗/去年企业总产量 -本年度企业综合能耗 /本年度企业总产量)×本年度企业总产量如: (22400/56000-29640/78000)x78000=1560吨(正数为节能)本年度企业节能量=(本年度企业综合能耗 /本年度企业总产量 -去年企业综合能耗 /去年企业总产量)×本年度企业总产量如: (29640/78000-22400/56000)x78000=-1560吨(负数为节能)各种能源与标准煤的参考折标系数名称参考折标系数(吨标煤)原煤(吨)0. 7143洗精煤(吨)0. 9000其他洗煤(吨)0. 2850型煤(吨)0. 6000焦碳(吨)0. 9714其他焦化产品(吨)1. 3000焦炉煤气(万立方米)6. 1430高炉煤气(万立方米)1. 2860其他煤气(万立方米)3. 5701天然气(万立方米)13. 300原油(吨)1. 4286汽油(吨)1. 4714煤油(吨)1. 4714柴油(吨)1. 4571燃料油(吨)1. 4286液化石油气(吨)1. 7143炼厂干气(吨)1. 5714其他石油制品(吨)1. 2000热力(百万千焦)0. 0341电力(万千瓦时)(当量值) 1.229(等价值) 4 .0400( 自备电厂电力折标系数采用本厂实际发电煤耗折算 )说明: 1、以上除电力项目外,其余能源项目均为按燃料自身当量热值折算标准量。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差不多方法为进一步加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提升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水平,科学评判和判定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及变化趋势,依据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手册》有关规定,结合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的特点,我们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的差不多概念、类型及方法等进行了整理,供各级公共机构及有关治理部门参考使用。
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的概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以下简称“统计分析”)要紧是指依据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用能设施设备运行状况、日常治理及节能改造等资料,运用统计分析的差不多原则和方法,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构成、各类能源资源消耗的内在联系及其进展变化规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的分析、判定和评判。
统计分析是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差不多规律、变化特点和节能治理、改造成效进行评判、监督的重要手段。
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的要紧类型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要紧分定期分析、专题分析、综合分析三种类型。
(一)定期分析定期分析是指按月度、季度、年度等周期定期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情形进行的分析评判,要紧反映各类能源资源要紧指标(总量、人均消耗量、单位建筑面积消耗量,下同)消耗情形、同比变化与节能目标完成情形等。
中央国家机关从2008年开始实行月报、季度分析通报,定期对各部门办公区用水、用电、公务车用油及其年度节能指标使用情形进行评判,对加大各部门节能治理、有效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发挥了专门好的推动作用。
专题分析是指针对公共机构节能治理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咨询题,对某一类型能源资源消耗情形专题进行分析评判。
这种分析是不定期的,可因时、因事进行选题,要求重点突出,并紧紧围绕主题进行系统深入调查与分析。
在公共机构节能治理工作中,要适时地结合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实际情形和时期性工作需要,开展专题分析,有利于深入剖析能源资源消耗使用和治理情形,并有助于挖掘节能潜力及查找节能治理的薄弱环节。
能源行业能源消耗标准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能源行业对于能源消耗的规范和标准变得尤为重要。
合理的能源消耗标准可以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本文将从能源消耗标准的制定、监测、评价以及优化方面展开论述。
一、能源消耗标准的制定能源消耗标准的制定是保障能源行业合理消耗的基础。
制定能源消耗标准需要充分考虑工业生产的特点和技术水平,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
首先,要对不同能源类型的生产和使用过程进行深入了解,确定能源消耗的基本原则。
其次,要结合国家能源政策和环境保护要求,明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能源消耗目标。
最后,要将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运用于标准的制定过程,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
二、能源消耗标准的监测能源消耗标准的监测是验证和评估标准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测能源消耗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
监测工作应当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科学选择监测指标,并将监测结果与标准进行对比和评估。
同时,要注重监测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基于监测结果,能源行业可以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调整和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耗。
三、能源消耗标准的评价能源消耗标准的评价是判断标准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
评价工作应当从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既要关注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评价过程中应当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准确性。
评价工作要与标准的制定和监测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推动能源消耗标准不断完善和提高。
四、能源消耗标准的优化能源消耗标准的优化是提高能源行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优化工作应当重点关注能源供给结构的调整和能源利用技术的进步。
首先,要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要加强能源技术研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水平。
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计算方法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6)【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1000义原煤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原煤产量(吨)分子项:原煤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是指企业原煤生产所消费的各种能源,主要包括矿井(露天)原煤生产过程中的回采、掘进(剥离)、运输(不包括为矿区服务的大铁路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压风、坑木加工、瓦斯抽放、消火灌浆、井口选矸、矿井采暖、水砂填充、矿灯充电、矿机修、工业照明、工业供水等用能量、以及与上述有关的线路和变压器的电损失。
不包括非原煤生产用能量、非生产部门的用能量、基本建设工程用能量和生活用能量。
非原煤生产用能量指煤矿企业附属的其他工业产品生产用能量。
如选煤厂、机修厂、运输队、建材厂、火药厂、化工厂、支架厂、钢铁厂、综合利用厂等用能量和由各种专用基金支付的工程(如大修理、更新改造工程等)用能量,以及与上述有关的线路和变压器的电损失。
非生产部门的用能量:指煤矿企业的非生产部门用能量。
如学校、托儿所、幼儿园、机关职工食堂、住宅区浴室、消防队等用能量,以及与上述有关的线路和变压器的电损失。
基础建设工程用能量:指企业内基础建设工程用能量,以及与上述有关的线路和变压器的电损失。
分母项:原煤产量为矿井产量、露天产量、其他产量。
矿井产量指回采产量、掘进产量和矿井其它产量。
露天矿产量指采煤阶段产量、剥离阶段产量和露天其它产量。
其他产量指基建工程煤、更改工程煤和不计能力小井(小露天矿)煤产量。
回采产量指生产矿井中全部回采工作面所采出的煤量。
但对下列情况应作如下处理:(1)矿井未正式移交之前,对准备出的回采工作面,进行实际采煤,其采煤量应计入基建工程煤内;(2)列入科研计划的新采煤方法试验面和使用新机试采面得出煤量,应计入矿井其它产量内;(3)掘进已完成,在回采过程中掘凿的巷道(一般称“采后掘进”)出煤,应计入回采产量内;(4)对已报废的矿井进行复采,由原煤生产费负担的,计入矿井其它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