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74.00 KB
- 文档页数:15
通信仿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通信仿真软件对一些典型通信系统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结果对比,加深对通信系统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设备和软件1. 通信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2.实验设备:个人电脑3.其他实验所需设备:无三、实验内容1.AM调制与解调2.FM调制与解调3.FSK调制与解调4.PSK调制与解调5.QPSK调制与解调四、实验步骤1.AM调制与解调实验首先,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AM调制系统。
将一个正弦信号作为载波信号,用一个矩形脉冲信号进行调制,调制结果通过一个图示仪表进行查看。
然后,再搭建相应的AM解调系统,将调制后的信号经过解调系统,恢复为原始的矩形脉冲信号。
通过调整调制信号的幅度、频率等参数,观察调制和解调系统的输入输出波形变化情况,分析调制和解调的效果。
2.FM调制与解调实验同样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FM调制系统,将一个正弦信号作为载波信号,用一个矩形脉冲信号进行调制。
调制结果通过一个图示仪表进行查看。
接着,搭建相应的FM解调系统,将调制后的信号经过解调系统,恢复为原始的矩形脉冲信号。
通过调整调制信号的幅度、频率调制指数等参数,观察调制和解调系统的输入输出波形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
3.FSK调制与解调实验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FSK调制系统,将两个正弦信号分别作为两种调制信号,用一个矩形脉冲信号进行调制。
调制结果通过一个图示仪表进行查看。
接着,搭建相应的FSK解调系统,将调制后的信号经过解调系统,恢复为原始的矩形脉冲信号。
通过调整调制信号的幅度、频率等参数,观察调制和解调系统的输入输出波形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
4.PSK调制与解调实验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PSK调制系统,将一个正弦信号作为载波信号,用一个矩形脉冲信号进行调制。
调制结果通过一个图示仪表进行查看。
接着,搭建相应的PSK解调系统,将调制后的信号经过解调系统,恢复为原始的矩形脉冲信号。
matlab软件仿真实验(信号与系统)(1)《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学院:信息科学与⼯程学院专业:物联⽹⼯程姓名:学号:⽬录实验⼀、MATLAB 基本应⽤实验⼆信号的时域表⽰实验三、连续信号卷积实验四、典型周期信号的频谱表⽰实验五、傅⽴叶变换性质研究实验六、抽样定理与信号恢复实验⼀MATLAB 基本应⽤⼀、实验⽬的:学习MATLAB的基本⽤法,了解 MATLAB 的⽬录结构和基本功能以及MATLAB在信号与系统中的应⽤。
⼆、实验内容:例⼀已知x的取值范围,画出y=sin(x)的图型。
x=0:0.05:4*pi;y=sin(x);plot(y)例⼆计算y=sin(π/5)+4cos(π/4)例三已知z 取值范围,x=sin(z);y=cos(z);画三维图形。
z=0:pi/50:10*pi;x=sin(z);y=cos(z);plot3(x,y,z)xlabel('x')ylabel('y')zlabel('z')例四已知x的取值范围,⽤subplot函数绘图。
参考程序:x=0:0.05:7;y1=sin(x);y2=1.5*cos(x);y3=sin(2*x);y4=5*cos(2*x);subplot(2,2,1),plot(x,y1),title('sin(x)')subplot(2,2,2),plot(x,y2),title('1.5*cos(x)')subplot(2,2,3),plot(x,y3),title('sin(2*x)')subplot(2,2,4),plot(x,y4),title('5*cos(2*x)')连续信号的MATLAB表⽰1、指数信号:指数信号Ae at在MATLAB中可⽤exp函数表⽰,其调⽤形式为:y=A*exp(a*t) (例取 A=1,a=-0.4)参考程序:A=1;a=-0.4;t=0:0.01:10;ft=A*exp(a*t);plot(t,ft);grid on;2、正弦信号:正弦信号Acos(w0t+?)和Asin(w0t+?)分别由函数cos和sin表⽰,其调⽤形式为:A*cos(w0t+phi) ;A*sin(w0t+phi) (例取A=1,w0=2π,?=π/6) 参考程序:A=1;w0=2*pi; phi=pi/6; t=0:0.001:8;ft=A*sin(w0*t+phi);plot(t,ft);grid on ;3、抽样函数:抽样函数Sa(t)在MATLAB中⽤sinc函数表⽰,其定义为:sinc(t)=sin(πt)/( πt)其调⽤形式为:y=sinc(t)参考程序:t=-3*pi:pi/100:3*pi;ft=sinc(t/pi);plot(t,ft);grid on;4、矩形脉冲信号:在MATLAB中⽤rectpuls函数来表⽰,其调⽤形式为:y=rectpuls(t,width),⽤以产⽣⼀个幅值为1,宽度为width,相对于t=0点左右对称的矩形波信号,该函数的横坐标范围由向量t决定,是以t=0为中⼼向左右各展开width/2的范围,width的默认值为1。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摘要: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针对通信系统的仿真实验,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和仿真场景,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进行了详细讨论。
一、引言通信系统是指用于信息传输的各种系统,例如电话、电报、电视、互联网等。
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测试和评估系统的性能,需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和仿真。
本实验主要针对某通信系统的部分功能进行了仿真和性能评估。
二、实验设计本实验中,我们以MATLAB软件为基础,使用Simulink工具箱建立了一个通信系统模型。
该模型包含了一个信源(source)、调制器(modulator)、信道、解调器(demodulator)和接收器(receiver)。
在模型中,信号流经无线信道,受到了衰落等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系统模型的参数,例如信道的衰落因子以及接收机的灵敏度等。
同时,我们还模拟了不同的噪声干扰场景和信道状况,以测试系统的鲁棒性和容错性。
三、实验结果通过实验以及仿真,我们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
首先,我们发现在噪声干扰场景中,系统性能并没有明显下降,这说明了系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其次,我们还测试了系统在不同的信道条件下的性能,例如信道的衰落和干扰情况。
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性能明显下降,而信道干扰和衰落程度越大,系统则表现得越不稳定。
最后,我们还评估了系统的传输速率和误码率等性能指标。
通过对多组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并进行了讨论。
四、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充分理解了通信系统的相关知识,并掌握了MATLAB软件和Simulink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可以进行多种仿真。
同时,我们还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这对于提高通信系统性能以及设计更加鲁棒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仿真实验的方式,对通信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
通过搭建仿真环境,我们模拟了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并通过实验数据对系统性能进行评估。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背景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信系统的性能对于信息传输的质量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过仿真实验对通信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系统的特性,优化系统设计,提高通信质量。
2. 实验背景和目的本次实验的背景是一个基于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系统。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仿真实验来评估系统的性能,并探讨不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 实验环境和方法我们使用MATLAB软件搭建了通信系统的仿真环境。
通过编写仿真程序,我们模拟了信号的传输、接收和解码过程。
我们对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了设定,并进行了多次实验以获得可靠的数据。
4.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大量的数据,包括信号传输的误码率、信噪比、传输速率等。
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绘制了相应的图表。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并对系统进行改进。
5. 结果分析和讨论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时,我们发现信号传输的误码率与信噪比呈反比关系。
当信噪比较低时,误码率较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较差。
此外,我们还发现传输速率与信号带宽和调制方式有关。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系统性能。
6. 结论通过本次仿真实验,我们对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
实验结果表明,在设计和优化通信系统时,我们应注重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通过不断改进系统参数和算法,我们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实现更高质量的数据传输。
7. 展望本次实验只是对通信系统进行了初步的仿真测试,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Simulink熟悉及其应用所属课程名称系统仿真与MATLAB 实验日期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斜坡输入模型
斜坡响应曲线
Subsystem(PID Controller)内容:
输出指令:
plot(ScopeData(:,1),ScopeData(:,2),'-r') xlabel('Time')
ylabel('Output')
title('阶跃响应输出曲线')
grid on
的数值解并绘制函数
,其初始值为:
微分方程的数值解为:x=0
Workspace输出图像:
操作代码:
plot(ScopeData_exp5.time,ScopeData_exp5.signals.values,'-r') xlabel('Time')
ylabel('Output')
实验五阶跃响应输出曲线')
grid on
输出图像:
仿真输出结果:
y(t)的图像如下所示,每条曲线对应不同的信号(F(t))来源。
说明:
1、将每一道题的程序、建立的模型放置在该题目下方;
2、小结部分为对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思考和建议。
通信原理matlab实验报告《通信原理matlab实验报告》在现代通信系统中,通信原理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通信原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在本报告中分享我们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首先,我们使用了Matlab软件进行了频谱分析实验。
通过对信号的频谱进行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信号的频率分布特性,从而为信号的传输和处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的信号类型,并通过Matlab的频谱分析工具对其进行了分析。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信号在频谱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为我们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其次,我们进行了调制解调实验。
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而解调则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Matlab模拟了调制解调过程,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调制解调的正确性。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调制解调的原理和过程,并为实际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最后,我们进行了信道编码解码实验。
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而进行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Matlab对信道编码进行了模拟,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信道编码的效果。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信道编码的原理和作用,为实际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通信原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了实际操作,加深了对通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这些实验结果对我们今后在通信系统设计和应用中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希望通过这份实验报告的分享,能够对通信原理的学习和应用有所帮助。
扩频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一、引言扩频通信是一种通过扩展信号带宽来传输信息的技术。
在扩频通信系统中,发送方将待传输的信息数据序列与扩频码序列相乘,再通过信道传输到接收方。
接收方通过与发送方使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相乘,并将结果进行积分操作,从而将扩频信号提取出来。
本文通过MATLAB软件使用数字仿真的方法,对扩频通信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包括扩频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提取等过程,最后通过性能指标评估扩频通信系统的性能。
二、实验内容1.扩频信号的产生:首先生成待传输的数字信息序列,然后与扩频码进行点乘产生扩频信号。
2.信道传输:模拟信道传输过程,包括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等噪声影响。
3.扩频信号的提取:接收方使用与发送方相同的扩频码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点乘与积分操作,从而提取出扩频信号。
4.性能评估:通过比较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的相关性和误码率等性能指标来评估扩频通信系统的性能。
三、实验步骤1.扩频信号的产生:首先生成随机的数字信息序列,然后使用伪随机序列作为扩频码与数字信息序列相乘,产生扩频信号。
2.信道传输:将扩频信号通过信道传输,并添加加性高斯白噪声模拟噪声影响。
3.扩频信号的提取:接收方使用与发送方相同的扩频码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点乘与积分操作,提取出扩频信号。
4.性能评估:通过计算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的相关性和统计误码率等性能指标来评估扩频通信系统的性能。
实验结果展示4.性能评估:通过计算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的相关性和统计误码率等性能指标来评估扩频通信系统的性能。
相关性较高且误码率较低表示系统性能较好。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扩频通信系统的仿真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扩频通信系统能够有效抵抗噪声影响,提高信道的抗干扰能力。
2.扩频码的选择对系统性能有较大影响,合适的扩频码可以提高系统性能。
3.扩频通信系统的误码率与信噪比有关,当信噪比较高时,系统的误码率较低。
总之,扩频通信系统在信息传输中具有较好的性能和鲁棒性,通过对其进行仿真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完整)基于MATLAB的2ASK和2FSK调制仿真(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基于MATLAB的2ASK 和2FSK调制仿真(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基于MATLAB的2ASK和2FSK调制仿真(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
实验报告信息学院(院、系)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 班 通信原理教程 课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实验时间一、实验名称:基于MATLAB 的2ASK 和2FSK 调制仿真二、实验目的:(1)熟悉2ASK 和2FSK 调制原理。
(2)学会运用Matlab 编写2ASK 和2FSK 调制程序。
(3)会画出原信号和调制信号的波形图.(4)掌握数字通信的2ASK 和2FSK 的调制方式。
三、实验原理分析1、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频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幅度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其频率和初始相位保持不变。
在2ASK 中,载波的幅度只有两种变化状态,分别对应二进制信息“0”或“1"。
二进制振幅键控的表达式为:s(t ) = A(t )cos(w 0+θ) 0<t ≤T式中,w 0=2πf 0为载波的角频率;A(t )是随基带调制信号变化的时变振幅,即A(t) = ⎩⎨⎧典型波形如图1所示:图12ASK信号的产生方法通常有两种:相乘法和开关法,相应的调制器如图2.图2(a)就是一般的模拟幅度调制的方法,用乘法器实现;图2(b)是一种数字键控法,其中的开关电路受s(t)控制。
在接收端,2ASK有两种基本的解调方法: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法)和相干解调(同步检测法),相应的接收系统方框图如图:2、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二进制频移键控信号码元的“1”和“0”分别用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形来传送,而其振幅和初始相位不变。
2012级移动通信仿真实验——1234567 通信S班一、实验目的:(1)通过利用matlab语言编程学会解决移动通信中基本理论知识的实验分析和验证方法;(2)巩固和加深对移动通信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查阅资料、创新等各方面能力。
二、实验要求:(1)熟练掌握本实验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和相关概念,做到原理清晰,明了;(2)仿真程序设计合理、能够正确运行;(3)按照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基本原理、仿真设计、仿真代码(m文件)、仿真图形、结果分析和实验心得)三、实验内容:1、分集技术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误码率分析内容要求:1)给出不同调制方式(BPSK/MPSK/QPSK/MQAM任选3种,M=4/8/16)在AWGN和Rayleigh衰落环境下的误码率性能比较,分析这些调制方式的优缺点;2)给出Rayleigh衰落信道下BPSK在不同合并方式(MRC/SC/EGC)和不同路径(1/2/3)时的性能比较,分析合并方式的优缺点;3)给出BPSK在AWGN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下1条径和2条径MRC合并时理论值和蒙特卡洛仿真的比较。
3、直接扩频技术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误码率分析内容要求:1)m-序列、Gold序列和正交Gold序列在AWGN信道下的QPSK误码率分析;2)m-序列、Gold序列和正交Gold序列在Rayleigh信道下的QPSK误码率分析;3)m-序列在AWGN和Rayleigh信道下的QPSK误码率分析;4)m-序列Rayleigh信道下不同调制方式MQAM(M=4/8/16)时的误码率分析。
四、实验数据1、基于MATLAB中的BPSK误码性能研究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即双相频移键控,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据值的转换方式之一。
利用偏离相位的复数波浪组合来表现信息键控移相方式的一种。
本实验将简要介绍BPSK调制方式的特点,调制解调方法,以及在Matlab中在AWGN信道中的误码性能。
西 安 邮 电 大 学实验名称:基于Matlab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性能仿真一、 实验目的通过仿真,进一步掌握m 序列产生方法及其性能,重点掌握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原理及性能。
二、 实验环境Win10 Matlab2015b三、 实验内容● 产生n=7时203对应的m 序列,并给出其NRZ 波形的自相关函数;● 选用相位差16个码片的两条序列兼做地址和扩频码,构造码分系统,仿真其通信原理;●仿真AWGN 和单频干扰下系统的BER 性能。
四、 实验原理扩频通信的可行性是从香农公式引申而来2log (1+S/N)C W其中,C 为系统信道容量(bit/s );W 为系统信道带宽;N 为噪声功率S 为信号功率。
由上式可以看出,可以从两种途径提高信道容量C ,即加大带宽W 或提高信噪比S/N 。
也就是说当信道容量C 一定时,信道带宽W 和信噪比S/N 是可以互换的,增加带宽可以降低对信噪比的要求,可以使有用信号的功率接近甚至湮没在噪声功率之下。
扩频通信就是通过增加带宽来换取较低的信噪比,这就是扩频通信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依据。
当信噪比无法提高时,可以加大带宽,达到提高信道容量的目的。
直接序列扩频的原理是,在发射端把有用信号与伪随机序列相乘(或者模二加),使信号的频谱展宽到一个很宽的范围,然后用扩展后的序列去调制载波。
在接收端,把接收到的信号用相同的伪随机序列相乘,有用信号与伪随机码相关,相乘后恢复为扩频前的信号。
输入的数据信息为d(t)(设基带带宽为B 1),由伪随机编码(如m 序列)调制成基带带宽为B 2的宽带信号,由于扩频信号带宽大于数据信号带宽,所以信号扩展的带宽由伪随机码控制,而与数据信号无关。
经扩频调制的信号再经射频调制后即可发送。
直扩系统的原理框图接收端收到发送来的信号,经混频得到中频信号后,首先通过同步电路捕捉并跟踪发端伪码的准确相位,由此产生与发端伪码相位完全一致的伪随机码作为扩频解扩的本地扩频码,再与中频信号进行相关解扩,恢复出扩频前的窄带信号,而在解扩处理中,干扰和噪声与伪随机码不相关故被扩展,通过滤波使之受到抑制,这样就可在较高的解扩输出信噪比条件下进行信息解调解码,最终获得信息数据。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