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 格式:ppt
- 大小:661.50 KB
- 文档页数:12
知识点回顾: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紧扣六不变:微观角度: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宏观角度:元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__________不变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的__________、元素的__________可能改变:分子总数3、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如果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考点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此可以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例1.某化合物密封加热完全分解后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O、H、CB、N、H、OC、N、O、HD、C、H、O、N考点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例2. 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A AB2 B A2B2C AB3D A2B3考点三: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例3. 3 g镁在3 g氧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A.小于6 gB.大于6 gC.等于6 gD.以上都可能例4.A+B=C+D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 : 3,若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消耗2.4克。
则生成物中C的质量为____克,D的质量为_____克。
二、化学方程式书写与计算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1写2配3标注”①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生成物②配平化学方程式③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为等号。
“注意气体、沉淀符号”。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和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步:①设未知量,未知量不带单位,常用X表示②根据题意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写出并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在有关物质化学式下面写出相对分子质量并代入已知量和所设未知量④列比例式求解⑤写出答案例5.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是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质量守恒定律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我们要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然后对化学方程式有初步的认识,在物理中同类的定律有能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很多相关计算都得以此作为依据。
本节有配套免费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也可以描述为: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不变。
2、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3、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1)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规律,因此它是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守的一个定律。
而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研究的范畴。
(2) 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3) 强调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里“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
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剩余的)。
4、化学方程式【重点】(1)、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等号左边表示反应物,等号右边表示生成物,等号上、下面标明反应条(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如:S+O2S O2,读作: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也可以描述为:在点燃条件下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4)、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质量比。
③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
(5)、化学方程式表示:例如 2H2+O2 2H2O的读法:①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②每 2 份质量的氢气和 1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2 份质量的水。
③每 2 个氢分子和 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 个水分子。
三、经验之谈:提醒一下,物理中的能量守恒定律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都通用,而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
诚优教育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
最小公倍数法:利用反应前后某一元素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加以配平的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④“等” 把短线(或箭头)改成等号
⑤“查” 整体检查
随堂训练:
+4Na C
5
11. 如下图所示,二分子甲生成二分子乙与一分子丙,已知甲、乙、丙三者为不同的纯净物,则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A. XY2
B. X2Y
C. X2
D. X4Y2
﹡12. 将4.6g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
法中正确的是()(多选题)
A. 该物质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
D.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
13. 下列装置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多选题)
14. 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化学方程式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
B. 2CO+O2点燃2CO
D. CH4+2O2点燃CO
氧气能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0g
氧气生成10g氧化镁 B. 6g镁与4g氧气生成
氧气生成10g氧化镁 D. 4g镁与6g氧气生成
氧气的空气中燃烧,生成pg五氧化二磷,则(
>m+n C. P<m+n D. P≤m+n
H6+bO2点燃mCO2+nH2O 各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之间的关
2
B. 3a=n
C. 3m=2n
D. 2b=m+n。
第六节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及方程式配平方法【基础知识】1.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不同物质之间化学反应的式子。
如:Mg在氧气中燃烧镁+氧气点燃氧化镁写成化学方程式为:2Mg+O2 点燃MgOC 在氧气中燃烧: C+O2点燃CO2注意事项:①常温常压下可以进行的反应,不必写条件;②既有催化剂又有其它反应条件时,一律把催化剂写在上面。
③如反应物无气体参与,而生成物有气体,则需在生成气体右边加上向上箭头。
④生成符号,用箭头(与国外一致),但之前的等号与箭头表示的意义一样。
2.质量守恒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各物质质量总和。
例:2NaOH + CO2→Na2CO3 + H2O80g + 44g =106g + 18g这个结论是化学家实验得到的结果。
实质上我们可以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推导出这个定律:原子的定义(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和数目守恒组成新分子的原子和原来的分子中的原子种类数目相同新分子质量=原来分子质量。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思考:化学方程式:2NaOH + CO2→Na2CO3 + H2O为什么不写成:NaOH + CO2→Na2CO3 + H2O 质量不守恒除了不满足守恒,也不能用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因此在写好化学方程式之后必须配平!4.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精选例题】例1 : 120g氢氧化钠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纯碱(Na2CO3)多少克?分析: 由题意知NaOH为不足量,而CO2过量,所以用NaOH计算。
(想想为什么?)解法一:式量计算法:写出方程式: 2NaOH + CO2→ Na2CO3 + H2O80 106120 X由方程式可得:=解得X= 159(g)解法二:物质的量计算法:2NaOH + CO2→ Na2CO3 + H2O2mol 1mol 1mol 2mol由方程式知:反应的NaOH和Na2C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参加反应的NaOH为120/40=3(mol),于是得,生成的Na2CO3为1.5mol。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理: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必然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之和。
总结:①五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②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③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注意: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必须强调“参加化学反应”,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
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例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H 2O + CO 2→淀粉+ O 2,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例2】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2)确定化学式【例3】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X )和双氧水(H 2O 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有关反应方程式为X+ H 2O 2 = N 2 + 2 H 2O ,根据此判断肼的化学式是( )A. N 2B. NH 3C. NH 2D. N 2H 2【例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CuO + X△Cu + H 2O 反应中X 的化学式为 。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1、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2)实质(为什么守恒):从分子—原子观点看,化学变化实质上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发生了原子间的重新组合,才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
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元素(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也 ,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
2、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1)一般步骤:①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②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③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④对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必须换算成其纯量,然后再进行计算。
为什么?⑤列出比例求解。
(2)计算类型:①已知反应物质量求生成物质量;②已知生成物质量求反应物质量;③已知一种反应物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质量;④已知一种生成物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质量。
三、重点疑点讨论1、12g碳在20gO 2中充分燃烧,能生成30gCO 2吗?反应物中没有参加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能否计算在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中?四、解题方法指导定义:用 表示 的式书写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守 定律①写 等号左边写 ,右边写 。
②配依据: 方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和奇偶数法 化学方程式 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 。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书写步骤 注明点燃、加热“△”、高温等反应条件 注明生成物沉淀号“↓”和气体逸出号“↑” 表示意义 ③标读法 ④等 将短线改为等号点燃 △ 例题1、某化合物X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 + 5O 2 = 4CO 2 + 2H 2O 试确定X 的化学式。
例题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 C 2H 2 + O 2 — CO 2 + H 2O (2)Fe 2O 3 + CO — Fe + CO 2(3)NH 3 + Cl 2 — N 2 + NH 4Cl例题4、含杂质10%的锌(杂质不参加反应)10g,与足量的硫酸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同时生成多少克硫酸锌?(注意解题步骤和格式)思考:该题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10g可直接代入方程式计算吗?怎样将其换算为纯锌的质量?五、知识能力训练巩固知识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肯定有变化的是( )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 、原子个数B 、分子个数C 、元素种类D 、物质的总质量E 、物质的种类F 、原子的核电荷数2、在化学反应A+ B = C+ 2D 中,9.8gA 和8gB 完全反应生成14.2gC ,同时得到D 的质量是( )A 、9.8gB 、3.6gC 、7.2gD 、14.4g3、在Mg + O 2 = 2MgO 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A 、 2gMg 和3g氧气反应生成5gMgOB 、 3gMg 和2g氧气反应生成5gMgOC 、 4gMg 和1g氧气反应生成5gMgOD 、 1gMg 和4g氧气反应生成5gMgO4、下列5个化学方程式:A 、2P 2 + 5O 2 = 2P 2O 2B 、C+ O 2 = CO 2↑C 、Fe + O 2↑= Fe 3O 4D 、2HgO = Hg ↓+ O 2E 、NaOH + CuSO 4 = Na 2SO 4 + Cu(OH)2点燃△其中,(1)化学式写错的有( );(2)未配平的有( );(3)“↓”“↑”使用不当或有遣漏的有( );(4)反应条件应当注明而没注明的有( )提高能力5、下列物质混合,经点燃充分反应后一定得到纯净物的是( )A 、质量比为4:7的氧气和一氧化碳B 、体积比为5:2的空气和氧气C 、分子数比为1:2的甲烷和氧气D 、原子数比为2:1的氢气和氧气6、烧杯中盛有稀盐酸,现向烧杯中加入一小块铁片,待铁片消失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与原有的稀盐酸相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