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39.04 KB
- 文档页数:2
智能电网框架下电力营销服务系统研究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作为能源领域的新兴技术模式,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智能电网的建设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能源浪费,保护环境。
在智能电网的框架下,电力营销服务系统作为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旨在对智能电网框架下电力营销服务系统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以期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新型电力市场机制的建立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电力市场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未来,随着电力营销服务系统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新型的电力市场机制将逐渐建立起来。
这将促进电力市场的竞争程度提升,同时也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的用电方式和更多选择权。
2. 多元化的营销服务模式在智能电网框架下,电力营销服务系统将会不断探索和创新多元化的营销服务模式。
未来,电力企业将积极搭建智能电力营销平台,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用电服务。
智能电力营销服务系统还将与智能家居、新能源产业等紧密结合,不断开发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产品,以满足用户需求。
3. 数据驱动的营销决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电力营销服务系统也将不断加强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用电行为,从而精准地制定营销策略和服务方案。
数据驱动的营销决策将成为未来电力营销服务系统的重要特征,为电力企业提供更准确的用户画像和市场预测,提升市场营销效率。
1. 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是智能电网框架下电力营销服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大数据技术,电力企业可以全面了解用户用电行为,精准识别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用电方案。
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帮助电力企业进行市场分析和预测,制定更加科学的营销策略。
2.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具有高效、灵活、安全等特点,可以为智能电力营销服务系统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支持。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企业信息系统设计研究第一章前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企业信息系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单体应用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于高并发、高可用、可扩展等需求。
而微服务架构在提供高效率、高可用、易扩展性的同时,还能为企业节省成本。
本文将深入研究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企业信息系统设计。
第二章微服务架构概述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服务管理方式,其中应用程序建立在通过API轻松交流的小而自治的服务集合之上。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应用是由多个小型服务组成,而这些服务通过API进行通信,以实现具体的业务需求。
相较于传统的单体应用,微服务架构具有以下优势:1、高可用:在微服务架构中,每个服务都是独立的。
因此,任何一个服务出现问题都不会影响系统的整体功能。
2、易于扩展:每个服务都是独立的,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增加或移除,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扩展性。
3、用户体验优化:通过对微服务的优化,可以提高用户对系统的交互体验。
第三章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企业信息系统设计1、服务的划分在设计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企业信息系统时,首要任务是根据系统的业务流程将整个系统分解成一系列服务。
例如,订单服务、支付服务、用户服务等等。
服务与服务之间需要尽量保持单一职责,以便在维护和测试时更加方便。
2、服务的协作在微服务架构中,各个服务之间需要通过API协作。
异步消息是微服务架构中最常用的通信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当一个服务需要与另一个服务交互时,它可以将消息发送到一个队列中,然后等待回复。
这种异步通信模式有助于提高应用程序的稳定性。
3、高可用性的保障为了确保微服务架构的高可用性,需要部署在多个不同的节点上,这样当某个节点出现问题时,其他节点依旧可以正常工作。
同时需要具备高可用性的数据存储机制,可以通过数据分片的方式实现高可用,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四章结论微服务架构为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在微服务架构下,将整个系统分解成多个小服务并配合协作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效率、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使得企业可以更加敏捷地应对市场和竞争的变化。
对微服务架构的电力云服务平台研究作者:耿贞伟苏文伟来源:《微型电脑应用》2019年第02期摘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信息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居民的用电需求增幅较大,电网运行负担较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我国电力云服务平台的建设。
目前,智能化、信息化是我国电网发展的主要趋势,智能在线监测平台、智能数据采集平台等等不断地被设计、研发,并且投入使用。
然而,目前我国对微服务架构仍未统一意见,国内专家对容器以及其他技术的有效应用存在争议,须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简要阐述了微服务架构的设计理论,并对我国电力云服务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方案,最后进行微服务架构的电力云服务平台的设计。
关键词:电力云;微服务;平台设计中图分类号: TP311文献标志码: AAbstract: Due to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At present, the increase in electricity demand for residents in our country is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burden on China's power grid is heavy. It is a certain extent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power cloud service platform in China. At presen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e the main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wer grid. Intelligent online monitoring platforms, intelligent data collection platforms, etc. are constantly being designed, developed, and put into use. However, at present, China still does not have a unified opinion on the 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 and domestic experts have disputes over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containers and other technologies, which needs further study. 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design theory of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power cloud service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proposes an optimization scheme. Finally, the power cloud service platform of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is designed.Key words: Power cloud; Microservices; Platform design0 引言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术的应用使人们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便捷,并且加大了对新型计算机技术的研发。
浅谈信息系统在电力营销体系中的应用李玉发表时间:2020-12-07T16:49:43.01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作者:李玉[导读]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电气技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人们也逐渐提高了对电力企业的要求,尤其是在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方面更加关注,电力企业也希望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电力系统技术和管理方法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在这其中尤其是信息技术起到了较为关键的重要,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电力系统管理,电费的及时缴纳,建立一体的电力管理系统,充分提高电力路营销的效率。
国网阿勒泰供电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 836500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电气技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人们也逐渐提高了对电力企业的要求,尤其是在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方面更加关注,电力企业也希望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电力系统技术和管理方法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在这其中尤其是信息技术起到了较为关键的重要,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电力系统管理,电费的及时缴纳,建立一体的电力管理系统,充分提高电力路营销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系统;电力营销;应用引言:在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更加看重所享受到的服务,在电力服务方面也是如此,人们希望电力企业可以提高更加优质的服务,这就要求在供电的时候制定严格的供电制度,并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在为广大用电客户提供服务的时候做到精细化服务,所以,用电企业通过对数据科学合理的整合,设计出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企业后续的发展提供帮助。
1.基于微服务的电力营销系统体系1.1概述本文提出的电力营销信息系统集成体系,在该设计中,为了满足电力营销业务的需求,整体架构从上到下分为五层,即:应用接入层、微应用层、微服务层、数据资源层和基础平台层,每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和支持。
①应用接入层电力客户,电力公司员工,电力计量设备等通过应用接入层与集成电力营销业务应用交互,需要相应的访问控制,如应用访问控制、呼叫接入控制、支付信道接入等。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企业信息化系统研究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信息化系统来管理和优化企业运营。
然而,传统的信息化系统往往存在着技术藩篱高、维护难度大等问题,制约了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发展。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应运而生,成为了当前企业信息化的重要趋势。
一、微服务架构介绍微服务架构是一种以服务为中心的架构模式,将应用程序划分为一系列小而独立的服务单元,每个服务单元可独立部署、独立运行和独立升级。
这种架构模式的兴起,主要是因为现代应用系统越来越复杂,为了更好地实现高可用性、弹性伸缩、快速部署等目标,需要解决传统模式下的约束和限制。
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在于:1. 可扩展性强:因为每个服务单元都是独立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独立部署和扩展,从而更好地满足系统高并发等性能需求。
2. 模块独立性高:由于微服务架构中每个服务单元可独立部署和运行,因此系统中不同的服务模块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栈和开发语言,更好地实现开发团队的异质性。
3. 容错性高:由于不同的服务单元可以独立运行和部署,当出现单个服务故障时,不会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
二、微服务架构在企业信息化系统中的应用传统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往往以单体架构为主,这种架构易于开发、维护和部署,但在实现系统高扩展性、高性能和高并发等目标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而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则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般情况下,企业信息化系统可将各个业务模块划分为不同的服务,例如订单服务、库存服务、支付服务、会员服务等。
每个服务都可以通过 HTTP 接口进行通信,不同服务之间互相隔离,从而更好地实现快速部署、高可用性、弹性伸缩等目标。
此外,在数据方面,每个服务可以有其自己的数据库,也可以共享部分数据。
如果需要跨服务访问数据,则只需要通过 HTTP 接口即可实现。
三、微服务架构对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优化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不仅有上述的优点,在其他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优势:1. 快速响应变化:由于每个服务都是独立的,因此在进行新特性开发和应用升级时,新的服务单元可以独立部署和运行,不影响系统其他模块的功能。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研究发布时间:2021-09-22T08:21:01.14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4期作者:刘学涛李宏宇[导读] 随着我国当前电力营销业务不断的发展,针对全新业务的需求也会不断的增加,因此自身所需要的功能也会随之提升刘学涛李宏宇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克什克腾旗供电分公司内蒙古赤峰市 025350摘要:随着我国当前电力营销业务不断的发展,针对全新业务的需求也会不断的增加,因此自身所需要的功能也会随之提升.再加上电力营销中多个系统间接口以及交互问题在目前我国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的系统中更加的突出,进而严重的影响了电力影响服务与应用的正常运行和稳定发展.因此本文重点针对微服务架构下的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关键词:微服务;分布式服务总线;数据处理领域;电力营销关键词:电力营销;多渠道微服务;架构设计引言随着电力营销服务场景的多样化和复杂化,采用传统单体架构的业务应用面临灵活度下降、持续交付能力减弱、维护困难等问题。
为拓展电力营销多渠道服务,建立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文章在微服务架构模式的基础上,基于微服务架构业务应用特征,建立电力营销服务场景全过程领域驱动模型,开发了一体化平台。
根据多渠道微服务设计系统解决了电力营销系统中分布式数据交互的问题,为业务发展提供支持。
一总体架构设计微服务开发以spring-boot和spring-cloud技术为基础框架,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业务应用,建立场景全过程领域驱动模型,系统总体框架如图3所示。
系统总体架构分为资源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和接入层。
资源层基于一体化平台,提供云基础设施、云平台组件等基础资源;数据层基于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提供数据存储服务;服务层由不同功能的微服务组成,为企业级应用提供业务逻辑处理、数据共享等服务;应用层由各种微应用组成,为用户提供相关业务功能的界面实现;接入层主要通过门口为用户提供统一人机交互入口。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电力营销探讨摘要:现今电力营销信息化持续推进,以往的信息化结构系统已经跟不上现今用电客户的需求变化和电力公司自身发展的进程,所以相关部门就应该借助目前的供电程序和信息化结构体系,实施创新变革,进而让信息化程序可以很好地契合电力公司的发展需要,进而不断推动电力公司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 面向服务架构;电力营销;信息化结构体系由于电力系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电力公司已经构建了相当系统的、较为成熟的服务结构系统,它是集生产、营销、客户服务、企业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的先进的计算机信息体系,这些信息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电力公司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力公司的顺利生产与发展。
由于最近这些年,信息化的提升,技术水平日渐增长,这样的一些体系之间通过融合相对应的科学技术来实现信息化的发展,但是这也为我们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企业在发展信息化的时候和容易就会出现信息孤岛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就是因为系统软件设计得过于繁杂,使得体系与体系之间的联系降低,信息不能及时的传递出去,这样的一个问题正是现如今企业信息化发展所遇到的瓶颈。
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之下,在现如今的电力公司运作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企业决定从软件的角度入手开展创新研究工作,让电力销售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向着大集成、高要求以及开放性发展,和它相对应的应用集成,平台合作以及各项科学技术的研发工作也在不断深入。
用服务的软件建构体制作为是一种最新的软解体系,为电力企业的营销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途径以及参考数据。
1.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概念SOA就是一种服务的体系架构,其概念说的就是互相通讯的服务综合体,主要就是用一个服务平台将数据传递到另一个服务平台或者是统筹多个服务器之间的工作。
这样的一个体制架构是一个灵活的体系,是开展规划、开发、应用与管理的一种规范的体系。
现如今的电力销售体系当中,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还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界定,但是针对它的应用来说它就是一个独立体系,但是又是公司工作程序和模式的统一体,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公司工作质量和基础模式。
文章编号:1007-757X(2020)09-0146-04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电力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姚振X王萍X宫政2,刘涛1,唐轶轩1(1.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安徽合肥230061;2.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安徽安庆246000)摘要:针对电力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所存在的可拓展性、可维护性较差以及在敏捷开发和快速部署方面的劣势,提出采用Spring Cloud平台、微服务架构和轻量级容器技术相结合的以提升电力信息系统的持续集成和扩展能力的解决方案。
其中微服务架构是一种具有灵*6技术选择、可独立地按需扩展和高可用性的先进架构;Spring Cloud作为开源技术架构则为信息系统的微服务化提供全面6技术支持;而Dockers所代表6容器技术则为微服务架构提供了一个独立且不受干扰6部署环境。
试验表明,该解决方案具有计算效率好和运行稳定6优点#关键词:微服务;管理信息系统;Spring Cloud;Dockers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志码:APowerCompany 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Basedon MicroServiceArchitectureYAO Zhen1,WANG Ping1,GONG Zheng2,LIU Tao1,TANG Yixuan1(1P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Branch,StateGrid AnhuiElectricPowerCoPLtdP,Hefei230061,China*2PAnqing Power Supply Company,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PLtdP,Anqing246000,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the scalability,poor maintainability and disadvantages of agile development and rapid deployment of power company 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thispapertriestoimprovethecombinationofSpringCloudplatform,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andlightweightcontainertechnology.Asolutionforcontinuousintegrationandexpansioncapabilitiesofpowerin-ormationsystemsisproposed.Themicroservicesarchitectureisanadvancedarchitecturewithflexibletechnologychoices,in-dependenton-demandscalabilityandhighavailability;SpringCloudasanopensourcetechnologyarchitectureprovidescompre-hensivetechnicalsupportformicro-servicesofinformationsystems,andrepresentedbyDockersthecontainertechnologypro-videsanindependentandundisturbeddeploymentenvironmentforthe microservicesarchitecture.Testshaveshownthatthis solutionhastheadvantagesofgoodcomputationale f iciencyandstableoperation.Keywords:microservice;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pringCloud;Dockers0引言电力公司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致力于通过将业务流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来提高管理效率&然而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理论支持,导致电力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出现以下三个特征:(1)单片架构成为主要的部署模式13,&单片架构软件系统在开发的早期阶段易于调试,运行简单,易于部署&电力公司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将打包的信息系统复制到服务器上。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技术的电力营销收费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体制改革,各电力公司为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趋势,进行了组织结构和业务运营的优化组合。
国网公司决定采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作为建设信息化企业的核心平台和主要手段。
但是在ERP系统应用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如“信息孤岛”、“遗留系统”等问题。
各个系统之间无法进行通畅的信息和数据的交流。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基于面向服务架构技术的电力营销收费系统的设计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电力信息系统资源共享问题,达到了信息交换和避免重复开发浪费的目的。
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信息系统解决模式,它在以往面向对象、面向架构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面向服务的思想。
SOA将业务功能分解为自包含的、总耦合、遵循统一的标准和有统一接口的服务,使企业可以提升软件系统的快速构建和响应业务变化能力、充分复用用户原有信息资源、实现跨平台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SOA将所有功能都定义为服务。
所有的服务都是独立的,服务的内部实现对于服务的使用者来说是透明的,服务的使用者只需通过服务提供的接口来调用服务,它所关心的不是功能如何实现,而是该服务是否能返回他所期望的结果。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技术是具有松散耦合、系统应用数据、构造分布式系统的一种集成方式,把应用系统各项功能提供服务接口,实现各种服务之间的集成与管理。
本文深入研究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技术,设计电力营销收费系统,全面分析比较了Web服务系统实现的有关技术方案,给出了服务系统的框架结构、设计模型、服务功能设计等。
最后采用相关技术编程实现基于面向服务架构技术的电力营销收费系统的部分模块,包括逻辑业务支撑服务模块、系统功能服务模块、抄表功能模块等内容。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19T15:16:11.5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王琦
[导读] 摘要:目前的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由电力营销业务管理、业务处理和应用平台支持三大类信息系统组成。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山西省 034000
摘要:目前的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由电力营销业务管理、业务处理和应用平台支持三大类信息系统组成。
这些系统存在以下问题:信息系统和业务领域之间存在多种交互;系统之间的接口是多种多样的,技术采用不同的方式;数据在采用不同实现技术的多个系统之间复制;数据被多次复制并重复写回;在水平和垂直系统之间存在不同的数据传输信道,并且其数据交换协议不是唯一的。
随着电力营销业务的不断扩大,对新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所需功能不断提升。
上述问题影响了电力营销服务和应用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引入微应用和微服务架构,提出了集成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并采用业务应用访问、业务应用服务访问、数据访问等综合数据访问方法,以适应未来电力营销业务发展。
关键词:微服务架构;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研究
1设计背景
1.1微应用
微应用程序是向最终用户呈现的直接操作软件界面,它们是满足最终用户业务需求的功能组合,增强了用户的操作体验,并且在各种终端(如PC)上的客户端容器上运行。
微应用程序组是由业务紧密耦合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级应用程序组合的集合,实现特定业务领域中的复杂业务场景和业务流程。
微应用组和微应用是基于微服务框架的应用实现被组织以满足业务目标或场景。
如图1所示,微应用程序的集成注册和访问管理提供了一个或多个接口组件和功能菜单。
微应用程序通过分布式服务总线调用微服务来实现业务逻辑,并通过组装接口组件为最终用户提供交互式接口。
微应用程序提供了注册到集成应用程序框架中的界面组件和功能菜单,通过调用集成应用程序框架,集成权限和集成处理组件来显示。
应用程序管理系统提供各种微应用程序的注册管理功能,然后分发给最终用户。
图1微应用管理
在微应用程序设计的原则中,需要根据相同类别的业务或紧密耦合的业务来设计和组合微应用程序。
相同类别的业务是指属于同一类别的一组业务功能或活动。
紧密耦合的业务是指业务之间关系相对封闭的业务功能或活动。
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面向服务和层次化的解耦架构设计方法,利用面向组件和面向服务的封装来构建微应用技术框架。
1.2微服务
微服务是一种业务逻辑,它承担单一责任,模块化和相对独立的逻辑功能,可以独立部署、独立运行,并通过轻量级通信机制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
微服务作为单一业务逻辑的功能,基于微服务框架的功能实现,具有独立部署、轻量级通信、无接口、独立于其他微服务、灵活可扩展性和动态扩展的特点。
在微服务设计原则中,有必要保持微服务架构的简单性,避免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减少不必要的聚合服务,在微服务中实现完全独立的业务功能。
根据现有的业务服务,有必要对高负载服务和高负载接入点进行分割。
负载接入点的类别,应划分为并发负载、长连接负载、高计算负载、数据库负载、文件操作负载等。
有必要避免将信息系统分割为大量的微服务,以降低系统部署、升级、运行和维护的复杂性。
微服务应该按照数据关联和逻辑通用的原则进行设计。
数据关联是指数据操作的特定概念对象,如CRUD(数据库创建、读取、更新和删除)操作,而逻辑通用是指非数据库操作的逻辑代码块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在不同微应用中被重用。
2基于微服务的电力营销系统体系架构
2.1概述
本文提出的电力营销信息系统集成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
在该设计中,为了满足电力营销业务的需求,整体架构从上到下分为五层,即:应用接入层、微应用层、微服务层、数据资源层和基础平台层,每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和支持。
图2系统体系架构
①应用接入层电力客户,电力公司员工,电力计量设备等通过应用接入层与集成电力营销业务应用交互,需要相应的访问控制,如应用访问控制、呼叫接入控制、支付信道接入等。
控制和获取访问控制,在用户和电力设备可以访问集成电力营销业务应用之前。
②微应用层根据应用需求和业务场景,微应用层是基于电力营销业务特征较小的一组;根据业务耦合和相关性,许多微应用可以形成微应用组。
③微服务层微应用层提供面向服务的支持和调用。
根据服务特点,它分为两部分:系统支持服务和电力营销业务微服务。
④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用于存储、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电力营销业务的数据,并向上层提供集成的数据访问和分析服务。
⑤基础平台层基础平台层为上层提供虚拟化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集成管理、监控、调度、分析和操作。
2.2微应用层
微应用层根据业务逻辑将应用程序封装为交互式接口组件。
根据业务场景的实际需要,实现了可由业务人员直接操作的微应用,为各种人机交互终端提供了一个集成的访问入口。
电力营销微应用支持多种业务场景,以实现对业务需求的快速响应,并提供按需信息服务。
微应用程序在微应用层整体路由和编排后,通过多种渠道为电力客户提供信息服务和支持,如营业厅、自助终端、语音服务、互动网站、移动应用、微信公众号等;还通过各种渠道为客户服务人员、商务人士、电力公司经理提供信息服务,如移动操作应用程序、微应用程序控制台等。
这些微应用可以根据电力营销业务的业务功能分为六类:客户服务和客户关系管理、电力管理、电能计量和信息收集、市场和需求管理、智能电力消耗和综合管理。
2.3微服务层
微服务层为微应用层提供服务支持和调用。
根据服务特点,将微服务分为系统支持服务和电力营销业务两类。
系统支持服务包括集成权限、集成处理、分布式服务总线等。
为电力营销业务信息系统提供通用和公共服务。
电力营销业务的微服务根据最小业务单元的业务逻辑实现雾化业务,并为组件封装实现微应用提供集成业务接入支持。
分布式服务总线在微服务之间提供服务注册、服务发现、负载均衡、服务路由和服务配置等功能。
电力营销业务的微服务可以根据电力营销业务分为几个一级业务功能,如95598业务处理、抄表管理、电力信息采集、分布式电力运营管理、供电服务质量评估、合同管理、会计管理、审计和工作质量、计量点管理、计量系统管理、客户档案信息管理、客户服务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客户联系、能效管理、市场管理、线路损失管理、新安装/增加容量和用电变化、营销项目管理、电力检查管理、电力信息收集、有序用电管理、资产管理、电力收集和会计管理、电动汽车充电和收费运营管理、营销分析和决策支持和电力收费等。
3结语
虽然本文系统地验证了电力营销业务收费和核算的典型业务场景,但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其他典型的业务场景,熟悉微应用和微服务的具体设计和实现。
微应用应选择适度的规模和业务代表,提前进行试点设计和开发,然后根据每个业务应用的不同特点和生命周期中的转换计划逐步推进。
在不影响业务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业务应用的平稳过渡,确保业务应用的稳定迁移,最终完成电力营销业务信息系统向微应用和微服务的架构过渡和实施。
参考文献:
[1]王旭强.微服务架构在电力行业中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投(北京)科技中心、《电子技术应用》杂志社.2017年“电子技术应用”智能电网会议论文集[C].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投(北京)科技中心、《电子技术应用》杂志社:国网电投(北京)科技中心,2017:4.
[2]郑明钊,张建强.基于微服务的大平台系统架构演进探讨[J].软件,2017,38(12):165-169.
[3]周宇,刘侃,张鹏.浅析微服务架构下的软件测试模式转变[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35):83-84.
[4]杨光.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慧乘务解决方案[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7,26(11):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