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湿式双离合与干式双离合的不同

湿式双离合与干式双离合的不同

湿式双离合与干式双离合的不同
湿式双离合与干式双离合的不同

湿式双离合与干式双离合的不同

前不久7速DSG双离合变速器的先天不足,所引发的传档抖动、换档异响、跑了一段时间后,警告灯突然报警,然后车便自动停下来等等事故,也让许多选择了这种变速器的消费者连连喊冤。大家都觉得自己变成了大众不成熟的干式变速箱的“小白鼠”,于是纷纷在网上发帖来声讨这种变速器的不合理之处。

□7速DSG双离合变速箱

可能那很多新车迷会问,什么是干式双离合变速器,什么是湿式双离合变速器?这里我就在这里做一个普及,先让大家知道干式和湿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然后我们再来探讨我们现在应该使用什么样的离合器。

所谓的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就是指双离合器为一大一小2组同轴安装在一起的多片式离合器,它们都被安装在一个充满液压油的密闭油腔里,因此湿式离合器结构有着更好的调节能力和优异的热熔性,它能够传递比较大的扭矩。

□湿式双离合变速器。

干式双离合变速器,是指通过离合器从动盘上的摩擦片来传递扭矩。由于节省了相关液力系统,并且干式离合器本身所具有的传递扭矩的高效性。然而湿式离合器相比干式在换档滑摩时要消耗更多能量,因此干式系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同时,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要比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要轻。因为湿式双离合变数箱必须有液压泵、润滑液、冷却管和外部冷却系统,而干式则无需这些配件。这当然也是7速DSG双离合变速器的卖点之一。但是干式双离合变速器真的有这么好吗?

□干式双离合变速器。

该变速器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故还是得归结于干式变速器技术“先天”的不成熟。使用7速DSG双离合器的车主大部分都是在市区中使用,由于在市区行驶过程中,车辆始终是在走走停停的状态。而离合器片却始终处于半离合滑膜的状态,换档的过程当中,需要离合器的相互切换。但是由于走走停停的状态,所以导致离合器切换滑膜的次数增多,以至于离合器内部的温度增高。然而当离合器变速箱温度升高至一定程度后,离合器就无法工作了。如果磨损过重,则离合器就会面临报废的尴尬局面。这样一来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也就会增高不少。

这样看来,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热熔性,让它轻而易举地战胜了尚未成熟的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因为如今大部分的汽车都是在市区内行驶,所以讲究提高效率的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就显得有些“大而无当”。而且7速DSG的最大扭矩小于250Nm,这样的小型发动机,也成为了比较适合在POLO级别的车子上实用。因为扭矩的关系,搭载着这种“先进技术”的汽车,

也不会有太多驾驶乐趣的提升。

而现在最稳定最成熟的双离合变速器,还应该属于湿式双离合变速器,比如沃尔沃常用的Powershift变速器,该变速器是目前全球汽车业界技术最领先的变速器之一。配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湿式离合器,两个离合器交替工作,实现快速顺畅、转换无间的换档工作。该变速器也能够提供给驾驶员一种可以连序换档的自动变速器,就是沃尔沃的Geartronic手自一

体式变速器。而且Powershift在自动换档时也不会有任何动力损失,而且还兼顾了手排的经济性和自排的舒适性。可以提高非常大的驾驶乐趣。

所以我们现在也应该清楚,干式双离合变速器和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孰优孰劣了吧?现在沃尔沃均使用着Powershift双离合变速器和Geartronic手自一体式变速器。而后者现在也正好运用于新出的沃尔沃V60T5身上,相比于传统的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驾驶乐趣和换档的平顺感等性能上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在变速器方面,沃尔沃应该算是整个汽车行业中做的比较优秀的。同样注重安全的他们,是不会像大众那样,拿一个不成熟的产品让消费者的生命替他们的不成熟技术买单的。

当然干式双离合变速器也有它不可磨灭的优势,这也是整个变速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只是这项技术还没有成熟,如何解决变速器内的温度升高和磨损严重,也是今后干式双离合变速器需要攻破的技术难点之一。但是就目前来说,还是建议使用早已成熟的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来的要实际和妥当一些。

解析双离合变速器湿式与干式差别几何

近期双离合变速器被放到了消费者关注的风口浪尖上,一方面,国际大牌厂商的双离合变速器被爆出质疑可靠性声音,而另一方面,荣威、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则高调推出配备双离合变速器的新车。为何在双离合变速器在面临成熟考验的同时,依然会被消费者趋之若鹜?干式与湿式两种双离合变速器又代表着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做个简单的科普,希望大家在买车时能做到心里有谱。

什么是双离合变速器?

或许大部分消费者都是从大众的TSI+DSG黄金动力组合的宣传广告上才认识了双离合变速器这种技术,甚至很多人还认为这项技术是德国人发明的。其实双离合变速器的概念是1939年由法国人阿道夫·加尔奇(Adolphe Kégresse)最早提出的,最初希望应用于当时的雪铁龙Traction,这个时间甚至比自动变速箱的诞生时间都要早。

然而,双离合变速器由于较为复杂的机械构造,在当时电控技术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并未获得顺利发展,因而让自动变速器舒舒服服的过了好几十年没有竞争的日子,直到近几年才逐渐在大众等厂商的大力推广下逐渐“发迹”,成为与自动变速器、无级变速器并列的民用车主流变速形式之一。

很多人会想当然的将双离合变速箱看做是自动变速箱的升级版,实际上双离合与自动变速器是截然不同的技术,从工作原理上看,它更接近手动变速器,不同之处在于,双离合变速箱内部含两台自动控制的离合器,由电子控制及液压推动,能同时控制两台离合器的运作。

当车辆行驶时,一组齿轮首先处于啮合状态,而接近换挡时,下一个挡位的齿轮已被预选,只是与下一个挡位对应离合器仍处于分离状态;当换挡时,先前处于结合状态离合器分离,同时另一组离合器啮合,由于两组离合器片的动作是同步工作的,因此换挡过程中动力传递中断的时间微乎其微,几乎难以察觉到,因而保证了动力传递的持续性与连贯性。

以上图为例,为配合以上运作,它的传动轴运动时被分为两部分,红色部分为实心传动轴,绿色部分为空心传动轴。实心传动轴连接了1、3、5及倒挡,而空心传动轴则连接2、4及6挡,两台离合器各自负责一根传动轴的啮合动作,发动机动力便会由其中一根传动轴传递到车轮上。

双离合变速器没有传统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而是依靠离合器片的摩擦直接将扭矩传递到驱动轴上,因此不像液力变矩器那样损耗动力。但相应的,没有液力变矩器的缓冲作用,两组离合器片在换挡操作时,产生的冲击感也比较容易被感知到。

相信很多使用双离合变速器的车主都有遇到1、2挡切换时有顿挫、不顺畅的情况发生,但这种缺陷通过不断优化的换挡程序也在逐渐缓解,所以双离合变速器在换挡的平顺度上已经逐渐在缩小与自动变速器的差距。

干式与湿式又是怎么回事?

了解了双离合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接下来再解释干式与湿式离合器的区别。从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上,干式双离合与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不同之处在于双离合器摩擦片的冷却方式:湿式离合器的两组离合器片在一个密封的油槽中,通过浸泡着离合器片的变速器油吸收热量,而干式离合器的摩擦片则没有密封油槽,需要通过风冷散热。

以大众品牌所使用的DSG双离合变速箱为例,我们知道它拥有着两款双离合变速箱,一款六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一款七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它们二者由两个不同的制造商提供,六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由美国的博格华纳公司提供,而七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则有德国舍弗勒集团旗下的LuK公司提供。

两种双离合变速器各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首先看看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由于离合器片为液体冷却,热量传递效率高,因而具有散热效果好的优势。得益于这个保障,离合器的耐受能力要强过干式双离合变速器。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离合器片可以承受较大的动力传递,

也能更好的适应较为激烈的驾驶环境,因此在一些发动机功率和扭矩输出较大的车型上,往往采用的都是湿式双离合变速器。

还是以大众的DSG为例,只有配备2.0TSI或更高级别的发动机的车型,才会匹配6速湿式离合器,而1.2TSI、1.4TSI、1.8TSI等“小排量低功率”的发动机则与7速干式离合器匹配。因而湿式离合器容易给人留下了“档次更高”的印象,实际上这也与动力的匹配和制造成本息息相关。

配备湿式双离合变速器代表车型

大众DSG双离合变速器有广泛应用,在国内销售的车型中,只有搭载2.0TSI 发动机或更高级别发动机的车型,例如迈腾、帕萨特和CC的2.0TSI、3.0L V6FSI 版本、高尔夫GTI、速腾GLi等车型配备的都是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这台来自博格华纳的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整体品质还是比较稳定的,而从4月国产车销量统计看,大众品牌在华销售基本没有受到DSG事件的影响。

福特的Powershift双离合变速器是由福特集团与格特拉克(Getrag)变速箱厂共同研发的。这台双离合变速器在国内率先搭载在蒙迪欧致胜上的2.0T车型上,这也是一台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可承受最大达450N·m的扭矩,应对蒙迪欧致胜高低两个功率版本的2.0T发动机完全胜任。

在自主品牌阵营中,也有采用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车型。5月4日上市的新款荣威550就是这类代表。它配备的TST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也可承受最大360N·m的扭矩,对于这款车1.8L DVVT和1.8T两台发动机来说,仍有很大余量。纵观同级别车型,荣威550是为数不多在20万元以内的价格区间、低于2.0T 动力级别的车型中采用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轿车,单从变速器规格来说,荣威550的确比较厚道。

荣威550的湿式双离合器采用的是来自博格华纳的技术,虽然作为一台全新车型,荣威550的TST双离合变速器尚缺乏实际使用的口碑,但湿式双离合变速器散热效率高、耐受性好的先天优势多少能让消费者先行安心。

再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双离合变速器由于换挡速度更快、动力衔接几乎没有中断,在很多追求性能表现的车型上逐渐受到认可,特别是在超级跑车上也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像法拉利已经全面用双离合变速器取代了之前主推的序列式变速器,而保时捷的PDK双离合变速器也成为比手动挡速度更快的选择,另外像

日产GT-R、迈凯轮MP-4甚至布加迪威航都采用的是双离合变速器,当然,为了应付这些顶级性能车惊人的动力,湿式离合器是必然的选择。

既然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已经有如此的泛用性,那么为什么还要再开发干式双离合器呢?因为湿式离合器的油浸冷却方式注定它的构造更复杂、体积和重量也相应增加。而最重要的是,作为汽车核心部件之一,湿式双离合器的制造成本要比结构相对简单的干式双离合器高不少,这对于保时捷、法拉利等超级跑车或奥迪、宝马这些豪华品牌影响不大,因为它们的工程师在选择零件或材料时可以不计成本,而普通的民用车显然无法这样做。

所以干式双离合器是以相对简单、低成本的方式出现的,应对大众化消费的双离合变速器。由于结构简单,其体积、重量都比湿式双离合变速器要小,这样才适合紧凑型、小型车本已受限的机械空间。另外,湿式双离合的冷却液(油)需要定期更换保养,而干式双离合变速器在保养上也更经济省心。

相应的,干式双离合变速器的散热能力、耐受性都比湿式离合器较为逊色,可承受的扭矩也较低。但较为低廉的制造成本使得它更能普及到普通民众买得起的车上。同时,这类家用车并非鲜明的性能趋向,发动机动力储备也不算强大,采用干式双离合器就足以应对,而消费者则能以较低的购买花销和保养成本,同样享受到双离合变速器带来的驾驶乐趣、效率方面的出色体验。

配备干式双离合变速器代表车型

相比2.0TSI或更高级发动机才配备的6速双离合,大众旗下的7速DS G变速器无疑更“有人缘”,它的泛用程度要高得多,从1.2TSI、1.4TSI到1.8TSI 的多款发动机,从小型车(例如西雅特新Ibiza)到中型车(例如大众迈腾)都有覆盖。得益于较低的制造成本,也让其备受大众集团青睐。

而福特的Powershift也有干式双离合版本,这就是应用于新福克斯和新嘉年华上的6HDT250,这台变速器的最大扭矩承受为250N·m,可以看到比蒙迪欧致胜采用的6HDT450的450N·m低了不少,但应对2.0L自然吸气或更低动力级别的发动机,依然没有太大压力。根据福特的资料,6HDT250比老款福克斯的4AT 变速器效率提升达到10%-20%,而且这台干式双离合变速器的传动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内部动力消耗少,也是其优点之一。

总结:现阶段双离合变速器已经与自动变速器、无级变速器构成分庭抗礼之势,基于不同的工作原理的特性,三种“自动”变速机构在一定时间内将会并存下去,谁能够彻底取代谁还难以下结论。这其中作为新秀的双离合变速器由于给人较高的科技感、较为动感、迅速的换挡体验方面的特征,应该会受到对驾驶乐趣有较高要求消费者的认同。

而选择双离合变速器的用户,无论干式还是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其实只要明白,两种双离合变速器是应动力级别、车型特性,以及价格定位等因素而有所差异,但实际使用中,并不会有太多差别

随着配备LuK干式双离合器的7档DSG变速箱投入量产,DSG变速箱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而双离合器变速器DSG的双离合器从湿式到干式用了5年的时间

最新的7档DSG变速箱对未来汽车双离合器系统的发展有指导性的意义,它带来了灵便、运动的同时还具有舒适的驾驶感受。自从大众汽车在2003年投入市场6档DSG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便开启了变速器的一个新时代,除了大众汽车在新技术上的大力投入外也与零部件商在新技术领域的大力拓展密不可分。站在大众第一代DSG背后的是博格华纳,在为大众DSG提供湿式双离合器,而站在第二代DSG背后的又会是谁?

在今年春天大众汽车发布了7档DSG变速箱,除了增加了一个档位外,与6档DSG最大的区别是采用了干式双离合器。这次又是哪家零部件商为大众提供了核心部件——干式双离合器?那就是总部位于德国巴登州Buehl的LuK公司,作为业界离合器和变速箱系统的专家,通过和大众汽车紧密合作,开发了这款最新的干式双离合器。它在燃油经济性方面与配备湿式双离合器的变速箱比更胜一筹,和传统的手动变速箱相比,节省油耗可达6%左右。

双离合器的诞生使换档时动力中断、乘客“点头”的现象成为了历史。作为DSG变速箱心脏的LuK干式双离合器工作原理很简单:LuK的双离合器由两个离合器组成。其中一个离合器和变速箱的奇数档输入轴相连:1档、3档、5档和7档;而另一个离合器则控制着偶数档位输入轴:2档、4档、6档及倒档。举例来说,当车辆在2档行驶时,3档已处于挂档状态(只是3档离合器没有啮合)。整个换档过程将因此可以快速、运动并且平顺地进行,不会出现扭矩中断的现象。换档通过电液操控机构完成,驾驶者几乎感觉不到瞬间换档和单个离合

器的断开和闭合。

6档DSG的多片式双离合器是在冷却油槽中以“湿式”运行,而LuK的双离合器为干式结构。湿式双离合器的扭矩传递通过浸没在油中的湿式离合器摩擦片来实现,而干式的则通过离合器从动盘上的摩擦片来传递扭矩。由于节省了相关液力系统以及干式离合器本身所具有的传递扭矩的高效性,干式系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同样是1.9TDI(105PS/77kW)的发动机,配备7档DSG 变速箱的要比6档湿式双离合器变速节省超过10%的燃油。

“干式”双离合器这一设计带来了许多好处,最主要的是使变速箱系统的效率得以显著提高。另外,新一代DSG变速箱省去了吸滤器、油冷器以及变速箱壳体中的高压油管,与普通手动变速箱一样,变速箱油只用于变速箱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和冷却。因而7档DSG变速箱油仅需要1.7升变速箱油,而6档DSG 变速箱则需要6.5升。“干式”双离合器好处虽多,但在扭矩传输上受到了限制,新一代DSG变速箱适用于所有最大扭矩小于250Nm的“小型”发动机。

总体来讲,干式双离合器的外形尺寸比湿式双离合器稍大。这是由双离合器的布局和所选用的摩擦材料所决定的。由于7档DSG变速箱的干式双离合器的外形尺寸稍大,因此,其余部分就要设计得更为紧凑,以使它能够装备于Polo 级别的小型轿车上。

自2004年以来,LuK公司就和大众汽车在DSG减振零部件开发方面开始了紧密的合作,该款DSG技术变速箱里的扭振减振器——双质量飞轮也是LuK 的产品。LuK的双离合器从2008年年初开始已被运往大众在德国Ka ssel的变速器工厂,位于Buehl的LuK工厂已为大批量生产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关于舍弗勒集团:总部位于德国的舍弗勒集团旗下拥有三大知名品牌:

INA,LuK和FAG,是全球汽车行业和滚动轴承业领先的制造商)关于DSG变速箱的一组数字

*0.4升:同样装备122马力TSI发动机的Golf轿车,配备7档DSG

的车型比配备6档手动变速箱的车型每百公里油耗少0.4升

*1.7升:7档DSG变速箱需要1.7升变速箱油

*6.5升:6档DSG变速箱需要6.5升变速箱油

*6款车型:目前大众汽车有6款车型可配备7档DSG变速箱

*70公斤:7档DSG变速箱重70公斤

*93公斤:6档DSG变速箱重93公斤

*105马力:目前匹配DSG变速箱“最小”的发动机功率为105马力

*300马力:目前匹配DSG变速箱“最大”的发动机功率为300马力

*140℃:6档DSG变速箱机电控制模块工作环境(变速箱油)最高温度为140℃

*250Nm:7档DSG变速箱匹配的发动机的最大扭矩为250Nm

*350Nm:6档DSG变速箱匹配的发动机的最大扭矩为350Nm

以上数据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采用了干式/湿式双离合器。

双离合器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是发动机与变速器动力传递的“开关”,它是一种既能传递动力,又能切断动力的传动机构。它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汽车能平稳起步,变速换挡时减轻变速齿轮的冲击载荷并防止传动系过载。在一般汽车上,汽车换档时通过离合器分离与接合实现,在分离与接合之间就有动力传递暂时中断的现象。这在普通汽车上没有什么影响,但在争分夺秒的赛车上,如果离

合器掌握不好动力跟不上,车速就会变慢,影响成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汽车工程界就弄出了一个双离合系统变速器,简称DSG(英文全称:Direct Shift Gearbox),装配在赛车上,能消除换档离合时的动力传递停滞现象。例如布加迪EBl6.4Veyron的新型7速变速器是装置了双离合器,从一个档位换到另一个档位,时间不会超过0.2秒。现在,这种双离合器已经从赛车应用到一般跑车上。奥迪汽车公司的新型奥迪TT跑车和新奥迪A3都已经装置了这种DSG。这些汽车装配DSG的目的是可以比自动变速器更加平顺地换档,不会有迟滞现象。

奥迪这种双离合系统变速器是一个整体,有6个档位,离合器与变速器装配在同一机构内,两个离合器互相配合工作。这好比喻一辆车有两套离合器,正司机控制一套,副司机控制另一套。正司机挂上1档松开离合踏板起步时,这时副司机也预先挂上2档但踩住离合踏板;当车速上来准备换档,正司机踩住离合踏板的同时副司机即松开离合踏板,2档开始工作。这样就省略了档位空置的一刹那,动力传递连续,有点象接力赛。双离合系统两套离合器传动系统,通过电脑控制协调工作。

当汽车正常行驶的时候,一个离合器与变速器中某一档位相连,将发动机动力传递到驱动轮(图中是1档正在使用,黄色是传动路线);电脑根据汽车速度和转速对驾驶者的换档意图做出判断,预见性地控制另一个离合器与另一个档位的齿轮组相连,但仅处于准备状态,尚未与发动机动力相连换档时第1个离合器断开,同时第2个离合器将所相连的齿轮组与发动机接合。除了空档之外,一个离合器处于关闭状态,另一个离合器则处于打开状态。

两根传动轴分别由第一、第二离合器控制与发动机动力的连接与断开,分别

负责1、3、5档和2、4、6档的档位变换。考虑到零件使用寿命,设计人员选择了油槽膜片式离合器,离合器动作由液压系统来控制。

湿式离合器设计计算

3.2多片湿式离合器的设计 3.2.1摩擦副元件材料与形式 离合器的结构中,摩擦片对离合器工作性能影响很大,而摩擦片材料的选择就尤为重要。下面进行摩擦副元件的选择: 离合器摩擦副元件由摩擦元件及对偶元件两部分组成。其特点是:可在主、从动轴转速差较大的状态下接合,而且接合时平稳、柔顺。离合器摩擦副(又称摩擦对偶)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金属性的,它的摩擦衬面具有金属性质,如钢对钢,钢对粉末冶金等;第二类是非金属性的,它的摩擦衬面摩擦材料具有非金属性质,如石墨树脂等,它们的对偶可用钢和铸铁。对于坦克离合器摩擦副,由于其工况和传递动力的要求,选择金属型摩擦材料。目前广泛应用的是铜基粉末冶金,它的主要优点是: 1、 有较高的摩擦系数,单位面积工作能力为0.22千瓦/F p FA A =厘米2; 2、 在较大温度变化范围内,摩擦系数变化不大; 3、 允许表面温度高,可达350C ,非金属在250C 以下。故高温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 4、 机械强度高,有较高的比压力; 5、 导热性好,加上表面开槽可获得良好冷却,允许较长时间打滑 而不致烧蚀。 此次设计选择摩擦副材料为钢对铜基粉末冶金,根据坦克设计180页表6—1可得:可取摩擦副的摩擦系数μ=0.08,许用压强[]p =4MPa 。 3.2.2摩擦转矩计算 多片摩擦离合器的摩擦转矩fc T 与摩擦副数、摩擦系数、压紧力和作用半径有关。其关系式为: e fc z T Fr μ=

式中fc T —摩擦转矩()N M ?; μ—摩擦系数,从动力换档传递扭矩出发,取动摩擦系数; F —摩擦片压紧力()N ; e r —换算半径,将摩擦力都换算为都作用在这半径上; z —摩擦副数。 下面求换算半径e r :(如下图示) 一对摩擦副上一个单元圆环的摩擦转矩为: fc dT p dA μρ=??? 式中 p —单位压力或比压; ρ—圆环半径; dA —单位圆环面积。 而 2dA d πρρ=? 带入前式可得 22fc dT p d πμρρ= 摩擦副全部面积的摩擦转矩为 ρυπd p u T R r fc ?=22 式中r 、R —分别为摩擦片的内外半径。 单位圆环上的压紧力为 2dF pdA p d πρρ==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设计毕业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摘要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由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发展而来,它综合了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AT)和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的优点,能够实现动力换挡、减少了换档时间、提高了换档品质、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和操纵性。 本设计以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基础,针对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设计方法,分析了各种不同变速器的布置方案并选定了本变速器的最终布置方案。对变速器中的主要零件包括齿轮形式、换挡结构形式作了阐述并进行了选择并对变速器的传动比的范围、中心距做初步的选择和设计。对变速器中的齿轮的模数、压力角、螺旋角、进行了选择并计算出齿轮其他的相关参数和对齿轮的校核。对轴的结构尺寸进行设计和轴承的选用并对其进行了校核。 关键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传动比;齿轮;轴 ABSTRACT DCT duo to Mechanical Transmission.Itinherits the advantages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AT) and 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MT).It has the ability of power shifing that can reduce shift time andimprove shift quality.And the comfort and maneuverability of vehicle will be greatly improved. In this thesis,the study of dry type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is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DCT. For dry-type dual-clutch automatic transmission design, analyzed the layout of the various transmission options and selected the final layout of the transmission scheme. The major part of gear, including gear form, elaborated shift structure and make the choice and range I

菲亚特双离合变速器简介

菲亚特双离合变速器简介 在这个凡事都讲究效率的年代,各品牌纷纷琢磨着如何提高自己的动力核心技术。菲亚特也在此时推出了六速干式双离合变速器,并将其搭载于菲翔上,渴望凭借这项技术提高菲翔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这款变速器。

菲亚特六速干式双离合变速器由菲亚特动力科技公司(FPT)研发,世界著名供应商马瑞利集团参与了研发,博格华纳集团也首次将dualtronic技术(博格华纳双离合技术的专利名称)用在干式离合器上。他们分别为这款双离合变速箱提供了机油泵和液力控制单元--即滑阀箱(换挡、离合器控制)等核心部件。这款双离合变速箱已经搭载在旗下菲亚特菲翔上。 C635双离合变速器已搭载在菲亚特菲翔上

干式双离合器由于没有油液散热的环境,所以扭矩承受能力一般比湿式结构的双离合变速器低。我们看到菲亚特C635达到了350牛?米,在三款变速箱中非常突出。另外,只有福特6DCT250的控制机构采用了电机,大众和广汽的双离合变速器均采用液压控制的方式。

注:厂家仅给出各挡位的速比范围,针对匹配的发动机不同,速比也会在这个范围内做出相应的改变。 换挡控制机构采用外挂式而非集成式 看过这款双离合变速器后,我发现它与大众DQ200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控制机构全部外挂,而大众DQ200则全部集成在一起。这就会使其相对于集成式的变速箱体积偏大,但在维修时会更方便。

总结:这款从外观上看,控制机构并没有集成化。这直接导致变速器的尺寸较大,但在维修时相对于集成式更方便拆卸。在数据上,350N?m的最大扭矩传输值确实非常出色,我们也期待它能在国产车型上有所体现。

双离合器解析:从湿式到干式

双离合器解析:从湿式到干式 引言:随着配备LuK干式双离合器的7档DSG变速箱投入量产,DSG变速箱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而双离合器变速器DSG的双离合器从湿式到干式用了5年的时间 随着配备LuK干式双离合器的7档DSG变速箱投入量产,DSG变速箱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而双离合器变速器DSG的双离合器从湿式到干式用了5年的时间 最新的7档DSG变速箱对未来汽车双离合器系统的发展有指导性的意义,它带来了灵便、运动的同时还具有舒适的驾驶感受。自从大众汽车在2003年投入市场6档DSG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便开启了变速器的一个新时代,除了大众汽车在新技术上的大力投入外也与零部件商在新技术领域的大力拓展密不可分。站在大众第一代DSG背后的是博格华纳,在为大众DSG提供湿式双离合器,而站在第二代DSG背后的又会是谁? 在今年春天大众汽车发布了7档DSG变速箱,除了增加了一个档位外,与6档DSG最大的区别是采用了干式双离合器。这次又是哪家零部件商为大众提供了核心部件——干式双离合器?那就是总部位于德国巴登州Buehl的LuK公司,作为业界离合器和变速箱系统的专家,通过和大众汽车紧密合作,开发了这款最新的干式双离合器。它在燃油经济性方面与配备湿式双离合器的变速箱比更胜一筹,和传统的手动变速箱相比,节省油耗可达6%左右。 随着配备LuK干式双离合器的7档DSG变速箱投入量产,DSG变速箱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而双离合器变速器DSG的双离合器从湿式到干式用了5年的时间

最新的7档DSG变速箱对未来汽车双离合器系统的发展有指导性的意义,它带来了灵便、运动的同时还具有舒适的驾驶感受。自从大众汽车在2003年投入市场6档DSG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便开启了变速器的一个新时代,除了大众汽车在新技术上的大力投入外也与零部件商在新技术领域的大力拓展密不可分。站在大众第一代DSG背后的是博格华纳,在为大众DSG提供湿式双离合器,而站在第二代DSG背后的又会是谁? 在今年春天大众汽车发布了7档DSG变速箱,除了增加了一个档位外,与6档DSG最大的区别是采用了干式双离合器。这次又是哪家零部件商为大众提供了核心部件——干式双离合器?那就是总部位于德国巴登州Buehl的LuK公司,作为业界离合器和变速箱系统的专家,通过和大众汽车紧密合作,开发了这款最新的干式双离合器。它在燃油经济性方面与配备湿式双离合器的变速箱比更胜一筹,和传统的手动变速箱相比,节省油耗可达6%左右。 博格华纳生产的湿式双离合器 双离合器的诞生使换档时动力中断、乘客“点头”的现象成为了历史。作为DSG变速箱心脏的LuK干式双离合器工作原理很简单:LuK的双离合器由两个离合器组成。其中一个离合器和变速箱的奇数档输入轴相连:1档、3档、5档和7档;而另一个离合器则控制着偶数档位

离合器扭矩匹配和干式双离合器变速箱的校准

1.介绍 双离合变速器(DCT)功能在驾驶性能方面可以媲美传统自动变速箱而且在燃油经济性方面甚至比手动变速箱更好。由于这些优点,在汽车行业中有一个持续的趋势发展市场上的DCT车辆,它很省油,而且没有降低驾驶性能。它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配备双离合变速器的车辆将有显著的市场份额。 在发射和转移过程中的离合器扭矩控制是车辆的DCT传动系统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运动学里,齿轮在双离合器变速器换档是类似于在传统的自动变速器中的离合器到离合器换档。通过分析和实验手段得到的许多有价值的研究都已成功进行在传播动力学和控制区。在福特汽车研究实验室中的研究人员是其第一次通过计算机建模和测试定量分析动态瞬变在传输过程中的变化。迎面而来的在非持续离合器的同步中,在具有离合器至离合器换档模式的自动变速器中采用液压冲洗阀已经实现。已经开发了的集成发动机控制系统和离合器的扭矩控制策略,优化了生产的车辆的起步和换挡品质。上文提到的研究和开发已使提高技术传统的自动变速器的成熟度成为可能。 尽管离合器至离合器换档的特性相似,双离合器变速器不同于传统的自动变速器,在该后变速器具有发动机输出与变速器输入之间的变矩器。因为液力变矩器靠垫动力总成动态瞬变的存在,使得有利于平滑车辆发射过程和变化。不带扭矩转换器的缓冲效果,离合器扭矩控制要求精度高,实现发射和移动,品质媲美自动变速器。在以前的文章中,作者提出、分析了系统模型双离合器变速箱的动态行为和验证基于原型车的测试模型模拟。作为进一步研究,本文介绍的工作集中在离合器扭矩制定和校准的干式双离合器传输。首先,在理论上或标称离合器转矩相关参数,基于该假设,即摩擦功率是恒定的摩擦盘面上的离合器设计参数。此配方提供了基础的设计离合器及其执行机构。其次,根据动力系统动力学的算法是建立离合器扭矩的计算转变期间,在发射和在两个离合器的离合启动。这个算法使用车轮速度传感器的数据作为输入并能够准确地计算离合器扭矩,而两个离合器都滑倒在实时的基础。该算法具有几个优点:a)它使离合器扭矩的测定不使用摩擦盘的摩擦系数而变化为温度的函数;b)其提供了对校准的设计和控制变量的离合器扭矩的有效途径离合器和致动器;C)它提供了在实时离合器的扭矩和离合器的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可靠操作自适应发送控制。第三,分析制定和算法的离合器扭矩的计算是验证对地面验证试验数据,分析和测试数据之间取得值得称赞的协议。 2.分析离合器扭矩配比 2.1执行机构运动学和离合器扭矩 离合器中的一个结构和其在干式离合器制动器的DCT[9]示于图1。另一个离合器和执行器装配有类似的设计。从安全方面考虑常开离合器设计应用于DCT中。如图离合器执行器(或控制器)由电机,弹簧,螺丝和滚轮组成。当电动机转动时,辊位移沿螺杆的距离,创造了杠杆作用在分离轴承上的轴向力。这个力,然后被水平的压力板放大,从而导致该夹在摩擦盘上的压力。对于给定的离合器制动器设计中,离合器扭矩是一个由螺钉参数相关的辊子位移马达旋转角度的函数。 在本文中,不断的摩擦功率的概念(离合器滑移时的动能摩擦工作的转换率)是用于标定离合器扭矩的。基于这个假设,能量转换率是 表示如下: f?p?v=Ct 其中,f为摩擦盘的摩擦系数,P是压力,v是一个可见的点处的相对速度,而Ct是单一区域的转化率上的摩擦面的能量。根据这一假设,在任何时候,在磁盘表面上的压力可表示为,

《乘用车自动变速箱湿式多片离合器》编制说明

《乘用车自动变速箱湿式多片离合器》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乘用车自动变速箱湿式多片离合器》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立项。文件号中汽学函【2018】208号,任务号为2018-72。本标准由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研究制定。 2编制背景与目标 随着客户对整车驾驶变速换挡舒适性、变速反映时间等要求日益增多,乘用车自动变速器结构的完善及实验的要求日趋重要,国内主机厂对乘用车自动变速器性能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国内外没有成熟完善的产品标准来支持指导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开发,导致国内乘用车自动变速箱湿式多片离合器技术不够成熟完善,性能、质量等相关技术指标较为薄弱。通过标准形成,建立乘用车自动变速箱湿式多片离合器标准,服务乘用车自动变速箱湿式多片离合器行业的健康发展。 目标:提供乘用车自动变速箱湿式多片离合器设计制造、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含行业各类乘用车自动变速箱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技术、试验验证等要求,为企业提供乘用车自动变速箱湿式多片离合器研发验证和测试所需的规范。 3国内外标准现状 (1)国内外对该技术研究情况说明; 目前国内自动变速器开发尚属于初步阶段,而对于离合器的设计多属于外资企业提供的封闭式总成,对国内的开放技术有限,造成国内的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技术积累匮乏。目前国内湿式多片离合器总成产品多为采购国外产品,对于离合器总成的测试方法具有GB/T 15141-2009 湿式离合器摩擦元件试验方法,对于总成技术要求及其他分零件的结构,材料选型等暂无标准。我国的GB/T 10043 《离合器分类》中1.1.1.1.6提到了湿式多片离合器,但无详细标准支持。国外已有的SAE J286是适用于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摩擦片的测试标准因此可见国内外均无明确的湿式多片离合器的相关技术参数和试验方法的标准。 (2)相关国内外标准情况; 总体来说,湿式多片离合器在国内外标准主要是SAE J 286和GB/T 15141-2009 ,这两个标准都是针对其内部摩擦片的测试方法的定义,缺少湿式多片离合器总成的

大众的双离合器DSG+7速变速箱简介

大众的双离合器DSG 7速变速箱简介https://www.doczj.com/doc/b717132815.html,/2010-10-18 19:40来源:腾讯汽车网友评论 (0) 传统汽车有着手动挡与自动挡的差别,手动挡操控时因需要踩踏离合器而显得复杂一点,但是车辆的反应比较迅速直接,而自动挡则反之操控简单但反应略微有点迟滞,于是真正专业的跑车往往提供手动挡让行能够充分享受到驾驶的乐趣。德国大众的一项新发明使得既想轻松驾驶,又不愿意放弃迅捷反应的驾驶乐趣的人们有了另一个选择――双离合(DSG),人们可以如驾驶自动挡车那样,轻松地将跑车开出专业赛车般的凌厉 离合器的运作 离合器位于汽车引擎与变速器之间,是引擎与变速器动力传递的“开关”,它既能传递动力,又能切断动力,其主要作用是保证汽车能平稳起步行进,同时通过变换挡位以减轻变速齿轮的冲击力,让汽车或快或慢的行进更加平顺。就是在这个汽车换挡时的分离与接合之间,会有动力传递暂时中断的现象,如何控制协调就成为问题。手动切换往往迅速合理,但这需要驾驶经验与正确判断的支持,自动切换则依靠电脑的控制往往按部就班反应较慢。双离合就是针这一情况的完善化设计。

双离合结构反应更迅速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双离合变速器系统(简称DSG,英文全称:DirectShiftGearbox)就已经被装配在赛车上。大众旗下的奥迪TT、A3等,率先将这项原本属于赛车的技术“民用化”。由于双离合结构的应用,汽车能够更加平顺地换挡,从而消除了换档离合时的动力传递停滞现象,从一个挡位换到另一个挡位,时间不会超过0.2秒。 其基本原理是在车内设置有两组离合器以及相对应的换挡齿轮组,其中离合器1负责控制1、3、5等奇数挡与倒挡以及相对应的齿轮,离合器2负责控制2、4、6等偶数挡与以及相对应的齿轮。所以当司机挂上1挡起步时,电脑根据汽车速度和转速对驾驶者的换档意图作出判断,预见性地控制另一个离合器与另一个挡位的齿轮组相连,这样等到真正需要换挡时反应就特别迅速,不会有太大的迟滞。 实际效果:方便与灵活 与传统的手动挡相比,双离合变速器系统使用更方便,因为该系统实际上使手动变速箱变成为了另一种新型的自动变速器,只是不过它比传统的自动挡反应更加快速、顺畅,当然还具有的特性。 有人曾经以大众高尔夫R32为例做过比较,选用了双离合变速器系统的车型0到100 公里加速只需6.4秒,甚至比普通手动变速箱反应更快,最高时速达到250公里,同时百公里油耗只有10.2升,也比手动挡车型节省了1.3升。 随着双离合变速器系统的不断完善,大众与奥迪旗下诸多车型,包括高尔夫、途安以及A3、TT,还有西雅特与斯科达的部分柴油、汽油车都搭配了这种新型变速器。以跑车专煮称的保时捷则自行开发了一套名为PDK(Porsche Doppel Kupplungen)的双离合变速器系统,该系统有着浓厚的F1风格,通过方向盘上的拨片来实现变挡,有人预计保时捷的大多数车型将把这个双离合器变速箱作为选装件或是作为高端车型的必备件。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双离合变速器系统已经不再是大众一致力于开发的技术了:有消息称,马新M3配置7速双离合变速器,并于2008年率先在欧洲上市。马新M3装备的这种7速双离合变速器,被命名为MDCT(MDual Clutch Transmission)。它使得汽车换档时间更为迅捷短促,从而提升整车运动的性能,使讲求加速性的性能迷们获得更短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日本三菱汽车也公布了其研发成果:SST(Sport Shift Trans-mission)系统,该系统是一套双离合器手自一体变速器,通过把驾驶者从操作离合器的需求中解放出来实现更快的换档。 由此看来,双离合变速器技术今后不仅会有更多的实用性变化,而且能够在短时间里迅速地普及,颇为值得爱车一族多加关注。 对其工作原理和实用优势,相信关注过的消费者已不陌生。但是,从我们收到的反馈看,不少网友还是误读了双离合变速器的不少东西。 ● 6速和7速

乘用车自动变速箱湿式多片离合器

乘用车自动变速箱湿式多片离合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自动变速箱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主要技术要求、内部关键结构及材料选择、试验条件及接收标准、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自动变速箱湿式多片离合器(以下简称离合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042-2017 离合器术语 GB/T 10043-2003 离合器分类 GB/T 15141-2009 湿式离合器摩擦元件试验方法 GB/T 25915.1-2010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1部分空气洁净度等级 GB/T 30512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DIN EN 10083-3 淬火和回火钢.第三部分合金钢的交货技术条件 JIS 5302 铝压铸件材料标准 JIS G4051 机械制造用碳素钢钢材材料标准 MPIF 35-2007 结构件材料标准 SAE J200 橡胶材料分类系统标准 SAE J403 碳素钢的化学成本标准 SAE J1392 (R)钢、高强、热轧薄板及带材、冷轧薄板及镀膜薄板标准 SAE J404 合金钢的化学成分标准 SAE J286-1996 SAE第2号离合器摩擦试验机械指南(SAE No.2 Clutch friction test machine guidelines) ISO 16232-3 道路车辆液压管路部件清洁度第3部分:压力漂洗萃取污染物的方法(Road vehicles - Cleanliness of components of fluid circuits - Part 3: Method of extraction of contaminants by pressure rinsing) ISO 16232-7 道路车辆液压管路部件清洁度第7部分:显微分析测量粒径和计数(Road vehicles - Cleanliness of components of fluid circuits - Part 7: Particle sizing and counting by microscopic analysis) IATF 16949:2016 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应用ISO 9001:2016的特别要求(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SO 9001:2016 for automotive production and relevant service part organizations)

离合器设计

第1章绪论 1.1引言 以内燃机在作为动力的机械传动汽车中,离合器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离合器通常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其主动部分与发动机飞轮相连,从动部分与变速器相连。为各类型汽车所广泛采用的摩擦离合器,实际上是一种依靠其主、从动部分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机构。离合器的主要功用是切断和实现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的接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在换挡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档齿轮间的冲击;在工作中受到较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以防止传动系个零部件因过载而损坏;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音。 1.2离合器的发展 在早期研发的离合器结构中,锥形离合器最为成功。它的原型设计曾装在1889年德国戴姆勒公司生产的钢制车轮的小汽车上。它是将发动机飞轮的内孔做成锥体作为离合器的主动件。采用锥形离合器的方案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中叶,对当时来说,锥形离合器的制造比较简单,摩擦面容易修复。它的摩擦材料曾用过骆毛带、皮革带等。那时曾出现过蹄-鼓式离合器,其结构有利于在离心力作用下使蹄紧贴鼓面。蹄-鼓式离合器用的摩擦元件是木块、皮革带等,蹄-鼓式离合器的重量较锥形离合器轻。无论锥形离合器或蹄-鼓式离合器,都容易造成分离不彻底甚至出现主、从动件根本无法分离的自锁现象。 现今所用的盘式离合器的先驱是多片盘式离合器,它是直到1925年以后才出现的。多片离合器最主要的优点是,汽车起步时离合器的接合比较平顺,无冲击。早期的设计中,

多片按成对布置设计,一个钢盘片对着一青铜盘片。采用纯粹的金属的摩擦副,把它们浸在油中工作,能达到更为满意的性能。 浸在油中的盘片式离合器,盘子直径不能太大,以避免在高速时把油甩掉。此外,油也容易把金属盘片粘住,不易分离。但毕竟还是优点大于缺点。因为在当时,许多其他离合器还在原创阶段,性能很不稳定。 石棉基摩擦材料的引入和改进,使得盘片式离合器可以传递更大的转矩,能耐受更高的温度。此外,由于采用石棉基摩擦材料后可用较小的摩擦面积,因而可以减少摩擦片数,这是由多片离合器向单片离合器转变的关键。20世纪20年代末,直到进入30年代时,只有工程车辆、赛车和大功率的轿车上才使用多片离合器。 早期的单片干式离合器由与锥形离合器相似的问题,即离合器接合时不够平顺。但是,由于单片干式离合器结构紧凑,散热良好,转动惯量小,所以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经常采用它,尤其是成功地开发了价格便宜的冲压件离合器盖以后更是如此。 实际上早在1920年就出现了单片干式离合器,这和前面提到的发明了石棉基的摩擦面片有关。但在那时相当一段时间内,由于技术设计上的缺陷,造成了单片离合器在接合时不够平顺的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单片离合器的从动盘金属片上是没有摩擦面片的,摩擦面片是贴附在主动件飞轮和压盘上的,弹簧布置在中央,通过杠杆放大后作用在压盘上。后来改用多个直径较小的弹簧,沿着圆周布置直接压在压盘上,成为现今最为通用的螺旋弹簧布置方法。这种布置在设计上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使压盘上的弹簧的工作压力分布更均匀,并减小了轴向尺寸。 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技术上的改进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首选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因为它具有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散热性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尺寸紧凑、分离彻底等优点,

国内外双离合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双离合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级公路的快速修建,运输市场对重型车的档次要求越来越高。高效率、高可靠性、低成本、快速安全的先进车型的需求量将大幅增长,而双离合器可以使变速器同时有两个档位啮合,使换档操作更加快 非常小等优点,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从而在汽车离合器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关键词:国民经济发展双离合器应用 1双离合器变速器技术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双离合器变速器(DCT)的概念到目前已经有六七十年的历史。早在1939年德国的K é gresse.A第一个申请了双离合器变速器的专利,提出了将手动变速器分为两部分的设计概念,一部分传递奇数档,另一部分传递偶数档。且其动力传递通过两个离合器联结两根输入轴,相邻各档的被动齿轮交错与两输入轴齿轮啮合,配合两离合器的控制,能够实现在不切断动力的情况下转换传动比,从而缩短换档时间,有效提高换档品质,该变速器曾经在载货车上进行过试验,限于当时的控制技术,这种变速器并没有投入批量生产。随后在20世纪80年代,保时捷也发明了专用于赛车的双离合变速器(PDK),但也未能将DCT技术投入批量生产。 1985年,大众公司在奥迪Sport Quattro S1赛车上采用了双离合器变速器技术,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双离合器控制技术逐渐得以成熟,大众汽车公司和博格华纳首先携手合作生产将它放置在量产主流车型一奥迪车上,并给它命名为直接换档变速器Direct-Shift Gearbox(DSG)。并于2002年首次向世界展示了这一技术创新。2003年推出了6档DSG变速器,成为首个提供双离合器系统的整车厂。2006年,大众又率先在奥迪TT 3.2车型上应用了DSG变速器,随后DSG 产品陆续配套到了大众捷达、大众途安、大众第五代高尔夫、大众宝来、奥迪A3、奥迪TT、Seat、Skoda等众多车型。目前已创下超过100万件的销售纪录。近日大众公司又发布了一款最新研制的7档DSG变速器,代号为DQ200。它使用了一对干离合器片代替了原来6档DSG变速器的液体调节双离合器片,其换档效率和动力传递有了明显的提升。作为创新型变速器的实际开发者之一的德国顶尖跑车专业品牌一保时捷

奥迪q5变速箱故障,湿式双离合变速箱问题如何解决

奥迪q5变速箱故障,湿式双离合变速箱问题如何解决 这是一款奥迪Q5 2.0T 七速湿式变速箱 先说干湿的区别: 这里指的是离合器是否有油液浸泡的区别。 干式双离合,就是变速器的离合器是处在相对干燥的空间里的,优点是成本低、结构也更简单;缺点就是离合器是干磨,承受的扭矩不算很大(不能和扭矩输出太大的发动机匹配),还有就是离合器频繁动作和频繁半联动的时候容易过热(典型的情况就是走走停停的堵车环境)。 湿式双离合,离合器会浸泡在油液里,优缺点和干式差不多是相反的。 双离合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两套手动变速器组成的,一般相连的档位会被错开布置在两套齿轮上,两个离合器分别控制两套齿轮与发动机的连接与断开。 双离合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可以预先把下一个要换的档位先结合好(预先结合的这个档位所在的齿轮组处于与发动机断开连接的状态),等到需要换到这个档位的时候,只需要分离原先结合着的离合器,同时结合上另外一个离合器就可以完成换挡。 你从红绿灯起步开始,双离合先结合1档,同时预先结合好2档;等加速到了要升档的时候,两个离合器一分一合,换挡完成,快如闪电;同时电脑认为你还会继续提速,所以1档齿轮就脱开了,预先把3档结合好了,只等着你加速到了换挡时机再来一次快如闪电的。 在来说说这辆车的故障 这辆Q5有5年车龄,开了有大概12W公里。提速,升档完全没问题,偶尔在低速踩刹车2档降1档时有明显的冲击感,像是有人在车后拖拽车一样。感觉让人很不爽。而且这种频率越来越高,以前这种故障一星期出现一两次,现在一天出现两三次。 动手开拆 奥迪Q5上使用的是0B5(DQ500)型7档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该变速箱与全时四驱机机构联合使用,呈纵置

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课程设计论文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体系的完善,现代汽车工业具有世界性,是开发型的综合工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国自1953年创建第一汽车制造厂至今,已有130多家汽车制造厂,700多家汽车改装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的使用功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大部分汽车采用离合器作为汽车的动力传递机构。 有效的经验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采用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它具有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散热性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尺寸紧凑,分离彻底等优点。而且只要在结构上采取一定措施,也能使其接合平顺。如今,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在结构设计方面也相当完善:采用具有轴向弹性的从动盘,提高了离合器的接合平顺性;离合器中装有扭转减振器,防止了传动系统的共振,减少了噪音;以及采用了摩擦较小的分离杆机构等。另外,采用了膜片弹簧作为压簧,可同时兼起到分离杠杆的作用,使离合器结构大为简化,并显著地缩短了离合器的轴向尺寸。膜片弹簧和压盘的环行接触,可保证压盘上的压力均匀。由于膜片弹簧本身的特性,当摩擦片磨损时,弹簧的压力几乎没有改变,且可减轻分离离合器时所需要的踏板力。为了提高离合器的传扭能力,在重型汽车上多采用多片干式离合器。 除此之外,近年来由于多片湿式离合器在技术上的不段改善,在国外的某些重型牵引汽车和自卸车上又开始采用多片湿式离合器,并有不断增加的倾向。与干式离合器相比,由于用油泵进行强制制冷的结果,摩擦表面的温度较低(不超过93℃)。因此,允许起步时长时间地打滑或用高档起步而不致烧损摩擦片,具有良好的起步能力。据说这种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可达干式离合器的五、六倍。 为了实现离合器的自动操纵,有自动离合器。采用自动离合器时可以省去离合器踏板,实现汽车的“双踏板”操纵。与其他自动传动系统(如液力传动)相比,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及传动效率高的优点。因此,在欧洲小排量汽车上曾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现有自动离合器的各种结构中,离合器的摩擦力矩的力矩调节特性还不够理想,使用性能不尽完善。例如,汽车以高档低速上坡时,离合器往往容易打滑。因此必须提前换如低档以防止摩擦片的早期磨损以至烧坏。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随着汽车运输的发展,离合器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提高,以适应新的使用条件。从国外的发展动向来看,近年来汽车的性能在向高速发展,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不断提高,载重汽车趋向大型化,国内也有类似的情况。此外,对离合器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增加离合器的传扭能力,提高其使用寿命,简化操作,已经成为目前离合器的发展趋势

干式双离合使用说明

干式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简介干式双离合六速变速器: ? 根据车速、路面坡度和油门位置进行自动换档操作 优点: ? 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 换档平顺; ? 比AT燃油消耗下降10% 比MT燃油消耗下降6% 右图说明:双离合自动换档 瞬间,动力基本没有被切断 而MT档可以明显看到,被 切断后,再接合,浪费动能 并会造成换档不平顺。

干式双离合自动变速箱-操纵组件 换挡杆 P?=?驻车档 R?=?倒车档 N?=?空档 D?=?前进档(自动向前) +?=?手动顺序加档 - =?手动顺序减档 按下挡杆上的按键A才可将换挡杆置于P或R档位 自动驾驶模式,显示屏显示所选择档位 P、R、N、D 手动驾驶模式,显示屏显示手动挂入档位数字 1、2、3、4、5、6 2012‐11‐22

干式双离合自动变速箱-操作介绍车辆启动 ? 仅当换挡杆处于P或N档才可启动(无论是否制动均可) 车辆行驶 ? 踩下制动并按下换挡杆上A按钮,将档位从P档移至所需的档位 (D、R或手动模式,显示屏显示所挂入的档位) ? 释放制动,并控制油门踏板,车辆便开始向前或向后行驶 D档(自动模式),变速箱会根据路况及油门控制选择最佳时机换档操作? 手动模式(+/-) 从D档向左移动换挡杆至非固定位,向前或向后拔动实现手动换挡 驻车 ? 为确保驻车安全,应将脚始终放置在制动踏板上 ? 切换至P档(上下坡时,必须拉紧手制动)显示屏显示P时才可释放制动点火钥匙的拔取(关闭发动机后) ? 仅当换挡杆处于档位P时才可拔下点火钥匙

干式双离合自动变速箱-操作注意事项 ? 当松开制动,在水平路面即使没有踩下油门踏板,车辆也会移动(称为爬行),请注意安全。 ? 在拥挤的交通情况下,需要缓慢前行时,可以踩下部分脚制动控制车速,但应避免长时间使用这种方法;需停车时,应将制动踏板踩到底,使车 辆完全静止,而不要轻踩制动踏板,让车辆处在将要起步的静止状态, 否则可能会导致离合器过热。 ? 在上坡路面时,应使用制动踏板或手制动驻车。严禁通过踩踏油门踏板来保持车辆的静止,否则将会导致离合器过热。 ? 长时间停车等待时(如:堵车或等红灯),建议将档位切入空档(N 档),并拉上手制动或踩住制动踏板,减少机件磨损。

比亚迪6速双离合变速箱原理及使用分析解析

比亚迪6速双离合变速箱原理及使用

有其不可避免的设计缺陷,光凭升级软件是治标不治本的。而作为使用者,驾驶员的正确使用也很关键。其实我国很多汽车驾驶员仅仅只会开车,很多人并不懂得车子的一些工作原理,一些易损零件的使用寿命。甚至很多人都不清楚机油四滤寿命时候更换,更别说什么刹车片,刹车盘,轮胎,刹车油,助力油,防冻液,雨刷器片,还有等等许多车上的东西需要多久多少里程去更换。其实这些手册都有写,可是又有几个人买车回去能够仔细阅读呢,很少。更别说会有很多人懂得双离合变速箱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了。另外,关于驾校也都是糊弄人的,就教你怎么把车开走,怎么应付考试,其他的一概不交,所以我们的驾驶员经过驾校培训出来以后也都是车盲。干式双离合变速箱与传统的变速箱不同,因为其结构特点和设计特点导致了同样在拥挤的道路条件下,频繁的起步换挡跟车的时候,AT变速器的车子不会有什么问题,而DSG干式双离合的车子,会因为频繁的起步跟车档位不断的在之间来回切换,而执行机构不停的动作,离合器不停的摩擦,最后就容易出现,瞬时的温度升高,变速箱报警,出现故障。 可是大家说了,国内很多地方的道路条件都是这样,怎么办?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避免这种情况。首先,不停的起步跟车,我们可以使用双离合变速箱的模式,就是运动档,又或者是手动模式。这样就相当于在起步跟车龟速前进的时候,双离合变速箱始终是在1档前进,当档位一直保持在1的时候,就不存在离合器的不断切换,也不存在执行机构的不停动作,这样就不会发生因为不停切换档位而造成的变速箱过热报警故障了。因为无论是手动模式还是自动的运动模式,肯定是提高了换挡的转数,而在这个模式下,龟速跟车前进,作为驾驶员,只要把转数控制在2000以内,跟车前进毫无问题,并且因为1档不换挡的模式跟车前进,就不会有问题了。另外,在停车等信号的时候,双离合变速箱的车,也不要像AT车那样,挂在D上,脚踩刹车。这个时候要换成N,然后松开刹车,拉手刹车制动。这样可以保证变速箱的离合器处于休息状态,把磨损降低到最小。这样电脑默认的就是在1档状态下,油门控制转数完成跟车,电脑是不会自动的频繁给你换的,去完成剩下的操作。就不会使离合器和执行机构频繁动作,也不会因为频繁动作而造成温度过高和过度磨损。如果驾驶员不知道这些,就知道一直用D模式,那么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出故障也是迟早的事。这就相当于开MT的车,频繁的半离合起步,久而久之,离合器过度磨损,导致寿命大大缩短,一个道理。很多开MT车的驾驶员,有的不注意平时的操作,离合器片会过度磨损,过早的导致报废更换,而有的驾驶员正确操作,同样的离合器,开到车子报废也不需要更换。车子耐用不出故障,光靠可靠的设计和使用耐用的零件材质是不够的,作为操作者,驾驶员的操作是否正确也很重要,正确的驾驶方式只要保证,干式双离合变速箱没有那么容易出故障。 总结一下就是,开秦在及其拥挤的路上,用电(EV模式)或打开((S PORT)运动模式,劲量避免发动机频繁起动。

东风EQ1181W型载货汽车双片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系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教授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 题目名称东风EQ1181W型载货汽车双片离合器设计 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 离合器总成,也有人称为压盘总成。在汽车上,离合器总成被螺栓紧固在发动机飞轮上。离合器总成用来操控离合器片与飞轮之间分离或磨合。安装时,离合器弹簧给离合器总成加载,弹簧力将离合器片压紧在飞轮上。如果驾驶员踏动离合器踏板时,踏动力会传动到离合器分离轴承,分离轴承将力道传递到离合器压盘上,压盘使离合器片脱离飞轮摩擦面,这样离合器片就可以自由旋转。达到分离目的。 随着我国自动档轿车的增加,我国传统离合器行业的发展前景日益担忧,不少企业都在寻求新的持续发展的途径。2007年以前,我国汽车产量持续增长、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出口市场需求的扩张等三大因素推动我国汽车离合器行业连续8年快速发展,2007年我国汽车离合器的产量突破1000万套。自2008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汽车销量为938万辆,增长率仅为6.7%,离合器的市场规模约为55亿元。预计到2010年中国车市将走出低谷,届时我国离合器总销售额将有望突破80亿元。DCT技术在中国良好的发展前景,将使我国摩擦片汽车离合器行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市场竞争也很激烈,长春一东是国内汽车离合器制造行业龙头企业,已形成75万套的生产力,是国内规模最大,系列最宽的离合器生产厂家,行业地位较高。公司在主机配套市场处于龙头地位,面向全国64家主机厂供货,占领了国内中重型商用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目前国内汽车离合器主要是干摩擦式离合器,其中,膜片弹簧离合器和螺旋弹簧离合器的产量比例已达到1:1,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由膜片弹簧离合器取代。膜片弹簧离合器现以推式为主,但拉式以其优越的性能,正作为研发重点,不久亦会面世。上海离合器总厂为通用别克轿车配套的4T65E液力变矩器,是自主开发成功的典范,而且已建成年产10万套生产能力。引进技术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都达到了国外同类企业的同期水准。如上海离合器总厂为桑塔纳配套的离合器达到了德国F&S公司水准,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为一汽配套的离合器达到了英国AP 公司水准,南京法雷奥有限公司为依维柯配套的离合器达到了法国Valeo公司水准等。 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同时,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下,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已经建立起我国自己的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理论,有力支撑了离合器开发;双质量飞轮减振器的设计理论、液力变扭器的设计理论也已建立,有的企业已建立起相当实力的

6速DSG双离合器与7速DSG双离合器比较

6速DSG双离合器与7速DSG双离合器比较DSG变速箱,DSG(Direct Shift Gearbox)中文为“直接换挡变速器”,DSG有别于一般的半自动变速箱系统,它是基于手动变速箱而不是自动变速箱,并且采用的是两个离合器的设计,分别控制1、3、5挡和2、4、6挡,两个离合交替换挡,使得1挡连接,2挡准备,1挡断开瞬间2档接合完毕,以此类推,形成了无缝隙式的换挡过程,相比普通手动和自动变速箱,换挡速度更快,动力衔接更为出色。大众汽车目前主要有采用湿式离合器的6速DSG和采用干式离合器的7速DSG。7速DSG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是大众汽车为了更加拓展DSG 变速箱的应用范围,在6速DSG的技术基础上,研制的最新变速箱产品。 可能大家会认为7挡是不是更好,挡位多了,齿轮比更密集,应该会更省油,更平顺。但其实并非这么简单,因为大众的6速DSG采用的是湿式离合器,而7速采用的是干式离合器,这在机械结构和变速箱整体表现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6速湿式DSG和7速干式DSG的区别在哪。 DSG变速箱详解 一汽大众6速湿式DSG双离合器

6速DQ250湿式双离合器 大众6速湿式双离合器代号(DQ250)的原理很简单,通过字面理解“湿”那必然是浸泡在液体中,没错大众的6速DSG就是这种形式,6速DSG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采用"湿式"双离合器,双离合器为一大一小2组同轴安装在一起的多片式离合器,分别连接1、3、5挡以及倒挡和2、4、6挡齿轮。"湿式"是指双离合器安装于一个充满液压油的封闭油腔里。这种"湿式"结构具有更好的调节能力和优异的热容性,因此能够传递比较大的扭矩。6速DSG可匹配最大扭矩350牛米的发动机。

单片干式离合器装配与调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717132815.html, 单片干式离合器装配与调整 作者:季守刚刘东戈 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年第01期 摘要离合器在长期使用中,零部件的磨损是避免不了的,换件也成为离合器修理的主要 工作。换件后装配调整技术的好坏决定了离合器修后的使用寿命,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对离合器装配与调整方法的论述,旨在提高离合器的修理质量。 关键词单片干式离合器装配调整 离合器是汽车拖拉机传动系中主要总成件。离合器的作用是在汽车起步时,通过离合器主动部分(与发动机曲轴相连)和从动部分(与变速器第一轴相接)之间的滑摩,使高速旋转着的发动机和原为静止的传动系平稳地连接起来,以保证车辆平稳起步。离合器在长期使用中,零部件的磨损是避免不了的,换件也成为离合器修理的主要工作。换件后装配调整技术的好坏决定了离合器修后的使用寿命,不可忽视。这里我们以奔野25型拖拉机离合器为例,介绍单片干式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要点。 一、离合器装配 1.分离轴承总成的组装 离合器分离轴承安装于离合器与变速器之间,分离轴承座安装在变速器第一轴轴承盖的管状延伸部分上,通过回位弹簧使分离轴承的凸肩始终抵住分离叉,并退至最后位置,与分离杠杆保持2.5 mm的间隙。分离轴承座安装时应有0.03 mm的过盈量。安装时轴承和轴承座内腔应充满黄油,平时此轴承没有加油的地方。 2.离合器压盘总成的组装 离合器压盘总成的装配是将压盘、弹簧、离合器盖及分离机构组装在一起,且必须压缩弹簧方可进行。弹簧加压可利用自制简易支架用机械加压、液压加压的方式,也可在摇臂钻床上加压。 (1)将压盘放在平台上,在压盘下方垫以厚度为10 mm、外径略小于压盘直径的圆形垫板,也可垫上3只同样厚度的小螺母之类的零件。 (2)在压盘凸台内侧依次放上摆动块、分离杠杆、分离杠杆调整螺钉及销子,把弹簧放在十字形弹簧座凸台上,把已装配好传动片的离合器盖对好位置放在弹簧上,使4个调整螺钉从离合器盖上相应孔中穿出,并拨正传动片,使之未铆一端与压盘上的螺孔对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