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网渔船船型与网具最优化
- 格式:pdf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6
十大渔船标准化船型渔船是渔民出海捕捞渔获的必备工具,渔船的类型和船型多种多样,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标准化船型的渔船更受到人们的青睐。
标准化船型的渔船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成为了渔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下面将介绍十大标准化船型的渔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介绍的是拖网渔船。
拖网渔船是一种常见的渔船类型,主要用于大面积捕捞鱼类。
其特点是船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适用于不同水域的捕捞作业。
其次,是刺网渔船。
刺网渔船是一种专门用于捕捞刺网鱼类的渔船,其船型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提高捕捞效率,受到了广大渔民的喜爱。
再次,是围网渔船。
围网渔船是一种适用于围网捕捞的专用船只,其船型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避免渔获的损失,提高了捕捞效率。
接下来,是拖轮渔船。
拖轮渔船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渔船类型,适用于不同水域的捕捞作业,受到了广大渔民的欢迎。
然后,是拖网拖轮渔船。
拖网拖轮渔船是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渔船类型,其船型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提高捕捞效率,受到了广大渔民的青睐。
紧接着,是围网拖轮渔船。
围网拖轮渔船是一种专门用于围网捕捞的渔船类型,其船型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避免渔获的损失,提高了捕捞效率。
随后,是拖网围网渔船。
拖网围网渔船是一种适用于拖网和围网捕捞的渔船类型,其船型设计合理,能够适应不同的捕捞作业需求。
再者,是拖轮刺网渔船。
拖轮刺网渔船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渔船类型,适用于刺网捕捞作业,受到了广大渔民的喜爱。
最后,是多用途渔船。
多用途渔船是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多样的渔船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捕捞作业需求,受到了广大渔民的欢迎。
总的来说,标准化船型的渔船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方便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捕捞效率,推动了渔业的发展。
希望以上介绍的十大标准化船型的渔船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帮助大家在选择渔船时能够更加合理和方便。
国内海洋捕捞渔船标准化船型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征求意见稿)船长12m及以上国内海洋捕捞渔船标准化船型主要技术参数表1、拖网渔船(含单拖和拖虾)2、张网渔船3、围网渔船4、刺网渔船5、钓渔船6、杂渔具渔船船长12m及以上国内海洋捕捞渔船标准化船型主要技术要求一、船型主尺度及主机功率要求船型主尺度及主机功率须满足《浙江省国内海洋捕捞渔船主要技术参数表》(浙渔检〔2016〕12号)的要求。
二、安全要求1、基本要求船舶构造与机电设备的配备、稳性、载重线等满足现行《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和《钢质海洋渔船建造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
2、其他要求(1)材料要求1)钢质渔船主船体、甲板室的板材和型材均应采用船体结构用钢;2)所有电气设备以外的电缆及布线应为滞燃型;在失火状况下必须维持工作的重要设备的电缆,若穿过较大失火危险区域时,应采用耐火型船用电缆,特殊电缆经验船部门同意除外;3)用于Ⅰ级和Ⅱ级管系的钢管,须为无缝钢管或经渔船检验机构认可的焊接工艺制造的焊接管。
(2)水密性要求1)甲板室或上层建筑的风雨密门、露天甲板的小型风雨密舱口盖、舷窗、驾驶室窗、机舱天窗应采用船用标准舾装件;2)管路、电缆穿过水密或气密结构处应设贯通配件或座板;(3)消防与防火要求1)舱室内天花板、装饰衬板均应采用不燃的防火板,机舱和厨房的围壁应为钢质结构,走廊舱壁应为钢质结构或不燃材料,机舱、厨房、船员室、驾驶室等的出入门应为相应等级的防火门;2)除《规则》规定的灭火设备以外,船长L≥35m的渔船机舱内应配备1具45L的泡沫灭火器;(4)船员保护要求1)船长L≥24m的渔船,舷墙应至少高出露天作业甲板(包括木铺板和活动木板)1m,否则应在舷墙上设置活动栏杆或其他等效措施达到此高度;2)甲板间梯道宽度应≥600mm,梯道与地面夹角应≤70°,梯道和梯子应设扶手和防滑踏板;3)机械设备运转时,凡可能对工作人员构成危害的部位,均应设置防护罩或栏杆等安全设施;(5)设备配置与配备要求1)船长L<45m且不设应急电源的渔船,均应设有独立的备用电源,备用电源应为符合相关要求的蓄电池组,不应与主电源在同一处所,并尽可能安装在最高一层连续甲板上;2)对船长L≥37m的渔船应备用一个或多个备用电源,以便在主电源和应急电源发生故障时向通信设备供电;3)总长Loa≥50m的渔船应配备Ⅰ类号灯,总长12m≤Loa<50m 的渔船应配备Ⅱ类号灯。
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船体结构设计与问题探究为满足现代渔业的需求,渔船设计已经逐渐向大型化、船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并且发展出了许多新型号的船舶。
其中,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因其结构稳固、载荷能力强等优点,成为现代渔业中的热门船型。
本文将对其船体结构设计及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一、船体结构设计1. 常见船型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的船型多样,例如全钢平底船、全钢吃水船和钢板底贴板侧拖渔船等。
不同的船型优缺点各异,一般应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航行条件来选择。
2. 船体结构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一般为钢结构,由船体、甲板、舱室、船舷板和底板等组成。
船体主要由船首、船尾、艏楼、舯部、船侧和船底等构成。
为了增强船体的稳定性和抗风浪性能,船体底部通常采用弯曲V形或U形弧形设计。
同时,为了增强船体的强度,船体结构往往采用加强筋、船架和承龙骨等设计。
3. 整体设计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设计时需考虑到其整体性能,包括船舶的稳定性、载荷能力、航行性能及经济性等因素。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通常需要进行模拟和仿真测试,以确定最优的设计方案。
二、问题探究1. 稳定性2. 载荷能力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需要承载大量的鱼货和工作人员,因此应具备良好的载荷能力。
在设计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和预估货量来确定合适的载荷能力,并考虑货舱分布、货物安全等因素。
3. 航行性能船舶的航行性能直接影响到渔船的经济性和效益。
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需要具备较好的舵力、机动性和速度,以适应不同的水域和气候条件。
为了提高航行性能,设计时应注意船型、布局、船头、船尾等因素。
4. 船舶安全船舶安全是使用性能的基础。
在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设计时应考虑到船体强度、抗压能力、耐腐蚀性、舷侧安全和救生设备等多个方面的安全问题。
同时,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和检测也是确保船舶安全的关键。
渔船设计与渔具改进在渔业发展中,渔船设计与渔具改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的渔船设计和渔具改进,可以提高渔业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对海洋资源的损害,实现可持续的渔业发展。
本文将从渔船设计和渔具改进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探讨如何优化渔业运作。
一、渔船设计渔船设计是渔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艘合理设计的渔船可以提高渔业的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船舶维修成本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以下是几个渔船设计的改进方向:1. 结构强度优化:采用坚固的材料和合理的结构设计,确保船只在恶劣海况下仍能保持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还可以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降低船体自重,提高船只的载重能力。
2. 船舶安全设备改进:增加渔船上的安全设备,如救生艇、救生圈、船载无线电台等,提高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与外界联系的能力。
3. 船舶操控系统:引入现代化的船舶操控系统,如自动导航、自动调校、自动控制等,提高操控的准确性和航行的安全性。
4. 渔船动力系统:采用更为高效、低污染的动力系统,如清洁能源、油电混合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燃油的消耗。
二、渔具改进渔具是渔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渔具的改进可以提高捕鱼的效率、减少损耗、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以下是几个渔具改进的方向:1. 网具改进:采用合适的网眼尺寸和网线材料,避免过度捕捞和非目标物种的损害。
同时,结构设计上也需要考虑减少水流阻力,提高渔网的使用效率。
2. 渔具材料选择:选择环保、耐用的材料制作渔具,减少渔具的浪费和污染。
例如,可选用可回收材料或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渔具材料。
3. 创新渔具设计:开发新型的渔具,如声纳渔具、光纤渔具等,提高捕鱼的准确性和效率。
此外,结合科技手段,可以进行智能化设计,实现渔具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操作。
4. 渔具管理:采用科学管理方式,合理配置渔具数量,控制过度捕捞现象。
定期维护渔具,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浪费。
渔船设计与渔具改进是渔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渔船设计和渔具改进,可以提高渔业的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减少捕鱼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船体结构设计与问题探究双甲板拖网渔船是一种常见的渔业工具,主要用于大规模捕捞鱼类和其他海产品。
船体结构的设计对于船只的使用寿命、捕捞效率和船舶的稳定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双甲板拖网渔船的船体结构设计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双甲板拖网渔船的船体结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是结构强度,船体要能够承受大规模拖网作业时的荷载。
还需要考虑船体的抗风浪能力,以确保在恶劣的海况下船只的稳定性和航行安全。
还需要考虑船具有足够的生活舱室和储存空间,以满足船员的日常生活和作业需要。
在设计中,应选择适当的材料和适当的结构形式。
船体的结构材料应具备耐腐蚀、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常见的材料有钢铁、铝合金和复合材料等。
船体结构还应采用合适的布局和支撑设计,以确保船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采用内外双壳结构可以提高船体刚度和防护能力。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双甲板拖网渔船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其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船体的疲劳和腐蚀。
长期使用和恶劣的海况会导致船体结构的老化,从而影响船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船体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十分重要,应定期进行结构检查、腐蚀处理和补强工作。
另外一个问题是船体的水动力性能。
船体的流线型设计和良好的船底形状对于减少船体的阻力和提高航行速度至关重要。
在船体设计过程中,应借助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实验研究,进行流场分析、阻力测试和优化设计,以提高船体的水动力性能。
船体的噪音和振动问题也需要考虑。
高噪音和强烈的振动会影响船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甚至对船体结构造成损坏。
在船体结构设计中应采取隔音和减振措施,例如采用吸音材料和减振装置等,以提高船体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双甲板拖网渔船的船体结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结构强度、抗风浪能力、舱室和储存空间的设计,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船体的维护和检修,以及水动力性能、噪音和振动等问题的处理。
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船体结构设计与问题探究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是一种常见的渔业船只,其船体结构设计对船舶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船体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船体结构设计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船体结构设计一般包括船体框架、板材、舱壁、龙骨等部分。
船体结构设计需要考虑船舶的稳定性、结构强度和船舶的使用环境等因素。
1. 船体框架船体框架是船体结构的骨架,主要用来支撑船体的外板和内部设备。
在设计船体框架时,需要考虑船舶的负荷和使用环境,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 板材船体板材是船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强度直接影响船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选择船体板材时,需要考虑其耐腐蚀性能、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等因素。
3. 舱壁和龙骨二、存在的问题在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船体结构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强度不足部分船体结构存在强度不足的情况,容易导致船体变形、漏水或者破裂等安全隐患。
2. 耐腐蚀性能差部分船体板材的耐腐蚀性能较差,容易受到海水腐蚀,影响船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 结构设计不合理部分船体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存在连接处不牢固、刚度不足等问题,影响船舶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可以提出以下解决方案:通过采用更加合理的船体框架设计,增强船体的整体刚度和强度,提高船舶的使用安全性。
3. 加强连接处设计对舱壁和龙骨的连接处进行加强设计,增强其牢固性和刚度,提高船舶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结论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船体结构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优化船体框架设计、选用耐腐蚀板材和加强连接处设计等措施,可以提高船舶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针对船体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研究,为船舶的安全运行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船舶船型与性能优化技术的船体结构与材料优化随着制造技术和设计意识的不断提高,船舶船型与性能优化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船舶船型的设计和性能的优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通过船体结构与材料的优化,来提高船舶的安全性、降低能耗、增加运载能力、提高航速,这一直是船舶设计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一、船体结构优化船体结构在船舶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分为船首、船身和船尾三部分。
在船体结构的设计优化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1.形状设计优化船体的各部分的设计对性能的影响有所不同,在船头和船尾的设计中,应考虑流水线的顺畅性和压力的减小。
在船身设计中则应注重力学效应,以便减小阻力并提高速度。
2.加强结构设计船体加强结构的设计和优化主要是为了增强船体的抗风浪和抗撞击能力,提高船体的稳定性,同时也应该考虑节约材料的目标。
3.结构细化设计船体结构细化的设计在船体整体建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船体尺寸越大,航速越快,船体底肚的结构就越复杂,细化结构的设计也就越加紧迫。
二、船舶材料优化船舶的结构和材料也是整个船舶性能的关键所在,在材料的选择上,我们需要考虑船舶的特性、使用环境和船舶设计的要求,具体分为以下几点:1.钢材的选择船体结构钢的选择并不是越强度越高越好,还需要考虑到耐腐蚀性、焊接性、安全性等因素。
对于一些耐腐蚀性能好,价格适中的钢材,应首选。
2.复合材料的应用现代船舶建造中,不同种类的复合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们性能先进,可以根据船型需求定制,例如可针对船体所处环境的不同,选用适当的复合材料来提高船体的抗风浪和抗撞击能力。
3.化学品对船体的驾驶对于生产化学品的船舶,应加强对材料和设计的考虑和研究。
例如在油轮中,应选择耐腐蚀、强韧性好的钢材,以保证船体安全驾驶。
三、性能优化船舶的性能优化是船舶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性能优化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降低阻力在船舶的设计中,减小水阻力是优化性能的关键。
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船体结构设计与问题探究渔船是渔业生产中重要的工具之一,而船体结构设计对于渔船的使用和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的船体结构设计与问题展开探讨,以期深入了解该类型渔船的船体结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船体结构设计概述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船体结构设计,顾名思义是用于捕捞的渔船,主要由船体、甲板、船舱、发动机舱、传动系统、甲板设备及辅助设备等部分组成。
其船体的设计应考虑到船舶结构的强度、稳定性、航行性能和操作性能等方面。
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的船体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船体强度设计。
根据船舶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船体的强度设计应满足船舶在各种航行状态下(包括平静水域和恶劣海况下)的受力要求,使船体结构能够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内部设备的负荷。
2. 船体稳定性设计。
渔船作业时需要承载大量的渔获物,因此船体稳定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合理的船体设计应当确保在操纵、装载和卸载等操作中船体稳定性能良好,降低翻船和侧翻的风险。
3. 航行性能设计。
渔船应具有良好的航行性能,包括航速、操纵灵活性、船舶阻力等方面的性能。
良好的船体设计可以大幅度提高渔船的航行效率,降低燃油消耗,节约成本。
4. 操作性能设计。
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通常需要在恶劣的海况下作业,因此船体设计应考虑到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确保渔船在各种情况下都可以正常、灵活地作业。
二、存在的问题探究1. 钢质船体存在腐蚀问题。
在海洋环境中,钢质船体易受腐蚀影响,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出现腐蚀,影响船体强度和使用寿命。
2. 船体设计不合理导致稳定性问题。
一些渔船的船体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在作业时产生不稳定现象,增加翻船和侧翻的风险。
4. 船体操作性能不佳。
一些船体设计不合理的渔船,在操作时可能会出现不便捷或者不安全的情况,影响作业效率和作业安全。
浅析桁拖网渔具渔法调整技术目前,桁拖网拖虾生产已成为沿海渔区海洋捕捞的重要作业方式之一,其产值在整个海洋渔业产值中的比例年年上升。
由于该项作业方式属单船底层桁杆拖网作业,其网具设计、装配、操作调整以及渔场选择等各道环节的技术性都比较强,因此稍有疏忽就会影响拖虾生产。
尤其是桁拖网作业中的调整技术是捕捞生产技术中的关键,如在生产实践中大家经常遇到这种现象:同样马力的渔船,使用同规格的网具,在同一渔场生产,但网产量相差十分悬殊,最高的近千斤,低的只有十几斤甚至空网。
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渔具、渔法的正确运用和调整技术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我们很重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来改进捕捞技术,提高了桁拖网捕捞效果,基本克服了过去生产中的不平衡性。
根据近几年来的实践和总结,现对桁拖网渔具渔网调整技术与生产体会介绍如下:一、网具规格选择及网具轻重调整由于桁拖网作业主要捕捞栖息水层低、游动能力弱的虾,兼捕蟹、鲆鲽等鱼,它具有主动灵活、积极追虾、适应范围广的作业特点,而近几年来随着拖虾强度的增大,作业桁场已逐步外涉深水渔场,海洋环境条件变得更加复杂,为提高海上生产的安全性,相应的渔船吨位、马力不断增大,网具设计也需不断更新改良,完善其性能。
根据上述情况和综合生产经验,我们认为选择桁拖虾网具合理性可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1、要尽量提高渔船功率利用率。
有关实验证明,现行拖虾网具在作业时,渔船(80--150HP)消耗功率占额定马力的10%以下,而拖网作业的渔船功率利用率为30%--40%。
实践证明,小马力渔船较大马力渔船作业经济合算,因此,只有增大网具规格,使网具宽度变大,曳行时扩大扫海面积,提高渔船功率利用率和产量。
即支撑水平扩张的桁杆要加长,规格要增大,但它受实际操作条件等因素制约。
实际生产中,我们认为桁杆应采用外径110mm--159mm的无缝钢管,长度为渔船长度的0.9--1.1倍最为合适。
2、网口周长与网具长度比要合理。
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船体结构设计与问题探究1. 引言1.1 概述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船体结构设计与问题探究引言随着渔业资源的枯竭和海洋环境的恶化,传统渔船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渔业的需求。
为了提高渔船的效率和安全性,船体结构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的船体结构设计与问题展开探讨,旨在为渔船设计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船体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点,分析目前存在的船体结构问题,并探讨双甲板设计的优势和挑战。
通过对船体结构改进建议的提出,我们希望能够为渔船设计带来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1.2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渔业资源日益减少和国内外市场需求逐渐增大,船舶在渔业生产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我国的渔船种类繁多,但大多数渔船存在着结构设计不合理、装备陈旧等问题,导致效率低下、安全性差等隐患。
对渔船的船体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是当务之急。
在众多渔船中,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因其良好的适航性和较大的载货能力备受关注。
该类型渔船的船体结构设计及存在的问题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和解决。
有必要对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船体结构进行深入探究,以提升其性能和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对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船体结构的设计要点、问题、优势和挑战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提出改进建议,为渔船船体结构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我国渔船行业的发展和渔业资源的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船体结构设计要点船体结构设计是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之一,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以确保船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船体结构设计要点:1. 强度设计:船体结构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来承受船只在航行和作业过程中的各种载荷,包括海浪、风力等外部力量以及船只自身重量。
设计师需要根据船只的使用环境和作业条件来确定结构的材料和尺寸。
2. 稳定性设计:船体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船只的稳定性,包括良好的横向和纵向稳定性,以及适当的自由表面效应的控制。
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42m拖网渔船性能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拥有广阔的海洋水域,合理开发利用好这些渔业资源,力发展渔业生产,对加强渔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对农业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继续促进水产业的合理、健康、持续发展,把水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
另外,粮食安全问题也正迫使人们酝酿一场以“蓝色革命”为目标的新技术革命,即向海洋要“食物”。
近30年来,渔业对消除贫困,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国渔业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水产品产量连续12年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产量的1/3,水产养殖量占世界总量的2/3,是世界上唯一养殖量超过捕捞量的国家。
同时,渔业提供了1257万个就业岗位,渔民人均收入达4474元,人均占有水产品达31.3千克,大大超过20千克的世界平均水平,水产品出口贸易为世界第四强。
渔船是从事渔业生产的主要工具之一,必须对其进行深化的研究。
目前我国的渔船分类,按作业方式可分双拖、单拖和兼作渔船。
双拖渔船作业时两船平行合拖1顶拖网。
一般作业甲板在船的中前部,上层建筑在中后,机舱在后,鱼舱在前。
船长20~40米,主机功率60~1000千瓦。
单拖渔船 由单船拖曳网具,依靠网板或桁杆张开网口进行作业。
单拖渔船按船上拖曳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①舷拖渔船。
在舷侧放网、拖网和起网,靠网板张开网口进行作业。
作业甲板在船的中前部,拖网绞机置于驾驶室前下方,舷侧前后设置网板架,上层建筑集中于中后部,船员住室置于长尾楼和首楼。
这种渔船因拖网负重而使船体横倾,影响船舶稳性和安全,不宜进行深海远洋作业。
早期在世界上使用很广,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已逐渐由尾拖渔船所取代。
②尾拖渔船。
在船尾进行拖网和起、放网,靠网板张开网口进行作业。
上层建筑一般设在船前部,尾部两侧设有网板架。
作业甲板设于中后部,适合浪大水深的水域作业。
国内海洋捕捞渔船标准化船型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征求意见稿)船长12m及以上国内海洋捕捞渔船标准化船型主要技术参数表1、拖网渔船(含单拖和拖虾)2、张网渔船3、围网渔船4、刺网渔船5、钓渔船6、杂渔具渔船船长12m及以上国内海洋捕捞渔船标准化船型主要技术要求一、船型主尺度及主机功率要求船型主尺度及主机功率须满足《浙江省国内海洋捕捞渔船主要技术参数表》(浙渔检〔2016〕12号)的要求。
二、安全要求1、基本要求船舶构造与机电设备的配备、稳性、载重线等满足现行《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和《钢质海洋渔船建造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
2、其他要求(1)材料要求1)钢质渔船主船体、甲板室的板材和型材均应采用船体结构用钢;2)所有电气设备以外的电缆及布线应为滞燃型;在失火状况下必须维持工作的重要设备的电缆,若穿过较大失火危险区域时,应采用耐火型船用电缆,特殊电缆经验船部门同意除外;3)用于Ⅰ级和Ⅱ级管系的钢管,须为无缝钢管或经渔船检验机构认可的焊接工艺制造的焊接管。
(2)水密性要求1)甲板室或上层建筑的风雨密门、露天甲板的小型风雨密舱口盖、舷窗、驾驶室窗、机舱天窗应采用船用标准舾装件;2)管路、电缆穿过水密或气密结构处应设贯通配件或座板;(3)消防与防火要求1)舱室内天花板、装饰衬板均应采用不燃的防火板,机舱和厨房的围壁应为钢质结构,走廊舱壁应为钢质结构或不燃材料,机舱、厨房、船员室、驾驶室等的出入门应为相应等级的防火门;2)除《规则》规定的灭火设备以外,船长L≥35m的渔船机舱内应配备1具45L的泡沫灭火器;(4)船员保护要求1)船长L≥24m的渔船,舷墙应至少高出露天作业甲板(包括木铺板和活动木板)1m,否则应在舷墙上设置活动栏杆或其他等效措施达到此高度;2)甲板间梯道宽度应≥600mm,梯道与地面夹角应≤70°,梯道和梯子应设扶手和防滑踏板;3)机械设备运转时,凡可能对工作人员构成危害的部位,均应设置防护罩或栏杆等安全设施;(5)设备配置与配备要求1)船长L<45m且不设应急电源的渔船,均应设有独立的备用电源,备用电源应为符合相关要求的蓄电池组,不应与主电源在同一处所,并尽可能安装在最高一层连续甲板上;2)对船长L≥37m的渔船应备用一个或多个备用电源,以便在主电源和应急电源发生故障时向通信设备供电;3)总长Loa≥50m的渔船应配备Ⅰ类号灯,总长12m≤Loa<50m 的渔船应配备Ⅱ类号灯。
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船体结构设计与问题探究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是渔业中常见的一种船只类型,其船体结构设计关乎船只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性能。
本文将探讨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船体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船体结构设计问题探究1. 船体材料选择船体材料对船只的船体强度、耐用性和造价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对于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常见的船体材料包括钢、铝合金和玻璃钢等。
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用性,但重量较大,造价也相对较高;铝合金轻质,但强度相对较低,玻璃钢轻质且耐腐蚀,但强度和刚性较差。
如何在船体材料的选择上权衡各种因素,是船体结构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 船体布局设计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拥有双层甲板,甲板布局对船只的使用功能、操作空间和工作效率等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甲板布局设计可以使船上设备和设施有序布置,方便船员操作和管理。
甲板的倾斜度和排水系统的设计也是影响船体结构的关键因素。
在船体布局设计中,需要考虑船舶用途、操作流程和船员的工作环境,确保甲板布局符合实际使用需求。
3. 船体强度设计船体的强度设计直接关系到船只的安全性。
在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的设计中,需要对船体结构进行充分的强度计算和分析,确保船体在各种负载条件下都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
船体强度设计包括对船体各部位的受力情况进行评估,对材料和连接部位进行强度校核,以及对结构件的布局和支撑方式进行合理设计等内容。
4. 船体防腐设计由于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长期在海上运行,船体易受到海水腐蚀的影响。
在船体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船体的防腐措施,以延长船体的使用寿命。
常见的防腐方法包括防锈涂料的选择和施工、船体材料的防腐处理、防腐涂层的设计等。
在船体防腐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船体材料的特性、海水腐蚀的环境条件和防腐成本等因素。
二、船体结构设计解决方案1. 船体材料选择在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的船体材料选择上,可以采用钢材和铝合金的组合使用。
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船体结构设计与问题探究随着全球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变得日益严峻。
在这样的背景下,拖网渔船逐渐成为国内外渔业开发的主要形式之一。
针对这一趋势,研究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的船体结构设计和问题,对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船舶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
船体结构设计在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的设计中,船体结构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船体结构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船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海浪和风浪的影响;2)船体具有良好的稳性和操纵性,以确保船只在海上行驶安全;3)船体设计保证作业操作条件下船只的稳定性和安全性;4)船体可以满足船员的居住和工作需求。
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通常采用木质船体或者钢质船体设计。
对于船体设计,需考虑各种因素,如船体外形尺寸、大宽比、船体型系、纵向分割、横向分割等。
此外,船体必须考虑耐腐蚀性要求、防水性要求和隔声隔热性要求。
船体问题探究在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的船体问题中,最常见的是腐蚀和金属疲劳。
对于腐蚀问题,主要是海水的腐蚀和生物腐蚀。
此外,钢质船体易发生金属疲劳问题,特别是在弯曲和应力集中区域,这会导致裂纹和船体失效。
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选择合适的材料,如船用铝合金、不锈钢等。
2)加强金属材料的表面防腐涂层的施工,防止海水的侵蚀和生物腐蚀。
3)采取加强结构及措施如加厚等使强度增加。
4)对于布局和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最大应力集中位置和流线型以减少阻力。
5)合理使用渔具和加强管理控制,减少冲击和磨损。
总之,33.2m双甲板拖网渔船的船体结构设计和问题解决至关重要,对于保障船员安全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确保船舶的安全和正常运营。
6000kW竹筴鱼中层拖网渔具的优化设计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主要的捕捞方式为中层拖网。
当前,竹筴鱼资源衰退,渔汛期短,渔场难以寻觅。
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利用竹筴鱼的洄游规律和网具作业特点,扩大网具扫海面积,减小阻力,进行瞄准捕捞和跟踪捕捞,以提高捕捞效率。
但我国当前生产所使用的网具主要依赖进口、受制于国外,以及老旧网具捕捞效率不高等问题,与此同时,国际上拖网的改革已经朝着友好型、节约型方向发展。
因此,对我国竹筴鱼拖网进行优化设计势在必行。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所主要使用的智利竹筴鱼拖网进行模型试验,分析各网网具性能确定母型网并提出了拖网的优化设计方案,同时,对设计网进行模型试验,讨论设计网与母型网性能方面的差异。
以期对我国大型竹筴鱼中层拖网的自主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和推进作用。
(1)分析并总结了我国所使用的10 种竹筴鱼中层拖网渔具和各渔船参数。
渔船额定功率范围在5152~5920kV,船长91.1~104.41m,宽16~20m 均为国外引进二手渔船。
1 0种拖网渔具长周比范围在0.127~0.304 ,身周比范围在0.119~0.260 ,袖长比范围在0.184~0.378。
2)以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生产使用的四片式竹筴鱼中层拖网1040mx 253.02( 149.4m)、1248mx 285.00m( 160.2m)、1440m< 361.00( 228.6m)、1440mx 352.30m (242.4m)和1632mx 444.00m (277.4m)为实物网,通过网具水槽模型试验,分别测试了网具的阻力和网口高度,并分析了各网的水动力性能。
结果表明:(a)网口高度公式为H=0.0912CV-0.366。
(b)网具阻力公式为Ra=SV2/(25.12+2.26V)和Rb=0.0218(d/a)LCV1.708 。
c) 1632型网具的垂直扩张性能和能耗系数都优于其余四种类型网具。
在功率消耗方面,1440-1 型、1440-2 型和1632 型在不同拖速情况下,所消耗的功率相接近,但高于1040型和1248型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