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五年级奥数相遇问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相遇问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相遇问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相遇问题

第六讲行程问题(一)

知识链接

行程问题是研究路程、速度、时间这三者之间数量关系的问题,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是:速度×时间=路程。相遇问题一般是指两个物体从两个地点相向而行(运动的方向相反),经过一段时间在两地之间的某一点相遇的问题。如果两个物体同时出发在途中相遇,两地相距的距离实际就是两个物体所走的路程和。

甲所走的路程+乙所走的路程

=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时间

因此,相遇问题常常要考虑速度和。

例题精讲

【例1】小亮家和小华家分别住在学校的两边,两人各自从家出发,小华每分钟走70米,小亮每分钟走80米,经过半小时他们在学校门口相遇,小亮家和小华家相距多少米?

【例2】客车、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0千米处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3】甲、乙两地相距22千米,老王从甲地向乙地走,每小时行6千米。老张从乙地往甲地走,每小时走5千米。小林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6千米的速度在两人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三人同时出发,当他们三人相遇时,小林共走了多少千米?

【例4】姐妹同时从家里到少年宫,路程全长800米,妹妹步行每分钟行40米,姐姐骑车以每分钟160米的速度到达少年宫立即返回,途中与妹妹相遇。这时妹妹走了几分钟?两人相遇时共走多少路程?

熟能生巧

1.张华和李强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张华步行每分钟走80米,李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张华步行的3倍,经过5分钟两人相遇。问这两地相距多少米?

2.哥哥和弟弟分别从家和学校相向而行。哥哥每分钟行80米,弟弟每分钟行60米,两人在离中点100米处相遇,问:从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3.甲、乙两人从距离3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5千米,乙每小时行

4.5千米。甲带了一条狗,狗每小时跑12千米。这条狗与甲一块出发,碰到乙的时候,它就掉头朝甲走,碰到甲又掉头往乙走,直到两人相遇时。这条狗共走了多少千米?

4.李明和王刚分别从东、西两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小时后,李明走了东、西两村间的距离的一半还多2千米,此时与王刚相遇,王刚的速度每小时4千米,求李明的速度。

5.东、西两镇相距44千米,甲、乙两人同时从东、西两镇相向而行,2小时后丙从东镇骑车出发去追甲,结果三人同时在某地相遇。已知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求丙的骑车速度。

举一反三

1.父亲在儿子读书的学校教书,每天父子两同时出发步行去学校,父亲每分钟比儿子多走20米,30分钟后父亲到学校,到校后发现未带钥匙,立即原路返回。在离校350米处碰上儿子。儿子每分钟行多少米?

2.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8小时后可以相遇,如果每小时都少行1.5千米,那么10小时后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小学四年级奥数相遇问题练习题

四年级奥数练习题(相遇问题) 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 2、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相距126千米的两个码头相对开出,3小时相遇,甲船每小时航行22千米,乙船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 4、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5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8小时两船还相距22千米。已知乙船每小时行42千米,甲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甲、乙两地相距280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已知汽车的速度是拖拉机速度的4倍,相遇时,汽车比拖拉机多行多少千米? 7、姐妹俩同时从家里到少年宫,路程全长440米。妹妹步行每分钟行60米,姐姐骑自行车以每分钟160米的速度到达少年宫后立即返回,途中与妹妹相遇。这时妹妹走了几分钟?

8、一列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驶65千米,一列慢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驶60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走10千米。求甲、乙两站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9、A、B两地相距30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各自达到目的地后又立即返回,经过9小时后它们第二次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08=_________ 11、长征时期,一支红军部队的76位指战员要坐船过河,渡口处只有一条可载16人的木船(无船工),那么要将这支部队全部送到河对岸,则用这条木船渡河至少______次。 12、一只猴吃63只桃,第一天吃了一半加半只,以后每天吃前一天剩下的一半再加半只,则_______天后桃子被吃完。 家庭作业: 1、甲、乙两人从相距36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乙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若乙先出发2小时,甲才出发,则甲经过几小时后与乙相遇? 2、A、B两地相距60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各自达到目的地后又立即返回,经过12小时后它们第二次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奥数专题之相遇问题

奥数专题之相遇问题  1.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4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到达B城需4小时,乙车到达A城需6小时,问:两车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 2.东、西镇相距45千米,甲、乙二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比乙每小时多行1千米,5小时后两人相遇,问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3.甲、乙二人以均匀的速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地点离A地4千米,相遇后二人继续前进,走到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3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 4.甲、乙二人从相距100千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出发1小时,他们二人在乙出后的4小时相遇,又已知甲比乙每小时快2千米,求甲、乙二人的速度。 5.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相向而行,快车的车长是280米,慢车的车长为385米,坐在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是11秒,那么坐在慢车上的人看见快车驶过的时间是多少? 6.前进钢铁厂用两辆汽车从距工厂90千米的矿山运矿石,现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自矿山,乙车自钢铁厂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每小时40千米和50千米,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如此反复运行多次,如果不计装卸时间,且两车不作任何停留,则两车在第三次相遇时,距矿山多少千米? 7.解放军某部先遣队,从营地出发,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向某地前进,6小时后,部队有急事,派通讯员骑摩托车以每小时78千米的速度前去联络,问多少时间后,通讯员能赶上先遣队? 8.小明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从学校步行回家,12分钟后小强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去追小明,结果在距学校1000米处追上小明,求小强骑自行车的速度。 9.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一个机场起飞,向同一方向飞行,甲行每小时行300千米,飞机每小时行340千米,飞行4小时后它们相隔多少千米?这时候甲机提高速度用2小时追上乙机,甲机每小时要飞行多少千米? 10.两人骑自行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着长900千米环形路行驶,如果他们反向而行,那么经过2分钟就相遇,如果同向而行,那么每经过18分钟快者就追上慢者,求两要骑车的速度? 11.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骑自行车每分钟骑450米,乙跑步每分钟250米,两人同时从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遇? 12.上午8点零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

五年级下册数学《相遇问题》习题北师大版(含答案)

《相遇问题》习题 一、认真填空。 1.一件上衣90元,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x元,一条裤子()元 2.柳树有a棵,比杨树多50棵。杨树有()棵。 3.修路队x天修了2.4千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千米。 4.一个兴趣小组有男生a人,女生是男生的2倍,女生有()人,兴趣小组一共有()人。 5.果园里有梨树x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梨树的2倍多10棵。苹果树有()棵。 6.如下图,仪器架分3层,每层存放的药水量同样多,一个中瓶的药水等于()个小瓶的药水。 一个大瓶的药水等于()个小瓶的药水。 7.每个菠萝一样重,每个苹果也一样重。 一个菠萝和()个苹果一样重。 8.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x千米,行了8小时,还剩40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千米。 9.在括号里填上大于,小于,或等于。 (1)当x=73时,x+13()87 (2)当x=9时,2÷x( )0.4 10.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第一个是b,第二个是(),第三个是()。 1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方程的解都是x=10。 x+( )=91 x-( )=8.9 ( )x=5.1 ( )÷x=63 12.如果2x+4=32,那么3x+4=() 13.小明买6本书,每本x元,付出5元,找回( )元。 二、根据下图列方程 1.

2. x元x元x元65元 245元 3. x辆 货车 28辆 客车 三、用方程解决问题 1. 小明和小红在校门口分手,7分钟后他们同时到家,小明平均每分钟走45米,小红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2.截至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广州形成了235.7千米长的地铁线网,线路总长比之前的地铁线路长 度的2倍少64.3千米。之前广州地铁的长度是多少千米?

小学奥数相遇问题电子教案

小学奥数相遇问题 一.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第一次在距A 地300米处相遇,相遇后两人继续以原速前进,各自到达对方出发点立即返回,第二次又在距B地100米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米? 参考答案:第一次相遇,甲乙共行了1个全程,甲行了1个300米 第二次相遇,甲乙共行了3个全程,甲行了3个300米 同时甲行的还是1个全程多100米 A、B两地相距 300×3-100=800米300*3-100=800 回复:300*3-100=800米 二.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 地7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辆汽车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相遇在离B地55千米处。求A、B两地的距离。不列方程怎么算啊 两车两次相遇是共行驶了3个全程,第一次相遇(共走一个全程)时,甲车走了75千米,那么在两车行驶了3个全程时,甲车应该走了75*3=225(千米),那么AB两地的距离

为:225-55=170(千米)。 由“第一次在离A地75千米处相遇”可知:两车每行完一个A、B间距离,甲车行驶75千米; 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两车共行驶了3个A、B间距离,所以甲车共行驶了3个75千米:75*3=225千米; 由“第二次在离B地55千米处相遇”可知:甲车到达B地后又返回行驶了55千米,也就是比一个A、B间距离多55千米。所以A、B两地的距离是: 225-55=170千米。 三.五星级题解:两车两次相遇问题 题目:A、B两城同时对开客车,两车第一次在距A城60千米处相遇,到站后各停了30分钟,让乘客上下后再返回,返回是在距B城45千米处相遇。求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本题要注意利用两个等量关系,即第一次相遇时两车用的时间相等,第二次返回相遇时两车用的时间相等,由于停的时间相等,所以不影响计算距离。 设A、B两城相距X千米。 60:(X-60)=(X+45):(X+X-45)

五年级奥数相遇问题及答案

五年级奥数相遇问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相遇问题 年级 班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 一列火车长152米,它的速度是每小时公里.一个人与火车相向而行,全列火车从他身边开过用8秒钟.这个人的步行速度是每秒_____米. 2. 甲乙两地相距258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已知汽车的速度是拖拉机速度的2倍.相遇时,汽车比拖拉机多行_____千米. 3. 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两人从A 地,丙一人从B 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后2分钟又遇到甲,A 、B 两地相距____米. 4.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4小时相遇.如果客车行3小时,货车行2小时,两车还相隔全程的 3011,客车行完全程需____小时. 5. 甲、乙两人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甲所行路程为乙的2倍多千米,乙所行的路程为甲所行路程的 52,则两地相距______千米. 6. 从甲城到乙城,大客车在公路上要行驶6小时,小客车要行驶4小时.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城相对开出,在离公路中点24千米处相遇.甲、乙两城的公路长______千米 7. 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 、B 两城相向行驶6小时后可在途中某处相遇.甲车因途中发生故障抛描,修理小时后才继续行驶.因此,从出发到相遇经过小时.那么,甲车从A 城到B 城共有______小时.

8. 王明回家,距家门300米,妹妹和小狗一齐向他奔来,王明和妹妹的速 度都是每分钟50米,小狗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小狗遇到王明后用同样的速度不停往返于王明与妹妹之间.当王明与妹妹相距10米时,小狗一共跑了______米. 9. A、B两地相距10千米,一个班学生45人,由A地去B地.现有一辆 马车,车速是人步行速度的3倍,马车每次可乘坐9人,在A地先将第一批9名学生送往B地,其余学生同时步行向B地前进;车到B地后,立即返回,在途中与步 行学生相遇后,再接9名学生送往B地,余下学生继续向B地前进;……;这样多次 往返,当全体学生都到达B地时,马车共行了______千米. 10. 从电车总站每隔一定时间开出一辆电车.甲和乙两人在一条街上沿着同一方向步行,甲每分钟步行82米,每隔10分钟遇上一辆迎面开来的电车;乙每分钟步行60米,每隔10分15秒遇上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则电车总站每隔 ______分钟开出一辆电车. 二、解答题 11. 甲、乙两货车同时从相距300千米的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以每小 时60千米的速度开往B地,乙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开往A地.甲车到达B 地停留2小时后以原速返回,乙车到达A地停留半小时后以原速返回,返回时两 车相遇地点与A地相距多远 12.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站同时相向开出,已知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倍,甲、乙到达途中C站的时刻依次为5:00和15:00,这两车相遇是什么时 刻

五年级奥数:相遇问题(A)(含答案)

五年级奥数:相遇问题(A)(含答案) 一、填空题 1。 两列对开的火车途中相遇,甲车上的乘客从看到乙车到乙车从旁边开过去,共用6秒钟。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车全长_____米。 2。 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600千米,上午8点客车以平均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货车以平均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使两车在全程的中点相遇,货车必须在上午______点出发。 3。 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快慢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3小时后两车在距中点12千米处相遇,快车每小时比慢车每小时快______千米。 4。 甲乙两站相距36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站出发驶向乙站,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客车到达乙站后停留0。5小时,又以原速返回甲站,两车对面相遇的地点离乙站______千米。 5。 列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又知列车的前方有一辆与它行驶方向相同的货车,货车车身长320米,速度为每秒17米,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离开需______秒。 6。 小冬从甲地向乙地走,小青同时从乙地向甲地走,当各自到达终点后,又立刻返回,行走过程中,各自速度不变,两人第一次相遇在距甲地40米处,第二次相遇在距乙地15米处。甲、乙两地的距离是______米。 7。 甲、乙二人分别从B A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3 2,二人相遇后继续行进,甲到B 地、乙到A 地后都立即返回。已知二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20千米,那么B A ,两地相距______千米。 8。 B A ,两地间的距离是950米。甲、乙两人同时由A 地出发往返锻炼。甲步行每分走40

小学奥数专题——第1讲: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老师版)

第1讲: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 1、速度的定义: 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 2、速度、时间和路程是行程问题中最重要的三个量,它们的关系如下: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3、行程问题中常用的数量单位 (1)常用的路程单位:米、千米。 (2)常用的时间单位:秒、分钟和小时。 (3)常用的速度单位:米/秒、米/分、千米/小时。 【例1】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辆汽车原计划用8小时从甲地到乙地,那么汽车每小时应该行驶多少千米?实际上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发生了故障,在途中停留了1小时.如果按照原定的时间到达乙地,汽车在后一半路程每小时应该行驶多少千米? 【例1】45千米/时;60千米/时 详解:(1)行驶路程是360千米,行驶时间是8小时,所以行驶速度是360÷8=45千米/时; (2)后一半路程是360÷2=180千米,行驶总时间仍然是8小时,前半程花了 4+1=5小时,所以后半程行驶时间是3小时,后半程的速度是180÷3=60千米/时. 【例2】A、B两地相距48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100米,请问:(1)甲从A走到B需要多长时间? (2)两个人从出发到相遇需要多长时间? 【例2】(1)80分钟;(2)30分钟 详解:(1)甲行驶的路程是4800米,行驶的速度是60米/分,所以行驶的时间是4800÷60=80分钟;(2)两人从出发到相遇行驶的路程和是4800米,行驶的速度和是60+100=160米/分,所以相遇时间是4800÷160=30分钟.

1、墨莫练习慢跑,12分钟跑了3000米,按照这个速度,跑25000米需要多少分钟?如果墨莫每天都以这个速度跑10分钟,连续跑一个月(30天),他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1、100分钟;75千米 解答墨莫跑的速度为3000÷12=250米/分,跑25000米需要 25000÷250=100分钟.每天跑10分钟,跑一个月,一共跑了 250×10×30=75000米,即75千米. 2、兔子和乌龟赛跑,从A地跑到B地,全程共6000米.兔子计 划5分钟跑完全程,结果比赛时兔子实际每分钟跑的路程比计划的 要少200米.那么兔子实际跑完全程用了多长时间? 2、6分钟 简答:原计划5分钟跑完6000米,所以原计划速度为6000÷5=1200米/分,实际每分钟跑1200-200=1000米,所以实际时间为6000÷1000=6分钟. 3、阿呆和阿瓜从相距5000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阿呆每分钟走150米,阿瓜每分钟走350米,那么两人从出发到相遇需要多长时间? 3、10分钟 简答:从出发到相遇,路程和为5000米,速度和为150+350=500米/分,所以相遇时间为5000÷500=10分钟 两个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行进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当它们行进方向相反时,如果它们面对面地接近,我们称为“相向而行”;如果它们背对背远离,我们就称为“相背而行”。 相遇问题关心的是两个移动物体的“速度和”以及“路程和”。根据行程问题基本公式,我们可以类似得到相遇问题的三个基本公式: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路程和÷速度和 速度和=路程和÷相遇时间 使用上述公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个运动物体必须同时行进。如果相遇过程中并不是同时行进的,这个公式就不能直接用了,需要分段考虑。 对于一些复杂的行程问题,单靠凭空想象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时需要用一种形象的语言,把运动过程直观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解行程问题的最得力的助手——线段图。 画线段图时要特别注意:

四年级奥数相遇问题与追击问题练习题

四年级奥数(相遇问题) 知识概要: 相遇问题是行程问题的一种常见情况,一般讲的两辆车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若干时间,两车相遇的问题。 解答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主要是: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 路程=速度和X相遇时间 速度和=路程÷相遇时间 例题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 例题2、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题3、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相距126千米的两个码头相对开出,3小时相遇,甲船每小时航行22千米,乙船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 1.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客车10小时行完全程,货车15小时行完全程,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几小时后相遇?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2.两辆汽车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经过2小时后,两车还相距50千米。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奥数提升: 4、甲、乙两人从相距36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乙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若乙先出发2小时,甲才出发,则甲经过几小时后与乙相遇? 5、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5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8小时两船还相距22千米。已知乙船每小时行42千米,甲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甲、乙两地相距280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已知汽车的速度是拖拉机速度的4倍,相遇时,汽车比拖拉机多行多少千米?

完整版五年级奥数相遇问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一列火车长152米,它的速度是每小时63.36公里.一个人与火车相向而 行,全列火车从他身边开过用8秒钟.这个人的步行速度是每秒 ______ 米. 2. _____ 甲乙两地相距258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对开出, 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已知汽车的速度是拖拉机速度的 2倍.相遇时,汽车比拖拉 机多行 ___________ 千米. 3. 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两人从A 地, 丙 一人从B 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后2分钟又遇到甲,A 、B 两地相距___ 米. 4.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4小时相遇.如果 客车行3小时,货车行2小时,两车还相隔全程的,客车行完全程需 小时. 30 5. 甲、乙两人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甲所行路程为乙的2倍多1.5 2 千米,乙所行的路程为甲所行路程的-,则两地相距 千米. 5 6. 从甲城到乙城,大客车在公路上要行驶6小时,小客车要行驶4小时.两辆 汽 车分别从两城相对开出,在离公路中点24千米处相遇.甲、乙两城的公路长 米? 7. 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 、B 两城相向行驶6小时后可在途中某处相遇. 甲车因途中发生故障抛描,修理2.5小时后才继续行驶.因此,从出发到相遇经过 7.5小时.那么,甲车从A 城到B 城共有 ___________ 小时.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明回家,距家门300米,妹妹和小狗一齐向他奔来,王明和妹妹的速度都 是每分钟50米,小狗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小狗遇到王明后用同样的速度不停 往返于王明与妹妹之间.当王明与妹妹相距10米时,小狗一共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米. 9. A 、B 两地相距10千米,一个班学生45人,由A 地去B 地.现有一辆马车, 车速是人步行速度的3倍,马车每次可乘坐9人,在A 地先将第一批9名学生送往 B 地,其余学生同时步行向B 地前进;车到B 地后,立即返回,在途中与步行学生 相遇后,再接9名学生送往B 地,余下学生继续向B 地前进; ................. ;这样多次往返, 当全体学生都到达B 地时,马车共行了 _______ 米. 10. 从电车总站每隔一定时间开出一辆电车 .甲和乙两人在一条街上沿着同 _____ 年级 ______ 班 相遇问题 姓名 得分

五年级数学教案:相遇问题(一)

五年级数学教案:相遇问题(一) 教学目的 1.了解相遇效果的基本特点,并能解回答杂的相遇求路程的运用题. 2.培育先生初步的逻辑思想才干和处置复杂实践效果的才干. 3.浸透运动和时间变化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求路程的相遇效果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相遇效果中时间和路程的特点. 教学进程 一、以旧引新 〔一〕口答列式,并说明理由.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4小时行了240千米,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行驶240千米需求几小时?教员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二〕创设情境 1.录音〔或录相〕有一天,张华放学回家,翻开书包正预备做作业.发现没在意将同桌李诚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她赶忙给李诚打通知他,两人在中商量了一会,假设步

行的话,有几种方法可以让张华把作业本还给李诚呢?同窗们你能协助他们想出几种方法呢? 2.小组团体讨论 〔1〕张华送到李诚家; 〔2〕李诚来张华家取走; 〔3〕两人同时从家动身,向对方走去,在途中相遇,交给李诚. 3.看法相遇效果 〔1〕找两名先生扮演第三种状况,其他先生观察并说出是怎样走的? 〔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 〔2〕两团体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越来越近,最后变为零〕 教员指出:当两团体的距离为零时,称为相遇 具有两物、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这种特点的行程效果,叫做相遇效果 板书课题:相遇效果 〔三〕出示预备题: 张华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动身,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走60米,李诚每分走70米. 依据条件填写下表 走的时间

张华走的路程 李诚走的路程70米 两人所走路程的和 如今两人的距离 1分 60米 70米 2分 3分 思索: 1.动身3分钟后,两团体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说明什么?〔相遇〕 2.两团体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两人所走路程和=两家距离〕 二、教学新课 〔一〕教学例3 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强每分走65米,小丽每分走70米.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1.教员指名读题,并在例题中同时、相遇的下边用红笔做上标志. 请同窗解释这两个词的含义.

最新小学奥数的二次相遇问题

例1、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7:11,相遇后继续行驶,分别到达A、B两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甲车距B地8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关键词:速度比=路程比两次相遇三倍路程 第二次相遇时甲、乙两车的路比为: 7:11总路程为两地距离的3倍. 解:设甲乙两地相距s千米,则共行了S+80 ,乙行了 2S-80。 (s+80):(2s-80)=7:11 7(2s-80)=11(s+80) s=480 答:A、 B两地相距480千米 例2、一段路程分为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长为比依次是1:2:3。某人走各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依次是4:5:6。已知他上坡速度每小时3千米,路程全长50千米。问此人走完全程用了多少时间? 解: 关键词:分数应用题与行程问题组合 上坡路长: 50*【1/(1+2+3)】=25/3km 上坡的时间:(25/3)/3=25/9小时 走完全程的时间:(25/9)/【4/(4+5+6)】=125/12小时 答:此人走完全程用了125/12小时 例3、甲、乙、丙,3人环湖跑步。从湖边同一地点出发,甲与乙、丙,逆向跑。在甲第一次遇到乙后的1又4分之1分钟后遇到丙,再3又4分之3分钟,第二次遇到乙。已知甲乙的速度比是3:2,湖的周长是2000米。问乙丙每分钟各跑多少米? 解:关键词:封闭曲线上的相遇问题 从题知,甲乙第一次相遇与第二次相遇间隔得时间为 1又4分之1+3又4分之3=5分钟。 甲乙的速度和是:2000÷5=400(米/分) 甲的速度是:400×3/(3+2)=240(米/分) 乙的速度是:400×2/(3+2)=160(米/分) 甲丙的速度和是:2000÷(25/4)=320(米/分) 丙的速度是:320-240=80(米/分) 答:乙每分钟跑160米,丙每分钟跑80米 设计思想:本课教学设计依据"利用音像教材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课题研究目标,以现代教

五年级奥数题:相遇问题(A)

十五 相遇问题(A) 年级 班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 两列对开的火车途中相遇,甲车上的乘客从看到乙车到乙车从旁边开过去,共用6秒钟.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车全长_____米. 2. 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600千米,上午8点客车以平均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货车以平均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使两车在全程的中点相遇,货车必须在上午______点出发. 3. 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快慢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3小时后两车在距中点12千米处相遇,快车每小时比慢车每小时快______千米. 4. 甲乙两站相距36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站出发驶向乙站,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客车到达乙站后停留0.5小时,又以原速返回甲站,两车对面相遇的地点离乙站______千米. 5. 列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又知列车的前方有一辆与它行驶方向相同的货车,货车车身长320米,速度为每秒17米,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离开需______秒. 6. 小冬从甲地向乙地走,小青同时从乙地向甲地走,当各自到达终点后,又立刻返回,行走过程中,各自速度不变,两人第一次相遇在距甲地40米处,第二次相遇在距乙地15米处.甲、乙两地的距离是______米. 7. 甲、乙二人分别从B A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3 2,二人相遇后继续行进,甲到B 地、乙到A 地后都立即返回.已知二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20千米,那么B A ,两地相距______千米. 8. B A ,两地间的距离是950米.甲、乙两人同时由A 地出发往返锻炼.甲步行每分走40米,乙跑步每分行150米,40分后停止运动.甲、乙二人第____次迎面相遇时距B 地最近,距离是______米. 9. B A ,两地相距540千米.甲、乙两车往返行驶于B A ,两地之间,都是到达一地之后立即返回,乙车比甲车快.设两辆车同时从A 地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在途中P 地.那么,到两车第三次相遇为止,乙车共走了______千米. 10. 甲、乙两个运动员分别从相距100米的直跑道两端同时相对出发,甲以每秒6.25米,乙以每秒3.75米的速度来回匀速跑步,他们共同跑了8分32秒,在这段时间内两人多次相遇(两人同时到达同一地点叫做相遇).他们最后一次相遇的地点离乙的起点有______米.甲追上乙_____次,甲与乙迎面相遇_____次. 二、解答题 11. 甲、乙两地相距352千米.甲、乙两汽车从甲、乙两地对开.甲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4千米.乙车因事,在甲车开出32千米后才出发.两车从各自出发起到相遇时,哪辆汽车走的路程多?多多少千米? 12. 甲、乙两车从B A ,两城市对开,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6 5.甲车先从A 城开55千米后,乙车才从B 城出发.两车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驶30千米.试求B A ,两城市之间的距离.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相遇问题)(教师版)

行程之相遇问题 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的关系。 2、通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汇报展示、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实质上 是甲和乙一起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 相遇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相遇时间+乙的 速度×相遇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 =速度和×相遇时间. 一般地,相遇问题的关系式为: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 解决行程问题,常常要借助于线段图。 1: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42千米。5小时后,两列火车相距多少千米?(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此题的答案不能直接求出,先求出两车5小时共行多远后,从两地的距离480千米中,减去两车5小时共行的路程,所得就是两车的距离。 480-(40+42)×5 =480-82×5

=480-410 =70(千米) 答:5小时后两列火车相距70千米。 2: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是500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客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55千米,货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45千米。两车开了几小时以后相遇?(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已知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是500千米,又知客车和货车的速度,可求出两车的速度之和。用两城之间的路程除以两车的速度之和可以求出两车相遇的时间。 500÷(55+45) =500÷100 =5(小时) 答略。 3:甲、乙二人以均匀的速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地点离A 地4千米,相遇后二人继续前进,走到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在距B 地3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 解:第二次相遇两人总共走了3个全程,所以甲一个全程里走了4千米,三个全程里应该走4*3=12千米, 通过画图,我们发现甲走了一个全程多了回来那一段,就是距B 地的3千米,所以全程是12-3=9千米, 所以两次相遇点相距9-(3+4)=2千米。 4: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67.5米,丙每分钟走75米,甲乙从东镇去西镇,丙从西镇去东镇,三人同时出发,丙与乙相遇后,又经过2分钟与甲相遇,求东西两镇间的路程有多少米? 解:那2分钟是甲和丙相遇,所以距离是(60+75)×2=270米,这距离是乙丙相遇时间里甲乙的路程差 所以乙丙相遇时间=270÷(67.5-60)=36分钟,所以路程=36×(60+75)=4860米。 5:两列城铁从两城同时相对开出,一列城铁每小时走40千米,另一列城铁每小时走45千米,在途中每列车先后各停车4次,每次停车15分钟,经过7小时两车相遇,求两城的距离? 【解析】每列车停车时间:15460?=(分)=1(小时),两列车停车时间共2小时,共同行驶时间:716-=小时,速度和:404585+=(千米),两城距离:856510?=(千米). 6: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两人相遇时乙比甲少行3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两人行驶的时间为3÷(5-4)=3小时,所以两地相距(5+4)×3=27千米 7:甲乙二人同时分别自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相遇之地距A 、B 中点300米,已知甲每分钟行100米,乙每分钟行70米,求A 地至B 地的距离. 【解析】相遇时甲比乙多行3002600?=(米),相遇时共用了()6001007020÷-=(分),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0070203400+?=(米).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相遇问题》同步教案

相遇问题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解决相遇问题的过程。 2. 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 3. 能对问题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 相遇问题课件。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景 1.多媒体出示:两兄妹背着书包同时从家向学校走的画面。 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后概括得出:同时同向而行。 2.多媒体出示:两个学生同时从自家向学校出发,在校门口相遇的课件。 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得出:同时相对而行。 二、解决问题 1.例1。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北京和郑州开出,客车每小时行使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使92千米,经过4小时相遇,北京和郑州相距多少千米? 多媒体课件展示动态客车和动态货车行驶相遇的过程。 (1)从上面的情境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回答。 (2)经过4小时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后老师再次展示动态客车和货车经过4小时相遇的过程。 (3)请同学们试着解答。 (4)不同的做法的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并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学生甲:92×4+80×4 =368+320 =688(千米) 答:北京和郑州相距688千米。 思路:货车行的路程+客车行的路程=总路程。 学生乙:(92+80)×4 =172×4 =688(千米) 答:北京和郑州相距688千米。 思路:货车和客车的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2.例2(课件出示)。 一辆卡车和一辆小轿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经过几小时相遇? (1)认真读题,观察示意图,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2)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3)作业展示:315÷(42+63) =315÷105 =3(小时) 答:经过3小时相遇。 (4)学生讲评(评算式、评答案、评思路)。 三、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用了哪几种方法?

小学奥数相遇问题汇编

小学奥数相遇问题汇编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而开,两车第一次在距A地32千米处相遇, 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分别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原路原速返回,第 2 次在距A第64米处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两车第一次在距A地32千米处相遇,两车共走了一个AB全程,其中甲车走了32 千米, 两车第二次相遇,共走了3个AB全程,那么甲车走了3X32=96 (千米),这时距A地64千米,即甲车还差64千米,就是两个AB全程, 所以AB距离为(96+64)+ 2=80 (千米) 1、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第一次两人在距离 B 地7 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人继续行驶,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即返回,在距离A地4千米处又相遇了,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7) 2、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 5 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

3、“有的母牛比一般人具有更健全的头脑,有一位农夫就曾这样认为”, 瞧!有一天我的那头老家伙,有着斑纹的母牛正站在距离桥梁中心点 5 英尺远的地方,平静地注视着河水发呆,突然,他发现一列特别快车以每小时90 英里的速度向它奔驰而来,此时,火车已经到达靠近母牛一端的桥头附近,只有两座桥长的距离了。母牛毫不犹豫,马上不失时机地迎着飞奔而来的火车作了一次猛烈冲刺,终于得救了。 此时距离火车头只剩 1 英尺了,如果母牛按照人的本能,以同样的速度离开火车逃跑,那么母牛的屁股将有 3 英寸要留在桥上!试问:桥梁的长度是多少?这只母牛狂奔的速度是多少?( 1 英尺=12英寸)【解答】整体思考,相遇和追及,母牛跑了 1 个桥长少 3 英寸,火车行了5个桥长少12 + 3= 15英寸,火车速度刚好是母牛速度的5倍,则母牛每小时行90 + 5= 18英里。迎面而行时,母牛行了0.5个桥长少5英尺,那么火车应该行了0.5 X 5 = 2.5个桥长多5X 5 = 25英尺,也是2个桥长少1 英尺,相比较2.5 — 2 = 0.5个桥长是25- 1 = 24英尺,那么桥长是24- 0.5 = 48 英尺。 4、.AB两地相距360千米,客车与货车从A B两地相向而行,客车先行 1 小时,货车才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 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 千米,客车开出后几小时与货车相遇?相遇地点距B地多远?(120) 5、快车和慢车同时从东、西两站相对开除,第一次在中点西侧10 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以原速前进,到达对方出发地后,两车立即返回,在途中第二次相遇,这时相遇点距东站40 千米。东、西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140)

小学五年级数学相遇问题(一)

相遇问题(一)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点,并能解答简单的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运动和时间变化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问题中时间和路程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一)口答列式,并说明理由.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4小时行了240千米,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行驶240千米需要几小时? 教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二)创设情境

1.录音(或录相)“有一天,张华放学回家,打开书包正准备做作业.发现没在意将同桌李诚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她赶紧给李诚打电话通知他,两人在电话中商量了一会,如果步行的话,有几种办法可以让张华把作业本还给李诚呢?同学们你能帮助他们想出几种办法呢?” 2.小组集体讨论 (1)张华送到李诚家; (2)李诚来张华家取走; (3)两人同时从家出发,向对方走去,在途中相遇,交给李诚. 3.认识相遇问题 (1)找两名学生表演第三种情况,其余学生观察并说出是怎么走的? (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 (2)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越来越近,最后变为零) 教师指出:当两个人的距离为零时,称为“相遇” 具有“两物、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这种特点的行程问题,叫做“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三)出示准备题: 张华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走60米,李诚每分走70米. 根据已知条件填写下表

走的时间 张华走的路程 李诚走的路程 70米 两人所走路程的和现在两人的距离 1分 60米 70米 2分 3分

五年级数学:相遇问题

五年级数学:相遇问题 ★这篇《五年级数学:相遇问题》,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教学目标 1.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点,并能解答简单的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水平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 3.渗透运动和时间变化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问题中时间和路程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一)口答列式,并说明理由.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4 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4 小时行了240千米,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行驶240 千米需要几小时? 教师板书:速度X时间=路程 (二)创设情境

1.录音(或录相)“有一天,张华放学回家,打开书包正准备做作业.发现没在意将同桌李诚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她赶紧给李诚打电话通知他,两人在电话中商量了一会,如果步行的话,有几种办法能够让张华把作业本还给李诚呢?同学们你能协助他们想出几种办法呢?” 2.小组集体讨论 (1)张华送到李诚家; (2)李诚来张华家取走; (3)两人同时从家出发,向对方走去,在途中相遇,交给李诚. 3.理解相遇问题 (1)找两名学生表演第三种情况,其余学生观察并说出是怎么走的? (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 (2)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越来越近,最后变为零) 教师指出:当两个人的距离为零时,称为“相遇” 具有“两物、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这种特点的行程问题,叫做 “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三)出示准备题: 张华距李诚家390 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走60 米,李诚每分走70 米. 根据已知条件填写下表 走的时间 张华走的路程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1-相遇问题

(八)行程问题 一、相遇问题 知识概述: 行程问题是研究相向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运动的问题)指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解题秘诀: (1)必须弄清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况,运动方向(相向),出发地点(两地),出发时间(同时、先后),运动路径(封闭、不封闭),运动结果(相遇)等。 (2)要充分运用图示、列表等方法,正确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理解题意,迅速的找到解题思路。 典型例题: 例1.东西两地相距60千米,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3小时后相遇。已知甲每小时的速度比乙快10千米,二人每小时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 习题: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分别从相距900千米的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40千米,8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例2.甲港和乙港相距662千米,上午9点一艘“名士”号快艇从甲港开往乙港,中午12点另一艘“日立”号快艇从乙港开往甲港,到16点两艇相遇,“名士”号每小时行54千米,“日立”号的速度比“名士”号快多少千米? 例3.甲骑摩托车,乙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126千米的A、B两城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在离两城中点处24千米的地方,甲、乙二人相遇。求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习题: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分别从广州和深圳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5 3小时在离中点3千米处相遇。已知快车平均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例4.A 、B 两城间有一条公路长24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 、B 两城出发,甲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从A 城到B 城,乙以每小时35千米的速度从B 城到A 城,各自到达对方城市后以原速沿路返回,几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第二次相遇?相遇地点离A 城多少千米? 例5.体育场的环形跑道长400米,小刚和小华在跑道的统一起跑线上,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起跑,小刚每分钟跑152米,小华每分钟跑148米。几分钟后他们第三次相遇? 例6.客车和货车分别从甲、乙地相向而行,客车行全程需要4小时,货车每小时行60千米,当货车行了90千米,遇上客车,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习题: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步行5千米,小王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步行4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然后在离甲、乙两地的中点1千米的地方相遇,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 例7. 甲和乙两人同时从相距3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60米,乙每分没分钟行40米,如果一只狗与甲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100米,遇到乙后,立即回头向甲跑去,遇到甲再向乙跑去。这样不断来回,直到甲乙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