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县电厂协调控制系统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378.50 KB
- 文档页数:30
邹县电厂335机组RB逻辑优化摘要: RB逻辑是CCS系统中重要的部分,完善的RB逻辑是机组RB成功保证,本文根据机组RB出现的问题,提出RB优化措施,设计了RB时油层自动选择,增设了增压风机RB逻辑,优化了燃烬风控制。
关键词:机组RB 增压风机RB 燃烬风优化0.前言快速甩负荷(RUNBACK,以下简称RB)逻辑回路是CCS系统中的事故处理系统。
协调控制系统中RB回路的设计思路是为了保证辅机事故跳闸时机组在一定负荷下尽快稳定运行。
同时,一些重要辅机跳闸(未发生锅炉、汽机跳闸)后,机组如何尽快稳定在某一负荷下运行以及在多大负荷下运行才对机组最有利(指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如何更经济)。
随着老的机组控制纳入DCS后,完善RB功能,提高RB的成功率是不断完善的过程。
本文针对邹县电厂335WM机组历年来RB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情况,提出了完善措施,提高了RB的成功率。
1.335MW机组RB逻辑简介邹县发电厂335MW机组较老,80年代投产,锅炉为中储式制粉系统汽包自然循环单炉膛汽包锅炉,采用倒U型布置、直流喷燃器、四角布置、切向燃烧、两层油枪助燃,固态排渣、平衡通风。
汽轮机组为亚临界、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冲动凝汽式机组。
采用I/A’S的DCS控制,实现机炉间的协调控制。
其中RB设计了:送风机RB、吸风机RB、给水泵RB三种方式。
其中送/吸风机RB时的目标负荷为180MW,给水泵RB时的目标负荷为150MW。
RB动作时协调方式切至TF方式,定压模式。
RB跳排粉机的原则:当发生RB时,将自动保留相邻的两套制粉系统运行;此时若四套制粉系统运行,则自动切除丁制粉系统,延时10s后自动切除丙制粉系统;若甲、乙、丙三套制粉系统运行,则自动切除丙制粉系统;若甲、丙、丁制粉系统运行,则自动切除甲制粉系统;若乙、丙、丁制粉系统运行,则自动切除丁制粉系统;若甲、乙、丁三套制粉系统运行,则自动切除丁制粉系统。
若因一台排粉机掉闸,则不再切除其它运行制粉系统,同时自动投入选择好的一对油枪。
邹县电厂1000MW 机组DEH随着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技术的发展,运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设计思想,不但控制的可靠性得到了更大的提高,而且可大量减少操作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章主要以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四期工程1000MW 机组为例,介绍1000MW 等级全电调型DEH 控制系统。
邹县发电厂四期工程1000MW 机组采用日本日立公司最新开发成功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H-5000M 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的是当今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先进技术。
第一节 汽轮机调节系统概述一、汽轮机调节系统的任务由于电力用户的耗电量是随时变化的,而发电厂生产的电能又不能大量储存,因此,电厂发电机的功率只能随外界用户用电量的多少而定,即汽轮发电机组应能及时地调整它所发出的功率,以适应用户耗电量的变化。
为保证各种用电设备能正常运转,电力生产除应保证供电的数量外,还应保证供电的质量。
供电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频率;二是电压。
这两者都与汽轮机转速有一定的关系。
发电电压除了与汽轮机转速有关外,还可以通过对励磁机的调整来进行调节,而发电频率则直接取决于汽轮机的转速,转速越高发电频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对于具有一对磁极,工作转速为3000r /min 的发电机组,其发电频率为60发电机每分钟转数f (6—1)显然,在额定转速下运行时,发电频率是50Hz 。
我国电力工业法规规定:电压误差在±6%以内;频率误差在±1%以内,即要求电网频率的变动不超过±O .5Hz ,亦即转速的波动不允许超过±30r /min 。
供电频率的过高或过低,不仅影响用户的生产,而且也影响电厂本身的安全和经济运行。
所以汽轮机调节系统的任务,一方面是供应用户足够的电量,及时调节汽轮机的功率以满足外界用户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要使汽轮机的转速始终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从而把发电频率维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邹县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原理与分析李刚<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摘要:以协调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邹县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为例,介绍协调控制的思想、设计、控制功能的实现以及实际应用中问题的分析。
b5E2RGbCAP关键词:协调控制;原理;分析;应用1 邹县电厂三期工程简介邹县电厂三期工程两台600MW燃煤汽轮发电机组是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5机组于1997年1月17日投产,#6机组于1997年11月5日投产。
p1EanqFDPw邹县电厂三期工程为世界银行贷款与国内投资相结合的建设工程。
其主要设备供货情况为:锅炉由美国福斯特·惠勒能源公司<FW)提供;汽轮发电机组由东方电站成套设备公司和日本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合作设计生产;输变电设备主要由法国施耐德公司、欧洲ABB公司、意大利NMG 等公司生产;热控设备采用WDPF-II型分散控制系统,由美国西屋公司提供。
DXDiTa9E3d锅炉为亚临界、中间一次再热、自然循环、平衡通风、单炉膛、悬吊式、燃煤汽包炉。
制粉系统采用正压直吹式,锅炉按滑压运行和5% 超压运行设计,以带基本负荷为主并能满足调峰、调频要求,点火及助燃燃用#0轻柴油,油枪出力设计可带30%MCR负荷,最低稳燃负荷为30%MCR。
RTCrpUDGiT汽轮机为亚临界、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冲动凝汽式,设计额定功率为600MW,最大连续出力658MW。
汽机采用高中压缸合缸结构,低压缸为双流反向布置。
机组设计为中压缸启动方式。
旁路系统不能投入时,也可用高压缸方式。
旁路系统采用二级串联的启动旁路,容量为300t/h,只能满足机组启动需要,不具备保护功能。
机组甩负荷时,不能实现停机不停炉。
5PCzVD7HxA发电机为全封闭、自通风、强制润滑、水/氢/氢冷却、圆筒型转子、同步交流发电机。
发变组保护采用ABB公司生产的微机式继电保护,每套保护均设双CPU,整个发变组保护为双套配置。
浅谈发电厂600MW汽轮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摘要: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发电厂600MW汽轮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在电力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发电厂600MW汽轮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以及调控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发电厂;600MW汽轮机组;协调控制系统1.发电厂600MW汽轮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及功能1.1主要构成(1)控制器:协调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操作员的指令和传感器信号,根据系统预设的逻辑进行运算和判断,输出控制信号。
(2)传感器:用于监测汽轮机组的各项参数,如压力、温度、转速等,将实时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3)执行器:负责接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机械动作,以实现对汽轮机组的控制。
(4)人机界面:操作员与协调控制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操作员可以通过人机界面查看汽轮机组的运行状态、设定控制参数,以及接收系统的报警信息等。
1.2主要功能(1)负荷控制:协调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操作员设定的负荷目标值,自动调整汽轮机的功率输出,以满足发电厂对外供电的需求。
(2)参数控制:协调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汽轮机组的各项参数,如压力、温度、转速等,确保其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
(3)保护功能:当汽轮机组出现异常情况时,协调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保护逻辑,自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停机、减负荷等,以避免设备损坏和事故扩大。
(4)优化运行:协调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汽轮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自动优化各项参数,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5)数据记录与分析:协调控制系统可以记录汽轮机组的运行数据,为操作员提供数据支持和分析工具,帮助操作员更好地了解设备的性能和状态。
2.发电厂600MW汽轮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2.1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主要负责实时监测汽轮机组的各项参数,如压力、温度、转速等,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模块。
该模块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高速的数据采集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协调控制系统第一章概述1.1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的任务和要求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的任务有三项:(1)保证机组输出功率迅速满足电网的要求;(2)迅速协调锅炉、汽轮机之间的能量供求关系,使输入机组的热能尽快与机组的输出功率相适应;(3)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电力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发电自动控制(AGC )对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包括:大范围的负荷变动,良好的负荷静态、动态跟踪性能、稳定性能等。
1)负荷范围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能够在整个机组的负荷范围内进行全程控制,但是有很多实际因素限制了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和AGC 的投运范围,例如燃烧制粉系统在大范围变化负荷时,需运行人员手动干预。
对于直吹式制粉系统,涉及磨煤机组切、投的操作;对于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需要给粉机切、投和相关风门的操作;当锅炉负荷低于一定值后,为稳定锅炉的燃烧,则需要投油助燃(即锅炉最低稳燃负荷),根据各厂锅炉的实际情况,CCS及AGC的正常负荷调节范围一般在60 %额定负荷以上。
2)负荷指令的变化幅度和变化速率锅炉是一个具有很大热惯性的大迟延对象,从改变锅炉燃烧率指令到其负荷发生变化的动态调节过程周期较长,因此需要对机组负荷变化的幅度和变化的速率有所限制[44],一般负荷变化的幅度应保证在1 0 %〜1 5%额定负荷以上。
而且负荷调整的时间间隔也要大于锅炉主要参数的动态调节过程周期。
对于负荷变化的速率与机组的类型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应为1%MCR/min~3 %MCR/min 。
3)动静态指标目前我国电网调度系统对负荷控制系统的控制指标尚没有严格的要求,为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规定在 1 0 %〜 1 5%MCR 的负荷变动工况下:——负荷响应速率》 1 . 5%MCR/ min ;――负荷响应滞后时间w 1 5 s;——负荷动态偏差w 3 %MCR;――负荷静态偏差w 1 . 5%MCR;――主蒸汽压力动态偏差w 0.6 MPa;--- 主蒸汽压力静态偏差w 0.3 Mpa1.2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可按反馈和前馈回路进行不同的分类:按反馈回路可分为以汽机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系统和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系统;按前馈回路可分为能量直接平衡的协调控制系统和指令信号间接平衡的协调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