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垢剂的定义和种类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石油化工装置常用“三剂”基础知识目录1. 石油化工装置常用“三剂”概述 (2)1.1 定义与分类 (3)1.2 应用领域及重要性 (3)2. 2.1 消防剂 (5)3. 2.2 防腐剂 (6)3.1 防腐剂的作用原理 (7)3.2 常用防腐剂的种类 (8)3.3 防腐剂的选用与使用方法 (9)4. 2.3 防锈剂 (11)4.1 防锈剂的作用原理 (12)4.2 常用防锈剂的种类 (13)4.3 防锈剂的选用与使用要点 (14)5. “三剂”的配伍与应用 (15)5.1 配伍原则 (16)5.2 应用实例 (17)5.3 应用效果评估 (18)6. “三剂”的安全性与环保性 (19)6.1 安全性评估 (20)6.2 环保性分析 (21)6.3 应对措施 (22)7. “三剂”的管理与维护 (23)7.1 库存管理 (24)7.2 使用维护 (25)7.3 检测与更换 (26)8. “三剂”技术发展趋势 (27)8.1 新型“三剂”的研发 (29)8.2 绿色环保技术 (30)8.3 智能化应用 (31)9. 总结与展望 (32)1. 石油化工装置常用“三剂”概述防腐蚀剂:主要用于防止设备和管道在腐蚀环境下受到损害。
石油化工装置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高温、高压、介质腐蚀等因素,设备容易发生腐蚀现象,导致设备寿命缩短、产量下降、安全事故增加等问题。
因此,合理使用防腐蚀剂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缓蚀剂:在防腐蚀剂的基础上,缓蚀剂能够减缓腐蚀速率,降低腐蚀对设备的损害。
在石油化工装置中,缓蚀剂通常与防腐蚀剂结合使用,以实现更好的防腐蚀效果。
阻垢剂:主要用于防止水垢、油垢等在设备表面沉积,从而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水、油等介质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水垢、油垢等,影响设备传热、传质效率,甚至导致设备失效。
因此,合理使用阻垢剂对于保证生产稳定、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化工装置常用“三剂”是保证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有机磷酸类阻垢剂除垢机理-回复有机磷酸类阻垢剂在除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理复杂多样。
本文将以有机磷酸类阻垢剂的除垢机理为主题,一步一步回答。
第一步:了解阻垢剂的基本概念阻垢剂是一种化学物质,通过与垢形成特定的作用,降低或消除垢的产生,从而保持设备系统的正常工作。
有机磷酸类阻垢剂是一类常用的阻垢剂,主要应用于水处理系统中。
第二步:垢的形成原因在水处理系统中,水中常含有碳酸盐、硫酸盐、铁、锰等离子物质,当水中这些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发生晶体的析出和聚集,形成垢。
这些垢会附着在设备的内表面上,影响设备的传热、传质和流体动力学等性能。
第三步:有机磷酸类阻垢剂的基本特性有机磷酸类阻垢剂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1. 高效性:有机磷酸类阻垢剂能够通过与垢物质发生特定反应,降低或消除垢的形成。
2. 环境友好:有机磷酸类阻垢剂不含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
3. 缓蚀性:有机磷酸类阻垢剂能够对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金属发生腐蚀。
4. 稳定性:有机磷酸类阻垢剂具有较好的热、光、酸碱稳定性,适用于各种工艺条件下的阻垢。
第四步:有机磷酸类阻垢剂与垢物质的作用机制有机磷酸类阻垢剂与垢物质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侵蚀型阻垢和结晶抑制型阻垢两种作用机制。
1. 侵蚀型阻垢机制:有机磷酸类阻垢剂中的磷酸根离子(PO_4^3-)与钙离子(Ca^2+)形成难溶的磷酸钙(Ca_3(PO_4)_2),从而阻止垢的形成。
此外,磷酸根离子还能与铁离子(Fe^2+、Fe^3+)形成难溶的磷酸铁,抑制铁锈的生成,减少腐蚀。
2. 结晶抑制型阻垢机制:有机磷酸类阻垢剂中的分子结构中的有机功能团(例如羧酸、磺酸、磷酸等)能够与水中的离子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结晶过程,从而抑制垢的形成。
此外,有机磷酸类阻垢剂还能够通过缓蚀金属表面,阻止金属发生腐蚀,从而降低垢的产生。
第五步:有机磷酸类阻垢剂的应用有机磷酸类阻垢剂广泛应用于各种水处理系统,如锅炉水处理、循环冷却水处理、供水管道、热交换器等。
何谓阻垢剂?常用的有哪些阻垢剂?
佚名
【期刊名称】《工业水处理》
【年(卷),期】2024(44)4
【摘要】凡能控制产生泥垢和水垢的药剂称之为阻垢剂。
早期采用的阻垢剂多半是天然成分经过适当加工后的物质,如磺化木质素、丹宁等。
近年来,采用的阻垢剂有合成聚合物(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马来酸及丙烯酸、马来酸的共聚物);无机聚合物(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膦酸盐(HEDP、ATMP、EDTMP)、磷酸酯(多元醇磷酸酯、单元醇磷酸酯等)、磷羧酸等。
【总页数】1页(P112-1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0
【相关文献】
1.油田常用阻垢剂合成选取
2.常用阻垢剂性能的极限碳酸盐硬度法评定
3.锌盐在常用有机膦酸阻垢剂中的溶解和稳定性
4.常用阻垢剂的耐硬度及耐碱度性能
5.油田常用阻垢剂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阻垢剂的主要成分阻垢剂是一种化学制剂,主要用于防止水管、设备和容器内部结垢的形成。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酸、缓蚀剂和分散剂等。
有机酸是阻垢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有机酸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够与水中的硬水离子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并将其分散在水中,从而阻止结垢的形成。
常见的有机酸有柠檬酸、乙酸和醋酸等。
这些有机酸不仅能够防止钙和镁等硬水离子结垢,还能够溶解已经形成的垢石,起到清洗的作用。
缓蚀剂是阻垢剂的另一个重要成分。
水中的硬水离子容易与金属表面发生反应,形成坚硬的垢石。
缓蚀剂能够与金属表面发生络合反应,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硬水离子与金属表面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垢石的形成。
常见的缓蚀剂有磷酸盐、硝酸盐和铝酸盐等。
这些缓蚀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金属表面不被腐蚀,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分散剂是阻垢剂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水中的硬水离子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团簇,从而形成垢石。
分散剂能够与硬水离子发生作用,使其分散在水中,防止其聚集形成结垢。
常见的分散剂有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等。
这些分散剂能够将硬水离子包裹起来,使其悬浮在水中,不容易沉积在设备和管道壁上。
除了上述主要成分外,阻垢剂还可以添加一些辅助成分,如抗菌剂、pH调节剂和增稠剂等,以增强其阻垢效果和稳定性。
抗菌剂可以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避免微生物对设备和管道的污染和损坏。
pH调节剂可以调节水的酸碱度,使其适合阻垢剂的使用环境。
增稠剂可以增加阻垢剂的粘度,提高其附着性和延展性,使其更加均匀地涂覆在设备和管道表面。
阻垢剂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一般可以直接将其溶解于水中,然后通过循环系统或注入设备和管道中。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添加的剂量和使用频率,以达到最佳的阻垢效果。
阻垢剂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酸、缓蚀剂和分散剂等。
它们能够防止水管、设备和容器内部结垢的形成,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使用阻垢剂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以获得最佳的阻垢效果。
dt膜用阻垢剂
DT膜是指膜生物反应器中使用的薄膜,常用于水处理、分离和过滤等应用。
为了保持DT膜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可以使用阻垢剂来防止膜的堵塞和污染。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DT膜用阻垢剂:
1. 酸洗剂(Acid Cleaners):酸洗剂具有溶解碱性物质和无机盐的能力,可以用于清除膜表面的矿物质沉积物和水垢。
常见的酸洗剂包括硝酸、盐酸和磷酸等。
2. 碱洗剂(Alkaline Cleaners):碱洗剂适用于去除膜表面的有机物质和油脂,可以通过热浸泡或喷洒的方式施加在膜上。
常见的碱洗剂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碳酸氢钠等。
3.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s):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去污性能,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污染物更易被膜吸附和清洗掉。
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riton X-100)等。
4. 氧化剂(Oxidizing Agents):氧化剂可以氧化有机物质和微生物,
从而清除污染物。
常见的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H2O2)、高锰酸钾(KMnO4)和氯(Cl2)等。
在使用DT膜阻垢剂时,应根据具体的污染物类型和程度,以及膜的材质和运行条件,选择合适的阻垢剂,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进行使用。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DT膜系统也是确保膜运行正常的关键步骤。
最佳的阻垢剂选择和使用方法可以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或厂家。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水处理药剂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近年来,水处理药剂的品种也逐渐丰富多样,在工业水处理及环保需求的推动下,水处理药剂朝着多功能、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阻垢剂分类
有机膦酸盐类有机多元膦酸盐是目前国内外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水处理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高温性,用量少、具缓蚀作用。
此外,有机多元磷酸盐对钙、镁、锌、铁等许多金属离子具有优异的螯合能力,故大量用于水处理中。
絮凝剂
聚合氯化铝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无极净水剂,具有很强的甲壳吸附性,易溶于水。
它的特点是:
1、具有很强的絮凝作用,吸附活性度非常好,可以迅速絮凝生水中杂物并快速沉降。
2、工业水处理使用絮凝剂不需要酸碱助剂,它具有广泛的PH值范围;即便是水温较低、水质混浊度低、或者是碱度低都不会影响聚合氯化铝的絮凝效果。
3、应用聚合氯化铝可以大量缩短工业水处理过程中搅拌、混合、沉淀的时间,并且无需大面积建造絮凝池和沉淀池等设施。
4、聚合氯化铝作为工业水处理用絮凝剂还具有很好的除铁锰效果,实现水的电导率降低。
5、聚合氯化铝腐蚀性小,处理费用低廉。
聚丙烯酰胺
聚丙烯酰胺(PAM)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磨擦阻力,按离子特性分可分为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型四种类型。
以上就就是两种常见的阻垢剂类型,它们存在各自不同的性能优势,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应用特点,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使用。
概述阻垢剂、分散剂是循环水化学日常处理中一类占较大比重的化学药剂。
例如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和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等,都是由其分子中的部分官能团、通过静电力吸附于致垢金属盐类正在形成的晶体(晶核)表面的活性点上,抑制晶体增长,从而使形成的许多晶体保持在微晶状态,这等于增加了致垢金属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此同时,由于阻垢剂分子在晶体表面上的吸附,晶体即使增长,也只能畸形地增长,这就使晶体产生畸变。
畸变后的晶体与金属表面的粘附力减弱,因此不易沉积于金属表面上;由于吸附于晶体表面上的官能团只是阻垢剂分子中的部分官能团,那些未参加吸附的官能团,就会对晶体呈现离子性,因电荷的排斥力增大而使晶体处于分散状态。
以上三种作用同时存在,使得在水中阻止相同量的致垢金属盐不在金属表面结垢所需的阻垢剂的量,远低于将同样量的致垢金属盐螯合在水中使其不沉淀所需的螯合剂的量。
这一现象,叫做“阈值效应”(Threshold effect),也叫“低限量效应”,或叫做“亚化学计量效应”(sub-stoichiometry effect)。
因此它们能分散水中的难溶性无机盐、阻止或干扰难溶无机盐在金属设备表面的沉积、结垢,维持金属设备有良好的传热效果,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阻垢剂主要包括一些天然分散剂、膦酸、膦羧酸及膦磺酸和高分子聚合物等,而目前使用的绝大多数阻垢分散剂是高分子聚合物。
水处理中最早得到应用的阻垢剂大约要算聚合磷酸盐。
聚合磷酸盐除具有阻垢作用外,还兼具缓蚀作用。
但其缺点是易水解为正磷酸盐,如果控制失当,会使本来不太严重的碳酸钙垢问题转变为十分严重的磷酸钙垢问题。
20世纪60年代有机磷酸(盐)阻垢剂的问世,表明水中碳酸钙的阻垢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也使循环冷却水的超低铬处理配方得以应用。
这种超低铬配方在7.5-8.5的pH值范围内使用。
高pH值的运用使得对用于缓蚀的铬酸根量的要求从传统铬-磷-锌配方的15-25mg/L降至5-10mg/L,大大减轻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阻垢剂还原剂杀菌剂
阻垢剂、还原剂和杀菌剂是三种不同的化学品,分别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阻垢剂(Anti-scale agent)主要用于防止水垢的形成和沉积。
水垢是由水中的溶解性盐类在加热过程中析出而形成的。
阻垢剂能够与这些盐类结合,防止它们在热交换设备中沉积,从而减少设备的损坏和维护成本。
还原剂(Reductant)是一种能够将其他物质还原为较低氧化
态的化学物质。
还原剂通常用于化学反应中,例如还原金属离子为金属,还原羧酸为醇等。
还原剂可以提供电子或负电荷,从而将其他物质还原。
杀菌剂(Bactericide)是一类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化学
物质。
杀菌剂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代谢或破坏细菌的细胞结构来发挥作用。
杀菌剂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和消毒等领域,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或传播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阻垢剂、还原剂和杀菌剂是三种不同的化学品,它们的作用和应用领域也各不相同。
阻垢剂的定义和种类
一定义:
向水中投放某些药剂以阻止水垢的形成,沉淀或增加碳酸钙的溶解度,使其在水中呈分散状态不易沉淀,这些药剂统称为阻垢剂或分散剂。
在工业上常用的形式主要有阻垢缓蚀剂和阻垢分散剂两种。
二阻垢剂的种类:
阻垢剂的种类丰富,按照阻垢剂的发展历程及起主要作用的官能团,大致分为天然聚合物阻垢剂,含磷类聚合物阻垢剂,共聚合物阻垢剂,绿色新型聚合物阻垢剂。
(1)天然聚合物阻垢剂,单宁,木质素,淀粉,纤维素,壳聚糖和腐植酸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韩有许多酚羟基,对钙,镁等盐垢晶体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早被作为阻垢剂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2)含磷类聚合物阻垢剂,冷却水处理中,最常用的无机含磷聚合物阻垢剂是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
其阻垢机理主要是通过分子中的部分官能团或静电力吸附在晶体表面的活性点上,减缓晶体的生长,使晶体保持在微晶状态,增加其溶解度。
但是这类阻垢剂磷浓度大易水解成正磷酸盐,产生碳酸钙沉淀。
另外,磷酸盐是微生物的营养源,能促进菌藻的滋生。
因此,单纯用聚磷酸盐做阻垢剂在冷却水处理中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复合磷酸盐,有机磷酸盐和其他低磷或无磷药剂配方。
(3)共聚物阻垢剂,丙烯酸类共聚物是国内外开发最早的共聚物类阻垢剂,它是以丙烯酸为主要单体,在适当的引发剂的作用下,与一种或几种有机单体共聚物而成的一类阻垢剂,能在无机结晶过程中干扰晶体的正常排列,从而达到阻垢,防垢的作用。
(4)绿色新型阻垢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高,环境法则日趋严格,人们对阻垢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具有较好阻垢性能且可减低的绿色聚合物阻垢剂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
目前国内外出现的新型绿色聚合物阻垢剂主要有聚天冬氨酸(PASP)和PE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