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阴阳太极图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21.52 KB
- 文档页数:14
太极拳太极图的原理
太极拳太极图源于道家哲学中的“太极”概念,是一种图形化的呈现。
太极图由两个相互融合的半圆构成,其中一个半圆为黑色,被称为“阴”,另一个半圆为白色,被称为“阳”。
阴和阳分别代表着宇宙中的两种基本能量,相互作用而产生了所有事物和现象。
太极图中的黑白两色以一条中间的S型曲线分界,这条曲线被称为“太极”,意为“极之至”。
太极图的意义在于表达了道家关于宇宙生成和万物变化的哲学观念,是太极拳理论的基石。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太极图的理论被运用到了身体的动作和呼吸中,帮助练习者调整身心,达到健康、平衡、和谐的目的。
太极图的阴阳本源太极图的阴阳本源我们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
——纪伯伦那些文人雅士啊,引用典籍典故时,头头是道,总是圣人前和圣人后,最终在不断重复解释的死循环中落下文化的俗套。
他们比大众多读几本传世的书,凭着舌灿莲花的本领,投机取巧地抚慰着人们空虚的心灵。
然而这些书,远远不够。
我们尊重古人的思想,就要尊重他们的本意,更需要尊重他们时代的局限性。
以今人之心过度升华或玄化古人的思想,并不可取。
古人在理解更古的人的传世作品时,因当时的传播条件,误会的可能性会很大,久而久之,我们后来的人,就越来越找不到原本的“初心”。
研究中国的文化,尤其是语言文字、哲学思想、数术、民俗、神话传说等,有两门学科相当重要,那就是:考古学和中国古代天文学。
纯文科生一般很难有能力以实证的思维、综合的推理来追溯古人思想演化的过程,以“文化”作为贴金手段的某些人,更是不假思索人以讹传讹。
如今我抛砖引玉,分享浅薄的学识,从太极的阴阳说起……阴阳是中华文化传承已久的哲学思想,阴阳是一种以简易成其博大的哲学。
究竟是太极催生了阴阳思想,还是阴阳思想催生了太极?我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太极究竟是如何获得的图案呢?古人是凭空想象的还是有所根据的呢?《易传·系辞上传》记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上古的先民,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思想一片混沌,思想有多混沌,人类心中的世界乃至于宇宙就有多混沌。
到后来,传说中的华夏始祖之一的太昊伏羲氏(据考古学和历史学,伏羲身份有待考证),站在前辈智者们的肩膀上,立杆测日,画出先天太极图(太极图的前身)。
图一一年365-366天,每一天都记录日影的数据,将这些数据点按照古人的思维连接起来,就成为了最原初的太极图。
进而太极生两仪,阴阳始分。
延伸知识:在四时规律被应用之前,我们的祖先直接观察到的是日出和日落,白天和黑夜,夏至点和冬至点(阴阳)。
(4)阴阳太极图原理阴阳太极图原理太极图是宇宙宏观的一种思维模式,不但反映天体运行的规律,也包括了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也描绘出人生从生到死的轨迹和日月交替运动的规律,里面蕴涵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太极图代表的是三维空间,阳代表阳间,阴代表阴间,阳从左边团团转,阴从右路转相通,是说明太极图运转轨迹。
古人很聪明,把地球的磁场的南北极,不但以图示方式展开了宇宙的运动规律,更从指南针的物理方式付之实践应用,指导人们的方向,没有指南针,哪能有今天如此先进的交通航行的技术。
你看:电场的正负电子的运动螺旋轨迹与太极图一样;你跑到地球的赤道去看一看,盛一碗水,水上放上一根牙签,跑到赤道的南边去,牙签逆时针转动,跑到距离不及一米的北边去,牙签顺时针转动,这种运动的轨迹,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发现了,所以指南针为中国之四大发明之一,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祖先确是有过人之处,先见之明,他们的远见足以说明了周易是科学的。
太极图还图示了阳尽阴生(先天为乾转向巽),阴尽阳生(先天坤转向震)生生不息,循环不断,如法轮常转,印证了凡人的三世轮回。
太极图还有另一种阴阳气之对待,方位之流行的规律,如夫妇相配,阴阳交媾,阴阳平衡,砂水配合也就是风水的要求,大道至简,就是一阴一阳为之道。
太极图圆圆如是一个胎盘,里面的阴阳鱼的分界线是一条S 形的曲线,代表着男女的交媾,为什么太极图是阴包阳呢,这也反应出母亲的伟大,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来自于母体,最后落叶归根,入土为安,故艮为生门,为胎,坤为死门,为母。
艮坤同属太阴,其意义也体现在这里。
故母愤的发生效力比父愤发生的能量更大,更快,作用力更大,其原理正是如此。
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先天之阴阳相对],冲气以为和[后天之方位对立]。
为什么叫阴阳?不叫阳阴,我们不是在现实生活中,男人主外,女人主内,阳大于阴吗?其实,太极图已经反映出母性的伟大——无论男女都经过母体的艰难阵痛生出来的,死后还归大地,与大地同眠[母为坤,地为坤],诸君看人类的发展史可留意到,人类自有社会以为,即是在距今一万年前的社会是什么社会?是母系氏公社呢!这是社会的发展史,难道社会的发展史的规律与太极图的图示方式仅是巧合这么简单吗?我肯定的说:不是!而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先见和伟大的哲学思维。
太极阴阳图含义来历及源考一:太极阴阳图含义先天八卦讲对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周易说卦传》中将乾坤两卦对峙,称为天地定位;震巽两卦对峙,称为雷风相薄;艮兑两卦相对,称为山泽通气;坎离两卦相对,称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这些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峙.按上述峙图式的内容,先天八卦可分为三个周期:第一周期:从坤卦左行,表示冬至一阳初生,起于北方;从乾卦右行,表示夏至一阴初生,起于南方,本周期指的先天八卦图的最内圈,即由卦的初爻组成.这一寒一暑,表示太阳在一年的周期运动.第二周期:由卦之中爻组成,半圈阳爻表示白昼太阳从东方升起,经南天而到西方;半圈阴爻表示太阳落山后的黑夜,这是记太阳运行一日的周期图象.第三周期:由卦之上爻组成,半圈阴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上半月,即朔;半圈阳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下半月,是为弦.由此可见,这一图象是统一年月日时周期.【中天八卦图】中天易的天文依据,乃本地法之晷景而来,晷景又决定于"昼参日影,夜考极星"之历数.参阅中天八图我们可以了解中天八卦与节令宫辰的关系.【后天八卦图】后天八讲流行,形容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从<<周易.说卦传>>中可以看出,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周天360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转换点就表现在四正四偶的八节上,这就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图.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于此可见这些卦图的实质了.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
从孔庙大成殿梁柱,到楼观台、三茅宫、白云观的标记物;从道士的道袍,到算命先生的卦摊;从中医、气功、武术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刊封面、会徽会标,到南韩国旗图案、新加坡空军机徽、玻尔勋章族徽……等等,太极图无不跃居其上。
这种广为人知的太极图,其形状如阴阳两鱼互纠在一起,因而被习称为“阴阳鱼太极图”。
古代四种太极图的来历及其内容以“太极”命名的太极拳,其哲学渊源可追潮至《周易》的太极说,以及《易》学研究中出现的几种太极图及其太极图说。
因此,弄清楚古代太极图的由来及其内容,对于探索太极拳的哲理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此,笔者把掌握的古代四种太极图披露于世,并就有关问题作粗浅分析,以求教于同道。
从《易图》说起太极图是《易图》的重要图象。
所谓《易图》,是学者们研究与解释《周易》而绘制的种种图形。
《周易》这部以卜筮为外壳的古代哲学巨著,有《易经》与《易传》两部分组成,《易传》是解释《易经》的著作,汉以后才与《易经》合为一书流行。
所以,《易经》又称《周易古经》,古经中只有经文与八卦、六十四卦符号,并无后世出现的称之为易图的图形。
史籍和易学著作中仅有伏羲作八卦的记载,并没有伏羲绘制太极图的记载,也未见到伏羲氏绘制的太极图。
那么,《易图》是何时出现的呢?易图,包括《河图》、《洛书》、《太极图》等上百种图形,其中首要的是河图、洛书两图。
这两幅图的名称,最早见于《易传、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但是在宋以前,河图、洛书只在易学著作提及其名,未见其图形,直至宋代才出现河图、洛书及其他图形公诸于世,形成易学史上一个新的流派一一图书派。
这一点,已为古今著名易学家所共识。
孙国中先生在《河图洛书解析》一书中说:“河图、洛书自汉以后一直由道家珍藏秘传,直到宋代才由华山道士陈传公开于世。
至此,易学史上形成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流派一一图书派,对图书的研究也日趋完善和系统化。
特别是清代,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是令人瞩目的,从而为彻底破译河图、洛书,奠定了基础。
”其实陈转仅仅传给少数几人,范围很少,真正把图书公诸于世的是周敦颐、邵雍、朱熹等宋代著名学者。
周敦颐传陈抟太极图,并撰《太极图说》,邵雍传河图、洛书诸图,特别是朱熹撰《周易本义》,取邵雍河图、洛书、伏羲八卦序次伏羲八卦方位、伏羲六十四卦次序、伏羲六十四卦方位、文王八卦次序、文王八卦方位诸图及其自己改订的卦变图等九图列于卷首之后,历代相沿,图说之风盛行,而且愈演愈烈,说易者几乎无不有图。
太极图包含的原理
太极图是一种代表无极与有极之关系的图象,它蕴含了太极哲学所倡导的一些基本原理,如下所示:
1. 一分为二。
太极图的基本形态是一个圆,圆内有一黑一白两个部分,象征着“道胜一切”的哲学观点,即一切事物都可以分为两极对立的两个方面,这是产生能量和变化的必要条件。
2. 相互依存。
太极图的黑白两个部分相互依存,两者相互渗透,存在并生养彼此。
这意味着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相对的利弊。
3. 整体性。
太极图作为一个整体,黑白相互依存统一,哲学观点在于强调任何事物都是整体性的,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和关系,共同组成宇宙万物。
4. 变换无常。
太极图的黑白两部分可以相互转化,意味着事物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
5. 中庸之道。
太极图的圆心处有一点,象征着中庸之道,即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保持平衡和协调,不可偏激。
这些原理是基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太极哲学发展而来的,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
所总结出来的一些普适性的原则。
太极拳太极图的原理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武术,以它独特的太极图形为代表。
太极拳的原理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阴阳观念。
阴阳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之一,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因素构成的。
阴代表着消极、柔弱、阴凉等属性,阳代表积极、刚强、热烈等属性。
太极图由一个圆圈中心的一黑一白两个弧线构成,黑色代表阴,白色代表阳。
这个图形象征着阴阳互相渗透、互为因果,互成因果的关系,也象征着事物的变化和运动。
太极拳的原理是以太极图为依据,通过身体的运动来体现阴阳变化的规律。
太极拳的动作主要采用缓慢、柔和、流畅的方式进行,通过“以柔克刚”的原理,将力量引导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太极拳强调以巧妙的身体技巧和内力的运用来对抗外力的力量。
太极拳的原理还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太极拳的原理是通过呼吸和注意力的调整来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
太极拳注重自我意识的提升和调整,通过深呼吸和集中注意力的方式,使身体和精神达到协调一致的状态,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其次,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的原则。
在太极拳的动作中,应该保持一种柔软、连贯的状态,以将对手的力量消耗掉,并通过巧妙的技巧将对手的力量转化为自己的力量。
这种柔和的力量在抵抗力量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化解对手力量的作用。
再次,太极拳的原理注重通过细微的变化来制约对手。
太极拳强调在动作中保持一种细微的变化和微调,通过巧妙的技巧和套路来制约对手。
太极拳的动作是通过圆形的方式进行的,圆形运动能够使对手的力量难以抓住,产生一种流动的感觉。
最后,太极拳的原理强调以心血为基础。
太极拳强调通过调整身体内部的机能和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太极拳的练习不仅能够锻炼肌肉和关节,还能够通过调整呼吸和改善心脏功能来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总之,太极拳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呼吸的调整来体现阴阳互相渗透、互为因果的原理。
太极拳的练习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培养人的内心素质和身心的和谐,给人带来身心健康的效益。
潘麟导师讲授“阴阳太极图”之内涵
1.白色为白鱼,属阳鱼;黑色为黑鱼,属阴鱼。
白鱼中的黑点意为阳中有阴;黑鱼中的白点为阴中有阳。
2. “否定之否定”定律:太极图中间的S线,横看即为一条波浪线。
此波浪线为“否定之否定”定律。
意为万事万物地运行,发展都不是一条直线,都是以波浪式前进的。
万事万物都是由低谷到高峰,再由高峰到低谷。
宇宙万物、人生、历史四季更迭都是波浪式前进的。
如四季更迭,冬天是低谷,春天为开始向上,夏天为达到顶峰,秋天为开始下降,冬天为降到低谷,再依次循环。
3.“质量互变律”:一个事物量的不断增加,增加到极限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如阳不断增加,增加到极限就转变为阴,阴再不断增加,增加到极限就转变为阳。
4.“极反律”:任何一个事物走到极限都会反过来。
阳极转阴,阴极转阳。
5.“对立统一律”:意为阴阳始终处于对立统一状态。
“对立统一律”又叫“阴阳互根律”。
意为阴阳始终相互对峙着,又互相转化着,谁也离不开谁。
“阴阳互根律”又叫“阴阳互生律”。
意为阴生阳,阳生阴,阴阳互生。
6.“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律:太极图看似静态,实为一张动态图,就像水中之鱼一样,永远在运动中。
阳阳鱼永不停止的转换,意为万事万物都是时刻处于运动状态,时刻处于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状态,而且永不停止。
此谓: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节选自潘麟导师《<瑜伽经>直解》。
太极阴阳与太极图太字原为大字。
古人为了表示比大更大的意思,便在大字底下加一点,成为太字。
含义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比如,时间是无始无终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
极字的原意是房屋中间顶端的顺房之木,在温县叫脊檩,含义是最高、最巅、最上。
这是太极的字面意思。
太极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哲学概念。
要弄清楚太极的涵义,必须知道什么是无极。
因为太极本于无极。
古人认为,未有天地之时,宇宙混沌有鸡蛋。
这就是无极。
无极之境充满真气,是静止不动的。
太极乘气动而生阳,动极便静,静而生阴。
于是,就产生了万象万物。
《易经》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又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是变化,就是说,太极一动,阴阳就产生了,阴阳一合,日月就分出来了,清气上升而为天,浊气下降而为地,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等等自然现象都产生了。
太极的哲学概念就是自然界无所不包的宇宙法则法理。
所以,我认为,阴阳转化就是太极。
阴阳是古代哲学理论的代名词,用来说明一切事物内部不同属性的相互对立统一与转化。
《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皇帝内经》上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万事万物都分阴阳,人有男女,兽有牝牡,鸟有雌雄。
阴阳无处不在,天有阴晴圆缺,人有生老病死,都是阴阳之数。
自然界阴阳平衡,则风调雨顺;阴阳失调,便有旱、涝、风、雹灾害。
人也一样,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精神饱满,;阴阳失调,则疾病缠身,萎靡不振。
有病了,经过锻炼,打太极拳,打针吃药,饮食调理等等,阴阳又平衡了,病好了。
一刮东风,天阴下雨,西风一来,又云散日出,天晴了。
这就是阴阳具有的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转化的特点。
太极图,古代的道家把太极形象地画为?,意思是太极一气循环,运动开始,即界分阴阳。
问题是一个圆圈的图案,很难将无极与太极区别开来。
更不能表现因太极所动而产生的阴阳变化。
于是,道家们便又制出了阳动阴静图。
左部白色图案为动阳,右部黑色为静阴。
四、太极图数学模型的物理意义理想太极图数学模型为:H = Y+ + Y-Y-= (1-COSφ)/2Y+=(1+COSφ)/2φ ∈[0±2 KЛ,2Л±2(K+1)Л](K为自然数)用理想太极图数学模型绘制的图形是一个以φ为相角的周期性曲线。
太极图形可以顺时针也可以逆时针方向绘制。
图形的顺时针或逆时针取决于系统的初始位置是以阴性主导还是阳性主导。
阴阳曲线呈旋转对称性,当阳线转过180度(Л弧度)后,其图形与阴线重合。
阴线也有同样性质,即Y-(φ+Л)= Y+(φ)或Y+(φ+Л)=Y-(φ)。
阴阳曲线都为偶函数:Y -(-φ)=Y-(φ)或 Y+(-φ)= Y+(φ)我们还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初相位φ,获得任意角度时的太极图形:Y -= (1-COS(φ+φ))/2Y +=(1+COS(φ+φ))/2由式(5)可以知道,当一个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质点的能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表达式为:EX= m R2ω2 COS2θ/2= m R2ω2(1+COS2θ)/4Ey= m R2ω2 SIN2θ/2= m R2ω2(1-COS2θ)/4E= EX + Ey= m R2ω2/2其中:m为质点质量,R为圆周运动半径,ω为圆周运动角频率。
EX 、 Ey分别为质点在X轴、Y轴方向的能量,E为质点总能量。
当该质点用太极系统来描述时,系统的和H、阴Y-、阳Y+为:H = Y+ + Y-= E= m R2ω2/2Y-= m R2ω2 SIN2θ/2= H SIN2θ= H(1-COS2θ)/2= H(1-COSφ)/2Y+= m R2ω2 COS2θ/2= H COS2θ= H(1+COS2θ)/2= H(1+COSφ)/2太极因子(1-COSφ)/2、(1+COSφ)/2是系统的和H为1个单位时阴阳特性的最简形式。
由此可见,太极、阴阳概念在不同的系统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太极图数学模型描述的是事物普遍遵循的周期运动规律。
太极图解说(二)太极图含义荐271郭顺红原创 | 2010-3-15 22:47 | 投票关键字:易经哲学文化太极图解说(二)太极图的含义作者:郭顺红 2007年10月太极图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以“图像”的方式阐释阴阳哲理的图形,是探索宇宙社会人生变化发展规律的图式。
千百年来,悠悠流传,博大精深。
世传太极图的种类有很多,主要有北宋周敦颐的周氏太极图、明朝来知德的来氏太极图、古太极图(又名天地自然河图)、现代阴阳环互太极图(即阴阳鱼太极图)等,流传最广的太极图应当是以阴阳相互环抱交感的阴阳鱼图案。
一、周氏太极图周氏太极图作于北宋,是五层结构的立式太极图(见图示),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对该太极图进行阐释,其含义大致如下:周氏太极图最上一个圆圈代表“无极”,是无极至极、无边无际、圆融周遍、无有终始的意思,这个圏也代表阴阳未分的混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第二圈为三轮黑白(阴阳)环互交合图(该图示类似于《周易》八卦中的坎离环交结构),“无极而太极”,太极是无极的显现之机,是阴阳过程的展开与动静变化,环互结构象征阴阳互变流转,周而复始;坎离结构象征阴阳互含互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如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所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第三圏为五行变合图,由阴、阳、阴中阳、阳中阴变化交合而生化出了水、火、木、金、土五行要素。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行之间相互联系、生化制约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五行之气顺布,四时更迭而有序,水火木金成四象,土居中而和,五行下的一小圈表示五行之气汇聚而凝和。
第四圏为阴阳五行凝聚显化,形成阴阳两类相互对立、互补的事物。
秉受阳气而形成的事物而呈阳性特征,秉受阴气而形成的事物呈阴性特征。
故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最下一圈象征万事万物皆由阴阳而出,生生不息,变化无穷,无有终期。
周氏太极图以阴阳、五行理论依立式多层次形象地描绘了宇宙万物的生成演化模式,该图示得到后世许多学者的推崇,周敦颐也被奉为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
太极图浅解:人体生命演化的阴阳变化规律!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太极之理无处不在,阴阳是“变化之母,生杀之本始”,人体生命演化现象与其它万物一样服从阴阳规律,可以归结为为阴阳的变化。
太极图高度概括了阴阳变化规律,它形象地反映了阴阳、五行、八卦等天地自然的共同规律,是一副鲜明的生命图像。
若以太极图为工具,对人体生命演化的阴阳变化规律进行了阐释,以象明义,形象明了。
太极图,生命的阴阳演化《类经图翼》说:“因而大以成大,小而成小,大之而立天地,小之而悉秋毫,浑然太极之理而无处不在。
”所以宇宙是个太极,人身也是个太极。
太极象征天地日月,人的生命运转、阴阳抽象化的统一形象。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是宇宙万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总规律,生命以阴阳存在为根本,“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就人体而言,“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不言而喻,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演化现象可以归结为阴阳的变化。
人体生命演化现象虽然复杂,但只要抓住了阴阳这一总规律,其主线就可清晰明了了,正如《类经图翼》说:“天人一理者,此阴阳也。
”而若配以太极图解,以象明义,以图明理,更有助于对内容的深刻理解。
太极图虽简单,但内涵丰富,“太极图高度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是一个具有高深学理和分析探索事物规律模型……用太极图来表示中医基本理论的模型也最为恰当的,阴阳的对立统一、五行的生克制化、气机的升降运转、生命活动的周期规律等,都可以用太极图式来表示”。
所以可以用太极图来表示人体生命演化规律。
太极图自古经历了多种演变,但其义是相同的,这里采用的是阴阳鱼太极图,并辅以无极式太极图、两仪式太极图。
1、无极式太极图解生命未形成的状态无极式太极图,又名太虚图,相传为北宋周敦颐所作,此图为一大圆,中空,表虚无之象。
为太极之前之“无极”状态,无穷尽,无方体,无界域,是为无象之象,非有非无。
太极图:太极图-起源,太极图-发展阴阳太极图太极图:太极图-起源,太极图-发展阴阳太极图话题:阴阳太极图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文化传统文化太极图阴阳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
太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术语,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
太极图形象化地表达了它阴阳轮转,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
太极图形展现了一种互相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
它以后又发展成中国民族图案所特有的“美”的结构。
如“喜相逢”、“鸾凤和鸣”、“龙凤呈祥”等都是这种以一上一下、一正一反的形式组成生动优美的吉祥图案,极受民间喜爱。
太极图式说是《易经》“太极”思想在儒、道两家结出的硕果。
道家的太极图与乾坤同构;儒家的“中华神圣图”与内宇宙全息。
阴阳太极图_太极图 -起源太极图“太极图”的起源。
一是同一名称,却指不同图形,被称作“太极图”的除了阴阳鱼图形外,还有五层图形(即习惯上所称的“周敦颐太极图”)、空心圆图形、黑白半圆图形等(实际上后几种图形被称作“太极图”的时间大大早于前者);一是同一图形,却有不同的名称,如阴阳鱼“太极图”,早期称作“先天图”、“河图”、“先天自然河图”、“先天自然之图”、“古太极图”等;五层“太极图”又叫”无极图”、“太极顺逆图”、“太极顺生图”、“丹道逆生图”等(2类太极图的图形各自都稍有差异)。
现代有不少人认为太极图起源于原始时代,甚至有人认为是太古洪荒之时外星人馈赠地球人的礼物,或本次人类文明以前上一次甚至两三次文明毁灭时遗留下来的唯一信物。
陈立夫认为:“大陆先后所出土之古太极图,较《周易》及《乾凿度》之成书,尚早三、四千年。
诸如陕西永靖所出土六千五百年前(伏羲时代)双耳彩陶壶上之双龙古太极图(藏瑞典远东博物馆),使用毛笔中锋所画,早于孔子四千年。
又出土商代及西周之多件青铜器上,亦契有雌雄双龙相互缠绕之太极图。
”(《关于太极图的一些问题》)陈先生将双龙相互缠绕之图直接称为“双龙太极图”。
道教阴阳太极图的演变道教阴阳太极思想源于《周易》,阴阳太极图的出现是上古流传下来的先天八卦图、河图和洛书、太极图等各自发展并不断融合的结果。
南宋学者开始把阴阳图和太极图结合起来,明代学者最终定名为“太极图”一直延用至今。
缘于对阴阳太极图思想上和心理上的认同感,道教接受了它并把它作为本教的重要标志。
图1 阴阳太极图在我国,凡是有道观或者道教文化比较盛行的地方,人们经常看到一个重要标识——阴阳太极图,它要么绘制在道士的衣袍上,要么出现在道观里。
不言而喻:阴阳太极图就是道教的标志与象征。
细究起来,事实并非象今天这样,道教刚产生时并没有以阴阳太极图作为为标识,而太极、阴阳、八卦等思想原是属于儒家思想里的东西。
那么,阴阳太极图怎么出现的?它又是如何成了道教的一个重要标志的呢?从现存的文献资料来看,阴阳太极图的思想来源于儒家经典《周易》,《易传·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里的“太极”是指宇宙处于浑沌的那个时期。
孔颖达也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浑而为一。
”意为:生生之易的太极,运转中生成阴阳两种属性的物质,阴阳两种属性的物质不断分化、组合,又产生了“四象”和“八卦”。
其中“四象”,有人解释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而“八卦”,则是指构成宇宙的八种最主要的物质,即天(乾)、地(坤)、雷(震)、风(巽)、水(坎)、火(离)、山(艮)、泽(兑)。
“八卦”的产生,意味着物质世界已经成型。
于此,《周易·系辞上》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生生之易的太极化生宇宙万物的生发模式,而对此宇宙生发模式的直观描绘,就是阴阳太极图产生的一个原因,这是儒家学说的宇宙生成论。
这种用图式来描绘宇宙生成论的方法在汉以前是没有的,它是随着汉代象数易学的发展而出现的。
汉代的象数易学以京房、孟喜为代表,着重从阴阳奇偶之数、九六之数、大衍及天地之数、卦爻象以及八卦所象征的物象来解说《周易》经传文义,由于“易学象数思维方式是中华传统思维方式的元点和代表,具有重整体和合、轻个体分析的整体性特征,重功能关系、轻形体结构的功能性特征,重感性形象、轻抽象本质的形象性特征”,学者们在占卜现象、解释现实世界时,更倾向于以形象的方式。
考研政治马哲:用太极阴阳图学矛盾原理前言在考研政治考试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必考科目。
其中,“矛盾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考研哲学分值较高的考点之一。
而在学习矛盾原理时,太极阴阳图是一种非常好的辅助工具。
本文旨在通过介绍太极阴阳图的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矛盾原理。
什么是太极阴阳图太极阴阳图,又称“太极图”,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经典图像之一。
它由一个黑白两色的圆环组成,圆环中央是两个相互咬合的“鱼眼”,黑色的部分为阴,代表消极、静止、负面的力量;白色的部分为阳,代表积极、运动、正面的力量。
太极阴阳图是“易经”中的一种符号,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有机双重体。
太极阴阳图的主要含义是,阴阳关系是宇宙母胎的原动力,一切事物都可以从阴阳两极来解释。
阴阳是相对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且相对于人的主观性而言,是不断变化的。
太极阴阳图与矛盾原理太极阴阳图作为表示阴阳关系的经典图像,具有很好的解释力。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原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理论,它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太极阴阳图可以用来表达矛盾原理,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理论。
太极阴阳图中的黑白两色代表两个对立面,两个对立面之间的“鱼眼”代表两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
这种联系和转化,给人以动态的感觉,即不停地在变化、调和、统一中发展。
这种动态的辩证关系,正是矛盾原理的核心。
太极阴阳图中,阴阳两极都是存在于一个个事物之中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因为太极阴阳图中的“鱼眼”不仅存在于整个图中,也存在于每一个单独的事物之中。
每一个事物的内部都包含了其本身的两个方面,即矛盾对立面。
这种内部对立中的统一,也是矛盾原理的表现形式之一。
太极阴阳图与考研政治在考研政治中,太极阴阳图能够提高我们对阴阳辨证法的理解,让我们更好地掌握矛盾原理。
通过太极阴阳图,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动态发展,帮助我们更好地解答考试中的哲学题目。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学习太极阴阳图:1.首先,学习太极阴阳图的基本含义。
太极图的种类及意义太极太极,始见于《易传·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是天地未分的统一体,是宇宙的本源,是儒家哲学中表示最高哲学的范畴。
太极又称无极。
汉儒张载、王廷相等以'气'立论,而宋儒朱熹及其弟子以'理'立说,太极实际所指当以前者为是。
太极图(一)太极图的理论根据太极图以《易传·系辞上传》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为理论依据。
(二)太极图的种类1.空心圆图此类图在宋元易学著作及《正统道藏》中常常可以见到。
因太极即无极,无边无际,无形无象,故以空心圆示之。
2.周子太极图此图系周敦颐所作,并附有《太极图说》。
1.本图据朱熹《晦庵集》,与《太极图说》并行。
图及《图说》均经朱氏校定。
2. 图中自上而下,共分五层,以说明太极生成万物的模式。
第一层为大圆图,代表太极之本体,即天地万物之本体。
第二层为黑白三轮图,又称'水火匡廓图'。
右标'阴静',左标'阳动'。
黑白之圈轮廓相抱,象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
第三层为五行交合图,又称'三五至精图',象征阴变阳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五行以小圈为主,分居五方,水居右上,火居左上,木居左下,金居右下,土居中央,代表五行的小圈即交于其上的三轮图,又自相联系。
第四层亦为大圆圈,代表阴阳五行的生成皆禀男、女气质,故右标'坤道成女',左标'乾道成男'。
第五层为一大圆圈,代表以上程序化生大自然中形态万殊之物,故圆圈下标示'万物化生'。
天地自然之图1.本图据明代赵执谦《六书本义》,亦称'先天太极图''太极真图',简称'先天图''太极图'。
2.图中黑白回互环抱,象征'太极'生阴阳两仪。
春秋古易:四张图看懂阴阳太极图这是太极图,中国传统阴阳理论的标志性图案,很多人看不懂,觉得很神秘,其实很简单,只是几千年没搞清它表达的含义。
白色部分代表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春天开始,一直到夏天,阳气上升,万物生长,所谓阳主生。
夏至时,太阳照在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的热量达到顶点。
中间的黑色圆点,表示太阳在到达北回归线时,将向南半球移动,北半球的热量开始减少,阴将产生,所谓物极必反,阳极生阴。
黑色部分代表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运动,北半球的秋天开始,一直到冬天,热量减少,阴气上升,秋收冬藏,所谓阴主死。
黑色中的白色圆点,代表冬至,太阳照在南回归线后,必然调转方向,向北回归线运动,所谓阴极生阳。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象钟摆一样来回摆动,一个循环之下,北半球就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循环,年复一年,万物生生不息,日新谓之盛德,生生谓之易。
但我们在北半球观察太阳一年运动的轨迹,实际上是一个8字形图案。
见下图。
当远古的中国人把太阳一年的运行图,表达在地上时,就形成了太极图。
上图中的紫色S线,就是太极图中间的S线,也叫生命线。
以春分、秋分为界,S线的下半段时,表示北半球处于秋、冬季,S线的上半段时,表示北半球处于春、夏季。
虽然古代科技水平有限,但也难不住智慧的中国人,他们通过在地上立一根杆子(圭表)测量记录太阳在地上的影子,用投影法记录太阳的一年轨迹,这就是圭表测影(见下图)。
太阳在天空中走了8字,投射到地面的影子,每天的长度不同,冬至太阳影子最长,夏至太阳影子最短,记录描绘出来,就是太极图。
伏羲女娲手里分别拿的规和矩,就是圭表测影的工具。
这是人类历史上发明设计的第一个工具,是人类从原始迈向文明的开始。
周朝的《周髀算经》不仅记录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日影观测记录,还有计算公式,即勾股定理。
图中的定表和游表,就是圭表测影。
把一年的日影,一天天涂黑,日影一天天变长,等到涂黑一半,刚好是从夏至到冬至,就形成了太极图。
简介太极图的阴阳升降及风水运用简介太极图的阴阳升降及风水运用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现在开始今天的课程内容,有很多同学已经收到了群购的罗盘,我在群里看到有些同学已经比较兴奋了。
已经开始着急要怎么样去用呢,但是,在这儿我还不去给大家讲怎么去用,大家先把心沉一沉,今天,我其实想给大家讲个故事,这也是我看过的很多人里边,也算是有一点代表性的例子吧,给大家讲一讲,让大家去里面找一找感觉。
我来接着说这个故事是什么呢?其实,是一个关于家居风水的故事。
这个人是一个女性,她的身体状态,最近几年特别的不好,而且,尤其是觉得自己的精气神儿不足,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整个人没有神和发呆,或者,有的时候觉得莫名的困倦,莫名的做一些糊里糊涂的事情。
这个人是属羊的,1979年的女性,她的生辰八字,我先不给大家讲这个,她的八字留在给大家讲到具体的,去看命格的时候才给大家讲,现在,只是给大家去慢慢的梳理一些概。
我刚才给大家发的这个图,是一个太极的阴阳鱼的图,很多人应该见过,但是,可能并不是很明白,这其中所要表达的这个理。
大家看,我在太极图的阴阳鱼上,写了两个字,在它的左边(白色的部分),我写了一个“升”(上升的升),在它的右边(黑色的部分),我写了一个“降”(下降的降),升降,就是代表气运动的一种状态。
那么,我们讲到风水、讲到中医的一些用药方剂的时候,是不可避免的要用到阴阳的,所以,今天我就和大家在阴阳的角度上,去给大家讲刚才说的这个例子。
升浮降沉在之前我们的课程里反复的讲过关于阴阳、四象、五行等方面的知识,这期班由于有很多新的同学,所以,我们的课还是要从最为简单和基本的点再去给大家讲,所以,讲到阴阳的时候(在讲阴阳之前),需要给大家讲一讲阴阳其实是从何而来?气,是一切物质的基础在中医里面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所有物质)的物质基础,气,应该怎么去理解呢?很多人说,气是空气,是氧气,甚至还有说,是这个气,那个气的,其实都不是!气,它表达的是一种能量的状态,只不过这个能量的状态极为微小,但也极为众多,它微小到你看不见,但是,又众多到它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力量、独特的生命力。
阴阳学说的完美诠释:太极图
阴阳理论渗透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如哲学、宗教、历法、中医、书法、文学、建筑、占卜等。
对阴阳思想的最形象的图示就是北宋时出现的太极图。
它以一条曲线将圆形分为两半,形成一半白一半黑,白者像阳,黑者像阴,白中又有一个黑点,黑中又有一个白点,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分开的两半像两条鱼,俗称“阴阳鱼”。
太极图是古代哲学家、炼丹家等解说阴阳理论的模式图。
此图有很多种,其中陈抟公布的太极图又称“先天太极图”。
朱熹认为,陈抟是向世外高人——隐士、道士学来的。
后来,周敦颐将此图改造为今天常见的太极图。
阴阳的属性
阴阳的关系
多种太极图
太极图有很多种,如周敦颐之图、陈抟之图、来知德之图、张景岳之图、端木国瑚之图。
但只有陈抟和周敦颐的太极图流传广泛。
来知德的太极图
来知德的太极图以居中的黑白二线代表原始太极图中的两点。
来氏认为:“此图为圣人作易之原。
理气象数,阴阳老少,往来进退,常变吉凶,皆寓于其中。
”
张景岳的太极图
张景岳的太极图中,内圈左黑右白,中圈左白右黑,最外圈全白,以示阴阳循环,象征生生不息。
一般认为此图从立论到作图,均源于周敦颐的太极图。
太极阴阳双螺旋运动规律太极有阴阳运动规律。
直线关系,上作用下,下反作用上,或者是下作用上,上反作用下,这是阴阳直线运动规律。
把上下加入左右形成平面关系,左作用有半圆下反作用上,直线上作用下,转右反作用也有半圆上作用下,直线下反作用上,这形成阴阳双曲线运动规律,是横8字的,也就是平面曲线太极图。
上下加前后关系,形成上下前后双曲线运动规律,左右加前后关系,也形成左右前后双曲线运动规律,道理一样。
再把上下左右加入前后形成立体关系,左作用右反作用是向前作用的,形成顺阳螺旋运动,而向后反作用则形成逆阴螺旋运动,它也有极右反作用转极左作用,极右与极左又各有上下作用反作用,这才有阴阳双螺旋运动规律,这是立体螺旋太极图。
太极阴阳双螺旋运动规律,有二前后作用反作用,四左右作用反作用,八上下作用反作用。
一立体阴阳双螺旋运动规律,可以包含九平面阴阳双曲线运动规律,二十七阴阳直线运动规律,这是阴阳运动规律的层次性区别所在。
社会与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及其运动规律中存在变化,也会出现层次性差别。
如由于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不同,左和右平面社会各有自身的上下前后双曲线运动规律,要进入立体社会,它就会形成双螺旋运动规律,这样社会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就出现层次性差异,这种变化等于社会上升新平台。
在这种社会变化中,有的人依然在左或右社会曲线规律中存在变化,并相互冲突,而有人则已经进入立体社会,在双螺旋规律中前后变化,这样人们就会出现变化中的差别。
要认识这种社会和人的变化必须搞清楚社会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层次性区别。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就指出过,认识过程不是直线,而是一串圆圈式螺旋式曲线,不过,在直线和螺旋曲线之间,还有平面曲线,这也是思维认识的层次性所在。
人得进入圆圈螺旋式运动变化的客观实践中,把握住其中的规律性,才能产生立体螺旋思维和认识,并反作用指导实践。
而停留在直线或平面曲线实践规律中那是不行的,即便是直线平面曲线实践能够产生直线平面曲线思维和认识,它也无法切入螺旋式规律中,反作用指导螺丝式实践,进去就会被甩出来或卷进去的。
(4)阴阳太极图原理阴阳太极图原理太极图是宇宙宏观的一种思维模式,不但反映天体运行的规律,也包括了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也描绘出人生从生到死的轨迹和日月交替运动的规律,里面蕴涵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太极图代表的是三维空间,阳代表阳间,阴代表阴间,阳从左边团团转,阴从右路转相通,是说明太极图运转轨迹。
古人很聪明,把地球的磁场的南北极,不但以图示方式展开了宇宙的运动规律,更从指南针的物理方式付之实践应用,指导人们的方向,没有指南针,哪能有今天如此先进的交通航行的技术。
你看:电场的正负电子的运动螺旋轨迹与太极图一样;你跑到地球的赤道去看一看,盛一碗水,水上放上一根牙签,跑到赤道的南边去,牙签逆时针转动,跑到距离不及一米的北边去,牙签顺时针转动,这种运动的轨迹,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发现了,所以指南针为中国之四大发明之一,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祖先确是有过人之处,先见之明,他们的远见足以说明了周易是科学的。
太极图还图示了阳尽阴生(先天为乾转向巽),阴尽阳生(先天坤转向震)生生不息,循环不断,如法轮常转,印证了凡人的三世轮回。
太极图还有另一种阴阳气之对待,方位之流行的规律,如夫妇相配,阴阳交媾,阴阳平衡,砂水配合也就是风水的要求,大道至简,就是一阴一阳为之道。
太极图圆圆如是一个胎盘,里面的阴阳鱼的分界线是一条S 形的曲线,代表着男女的交媾,为什么太极图是阴包阳呢,这也反应出母亲的伟大,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来自于母体,最后落叶归根,入土为安,故艮为生门,为胎,坤为死门,为母。
艮坤同属太阴,其意义也体现在这里。
故母愤的发生效力比父愤发生的能量更大,更快,作用力更大,其原理正是如此。
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先天之阴阳相对],冲气以为和[后天之方位对立]。
为什么叫阴阳?不叫阳阴,我们不是在现实生活中,男人主外,女人主内,阳大于阴吗?其实,太极图已经反映出母性的伟大——无论男女都经过母体的艰难阵痛生出来的,死后还归大地,与大地同眠[母为坤,地为坤],诸君看人类的发展史可留意到,人类自有社会以为,即是在距今一万年前的社会是什么社会?是母系氏公社呢!这是社会的发展史,难道社会的发展史的规律与太极图的图示方式仅是巧合这么简单吗?我肯定的说:不是!而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先见和伟大的哲学思维。
阴包阳就是太极图反应了阴阳名字的来由,也是一切生命的来源和归宿。
我们从孕育的一面去看看太极图里的秘密。
既然阴阳就是生育的力量来源和保证,那么阳卦中的阴为男子的精子,阴卦中的阳代表女性的卵子,他们的结合过程是产生男女后代的原因。
阴卦中阳爻如果突破了S的边界(这是夫妇交媾的临界面),到艮卦与阳卦中阴爻结合就会产生纯阳效应,那么就产生男胎,如果阳卦中的阴爻突破了S的边界(这是夫妇交媾的临界面),到坤爻与阴卦中的阳爻结合就会产生纯阴效应,就会生女孩;所以有艮水高,儿郎多;申砂儿女美之说。
我们可以看看艮卦,先天为震卦,震者动也,艮与震的组合成大离,象征女性的性器官,先天之动而后天为胎为怀孕,故艮为胎卦,为怀孕。
我们常说十月怀孕,从后天胎卦开始,寅为正月到亥十月结束,刚好来到了先天为艮的位置。
[先天为体,后天为用不是很明显吗?]其后天为乾,乾为头,人破胎而出,从艮这个胎中破胎而出,露出了人的脑袋,这不是就是代表人的出生吗?出生时头先为顺产,否则为难产。
这里面含义也很深刻,怀孕从后天的艮卦到出生时的乾卦先天艮卦结束,正好十个月,这里岂是偶然的安排呢?这里遗落了一个坎卦。
坎卦为何为淫卦。
洛书云:戴九履一,左二右七,四二为肩,六八为足,以八卦配人体是洛书的另一个含义,九为头,坎为下阴,二七为左右手,四二为人之肩,六八为人之足,因为坎为阴包阳,代表母的下阴。
坎为水,为文曲,水主游荡,金水为多情之喻,故有水性杨花之说。
先天坤为母为孕育,这是一个典型男女交合而留下生育孩子的形象,这里还有一个男主外女主内的形象表示,你看离在上主外,主头脑故男人要用心脑去工作去挣钱养家,而坤在下主内,坤主怀孕,坤主衣服等等都说明了一个古代的家庭观念——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这小农思想,为社会发展的中期阶段。
还有一个更形象的表示女人的,那就是上坤下坎,表示女人的月经的生理现象,先天坤为母为宏观之女性,坎主血,位于八卦之下,喻指下身,反映了太极图与人体生理之吻合。
我们看,为什么阳尽阴生的地方为先天乾后天离?乾为极阳之地,乾又为天,人死了叫所以叫升天。
离为心脏,乾为脑袋,医学为就是说心脏仃止跳动,脑细胞死了才表示真正的死亡吗?这里已经给了答案了。
我们来看看坤卦和艮卦,因为他刚好是人从阳走向阴从阴走向阳的关键点,一个是从生命的阳性空间走向阴性的空间,另一个是生命从阴性空间走向阳性空间,所以艮卦和坤卦乃是生死之门。
天地有这一窍,开时物生,闭时物死,就是这里。
生产也是母亲的生死关。
故奇门中艮为生门,子孙才能有生存下去的能力。
没有孩子哪有生生不息的后代延续呢?坤为死门是阳尽阴生,人从阳间走向阴间去的边缘地,故奇门坤为死门。
为什么先天乾后天离,我们知道离是午,乾是全阳之卦。
这里有个节气就是夏至。
阳尽阴生的时候,而先天坤后天坎。
坤为阴尽,坎为子代表了冬至。
阴尽阳生的冬至,冬至是一阳生的时候。
广东开平人有一个习惯,是夏至吃狗肉,本来夏天为阳热之时,狗肉又是燥热之物,(广东人说狗肉是捕火的,意思是增加肾气之意,是有其道理的)为何热上加热呢?这说明饮食文化也有周易的思维。
热上加热乃是乾上有离,乾卦含有戌亥,戌为火库,为收藏人体热量或者说是元气之所,心神所居之地,戌为狗,故此时的狗的阳气也处于亢盛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此离位是阳中有阴,也是阴气开始入侵我们身体的时候,为一年白天最短的一天,为一阴之地。
我们是阳间之人,阳性物质,怎么可以让身体转入死门之坤位呢,所以食在广东,就是我们广东人懂得以形补形的饮食文化,假如在饮食中调节(食疗),正好与时运这个气场来个阴阳平衡,调节身体之阴阳二气,以狗肉之阳中和阳尽阴生之阴,就是一种太极思维的饮食文化,带有食疗的效果,中国的古代文化之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
周易与日常生活的规律也是吻合的,除此以外,太极图也反映了历法和节气的变化,从寅到子就是一年的天体气场之变化,一年之季在于春,春之开始为寅月,寅为艮卦所属,艮为生门,春天就是生机勃勃的时候,万物从冬天的残梦中苏醒,又开始了一年的序幕。
这也说明了历法与周易文化这太极思想是符合的。
我们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每天的日出日落,连接了古今的历史长河。
太阳的子民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休。
太阳落山,代表了皎洁的月亮在黑夜中点缀着美丽的星空的时候,给花前月下的男女情侣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
太阳为阳性之代表,月亮(太阴)为阴性之代表。
你们又有谁知道这个日常的自然规律在太极图中也反映出来?我们看年看后天为震先天不离这个方位,不就是反映了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了吗?震为卯不是乱安排的,因为太阳升起的时候刚好是一天的卯时。
从卯辰巳午未申酉,酉时为日落西山的时候。
酉为后天之兑卦,为先天之坎卦,坎为陷也,不克火也,故太阳到酉时则日落西山的时候了。
古人的造字是以形象为主,每个文字都有其深刻的含义,日月相合则明,体现了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维是以阴阳平衡为中庸之道,这里我们还要注意一下,白天黑夜在一天里的变化,在太极思维中,离代表太阳,坎代表了月亮,则是日落西山之后,就是月亮升起来的时候,众酉戌亥子丑到寅就是黑夜进行活动的时间。
那就是说一天二十四小时里,阴阳的规律的交替运行,白天就是阳鱼,黑夜就是阴鱼,而太阳月亮(太阴)就是阴阳的代表,所以说太极图的先天后天结合也是我们日月的运动轨迹,而太阳月亮的运动轨迹也就是影响了我们的先天素质,也就是说我们是生活在太阳和月亮的运动规律中,受它们的磁场粒子场的影响。
至于八卦在人体医学上的应用,各个卦位有它的含义,如艮卦代表手、背、鼻等。
例如癸未年住宅的艮方,别人建起一堵小墙,长短高低不及一米,这也叫犯太岁,所谓犯太岁方位和对宫方位不能动土。
此年为土,艮卦有丑艮寅三山,既然在太岁的对宫艮方修造,忽然冲动了未年太岁,况且艮砂为凶,而此宅其坤方为阴为凶,那就是凶上加凶了,应事一定会快,果然当年住此宅的一对年轻夫妻手上分别长出骨膜肿瘤,其父从高处跌下来断了右手,艮主手,艮主高,艮为少男,为先天之长男,出事的为长子、为三子。
又许宅其艮方有龟,坎方为门口,艮主鼻,坎主血,其两个儿子都有流鼻血的恶疾,一旦发作就血流不止,到处找医生也治疗不了。
主人拿出血迹斑斑的枕头,哭着叫我出手相救,我在风水上作了改动,还给他一个偏方,后来说不知不觉地治愈了,一个福建的中医兼风水爱好者打电话来说,他有一个病人,每年的七月分左脚就风湿疼痛难忍,问我从风水的角度能否找出根源来?我当时就断其艮位有煞,是火煞,震方厕所。
后来此朋友到其宅一看,其宅的艮方是厨房,震方厕所。
为什么一定是七月份才发作,且又是左手脚呢?留待读者自己去思考,也可以打电话来咨询,癸未年,一中年男子来我处摇卦断运,当时我断出其妻有灾,且是手术之灾,而且有生死之关。
他说是癌症,我马上推出其宅艮方有龟,他说对。
什么原因呢?也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
一阳宅,离方有厨房,巳方一水景,其家中女于巳年离婚,连儿子也被男方骗走。
(此宅建于一山之后部分,其宅后是悬崖峭壁,其主家生了三个女孩,本来中女离婚可以将儿子留下,谁知风水不容许你这样做,最后儿子也被男方用计骗走),其父有胃出血等病,其母患肺癌死于癸未年;简宅离方建龟,家中老父有头痛病,巽方见水,其妻胆结石。
佛山一宅,乾方建龟,巽方建水为神经性病,断家中妻子经常偏头痛,为头风病。
罗姓一宅其坎方一街道,乾方一十字路口,艮方一十字路口。
宅后为人下部,妻子患有严重的月经不调,子宫寒冷难以生育;巽方有十字路,坤方十字路口,于九七年即丑年宅母中风瘫痪;一宅坐南向北,北方空虚,坤方有白灰池,97年入住,98年后其母死了;简宅其震宫有一破烂之房屋,于巳年跌断双腿,医治很久,仍需要拐杖行走,凡此种种案例,足以说明八卦属性和方位与人体是对应的。
也就是说哪个方位不吉就会影响到人体某个部位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的不正常,而且这种疾病是与此卦位的五行属性一致,只不过有时应事于本宫,有时应事于对宫而已,所以说研究风水就是研究环境的砂水对人的影响,间接的知道了阴阳宅的选址和调理方法,如果更多的人懂得风水这门环境调理学,不知世间减少了多少人间悲剧啊。
有这样的一个国家,路标写着英文“赤道”二字,意思就是说是赤道的位置,用一个盛满水的碗,碗上放着一根火柴杆或木条都可以,放到赤道的南方,木条会顺时针转动,将木条放在“赤道”的北方,木条就逆时针转动,这就是太极图的螺旋方向与轨迹,也就说明了中国古代的周易文化是与大自然同步的。
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说明了古人超前思维,可以想象以当时的人力物力根本是无法达到的,然而其发明却与大自然的吻合是丝毫不差,足以说明了中国的太极思维是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