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酶的作用和本质练习题

酶的作用和本质练习题

酶的作用和本质练习题
酶的作用和本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2·西城高一期末)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B.酶都有消化作用

C.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

D.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解析】酶虽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但它的催化作用不一定非在生物体内,只要条件适宜,体内体外都可起催化作用,例如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中过氧化氢酶就是在试管中发挥作用的,故A项不正确。酶的催化作用表现在多方面,有的酶促进物质合成,有的酶促进物质分解,只有消化酶才能促进消化,故B项不正确。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有激素、维生素、无机盐等;酶是对代谢过程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故C正确。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物质是蛋白质,所以只有蛋白质类的酶才在核糖体上合成,RNA酶不能在核糖体上合成,故D项不正确。

【答案】 C

2.下列对“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最快,是因为20%的肝脏研磨液的浓度高于3.5%的FeCl3溶液

B.3.5%的FeCl3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慢是因为其分子摩尔浓度过高,影响了活性的正常发挥

C.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快,是因为酶的催化效率比一般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高

D.如果将四支试管都放在90 ℃水浴中,第4支试管(加肝脏研磨液的试管)反应速率仍为最快

【解析】20%肝脏研磨液,其中含酶的数量并不大,含酶的数量是3.5%FeCl3分子数的25万分之一。催化剂浓度高不会影响催化效率。若将4支试

管均放入90 ℃水浴中,第4支试管中的酶将会变性,失去催化能力,因为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答案】 C

3.(2011·上海高考)下图为酶催化反应的过程示意图,以数字编号的图形分别表示反应物、酶、生成物等反应要素,其中表示酶的图形编号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形①参与酶催化的反应,并在反应后能保持结构和性质不变,故图形①应为酶。

【答案】 A

4.(2013·桂林高一检测)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②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

③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④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⑤用不含酵母菌的酵母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在体外进行

A.④②⑤①③B.③④⑤②①

C.①⑤④②③D.③④①②⑤

【解析】19世纪人们认为酿酒是让糖类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1857年,巴斯德认为发酵需活细胞参与。毕希纳从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在体外进行。萨姆纳获得脲酶,证明是一种蛋白质。切赫和奥特曼发现了RNA也具有催化作用。

【答案】 A

5.(2011·海南高考)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而能增大反应速率,使反应物浓度快速下降。

【答案】 D

6.下列哪项不符合有关酶的叙述()

A.酶是有机物

B.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C.酶起催化作用时,和无机催化剂相同,是降低分子的活化能

D.酶在催化反应中本身也发生了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酶的作用和本质。酶是一种有机催化剂,具有无机催化剂的一些特点,如都是降低分子的活化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和无机催化剂一样,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和数量不变。同时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如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不能在高温、高压、强酸或强碱等条件下进行等。

【答案】 D

7.(2013·厦门高一检测)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完成后的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是()

A.产生气泡B.溶液呈紫色

C.溶液呈蓝色D.产生砖红色沉淀

【解析】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分子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使溶液呈紫色。

【答案】 B

8.(2013·西安高一联考)多酶片中含有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具有辅助消化的作用。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酶片中的酶都是蛋白质

B.一个酶分子只起一次作用

C.酶提供反应开始时所必需的活化能

D.食物消化过程需要酶的作用,而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需酶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对酶基础知识的理解。

另外,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均需酶的催化,不管是食物消化,还是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故D项错误。

【答案】 A

9.(2013·武汉高一质检)如下图中的曲线是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根据有关实验结果绘制的。其中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

【解析】酶具有高效性是相对于无机催化剂而言的,所以必须是酶与无机催化剂催化同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作对照,并且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答案】 A

10.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D.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解析】增加酶量,可以增加反应速率,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图①中虚线正确。酶具有高效性,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Fe3+的催化效率高,图②正确。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速率下降,可以用图③表示。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2013·长春高一检测)[实验探究]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它能加快H2O2的分解,Fe3+也能催化H2O2分解。现有新鲜萝卜、锈铁钉、3%的H2O2溶液、剪刀以及试管若干。请用这些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一组实验来验证:①萝卜中含过氧化氢酶;②酶的催化效率比Fe3+高。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3支干净的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各加入10 mL 3%的H2O2溶液。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A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试管中产生少量气泡,C试管中无反应。

(3)实验分析

①A与C试管现象对比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与B试管现象对比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设计能力和结果分析能力。萝卜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分解产生H2O和O2,Fe3+也能催化H2O2分解,因此可根据试管中是否产生气泡和产生气泡多少来验证酶的存在和酶的催化效率比Fe3+高。

【答案】(1)在A试管中加入少许新鲜萝卜碎块,B试管中加入锈铁钉,C 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

(2)产生大量气泡

(3)①萝卜中含有过氧化氢酶②酶的催化效率高于无机催化剂(Fe3+)

12.(2013·九江高一期末)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的分解,产生的O2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氢酶,设计了如下实验。

(1)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2号试管未产生颜色反应,则出现橙红色沉淀的是________号试管。

【解析】要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氢酶,题目给出了四组实验,很显然,1、2、4号为对照组,3号为实验组,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所以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应为2 mL焦性没食子酸溶液、2滴H2O2溶液和2 mL马铃薯块茎提取液。1号试管对照的目的是排除水对H2O2的影响,2号试管是为了排除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的其他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号试管是为了检验失活的过氧化氢酶是否会与H2O2产生颜色反应,因此,对照组都不会出现橙红色沉淀,即只有3号试管能产生颜色反应。

【答案】(1)2 mL焦性没食子酸溶液,2滴H2O2溶液,2 mL马铃薯块茎提取液(2)排除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的其他物质对实验的影响(3)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酶的作用和本质》课后练习(含答案)

必修1课时15 酶的作用和本质 课后练习 【基础过关】 1.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最根本的原因是 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 B.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自由能 2.关于酶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B.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C.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D.酶与双缩脲试剂不一定发生紫色反应 3.下列试管中各注入2 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分别滴入图中所示溶液2滴,其中产生气泡最多的是 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B.酶是小分子 C.脲酶的本质为蛋白质 D.人体内的酶也在不断更新 5.如图所示,分别向4支盛有5 mL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内加入肝或沙子。在这个实验中,试管A放氧相对缓慢,试管C和D不放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中有________,能引起过氧化氢释放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2)为什么用煮熟并冷却的肝作对照要比用沙子作对照更好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试管B放氧速度比试管A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1.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酶生产某些化工产品,能显著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节约成本 B.参与蛋白酶合成与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症的肠溶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但嚼服后会失去疗效 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 2.溶菌酶能催化细菌细胞壁的分解,并因此起到杀菌的作用。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设计:①配制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平均分成甲、乙两份;②向甲中加入适量溶菌酶; ③观察并测量甲、乙中大肠杆菌的数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目的是验证溶菌酶是否对大肠杆菌起作用 B.实验设计中没有设置对照组 C.大肠杆菌的数量变化为因变量 D.有无溶菌酶为自变量 3.已知2H 2O22H2O+O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质量分数为0.01%的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等。 (1)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中的第一课时,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细胞内部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都离不开它。另外,这部分内容与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联系,例如,选修1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生物净化原理和方法等,都是以“酶与代谢”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的。所以,只有真正理解了酶的作用和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后续章节“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中涉及到的一系列酶促反应,也才能为选修部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问题诊断 在教材中,“酶的本质”的科学探究历程中,大段的文字有时让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将这一部分内容编排成一则短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酶的作用”是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探究实验来论证的,在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对变量的控制和对照的设置往往顾此失彼。但是,只要教师能够恰当的“诱”(如:事先制作好实验过程和现象记录的表格,清晰明了,就不容易出错了。),学生积极地“思”,就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实验技能,通过合作、交流等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3 教法特点及预期效果分析 本节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和建构教学法,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实验,经历与科学家研究相似的再发现过程,充分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内化知识,形成能力、情感和价值观。 4 教学目标 4.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4.2能力目标学会实验探究基本方法;学会分析、设置实验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以及对照设置方法等。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回顾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第1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 内容标准要求核心素养对接 学业质量水平 1.概述酶的作用和本质。 2.通过对有关酶实验的分析,学会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酶的功能 是由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水平一2.科学探究——实验思路及设计:能够根 据实验目的,设计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 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水平二研读教材·梳理探究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知识梳理———————————————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1.剖析细胞代谢的概念 (1)场所:活细胞内。 (2)实质: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 细胞中的能量释放、储存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 (3)意义: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原理:

(2)实验过程和现象: 试管编号加入物质处理现象 1 2 mL H2O2溶液加2滴蒸馏水基本无气泡产生 2 2 mL H2O2溶液加2滴FeCl3溶液有较多气泡产生 3 2 mL H2O2溶液加2滴肝脏研磨液有大量气泡产生 每滴溶液中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素养提升———————————————科学探究——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下图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探讨下列问题: (1)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①实验中使用的肝脏为什么必须是新鲜的? 提示新鲜肝脏细胞中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 ②实验中为什么把肝脏制备成肝脏“研磨液”? 提示制成肝脏研磨液会增大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加快分解速率。 ③实验中滴加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的滴管能否混用?为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酶具有高效性,少量的酶带入FeCl3溶液会干扰实验结果。 (2)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①实验中可用哪些方法检测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大小? 提示 a.气泡目测法:可以通过反应时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的多少来判定H2O2分解速率的大小。 b.卫生香复燃法:可以通过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剧烈程度来判定H2O2分解速率的大小。 ②第一组和第二组对照、第一组和第三组对照,可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FeCl3及过氧化氢酶都可以促进H2O2的分解,说明FeCl3和过氧化氢酶都具有催化作用。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1)5.1《酶的作用和本质》word同步测试题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专题测试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 分) 1. 与酶的化学本质不相同的物质是 () A.性激素 B.载体 C.胰岛素 D.抗体 2.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 3. 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B. 酶都有消化作用 C. 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 D. 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4. 在植物细胞中,下列过程需要酶参与的是 B. 光合作用中CQ 的固定 C. 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5. 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很可能是 () A.肽酶 B. 蛋白酶 C.脂肪酶 D. 淀粉酶 6.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正确叙述是 () A. 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B. 有的从食物获得,有的从体内转化而来 C. 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D. 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 7. 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破坏了蛋白 质的 () A.全部肽键 B. 空间结构 C.氨基酸 D. 双螺旋结构 8. 胰蛋白酶在水解过程中,通常能得到多肽,最后能得到氨基酸,这说明 A.氨基酸 B.核苷酸 C. 氨基酸或核苷酸 D.甘油和脂肪酸 A. O 2进出细胞 D. C02进入叶绿体

A.胰蛋白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B.胰蛋白酶是生物催化剂 C.胰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胰蛋白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 9.下列有关酶的正确叙述是() A.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作用 B.酶和激素的作用相同 C.酶的产生受遗传物质控制 D.在催化过程中不断被消耗 10.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的主要功能是() A. 增强免疫力 B.提供能量 C.减肥 D.助消化 11.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A.产生气泡 B.溶液呈蓝色 C.溶液呈紫色 D.产生砖红色沉淀 12.绝大多数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为() A.多肽 B. 氨基酸 C. 核苷酸 D.核糖核苷酸 13.下列有酶的产生与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分泌腺细胞产生在细胞外起作用 B.外分泌腺细胞产生在细胞外起作用 C.内外分泌腺细胞产生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 D.所有细胞都产生,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 14.下列有关酶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所有反应都能进行 B.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和一般的无机催化剂相同 C.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一样反应前后不变 D.生物体内的酶不易受体内环境条件的影响 15.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A.降低了底物分子的活化能 B.增加了反应物的活化能 C.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提高了反应物之间的活化能 16.同一个体不同活的体细胞中所含酶的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

教案 授课内容:酶的作用和本质授课班级: 教师:姜宁馨授课日期: 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并进行了一些生物学实验。这为理解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的供应、酶的作用本质并进行相关实验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教材分析 能量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细胞需要通过代谢活动来获得能量。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物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就是因为有了酶这种生物催化剂的作用。因此酶是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了解酶的本质、特性,对理解细胞中复杂的代谢过程能井然有序地进行、理解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重要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作用。故本节内容为第五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打下了知识基础,在《分子与细胞》模块知识体系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 1、说出细胞代谢的概念 2、比较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异同,举例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3、概述酶的化学本质 ⑵能力目标: 1、进行有关实验的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实验。

2、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四教学重点 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五教学难点 1.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六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七.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 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针对“斯帕兰札尼 研究鹰的消化作用 的实验”提出问题: (1)这个实验给大 家最深刻的印象是 什么? (2)这么做的目 的? (3)这个实验想 证明什么? 思考回答 问题 (1)学 生: 把肉 放进 笼子 给鹰 吞下 创设问 题情境, 激发学 生的求 知欲望, 使其进 入新课 学习状 态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5.1酶的作用和本质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191008185

酶的作用和本质 (2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酶只在细胞内起作用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取,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都含有酶 ④酶都是有机物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 ⑥酶能起催化作用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④⑤⑥ D.②④⑤ 【解析】选B。酶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如消化酶,①错误;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不能从食物中获取,②错误;活细胞在其生命历程中,一定有酶存在,③正确;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④正确;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⑤错误;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催化功能,⑥正确。 【补偿训练】 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在糊粉层的细胞中合成,在胚乳中分解淀粉。该酶从糊粉层细胞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吐 【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α-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根据α-淀粉酶在糊粉层的细胞中合成,在胚乳中分解淀粉可知该酶属于分泌蛋白,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 2.肽酰转移酶是催化肽键形成的酶,对RNA酶敏感,对蛋白酶不敏感。下列对该酶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酶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 B.该酶应该存在于核糖体中 C.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不会含有该酶

D.肽酰转移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解析】选C。肽酰转移酶是催化肽键形成的酶,即其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A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为核糖体,所以肽酰转移酶存在于核糖体中,B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内有蛋白质合成,含有该酶,C错误;肽酰转移酶对RNA酶敏感,其本质是RNA,所以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D 正确。 3.下列有关酶的作用及本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胃蛋白酶离开胃腺上皮细胞就不能起作用 B.从刀豆种子中提取的脲酶能被蛋白酶降解 C.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细胞中的多种酶引起 D.酶催化效率高的原因是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解析】选A。胃蛋白酶由胃腺上皮细胞分泌,在胃中对蛋白质进行分解,在细胞外可以起作用,A错误;脲酶本质上是一种蛋白质,可以被蛋白酶降解,B正确;酵母菌细胞的发酵是一系列化学反应,有多种酶的参与,C正确;酶具有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故催化效率更高,D正确。 【补偿训练】 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关于变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温度、催化剂是自变量 B.H2O2分解速率是因变量 C.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的体积是自变量 D.H2O2溶液的浓度是无关变量 【解析】选C。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酶和氯化铁属于不同的催化剂,酶、氯化铁和温度在实验中都属于自变量,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其他变量属于无关变量,综上所述C错误。 4.吸能反应指产物分子的能量高于反应物分子,放能反应是产物分子的能量低于反应物分子。如图为某反应在有酶和无酶催化两种条件下的能量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

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教材分析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新陈代谢的进行又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为理解细胞中复杂的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还与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联系。例如,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等,都是以“酶与代谢”部分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的。此外,学生通过有关酶的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获得的技能,对进一步学习生物技术实践等知识起到保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2)、阐述细胞代谢的概念 2. 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推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提高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 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2)、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 (3)、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 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 2、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四、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三、高一阶段化学的学习,对于纯化学反应已比较熟悉,但是对于细胞内部的化学反应及生物催化剂──酶的认识有限。工业制氨的化学反应是在高温高压并且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细胞内部却是常温常压的温和状态,而细胞代谢包括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的进行应该有生物催化剂──酶的参与,才能使其高效有序的进行,由此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对酶相关知识的学习。

高中生物上册必修一《酶的作用和本质》精品教案

高中生物上册必修一《酶的作用和本质》精品 教案 高中生物上册必修一《酶的作用和本质》精品教案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一部分内容。在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这一节关于蛋白质的功能中提到:“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它离不开酶的催化。《酶的作用和本质》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它将是理解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知识的基础。本节从细胞代谢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引出酶在细胞代谢中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发挥催化作用,并以此实验为依托,进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的学习。学习控制变量法,不仅有方法论意义,而且在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科学家对发酵现象和酶研究的相关资料分析,探索酶的本质。这些资料告诉我们,酶的研究经历了近70年的漫长过程,经过众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揭示了酶的本质。这不只是向人

们讲述了一段科学发展史,更重要的是把科学家的献身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呈现给我们,给我们以启迪和教益。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与酶有关的生活必须品,比如加酶洗衣粉、多酶片、含酶牙膏等,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学生对酶的认识有限,不知道为什么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去污力更强;为什么多酶片可以促进消化……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酶,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使酶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姿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酶的作用和本质 (2)控制变量法的科学应用 确立依据:酶的作用和本质是本节的核心内容,因此确定为教学重点。教材以“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为依托,介绍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如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这一科学方法将贯穿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部分的始终,因此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确定为本节的第二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之一。 2.教学难点 (1)酶的作用机理是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控制变量法的科学应用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中的第一课时,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细胞内部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都离不开它。另外,这部分内容与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联系,例如,选修1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生物净化原理和方法等,都是以“酶与代谢”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的。所以,只有真正理解了酶的作用和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后续章节“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中涉及到的一系列酶促反应,也才能为选修部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问题诊断 在教材中,“酶的本质”的科学探究历程中,大段的文字有时让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将这一部分内容编排成一则短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酶的作用”是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探究实验来论证的,在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对变量的控制和对照的设置往往顾此失彼。但是,只要教师能够恰当的“诱”(如:事先制作好实验过程和现象记录的表格,清晰明了,就不容易出错了。),学生积极地“思”,就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实验技能,通过合作、交流等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3 教法特点及预期效果分析 本节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和建构教学法,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实验,经历与科学家研究相似的再发现过程,充分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内化知识,形成能力、情感和价值观。 4 教学目标

4.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4.2能力目标学会实验探究基本方法;学会分析、设置实验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以及对照设置方法等。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回顾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5 教学重点与难点 5.1教学重点 1.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细胞内部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都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引导学生掌握酶的作用和本质,理解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2. 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是高中生物诸多实验的核心部分) 5.2教学难点 1.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虽然高一学生通过化学的学习,对于试管中的纯化学反应已很熟悉,但是对于活化能的概念首次接触,并且比较抽象,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2. 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对动手能力有较高要求) 6 教学过程 6.1 联系生活,兴趣导入 展示榨好的浓稠新鲜果汁,让学生仔细观察其状态,随后添加果胶酶,让学生观察果汁的变化,学生会发现果汁变澄清。问:那这是一种什么物质,能起到这种神奇的效果呢?从而引入本节——“酶”。那酶的作用是什么?酶的本质到底

酶的作用与本质-教学设计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 洛阳市第十二中学何婷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酶的作用和本质》是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课以实验为载体介绍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通过科学史的学习对酶的本质进行探索。同时在本节课学生也将系统学习生物实验的常用方法和实验设计原则。这些知识为后面学习新陈代谢打好基础,尤其是对于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结合教学大纲,本课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说出酶的化学本质。 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原因。 【能力目标】 学会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 【教学难点】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础: ①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这为理解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供应、酶的作用本质并进行相关实验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②高一学生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一定的探究水平; 2.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具体对策: ①学生对酶的认识有限,但对催化剂的作用比较熟悉,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②由于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欠缺,在探究活动完成之后,教师要做好总结。

生物:5.1.1《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分析 1.教学内容 处于生活状态下的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并利用这些物质和能量维持自身的各项生命活动,进行新陈代谢。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细胞内部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都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引导学生掌握酶的概念和本质,理解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非常重要。另外,学生已具备做科学的能力,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科学地思考,积极动手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十分有益,因此本节课初步引入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通过初三、高一阶段化学的学习,对于纯化学反应已熟悉,但是对于细胞内部的化学反应及生物催化剂──酶的认识有限。工业制氨的化学反应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下进行的,细胞内部却是常温常压温和状态,而细胞代谢包括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的进行应该有生物催化剂──酶的参与,才能使高效有序的进行,因此引入对酶相关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探讨活细胞内酶的本质和作用、探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2.能力目标 ①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②在问题探讨,有关实验设计,资料分析等问题讨论中,培养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查阅资料、共享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回顾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史,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②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 教学方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鼓励评价法、比较说明法、卡通图片法, 2.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设计实验表格 四、教学流程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探讨活细胞内酶的本质和作用、探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能力目标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情感目标通过回顾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史,培养善于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二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讲解、讨论、探究、合作相结合 三教学重难点:酶的作用,酶的本质以及发现过程,酶高效催化作用的原因,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四教学过程 引入 1 课本资料 1783年,斯帕兰扎尼“鹰与笼子”的实验,探讨相关问题及实验的巧妙之处。 2 联系实际我们从进食到感觉到饿意,食物是如何被消化掉的。 3 对比化学知识,我们初中在化学学习中掌握了催化剂的概念。催化剂加快反应的进行,反应前后量不变

导出课题酶的作用和本质 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们根据化学催化剂的概念,初步归纳出生物学上酶的概念。 酶作用的探讨 1 引导思考并设计实验,验证酶的高效性 实验原理及材料过氧化氢可以在三价铁离子催化下,分解成水和氧,新鲜的动物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 给了新鲜的动物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溶液、氯化铁溶液,以及必需的实验用具,如何设计实验。 提示:酶的高效性是相对谁而言,反应物怎么选择,变量是什么,观察现象得出的结论,结果的讨论 结论:相对无机催化剂,酶的催化作用效率更高 2 设计实验,验证酶的专一性,体现在酶只能催化某种特定的反应,而对其它反应没有催化作用。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对照设计,结果鉴定,得出结论。 酶的本质通过资料阅读,探索酶的本质。并分析每位科学家的科学结论中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在酶的发现历程中,由胃

《酶的作用和本质》说课稿

《酶的作用和本质》说课稿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酶的作用和本质》 ?接下来我就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具体的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教材选自高中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酶的作用和本质》这一部分内容是第五章的重点内容。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新陈代谢的进行又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为理解细胞中复杂的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还与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联系。例如,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等,都是以“酶与代谢”部分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的。 知识目标: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2)、阐述细胞代谢的概念 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推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2)、通过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在实验探究、资料分析、讨论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2)、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3)、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 ?2、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酶的作用和本质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 武平二中杨燕 一、课标要求 说明酶的作用和本质 二、教材分析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新陈代谢的进行又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为理解细胞中复杂的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还与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联系。例如,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等,都是以“酶与代谢”部分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的。此外,学生通过有关酶的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获得的技能,对进一步学习生物技术实践等知识起到保证作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三、高一阶段化学的学习,对于纯化学反应已熟悉,但是对于细胞内部的化学反应及生物催化剂──酶的认识有限。工业制氨的化学反应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下进行的,细胞内部却是常温常压温和状态,而细胞代谢包括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的进行应该有生物催化剂──酶的参与,才能使高效有序的进行,因此引入对酶相关知识的学习。 四、教学目标 1、探讨活细胞内酶的本质和作用 2、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通过回顾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史,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酶的作用和本质 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2、难点 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七、教学小结 细胞作为开放性的生命系统,不断地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新陈代谢。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对于细胞高效有序地完成各种生理作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有关酶的本质的探索也处于不断不断完善中。近年来,酶工程的发展为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活力,而这点点滴滴的进步既归功于大胆的猜想,又归功于科学而巧妙的实验设计,因此,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推理和实验去解决问题,那么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无形中发现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实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希望明天的科学之星就是你。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按照课标要求,倡导探究性教学,以小组互助的方式组织教学,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构建过程。本节课不仅较好地利用了教材上的实验,而且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更加灵活的典型例子,巧妙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一正一反,相互辉映,使学生充分体会什么是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以及什么是对照实验,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确认和控制变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大量采用鼓励性评价机制,发挥学生潜能,注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大胆猜想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价值观。不足之处是:时间较紧,使得一部分实验留待课后操作。

酶的作用和本质

? 酶的作用和本质: 1.酶的作用:降低活化能。 (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作用机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一个原本在较温和条件下不能进行的反 应可以高效快速地进行。 2.酶的本质及实验验证 (1)酶本质的探索 ? 时间发现者实验过程及现象实验结论 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 斯帕兰札尼 将装有肉块的小金属笼子让鹰吞下,一段时间后 取出,发现笼内的肉块不见了 说明胃具有化学性消 化的作用 1836年 德国科学家施 旺 从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这就是胃蛋白酶 1926年 美国科学家萨 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进行了证明 脲酶是蛋白质的化学实验 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 质 20世纪30 年代许多科学家提取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 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 化作用的蛋白质 20世纪 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 赫和奥特曼 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少数的酶是RNA ?

(2)酶的本质 ? 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合成原料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合成场所核糖体细胞核(真核生物)(主要)来源一般来说,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 (3)酶化学本质的实验验证 ①证明某种酶是蛋白质 实验组: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一—是否出现紫色反应。 对照组:标准蛋白质溶液+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 ②证明某种酶是RNA 实验组:待测酶液+吡罗红染液——是否呈现红色。 对照组:标准RNA溶液+吡罗红染液——出现红色。 ? ? 酶的特性及应用: 1、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 103倍,这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 具有专一性的特点,酶的专一性的解释常用“锁和钥匙学说”。 (3)温和性:绝高温都能使蛋白质其他化学键的断裂永久失活。但低温酶活性可以恢复。 2、酶的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人在发烧时,不想吃东西,其原因是温度过高导致消化酶的活性降低。 (2)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内,不能继续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原因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在7左 (3)胰岛素制剂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其原因是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若口服会被蛋白酶水解。 ? ? 1、酶的作用和特性的实验探究: 1.酶的催化作用实验探究对照组:反应物+清水检测反应物不被分解;实验组:反应物+等量的相应酶溶液检测反应物被分解。 2.酶的专一性实验搽究此实验中的自变量可以是不同反应物,也可以是不同酶溶液,因变量是反应物是否被分解。 (1)设计思路一:换反应物不换酶 实验组:反应物+相应酶溶液检测反应物被分解; 对照组:另一反应物+等量相同酶溶液检测反应物不被分解。 (2)设计思路二:换酶不换反应物

高中生物必修一《酶的作用和本质》名师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酶的作用和本质》名师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酶的作用和本质》名师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2.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完成学案的“自主探究”部分,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学习新知识,并提交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2.课堂,”关于酶的本质的探索”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分角色模拟巴斯德、李比希、毕希纳、萨姆纳四位科学家,并让其他同学对“科学家”进行相关的提问;而在探究酶的作用这部分教学中,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去思考实验中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关于酶的本质的探索”,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深切地感受科学家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科研精神。 2.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3.通过分组模拟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 2新设计

自能教学 在新课程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要实现自能教学,实现在教师的有效引领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合作。要做到自能教学,就要从学生的主动学习出发,从学生的质疑出发,从重难点出发,有效整合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以学路定教路,做到“以学定教”,变“教案”为“教学设计”、“学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与学案相结合,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情境体验和实践体验。 在“关于酶的本质的探索”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我在学案中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分角色模拟巴斯德、李比希、毕希纳、萨姆纳四位科学家,查阅你所模拟相关资料,结合书本上的《资料分析》总结他们的研究及成果”,在上课时,就让学生分角色演绎四位科学家,并让其他同学对“科学家”进行相关的提问。这样,同学们为了不被问倒,就会认真去查阅资料了解科学家的相关情况,认真研究科学家的实验、成果,还有设身处地地去揣摩科学家的实验思路、想法,从而能更深切地感受科学家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科研精神。这样也可以使学生合作学习的途径更多,提高学生合作的乐趣,也给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 而在探究酶的作用这部分教学中,我更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动手,能做的实验都让学生做。在学案中要求学生课前对实验原理、目的、步骤等有所了解,并设计好实验记录表格。在课上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去思考实验中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与学案相结合,真正实现让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在交流中碰撞,在展示中自信,在实验中探究、在指导中提高的自能教学课堂。 3学情分析 “酶”对于学生来说不算陌生,但要让学生说出酶的本质和作用并不容易。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和酶的本质,从而总结出酶是什么。教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1节 第1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酶的作用和本质 [拓宽教材] 1.(必修1 P78“实验”改编)下列叙述与题图实验不相符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C.该实验能证明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D.加入肝脏研磨液和Fe3+,前者的反应速率总是较快 解析:选D。在适宜的条件下,酶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催化效率更高,不同条件下,二者无法比较。 2.(必修1 P81“资料分析”改编)资料1: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由20%蛋白质和80%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活性。 资料2: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要验证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1)资料1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RNA具有催化作用 (2)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精练好题]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酶是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是体内转化而来 ③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④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酶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 ⑨酶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A.①②⑤B.③⑦⑨ C.③④⑧D.④⑤⑥ 解析:选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类物质,少数酶为RNA;酶只有催化功能。 4.(2019·南宁三中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生活中各种酶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一定从生物体内直接提取 B.果胶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汁的产量和质量 C.含酶牙膏的使用可以更好地预防龋齿 D.溶菌酶可帮助细胞溶解代谢的废弃物 答案:D 5.(2019·福州八县一中期末联考)对盛有H2O2的试管加热和加入催化剂都能够促进H2O2分解,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加速H2O2分解的原理是不同的 B.二者都可以使过氧化氢分子的能量提高 C.二者都可以降低过氧化氢分子的活化能 D.加入催化剂过氧化氢酶和铁离子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答案:A 6.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各种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是( ) A.因变量B.自变量 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 解析:选B。在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应的一些变量,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其中,因变量是指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除自变量外,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一些可变因素称为无关变量;而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酶的作用和本质练习题

酶的作用和本质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人体内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④酶都是蛋白质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酶是RNA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酶在代谢中起调控作用⑧酶只起催化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⑦ C. ③⑤⑧ D. ④⑤⑥ 2.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B.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 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 D. 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 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恰当的一项() A. 不应将加酶洗衣粉溶于沸水中使用 B.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明显 C. 麦芽糖酶水解后产生许多氨基酸分子 D. 酶能催化原来不能进行的反应 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有机物 B. 酶催化功能的本质是提高反应的活化能 C. 酸碱或温度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 D. 酶不会随催化反应而减少 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催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不变 B. 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有些酶和相应的化学试剂作用呈现紫色反应 C. 酶可降低反应活化能,而无机催化剂不能 D. 酶是由单体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合成酶的主要场所是核糖体 6.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酶可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来加快反应速率 B. 酶都是在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 C. 酶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为氨基酸 D.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7.下列各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其中正确的图解是()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

5.1酶的作用和本质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酶的作用和本质指的是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和酶的化学本质,其核心是细胞代谢为什么离不开酶以及酶是什么,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索来探究 酶的作用和本质。学生已经学过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本节课的内容酶的作用和本质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本章细胞呼吸、光与光合作用、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等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并有基础的作用,是本学科光合作用的一般内容。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活细胞内酶的本质和作用及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进行有关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正确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教学目标与解析】 教学目标 (1)了解细胞代谢的概念。 (2)理解酶的发现过程,理解酶的概念、作用及本质。 目标解析 (1)了解细胞代谢的概念就是指要知道细胞中化学反应可分为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也可分为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2)了解酶的发现过程,理解酶的概念、作用及本质就是指通过对酶本质的探索历史中得出在细胞进行新陈代谢中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细胞内部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都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作用及本质。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是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产生这一困难的原因是学生对“酶”、“活化能”的概念比较陌生。要解决这一困难,就要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以及课件中的曲线图,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关键是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形式结合,使两者在课堂教学中各尽其能、相互促进。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视频动画。因为使用视频动画,有利于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及结果。 【教学过程】 问题1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以活细胞时刻要进行生命活动作为切入点,在学生理解细胞代谢的概念后,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分析出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需的条件一般是很激烈的,再让学生分析出生物体细胞生存的条件是很温和的,通过对比得出矛盾,最后在通过实验解决矛盾。 师生活动: 1:斯帕兰扎尼的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2: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 3:你是怎么推测的? 例题1.人一天不吃饭,肚子一定饿。想一想,为什么肚子会饿呢?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