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

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

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
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

陶罐和铁罐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利用提示语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宽容,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续编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回顾课文内容。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齐读课题。 2.课文里有许多描写陶罐和铁罐的词语,请一位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遍。 3.这些词语就在课文里,请你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圈出后请你轻轻地读读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二、利用对话中的提示语,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1.(课件出示句子)找到了吗?圈出这些词语后,你发现了什么? 2. 这些词语表现了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和动作,那你能不能利用这几个词来学学陶罐和铁罐是怎么说话的?自己先试着来读读这几句吧,看谁读得像故事里的陶罐和铁罐! (1)精读前三句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学生甲读不好:这是一只怎样的铁罐?你们怎么知道的?那可以怎么读? 学生乙读得好: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你们还从这句话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你们听到了一只怎样的陶罐?两只罐子的表现真是截然不同!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轻蔑”是怎样的神气?谁能学着铁罐的样子轻蔑地来说说这句话。指名哪些地方让你听出轻蔑的感觉了?齐读:个个眼里都带着轻蔑的神气呢! 师生对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2)精读第四、五对话。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①看来这几个表现人物说话时神态的词语在朗读中的作用挺大的。瞧,故事接着往下发展,这一次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优质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的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体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示弱;感悟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居于教材特点、编写意图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陶罐与铁罐》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了如下选择: 1.让语文教学更“简约”。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简约,本堂课确定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任务──情境对话。其次是教学环节的简约,本堂课围绕核心任务安排了三个主要环节:熟悉角色、选择角色、进入角色(对话)。 2.让语文教学更“感性”。在这堂课里,我们不要求学生分析寓意,“讲”寓意,更不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让学生“记”寓意。不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辩,而是巧妙地在朗朗的书声中,在饶有情趣的情境对话中自然实现人文教育目标。读和说,缓说破。 3.让语文教学更“整体”。文本是一个全息元,是一个整体,能整篇教学就整篇教学,不肢解,不选取。本课的教学中,我将突破习惯于一段一段地教,尝试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例如在“选择角色”这个环节,我提了一个“你为什么选择陶罐”这样一个涵盖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让学生在整体语境中思考感悟。同时在朗读教学中,我也尝试让学生整段整段诵读。 4.让语文教学更“语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角色朗读”、“对文章补白”、“想像对话”等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在“对文章补白”的过程中,在“想像对话”的过程中,即在种种“听、说、读、写”等等言语实践活动中,领悟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自尊,获得认知和情感体验: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等。

人教版三年级上《陶罐和铁罐》课文

人教版三年级上《陶罐和铁罐》课文陶罐和铁罐 作者:黄瑞云 国王的御(yù) 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罐, 一只是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X I )落他。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不敢,铁罐兄 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nuò)弱(ruò) 的东 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è) 的语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 (biàn) 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chéng 〕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n a o)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 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时间一天天流逝(shì) 着,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

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中,上面盖满了厚厚的渣(zh a )滓(z I )和尘土。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一些人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 堆(du 1 )积物,发现了那只陶罐。 “哟(y o ),这里头有一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只陶罐! ”其他人都高兴地叫起来。陶罐被人捧起,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和他当年在御厨的时候一样光洁、朴素(sù) 、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他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他掘出来吧,他一定闷得够受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地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他,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已经完全氧(y a ng) 化,早已腐(f u )蚀成一堆锈土了。 《陶罐和铁罐》生字与组词 陶:陶罐陶醉陶艺陶冶 谦:谦虚自谦过谦谦辞 虚:虚心虚线虚实谦虚 嘴:吵嘴嘴巴大嘴嘴角嘴唇七嘴八舌 恼 : 恼怒气恼烦恼苦恼 怒:发怒恼怒愤怒怒气怒视怒火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和铁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6.陶罐和铁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文中新词。 2.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体会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知故事内容,理清故事脉络,初步了解陶罐和铁罐的优缺点以及各自的结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点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请跟老师板书“陶”(课题已板书在黑板上),注意它的第一笔是“横撇弯钩”。(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预设):陶罐是什么物品? 师:陶,是用黏土烧制成的。(【课件出示】:陶罐图片)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1)圈画词语: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理解词语:遇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查字典,或是结合上下文弄明白词语的意思。 (3)做标记:用不同的符号或颜色分别标记陶罐和铁罐说的话,与同桌试着分角色读一读。 2.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重点强调: 注意读准:翘舌音“弱、尘”,前鼻音“谦、罐”。 (3)展示读:开火车读,分组赛读。

(4)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写。 “骄”:左窄右宽,“马”下面的一横变成了提。 “谦”:左窄右宽,注意右面部分,注意书写顺序,右边的第四笔是横折。 “虚”半包围结构,注意虎字头里面的“七”笔顺是:横、竖弯钩。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件出示】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铁罐仗着坚硬,常常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光洁、朴素、美观,非常有价值,而铁罐却消失不见了。 2.引导学生圈画表示时间的词句,按照时间顺序给课文划分层次。(时间在流逝。许多年过去了。) 【课件出示】结构梳理: 第1~9自然段:写铁罐奚落陶罐。 第10~17自然段:写时间流逝,许多年以后,陶罐成了无价之宝,铁罐消失无踪。 3.探究交流,初识故事角色。 (1)你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 预设: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对课文中角色的初步印象。 (2)出示表格,引导学生读文填空。 过渡:故事中的铁罐和陶罐各自都有什么短处和长处呢?它们的结局又如 (3)学生填表时,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4)汇报交流。先小组交流讨论,然后教师指名汇报,集体完成表格中“短处、长处、结局”三个栏目的内容填写。 (5)相机补充“氧化”的资料。 【课件出示】 氧化——铁的失踪氧化也叫氧化作用,指物质跟氧化合,也泛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空气中的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助燃。它能同铝、铁、铜、钾、钠、钙、镁、钡等多种元素直接化合成各种氧化物。金属生锈,煤、柴燃烧等都是氧化现象。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同氧化合生成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红褐色粉末。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水合氧化物。经过较长的时间,铁罐层层被氧化直至最后完全被氧化而成为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影无踪的原因。 4.引导学生朗读对话。 (1)找一找,陶罐和铁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对话?(4次) (2)与同桌合作,将对话多读几遍,尝试画出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四、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指名学生表演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小学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最新)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 知识与技能: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做了提前预习,那你们能认出这两只罐子吗?说说谁是陶罐谁是铁罐?(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画出陶罐和铁罐) 师:在现实生活中这两只罐子各有什么特点呢? 生:陶罐易碎,铁罐坚硬,教师随机在两个罐子里板书。 师:这两个小罐子的性格差距可大了,一个傲慢无理,一个谦虚礼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7课《陶罐和铁罐》。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一会老师要检查生字认读的情况。 师: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现在请同学们来认读老师所出示的生字,词。 师:同学们认读得非常好,看来生字是难不倒我们大家的,请同学们再来默读课文,把陶罐和铁罐的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好吗?老师看谁的动作快,开始了。 三、品读课文 师: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边读边画,做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对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师:读完了吗?哪位同学告诉大家你读了对话都读懂了什么? 生:不要骄傲,要学习陶罐一样谦虚…… 师:好了,同学们知道了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 师:哪位同学能结合上下文,谈一谈你对奚落这个词的理解,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生:瞧不起,嘲笑…… 师:我们理解了这个词,通过读对话,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同桌先相互说说还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铁罐那么骄傲…… 师:老师听了同学们的问题,知道同学们对这几个问题比较感兴趣。 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师:那我们就来逐个解决以上的问题。 汇报: 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陶罐对铁罐说了哪几句话?说这句话时是用什么语气的?谁来用这样的语气来读读。 3、铁罐奚落陶罐还有哪句呢?这时候又是什么态度呢?哪位同学带着轻蔑的样子来读读。老师也想来读读,你们来给老师做旁白好吗?师范读 4、再找找看还有哪些是描写铁罐奚落陶罐的?铁罐从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恼怒,谁再来读读铁罐恼怒的句子。 5、铁罐一心想把陶罐碰碎已经到了狂妄自大的地步,找一找描写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谁来模仿狂妄自大的语气来读读。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说明

27 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语句,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罐的谦虚有礼而不软弱。 4.读懂课文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通过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 2.能够通过本课学习,编写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罐和铁罐的图片。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形象导入 1.出示课件里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罐和铁罐的质地、特点。

罐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9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品种有灰、红、白、彩和黑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罐的表现容多种多样,动物、楼阁以及日常生活用器无不涉及,光洁美观。 铁罐是以铁矿石冶炼加工制成的器物,比较坚固。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发生在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罐和铁罐,随机指导“罐”字的书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3.检查字词。(出示课件) (1)生字词: 争辩恼怒御厨羞耻懦弱罐奚落轻蔑 掘开朴素流逝宫殿相提并论和睦相处 (学生齐读、一生领读、同桌互查。) (二)整体感知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选词填空)

陶罐和铁罐教案完整版

陶罐和铁罐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注:后面附我校信笺(也可打印),写学习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设想、教学反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陶罐御厨奚落懦弱 轻蔑争辩恼怒羞耻 流逝宫殿掘开朴素 和睦相处相提并论

小老师带读,正音,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提示“和睦相处”是多音字。 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表现人物的神态(懦弱、轻蔑、恼怒、羞耻)并适当理解。 3.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再来读读难读的句子。 4.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补充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5.整体感知 请你观察人物的表神态,说说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这段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骄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们往下读读看—— 6.认真默读2~9自然段, 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 三、学习课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出示第一部分对话:1-6自然段 ①第一次练读(直接读对话)、 ②同桌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自由练习该怎么读。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③注意神态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好。那铁罐和陶罐在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找出第一次对话时描写神态的词语。 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称呼上) 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真是太骄傲了,没礼貌) 再请一组对话。 问1:铁罐,你为什么这么傲慢啊? 问2:陶罐,听了铁罐的傲慢的语气,你没有生气,反而很谦虚,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讲出铁罐的坚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点。) ④你还找到了铁罐说话时的哪些神态和语气? (更加轻蔑)轻蔑是怎样的,你能来做个动作吗谁来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

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优秀范文

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优秀范文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下面是我为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喜欢, 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优秀范文一 一、教师导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7 课《陶罐和铁罐》。板书,齐读课题。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过渡: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教师提取课文主线。 1、指名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多指几名学生说,将主要内容说清楚。) 2、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取主线。 师:刚才老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注意到,大家都提到一个词:“奚落”(板书) 那么谁能说说“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3、指名学生回答。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多请几个。 4、师过渡:那么在课文中铁罐是怎样来奚落陶罐的呢? 三、学生默读课文: 要求:用笔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铁罐奚落陶罐的词语或句子。 老师巡视辅导(随机点评:这个同学真棒,还注意到了标点符号的作用。铁罐的语

言、神态,还有“ ! ”的多次出现。) 四、师生品读课文2——9 段。 1、师:说说,你找到了哪些? 生:我找到的是“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说。师:哦,他抓住了铁罐的语言和神态来充分体现它对陶罐的奚落,真好! 谁能来做做“傲慢”的动作?板书傲慢。这句话中还有哪里可以看出铁对陶的瞧不起? 生:“陶罐子”铁罐对陶罐的称呼感受到了铁罐子的傲慢师:谁能读一读,点人读,生评后再读,全班读 2、你还找到了哪些句子? 过程:读句子2 师:从哪里看出铁对陶的奚落的?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 相机设问:你认为陶懦弱吗?为什么?从哪里知道的?抓“争辩”——读句子,注意省略号的读法。 师评:我听出了这是一个不卑不亢的陶罐子; 这是一个谦虚但并不懦弱的陶罐子; 这是一个对自己充满自信的陶罐子? 3、师:傲慢的铁罐听到陶罐的争辩,怎么样呢? 生:铁罐开始恼怒了。师:自己做一做。点拨:他瞪着眼,他还气得手指着对方,他在跺脚呢(用各种动作表情形象化“恼怒”) 师:恼羞成怒的铁奚落陶的语言一定更尖刻了,听听,他都说些什么?同桌 合作读6——9 段 指名合作读——师再问:你们听出了什么?从哪里听出来的?抓“相提并 论”“算什么东西?”(铁对陶的极度轻蔑和瞧不起)

三下语文6 陶罐和铁罐(教案)

6 陶罐和铁罐 文本分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则很谦和,争辩几句后,便不再理会铁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已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课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和陶罐的谦和、友善、克制均在对话中充分展现。在教学时,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读”上,引导学生聚焦对话部分,体会文章具体生动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从朗读中揣摩角色的语气和性格,准确把握故事形象,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1个字,会写“国王、骄傲”等15个词语。 2.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说话 时的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并由 此准确揣摩它们的性格特点,了解铁 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和而不软 弱。 2.在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的基 础上进行角色朗读练习,进一步深化 对语言文字及故事主旨的感悟。 教 学 难 点 带着问题在读中 思考,理解故事中所 包含的深刻寓意,受 到一定的启发和教 育。 课 时 安 排 2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1个字,会写“国王、骄傲”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故事内容,理清故事脉络,初步了解陶罐和铁罐的优缺点以及各自的结局。 教学重点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 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 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有疑惑的地方,

并搜集相关资料。 2、形象导入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陶罐和铁罐的质地、特点。 陶罐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 800-900 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 陶和黑陶等。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 陶罐的表现内容多种多样,动物、楼阁以及日常生活用器无不涉及, 光洁美观。 铁罐是以铁矿石冶炼加工制成的器物,比较坚固。 2、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 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随机指导罐字的书写。 二、合作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教师巡视指导。 2、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认一认部分,教学生字,指导组词。 3、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更正读音。 三、品读体验 1、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 下,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说明

《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铁五小学马燕娜 教材分析: 《罐和铁罐》是三年级上册第七组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全文共1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至第9段,讲的是自满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罐,常常奚落罐,谦虚的罐以礼相让,据理力争。第二部分是第10至17自然段,讲的是许多年过去了,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依然如故,而铁罐早已无影无踪。从而揭示出文章的宗旨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应相互尊敬对方特长、和睦相处。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读童话故事,《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篇课文容简略易懂,对话有趣,学生乐于去读。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抓住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教学目标: 1、识“、懦”等几个生字。会写“、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罐的谦虚有礼。 教学重点: 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铁罐的“傲慢无

礼”和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 知道孩子们喜欢交朋友,今天老师也请了两个朋友,你们瞧是谁呀?师板贴罐和铁罐的图片。(这是罐,这是铁罐)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罐和铁罐 “”字很容易写错,请大家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个“”字,(板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罐和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自已试着把这篇课文读通读顺。开始吧!(生读) 师过渡: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的学习能力特别强,今天老师想见识见识,接下来谁来露一手,读读这些新词。 2.出示词语课件: 御厨傲慢奚落谦虚懦弱和睦相处 轻蔑争辩恼怒羞耻荒凉懦弱相提并论抽生读(若读得好:——你真像个小小播音员,读得可真准!……——请你当小老领着大家读一读,好吗?——)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及反思

《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团结小学李玉梅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来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并初步体会同学间相处应该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遇到无事生非的人也应该尽量克制自己的言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和不软弱。 难点:理解“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道理。 一、导入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罐,一只是铁罐,谁还记得这两只罐子有些什么特点呢?指名说。(易碎,坚硬)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7课,陶罐和铁罐(板题齐读)。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打开书107页,小声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说。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抓住课文的关键词,理解课文。 1、师:同学们刚才提到一个词“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生:嘲笑,讽刺,挖苦……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说出了直接的理解,还给“奚落”找了很多近义词。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理解词语的新方法,联系上下文,想学吗?我们就以“奚落”为例!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的书上已经出现道道横线,相信你们已经找到了相关句子。 2,小声读一读2--9段。(1.)看看铁罐是怎样一次次奚落陶罐的陶罐是怎样应对的?。(2)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交流汇报 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指名读第一句。 师:听了他读,你体会到什么?

《陶罐和铁罐》教案

注:后面附我校信笺(也可打印),写学习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设想、教学反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陶罐御厨奚落懦弱 轻蔑争辩恼怒羞耻 流逝宫殿掘开朴素 和睦相处相提并论 小老师带读,正音,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提示“和睦相处”是多音字。 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表现人物的神态?(懦弱、轻蔑、恼怒、羞耻)并适当理解。 3.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再来读读难读的句子。 4.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补充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5.整体感知 请你观察人物的表神态,说说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这段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骄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们往下读读看—— 6.认真默读2~9自然段, 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 三、学习课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出示第一部分对话:1-6自然段 ①第一次练读(直接读对话)、 ②同桌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自由练习该怎么读。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③注意神态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好。那铁罐和陶罐在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找出第一次对话时描写神态的词语。 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称呼上) 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真是太骄傲了,没礼貌) 再请一组对话。 问1:铁罐,你为什么这么傲慢啊? 问2:陶罐,听了铁罐的傲慢的语气,你没有生气,反而很谦虚,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讲出铁罐的坚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点。) ④你还找到了铁罐说话时的哪些神态和语气? (更加轻蔑)轻蔑是怎样的,你能来做个动作吗?谁来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优质教案

《陶罐和铁罐》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分角色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骄傲、谦虚、懦弱”等词语。 3.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分角色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骄傲、谦虚、懦弱”等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图片展示: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认识陶罐和铁罐的样子。 2.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说一说眼中的陶罐和铁罐。 3.谈话导入:陶罐光洁美观,不生锈,但容易破碎;铁罐结实耐用,但易腐蚀。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不但有趣,而且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则寓言吧! 4.读一读课题《陶罐和铁罐》。 二、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陶罐骄谦虚懦弱恼代价 1.领读生字,注音拼读。 2.观察每一个生字的特点,看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字。 3.通过猜谜语、形近字、多音字等方式识记生字。 (1)猜谜语: 乔老爷,赶大马。——骄 话说要兼职。——谦让

(2)形近字:掏陶淘萄 (3)多音字:处 预设: 这件事情影响很坏,必须严肃处理。 我和妹妹一起找到了新的住处。 三、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自由朗读《陶罐和铁罐》。 出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寓言读通顺,读好语言描写。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朗读课文: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则寓言,这则寓言通过讲述了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教会我们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一)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一看铁罐和陶罐的态度。 出示句子: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读准每一个字,讲故事一样的语调来读。)(二)读一读描写铁罐与陶罐说的话,体会一下铁罐和陶罐不同的语气态度。 出示句子: 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预设:读铁罐的话傲慢无礼,朗读时语调上扬,语气傲慢。 2.“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预设:读陶罐的话谦虚而有礼貌。 3.“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预设:读铁罐的话刻薄轻蔑,朗读时语调下沉,“知道”音调略拉长,“懦弱”读重些,以示傲慢无礼。 4.“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预设:读陶罐的话要谦和而不软弱,省略号表示话语被打断,没有说完。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27.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认识“陶、懦、恼”等6个生字,会写“陶、谦、虚”等到14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3.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设境导入 1.早上,林老师在路上捡到了一张《失物招领》,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谁丢 失了什么东西呢? 2.哦,原来是陶罐在寻找铁罐啊!那么铁罐到底去哪里了呢?今天我们就继续 走进27课——《陶罐和铁罐》。 二、研读铁罐 (1)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第1—9自然段,抓住铁罐的神态、语言,好好地研究研究这是一只怎样的铁罐子? (2)反馈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1.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铁罐直呼其名,可见它傲慢无礼。读的时候语调上扬,有点挑衅的味道。) 看看谁能读出铁罐的傲慢。指名读。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可以看出铁罐很神气,自以为是,狂妄自大。语调下沉。)指名读。 3.“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看出铁罐不友好,不讲理,霸道,蛮横。读时声高气粗。)指名读。 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看出铁罐怒不可遏,近乎疯狂,火冒三丈等。语调紧凑高昂。) 指名读。 5.。现在请同学们再把铁罐四次说的话读一读。注意神态,可以加上动作。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蛮横无理的铁罐。 6. 铁罐用这么尖刻的话来讽刺、挖苦陶罐子,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说铁罐常常(奚落)陶罐。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 7.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对待的呢?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 以下是关于《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有疑惑的地方,并搜集相关资料。 2、形象导入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陶罐和铁罐的质地、特点。 陶罐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9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陶罐的表现内容多种多样,动物、楼阁以及日常生活用器无不涉及,光洁美观。 铁罐是以铁矿石冶炼加工制成的器物,比较坚固。 2、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随机指导“罐”字的书写。 二、合作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2、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认一认部分,教学生字,指导组词。 3、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更正读音。 三、品读体验 ·

三年级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精读引领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找出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4.运用课本中学习的方法,阅读课外书,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运用课本中学习的方法,阅读课外书,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读课外书吗?说说你最近读了哪些书? 师:有些故事中没有生命的事物具有了人的生命、感情和思维,它们像人一样会说话、会思考,这一类的文章被称为“童话”,在我

们学习过的课文中,就有许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第27课,陶罐和铁罐。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 2.释题 师:齐读课题! 师:知道什么是陶罐吗?(出示图片)图片上的老爷爷正在制作陶罐,这是用粘土制作而成的罐子。那么铁罐是用什么制作而成的呢? 二、品读课文 1、初步感知 陶罐和铁罐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07页,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谁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它。许多年过去了,陶罐依然光洁、()、美观,铁罐连影子也没有了。 2、品读领悟 这里是谁奚落谁?奚落咱们应该怎么理解呢,别着急回答,学了课文你就明白了。铁罐到底怎样奚落陶罐的呢?下面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用笔画出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 谁来读你画的句子? 交流: 指读画的句子。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句子。 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铁罐第一次奚落陶罐的话谁来读?指读。 “你敢碰我吗”这是个问句,可是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铁罐为什么认为陶罐不敢碰自己?

陶罐和铁罐教案

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认读“懦、辩、耻、逝、殿、掘”等字及“骄傲、傲慢”等19个词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傲慢、懦弱、奚落”。 2.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到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进而学习作者抓住神态、动作、语言展现故事情节的表达方法。 3.领悟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学习通过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 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全面的看问题,要发现别 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同学们,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请同学们向这位同学一样,把文具盒放在中间,书本放在胸前。准备好了,我们就上课啦! 一.检查预习,以学定教 1、图片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交朋友吗?看,老师把这节课的两位主角请到了现场,这位是陶罐先生,这位是铁罐先生。原来大家都认识呀,那你能说说他们各自的优

缺点吗? 生:铁罐:坚固,结实,不容易碎 师:与铁罐的特点相对,陶罐有什么特点? 生:陶罐是用泥土制作的,掉到地上就会破碎。 师:好,概括为一个词,易碎吧。 师:坚固的陶罐和易碎的铁罐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国王的御厨里,去看看这两个罐子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要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敢接受挑战吗?(出示词语课件) (2)找特点:认真的同学会发现,组字描写的是——生:铁罐 组字描写的是——生:陶罐 (3)那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的故事?请同学们结合课前预习,自己试着填一填。 帮扶填空: 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读写结合感悟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1、师:什么是奚落?别着急,打开课文,看 巡视过程:评价语:(1)你看,这位同学一边读一边用笔标画,这种边读边思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公开课 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执教人:陈萍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价值连城的文物,铁罐却被氧化,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语句,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有礼而不软弱。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重难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罐”字入手,揭示课题 1、出示“罐”字卡片,让学生齐读。 2、教师:罐是一种用来盛东西的器皿。你们都知道哪些罐子(陶罐、铁罐、木罐、玻璃罐……) 4、教师小结:不同的罐子是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它们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作家黄瑞云,抓住了陶罐和铁罐的优点,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创作了一个有趣的童话。这个童话的题目就是——《陶罐和铁罐》。(教师板书课题) 5、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2.检查字词。(出示课件)

(1)课件内容: (加拼音):争辩恼怒御厨羞耻懦弱陶罐奚落轻蔑掘开朴素流逝宫殿相提并论和睦相处 (去掉拼音):争辩恼怒御厨羞耻懦弱陶罐奚落轻蔑掘开朴素流逝宫殿相提并论和睦相处 (学生齐读、一生领读、同桌互查。) (二)整体感知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选词填空) 出示课件:铁罐常常()陶罐,但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而铁罐却()了。 (奚落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 理解奚落是什么意思 三、焦急对话,品读感悟 1、教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2—9自然段,想一想这8个自然段在表达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指名反馈。(主要写的是人物的对话。) 3、教师小结:的确,这8个自然段,大多数都是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笔,分别画出陶罐和铁罐的语言,然后大声地读一读。 4、集体交流、反馈。 5、初步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建议男女分角色朗读。男生扮演铁罐,女生扮演陶罐。) 6、教师:在刚才的角色朗读中,女生们,你们听出了一个怎样的铁罐(女生反馈,不要求单一的答案:骄傲、自满、自以为是、没有礼貌、恼怒等)男生们,你们听出了一个怎样的陶罐(男生反馈,不要求单一的答案:谦虚、很有礼貌、不懦弱、敢据理力争等。) 7、 8、教师:的确如此,铁罐最大的特点就是傲慢无理,陶罐最大的特点就是谦虚有礼,却不懦弱。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语言,把自己的感想批注在旁边。(板书:傲慢无理谦虚有礼,不懦弱) 9、集体交流。 (1)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无理(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陶罐的谦虚有礼,却不懦弱) (2)

陶罐和铁罐教案.doc

陶罐和铁罐教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读课文时要注意:读准拼音,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生自由读课文,师巡回2、检查字词,扫除阅读障碍。幻灯出示词语:奚落、傲慢、轻蔑、恼怒、谦虚、争辩、懦弱、羞耻指名读——齐读3、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1:课文讲了铁罐看不起陶罐。生2:课文讲了铁罐很骄傲。师:这是你的感受。生3:课文讲了陶罐很谦虚。师:这是你的感受。师点拨:指生1,你只讲了一部分,谁能把它讲完整。生:铁罐看不起陶罐,结果是铁罐不在了,陶罐仍在。三、学习课文1-9节,感悟铁罐的骄傲、陶罐的谦虚。1、师:再读课文1-9小节,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陶罐和铁罐?生自由读课文2、交流生1:这是一个谦虚的陶罐。师板书:谦虚生2:这是一个骄傲的铁罐。师板书:骄傲3、品读感悟师:从那些地方感到铁罐的骄傲?幻灯出示句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指名一生读后,师问:你为什么读得那么用力?生:铁罐很傲慢。师再指名生3人——齐读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生:铁罐很凶。师:你们看,陶罐称铁罐为——生:铁罐兄弟。师:而铁罐称陶罐为——生:陶罐子。师:是啊,陶罐称铁罐为“兄弟”,把他当作朋友,而铁罐却称陶罐为“陶罐子”,铁罐看不起陶罐。再读句子,感受铁罐的傲慢。生读句子。师:还有从那里看出铁罐的傲慢?幻灯出示句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回应句1,师:明知陶罐不敢,却偏要抓住它的弱点进行发问,目的是——生:嘲笑陶罐。师:抓住对方的弱点,来嘲笑对方,

课文是哪一个词?生:奚落。师:如果你的陶罐,你会怎么争辩?幻灯出示句3:“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学习多音字“盛”幻灯出示句4:“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生齐读师:你怎么把小脸都读红了?(师问的学生没有回答)另一生:因为他很恼怒,所以把脸都读红了。师:恼怒的读一读。师指名一生读师:你没有恼怒。指名读师:你恼怒了,可语气却是心平气和的。指名读(学生笑了)师:同学们的笑声告诉你真的恼怒了。生齐读师:面对恼怒的铁罐,陶罐怎么面对?幻灯出示句5:“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朗读,理解“和睦相处”,体会陶罐的友善幻灯出示句6:“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4、分角色表演(1)师:如果小朋友们加上动作,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演一演,在中央一套播放,收视率一定(师竖起大拇指)很高,想不想去?生:想!师:先跟同桌练一练生练(2)指名两人上台展示(鼓励学生忘记了可以用上自己的词)四、写话1、幻灯出示:夸一夸: 2019--05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读课文时要注意:读准拼音,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生自由读课文,师巡回2、检查字词,扫除阅读障碍。幻灯出示词语:奚落、傲慢、轻蔑、恼怒、谦虚、争辩、懦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