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
- 格式:pdf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10
三年级下册册语文第6课陶罐和铁罐的意思《陶罐和铁罐》的寓意是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正视自己身上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同时也要最终别人,不能因对方此时的不如意就看轻对方。
《陶罐和铁罐》是黄瑞云作的寓言故事,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科书中(第六课),为精读课文,录音由梓君、卫东、张蕾、陈亮朗读,而各教师对它进行了创作课件。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教学建议1、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2、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耻、逝是翘舌音,素是平舌音。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有些字可以通过和学过的形近字比较加以区别和识记,比如恼和脑、捧和棒、朴和扑、受和爱、吵和沙、陶和淘。
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字的字形和字义,再分析这些字和它们相似的生字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区别形义的不同后记忆并书写。
3、引导学生上下文或查词典来理解奚落、谦虚、傲慢、懦弱、相提并论词语的意思。
比如奚落,是用尖刻的话讽刺别人,使人难堪。
4、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陶罐和铁罐》《陶罐和铁罐》是黄瑞云作的寓言故事,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科书中,为精读课文,录音由晓澄朗读。
而各教师对它进行了创作课件。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陶罐和铁罐的寓意是什么如下:人各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不能学习铁罐那种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要学习和发扬陶罐谦虚克制的精神。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部编⼈教版三年级语⽂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精品教案+同步习题6 陶罐和铁罐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课时教学过程第⼆课时课堂⼩结参考答案第⼀课时1.⾼傲谦让弱⼩古代2.骄傲⼤桥捧着⽊棒虚⼼考虑懦弱需要尘⼟尖尖价格介绍第⼆课时1.是不是2.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
3.陶罐的话4. 盛东西不易碎易氧化保存时间长易碎、怕碰5.骄傲谦虚阅读链接:《北风和太阳》阅读指导【内容简析】北风与太阳是伊索寓⾔之⼀,故事内容是北风与太阳举⾏⼀场⽐赛决定谁的⼒量⽐较强,能让路过的旅⼈脱下⽃篷。
北风越是⽤⼒吹,旅⼈就把⾃⼰包得越紧。
然⽽,当太阳温暖地照耀时,旅⼈因为闷热⽽不得不脱下⽃篷。
【引发思考】北风在⾃然界代表寒冷、令⼈发抖,在这则寓⾔⾥象征强势者的桀傲不驯,经常引起他⼈的反感;太阳则是⼀种温暖的象征,有明朗、正派的意味,是亲和、有⼒量的勇者。
北风累得筋疲⼒尽,却不能让旅⼈脱掉⼤⾐。
太阳稍露⾝⼿,旅⼈便情不⾃禁解⾐摘帽。
有些⼈总是企图⽤暴⼒征服⼈,⽽他们却忘记了温和的威⼒远远⽐暴⼒⼤。
【故事寓意】北风与太阳这篇寓⾔告诉了我们,劝说往往⽐强迫更为有效,待⼈处事不是给⼈压⼒、给⼈逼迫,就能成功,就能获胜,疾⾔厉⾊或者使⽤暴⼒,是⽆法令⼈⼼服⼝服的,反⽽是要给⼈温暖、安详、以尊重、爱语,让⼈⼼⽣欢喜、⼼悦诚服,才是胜利者。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这节课去年⾕⽼师上过,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借鉴。
所以我基本上就是按照原有的教学思路,进⾏了适当的个性化修改。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觉得以下⼏点落实到位:⾸先,这篇课⽂的段落⽐较多,学⽣不容易整体把握课⽂内容。
所以,我就尝试让学⽣将整个故事分成两个场景,并找出分别是哪⼏个⾃然段,这样课⽂的重点内容即对话部分学⽣也能⼀下⼦就找到。
在设计中,我⾃⼰⼼⾥并没有底,令我欣喜的是,孩⼦在初读之后就能找出故事发⽣在两个不同的地⽅,⼜通过默读课⽂找出了相应的⾃然段。
这样就理清了脉络,有利于学⽣对全篇课⽂内容的把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陶罐和铁罐(节选)“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盛东西的,并()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在选文的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第四自然段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铁罐___________,陶罐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快乐阅读。
亮出你自己每到黄昏,住在河岸边的动物们都会来河岸遛弯。
戴着眼镜的山羊不紧不慢地走着,一边还思考着什么;花猫和鸭子边走边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大象背着手,脚步重重的,好像有什么心事;小兔子最快乐,跳上跳下……整个河岸,热烈、快乐而又充满着诗情画意。
生活在河里的小螃蟹这会儿就趴在河边上,一动不动地看着河岸上的一切。
“嗨!小家伙!在看什么呢?”一只乌龟跟小螃蟹打招呼。
“看河岸上遛弯的人!他们真有趣!”小螃蟹说,眼里流露出羡慕。
“喜欢是吗?走!我们这就去加入遛弯的队伍!”乌龟说。
“可是我……我走路是横着爬的,别人会不会笑话我。
”小螃蟹说出了他的担忧。
“哈哈……”乌龟笑了,“怎么会呢?你横着走,那是你的独特之处。
你看,小兔走路(AABB式),鸭子走路(AABB式),花猫走路(ABB式),我走路(ABB式)……各有特色哦!别担心,亮出你自己!”小螃蟹终于鼓起勇气爬上了河岸。
“你好!小螃蟹!”大家都热情地与小螃蟹打招呼,没有一个人在乎他是竖着走还是横着爬!河岸上留下一长串小螃蟹带着泥浆的脚印,就像一个个小音符,很美!很美!1.动物们走路有怎样的特点?请你根据提示在短文中的横线上补充完整。
三年级下册第六课铁罐和陶罐的生字组词
骄jiāo:骄子、骄傲、骄阳、骄横;傲ào:傲气、高傲、傲骨、骄傲;谦qiān:谦让、谦虚、谦逊、谦奥;虚xū:虚弱、虎荣、谦虚、虚伪;懦nuò:懦弱、懦夫;弱ruò:弱点、弱小、虚弱;尘chén:灰尘、尘埃、尘士,
捧pěng:吹捧、捧角、捧场;擦cā:磨擦、擦拭、擦洗;代dài:年代、古代、代替、后代;价jià:价格、评价、价钱、价值。
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国王的御雹者厨有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
铁罐瞧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完好无损而铁罐消失的无影无踪。
《陶罐和铁罐》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
课文。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
全文共1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分段:
第一部分是第1至第9自然段,讲的是自满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谦虚的陶罐以礼相让,御肆岩据理力争。
第二部分是第10至第17自然段,讲的是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依然如故,而铁早已无影无踪。
从而揭示出文章的宗旨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应相互尊敬对方特长、和睦相处。
铁罐和陶罐的故事(精选12篇)《陶罐和铁罐》是黄瑞云作的寓言故事,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科书中,各教师对它进行了创作课件,下面店铺为您带来铁罐和陶罐的故事,欢迎阅读!铁罐和陶罐的故事篇1在皇宫的一个厨房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铁的,一个是陶的。
陶罐经常奚落铁罐。
“我的优点比你多的多,你非常差!是吗?铁做的东西!老是要生锈。
”陶罐傲慢地问。
“是的,陶罐兄弟。
”铁罐谦虚地回答道。
“够了!你给我滚开!”陶罐不停骂着身旁的铁罐。
“陶罐,你不应该骂人,我们不要做不文明的行为,再说……”“闭上你那臭嘴!”陶罐十分生气,它并没有改掉这个坏毛病,还觉得是铁罐不可理喻。
“你竟敢在本王(这“本王”是陶罐自称的)的面前指责我!”“不是……”铁罐刚想说话,却被身旁陶罐打断。
“还敢再说!你到底有没有感到羞耻,总有一天,你会遇空气而生锈!死亡!我呢?会千古留名,永远活在世界上!哼!”陶罐理气壮直地说道。
铁罐见陶罐竟然说它几句,改正它的错误都会所得面红耳赤,实在是无药可救。
于是便不在理会陶罐。
时间一天一天地流逝过去,皇宫里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意外的事情。
一个女仆开门走进厨房,正要去烧饭,忽然,碰到了陶罐,“砰”只听一声惨叫,陶罐摔碎了,它死了。
铁罐见自己的兄弟死了,就“呜!呜!”地哭了起来,女仆心里一慌,于是,急忙去报告国王。
国王觉得很奇怪,便想去弄个清楚,走进了厨房。
铁罐还在大哭。
国王就问:“小铁罐,你怎么了?有什么伤心事吗?”铁罐说:“尊敬的国王,我的兄弟陶罐死了。
”国王就说:“那我就帮你把陶罐复原吧。
”话音未落,铁罐就说:“谢谢好心的国王。
”国王把泥匠叫来,吩咐泥匠把陶罐复原。
泥匠就拿了点黄土,把陶罐复原了。
陶罐复活后,变得谦虚了,它向国王道谢,并和铁罐道歉,自己不应该这么骄傲,这么爱骂人。
最后,陶罐和铁罐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铁罐和陶罐的故事篇2多年之后,士兵们重新建设城堡时,挖出埋在地下多年的铁罐早已锈迹斑斑,它到变得谦虚了许多,就在士兵刚刚把它挖起来的时候,它还十分礼貌的说道:“谢谢您让我重见天日,好人有好报……”陶罐长期生活在皇宫里为国王服务,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自从当上了厨房器皿的总管后,他的脾气十分暴躁,似乎变得骄傲自大起来。
学校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导语】《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好玩,情节富有变化,它叙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很多年月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
以下是整理的学校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相关资料,期望挂念到您。
【篇一】学校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学问与技能: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傲慢、傲慢、虚心”等词语。
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虚心而不脆弱;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做了提前预习,那你们能认出这两只罐子吗?说说谁是陶罐谁是铁罐?(随着同学的回答老师画出陶罐和铁罐)师:在现实生活中这两只罐子各有什么特点呢?生:陶罐易碎,铁罐坚硬,老师随机在两个罐子里板书。
师:这两个小罐子的性格差距可大了,一个傲慢无理,一个虚心礼让,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7课《陶罐和铁罐》。
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一会老师要检查生字认读的状况。
师: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格外认真,现在请同学们来认读老师所出示的生字,词。
师:同学们认读得格外好,看来生字是难不倒我们大家的,请同学们再来默读课文,把陶罐和铁罐的话用自己宠爱的符号画出来好吗?老师看谁的动作快,开头了。
三、品读课文师: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边读边画,做得很认真。
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读读对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师:读完了吗?哪位同学告知大家你读了对话都读懂了什么?生:不要傲慢,要学习陶罐一样虚心……师:好了,同学们知道了傲慢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讽刺它。
师:哪位同学能结合上下文,谈一谈你对讽刺这个词的理解,讽刺是什么意思呢?生:瞧不起,称赞……师:我们理解了这个词,通过读对话,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同桌先相互说说还想知道什么?生:为什么铁罐那么傲慢……师:老师听了同学们的问题,知道同学们对这几个问题比较感爱好。
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续写作文我记得呀,在原来的故事里,铁罐那是相当的骄傲,老是看不起陶罐。
最后呢,铁罐生锈消失了,陶罐却保存了下来。
那我就从这儿开始想吧。
话说,陶罐在没有铁罐的日子里呀,刚开始还挺自在的。
“终于不用听铁罐那家伙成天叽叽歪歪了。
”陶罐这么想着。
可是呢,过了一段时间,陶罐又觉得有点孤单了。
你想啊,以前虽然老是被铁罐怼,但是好歹有个伴儿啊。
有一天,一个小魔法师路过这里。
这个小魔法师啊,就像是从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里跑出来的一样,带着个大大的魔法帽,手里还拿着一根闪闪发光的魔法棒。
他看到陶罐在那儿唉声叹气的,就好奇地问:“陶罐啊陶罐,你为啥这么不开心呢?”陶罐就把自己和铁罐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小魔法师。
小魔法师听了之后,眼睛咕噜噜一转,说:“这事儿包在我身上!”小魔法师挥动他的魔法棒,嘴里念着一些奇怪的咒语,什么“阿布拉卡达布拉”之类的。
突然,一阵烟雾过后,铁罐居然又出现了!不过呢,这个时候的铁罐可不像以前那么趾高气昂了。
他看着陶罐,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陶罐啊,我以前真是太混蛋了,我错了。
”陶罐呢,本来就是个大度的家伙,他笑着说:“没事儿,铁罐,咱们以后还是好伙伴。
”可是啊,这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铁罐因为生锈太久了,身上好多地方都破破烂烂的。
陶罐就发愁了,这可咋办呢?我在想啊,如果我是那个小魔法师,我就再施个魔法,把铁罐变得和以前一样崭新。
但是这个小魔法师好像没这个打算呢。
我记得我小时候写作文的时候,就像这个小魔法师一样,有时候想法很好,但是实施起来就有点乱套了。
就像我写关于小动物的作文,我想把小动物描写得超级可爱,结果写着写着就跑题了,开始写我和小伙伴怎么在田野里玩耍了。
我这又扯远啦。
在这个故事里呢,铁罐和陶罐决定一起去找一个铁匠。
这个铁匠啊,住在村子最东边的一个小房子里,那房子看起来破破旧旧的,但是铁匠的手艺可是相当厉害的。
他们到了铁匠那儿,铁匠看了看铁罐,说:“嗯……这可有点难办啊。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6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第1篇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
骄傲谦虚懦弱古代价值尘土捧起擦洗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陶罐和铁罐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它们最终的结局有什么关系?从中我们又可以学到哪些与人相处的道理?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明确:陶罐:善良、谦虚、自尊、宽容;铁罐:骄傲、自大。
2.课文是通过什么手段塑造出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的?找出相关语句各举一例进行分析。
明确: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①神态描写:铁罐“傲慢地问”表现出它骄傲、自大的性格;陶罐“谦虚地回答”表现出它谦虚、有礼的性格。
②语言描写:“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表现出铁罐自以为是、蛮横无理的性格;“不敢,铁罐兄弟”表现出陶罐善良、宽容的性格。
3.阅读第1自然段,结合后文说说为什么“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明确:因为铁罐自认为十分坚硬,所以看不起脆弱易碎的陶罐。
4.阅读第6自然段,说说铁罐说的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铁罐说陶罐“要不了几天,就会破成碎片”,自己“却永远在这里”,与后文陶罐保存完好,铁罐却无影无踪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讽刺性,为后文作铺垫。
5.第10自然段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什么作用?明确: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表现出时间过去了很久,为下文揭示陶罐和铁罐的结局作铺垫。
6.多年之后,陶罐和铁罐的结局是什么?明确:陶罐依然保存完好,被人们挖掘出来,视为珍贵的文物;铁罐却因为长期的氧化反应消失不见了。
7.陶罐被人们掘出来后向人们提出了什么请求?这反映出陶罐的什么品质?明确:陶罐请求人们把他的兄弟铁罐也掘出来。
这反映出陶罐不计前嫌、宽容大度、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8.陶罐易碎,多年之后却依然美观;铁罐坚硬,多年之后却消失不见,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明确: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知识知识点是知识、理论、道理、思想等的相对独立的最小单元,接下来就由店铺带来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重点词句及课文理解1)《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2)铁罐性格特点:傲慢、蛮横无礼;陶罐性格特点:谦虚、友善、克制。
用生动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和性格,是本文表达上的特点。
3)本文表达上的特点: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4)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2、近义词与反义词近义:骄傲――傲慢奚落――数落谦虚――谦逊(虚心) 轻蔑――轻视(蔑视)懦弱――怯懦恼怒――愤怒羞耻――可耻朴素――朴实兴奋――高兴惊讶――惊奇美观――美丽反义:懦弱――勇敢骄傲――谦虚3、多音字处chǔ(处理)(处罚)(和睦相处) chù(处长)(处所)(到处)4、冒号引号的用法。
(对话的四种格式)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②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拓展内容】陶罐和铁罐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联系已学过的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课文所说明的道理,学习全面看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
很久很久以前,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认真读读课文,去了解发生在它们之间的事。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哭课文。
教师指导读准下列字的读音:御,读yù,不读yì;懦,读nuò,不读ruò;滓,读zǐ,不读zǎi;掘,读jué,不读jié;踪,读zōng,不读zhōng。
2、自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陶罐和铁罐》笔记知识点一、词语搭配(骄做)的铁罐(懦弱)的东西(轻蔑)的神气(荒凉)的废墟(厚厚)的尘土(傲慢)地问(谦虚)地回答(惊讶)地说(兴奋)地说二、词语扩展描写人品质的词语:谦虚骄傲诚实认真慷慨狡猾卑鄙小气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翻来覆去大惊小怪东奔西走积少成多苦尽甘来顶天立地取长补短三、课内词语国王、骄傲、看不起、傲慢、谦虚、懦弱、神气、住嘴、王朝、尘土、光洁、美观、古代、价值、动手四、句子解析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分析:“奚落”,用尖刻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从“骄傲”“常常奚落”可以看出铁罐的傲慢,为下文写铁罐对陶罐的恶劣态度埋下伏笔。
2.“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分析:这里表现出铁罐对陶罐的挑衅,写出了它的傲慢无礼,称呼陶罐为“陶罐子”,说明铁罐对它的极为蔑视。
3.“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分析:铁罐发现陶罐“懦弱”,因此说话更加尖刻。
4.“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分析:“相提并论”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或评说,课文中指铁罐自认为比陶罐强,不能把它和陶罐放在一起比较,它听了陶罐的话后非常生气,并开始威胁陶罐。
因为陶罐的话句句在理,铁罐无以反驳,所以它恼羞成怒。
“恼怒”一词形象地写出了铁罐的理屈词穷。
通过描写铁罐生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它的蛮不讲理的形象。
5.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
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分析:两个罐子都被尘土覆盖,此时它们的命运是一样的。
这是一个过渡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6.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分析:从“捧”“倒”“清理”体现了人们对陶罐的爱惜。
这句话写陶罐被清理干净后光洁如新,朴素,美观,这是对陶罐外观的赞美,也暗指陶罐的心灵是纯朴的、美的。
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原文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
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过去了。
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也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小学语文说课稿《陶罐和铁罐》(精选5篇)小学语文说课稿《陶罐和铁罐》(精选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陶罐和铁罐》(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说课稿《陶罐和铁罐》1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的《陶罐和铁罐》。
这是篇童话故事,主要以对话形式讲述了国王的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童话故事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接触了不少,他们想读、乐学,但要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却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一、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2、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3、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曾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注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教师、学生、文本形成真正的对话?我以读一读、找一找、演一演、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达到预定的目标。
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主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究文本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准备3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一)、看图谈话,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童话故事(随机课显:陶罐和铁罐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在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换偏旁识记陶,并指导书写陶。
(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极有吸引力,让生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更能激起学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被激发,再加上看了立体的、鲜活的图片,孩子们会迫不及待想接触文本,想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课前预习1.朗读①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课文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认为自己_______,瞧不起陶罐。
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了_________,铁罐却已_________。
3.认写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陶罐谦虚捧起看不起骄傲擦洗光洁美观价值②认生字,在上面注上拼音。
( ) ( )( )骄谦虚( )( )( )懦恼价4.理解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奚落一( ) 懦弱—( )轻蔑一( ) 恼怒一( )羞耻一( ) 荒凉一( )2.读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从对话中体会一下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
3.用“____”画出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结局的句子。
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5资料找到《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读一读。
6.质疑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写下来吧。
课文知识点课文分析《陶罐和铁罐》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
全文共1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至第9自然段,讲的是自满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谦虚的陶罐以礼相让,据理力争。
第二部分是第10至第17自然段,讲的是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依然如故,而铁罐早已无影无踪。
从而揭示出文章的宗旨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应相互尊敬对方特长、和睦相处。
我会写:骄(jiāo)骄子骄傲骄阳骄横傲(ào)傲气高傲傲骨骄傲谦(qiān)谦让谦虚谦逊谦卑虚(xū)虚弱虚荣谦虚虚伪懦(nuò)懦弱懦夫弱(ruò)弱点弱小虚弱尘(chén)灰尘尘埃尘土捧(pěng)吹捧捧角捧场擦(cā)磨擦擦拭擦洗代(dài)年代古代代替后代价(jià)价格评价价钱价值必会词语:国王、骄傲、看不起、傲慢、谦虚、懦弱、神气、住嘴、王朝、尘土、光洁、美观、古代、价值、动手多音字:盛shèng(盛开)chéng(盛饭)处chǔ(相处)chù(到处)近义词:骄傲一傲慢奚落一数落谦虚一谦逊(虚心) 轻蔑一轻视(蔑视)懦弱一怯懦恼怒一愤怒羞耻一可耻朴素一朴实兴奋一高兴惊讶一惊奇美观一美丽反义词:懦弱一勇敢骄傲一谦虚朴素一华丽荒凉一繁荣理解词语: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人难堪;讥讽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