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医学教育标准的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279.45 KB
- 文档页数:4
硕士学位论文基于O*NET 的基层军医岗位分类描述及中美比较研究孟 虎培 养 类 别全日制 学位类型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专业类) 心理学二级学科(专业) 应用心理学研究方向 心理选拔指导教师 刘旭峰 教授培养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心理系二O 一四年五月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分类号B849 U D C 159.9密级 公开独创性声明秉承学校严谨的学风与优良的科学道德,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本人或他人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保护知识产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第四军医大学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为第四军医大学。
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论文等使用本论文工作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第四军医大学。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含电子版,保密内容除外),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并在校园网上提供论文内容的浏览和下载服务。
同意学校将论文加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等,并可浏览和下载,同时享受《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规定的相关权益。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目录缩略语表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4)前言 (6)文献回顾 (8)1 军事人员分配的概念和构成因素 (8)2 军事人员分配研究的重要意义 (8)3 基层军医职责 (10)4 基层军医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 (10)5 岗位分类及其与军事人员分配的关系 (11)6 军事岗位分类方法及系统 (12)7 基于分类的岗位描述方法和描述系统 (15)正文 (22)1 研究设计 (22)1.1 问题提出 (22)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23)1.3 研究假设 (23)1.4 主要研究内容 (24)2 O*NET在基层军医岗位分析应用中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24)2.1 研究对象 (24)2.2 测量工具 (24)2.3 研究方法 (25)2.4 统计方法 (25)2.5 结果 (25)3 基层军医岗位工作分析及中美军医岗位比较研究 (27)3.1 对象与方法 (27)3.2 数据来源 (27)3.3 统计方法 (27)3.4 结果 (27)4 军兵种基层军医工作特征分类分析 (33)4.1 研究对象 (33)4.2 测量工具 (33)4.3 研究方法 (33)4.4 研究结果 (33)5 讨论 (36)5.1 O*NET工作分析适应性和效度研究进一步得到证实 (36)5.2 基层军医岗位特点分析 (37)5.3 中美基层军医岗位特点有较大程度的一致性 (38)小结 (40)参考文献 (42)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47)致谢 (48)缩略语表基于O*NET的基层军医岗位分类描述及中美比较研究硕士研究生:孟虎导师:刘旭峰教授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心理系,西安710032资助基金项目:国防部专项科研基金GFB2012003中文摘要基层军医是卫生保障的一线力量,他们的工作绩效会直接影响部队士气、训练效果和战斗力。
中美医疗体制的差别作者:暂无来源:《出国》 2016年第10期1.两国医院本身的差别中国医院排名的最主要权重因素是科研排名,因此中国医院综合排名前1 00的全部都是公立医院,因为公立医院(常常是大学附属医院)更容易获得科研基金,更容易吸引到顶尖的专家教授,而私立医院无论是在政府支持度还是科研方面都远远逊于公立医院。
在中国的医院排名中,无法体现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护理水平等重要因素。
美国的榜单中有大量的私立医院,比如综合排名第一的梅奥诊所( Mayo Clinic)和癌症专科排名第一的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Center)都是私立医院。
医院排名则更加公开化,综合排名取决于各个专科的排名情况,专科排名取决于各种医护细节的排名。
而专科排名则有非常多的考核项目,例如在癌症专科排名中一共有9个评价标准,如专家推荐度、患者生存得分、患者安全得分、患者数量、护士配备、是否是NCI癌症中心以及是否获得Magnet认证等。
美国更加严苛的入学标准以及更加统一的医学教育,要求美国医学院要求申请人至少拥有自然科学学士学位(非自然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也可申请),然后才能申请医学院,而医学院颁发的学位则是Doctor of Medicine (MD)。
中国医学院的申请标准比美国低得多,医学教育体制较为混乱,有的是大专毕业,有的是本科毕业,有的则是博士毕业,抛开临床水平的差别,不同教育水平的医生对于疾病的认识是差别迥异的。
考核一个国家医疗水平的重要因素还包括拥有的护士数量,中国的护士承受着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作压力,过半护士每日工作时间超过9小时,超过60%的护士月薪不到3 500元。
中国护士不是短缺,而是严重短缺,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待遇低下、劳动强度大以及不受尊重,导致护士流失率居高不下。
而这一现象导致的最直接后果,便是广大中国患者无法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收稿日期:2023-09-15作者简介:高旭颖(1999-),女,山东滨州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特殊教育;徐东(1971-),男,四川岳池人,西华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幼儿特殊教育。
中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第44卷第1期绥化学院学报2024年1月Vol.44No.1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Jan .2024摘要:通过内容分析法对中美两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进行比较,发现两国的专业标准在结构、内容、功能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也处处体现出本国特色,是在充分考虑本国国情,结合本国发展需求后制定而成的专业文本。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为有效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应与时俱进、制定分级分类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注重培养特教教师的循证教学能力以及构建职前、在职和职后“三位一体”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
关键词:中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4)01-0110-05(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9)高旭颖徐东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系和支持下,我国特殊教育经过一期、二期、“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取得了极其显著的进步。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党的二十大提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实现中国式特殊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目标,特殊教育教师作为保障特殊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推动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在规模、结构、培养质量以及培养机制等重大问题上面临诸多挑战[1],与普通教育发展水平相比处于滞后状态,亟需进行一定的改革。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教育机构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师培养目标制定出的有关特教教师培养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具备引领准入后的特教教师有效提升专业水平的功能。
临床医师的使命与职责院:医学院姓名学号:20115140461、在科主任领导和责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内的医疗、教学、卫生宣教、预防工作。
对本岗位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负责。
2、做好日常医疗工作,及时对病人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或责任医师汇报。
4、参加门诊、急诊值班及会诊、出诊工作。
5、对急危重症病人及新入院病人,在下班前,用口头或书面向值班医师做好交接班工作。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按时完成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
7、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8、服从医院安排,在病房、门诊或急诊科工作,均应严格执行各科工作制度。
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推诿和顶撞病人。
9、随时了解病员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意见,作好病员思想工作和心理治疗。
10、担任实习医师临床教学和实践工作。
按时完成科主任下达的各项医疗数量与质量指标。
一、中国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
新毕业的医师实行三年二十四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
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2.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做一些必要的检验和放射线检查工作。
3.书写病历。
新入院病员的病历,一般应病员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检查和改正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
并负责病员住院期间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员病案小结。
4.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见。
5.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应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作好交班工作。
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症病员,用口头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
6.参加科内查房。
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巡诊)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意见。
中美兽医管理制度比较一、兽医管理制度的背景和发展历程1. 中美兽医管理制度背景中美两国在兽医管理制度的背景上有明显的差异。
中国兽医管理制度始于古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兽医医治牲畜的记载。
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战乱时期,兽医行业较为落后,直到近代才开始有了一定的规范和管理。
而美国的兽医管理制度则经历了更为漫长和渐进的发展过程。
美国的兽医协会成立于19世纪初,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宠物健康的关注,兽医管理制度逐渐完善,成为一个较为专业和权威的组织。
2. 兽医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国兽医管理制度的完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过程。
2007年,《兽医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兽医管理法规的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兽医从业者需经过专业考试和资格认证,方可合法从事兽医工作。
同时,中国还建立了兽医行业协会等组织,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持。
在美国,兽医管理制度更为完备和专业。
美国兽医协会严格规范了兽医从业者的资质和技术标准,同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兽医职业道德规范和监督机制,确保了兽医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兽医从业者资质和技术标准要求1. 中美兽医从业者资质要求在中国,兽医从业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学位和执业资格,如兽医医师资格证书。
此外,还需不断接受进修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兽医从业者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声誉和社会地位,但在一些较为偏远地区,由于人才不足,兽医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在美国,兽医从业者的资质标准非常严格,必须获得美国兽医协会认可的执业证书,才能合法行医。
美国的兽医学教育非常严谨,专业化水平较高,兽医从业者在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2. 兽医技术标准要求在中国,兽医技术标准的要求相对较低,一些基本的兽医技术操作在乡村和地方兽医院中可能存在水平不齐的情况。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资源匮乏和信息不对称,部分兽医技术水平偏低,导致一些动物疾病无法及时有效地得到治疗。
在美国,兽医技术标准非常高,兽医从业者必须接受系统的教育培训和考核,才能掌握先进的治疗技术和手术操作。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美家庭教育理念对比分析以电影《刮痧》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借助电影《刮痧》这一具体案例,我们将深入探讨两国文化背景下父母对待子女教育的方式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通过这一分析,我们期望能够增进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理解,同时反思并优化我们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实现更为全面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电影《刮痧》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中美家庭教育理念的窗口。
影片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成员在相互理解和沟通上面临的挑战,正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的问题的缩影。
因此,本文的分析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比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理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跨文化交流场景。
这也将有助于我们推动家庭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二、中美家庭教育理念对比分析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对比中美家庭教育理念,可以明显看出两者之间的显著差异。
以电影《刮痧》为例,这部电影深刻地揭示了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观念的冲突与融合。
美国家庭教育强调个体独立和自主,注重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电影中,许大同作为在美国生活的华人,他在教育孩子时面临着两种文化的冲突。
他试图将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方式应用于美国社会,但却因此引发了诸多误解和冲突。
这种冲突体现在他对儿子丹尼斯的教育上,许大同希望儿子能够继承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观,但在美国社会中,这种教育方式却被视为过度保护和限制孩子的自由。
相比之下,美国家庭则更加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自主选择。
他们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和支持。
在电影中,许大同的美国老板昆兰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美国父亲形象。
对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体系的对比分析摘要:现代医疗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口腔医学属于医学大类,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本文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体系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的招生方式和途径、教学制度以及实践教育的模式。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口腔医学整个教学体系的交叉比较,建议在口腔医学的教学、实践和教育制度的建立上,能够在立足国情、保留特色的基础上,适当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改革创新,让国内口腔医学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口腔医学教育对比分析专业人才【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146-01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已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
这就意味着,医疗护理人员的数量将逐渐增加,专业技术技能也势必要提高。
口腔医学属于医学大类,在当今国内医疗科技日新月异的国情下,在国际医药卫生事业继续开拓创新的世情下,有必要对比分析国内外口腔医学的教育体系,探讨出一条适合中国口腔医学的教育模式,对国外教育的方式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培养出更多更好为人民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己任。
1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的发展进程我国口腔医学教育自加拿大牙科医师林则(a.w.lindsay)于1917年在四川成都华西协和大学(现已与四川大学合并)设立牙科系开始,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陆陆续续有牙医学系或牙医学专科学校成立,但为数不多。
与当时的美国、日本牙医数量相比,落后一大截,更遑论人口比。
牙医学系附属于医学专业,没有设立独立的科系。
直到1952年才成立专门的一级专业命名为口腔系,自此,牙医学更名为口腔医学,在医药院校的口腔医学高等教育与医疗系的高等教育是平行的一级专业。
在后来的不断发展中,相继成立了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等研究方向,极大的丰富了口腔医学。
在不断的向前探索中,形成了中国口腔医学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