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的修订及其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369.23 KB
- 文档页数:5
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医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而本科医学教育更是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本科医学教育的全球标准进行探讨,旨在为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首先,本科医学教育的全球标准需要具备一定的国际化视野。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医学教育也需要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学人才。
这就要求本科医学教育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融入国际化元素,使学生能够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其次,本科医学教育的全球标准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医学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
因此,本科医学教育应该注重临床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毕业后顺利投入临床工作。
另外,本科医学教育的全球标准还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医学人才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本科医学教育应该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人文医学、医学伦理、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本科医学教育的全球标准需要强调跨学科交叉融合。
医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需要涉及医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因此,本科医学教育应该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本科医学教育的全球标准应该具备国际化视野、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强调跨学科交叉融合等特点。
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适应全球医学发展需求的优秀医学人才,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各国医学教育机构能够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本科医学教育的全球标准,为全球医学教育事业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关于医学教育国际化的思考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卫生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医学目标的更新与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类疾病治疗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医学教育的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
《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正式公布与实施,必将带来全球范围内医学教育的深刻变革,也将积极促进我国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改变。
深刻理解医学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对推进学校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医学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贯彻医学教育标准,推进医学教育认证工作医疗服务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和健康。
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都是不可再生的。
生命和健康应该是、也必须是全球等价。
基于这种理由,在当前世界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中,唯独医学教育制定了全球性的教育标准,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生命的尊重。
2001年6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正式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提出了本科生医学教育在9个领域36个亚领域中的国际标准[1]。
这一标准侧重于院校层面的评估,是医学院校必须达到的国际基本标准以及应努力达到的高质量国际标准。
这一标准既规范了医学院校的办学和教学过程,又强调了教育的结果,有利于医学院校构建国际性的自我评估框架,也为世界各国医学人才的国际化设定了参照系。
2002年2月,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支持的国际医学教育研究所(IIME)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简称GMER),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应具备的7种基本核心能力及60条要求。
它以“能力导向的教育”为宗旨,侧重于检验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质量,属于教育结果评估。
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教育标准的制订不仅大大推动了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各国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为了使中国医学教育事业与国际医学教育同步发展,教育部、卫生部于2003年成立了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组,制订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2001年6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定义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推荐如下本科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它分为九大领域共计36个亚领域。
领域是根据医学教育结构和过程中明确的组成部分来定义,包括如下方面:1.宗旨及目标2.教育计划3.学生考核4.学生5.教学人员/考核6.教育资源7.教育计划评估8.管理和行政9.持续更新亚领域是每个领域中的具体方面,与操作指标相对应。
每个亚领域都有其特定的标准,分为两个层次:●基本标准:这是每所医学院必须达到的标准,在评估过程必须展示出来。
基本标准以“必须”来表示●质量提高:表示该标准与国际公认的最佳医学院和本科医学教育一致。
医学院应能证明他们已全部或部分地达到了该标准,或已经及正在采取积极行动来达到这些标准。
因各校的发展阶段、资源及教育政策不同,达标情况也各有不同,即使是最负盛名的学校也可能达不到所有标准。
●注释:用来深入阐述或举例说明该标准中的用语。
1 宗旨及目标1.1 宗旨及目标报告基本标准:医学院必须确定其宗旨及目标,并使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及有关各方周知。
办学宗旨及目标应说明其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成为初步合格的医生,具有在医学某一领域进一步深造的功底,并能在卫生保健系统承担医生的各项工作。
质量提高:宗旨及目标内容应该包括对社会职责、科研、社区参与,及参加毕业后医学培训的能力要求。
注释:●宗旨及目标的报告可包括有关本校、本国及地区性政策的一般及特殊问题。
●某一领域可以是某一医学学科或研究领域。
●毕业后医学培训包括开业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专科培训及继续医学教育/进修。
1.2 参与制订宗旨及目标基本标准:医学院的宗旨及目标报告必须由主要利益方确定。
质量提高:宗旨及目标报告的制订应该以广泛的利益方的意见为基础。
注释:●主要利益方包括院长、院务委员会/理事会的成员、大学、政府主管部门及行业本身。
●广泛的利益方包括教师、学生、社区、教育及卫生保健机构、行业组织及毕业后教育人员的代表。
本科医学教育质量改进全球标准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医学教育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全球各国医学教育的核心,本科医学教育的质量对于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要想达到全球标准,我们需要不断改进本科医学教育的质量,以适应医学发展的需求,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的本科医学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这个评估体系应涵盖本科医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学生评价等方面。
通过科学、客观地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教育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提高培养质量。
同时,这也能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本科医学教育提供一个共同的标准,方便比较和借鉴,使得全球医学人才的培养更加趋同。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本科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合作。
医学是一个全球性的学科,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着自己的医学特色和优势。
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能促进全球医学教育的共同发展。
例如,可以建立跨国联合办学项目,开展联合科研课题,组织学生交流和实习等活动,丰富和拓展医学教育的内涵。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重实践教学的质量提升。
在医学教育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充分的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成为优秀的医学人才。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完善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同时,可以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如虚拟仿真技术、远程医学实践等,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提高教学的效果。
最后,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
医学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以应对日益复杂和多变的医学环境。
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重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他们的发展需求,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附件: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前言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卫生人力资源。
加强医学教育质量保证工作,是培养高质量人才、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需要。
1998年,经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医学协会批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建立了“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项目。
2001年6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通过并发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
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制订的区域性医学教育标准《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也于2001年7月出版。
2002年,教育部召开医学教育标准国际研讨会,研究国际医学教育标准,部署国际标准“本土化”的研究工作。
会后,教育部、卫生部设立专门项目,委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组建了“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组”。
课题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为依据,在总结我国医学教育合格评估、优秀评估、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七年制医学教育教学与学位授予工作评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都必须达到的各项教育要求,研究拟订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本标准已经教育部、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以修业五年为基本学制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为适用对象,只对该专业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面提出最基本要求。
本科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个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卫生保健系统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
医学毕业生胜任临床工作的专业能力要依靠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职业发展和持续医疗实践才能逐渐形成与提高。
本标准全国通用,但承认不同地区和各个学校之间的差异,尊重各个学校自主办学的权利。
本标准转变指导方式,不提出具体的教学计划、核心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强制性规定,为各学校的个性发展及办学特色留下充分的改革与发展的空间。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对临床教学质量评价影响的要素分析作者:戴萌娜,吴忠丽,刘永文,等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第15期戴萌娜,吴忠丽,刘永文,闫萍,张建华,滕文杰*,李望晨(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 261053)摘要:目的基于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分析探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对临床课堂教学的新要求,为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借鉴。
方法基于扎根理论,运用Nvivo 8.0对医学教育标准进行政策文本质性分析,提取对临床医学毕业生与临床教师的要求。
结果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对临床本科毕业生的要求体现在临床操作、职业道德等6个方面,对临床教师的要求体现在教学方法模式转变、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等5个方面。
结论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在强调扎实的临床理论基础前提下,更注重医学生操作能力以及医学职业道德培养。
同时对临床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转变教学方法与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临床医学人才。
关键词: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19)15-0047-03《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带动我国医学教育标准的出台,2008年,我国颁发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并以此为准则对医学院校进行审核与评估,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1]。
为适应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2016年我国修订实施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2016版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出台,不仅是新一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基本标准,更是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基本准则,对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产生了直接影响[2]。
《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建立健全医学教育质量评估与认证制度,到2020年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院校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专业认证结果作为高校和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3]。
本科医学教育质量改进全球标准本科医学教育质量对于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医学科技的发展和医学需求的增加,如何提高本科医学教育的质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关注话题。
本文将介绍本科医学教育质量改进的全球标准,通过比较国际上各种医学教育质量的标准和评价体系,总结其中的共性和差异,以期为全球本科医学教育质量改进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本科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医学是一门具有高度专业性和复杂性的学科,医学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医生的能力和素质。
良好的本科医学教育可以培养出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医学人才,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医学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的医生,提高国家医疗卫生水平,推动医学科技创新,保障人民健康。
二、全球本科医学教育质量的改进标准1.了解国际医学教育质量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本科医学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例如,美国医学教育委员会(LCME)制定了全美医学院的标准,欧洲联合医学会议(WFME)则对欧洲的医学教育进行统一评价,各国也纷纷制定了自己的医学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2.比较各国医学教育质量的共性和差异在比较各国本科医学教育质量的标准和评价体系时,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共性和差异。
共性在于对医学生基本知识、临床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差异则主要表现在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方法上。
3.探讨全球本科医学教育质量改进的对策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可以针对全球本科医学教育质量的共性和差异制定相应的对策。
比如,可以积极推动本科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合作,加强医学教育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改进,加强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等。
三、如何实施全球本科医学教育质量的改进标准1.推动本科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合作国际化合作可以促进各国医学教育的质量水平提高,提高本科医学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国际学生交流项目、共建国际化课程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本科生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项
目组的中期报告
佚名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
【年(卷),期】2001(022)004
【总页数】8页(P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医学教育的全球标准和认证:WFME的观点 [J], Hans Karle;梅人朗
2.追踪国际医学教育发展动态,聚集亚洲医学教育改革热点 --亚洲医学教育会议纵览 [J], 汪青;鲁映青;孙利军
3.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基础医学教育全球标准的试评估 [J],
4.中国高教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5年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改革与研究学组CMB中国北方医学教育发展中心联合会议在遵义医学院胜利召开 [J], ;
5.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和全球医学教育认证 [J], 杨宇海;邱伟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科医学教育质量改进全球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本科医学教育一直是全球医学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第6期2023年12月No.6Dec.2023上海教育评估研究Shanghai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全球高等医学教育的认证特点及启示袁妤萱(内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川内江641199)摘要:制定医学教育标准是保证医学教育质量的前提。
自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颁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以来,各国均在此基础上修改和完善本国的认证体系。
通过梳理和总结全球高等医学教育认证概况,发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国的认证实施机制为多主体参与的市场导向型,其认证机构多为自发性、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认证标准严格、多元,认证程序可操作性强。
据此,我国应当加强对高校医学教育的评估,既要注重认证主体多元化与国际化,还要加强认证目标的本质化与脉络化,完善更为层级化和科学化的认证标准,在推进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同时,增强相关院校的社会责任意识,确保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基本质量水平。
关键词:医学教育;高校;认证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380(2023)06-0047-06Accredi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nlightenment ofGlobal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YUAN Yuxuan(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Neijiang,Sichuan641199)Abstract:Establishing medical education standards is a prerequisite for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medical education.Since the issuance of the Global Standards for Medical Education by World Feder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WFME),countries have been modifying and improving their own accreditation systems on this basis.By reviewing and summarizing the global overview of accreditation in medical education,it is found that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Canada,Australia,and South Korea have implemented market-oriented mechanisms with multiple participating entities.Their accreditation bodies are predominantly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civil organizations with strict and diversified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and highly operational accreditation procedures.Based on this,it is suggested that 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he evalu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including emphasizing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ccreditation bodies,strengthening the essence and context of accreditation goals,as well as improving the hierarchization and scientificity of accreditation standards.It is important to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mong relevant institutions whil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so as to ensure the basic level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Keywords:Medical education;Universities;Accreditation收稿日期:2023-08-23,修回日期:2023-10-23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3年12月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医学教育得益于相关人员快速增长的国际流动频率,然而医学教育领域的卫生专业人员却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逆向流动,这个过程加剧了这种国际的优劣势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