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具象油画中的民族性探究

论中国具象油画中的民族性探究

论中国具象油画中的民族性探究
论中国具象油画中的民族性探究

Shu Hua Shi Jie·书画视界

论中国具象油画中的民族性探究

薛星轩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摘要:油画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历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油画民族化的发展初见端倪。中国油画家的作品面

貌在技法上呈现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探索,在作品内容中不乏对中国民间艺术元素的借用。本文对中国具象

油画作品的民族性进行分析归类将从油画语言中的水墨韵味、写意精神、意境表达和油画作品中的传统元素

四个方面结合画家的作品风格进行论述。

关键词:具象油画民族性传统元素写意精神水墨画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8-0033-02

中国画家在油画的民族性探索过程中,一方面是在作品内容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比如民间壁画、剪纸、年画、图案的借用,使作品具有民族特有的情感内涵。另一方面将西方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工笔中的技法也做了结合,形成富有中国写意精神的艺术形式。

一、油画的民族性

民族是由人类的群体活动发展而成,包括文化思想、人文气质、风俗传统的高度相似性。艺术的民族性,则是在吸收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和与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相互借鉴应用,融入了民族的思想、精神、情感所呈现出来的有异于本来面貌的显著特性。油画在创作形式上会受到本土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影响,从而产生西方绘画技巧与民族传统艺术形式相融合的油画语言。

二、中国具象油画中民族性表现

(一)油画中的水墨韵味

吴冠中早年师从林风眠、吴大羽、潘天寿,吸收了“中西结合”的艺术思想,在艺术上将西方绘画技法与中国传统水墨技法结合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具象绘画风格。中国传统水墨画主要以黑白为画面的主要色彩,通过墨色深浅变化来掌握画面的整体节奏。在吴冠中描绘江南风景的油画作品中把黑白作为画面中的主要色彩构成。在作品《水巷》画家描绘了一条河流从中间穿过两边并排的房子,用白色平涂出房子的基本形状,把河流处理成灰色作为画面背景,用线条对房子的特征做简单勾勒,房顶和窗户用黑色点缀。整幅画中

的白色、灰色、黑色的深浅层次变化使整幅画面极富墨感。在《鲁迅故乡》这幅作品中,画家使用的全景式构图,运用传统国画中的散点透视法把房子、树木、河流、

山川尽收眼底。整幅画面没有对景物过多的细节描绘,

通过对房子远近位置的安排,大小疏密的对比使画面

产生宏观的气势,运用河流的形状把画面分割成几个

部分,同时又使房子和河流连贯在一起,表现出江南水

乡宁定婉约的意境。吴冠中在对植物枝干的处理上借

鉴了我国传统水墨画写意的表现手法,使树枝的线条

流畅自然,充满活力。在作品《鼓浪屿》中画家运用流畅

的线条使古树显得灵动活泼散发出强烈的生命力。吴

冠中吸收中国传统水墨画技法描绘出具有民族特色的

油画风景,借以抒发他对江南水乡深深的眷恋。

(二)油画中的写意精神

靳尚谊在西方油画技法中融入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创作出了具有民族特性的油画作品。他对中国传统

壁画深有研究,曾以壁画为油画背景创作出《探索》《思》《归侨》一系列肖像作品,显示出他对中国传统绘

画的初步探索。在早期的肖像作品《青年女歌手》中,以

传统山水画作为背景,画面人物造型简洁,色彩浑厚沉稳,整幅画充满中国水墨画中古朴素雅的韵味。在《晚

年黄宾虹》这幅作品中,靳尚谊运用西方印象派的点画

法使背景中的山水画松动而富有层次感与黄宾虹山水

画中的积墨法相呼应,整幅画面朴素淡雅,把中国山水

画的写意和油画的笔触发挥到极致。《髡残》的表现手

33

Yi Shu Ping Jian

中国油画的历史与现状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 中国油画的历史与现状 20世纪是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和中西文化融合的世纪。20世纪初期,以科技、制度为先导的欧洲文化陆续进入中国,使中国传统文化濒于解体的边缘。知识分子阶层对传统文化的信念发生动摇,而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则由抗拒、怀疑到学习,进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撷取。在这种历史环境里,西方绘画也顺利地进入中国,并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逐步成长为中国本土的艺术。而20世纪也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以油画艺术的灿烂多彩为特点的一个世纪。 一、中国画家的西画试验 清代晚期,一些中国官吏和文人到欧美各国的博物馆中,看到欧洲名画原作,为之折服。薛福成、康有为等人的欧游文札中,对这些名画新颖的诗意作了生动的描述。由于他们见到的是欧洲绘画的代表性作品,而不是他们的前辈文人见到的传教士笔下的圣像,因此清末文人心目中的油画作品不再是“虽工亦匠”、“不入画品”的奇技淫巧了。同时,海禁大开之后,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已经由轻蔑、贬抑一改而为尊重和仰慕。作为欧洲文化组成部分的油画,也成为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学习对象,当时的知识分子是为了复兴中国文化而学习欧洲绘画的。对于绝大多数中国画家来说,在20世纪之初并没有直接面对欧洲名画的机会。虽然在观念上变排斥为仰慕,但即使是有志于研习西画者,也只能面对西方绘画的印刷品摸索前进。清代后期,天主教会在上海土山湾孤儿院举办绘画工场,选拔有绘画天赋的儿童,由西洋传教士中擅长绘画者教授摹绘圣像。这成为中国境内最早出现的传授西画技艺的场所,在扩大西画影响方面的作用,土山湾孤儿院远远超过了清代前期宫廷里的传教士。 清末民初以“西洋画”擅名沪上的那些画家,如周湘、徐咏清、张聿光等人,都是这样通过间接渠道,点滴、片断地接受西画影响。由于他们在摸索学习西画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基础修养,所以他们所画的“西洋画”,在严格意义上都是“参用西法”的中国画;他们所作的油画,实际上都是中国画家的西画试验。最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油画作品,当然不是由他们临摹的圣像,而是这些画家所画的风景和肖像。 当时的油画风景,多描绘中国南方的港口或乡村景色。停泊着渔船的海港,矗立着宝塔的村镇,在朝霞或夕阳的映衬下显得宁静而神秘。这正是外国旅游者心目中的“中国风景”。当时的油画肖像,取材最多的是盛装的仕女和正襟危坐的士绅官吏。这一类油画作品反映着20世纪初期中国人的视觉印象,也十分完整地反映了当时中国洋画家的艺术趣味。 辛亥革命以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油画发生兴趣。他们“无师自通”地画起了油画。后来成为著名油画家的颜文梁,回忆他早年为学习西方绘画,临摹过外国商品广告画片,为取得油画表面的光亮效果,遍试桐油、蛋清、鱼油等材料。这些青年画家的油画尽管如此,这是当时求师无门的众多青年画家共有的经历。.名师整理优秀资源 作品却比前面提到的那种仕女肖像和“中国风景”有较多个性风采,选材也较为宽广。 二、从个人意绪到家国兴亡—留学生的油画 真正掌握了西方绘画技艺的中国油画家,是那些去国外的留学生。广东的李铁夫(1869-1952)在20世纪初期曾在美国著名画家萨金特(Sargent,John Singer)

儿童油画中国的发展历程

儿童油画中国的发展历程 油画的发展历程:早期 距今 400年前,意大利天主教士利玛窦等人来华传教,把欧洲油画作 品带进中国。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利玛窦向明神宗朱翊钧所献礼品中就有天主像、圣母像等。这 种精细逼真的绘画,使中国画家感到惊异,但并未给予较高的艺术评价,也没有中国画家追随这种画法。到清朝初年,有很多擅长油画的 欧洲传教士来华,并在宫廷供职。其中较的有意大利人郎世宁、潘廷章,法国人王致诚等。他们是中国宫廷内第1批外籍画师,曾受命绘制 过多幅油画肖像。乾隆帝弘历曾命宫中选少年奴仆,随洋人学泰西画 法(油画技法)。现存满族画家五德的纸本油彩山水画,便是这个时期 中国画家的油画作品。 油画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 最早出国学习油画的广东画家李铁夫,于1887年到美国,曾受业于 J.S.沙金,并以作品奖金和卖画所得,资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最早 到日本学画的李叔同,于1910年学成回国,随即在天津、杭州和南京从 事美术教学,他首倡石膏模型和人体写生,并在学校中组织洋画研究会。辛亥革命以后,出国学画的人渐多,他们的去向主要是欧美和日本。 较早去欧、美学画的有李毅士、冯钢百、吴法鼎、李超士、方君璧等人,后又有林风眠、徐悲鸿、潘玉良、周碧初、庞薰□、颜文□、常 书鸿、吕斯百、吴作人、唐一禾、周方白、吴大羽等。继李叔同之后 留日的有王悦之、许敦谷、陈抱一、胡根天、俞寄凡、王济远、关良、许幸之、倪贻德、卫天霖王式廓等人。40年代赴法国学画的有吴冠中、刘文清等人。 中国留学生初到西欧时,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已在画坛取得稳固地位,学院派古典主义虽有人支撑,但其影响已趋式微。在日本,以黑 田清辉为代表的新进画家,已经以印象主义的艺术观点改变了日本美

浅谈具象油画与写实油画

什么是我们提出的“具象油画”,它与“写实油画”的区别是什么?我主张用“具象油画”(Representational Oil Painting)这一概念来替代“写实油画”(Realism Oil Painting),将写实油画纳入具象油画的范畴中加以重新认识。这是因为中国的写实油画已经分化为多样化的形态,有许多作品已经远离了“写实油画”的原意,许多人看到作品中的形象稍微细腻一些,就称之为“写实”。其实,写实绘画有两个基本点,一是面对实物写生,一是艺术家的想象力创造(即形象与形式的结构组织)。 我们有必要厘清写实绘画的本意,在英文中,“Reality”为真实、实在、实体之意,“Realism”有写实主义和现实主义两个含义,后者是1950年代受前苏联文艺思想影响所引入的,它来源于恩格斯致哈克奈斯的信,是一种特定的文艺创作方法(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Realism”的本意应该是写实主义,即库尔贝所说的“从本质上来说,绘画是具体的艺术,它只能描绘真实的、存在着的事物”,它强调的是以科学的方法真实地再现客观实体。而“Represent”则有表现、描绘、象征、代表之意,它包含了更广泛的内涵,所有以形象的表象系统来表征、呈现客观世界的艺术图像,都可以纳入具象绘画的范畴。 我所理解的具象绘画,定位于传统写实绘画和当代抽象绘画之间。相对于传统写实绘画,当代具象绘画更强调“呈现”而非“再现”,在写实绘画的基本矛盾中,当代具象绘画更强调艺术家观念的渗入与主体的创造。相对于抽象绘画,具象绘画保持了与自然、形象的视觉联系,即具象绘画的创作母题来源于自然对象,在其作品中保持了可视的(哪怕是依稀可辨的)形象,以此来保存写实绘画的精髓与奥秘,即写实绘画必须在视觉与想象的基础上建立起与观众的基本联系。具象绘画与传统写实绘画的差异,使它不再局限于统一的三度幻觉空间,而在二维平面上呈现出形象的多重组合、空间的自由切换、技法、风格的多样探讨,获得更大的观念与内心情感的空间。 与抽象绘画的差异,使具象绘画保留了现象学意义上的意象呈现,它使得艺术家有可能发挥创造性想象力,将个人对于自然物象的观察体悟通过多种技法与媒介综合组织、呈现于观众面前,使观众摒弃传统写实绘画的“真实之镜”,直面作品与形象,获得个人化的独特审美经验。由此,具象油画可以将表现性、叙事性、象征性的绘画等都纳入其中,在空间的组织、形象的变异、媒介的多样化中,获得更为广泛的自由度。

美术教程:中国油画发展史

美术教程:中国油画发展史 中国的油画最早出现在棺椁器具之中,据周礼、汉书等文献所记,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已有用“油”绘画的历史。通常的说法是1581年 利玛窦携天主、圣母像到中国后,才开始了中国的油画,其中一幅 “木美人”作品,虽历时五百年,仍依稀可见画风的古朴厚重。 康熙年间,传教士郎世宁、潘庭章、艾启蒙等以绘画供奉内廷, 从而把西方的油画技法带入了皇宫;雍正,乾隆年间,宫廷的包衣 (满语即奴仆)受命于皇上,向传教士学习油画,但并未留下一些痕迹。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西文化大冲撞,民间的画坊、画 馆兴起,画技亦得到了改善。但此时因为画工的地位低微,文化素养 也有限,使他们的作品未能进入文化的高层次,形成一个独立的新文化。 清末维新变法后,很多青年学子先后赴英﹑法、日本等国学习西 洋油画,他们中有:李铁夫﹑冯钢百﹑李毅士﹑李叔同(弘一法师) ﹑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樑﹑潘玉良﹑庞薰琹﹑常书鸿﹑吴 大羽﹑唐一禾﹑陈抱一﹑关良﹑王悦之﹑卫天霖﹑许幸之﹑倪贻德﹑ 丁衍庸等。 这些人归国后带来了西方及日本先进的教学方法及理念,如1911 年西洋归国的周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1912年刘海粟创办上 海图画学术院,并第一次起用人体模特写生;1919年任教育总长的蔡 元培先生倡导开办了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北京美术学校,(校长林 风眠);1927年,中央大学开设艺术科(徐悲鸿任主任); 1928年 杭州创办了第一所大学制的国立艺术院校(林风眠任院长)等。 这个时期的主要三个画派分别为:写实派(徐悲鸿);新画派 (林风眠﹑刘海粟);现代派(庞薰琹)。 处于这个时期的中国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油画家颠沛流离。国难当头,很多油画家用绘画作武器,反映战事,

浅析传统色彩在中国意向油画中的色彩表现与运用

浅析传统色彩在中国意向油画中的色彩表现与运用 摘要:传统色彩中作为主体、最为突出的水墨色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绘画艺术的结晶,具有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自成一派的哲学理念,有着非凡的美学价值,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代油画创作过程中,对于水墨这种传统色彩的运用,开启了油画多元化创作的新篇。 关键词:传统色彩;当代油画;创作;运用 立象以?M意,“意象”二字深刻凝结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美感与艺术,念来自觉口齿噙香。意象始用于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借以大自然物事来一倾个人情怀。意象油画与写实油画相辉映,注重情感与物事相结合,抽象与现实相交融。中国意象油画,不同于简单的中国式写意画作,这其中融合了中国的地理人文特色,反映了中国的美学精神。 一、传统色彩与油画的融合历程 油画在中国来说其实属于舶来品,它是西方绘画类别中非常典型的一种艺术形式,后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火车、轮船的逐渐问世,各个国家之间的距离才越来越小,文化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这才多了起来,也是在明朝时期,油画这种对于中国绘画工匠而言非常新鲜的绘画形式才传入

中国。 舶来品对于国民而言都需要有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油画同样也是如此,在过去油画刚刚传入中国时,绘画工匠们并不看好这种绘画形式,甚至抵触学习,但后来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思想逐渐开明,这才开始重新研究起油画。而油画创作也是从一开始的模仿学习,到后来逐渐有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灵感,在油画作品中倾注了情感的表达,于是出现了一些声音,认为油画创作应该增添一些本土化的元素,让中国式油画以更加生动的形象去向世界展示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 于是,作为传统色彩的代表――水墨画被大胆地提出和运用在当代油画创作中,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融入到油画中,为当代油画创作提供全新的思路,也为多元化的当代油画创作提供更多选择。 二、民族色彩在中国油画中的发展 20世纪初期,西方油画引入中国,成为中国油画的开端。中国油画发展的初期,由于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画家注重“现代派”的创作。但是随着西方油画中的科学、理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一些画家开始探究新的绘画思路,徐悲鸿先生提出来“智之美术”,将传统绘画中忽视的“术数”和“技巧”展现在人们面前。画是人的文化底蕴的反映,随着油画在中国的发展,不断继承了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民族色彩逐渐成为中国油画的重要标志。

《油画的写意性》开题报告

《油画的写意性》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来源: 油画是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17世纪随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20世纪初作为科学的文化形态得到发展。被置入中国文化和政治空间中的油画,无疑受到两者的影响。可以说,人们对油画的改造,从它移植到我国时就己经开始。画家在表现时采用着不同的中西融合手法,使作品在视觉上符合本民族的审美习惯。 回望一个世纪以来的美术时空,中国油画具有写意性并非是一个罕见的提法,它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重要现象。可以说,它贯穿了20世纪中国油画发展的大半部分历史。50年以后油画中写意性得到了迅速发展,涌现出不少实践者;在理论方面,不少艺术家、理论家对其进行了探讨。随着对油画技法的逐渐掌握和对油画史的了解,以及自身成长而逐步对精神意识形态的认知,我慢慢追寻在这一绘画语言之中,如何融入自己的思想,因此我开始了对写意性的探索,自己在实践中也尝试融入写意性。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油画具有写意性是西方油画语系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表达方式。这种独立的艺术表达方式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技法性转向精神性的转化过程。从表象上看,这种表达方式强调油画语言的特质,并借鉴中国书法、绘画中的用笔、用墨的方式来表达一种具有东方韵味的图式;从本质上看,随着中国地位的上升,对弘扬本民族文化的不断加强,中国的油画家们对传统文化认知加深,由此更多地转向对主观精神的表达。写意性贯穿了整个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与社会背景下的产物。 今天我们在中华文化中不断反思,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思想、老庄学说等对中国文化的深层次影响,是我们在探讨油画的写意性时务必要直面和深思的基本事实,同时中国的写意精神也面临着现代转型与发展。在中华文化领域

中国油画当下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中国油画当下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中国当代油画因过多地借鉴西方油画的艺术风格、艺术语言、艺术手法,导致其中西方艺术痕迹明显。中国油画应当立足于当代社会发展,构建有特色的中国油画艺术体系,重视提高油画艺术水平,使油画艺术经得起历史沉淀。 标签:中国油画;思考;艺术体系 一、前言 中国油画的发展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观念,在向国外学习的同时,也应融入中国文化艺术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使中西方文化融合。由于中国油画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影响,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油画应向现代主义绘画进一步探索和发展,使中国油画的发展逐步走向世界。 二、中国油画发展现状 纵观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借鉴西方油画的艺术风格、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让中国油画具有西方油画的艺术特色。但中国油画仅仅只是模仿西方文化的外表,忽视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思想和情感内涵,导致中国油画作品仅仅是表面技术手法的表现,没有精神文化底蕴。虽然在对中国油画艺术的认识、了解、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中,中国油画艺术家面临着艰难而漫长的挑战,但是我国优秀的中国油画艺术家还是应该继续探索,去构造一个有效且具有独特艺术特色的艺术体系。[1] 三、对中国油画发展现状的思考 1.要立足于当代社会发展,构建有特色的中国油画艺术体系 基于中国油画发展的现状,要推动中国油画进一步地发展,就必须把握艺术的基本特性,探索深层次的油画艺术,根据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情况,加强中国油画的艺术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探索;还要关注当代社会生活变化,寻求中国精神文化底蕴,同时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精神需求,也要合理适当地引用新的审美观念。 中国的油画艺术借鉴西方艺术的科学理性精神,是在真实基础上创造了特定的、具有美学特征的艺术文化形态。而从社会精神层面的角度上看,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生存环境不断改变,出现了城市建筑、高速公路、立交桥等地貌变化,展现了大量的平面和直线的空间构成。除此之外,人们的服装、居住环境等也在丰富人们的视觉,使人们的社会情绪发生改变,艺术认知不断深化,使相应的艺术创作的内容和表现跟着发生变化。而且社会各阶层的人物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也不同,中国油画家要关注时代各阶层人们的心理变化和外在表征变化,不断掌握新的时代特征,寻找油画的当代感。

浅析中国当代油画色彩语言的本土化实践优秀论文

浅析中国当代油画色彩语言的本土化实践优秀论 文 浅析中国当代油画色彩语言的本土化实践优秀论文 一、西方油画色彩语言的演进 在西方艺术史中,我们看到从中世纪圣像画中色彩的幽暗与象征意义,到文艺复兴作品中色彩的真实与洗练,再到印象派在光学原 理的引导下展开了一场艺术史上色彩语言的彻底革命。与以往的艺 术注重外部世界真实的再现相比,后印象派则更着重于用艺术表现 自我,探索主观的色彩感受。我们还看到现代艺术中野兽派色彩的 纯化,表现主义的情感宣泄等等。对油画创作来说,色彩语言的创 新是艺术家对油画语言进行探索的永恒命题。可以说,艺术史上每 一次色彩语言的革新都见证着时代的演进。 二、中国当代油画色彩语言本土化的历史语境 中国艺术家在对油画语言的探索中特别注重色彩语言的内在张力和表现力,很多艺术家致力于油画色彩语言的本土化呈现,在现代 艺术教育体制和民族文化传承的语境下,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艺 术的多元化和开放性,以及油画语言的独特魅力。 (一)油画语言本土化的文化背景 自从油画传入中国,它就面临民族化的问题。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如何让西方的艺术在中国发展,就形成了不同的主张。林风眠在艺术本体和文化形态的逻辑中提出“中西合璧”的观念,认为中西方艺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西方艺术长于形式构成, 写实的画面强调客观的实在性,东方艺术长于主观的内在情绪表现,然而缺乏现实社会性,只有综合东西方艺术之长才能产生新艺术。 刘海粟从艺术的个性表达方面认为中西方艺术都能够充分展示其独

特性格,并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中最早开设人体写生课,推动了西 方艺术在中国的生存和传播。 (二)油画民族化的积极探索 “徐悲鸿作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主张继承西方写实油画传统,他在熟练掌握西方传统写实绘画技巧与风格的基础上,创 作出了一大批具有中国审美特征的油画作品。这种借助西方写实手 法表现出来的中国形象已经透露出西方绘画与中国现实社会的融合,即油画民族化的思考。”徐悲鸿的绘画深受法国学院派教学和古典 主义艺术的影响,遵循写实的创作原则,他以自己的艺术实践探索 着中西融合的绘画之路。“从中国现代美术发生的根源来说,‘油 画民族化’并不纯粹是‘民族化’话语的意识形态实践,而是有着 绘画艺术自身的学科实践历史。中国有着灿烂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同时又面临着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在中西文化的交汇和融合中, 作为舶来品的艺术形式——油画,中国艺术家在掌握油画技巧的同时,更希望它能在中国生根繁衍,形成中国化的民族风格。“油画 民族化”的提倡及创作实践,恰恰反映出中国艺术家对待艺术的包 容开放心态和在艺术创新上的独立品格。在油画民族化的发展道路上,出现了一批在创作实践中积极探索的艺术家,如董希文、吴作人、罗工柳等,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创作了许多富有民族气派的典 范之作。其中对色彩语言的探索给今天的艺术家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艺术家融合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语言,采用符合中国人审美的大红、金黄和碧蓝,营造出欢乐喜庆的 节日气氛。在我们这个多元的文化时代,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和实践 对于丰富人们的审美情趣,拓展人们的文化视野,促进新艺术的发 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中国当代油画色彩语言本土化的呈现 (一)乡土油画和艳俗艺术中的油画色彩语言本土化 色彩语言的新探索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奈受到日本浮世绘艺术的影响而对色彩进行大胆提炼和概括,这种色彩变革成为 印象派的先声。鉴于色彩语言变革的艺术史意义探寻,中国当代油 画色彩语言的本土化就是将油画的色彩语言置于中国特定的色彩观

浅谈19世纪新古典主义油画在中国的延续与发展

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张鹏学号081001054 院(系) 美术学院 专业美术学 题目浅谈19世纪新古典主义油画在中国的延续与发展 指导教师 陈云飞讲师/硕士 (姓名)(专业技术职称/学位) 2014 年 5 月

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本论文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摘要:19世纪欧洲新古典主义影响了一批现当代油画家在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从最初形成技巧语言的借鉴到对新古典主义精神的借鉴和吸收,应该说在中国的油画发展历程中新古典主义引发了包括王沂东、孙为民、徐芒耀等一批本土画家对其形式语言和精神内涵的关注。另一方面在对当今油画的多元化发展上寻找新古典最新艺术语言和精神内涵,在当代油画多元化的形式中,新古典主义则以更为卓越的形式影响了众多青年油画家。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中国油画、多元化、发展

Abstract:The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classicism in Chinese, from the aspects of art history to fi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contex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ge of oil painters and work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lassicism,including Wang Yidong, Sun Weimin put the fusion of classical and local culture, Xu Wangyao on the fusion of new classical and surrealistic, fusionclassical thought and concrete forms to Chao Ge, the Wei Ershen painting,palace Lilong of neoclassicism, mannerism and national culture, Chen Yifei fusion of neoclassicism, elite culture and mass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today's oil painting for finding new classical newartistic language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 That sort Chinese painting history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from the multiplex oil painting development inlooking for new neoclassical in China and contin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to explor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of new classicism in China. Keywords: New classicalism, Chinese painting, diversification,development

浅析油画的民族化与本土化发展

浅析油画的民族化与本土化发展 发表时间:2018-09-27T16:15:00.667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作者:李小卫 [导读] 本文从东方神韵、形象塑造以及材料特点等内容来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写意倾向进行了分析。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摘要:油画在传入中国之后经过中式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本土化的特征,显现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融。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的民族化与本土化发展,并且站在传统的角度分析了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的民族化价值。在追求油画民族化精神发展的基础上,本文从东方神韵、形象塑造以及材料特点等内容来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写意倾向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对中西方油画的分析,研究出两种不同文化下的融合发展路径,为油画的民族化与本土化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中国油画;写意性;中西融合 油画艺术发展于西方,但这决不意味着油画的艺术表现语言应有固定的西方式的模式。油画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就开始了对油画这一西方画种进行中式的同化、本土化的进程。中国人注重在油画中发挥笔触的表现力,试图将中国文人画中的写意传统运用到油画的创作中去,是中国油画家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也是现当代国内油画界存在的一个显著的倾向,我们且称之为“写意倾向”。随着信息交流的便捷,使画家们的眼界不断扩大,也就让人们越来越真正认识到,只有尊重本土的民族传统,重新认识本土文化的独特价值,再把西方当代艺术的某些元素加以揉和,才能在油画艺术方向真正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新路,使油画艺术更具多样性、丰富性和可变性。 一、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的民族化价值 所谓“民族化”就是艺术作品要有本民族的特色,要有本民族的审美情趣,要有独创性。 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的民族化价值在于:一是民族文化的土壤养分为中国油画写意创作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今的中国油画家们有着强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进行民族化油画创作,骨子里一直都摆脱不掉的中国艺术审美情结使他们开始深入地研究传统绘画美学、中国古典哲学[1]。这种学习借鉴使他们思维愈加清晰,视野愈加开阔。那些色墨融合、水墨意趣、干湿浓淡、气韵生动的艺术手法不断地运用到油画艺术写意的创作中。在写意油画的创作题材上,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灵感:如戏曲人物、士女、古代小说、青花瓷器、剪纸皮影、古代文物造型等等都大胆拿来创造出具有现代感的作品。 二是民族文化的精神赋予中国写意油画时代价值。要使油画艺术具有充足的时代精神,这就要求画家们深入时代生活、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切实感受生活,从中获得具有时代特色的创造激情。只有在充满激情和社会责任感的精神力量支配下,使油画家们自觉地投入现实生活和社会潮流,才能真正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具有强烈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民族气魄的中国写意油画。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时代价值的中国写意油画,才能构建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和东方审美意识并富有创造性的油画艺术“版本”,在世界油画之林中真正地赢得一席之地,并融入其中,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 二、基于民族化的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写意倾向解读 (一)借鉴民族文化,表现东方神蕴 对民族文化的借鉴,重在精神上集采传统的义理,在观念层面通达传统的启示。对于试图在观念层面上建立个性风格的艺术实践途径来说,传统的民族观念比传统的风格、技法、形式又更为重要的支持。因此,中国的油画家们在创作写意油画中在学习西方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中国的民族意念,他们的画不拘泥于形似,而着于神似,把中国画的线、形、构图及对意境的表现手法,运用到油画之中,把神韵、气韵、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2]。在构图或色彩上表现为对传统图式的借鉴,通过写意、厚重的表现方法,表达民族文化内在的精神气质、充满着民族精神的节奏和韵律。 (二)追求形象塑造上的单纯化 西方具象油画在用笔上都是依据所画对象的组成构造,讲求用笔刻画结构,始终围绕着对象的物理构造。就连宣称要摒弃素描而给色彩以生命的印象派也并没有完全地抛弃对象的结构。而中国绘画艺术在用笔上十分讲究,也更注重内在精神的描绘。中国意象油画在用笔上,主要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传神写照”的审美要求,用笔讲究提炼、概括,以少胜多。形象塑造讲“以形写神”,在于“似与不似之间”,追求单纯化。以用笔的“虚”与“空”来展现艺术家的精神气质,以一处之景展现宇宙气韵,对形象进行适当取舍,从而抓住物象的根本,加强其特征性的东西,摒弃掉无关紧要的琐碎细节,去粗取精,以少胜多。 (三)探索形式主义传统写意精神 在当代艺术中的积极影响和可贵的民族文化的延续力,致使一批画家在艺术界被广泛关注,呈现出多元的艺术语言实践的成熟与收获。他们中有的保留了具体的形象,但又不是像传统写实型那样以较严格的写实素描为骨架,把形象的具体性简化到了最低限度,在给欣赏者保留下一点贝尔所说的“引线”的同时,为大写意笔法的施展留出了广阔的空间,正如吴冠中所说的“风筝不断线”。林风眠对中国油画向写意性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画家们在吸收现代艺术精髓的同时更领悟到艺术只能在纯真无私的心灵中诞生,在属于自己的土壤中发芽。他认为:“油画要使中国观众乐于接受,必须同中国画那种优雅玄妙的韵味和相对抽象的写意风格结合起来。”写意主义成为凸显油画中国化的重要艺术形式。 (四)探求油画自身的材料特点 写意油画作为油画的一种风格样式,也是油画物质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作品的语言。中国画材料和工具及其附着物的特性,决定了中国画的或气韵生动,线条或涩重、或流畅,墨色或华滋、或枯涩、或悠远苍凉、或工细入世等技法美感,画面更多的趋向于柔软、湿润、儒雅而富有诗意的写意性效果[3]。这种写意性效果为油画提供了参考,这种参考不是要求油画的创作采用国画的材料和工具,而是促使油画创作中创作主体探求油画自身的材料特点来表达油画的写意性。因此油画家还需要花大气力去探索和尝试,毕竟工具的不同制约着不同的意向表达和思维传递,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碰撞来达到协同。 三、中国当代写意油画的中西融合路径分析 (一)以西方绘画语言拓展中国油画写意 内涵油画诞生在重科学、重自然、以写实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欧洲,所以,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写实的文化背景与审美特征。在绘画语言与手法上,更有其具体的写实观念与内容,而写意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特殊的造型观念,铸就了重立意、讲神韵的东

论中参考资料国油画的历史

论中国油画的历史 1.我国史料对油画的记载 可追溯到二千七百多年前的周代,文献揭示了油画是中华民族民间古老的重要传统画种,它服务于宫室和民间,大到王侯的亭台楼阁建筑,小到日用器具的美饰。我们熟悉的“油画”、“油色绘”和“密陀绘”等称谓也早已存在于西汉及其后的史料文献之中。从一些考古发现推断,在实践中使用油彩绘画可能更早,甚至早到新石器时代出土的以油色所作的彩绘陶图案。油色绘在周代时就已经发展成完整的绘画形式。《周礼》中记有:“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紫檀木画其形象,御笔亲金书以赐重臣,碧油笼之。”这是迄今所见关于碧油罩明技法最早的文字记载。 2.实际上 十六世纪中期的明代《髯饰录》亦记载了有关古油画诸技法。《髹饰录》是一部总结中国古代髹漆工艺经验的巨著,总结了中国古代用漆、用油以绘制漆画、油画及漆器制作和各类装饰技法。其中记载:“金细勾彩油饰者”,“又金细勾填油色”,“油饰,即桐油调色也,各色鲜明”“描油,即油色绘也。其纹飞禽走兽、昆虫百花、云霞人物,一一无不备天真之色。如天蓝、雪白、桃红则漆所不相应也。古人画饰多用油,今见古祭器中有纯油色油纹者”“油清如露,调颜料如露在百花上,各色无所不应。见正色而却呈绘事也。”书中尤强调欲鲜彩图唯油画表现景物“各色无所不应”,而新鲜明净的浅色“则漆所不相应也”,因此“古人画饰多用油”,这样才能保证所绘图画色彩效果比用漆绘制色度高、鲜艳悦目。 另外,明代巨著《天工开物》中对胶彩画的弊端也有清晰的阐释,其认为胶彩附在木质器皿上易为木质纤维吸收而色彩会呈现粉浊,且附着力不强易风化脱落,更不适于在建筑木构、木板、门画、舟车、旌旗、帷幔和服饰彩绘上。因此,在古代中国服务于实用的胶彩画应次于“漆画”,而漆画的材料“漆”,本身是从富含树脂的落叶乔木所得,与空气接触后呈褐色,很难制作出鲜明的浅色颜料,“即漆工以鲜物采,唯入桐油调则显,入漆亦晦也”。因此,对于各种绘事中要求的新鲜明净的浅色“则漆所不相应也”。有关我国古代传统油画的记载,清代著名学者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画目》之中曾记载当时京都的部分宋、元时的绢、帛油画内容。康有为遍游欧亚画廊,对中西方的绘画有深刻而独到的鉴赏力,他的书中记载:“宋画:易元吉《寒梅雀兔图》,立轴,绢本,油画逼真,奕奕有神。赵永年《雪犬》册幅一,绢本,油画,奕奕如生赵大年弟,以画犬名者可宝。龚吉《兔》册幅一,绢本,油画。陈公储画《龙》册幅一,绢本油画,公储固以龙名,而此为油画,尤足资考证。以上皆油画,固人所少见。沈子封布政久于京师,阅藏家良多,面叹赏惊喜,诧为未见。此关中外画学源流宜永珍藏之。元画:高暹《马》,册幅,亦油画,与前各油画合册,写瘦马迫真,珍品。”并且进一步认为,由于欧洲15世纪之前没有油画,故而是马可波罗将中国的油画传到欧

中国最为经典十幅油画作品欣赏(收藏佳品)

中国最为经典十幅油画作品欣赏(收藏佳品) 中国油画最早起源于17世纪初距今400多年前。中国油画的历史,一般认定是从“五四”前后李叔同、李铁夫、林 风眠等大批艺术青年的留学风潮算起。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引进起步阶段(20世纪初—1936),代表性画家有林风眠,刘海粟等人。二是艰难坚守阶段(1937—1949),代表性画家有徐悲鸿等人。三是曲折探索阶段(1949—1976),代表性画家有董希文等人。四是自觉构建期阶段(1977—2015),代表性画家有罗中立等人。一百多年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中,油画的思想、观念、风格、技法等明显地表达出不同历史背景、时代精神下民族化的过程,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经典油画作品。 1、自画像李叔同1911年布面油彩60.6x45.5cm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藏 这幅画是李叔同1911年(辛亥清宣统三年)32岁春,于东京美术学校毕业时创作的自画像。该画画风细腻缜密,表情描写细致入微,类似清末融合中西的宫廷肖像画,有较高的写实能力。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等,

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是1906年(丙午光绪三十二年)9月29日27岁时,以“李岸”之名注册,考入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科,1911年3月毕业。毕业后偕日妻回国,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前身)音乐、图画教师。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 2、音乐家李铁夫1918年布面油画68×56cm 李铁夫(1869-1952),生于广东江门市鹤山。艺术大师,革命家。中国近现代油画艺术与民主革命先驱。1885年,16岁随叔父到国外谋生与求学。1887至1891年,分别在英属加拿大阿灵顿美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1896年,加入孙中山的民主革命,1907年在英国与孙中山等创立兴中会。1908至1911年,入威廉·切斯画室。1913年入美国纽约美术大学,1914年获铜像雕刻学冠军。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赴欧美学习并取得较高成就者。1930年由美归国,

浅谈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

浅谈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5-05-08T10:37:28.73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5月总第205期供稿作者:贾春[导读] 在当代中国油画中,写实和表现类油画风格仍然是主流,抽象、观念等类型正在日益发展强大。贾春甘肃省和政县第一中学731200 摘要:油画在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当代中国油画中,写实和表现类油画风格仍然是主流,抽象、观念等类型正在日益发展强大。 关键词:当代中国油画发展 一、研究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 对于中国而言,油画是一种舶来品,自明代传入中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油画以其绚烂的色彩、丰富的表现手法、逼真的写实效果、巨大的视觉冲击力等特点而颇受国人喜爱,并逐渐在中国扎下了根。虽然油画艺术传到中国的历史是从明代开始的,但它作为一种绘画形式真正得到比较系统健康的发展还是在新中国的事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审美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导致当代中国油画呈现出多姿多彩,风格形式各异的繁复局面,写实、表现、抽象、观念等多种类型的艺术并行不悖。油画在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当代中国油画中,写实和表现类油画风格仍然是主流,抽象、观念等类型正在日益发展强大。改革开放的深入为画家提供了学习世界艺术的机会,也为我们研究当代中国油画提供了参照。选取当代中国油画进行研究,分析和梳理当代中国油画的主要脉络,分析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油画艺术的影响,及其它表现出的特征,有助于我们准确认识当代中国油画的基本状况,从逻辑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油画的发展趋向,促进油画艺术的健康发展。同时,科学、理性地认识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对于积极建设中国油画,推动其健康发展也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及其特点 艺术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社会现象,一种绘画风格的形成与发展都需具备一定的条件,是与其特定的时代、社会、民族、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素质修养等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绘画是现实生活在画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种反映不是被动的照搬生活,而是高于生活的创作,是对生活的本质认识,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与中国的历史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每个时期的油画都被赋予特定时代的社会烙印。各个阶段社会背景的不同,从而使中国油画的发展也各有特点,体现在作品中的是一种很强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1.面对逐步开放的社会发展,面对日益澎拜的西方现代艺术思潮,中国油画开始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油画作品带来了中国油画创作的新境界。画家们通过自己对当时那个时代的描绘和自己独特的创作思维和方法向社会奉献出他们最好的作品。其中以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和罗中立的《父亲》最为突出。这些新形式美术的出现为新时期的美术形式和语言研究确立了地位。在以为社会服务的主旋律中,一批反映时代、代表时代的作品应运而生,这些作品作为中国风格和民族性的见证,曾经是中国油画发展史的骄傲。他们有的吸收欧洲油画艺术的传统,有的接受苏联油画的潮流,还有的一直坚持延安革命艺术的立场,并以艺术的时代使命为己任。作品中所反映出的精神、内容,虽然不免有时代的局限,但是,那种真诚执着的品格,使这一时期的油画呈现出一种群体化的倾向。其代表作品有董希文《开国大典》、罗工柳《地道战》等。此时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建国后由于特殊的社会与法治环境,中国油画进入了“全盘苏化”的局面。中国美术教育尤其是油画教育采用苏联教学模式并迅速发展为我国油画教学的单一教学体系,它偏重于现实主义,讲求艺术社会教化功能,批判西方现代艺术流派。在当时写实主义油画盛行,尤其是表现刚刚结束的革命历史和与政治相关的主题成为写实油画的主要特征,而其它创作题材比如风景、静物等均被冷落。受当时的文艺方针的影响,这个时期中国油画家的创作基本上都是服务于政治的,所以一批反映革命历史的画也就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了。比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就成为这一时期的典范,广为流传。 2.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油画事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的发展环境和空间 画家们直接面对世界优秀的艺术作品的机会更多,并且从中获得了新的启发和认识。为中国油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见解,中国当代油画步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 3.在各种新的艺术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当代艺术迅速发展,在繁荣的美术创作背景下各种艺术流派异彩纷呈 中国油画的发展进入崭新的状态,中国油画家们在广泛吸收各种流派的精华的同时,探索出了具有个人风格特征的绘画作品。画家以个性化形式表现自己的某种感情经历,这种经历对别人也许是无足轻重的,但对于自己却是挥之不去的情感记忆。所以,这一时期中国油画的发展局势是开放性、多元性的,是一个丰富而无标准的时期,绘画风格的样式也由单一转向多样。油画家们提出以“真诚心态、关注现实、民族精神、多样探索”为中国油画努力方向。中国油画艺术的题材、形式、风格、手法、材质更加丰富多样。 三、中国油画的发展趋势 毕加索说过:“艺术本身不变,而是人的思想在变,因此,艺术之所以变,正表明思想在变。”这是艺术发展的基本原理。油画自明代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民族土壤中吸收融汇,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已经在内容和形式上和西方油画有了很大的不同,和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人文理念、审美情趣水乳交融,其艺术水平在国际上已具有相当的声誉。它还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继续向前发展。当今世界的美术形势变化很大,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的普及,各种具有冲击力的视觉表现方式深入社会各个空间,影响着人们审美观念。绘画在社会生活中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是惟一的视觉图像形式。在这种状况下,油画艺术要取得发展的空间,必须要在融汇东西方文化精神的同时,致力于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发挥人类自身的智慧、创造才能和创新精神,增强艺术表现力,增强人文内涵,以手、心、眼的有机结合,发挥丰富的书写性感情语言所形成的特殊审美价值,充分展现东方文化的神韵和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操和心灵境界。

浅谈西方油画在中国的发展

浅谈西方油画在中国的发展 油画在中国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的荣辱历史。油画传入中国最初是为了摆脱西方列强强加在中国的屈辱而万里之外寻找而来的文化上的良药,为寻求文化的理性呼唤国人面对人生,面对现实的。油画在中国的生根和广泛的传播是中国文化的骄傲。西方的油画是运用对色彩和光影变化的理性分析来表达画家的情感。中国画家在西方油画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油画在中国国土上得到了充分的养分。油画民族化不仅仅是中国油画民族化,它代表的是世界文化的民族化。一、油画传入中国的历程从油画进入中国,其实就已经走向了本土化的发展历程。由于中西方绘画的思想教育和民族风俗不同,所以就有很多的中国油画家通过时代的变换来探索不同时期的民族风格化,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油画家都没能顺利地进行下去。“五四”前后,由于当代中国社会意识比较落后,所以有一批艺术青年出国留学,想学习西方科学来拯救中国,这时中国开始真正认识油画了解油画。艺术也是如此。于是当时对于西方油画的态度是膜拜式的“全盘西化”。中国出现 了第一代油画家是从十九世纪末才开始的——李毅士、李叔同、李铁夫。然后,徐悲鸿、林风眠、吴作人、刘海粟等,中国的第二代油画家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去法国、日本 等欧洲地区学习西方油画,另一批油画家在20世纪50年代去苏联学习油画,到80年代 后出现了第四代青年画家。由于中国油画家在出国前都有着很好的民族化风格,所以在西方学习油画时已经不知不觉的融入了中国的传统元素。回国后在他们的创作中是可以看到的。然而,正当这时的油画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的时候,由于外敌入侵中国,面临很大困境,大多文人投身于“救国救亡”的运动中去,所以西方油画的出现不适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状况,从而形成了边缘化状态的趋势。全国解放后,在“文艺为工农民服务”的旗帜下,为了使人们“喜闻乐见”,写实油画成为主流风格。1957年的政治运动对绘画的发展造成 很大的挫折,独立思考、创作自由、绘画特性、形式美感的追求都成了见不得人的东西。在当时这种环境下,油画家力图追赶不断变化的政治形势,把油画民族化变成了“年画 化”“图画化”。中国油画民族化的道路在坎坷中摸索。文革“十年浩劫”结束后,随着 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油画真正有了自己生长的土壤,以很快的态势发展起来了,中国油画有了当代前卫、意象表现和传统写实三种局面,这种多样化的发展,让油画在中国有了真正发展的空间。二、中国油画的写意性写意性油画在内容上具有是丰富的, 它是从中国多年对油画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它具有民族化和本土化的特征,从前辈画家大量的实践积累和作品实证中充分的体现出来。吴冠中就是其中之一。多年来,吴冠中徘徊在西方文化与东方传统的十字路口上。他早年受教于林风眠与潘天寿等大师,其文化修养与艺术训练都是中国式的,而后在巴黎的三年留学生活,则将他领进一个完全陌生的西方美学天地。我们看到吴冠中作品时,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艺术,从最初正面交锋,到渐渐互相妥协、融合,都能体现出他的绘画中的写意性,从中我们也认识到中西方绘画融合是非常艰辛的历程。例如:徐悲鸿与吴作人这两位著名画家的身上,我们能看到的是交替出现的中国与外国风格,没有体现出融合。他们的油画是写实的,中国水墨写意性比较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