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一2003-2004A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100.45 KB
- 文档页数:4
水质工程学(一)复习思考题一、 名词解释1、 水体自净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2、 反应器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都有一个发生化学反应的生产核心部分,发生化学反应的容器称为反应器。
3、 活塞流反应器和恒流搅拌反应器活塞流反应器:也称管式反应器,流体是以队列形式通过反应器,液体元素在流动的方向上绝无混合想象,每一流体元素停留时间都是相等的,各点上的反应物浓度和反应速度有确定值。
恒流搅拌反应器:也称连续搅拌罐反应器,物料不断进出,连续流动。
反应器内各点浓度完全均匀,反应速度不随时间变化,有返混作用。
4、 胶体稳定性指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
分为1、动力学稳定性2、聚集稳定性.5、 凝聚和絮凝凝聚指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絮凝指脱稳的胶体或微小的悬浮物聚结成大的絮凝体的过程。
6、 四个混凝作用机理 1、压缩双电层作用机理2、吸附—电性中和作用机理3、吸附架桥作用机理4、沉淀物的网捕、卷扫作用机理7、 胶体保护当胶粒表面被高分子物质全部覆盖后,量胶粒接近时,由于“胶粒-胶粒”之间所吸附的高分子受到压缩变形而具有排斥势能,或者由于带电高分子的相互排斥,使胶粒不能凝聚。
8、 异向絮凝和同向絮凝异向絮凝:指脱稳胶体由于布朗运动相碰撞而凝聚的现象。
同向絮凝:指借助于水力或机械搅拌使胶体颗粒相碰撞而凝聚的现象。
9、 自由沉淀和拥挤沉淀颗粒在沉降过程中不受颗粒彼此间影响的沉淀,称为自由沉淀.颗粒在沉淀过程中相互干扰,使悬浮颗粒以接近或相同的沉速拥挤下沉,呈界面式沉降,出现清、浑水层间的明显界面(浑液面)的沉淀,称为拥挤沉淀。
10、 截留沉速和表面负荷截留沉速u0指能够全部被去除的颗粒中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表面负荷q 是指单位沉淀面积上承受的水流量,其中Q Q q A BL == 11、 接触絮凝在池内形成一个絮体浓度足够高的区域,使投药后的原水与具有很高体积浓度的粗粒絮体接触,可以大大提高原水中细粒悬浮物的絮凝速率,这种方式称为接触絮凝。
密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试卷装订封面学年第 学期期终考试(查)《水处理工程》(上)试题库(A 卷)本试题共二大张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地表水为水源的城市给水处理的典型流程一般包括: 絮凝 、 沉淀 、 过滤 、 消毒 。
2、滤池的冲洗方式有:高速水流反冲洗、反冲洗加表面冲洗、水冲洗加气冲洗。
3、调节池的类型有两种: 水量调节池 、 水质调节池 。
4、平流沉砂池由 进水区 、 出水区 、 沉淀区 、 缓冲区 及 污泥区 组成。
5、机械搅拌澄清池由 第一絮凝室 、 第二絮凝室 、 导流室 及 分离室 组成。
6、氯消毒时,投氯点有三种布置方式:滤后加氯 、 滤前加氯 、 管网中途加氯 。
7、移动罩滤池的冲洗水由 各滤格的过滤水 供应,冲洗废水的排出有 排放 和 送回 两种形式。
8、滤料孔隙率越大,杂质穿透深度 大 ,滤层截污量 大 ,同时水头损失增加速度 大 。
9、混凝机理包括:双电层压缩机理、吸附电中和作用、吸附架桥作用、沉淀网捕机理。
10、混凝剂按化学成分分为 有机 和 无机 两种。
11、机械搅拌絮凝池搅拌器类型有 桨板式 和 叶轮式 ,我国常用 桨板式 。
按搅拌轴安装位置分 水平轴 和 垂直轴 ,前者用于 大型水厂 ,后者用于中、小型水厂。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水质指标:指水质特性及其量化的具体表现。
2、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通常将在20C 0,历时20天生化需氧量以20BOD (20C 0)表示。
3、φ电位:胶核表面上的离子和反离子之间形成的电位。
4、异向絮凝:胶体颗粒由于布朗运动相碰而凝聚的现象。
5、等速过滤: 在过滤过程中,进水流量保持不变,及流速不变的过滤成为等速过滤。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当原水中游离氨在 以下时,通常投氯量控制在折点后,称折点加氯。
《水质工程学》试卷1仅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天然水体中的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溶解物、胶体颗粒、悬浮物三类。
2.在水的混凝过程中,浊度属于憎水胶体,而色度属于亲水胶体。
3.混凝剂的投加方式常采用干投或湿投。
4.斜板(斜管)沉淀池是建立在浅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过滤技术中,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等。
6.活性污泥微生物通常由有机物、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组成。
7.四阶段厌氧生物代谢过程包括水解阶段、产酸发酵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及产甲烷阶段。
8.污泥干化与脱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化、机械脱水。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脱稳:使胶体粒子失去稳定性的过程。
2.干扰沉降:当非均相物系的颗粒较多,颗粒之间很近时,颗粒沉降时会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互相干扰,这种沉降称为干扰沉降3.有效直径d:能使10%的滤料通过的筛孔直径。
104.污泥容积指数(SVI):从曝气池出口处取出的混合液,经过30min静沉后,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
5.合成产率(Y):微生物增殖总量的系数,不包括由于微生物内源呼吸作用而使其本身质量消亡的那部分。
6.厌氧氨氧化(ANAMMOX):在缺氧的条件下将氨氮转化为氮气,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接受体的生物反应过程。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2分,共10分)1.铝盐混凝剂水解在pH=5时是以去除浊度的吸附架桥为主,而在pH=7—8时是以去除色度的电中和为主。
(×)2.在沉淀池中表面负荷指的就是水中颗粒的截流速度。
(×)3.虹吸滤池能自动反冲洗是由于滤层中水头损失增大到一定数值造成的。
( \(^o^)/YES!)4.活性污泥由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污泥代谢产物、活性污泥吸附的难降解惰性有机物组成。
(×)还包括污泥吸附的无机物5.污泥浓缩主要降低污泥中的空隙水;自然干化和机械脱水,主要脱除毛细水;干燥与焚化法,主要脱除吸附水与内部水。
水质工程学(Ⅰ)例题、思考题、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水质与水质标准1.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几类?了解各类杂质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类。
悬浮物:尺寸较大(1?m-1mm),可下沉或上浮(大颗粒的泥砂、矿碴下沉,大而轻的有机物上浮)。
主要是泥砂类无机物质和动植物生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或死亡后的腐败产物等有机物。
这类杂质由于尺寸较大,在水中不稳定,常常悬浮于水流中。
当水静置时,相对密度小的会上浮与水面,相对密度大的会下沉,因此容易去除。
胶体:尺寸很小(10nm-100nm), 具有稳定性,长时静置不沉。
主要是粘土、细菌和病毒、腐殖质和蛋白质等。
胶体通常带负电荷,少量的带正电荷的金属氧化物胶体。
一般可通过加入混凝剂进去去除。
溶解物:主要是呈真溶液状态的离子和分子,如Ca2+、Mg2+、Cl-等离子,HCO3-、SO42-等酸根,O2、CO2、H2S、SO2、NH3等溶解气体分子。
溶解物与水成均相,透明。
但可能产生色、臭、味。
是某些工业用水的去除对象,需要特殊处理。
有毒有害的无机溶解物和有机溶解物也是生活饮用水的去除对象。
2.各种典型水质特点。
(数值可不记)江河水:易受自然条件影响,浊度高于地下水。
江河水年内浊度变化大。
含盐量较低,一般在70~900mg/L之间。
硬度较低,通常在50~400mg/L(以CaCO3计)之间。
江河水易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色、臭、味变化较大,水温不稳定。
湖泊及水库水:主要由河水补给,水质类似河水,但其流动性较小,浊度较低;湖水含藻类较多,易产生色、臭、味。
湖水容易受污染。
含盐量和硬度比河水高。
湖泊、水库水的富营养化已成为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海水:海水含盐量高,在7.5~43.0g/L之间,以氯化物含量最高,约占83.7%,硫化物次之,再次为碳酸盐,其它盐类含量极少。
海水须淡化后才可饮用。
地下水:悬浮物、胶体杂质在土壤渗流中已大部分被去除,水质清澈,不易受外界污染和气温变化的影响,温度与水质都比较稳定,一般宜作生活饮用水和冷却水。
水质工程学(Ⅰ)例题、思考题、习题第1章水质与水质标准1.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几类?了解各类杂质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类。
悬浮物:尺寸较大(1?m-1mm),可下沉或上浮(大颗粒的泥砂、矿碴下沉,大而轻的有机物上浮)。
主要是泥砂类无机物质和动植物生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或死亡后的腐败产物等有机物。
这类杂质由于尺寸较大,在水中不稳定,常常悬浮于水流中。
当水静置时,相对密度小的会上浮与水面,相对密度大的会下沉,因此容易去除。
胶体:尺寸很小(10nm-100nm),具有稳定性,长时静置不沉。
主要是粘土、细菌和病毒、腐殖质和蛋白质等。
胶体通常带负电荷,少量的带正电荷的金属氧化物胶体。
一般可通过加入混凝剂进去去除。
溶解物:主要是呈真溶液状态的离子和分子,如Ca2+、Mg2+、Cl-等离子,HCO3-、SO42-等酸根,O2、CO2、H2S、SO2、NH3等溶解气体分子。
溶解物与水成均相,透明。
但可能产生色、臭、味。
是某些工业用水的去除对象,需要特殊处理。
有毒有害的无机溶解物和有机溶解物也是生活饮用水的去除对象。
2.各种典型水质特点。
(数值可不记)江河水:易受自然条件影响,浊度高于地下水。
江河水年内浊度变化大。
含盐量较低,一般在70~900mg/L之间。
硬度较低,通常在50~400mg/L(以CaCO3计)之间。
江河水易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色、臭、味变化较大,水温不稳定。
湖泊及水库水:主要由河水补给,水质类似河水,但其流动性较小,浊度较低;湖水含藻类较多,易产生色、臭、味。
湖水容易受污染。
含盐量和硬度比河水高。
湖泊、水库水的富营养化已成为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海水:海水含盐量高,在7.5~43.0g/L之间,以氯化物含量最高,约占83.7%,硫化物次之,再次为碳酸盐,其它盐类含量极少。
海水须淡化后才可饮用。
地下水:悬浮物、胶体杂质在土壤渗流中已大部分被去除,水质清澈,不易受外界污染和气温变化的影响,温度与水质都比较稳定,一般宜作生活饮用水和冷却水。
第一章水质与水质标准填空题:1、水的循环包括:和。
2、按水中杂质的尺寸,可以将杂质分为、、三种。
3、含磷物质存在形式:、、;溶解性的磷:、、;悬浮性的磷:。
4、按处理程度污水处理分为:、、。
5、污水的最终出路:、、。
6、城市污水:包括以下四部分、、、。
7、污水复用分:、。
8、有直接毒害作用的无机物:、、、、、。
9、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指标可分为、、、四类。
10、通常采用、、、等水质指标来表示水质耗氧有机物的含量。
名词解释:1、合流制2、分流制3、 BOD4、 COD5、 TOC6、 TOD7、总残渣、总固体或叫蒸发残渣8、水体富营养化 ( eutrophication ) 的定义9、水环境容量 10、水体自净问答题:1、污水中含氮物质的分类及相互转换2、什么是水体自净?为什么说溶解氧是河流自净中最有力的生态因素之一?3、在研究水体污染问题时,为什么除毒物外,还要考虑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这两个问题?在进行水体自净的计算时,关于溶解氧一般是以夏季水体中不低于 4mg/L为根据的,但在北方严寒地区,对于溶解氧的要求往往提高,这是什么原因?4、进行水体污染的调查,主要应采取哪些步骤?5、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有哪些危害?6、 BOD 的缺点、意义?7、什么是“水华”现象?8、什么是“ 赤潮” 现象?9、氧垂曲线的意义,使用时应主意哪些问题?10、写出氧垂曲线的公式,并图示说明什么是氧垂点。
11、河水:最旱年最旱月平均时流量(保证率 95% )(水速为0.25m/s),生化需氧量=3mg/L,亏氧量Da<10%,水温T=20,耗氧常数,复氧常数。
城市污水:最大流量,生化需氧量=300mg/L,溶解氧DO=0。
要求污水排放口下游6km处溶解氧不小于4mg/L,生化学氧量不大于 4mg/L ,确定此城市污水所需处理的程度。
你认为需采取怎样的处理方法才能满足要求?12、求某种废水20度的一日生化需氧量和第一阶段最终生化需氧量,已知该水五日,20度生化需氧量为200mg/L,此时。
水质工程学(Ⅰ)例题、思考题、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水质与水质标准1.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几类?了解各类杂质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类。
悬浮物:尺寸较大(1?m-1mm),可下沉或上浮(大颗粒的泥砂、矿碴下沉,大而轻的有机物上浮)。
主要是泥砂类无机物质和动植物生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或死亡后的腐败产物等有机物。
这类杂质由于尺寸较大,在水中不稳定,常常悬浮于水流中。
当水静置时,相对密度小的会上浮与水面,相对密度大的会下沉,因此容易去除。
胶体:尺寸很小(10nm-100nm), 具有稳定性,长时静置不沉。
主要是粘土、细菌和病毒、腐殖质和蛋白质等。
胶体通常带负电荷,少量的带正电荷的金属氧化物胶体。
一般可通过加入混凝剂进去去除。
溶解物:主要是呈真溶液状态的离子和分子,如Ca2+、Mg2+、Cl-等离子,HCO3-、SO42-等酸根,O2、CO2、H2S、SO2、NH3等溶解气体分子。
溶解物与水成均相,透明。
但可能产生色、臭、味。
是某些工业用水的去除对象,需要特殊处理。
有毒有害的无机溶解物和有机溶解物也是生活饮用水的去除对象。
2.各种典型水质特点。
(数值可不记)江河水:易受自然条件影响,浊度高于地下水。
江河水年内浊度变化大。
含盐量较低,一般在70~900mg/L之间。
硬度较低,通常在50~400mg/L(以CaCO3计)之间。
江河水易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色、臭、味变化较大,水温不稳定。
湖泊及水库水:主要由河水补给,水质类似河水,但其流动性较小,浊度较低;湖水含藻类较多,易产生色、臭、味。
湖水容易受污染。
含盐量和硬度比河水高。
湖泊、水库水的富营养化已成为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海水:海水含盐量高,在7.5~43.0g/L之间,以氯化物含量最高,约占83.7%,硫化物次之,再次为碳酸盐,其它盐类含量极少。
海水须淡化后才可饮用。
地下水:悬浮物、胶体杂质在土壤渗流中已大部分被去除,水质清澈,不易受外界污染和气温变化的影响,温度与水质都比较稳定,一般宜作生活饮用水和冷却水。
水质工程学考试试题(A卷)
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物理化学方法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色度 、铁 、总大肠菌数 。
2、物质的质量传递方式有三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混凝剂对水中胶体颗粒的混凝作用有四种,分别是: 、
、 、 。
4、澄清池的类型基本上可分为 、 两大类。
5、气浮法按照产生微气泡方式的不同,分为______气浮法、______气浮法和_______气浮法。
6、V型滤池采用的配水方式是配水系统,冲洗方式是 。
7、过滤中和法中,中和滤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8、按照水中阴离子组成可把硬度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又把______________称为暂时硬度,_______________称为永久硬度。
9、离子交换过程中,强酸树脂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为________,弱酸树脂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为________,强碱树脂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为________,弱碱树脂对pH 值的适应范围为________。
10、反渗透所用的膜为一种______膜,根据电子显微镜照片,这种膜的断面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层。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4分)
1、纵向分散模型
2、固体通量和极限固体通量
3、穿透深度
4、折点加氯
5、成熟期
6、溶胀性
7、截留分子量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
1、为什么串联的CSTR 型反应器比同容积的单个CSTR 型反应器效果好?
2、为什么说低温水难处理?其原因是什么?
3、试分析大阻力配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大阻力配水系统和小阻力配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各是什么?
4、试用离子交换平衡的观点说明混床除盐出水纯度高的原因。
四、理想沉淀池的假设条件是什么?试推导理想沉淀池中沉速为()的颗粒的沉淀效率公式,说明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并对公式进行定性分析。
(6分) i u 0u u i <
五、已知水厂规模为25000d m 3
,自用水系数为1.08,设计折板絮凝池,分为三档,
各档的水头损失分别为125㎜,50㎜,25㎜,并已知絮凝池的容积V=281.25,试校核该絮凝池的G 值、GT 值是否满足要求。
(水温t=20℃时,μ=1.0084×
)。
(4分) 3m s p a .103−第二部分:生物处理方法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活性污泥的处在 增殖期时,增殖速度与时间呈直线关系,处在 增殖期时,营养物质逐步成为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
2、活性污泥净化反应大致由 和 两个阶段组成。
3、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内溶解氧浓度一般宜保持在不低于 的程度。
4、活性污泥的需氧量来自于 和 两部分。
5、提高氧转移速度可采用 曝气。
6、污水除磷必须有 条件,脱氮必须有 条件。
(好氧、缺氧、厌氧)
7、负荷率不均是两段生物滤池系统的主要弊端,容易产生堵塞和生物膜生长不佳的现象,可采用 来解决。
8、污泥的含水率从99.5%降低至97%时,污泥体积是原来的 。
9、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有 、 、 、 。
10、稳定塘处理污水的优点是 、 、 。
11、BOD--污泥负荷所表示的是曝气池内单位重量的 ,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接受,并将其降解到预定程度的 。
12、消化池的溢流装置的作用是 。
13、污泥颗粒间的空隙水约占总水分的70%,主要采用 法去除,毛细水约占20%,可采用 。
14、土地处理系统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有 、 、 和微生物代谢等。
15、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特征是耐冲击负荷能力
(强/弱),污泥 回流(需/不需),不产生污泥膨胀,产泥 (多/少),易沉淀。
16、污泥调理的方法主要有 、 、 等。
二、问答题(共35分)
1、图示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基本流程,并简要说明各构筑物的作用。
(5分)
2、请根据莫若方程式S K XS v dt dS S +=−
max ,推导两种极限条件下的结论。
(6分) 3、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有何优缺点?如何改进? (6分)
4、图示生物膜的构造及其降解有机物的机理。
(6分)
5、请写出污泥处置的三种方法。
(6分)
6、简述厌氧生物法处理污水的原理。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