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套管全回转钻孔咬合桩施工技术

全套管全回转钻孔咬合桩施工技术

全套管全回转钻孔咬合桩施工技术
全套管全回转钻孔咬合桩施工技术

全套管全回转钻孔咬合桩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8-10-10T09:23:37.63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作者:陈志刚[导读] 水库加固挡水墙等,施工顺序为先施工钢筋砼桩(B桩)两侧的两根素砼桩(A桩),然后利用全套管全回转钻机的切割能力切割掉相邻素砼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后形成咬合桩。陈志刚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400700摘要:全套管全回转钻机是一种可以驱动套管做360度回转的全套管施工设备,全套管全回转钻孔咬合桩是近年来在我国应用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主要应用于地铁站、地下车库等深基坑围护结构、水库加固挡水墙等,施工顺序为先施工钢筋砼桩(B桩)两侧的两根素砼桩(A桩),然后利用全套管全回转钻机的切割能力切割掉相邻素砼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后形成咬合桩。关键词:全套管全回转钻孔咬合桩工法 1、工程概况

大连地铁东~海区间起止里程为DK0+355.8~DK1+073.566,左线含长链1.702m,短链0.32m,区间全长719.236m。区间左右线线间距为13~5m,区间起点段设有交叉渡线。DK0+710.000里程设联通门,DKO+960.000处设人防段线路。区间从海之韵站到东海站一路上坡,纵断面最大纵坡坡度为14.137‰,最小纵坡坡道为2‰,区间结构最大覆土厚度为9.1m,最小覆土厚度为3.4m。

1.1、围护结构设计概况

区间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Φ1200全套管咬合桩,兼做止水帷幕,标准段A桩与B桩交错布置,相互咬合,咬合厚度250mm,桩中心间距950mm,最大深度30.94m,最小深度为10.92m,共计1530根,其中A桩769根,B桩761根。

1.2、工程地质情况

桩基穿越地层主要为人工堆积素填土、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砂、强风化板岩,桩底位于强风化板岩。

1.3、水文地质情况

场地内按赋存条件分为空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粉砂中。素填土成分不均匀,渗透性差异较大,略具承压水。同时,本场地为填海区,距离海岸线较近,贯通性较好,孔隙水为海水,水量丰富。

2、全套管全回转钻机施工工艺原理 2.1、咬合桩施工原理

钻孔咬合桩采用机械钻孔施工,桩与桩之间相互咬合排列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施工主要采用“套管钻机+超缓凝砼”方案。钻孔咬合桩的排列方式采用:第一序A桩和第二序B桩间隔;先施工A桩,后施工B桩,A桩砼采用超缓凝砼,要求必须在A桩砼初凝之前完成B桩的施工,B桩施工时,利用套管钻机的切割能力切割掉相邻A桩的部分砼,则实现了咬合。

2.2、施工流程

采用全套管桩基预先跳桩施工第一序桩(A1、A3......),在第一序桩灌注C15水下混凝土素桩未初凝前(初凝时间不得小于60h,终凝时间不大于70h),第二序桩(B1、B2......)跟进完成钻进并浇筑混凝土,使一、二序桩的混凝土融合在一起呈嵌入咬合状态而形成一个连续、整体的排桩结构,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如图所示。全套管全回转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3、全套管全回转钻机施工方法 3.1 测量放线

采用导线与三角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沿设计线路的两侧建立控制网,经监理工程师复测,并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每个控制点都作好精心保护,在施工中每10天要进行一次复测,一旦出现偏差及时进行修正恢复。

场内使用的临时水准点,依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和高程引入场内并认真加以保护,临时水准点和高程的引入需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并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

依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桩位的坐标,并确定每个桩孔与相邻控制点的位置关系。经复核无误后在施工现场内实地放出,同时以桩中心为交点,在纵向和横向埋设好护桩,桩位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并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3.2导槽施工

导槽采用C20砼,翼板全宽1.7m,厚0.5m,将导槽范围地面平整及夯实完成后,采用定型弧形模板,加固完成后,浇筑翼板混凝土,导槽平面图如图5-3、5-4所示。

导槽平面示意图

全 套 管 咬 合 桩 施 工 工 法

全 套 管 咬 合 桩 施 工 工 法 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分公司 袁 博 吴斌 赵凤珍 王震 一、前言 咬合桩即采用桩机带动套管旋转下磨成孔,现浇砼灌注,相邻桩之间相互咬合(相交)排列的一种桩型。它通常用于深基坑的围护结构。 二、 工法特点 与同类型的围护桩相比,扩孔系数小,工程造价低,施工速度快。施工灵活,容易转折,更适于施工一些平面几何图形转折多变,或呈各种弧形的基坑围护结构。 从设计角度、咬合桩与地下连续墙相比较、咬合桩在同条件下所起的围护作用同样能满足设计要求,因为它配筋率小(钢筋砼桩与素砼桩间隔布置)所以造价要低于地下连续墙。 三、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下土层多为淤泥质软土地层、而且地下水位高、局部地层存在流砂。 四、工艺原理 咬合桩即采用桩机带动套管旋转下磨、抓斗跟进取土、现浇砼成桩施工。桩与桩之间相互咬合排列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施工主要采用“套管桩机+超缓凝型砼”方案。咬合桩的排列方式采用,为一个素砼桩(A 桩)和一个钢筋砼桩(B 桩)间隔,如图一所示先施工A 桩,后施工B 桩,A 桩砼采用朝缓凝型砼,要求必须在A 桩砼初凝之前完成B 桩的施工,B 桩施工时,利用套管桩机的切割能力切割掉相邻A 桩相交部分的砼,则实现了咬合。如图二工艺原理图所示。 五、施工工艺 1、导墙的施工 为了提高咬合桩孔口的定位精度并提高就位效率,在桩顶上部施作砼或钢筋砼导墙,这是咬合桩施工的第一步。 2、单桩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三) 2.1 桩机就位 导墙有足够的强度后,拆除模板,重新定位放样排桩中心位置,将点位反到导墙顶面上,作为桩机定位控制点。移动套管桩机至正确位置,使套管桩机抱管器中心对应定位在导墙孔位中心。 2.2 取土成孔 图一 咬合桩平面示意图 A B B B A A 1桩施工2图二 咬合桩施工工艺原理图

全套管咬合桩施工工艺

全套管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一、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1、导墙的施工 为了提高咬合桩孔口的定位精度并提高就位效率,在桩顶上部施作砼或钢筋砼导墙,这是咬合桩施工的第一步。 2、单桩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三) 图三 2.1 桩机就位

导墙有足够的强度后,拆除模板,重新定位放样排桩中心位置,将点位反到导墙顶面上,作为桩机定位控制点。移动套管桩机至正确位置,使套管桩机抱管器中心对应定位在导墙孔位中心。 2.2 取土成孔 钻机水平就位后,吊装第一节套管安放在桩机钳口中,找正套管垂直度后,磨桩下压套管,压入深度约为1.5—2.5m,然后用抓斗从套管内取土,一边抓土、一边下磨,将第一节套管全部压入土中后(地面以上要留1.2—1.5m,以便于接管),检测垂直度,如不合格则进行纠偏调整,如合格则安装第二节套管继续下压取土……,如此继续,直至到达设计孔底标高。第一、二节套管的垂直度对整个桩孔垂直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要头一节套管成垂直状态,以后的挖掘方法及套管连接方法又适当,后续套管自然成垂直状态。利用落锤抓斗将套管内的土体抓出孔外,卸在地面上,用装载机装入翻斗车运出场外,随着套管的下沉,不断连接套管,直至钻到孔底标高。 2.3 钢筋笼的制作及吊装 钢筋砼桩成孔检测合格后进行安放钢筋笼工作,安装钢筋笼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钢筋笼标高的正确 1、操作要点 凡长度大于8m的钢筋笼,应分节制作安装;为防止暴筋,同时也为了保证钢筋笼中心与孔中心的重合,应在主筋外侧焊定位块。定位块不宜多,每节笼子上下有两道即可;检查并记录钢筋笼的安装高度与相应的套管长度,这一数据可用于判断,钢筋笼是否与套管一起被提上来。 2、引起钢筋笼上拱的原因 套管灌注桩施工中,钢筋笼容易出现的最严重的问题是钢筋笼在浇注砼、提升套管时产生“上拱”现象,这类事故一旦出现,处理过程是相当困难的,有时甚至会造成整个桩的报废。 3、引起钢筋笼上拱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项 成孔垂直度较低,钢筋笼与套管之间阻力太大;钢筋笼制作不顺直,或分节制作安装在连接外出现了弯曲;钢筋笼定位卡安装不正确(如呈尖棱状),插入了套管的连接销孔内;清孔不彻底,钻渣被翻上来以后与钢筋裹在一起,将钢筋笼托起;砼的灌注时

全套管咬合桩施工事故处理与预防

全套管咬合桩施工事故预防与处理技术 一、工程概况 集庆门大街站是南京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的中间站,车站位于江东南路(经四路)与集庆门大街交叉口,车站沿江东南路呈南北向布置,埋置于江东南路中部路面以下。车站总长312.2m ,标准段宽度48.2m ,车站顶板埋深约3 m ,底板埋深约15.5m 。车站主体围护桩采用φ1000@800套管咬合桩,桩长在29.16~33.308m 之间,共计1016根。围护桩在使用期间通过压顶梁参与车站抗浮。 集庆门大街站基岩埋深介于60.80~64.20m,建筑的场地类别为Ⅲ类,本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尤其是②-2b4层,地震时有产生震陷的可能性。场地内饱和的②-2d3层为主要液化土层,场地地基具轻微液化性。场地内各岩土层厚度变化较大,分布不均质,强度差异较大。上层以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间夹较多的粉土、粉砂薄层,下层以粉土或粉砂为主。 二、咬合桩施工工艺 套管咬合桩施工采用“套管钻机+超缓凝型砼”方案。采用机械磨孔、套管下压施工,咬合桩的排列方式为一个素砼桩(A 桩)和一个钢筋砼桩(B 桩)间隔,如图1所示。 图1 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A 1桩施工A 2桩施工 B桩施工 图二 咬合桩施工工艺原理图

先施工A桩,后施工B桩,A桩砼采用超缓凝型砼,要求必须在A桩砼初凝之前完成B桩的施工,B桩施工时,利用套管钻机的切割能力切割掉相邻A桩相交部分的砼,则实现了咬合。 三、咬合桩的事故预防与处理 1、如何克服“管涌” 图五 B型桩施工过程中的砼管涌现象示意图 图2 B型桩施工过程中管涌现象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B桩成孔过程中,由于A桩混凝土未凝固,还处于流动状态,A桩混凝土有可能从A、B桩相交处涌入B桩孔内,称之为“管涌”,克服“管涌”有以下几个方法: ⑴A桩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尽量小一些,不宜超过18cm,以便于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 ⑵套管底口应始终保持超前于开挖面一定距离,以便于造成一段“瓶颈”,阻止混凝土的流动,如果钻机能力许可,这个距离越大越好,但至少不应小于 1.5m。 ⑶如有必要(如遇地下障碍物套管底无法超前时)可向套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水,使其保持一定的反压力来平衡A桩混凝土的压力,阻止“管涌”的发生。 ⑷B桩成孔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相邻两侧A桩混凝土顶面,如发现A桩混凝土下陷应立即停止B桩开挖,并一边将套管尽量下压。一边向B桩内填土或注水,直到完全制止住“管涌”为止。 2、遇地下障碍物的处理方法 对一些比较小的障碍物,如卵石层、体积较小的孤石等,可以先抽干套管内

旋挖钻机+套管咬合桩施工工法

全套管钻机+旋挖钻机钻孔咬合桩施工工法 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潘龙 一、前言 钻孔咬合桩围护结构主要采用全套管钻机,通过套筒护壁钻进成孔,使用超缓凝混凝土,使得钢筋砼桩相邻桩体能够被套管切割而相互咬合,排列而成一个整体的墙体 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90年代在我国出现的新型深基坑支护的围护结构。 全套管钻机又称贝诺特(Benoto)钻机,由法国贝诺特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初开发和研制而成,随后日、德、英、意等国引进和研制,机种和施工方法均有很大发展,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在海内外广泛采用,截止到1997年12月,日本已生产摇动式全 套管钻机770台,全回转式全套管钻机433台。据日本基础建设协会1993年对31家 施工单位的10.1万根灌注桩的调查,全套管工法占26%。目前在香港全套管钻机的成 桩数的市场份额约占45%。 我国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引进咬合桩工艺,九十年代中期由昆明捷程桩工公司首先在我国开始研制MZ系列摇动式全套管钻机,简称磨桩机(桩径为0.8、1.0和1.2m)。在昆明、温州、深圳、北京、南京、杭州及天津等地深基坑支护工程中采用捷 程MZ全套管钻机施工咬合桩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但MZ套管钻机在地下水丰富的密实 的粉细砂地层中,冲抓锥受机械设备性能限制难以抓土,即使抓上的少量砂土也在提 升时被地下水从抓锥的缝隙中冲漏下,因此无法成孔;且套管难以下压,套管超前入 土深度不够,易发生“管涌”现象。为此研究采用旋挖钻机+套管钻机相结合的新工法,解决了上述施工难题,该咬合桩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二、工法特点 一)采用钢套管护壁,不需要使用泥浆;噪声低、振动小和机械化程度高,施工 现场整洁文明,环保效果好。 二)采用旋挖钻机取土,能在高地下水位的密实砂土层中成桩,扩大了MZ套管钻机的适用范围。 三)在饱和致密砂层中,套管能够超前入土一定的深度,孔壁不会坍方,易于控 制桩断面尺寸与形状,成桩直径和垂直度精度好,能保证桩间紧密咬合,形成良好的 整体连续结构,能起到良好的止水作用。 四)在高地下水位时,采用注水反压工艺,能有效的防止孔内流砂和涌泥;较容

套管咬合桩施工技术交底

套管咬合桩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企业:电力公司№:(津建安表22) 工程名称邵公庄110kV变电站工种班组 施工部位套管咬合桩施工交底时间2019年月日 1、导向墙 ⑴施工导向墙之前要进行人工探沟开挖到地面以下2.5m左右到原状土层,确保地下管网安全; ⑵施工放样时应综合考虑成孔工艺、桩位偏差、垂直度偏差、桩身变形量等施工误差,同时为抵消咬合桩在基坑开挖时在外侧土压力作用下向内位移和变形而造成的基坑结构净空减小变化、测放咬合桩中心线坐标应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外放100-150mm,并做好护桩,作为导墙施工的控制中线; 检查控制要点: ①平整场地:施工前要对场地进行整平,清除淤泥质土、杂填土等劣质土壤,避免后期导墙不均匀沉降造成桩身垂直度偏差。 ②模板安装:定型钢模安装要控制好垂直度、净空,若有偏差将直接影响桩身垂直度。垂直度控制在2‰以内,净空比设计孔径大20-25mm,确保加固牢靠,严防跑模。 ③强度:导墙混凝土强度需满足设计要求,防止施工过程机械将导墙压碎,造成桩身垂直度偏差。拆除模板,拆模后立即加设对口撑,保证导墙在施工中保持稳定。 2、钢筋笼焊接 ⑴钢筋直径大于等于28mm时要采用机械连接(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等级为I 级,《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⑵钢筋直径大于14mm小于28mm时焊接全部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或者机械连接; ⑶钢筋直径小于14mm的可采取绑扎连接; ⑷对焊完成的主筋在下料时满足设计长度,准确加工加劲筋,使尺寸满足钢筋笼的直径要求,将主筋位置明显标记于加劲筋上,每条主筋均焊于加劲筋标出的主筋点位上。在加劲筋固定主筋时应注意:主筋接头应相互错开,保证35倍主筋直径范围内的接头数目不多于主筋根数的50%。钢筋笼框形成后,箍筋按设计间距点焊于主筋上。桩的保护层厚度采用主筋加焊钢筋环固定; 检查控制要点: a、钢筋笼长度 b、钢筋笼直径 c、主筋根数与间距 d、箍筋间距与绑扎(电焊),箍筋加密区位置与加密区长度 e、主筋与加劲箍焊接质量 f、主筋连接(焊接、直螺纹)质量; 3、钻进成孔 检查控制要点: ⑴钻进成孔过程中始终保持套管底口超前开挖面2m以上。这一点非常重要,过程中要重点控制。若开挖面超前套管底部,相邻素桩砼在冲抓斗冲抓过程易流入孔内,素桩形成孔洞; 特别是上节套筒已全部压入,未接下节套筒这一时间段,施工人员为方便施工,经常会发生开挖面超前护筒底。 ⑵成孔垂直度的控制 为保证钻孔咬合桩底部有足够厚度的咬合量,除对孔口定位误差严格控制外,还要对垂直度进行严格控制。成孔后孔用垂球(Φ400mmδ3mm钢板加工而成)检查桩孔垂直度,根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桩的垂直度偏差不

全套管全回转钻孔咬合桩施工技术

全套管全回转钻孔咬合桩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8-10-10T09:23:37.63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作者:陈志刚[导读] 水库加固挡水墙等,施工顺序为先施工钢筋砼桩(B桩)两侧的两根素砼桩(A桩),然后利用全套管全回转钻机的切割能力切割掉相邻素砼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后形成咬合桩。陈志刚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400700摘要:全套管全回转钻机是一种可以驱动套管做360度回转的全套管施工设备,全套管全回转钻孔咬合桩是近年来在我国应用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主要应用于地铁站、地下车库等深基坑围护结构、水库加固挡水墙等,施工顺序为先施工钢筋砼桩(B桩)两侧的两根素砼桩(A桩),然后利用全套管全回转钻机的切割能力切割掉相邻素砼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后形成咬合桩。关键词:全套管全回转钻孔咬合桩工法 1、工程概况 大连地铁东~海区间起止里程为DK0+355.8~DK1+073.566,左线含长链1.702m,短链0.32m,区间全长719.236m。区间左右线线间距为13~5m,区间起点段设有交叉渡线。DK0+710.000里程设联通门,DKO+960.000处设人防段线路。区间从海之韵站到东海站一路上坡,纵断面最大纵坡坡度为14.137‰,最小纵坡坡道为2‰,区间结构最大覆土厚度为9.1m,最小覆土厚度为3.4m。 1.1、围护结构设计概况 区间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Φ1200全套管咬合桩,兼做止水帷幕,标准段A桩与B桩交错布置,相互咬合,咬合厚度250mm,桩中心间距950mm,最大深度30.94m,最小深度为10.92m,共计1530根,其中A桩769根,B桩761根。 1.2、工程地质情况 桩基穿越地层主要为人工堆积素填土、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砂、强风化板岩,桩底位于强风化板岩。 1.3、水文地质情况 场地内按赋存条件分为空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粉砂中。素填土成分不均匀,渗透性差异较大,略具承压水。同时,本场地为填海区,距离海岸线较近,贯通性较好,孔隙水为海水,水量丰富。 2、全套管全回转钻机施工工艺原理 2.1、咬合桩施工原理 钻孔咬合桩采用机械钻孔施工,桩与桩之间相互咬合排列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施工主要采用“套管钻机+超缓凝砼”方案。钻孔咬合桩的排列方式采用:第一序A桩和第二序B桩间隔;先施工A桩,后施工B桩,A桩砼采用超缓凝砼,要求必须在A桩砼初凝之前完成B桩的施工,B桩施工时,利用套管钻机的切割能力切割掉相邻A桩的部分砼,则实现了咬合。 2.2、施工流程 采用全套管桩基预先跳桩施工第一序桩(A1、A3......),在第一序桩灌注C15水下混凝土素桩未初凝前(初凝时间不得小于60h,终凝时间不大于70h),第二序桩(B1、B2......)跟进完成钻进并浇筑混凝土,使一、二序桩的混凝土融合在一起呈嵌入咬合状态而形成一个连续、整体的排桩结构,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如图所示。全套管全回转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3、全套管全回转钻机施工方法 3.1 测量放线 采用导线与三角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沿设计线路的两侧建立控制网,经监理工程师复测,并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每个控制点都作好精心保护,在施工中每10天要进行一次复测,一旦出现偏差及时进行修正恢复。 场内使用的临时水准点,依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和高程引入场内并认真加以保护,临时水准点和高程的引入需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并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 依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桩位的坐标,并确定每个桩孔与相邻控制点的位置关系。经复核无误后在施工现场内实地放出,同时以桩中心为交点,在纵向和横向埋设好护桩,桩位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并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3.2导槽施工 导槽采用C20砼,翼板全宽1.7m,厚0.5m,将导槽范围地面平整及夯实完成后,采用定型弧形模板,加固完成后,浇筑翼板混凝土,导槽平面图如图5-3、5-4所示。 导槽平面示意图

某工程全套管灌注咬合桩施工技术(doc 11页)

某工程全套管灌注咬合桩施工技术(doc 11页)

杭州解放路延伸工程全套管灌注咬合桩施工 技术

摘要通过杭州解放路延伸工程的施工实例,介绍了全套管灌注咬合桩施工技术,并具体介绍了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预防措施,对今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灌注咬合桩全套管钻机施工技术 1 前言 全套管钻机又称贝诺特钻机,是由法国贝诺特公司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发和研制的一种新型钻机。我国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引进,九十年代中期昆明捷程桩工公司首先在我国开始研制MZ系列摇动式全套管钻机,简称磨桩机。利用摇动式全套管钻机钻孔结合超缓凝字昆凝土技术,在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中,中铁隧道集团与昆明捷程桩工公司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挡土围护桩施工技术——全套管灌注咬合桩施工技术。 由于该技术和传统的灌注桩支护结构相比具有良好的止水性能和强维护功能,在含水软土基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里以杭州解放路延伸工程为例,对全套管灌注咬合桩施工技术进行概括介绍。 2 工程概况 3.1 施工顺序 全套管灌注咬合桩的施工顺序如图1所示。 图1中A是第一序桩,为素字昆凝土桩,B是第二序桩,为钢筋混凝土桩,趴为

砂桩,目的是实现桩的闭合衔接。 施工JI匝序:A1—趴(砂桩)—A2—B2—A3—B3—A4—以—A5—B5 3.2 工艺流程及其工序要点 a.全套管灌注咬合桩施工工艺流程全套管灌注咬合桩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2。 b.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是全套管灌注咬合桩施工的第一步,包括场地内防碍施工的高架线路拆除、地下构筑物的挖除、地下管线、障碍物的探明和处理、软土的加固硬化及地下洞穴的回填夯实等,以保证在钻孔施工作业中套管下切J1匝利。地基承载力要满足全套管灌注咬合桩施工作业的要求,保证混凝土在灌注时的成桩质量。 c.灌注咬合桩导墙的施作 灌注咬合桩导墙的施作应满足三项要求:一是能够给磨桩机提供作业平台,承受磨桩机在压、拔、扭动套管时的巨大作用力;二是能起到给套管定位、导向的作用;三是灌注桩导墙的安设能满足测量的要求,并与地面有足够的摩擦力,施工钻孔时灌注桩导墙不得发生位移。 d.磨桩机就位对中 磨桩机就位对中应保证套管在钻孔跟进时其中心和设计孔位中心一致,精确度应控制在5mm以内,并应做好检查记录。 e.冲抓取土

全套管全回转钻机钻孔咬合桩施工工法

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咬合桩施工工法 上海工程机械厂有限公司陈建海 1.前言 咬合桩是2000年国内出现的一种新桩型,随后在城市地铁、基础设施建设围护结构中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相较于传统的连续墙施工而言,咬合桩具有配筋率低、抗渗能力强、施工灵活、无污染等优点。本文将着重介绍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咬合桩施工工艺,使用全套管全回转钻机进行咬合桩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小、质量可靠、经济环保,具有推广价值。2.咬合桩概念 全套管钻孔咬合桩是指在平面布置上相邻混凝土排桩间相互咬合(桩部分圆周相嵌)而形成的混凝土桩墙,是一种具有良好防渗水、阻挡外部砂土的围护结构。由于其特点为桩间的相互咬合,故称为咬合桩。 3.咬合桩分类 根据混凝土凝固状态不同分为:软咬合、硬咬合 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咬合桩按第二序列桩切割第一序列桩时,第一序列桩混凝土凝固状态情况可分为软切割全套管咬合桩和硬切割全套管咬合桩。软切割全套管咬合桩是指在第一序列桩混凝土初凝前,实施第二序列桩对第一序列桩进行切割;硬咬合全套管咬合桩是指在第一序列在混凝土凝固并硬化后,实施第二序列桩对第一序列桩进行切割。 根据桩基本体设计分为:素混凝土桩及钢筋混凝土桩 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咬合桩第二序列桩一般均为钢筋混凝土桩,第一序列桩根据设计院设计要求可分为素混凝土桩或者钢筋混凝土桩,此时钢筋混凝土桩中的钢筋笼一般设计为矩形钢筋笼。 4.工艺原理 钻孔咬合桩施工大多使用“全套管钻机+超缓凝型混凝土”的施工方案。钻孔咬合桩的排列方式为两个素混凝土桩(A桩)之间依靠一个钢筋混凝土桩(B桩)相咬合,施工时先将两个A桩施工完成,利用A桩为超混凝型混凝土的特性,实现B桩施工时对A桩进行相嵌部分软切割,最终灌注B桩实现A桩与B桩的咬合目的。使之具有良好的防渗作用,从而形成整体连续的基坑支护结构和止水帷幕,还可兼作主体承重结构。施工先后顺序如下图所示: 软咬合桩位工艺流程

全套管灌注咬合桩施工

全套管灌注咬合桩施工 1 前言 全套管钻机又称贝诺特钻机,是由法国贝诺特公司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发和研制的一种新型钻机。我国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引进,九十年代中期昆明捷程桩工公司首先在我国开始研制MZ系列摇动式全套管钻机,简称磨桩机。利用摇动式全套管钻机钻孔结合超缓凝字昆凝土技术,在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中,××集团与××公司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挡土围护桩施工技术——全套管灌注咬合桩施工技术。 由于该技术和传统的灌注桩支护结构相比具有良好的止水性能和强维护功能,在含水软土基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里以杭州解放路延伸工程为例,对全套管灌注咬合桩施工技术进行概括介绍。 2 工程概况 明挖段基坑施工设计分别采用中1000mm咬合200mm的灌注咬合桩+钢筋混凝土支撑+预应力锚索和c1)800mm咬合100mm的灌注咬合桩+ (b609mm钢管进行基坑支护。C30钢筋守濒土和C15超缓凝?昆凝土桩间隔布置,灌注咬合桩设计长度为基坑设计开挖深度的1.8倍,桩长12.2m—31.1m,平均21.70m,共计1072根,总长度约23266m,混凝土浇注总方量约18273m’。围护结构总长度858m,基坑开挖深度6.6m”17.5m。 工程地质属于钱塘江冲积平原,以陆相沉积地层为主,沉积着较

厚的砂质粘土层,间夹海相淤泥质沉积层,根据勘探揭露的地层资料表明,自上而下分八个基本土层。其中基坑开挖范围内主要通过砂质粉土层及砂质粉土夹粉砂层。 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岩类潜水和承压水两类,本工程主要是潜水。潜水主要赋存于场区浅部人工填土及其下部粉、砂性土层内,富水性和透水性具有各向异性,特别是表部填土层,透水性良好,下部粉性土层透水性弱,渗透系数一般在10—4c心s数量级左右。含水层厚度在16.5m-21.8mo地下水位埋藏较浅,一般在1.0m—1.5m 之间,该含水层多为微咸水,水化学类型为C03Cl—Na型,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3 全套管灌注咬合桩施工技术 3.1 施工顺序 全套管灌注咬合桩的施工顺序如图1所示。 图1中A是第一序桩,为素字昆凝土桩,B是第二序桩,为钢筋混凝土桩,趴为砂桩,目的是实现桩的闭合衔接。 施工JI匝序:A1—趴(砂桩)—A2—B2—A3—B3—A4—以—A5—B5 3.2 工艺流程及其工序要点 a.全套管灌注咬合桩施工工艺流程全套管灌注咬合桩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2。 b.地基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