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文学重点大一

古代文学重点大一

古代文学重点大一
古代文学重点大一

(秦)

李斯代表作《谏逐客书》后人称为“骈体之祖

《谏逐客书》的特色:

1、巧于立论。从秦国的利益和和秦王的心理出发劝谏逐客的错误做法,首先达到情感和心理的认同;

2、排比铺张,纵横开阂。列举大量历史事实和秦王的日常生活,正反对比;

3、气势奔放,语言整饬。

(西汉)

贾谊代表作《过秦论》“ 万言书之祖”

上篇: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

中篇:牧民之道,务在安之

下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过秦论》的艺术特色

1.对国家政治深情的关注与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贾谊的学识、智慧与人格

2.逻辑严密,层层照应,结构谨严,善于运用铺张描写和对比手法,突出全

文的主旨。

3.铺张渲染,排比对偶,文章气势磅礴,情辞慷慨,酣畅淋漓,文采斐然,

具有战国纵横家文风。

贾谊政论散文的艺术特色

1.关注现实,纵论历史,指摘时弊,高屋建瓴,见识卓越。

鲜明地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大一统帝国创始时期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

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2.情感强烈,气势磅礴,善于运用比喻,极富文采,具有战国纵横家的遗

风。

他的散文,代表了汉初政论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对唐宋的政论文颇有影响。

(《论积贮疏》主张“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晁错(前200-前154)

《论贵粟疏》与贾谊《论积贮疏》题材相同,但所论更深一层,以为积贮

的前提是务农贵粟。

文风朴实无华,逻辑严密。

《淮南子》淮南王刘安《淮南鸿烈》

内篇论道,有21篇,十几万字,今存;

外篇杂说,有33篇,今已失传。

书名原为《淮南鸿烈》,自刘向校定后,称《淮南》。《隋书2经籍志》始题作《淮南子》。

班固《汉书2艺文志》将其列入“杂家”。

*《淮南子》的思想内容

《淮南子》全书由《俶真训》、《道应训》、《修务训》等二十?°训?±组成,第二十一篇《要略》,内有凡二十训的要旨,并说明作书的本意,是全书的总序。

书中毕集阴阳、道、儒、法、名家之说,而以道家思想为主。

*《淮南子》的艺术特色

《淮南子》多用历史、神话、传说、故事来说理,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

刘熙载说:“《淮南子》连类喻义,本诸《易》与《庄子》,而奇伟宏富,又能自用其才,虽使与先秦诸子同时,亦足成一家之作。”

行文多形容铺张,繁富有序,颇重语言的修饰和整饬。大量排比式的句

子,与陆贾、贾谊等人的文章共开后世骈文之先河。

董仲舒

《贤良对策》三篇,后人称为“天地人三策”

“天人感应”、

“大一统”学说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更化”主张(革除秦弊、德刑并用、重视德治)

散文特点:

畅言时事,纵论古今,论理宏博深刻;

行文明晰晓暢,理致细密;

语言素朴无华,风格儒雅雍容。

东方朔

《答客难》

刘向《七略别录》

刘向的散文

政论散文《谏营昌陵疏》

以历朝贤君尚俭兴邦、昏君奢侈亡国的生动史事,力劝汉成帝去奢节葬,意蕴深刻,态度诚恳,说理透辟。

校书叙录《战国策叙录》

散文特色:叙事简约,论理畅达、舒缓平易

西汉散文的特点

*首先,严谨质实,现实性更强。

由于先秦诸子处在国家分裂和历史转折时期,为建构新的社会、政治、思想、伦理、文化模式各自著书立说并相互争鸣,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就成为先秦诸子散文的一大特点;

而汉代散文家由于处在大一统的新政治格局之下,如何巩固新兴政权和建立新时代的思想形态就成为他们所关心的新问题,这使他们的文章比先秦诸子散文缺少了思想表达的自由度,但却显得严谨质实,现实性更强。

* 其次,西汉散文带有浓厚的先秦遗风。

由于上承短命的秦王朝,再加上统治者崇尚无为之治,所以汉朝初年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尚有先秦余绪,畅所欲言,他们的散文代表了西汉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在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随着帝国政权的稳固和定儒家思想于一尊,武帝以后的政论散文向着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方面发展,由越世高谈转为本经立义。

* 第三,产生了许多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书信体散文。如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枚乘的《谏吴王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杨恽的《报孙会宗书》等,或痛陈事理,或自抒怨愤,或嬉笑怒骂,叙事抒情均富有感染力,

成为汉代散文史上一枝旁逸斜出的奇葩。

赵晔的《吴越春秋》王充《论衡》

汉赋的发展:

1、汉赋的形成期主要是骚体赋。如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

2、汉赋的兴盛期主要是大赋。大赋又称散体大赋或体物大赋。枚乘创作的《七

发》,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被誉为“汉赋四大家”。

3、汉赋的衰落期,也是汉赋的转变期。抒情言志小赋兴起。张衡的《归田赋》

首开抒情小赋的先河。

.散体大赋的特点:

1、规模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

2、手法上,铺张扬厉,穷极声貌;

3、内容上,侧重铺叙描写京都、宫苑、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以及诸侯、帝

王的政治、军事、射猎等生活;

4、行文结构上,大多采用主客问答方式,一般由序、正文、结尾三部分构成。

5、用韵和语言上,韵散相间,以四、六言为主。

6、主旨上,既美且刺,客观上却形成了“劝百讽一”的效果。

枚乘《七发》奠定了新体赋的形成,促进了汉赋的发展。

.(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子虚赋》和《上林赋》;扬雄的“四赋”)

乐府含义

“乐府”一词,在古代具有多种涵义。

1.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

2.诗体名。

3.宋元以后,“乐府” 又用作词、曲的别称

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1.反映社会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反抗情绪《妇病行》

2.揭露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和痛苦《悲歌》

3.反映男女爱情和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的抗议《孔雀东南飞》

4.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叹悲哀

5.讽刺政治黑暗、揭露权贵势要的骄奢、荒淫《相逢行》

6.其他内容:寓言诗《乌生》

汉乐府诗的艺术成就

1.写实精神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抒发了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鲜明的写实性。

2.长于叙事

A.精于剪裁。

B.善于铺叙。

C.详略得当。

D.对话生动。

3. 诗体创新。体裁以五言和杂言为主,句式比较灵活自由。

4.语言古直朴素,自然传神。

《古诗十九首》

它的名称、作者与时代最早见于萧统的《文选》,大约产生于东汉桓、灵之际,作者为东汉时期的一些中下层失意文人

思想内容:游子思妇万般情怀,伤时失志的苦闷感伤

艺术成就

?长于抒情,委婉含蓄、深沉曲折

?善于运用比兴和写景抒发感情

?语言浅近洗练,朴素自然

《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创作完全进入了成熟时期。

曹植

前期诗歌

1.歌唱他的理想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

2.反映战争和动乱,如《送应氏》

3.宴游赠答。如《公宴》

曹植后期的诗歌,内容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赠白马王彪》。

第二类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如《七哀》等

第三类是述志诗。如《杂诗2仆夫早严驾》。

第四类是游仙诗。如《仙人篇》》

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五言诗在他的手中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他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之称,最早见于曹丕的《典论2论文》,指的是这个时期七位负有盛名的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建安风骨的内涵

建安诗人真实地反映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的情感,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形成了慷慨悲凉、清新刚健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阮籍《咏怀诗》

主要内容: 1)表达内心的孤独、苦闷。强烈的生命孤独感

《咏怀诗》的核心内容,是带有哲理性的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并且集中于个人的内在意志与外部力量相冲突,生命从根本上

无法获得自由这样一个命题。

2)忧愤伤时。有的揭露政治黑暗,描绘世道衰败,有的揭露礼俗之士的丑恶。

3)表现了不甘碌碌无为,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4)遗世高蹈的情怀,借对神仙的追求来表现对黑暗现实的鄙弃和对理想自由生活的向往。

2.《咏怀诗》的艺术特色

《咏怀诗》在艺术上往往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的手法创造意象表达情意,形成含蓄蕴藉,隐约曲折的独特风格。

阮籍诗小结(影响):

首先,阮籍的咏怀诗体现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即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

其次,阮籍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

它摆脱了对乐府民歌的模仿,把深刻的哲理引入诗中,同时与一系列的艺术形象相结合,表现手法多用象征寓意,形成曲折幽隐的风格特点,使诗歌的内涵更为深厚。

第三,阮籍的咏怀诗首创了我国五古抒情组诗的体例。

嵇康

.嵇康诗歌创作《赠秀才入军》《幽愤诗》】

太康诗风

总的特点:繁缛。

内容上;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拟古模仿,远离现实。

形式上:词藻华丽注重俳偶描写细腻

左思《咏史》

主要内容: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

(1)抒发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如其一“弱冠弄柔翰”(2)揭露和抨击门阀制度,如其二“郁郁涧底松”

(3)表现傲岸与豪迈的个性,如其六“荆轲饮燕市”

3.《咏史》的艺术特色:名为咏史,实为抒怀

玄言诗:盛行于东晋,其特点是以玄理入诗,以诗为老庄哲学的说教和注解,缺少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价值不高,但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代表作家有孙绰、许询等。

陶渊明

诗歌内容:

一、田园诗

1.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2.写躬耕自资的生活。

3.写自己生活的穷困和农村经济的凋敝。

二、咏怀诗、咏史诗

三行役诗

四赠答诗

艺术成就:

1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

日常生活诗化:陶诗的一大特点也是他的一种开创,就是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陶渊明着重写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家常话写家常事,写得诗意盎然。质朴自然的田家语。不事雕饰的白描和写意率真的性格。朴素为美的审美观念

2.情、景、事、理的浑融。

在陶诗中,景物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往往寄托着情,很多时候也融会着理。情、景、理三者的融合统一。

陶诗不仅善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而且常常带着一种特有的理趣。

3.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陶渊明诗的语言洗尽铅华,以质朴自然的语言创造出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语言平易浅近,但极尽纯净之美,平中有奇,淡中有味,不加雕饰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形象,质朴平淡之中包含着高超的锤炼之功。

陶诗的特点在平、淡、枯、质,又在奇、美、腴、绮。

4.诗歌风格的多样化

平淡自然之中,又有隐曲和豪放。

陶渊明的影响

?首先是其人格境界。

陶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光明峻洁的人格和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后代文人,并且成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典范。

?其次是陶诗的艺术风格。

陶诗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艺术境地。

?再次,陶渊明的田园诗为中国诗歌创作领域开辟了新的境界,树立了山水田园诗的新的创作典范。

?其四、陶渊明的酒与菊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几乎成为陶渊明的象征。

?最后,陶渊明能深受后代文人士大夫的推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的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思想在他们身上有很深的烙印,所以陶渊明以自然为宗、以淡为美的美学思想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而回避现实的矛盾,委运顺化的人生态度又为历代文人士大夫提供了人生解脱的最佳方式,他们又与陶渊明的人生态度达到了契合。

永明体

又称新体诗。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新诗体。当时的音韵学家周颙发现并创立以平上去入制韵的四声说,沈约等人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的声、韵、

调的配合,提出了八病之说。永明体,即以讲究四声、避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其主要特征。其代表人物有谢朓、沈约等。永明体为唐代格律诗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宫体诗

宫体诗主要指梁陈时期以描绘女性体态与生活为重要内容、风格绮丽轻柔的宫廷诗。其代表作家有萧纲、徐陵、庾信等。

宫体诗的评价

其一,它对人体美的集中描绘与表现,拓展了审美对象的领域,对妇女形象、心理的刻画,不但对突破传统思想观念具有一定意义,而且对后代文学题材的创新有相当大的影响。

其二,它继永明体之后,使格律、对偶等诗歌形式更趋成熟,从而推进了由古体向近体的转变。

.庾信体

庾信将南朝诗文艺术技巧尤其是声律、用典、骈偶等,与北地刚健质朴的文风融为一体,将写实性和抒情性相结合,诗风清新遒劲,刚柔相济,文质彬彬。

庾信是南北朝的最后一位诗人,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他继往开来,初步融合南北诗风,为唐诗的繁荣作了必要的准备。

骈文

魏晋南北朝,我国文章由散文逐渐向骈文转变,骈文取代散文,成为“一代之文学”。

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形成于魏晋,成熟并兴盛于南北朝。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韵律的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

司马迁与史记

刚正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一代君权痛蚕室

千秋史笔溯龙门

司马迁的著述

《史记》《报任安书》《悲士不遇赋》

*《史记》的体例

以人系事

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

本纪,历代帝王或实际统治者的事迹。

世家,诸侯的传记。

列传,社会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物,及部分少数民族的历史。

表,谱列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

书,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各类典章制度的记载。

*《史记》的断限

《史记》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3000年间的历史。本纪

五帝本纪第一夏本纪第二殷本纪第三周本纪第四

秦本纪第五秦始皇本纪第六项羽本纪第七高祖本纪第八

吕太后本纪第九孝文本纪第十孝景本纪第十一孝武本纪第十二

礼书第一乐书第二律书第三历书第四

天官书第五封禅书第六河渠书第七平准书第八

*《史记》的创作宗旨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史记》的叙事艺术

一、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

二、《史记》人物传记的巧妙安排与叙事线索

1.传主的选择以尊重历史为依据,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2.以类相从。

三、《史记》的叙事善于揭示事件的因果关系

四、《史记》善于处理复杂的场面,显示出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

1.丰富多样的叙事方式

2.精彩的场面描写。

《史记》的写人艺术

1.取材广泛,人物众多。

2.历史人物具有共同的特征,体现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

3.许多历史人物个性鲜明,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史记》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1.善于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大事件,突出表现传主的主要性格。

2.闲笔写人。

选取小事件,表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

李斯叹鼠陈平宰肉张汤劾鼠

3. “互见法” 的运用。

4.通过典型的细节,精细刻划人物的个性

5.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

6.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表现多方面的性格特征

《史记》的风格特征

一、雄深雅健的基本风格

1《史记》的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

司马迁善于把笔下的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表现,在叙述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展示个人命运偶然性中所体现的历史必然性,以如椽巨笔勾勒出历史和人生的壮廓画面,点出其中蕴含的哲理。

2.激越高亢、慷慨悲壮的悲剧气氛

悲剧人物类型:

商鞅,陈涉;

齐桓公,项羽;

白起,韩信;

屈原,程婴;

申生,戚姬。

悲剧审美特征:

推崇建功立业的生命价值

讴歌不惧强权的反抗精神

对天道的怀疑和对现实的批判

对正义的赞美和对善良的同情。

3.《史记》富有传奇色彩

司马迁喜欢猎奇,把许多传说故事写入人物传记中,造成一种神秘感。

《史记》中的许多故事都疏离常规,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也富有传奇性。

司马迁为文疏荡多变,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传奇效果。

第五节《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史家之绝唱

史才史学史识史德:实录精神。

“无韵之《离骚》”

一、司马迁创作《史记》,表现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二、《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

三、《史记》渗透有深厚的人文精神。

四、《史记》的写作方法、语言艺术、文章风格等,都为后世散文家所效法、学习。《史记》对后世小说和戏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先秦文学 上古传说文学 神话基本特性: 1、神话都就是想象的或幻想的。 2、神话就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与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与说明。 3、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 我国神话系统 (一)创世神话《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二)自然灾害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三)战争神话皇帝大战蚩尤 神话主要特征: 1、无论就是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就是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围绕着人都生存这个主题。 2、神话中的人物都充满着昂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与英雄气概。 3、不论就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诗经》 《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1、婚恋诗 2、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3、政治讽喻诗 4、史诗及其她

《诗经》的文学成就: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四言诗的典范 4、章法结构(重章复沓)与语言特色(质朴畅达,词汇丰富,双声叠韵连绵词与叠字的大量运用) 先秦散文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就是《尚书》,它以记言为主。 《左传》的叙事艺术: 它就是春秋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 2、采用全知叙事视角 《左传》的写人艺术: 叙写历史时注重刻画人物,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 1、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2、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环境中营造 《左传》的辞令艺术“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史。约前1000年到前440年 《战国策》铺排纵姿的文学特色: 1、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2、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3、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饭粒小童鞋的心血呦~ 一、总绪论问题 中国文学演进的特点:1.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一、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二、朝代的不平衡。 三、地域的不平衡。2.其次,一些因素的互动作用对文学演进的影响。雅俗、文体之间的渗透、复 古与革新、文道的离合。 二、中国文学史分期 上古期:先秦、两汉中古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中叶近古期:嘉靖初期至五四运动爆发 三、上古神话 1、神话概念:“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注:人民的 幻想:神话思维。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后来的文学家有意识使用的塑造文学形象的方法:夸张、变形、拟人等。神话对于原始先民的意义是生存性的。) 2、神话分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注:会举例 说明) 3、中国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深重的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先民的反抗精神 4、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以已观物,以已感物、具体、形象、伴随强烈的情感体验、隐喻性、象征 性 四、《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 2、整理方式:献诗、采诗、删诗 3、《诗经》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释义:

风:“风”为音乐曲调。“国”为地区、地域。“国风”即地方音乐曲调。诗经有十五国风105篇。 雅: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大雅31篇,是西周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年,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大雅多为上层贵族之作。小雅74篇,西周晚期作品居多,也有东周作品。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还有地位卑微者。 颂:宗庙祭祀之乐。有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4、《诗经》内容:祭祖颂歌、农事诗、宴飨诗、怨刺诗、战争诗(武功诗、徭役诗、厌战诗)、婚姻爱 情诗 5、《诗经》艺术特点: (1)赋比兴(注:赋——铺陈直叙比——比方兴——触物兴词) (2)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3)重章叠韵:一唱三叹,旋律回环往复,抒情程度的加深和事件进度的加强。 (4)叠字·双声·叠韵:拟声、状物,富有表现力;增强诗歌的音乐美感。 (5)押韵方式:通常韵脚在句尾,隔句押韵,押偶句韵。 (6)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 6、《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立足现实,抒情言志:《诗经》开辟了我们诗歌的抒情传统。 (2)“风雅”精神:风,国风,雅,大小雅。“风雅”精神,简单说,就是文学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是后世优秀文学家的共同追求。 (3)比兴传统:《诗经》开创的中国古典诗歌的比兴传统,指诗歌形象思维的特点和有所寄托的艺术表现形式。 五、《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中国古代文学 大一(上)

中国古代文学(大一上) 一、填空题 1、神话的分类:自然神话、创世神话、英雄神话、传奇神话 2、《诗经》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3、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编年体史书。 4、东汉论说散文代表作家及代表作: 5、诸子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 二、选择题 诸子散文《论语》→《淮南子》中的成语,如“三人成虎”出自《战国策》。 三、名词解释 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仁”是论语这部书的思想核心。 2、楚辞:1、是指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以屈原为代表的带有浓郁楚国文化色彩的不同于《诗三百》的新诗体。2、是一部总集的名称 P130 3、《淮南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孟子》:《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四、简答题 五、论述题(举例说明) 1、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比即比喻,兴即起兴(联想),赋即铺陈直叙。P49 2、《左传》散文艺术成就: ?善于叙事。在叙事的丰富性、生动性方面,比较《春秋》有长足进步。它的情节往 往富于戏剧性。如《郑伯克段于鄢》、《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 ?善于写战争。如《城濮之战》 ?善于在变化中刻划人物性格。《晋公子重耳出亡》 ?善于纪述人物之间的辞令之美。《烛之武退秦师》 ?语言简练生动,富有文采,并常常借用歌谣谚语,对情节进行暗示、评价。对于后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仅供参考)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仅供参考) 1《诗经》分类研究(情诗、思妇诗、离别诗等) 5 亡国之音哀以思——论李煜词 6 柳永词的雅和俗 9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10 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 11 论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12 论黄庭坚的瘦硬诗风 14 《水浒传》主题辨析 19 从李贺诗看其“鬼才”之名 20 简论李商隐的咏史诗 21 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艺术特色 24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5 豪放大师苏轼的婉约词 28 《三言》中爱情作品的反封建倾向 29 《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试论 30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女性悲剧 32 论《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的艺术经验 33 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 34 论《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 35 论《牡丹亭》的杜丽娘形象 36 论“三言二拍”表现的市民生活特色 37 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 38 论《桃花扇》的结构艺术 40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43 论苏轼的散文特色 45 从林逋的咏梅诗到姜夔咏梅诗 46 辛弃疾词与南宋理学的关系 47 论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 48 论《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 49 论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 51 《史记》人物传记所体现审美情趣 55 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 60 魏晋南北朝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61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 65 《窦娥冤》的悲剧特征 67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72 传奇戏的文人化问题 74 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的变化及意义 76 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78 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79 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80 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整理

填空: 1.诗经是西周至春秋的诗歌总集。 2.现今所见《诗经》共305篇 3.诗经的流传:(三家诗)汉代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生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古文学派毛亨传的《毛诗》,流传至今的为《毛诗》。 4.《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5.西周前期的作品最值得重视的是五篇歌咏周族始祖和先公先王的诗:《大雅》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6.《国语》以记言为主。 7.《孟子》为语录体散文。其文学成分表现在叙事和抒情两个方面。 8.《赋篇》的作者是荀子. 宋玉有《九辩》一篇 9.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 10.九歌的篇目和祭祀的对象:《东皇太一》(天神)、《云中君》(云神)、《湘君》、《湘夫人》(湘水之神)、《东君》(日神)、《大司命》(掌管寿命的神)、《少司命》(掌握子嗣的神)、《河伯》(河神)、《山鬼》(山中之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和《礼魂》(送神总曲)。 11.五四运动以后的研究者常称这些西周以前的诗为周族的史诗. 12.《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统称“春秋三传” 13.汉代文学领域得到了大规模拓展,最引人注目的是赋。赋分为抒情小赋和体物大赋两类 14.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15.汉代文学在诗歌上的进展最重要的是五言诗的兴起和叙事诗的产生、发展 16.现存汉代最早的抒情赋是贾谊的《吊屈原赋》 17.汉武帝的《秋风辞》是第一篇中国文学史上抒写人生的本然情绪 18.枚乘《七发》大赋的开始 19.西汉中期的体物大赋作家除了司马相如外,最值得注意的是王褒。他的《洞箫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专写音乐的作品 20.贾谊最著名的是《过秦论》和《论治安策》 21.晁乘的政论文《论贵粟疏》 2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到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总共一百三十篇。本纪是全书的大纲。指导思想是黄老思想《史记》的写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一) 一、填空(15分) 1.秦代唯一的作家是,今所传秦代民间歌谣仅首。 2.司马迁的现存作品,除《史记》外,还有《》、《》这两个单篇。《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语)的伟大著作,所以历来为人们所推重。 3.从西汉后期到东汉中期,汉赋的创作进入了时期,代表作家是、。 4.建安“七子”的名称来源于《》,被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 5.在南北朝诗人中,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推动七言诗体发展的是,集六朝之大成的是。 6.南北朝时期的散文代表作,有北魏的《水经注》和北齐杨衒之的《》。 二、解释加点的词(15分) 1.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大钧 ..播物兮,坱圠无垠.。 3.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4.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5.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7.薄.霄槐云浮,栖川怍.渊沉。 8.暧暧 ..远人村,依依 ..墟里烟。 三、默写(10分): 1.《短歌行》(对酒当歌): 2.《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 四、简述题(20分) 1.概述乐府的多重涵义。

2.“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赠白马王彪》)四句,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感情?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3.略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类型,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五、论述题(40分): 1.以《李将军列传》和《苏武传》为例,谈谈《史记》和《汉书》人物塑造的共同特色。 2.根据你对魏晋南北朝诗歌史的了解,试对这一时期文人诗歌创作的特点作一综述。

古代文学 整理

元代 元杂剧体例: 通常分为四折一楔子,合为一本。 元杂剧分类: 1、爱情婚姻剧 四大爱情剧: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大胆的女子与畏怯的男子 大团圆的结局:现实的穷愁潦倒、遭世人鄙薄与白日梦的慰藉 2、公案剧 关汉卿《窦娥冤》《鲁斋郎》、无名氏《陈州粜米》、李潜夫《灰栏记》、孟汉卿《魔合罗》。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双线交错(1:一老夫人为一方,代表秩序礼教,压抑人性,张生莺莺红娘为一方,讲求婚恋自由,反抗礼教;2:红娘、莺莺、张生之间的矛盾,由种种顾忌、矛盾、猜疑以及莺莺作为小姐特有的性格造成的矛盾)冲突迭起,情节起伏跌宕不落窠臼。 在作品中出现了多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在人物思想感情的刻画方面比较细腻深入。 《西厢记》杂剧的语言往往既符合人物性格,又适合舞台演出,在戏剧性和性格化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西厢记》杂剧的语言构成,以当时的民间口语为主体,适量而自然地熔化前人诗词文赋中的语句,形成通晓流畅与秀丽华美相统一的艺术风格。 西厢记的人物形象: 明代 话本小说: 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宋代的讲史话本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等。这些话本以正史为主要依据,但也采入一些传说、异闻等,同时也不免虚构,以增强吸引力。它们的情节往往较曲折,篇幅较长。元明清的历史小说正是由此演变而成的。 鲁迅认为:“说话之事,虽在说话人各运匠心,随时生发,而仍有底本以作凭依,是为‘话本’。”

古代文学史(大一下)

第一卷:第二编:秦汉文学 第一章 《吕氏春秋》,吕不韦众门客集体编成,《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有严密体系:十二纪,每纪5篇;八览,每览8篇;六论,每论6篇,再加一篇序文。其中篇幅风格不一,但仍可以称得上优秀文学散文,且创作了丰富寓言。 李斯代表作:《谏逐客书》 始皇统一中国后多次巡游各地刻石表功,现存刻石文7篇,多出息李,以四字为句的韵文写成。除琅琊台刻石文为两句一韵外其余论三句一韵,文辞整饬简洁,是秦文学独创。 总体看秦刻石文均气魄雄伟,文字典雅,以浑朴为体,各篇又各具特色。其体制上承西周雅,颂及秦统一前的《石鼓文》,又有变化创新。李斯很大程度改变了颂赞体作品雍容华贵的风格而贯以法家辞气。秦刻石文堪称碑铭之祖,汉魏碑铭莫不被其遗则。 贾谊政论文分类:《汉书·艺文志》载贾谊散文共58篇,收录于《新书》,大体可分三类:专题政论文如《过秦论》;就具体问题所写的疏牍文如《陈政事疏》,还有一些是杂论。 贾谊代表作有《论积贮疏》等。 晁错代表作《论贵粟疏》,文章中心是阐述重农贵粟,强本抑末的主张。立论精辟而切于实际,文风简洁明快,但略失文采。 《淮南子》,淮南王刘安招致门客编成。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刘向:《列女传》,西汉后期叙事散文集 刘向《列仙传》,话仙集。 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书信体散文: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司马迁《报任安书》,枚乘《谏吴王书》,杨恽《报孙会宗书》等。 第二章: 辞赋分类:汉代有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之分,分别代表汉赋不同发展阶段的主流形式。汉初以骚体赋为主,代表作家贾谊,作品《吊屈原赋》,《鹏鸟赋》等。 淮南小山《招隐士》是淮南文学群体中仅存一篇辞赋,也是两汉骚体赋中极富意境的一篇。司马相如不仅是大赋名家也是骚体赋高手代表作有《大人赋》,《长门赋》等。 枚乘《七发》,现存第一篇形式完整大赋,标志汉大赋体制的形成。 汉大赋形制:鸿篇巨制,主客问答,词藻繁复,运用逐步盘升,移步换形和铺夸手法,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艺术特色:一:按时空顺序和以类相缀兼用的铺陈方式。二: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和夸张笔法的融通。三:句法多变灵活,句式长短不一。 扬雄“四大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甘泉赋》艺术成就最高。《蜀都赋》作于扬雄居蜀期间,为后世京都大赋之先声。 王褒《洞箫赋》,继前人咏物赋之传统,同时又多超越和创新。对枚乘《七发》有关乐器的描写有所继承,是汉代独立成篇的乐器赋的奠基之作。 第三章: 《史记》的叙事艺术:一: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突破以往历史散文局限,较全面反映社会生活总体风貌;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尊重历史的同时又兼顾内在联系·三:对宏达场面和复杂事情的驾驭游刃有余,条理清晰。思:叙事生动曲折,富于故事性。叙事成就:第一次系统整理了春秋以前以至远古的上古史;第一次系统整理了战国至期末历史;整理秦末至刘邦建国以来的当代史 《史记》文学性重要构成部分: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宏阔画面和

古代文学问答题整理

1.诗经的艺术成就包括在哪些方面? ①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实政治的创造倾向,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开端。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②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它们增添了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和韵味。 ③借景言情的抒情方式。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与景相互交融,融为一体 ④齐中富于变化的语言特色。四言和杂言,句式灵活多变;重章叠唱;叠字,叠句,双声叠韵;押韵。 2. 谈谈《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赋、比、兴是《诗经》最基本、最成熟的表现手法。赋,在表达方式上是兼有叙事、描写、抒情和议论的。赋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 比就是比喻。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传神,表达的情感也更加含蓄蕴藉。 兴,就是先描写其他物象,以引出对抒情对象的描写。 对后世的影响: ①赋,比,兴成为后世诗文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并影响后代一些文体的形成。赋的直叙和白描写法,在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白居易诗《卖炭翁》中得到继承发展。 ②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富于联想与想象。由此形成以抒情为主的

美学特征,为中国诗歌以抒情诗为主体的特色开辟了先路。屈原《离骚》系统化运用比兴,是对《诗经》比兴方法的发展 ③从《诗经》起始的赋,比,兴,已成为我国诗歌的一种基本表现手法,侧面体现了中国文学的民族特色。 3. 先秦历史散文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过的三个时期是什么? ①第一个时期——《尚书》 ②第二个时期——《春秋》、《国语》、《左传》 ③第三个时期——《战国策》 4. 《左传》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①.《左传》作为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作品,其叙事艺术水平有了显著的发展。 ②.左传》善于描述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历史事件,运用白描的手法叙述事件的始末由来 ③.《左传》善于描写战争 ⑴,把战争放到整个社会与历史环境的大背景中加以审视。 ⑵注意通过战争刻画人物,表现细节 ⑶写战争有大场面的概述,也有小细节的补充 ⑷战争叙事毫无雷同,一一出新,令人惊叹不已。 ④《左传》的人物刻画相当成功。 ⑴通过典型事件再现历史人物的形象,真实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及其发展变化。 ⑵善于突出人物同周围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使人物形象变得鲜明

中国古代文学史 大一上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复习 绪论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中国古代史、文学家文学早已注意到文学的发展与变迁 一、史家记述: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屈原、贾谊立传,涉及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辞赋家,文学发展过程初步描述。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史记》前史官之文发展过程追述; 齐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南朝宋以前诗歌发展历程,关于诗歌史比较详细论述。(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文学发展线索。 二、目录学著作: 斑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诗赋略论》对诗赋发展有初步的描述。 此后,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大都继承《汉书?艺文志》传统,在著录书目的同时考辨源流。(清)幻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算是这类书中的集大成者。 三、在诗文评方面: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以下20篇论及文体形成过程,《时序》等篇也有关于文学发展论述。 (梁)钟嵘的《诗品序》,文学发展详细论述。 郑玄《诗谱序》追述诗歌起源,历数周文、武、成王以至懿、夷、厉、幽王时政治变迁与诗歌关系,政治角度对诗歌发展描述。 (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体流变角度,论述文学发展 《全唐诗》为唐代诗人作简介,可看到唐代诗歌发展线索。 包括文学总集或选集的作家小传、序跋、题记 20世纪初出现,林传甲京师大学堂编写讲义《中国文学史》为滥觞。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卷、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分别代表了20年代、30年代、四五十年代、60年代文学史著作所能达到的成就。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分体文学史最早、最有影响著作。 中国文学的演进 影响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 (一)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1、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不同。 2、朝代的不平衡。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3、地域的不平衡。一是不同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二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二)相反相成的因素。 俗与雅之间相互的影响、转变和推动,(民歌——孔子整理—“国风”;长江中下游市井民歌——文人—梁陈宫体诗)

《古代文学》常识整理

《古代文学》常识整理 ◆秦代文学 一、秦代文学仅有三种样式:散文、刻石之文、诏书奏议 1、完成于公元前239年,由吕不韦门客集体著作的《吕氏春秋》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2、秦代文学唯一的作家是李斯,其代表作为《谏逐客书》 3、现在传世的秦代刻石之文共有8篇,其中6篇在《史记*始皇本记》中 总的来说,秦代文学没有什么成就。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秦氏不文”。 二、1、《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 编撰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在公元前239写成。此书内容驳杂,兼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司马迁称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其文章常常以语言故事为譬喻,例如《荡兵》《顺说》《察今》等篇都有这样的特色。 2、《吕氏春秋》的十二纪是全书的大旨所在,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分为《春纪》、《夏纪》、 《秋纪》、《冬纪》。每纪都是5篇,共60篇。。《春纪》主要讨论养生之道,《夏纪》论述教学道理及音乐理论,《秋纪》主要讨论军事问题,《冬纪》主要讨论人的品质问题; 八览,现在63篇,显然脱去一篇,内容从开天辟地说起,一直说到做人务本之道、治国之道以及如何认识、分辨事物、如何用民、为君等。六论,共36篇,杂论各家学说。 三、秦石刻文是我国最古的碑文,对后世碑志文有很深影响;内容为歌颂秦王功德,形式则 是模仿雅颂,都是四言韵文,但多以三句为一韵。 四、秦时民间有歌谣流传。《汉书*贾捐之传》有“长城之歌,至今未绝”的话。今之所传, 仅有一首,见于晋杨泉《物理论》。 ◆汉代文学 汉代文学的样式主要有:赋、散文、诗歌和楚辞。其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汉高祖——汉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多种问题主要沿袭战国文学的余风,同时又有新的因素萌芽:辞赋,政论。这时期主要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和辞赋发展上。 第二,汉武帝——汉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时期。主要文学样式有:新体赋、史传文学、政论散文和乐府。 第三,汉元帝——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兴期。主要文学样式有:辞赋、传记文学及代有科学因素的政论文。 第四,东汉安帝——汉灵帝,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主要文学样式有:抒情短赋,五言古诗。 一、赋与政论散文 (一)汉赋的概念:赋是战国末年兴起的一种文体,它有如诗歌,讲求声韵和谐与形式的整伤;又如散文,句型自由,无格律的严格限制;它既能是书面文学,又能 诉诸口诵;它既能状物叙事,又宜于抒情说理。兼具诗歌和散文的表现功 能,是两者间综合性文体。赋是汉代流行的文体,两汉认识以赋为其体物 写志的最重要方式。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 在于“铺采擒丈”;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二)汉赋的发展流程 1、第一时期自汉高祖初年至武帝初年——骚体赋时期。这一时期的辞赋,主要仍是继承《楚辞》的传统,以骚体句式写成,模仿《楚辞》。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 01、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5)唐代时期:诗 (6)宋代时期:词 (7)元代时期:曲 (8)明清时期:小说, 02、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A、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C、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0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起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4)《诗经》的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04、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得伸展抱负的愤懑。 名篇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3)《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 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 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 (4)我国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二者又代表了文学。, 05、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大一下学期古代文学笔记

第四节汉大赋 汉大赋(散体赋、新体赋) 时代:汉武帝初年——东汉中叶 1.内容:主要歌颂国势、国威,表现王侯生活。末尾稍作讽喻劝诫,即所谓“劝百讽一”,以体物为主。 2.形式:篇幅长,规模大,句式参差(以三、四、六言为主)、韵散行间(首尾用散,篇中入韵),多用主客问答形式。“兮”字基本不用,多用“若乃”“尔乃”“于是”转接递进连接成文。行文铺张扬厉,语言堆砌、华丽。 3.代表作: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班固《两都赋》 Ⅰ《七发》枚乘 一、内容:以七件事启发太子。辞赋假设太子有疾,吴客往,以七事问之①欣赏音乐②品尝饮食③驰遂争胜④游乐遣兴⑥观涛⑦妙言要道 开篇以楚太子有病,吴客来探病为开端(1-2段主客问答) “四患”的陈述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蹷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用自然的壮美来开拓太子的心胸,升华他的灵魂 二、七事 第一件事:用欣赏音乐来启发太子(第3段) 1.首先写制琴材料(龙门之桐……) 2.次写制琴“于是背秋涉冬,使琴挚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弦,孤子之钩以为隐,九寡之珥以为约。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歌曰:‘麦秀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绝区兮临回溪。” 3.再写操琴,并以歌和之。“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歌曰:‘麦秀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绝区兮临回溪。” 4.最后是对音乐效果的渲染(飞鸟闻之……) 枚乘的音乐观①功利的社会音乐观②尚悲的音乐审美观③极致的艺术美学追求 第二件事:用珍美的饮食来启发太子(第4段) 第三件事:驰车赌赛的竞技活动(第5段) 第四件事:游观(第6段) 第五件事:盛大规模、威武雄壮的田猎活动。太子受鼓舞,他虽不能参加,但疾已有起色。(第7-9段) 第六件事:广陵观涛(两节)(第10-11段) 第七件事:妙言要道(第12段) 三、主题内容

唐宋古代文学整理

古代文学(唐宋)整理 一、名词解释 1、中兴四大家:是进入南宋以后,在现实的灾难动荡和江西诗派诗人主观求变的爱国主义诗歌创作潮流中,出现的取得重大创作成就的四大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他们摆脱了江西诗派的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色和个性特色,影响很大。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 2、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在初、盛唐之交,四人齐名,他们又都是江浙一带人,这一带在古代也叫吴中,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士”。诗作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四士”性格狂放,诗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往往透露出一些新的气息、新的情趣,体现了唐诗从初唐到盛唐过渡的特色。 3、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4、易安体: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5、江湖诗派:南宋后期由江湖游士组成的一个松散的作家群,因刊印《江湖集》而得名,他们投谒交游,人品和诗风都比较复杂,风格较为多样,内容反应底层生活,代表人物有刘克庄、戴复古等。 6、沈宋:初唐时期两位宫廷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的合称,与“四友”先后,闻名于武周、中宗之时,因其声望相当,故世称“沈宋”。两人诗歌多是宫廷应制之作,主要成就是对声律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把四声分为平仄,在几代诗人取得的经验之上,他们完成了律诗定型化的任务,使“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律诗创作规范化,从此,古体诗和近体诗有了明显的区分。 7、元白诗派:中唐贞元、元和时期与韩孟诗派同时崛起于诗坛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作家有: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李绅等,元白成就最高,故名曰“元白诗派”。用新乐府进行创作,浅近通俗是其主要特征,与“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相对,对晚唐和宋初诗风影响较大。 8、韩孟诗派:中唐贞元、元和时期与元白诗派同时崛起于诗坛的一个诗歌流派。亦称“奇险诗派”,即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歌流派重要诗人还有李贺、卢仝,刘义,马异等,韩、孟成就最高,故名曰“韩孟诗派”。奇险怪异是韩孟诗派的审美倾向和艺术追求,并因此形成了共同诗风,“不平则鸣”说和“笔补造化”说是其理论主张,锐意创新是其艺术价值追求。 9、四灵诗派(永嘉诗派):指南宋后期永嘉(温州)地区徐照(灵晖)、徐玑(灵渊)、赵师秀(灵秀)、翁卷(灵舒)四人,因其字中均有“灵”字,故而得名。他们以贾岛,姚合为宗,诗境清幽,诗风枯淡。 10、江西诗派:得名起于宋徽宗时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吕本中把黄庭坚、陈师道等25位诗人列为一个宗派,又因其中11人皆为江西人,故名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最大的诗派,最能代表宋诗的典型风格.以黄庭坚创作理论为中心,理论宗旨为“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以学问为诗”。有“一祖三宗”说,即杜甫为江西诗派之祖,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11、花间词派:因为五代时期,西蜀赵崇祚辑录了温庭筠和韦庄等人的词作,编辑了《花间集》而得名。他们奉温庭筠为“鼻祖”,极力推崇、仿效。其词的内容主要写男女离别相思之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 1.概述先秦文学的发展历程。 2.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历程。 3.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二章神话 1.举例叙述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 2.结合具体作品,试论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特征。 3.结合《鲧禹治水》、《女娲补天》,谈谈上古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4.名词解释:神话。 第三章《诗经》 1.《诗经》的集结与成书的大致情况如何? 2.《诗经》是如何分类与编排的? 3.汉代的传《诗》的情况如何? 4.《诗经》的思想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5.结合作品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6.举例论述、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7.《诗经》的语言和形式特点有哪些? 8.从《大雅·生民》、《王风·黍离》、《秦风·蒹葭》、《卫风·氓》、《豳风·七月》、《小雅·采微》、《王风·君子于役》中,选择两篇进行赏析。 9.名词解释:《诗经》、“诗之六义”、赋比兴、风雅颂、三家诗、毛诗、毛诗序。 第四章历史散文 1.简述《尚书》的文学价值。 2.简述《春秋》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3.简述《左传》的基本思想。 4.试论《左传》的主要文学成就。 5.举例论述《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6.选择《左传》中《晋公子重耳之亡》,或《晋楚城濮之战》进行分析。 7.《国语》的主要艺术特点有哪些? 8.简析《国语·邵公谏弭谤》的艺术特点。 9.举例论述《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0.选择《战国策》中《苏秦始将连横》或《冯谖客孟尝君》进行分析。 11.名词解释:《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第五章诸子散文 l.谈谈你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2.简论《论语》的艺术特点 3.简述《墨子》文章的基本特点。 4.什么是“三表法”?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B)(1)》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二 汉代文学 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汉代的论说文主要分哲理和政论两大类。 2.汉代诗坛最重要的诗歌是汉代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 3.贾谊的政论文,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汉初政论文的最高成就,他的代表作是《过秦论》和《积贮疏》。 4.汉赋从其思想内容和其艺术形式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汉大赋予,另一类是汉小赋(抒情赋) 。 5.标志汉大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是枚乘的《七发》,此后主客问答成了大赋一种固定的结构形式。 6、《上林赋》和《子虚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具有开拓意义和典范作用的成果。 7.班固的《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而张衡的《二京赋》以规模宏大被称为京都赋之极轨,推动了以京都、都会为题材的文学创作的发展。 8.汉代两位最伟大的历史散文作家分别是西汉的司马迁和东汉的班固。 9.张衡的《归田赋》是魏晋时期流行的“抒情小赋”的先驱。 10.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 11.“乐府”原是古代官司府音乐机关的名称,始创于秦代,在汉武帝时期发展成一个庞大官署。 12.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汉乐府民歌多收入其中的“相和歌辞”、“鼓吹歌辞”和“杂歌谣辞”三类中。 13.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1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15.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萧统的《昭明文选》。

古代文学知识整理

古代文学知识整理 【一】 ·古代文学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左传》 ·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司马迁)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班固) ·第一部大型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主编) ·第一部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 ·第一部长篇抒情诗:《离骚》 ·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著作:《文心雕龙》(梁刘勰) ·第一部系统的诗歌批评著作:《诗品》(齐梁钟嵘) ·第一部文章总集:《文选》(梁昭明太子萧统) ·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水经》 ·第一个田园诗人:陶渊明(东晋) ·第一个山水诗人:谢灵运(南朝宋) ·我国古代诗人中,诗歌创作数量第一的是:陆游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周树人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的《狂人日记》 ·我国新诗第一部优秀的诗集是:《女神》(郭沫若)

【二】 ·先秦散文可一分为二:①历史散文②诸子散文 ·风骚并重,双璧齐辉:《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 ·两汉两大史学家:西汉司马迁,东汉班固 ·唐朝的两大文学运动: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 ·宋词的两大风格、两大代表:婉约派豪放派 ·两李两杜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 ·《春秋》三传:《谷梁传》、《公羊传》、《左传》 ·“三曹”、“三苏”:曹操、曹丕、曹植、曹丕;苏洵、苏轼、苏辙 ·杜甫的代表作品“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冯梦龙的“三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 ·清朝散文大派“桐城派”的三个代表人物:方苞、姚鼐、刘大櫆 ·三坟五典:古书名。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为“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的书为“五典”。 ·三代:夏、商、周 ·三王:伏羲、遂人、神农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古代文学史一测验1 1.单选题 1.1 以下作品包含在《九歌》中的有 a《哀郢》 b《河伯》 c《抽思》 d《怀沙》 1.2《大雅》中的五篇史诗是反映哪代人的历史的 a夏人 b商人 c周人 d秦人 1.3 《左传》写人主要表现在 a性格化人物明显多于类型化人物 b是史传文学人物塑造成熟的标志 c把人物置入矛盾冲突的环境中塑造 d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理 1.4荀子是先秦最后一位 a阴阳家大师 b兵家大师 c法家大师9 d儒家大师 1.5李益写得最多最好的诗为 a边塞诗 b山水诗 c田园诗 d唱和诗 1.6下列作品中,属于王符《潜夫论》的是 a《谏营昌陵疏》 b《艺增篇》 c《抑谶重赏疏》 d《实贡篇》 1.7东汉《北征赋》的作者是 a赵壹 b班固 c张衡 d班彪 1.8杜牧诗歌中最受推崇的诗体是 a五言古诗 b七言律诗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1.9下列作品中属于女诗人蔡琰创作的是 a《娇女诗》 b《艳歌行》 c《悲愤诗》 d《美女篇》 1.10 汉书》不同于《史记》的体例特点是 a取消“列传” b保留“书” c不设“世家” d保留“表” 1.11《诗经》中的赋、比、兴与风、雅、颂原本合称a六艺 b六能 c六体 d六诗 1.12《小雅·十月之交》属于 a婚恋诗 b史诗 c农事诗 d政治讽喻诗 1.13《诗经》收录的诗歌的时限 a夏商周 b春秋至战国 c西周晚期至战国初期 d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1.14汉代传授《诗经》的曾有四家,而后来独行于世的只有 a鲁诗 b齐诗 c韩诗 d毛诗 1.15对于韩非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末燕国公子 b韩非死于韩国狱中 c著有《五蠹》、《孤愤》 d与荀卿俱事李斯为师 1.16以下表述符合《国语》一书是 a《国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b《国语》以记事为主 c《国语》完整系统地叙述历史事件 d《国语》作者相传是左丘明 1.17谢灵运诗歌追求的是 a清水芙蓉之美 b典丽华赡之美 c热烈明畅之美 d刚健雄放之美 1.18以下对《诗经》抒情性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的作品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叙事诗占多数。 b《诗经》抒发情感的方式是较为含蓄的。 c象征化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形成了《诗经》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d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真挚感情。 1.19 《郑风·将仲子》属于《诗经》婚恋诗中的哪类诗 a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 b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 c描写夫妻间真挚情爱 d弃妇诗 1.20韦应物后期诗歌的风格是 a沉郁顿挫 b闲淡简远 c刚健明朗 d雄奇奔放 1.21《庄子》中所谓“卮言”指的是 a名人的话 b奇幻谲诡的故事

古代文学问题整理

古代文学 第一章 上古神话 简答: 1神话含义种种(性质)。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含义: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区别: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而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原则。 △2上古神话的起源 :A产生的前提.B产生的原因 神话的产生,首先与远古时代生产力和认识水平低下有关。先民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世界和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及变化,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只能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其次,与上古先民解释自然、抗争自然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强烈渴望有关。这种渴望,促使先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及问题进行思考,并力图对它们作出自己的解释与描述。再次,与先民们的原始宇宙观和原始思维有关。原始先民相信万物有灵,其思维也以此为核心内容,以人与自然互渗为原则,以直观感性、充满情感和富于想象力为特点。因而在神话中,一切自然现象和某些社会存在都被看成是有生命的,赋予以人的特点和超自然的能力。 △3我国神话保存的情况如何?(保存上古神话的主要文献资料。流传甚少的原因。) 我国神话没有得到完整系统的记录和保存,只剩下零碎的很少一部分。现一般所说的神话主要指唐宋以前汉族经籍所记载的古代神话。这些典籍主要有《诗经》、《庄子》、《韩非子》、《山海经》、《楚辞》、《吕氏春秋》、《淮南子》、《风俗通义》、《三五历记》、《列子》等。其中,以《山海经》、《楚辞》和《淮南子》保存的神话较多,尤以《山海经》最多,而且接近上古神话的原貌。 我国神话之所以流传下来很少、很零碎,原因大体有三:一是我国文字繁难,记录不便;二是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崇尚实用,罢黜玄想,不语怪力乱神和远古的荒唐之说;三是由于神话演变过程中的历史化、文学化和仙化等因素。根本原因:神话与周代以来理性文化的主流相抵牾。 △4《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 在所有保存神话的古籍中,《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最高,是我国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神话的一座宝库。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神话学价值。 *△5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1、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2、具体、形象的思维 3、情感体验 4、隐喻和象征 △6神话的演化:寓言化,历史化,仙化 7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1、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2、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3、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8神话作为浪漫主义文学最初源头。神话作为原型的意义。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 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为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极大地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二. 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影响了南北朝志怪小说、唐传奇等,开启了浪漫主义的最初源头。 论述: *△ 1我国上古神话的类型和内容(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现存我国神话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探索天地创始、万物生成和人类起源奥秘的开辟神话,最有代表性的是盘古、女娲神话。二是以风、雷、鸟、兽、草、木等为描述对象的自然神话,反映了先民敬畏和征服自然的心态,如“雷神”、“海神”、“水伯”等,最有名的是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三是英雄神话,表现了先民主体意识的初步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