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校本教材(七年级)
- 格式:doc
- 大小:3.71 MB
- 文档页数:39
初中文明礼仪校本课程乘客部分
乘客部分的初中文明礼仪校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乘车前的准备:教导学生按时前往车站或者车辆乘坐的地点,了解乘车的具体线路和时间表,避免错过车辆或者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2. 排队上车:教导学生在乘车点进行有序排队,遵守先来后到的原则,不插队或者蛮横地挤上车辆。
3. 让座礼仪:教导学生要有礼貌和关心的态度,主动为有需要的人让座,特别是为老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让座。
4. 安静乘车:教导学生在车上应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播放音乐、视频等嘈杂声音,尊重他人的安静休息环境。
5. 协助排解矛盾:教导学生在乘车过程中,如果遇到矛盾或者争执的情况,要冷静并主动劝阻和协助化解,避免纠纷升级。
6. 保持车辆整洁:教导学生在乘车过程中,不乱丢垃圾,不随意涂写或者损坏车辆内部设施,并遵守车辆内的禁烟规定。
7. 下车礼仪:教导学生在到达目的地时,要有秩序地下车,不挤、不拥,不堵塞出口,以确保车辆通行。
通过这些乘客部分的文明礼仪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公共交通
素养,培养他们的公德心和责任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到文明出行中。
文明礼仪校本教材第一册尊敬的读者: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礼仪,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与价值观,我们特别编写了《文明礼仪校本教材第一册》。
本教材旨在通过全面系统地介绍和讲解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念,培养优秀的文明礼仪素养。
第一章概论1. 文明礼仪的定义与意义1.1 文明礼仪的含义1.2 文明礼仪的重要性2. 文明礼仪的特点与形式2.1 传统文明礼仪的特点2.2 现代文明礼仪的形式第二章尊重他人1. 礼貌与尊重1.1 尊重的意义与价值1.2 如何做到真诚尊重他人2. 人际交往的礼仪规范2.1 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2.2 社交场合的注意事项第三章文明用语1. 用语的规范与注意1.1 正确的称谓与问候1.2 文明用语的常见错误2. 网络用语的礼仪2.1 网络交流的礼仪准则2.2 预防网络暴力与谣言传播第四章美德培养1. 诚信与守信1.1 诚实守信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诚信守信的策略2. 勤奋与毅力2.1 勤奋的价值与作用2.2 培养学生勤奋毅力的方法第五章社会礼仪1. 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1.1 交通出行的礼仪1.2 公共场所的行为准则2. 尊敬与关爱他人2.1 社会公德与道德修养2.2 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第六章学校礼仪1. 学校生活中的礼仪要求1.1 教室礼仪的基本规定1.2 校园文明秩序的细节关怀2. 健康与卫生礼仪2.1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2.2 学校卫生礼仪的培养亲爱的读者,本教材内容全面,系统地涵盖了文明礼仪的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和运用本教材的知识与技巧,相信你将会在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感谢您对本教材的支持与关注,希望通过共同努力,我们能够共同推动社会文明礼仪的发展,为社会的和谐进步贡献我们的力量。
祝福您学习愉快、取得佳绩!此致敬礼。
文明礼仪校本教案一、教案简介二、第一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1. 教学目标了解文明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
2. 教学重点文明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3.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
4.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PPT。
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事例,引发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思考。
(2)新课导入:介绍文明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践行文明礼仪。
(5)总结:强调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做到文明礼仪。
6. 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反应,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三、第二章:基本的文明礼仪1.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如问候、道歉、感谢等。
2. 教学重点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
3.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运用文明礼仪知识。
4.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PPT、情景剧道具。
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文明礼仪事例,引发学生对基本文明礼仪的思考。
(2)新课导入:介绍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
(3)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展示基本文明礼仪的应用。
(4)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文明礼仪知识。
(5)总结:强调基本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正确运用。
6. 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反应,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四、第三章:校园文明礼仪1. 教学目标2. 教学重点校园文明礼仪知识。
3. 教学难点如何在学校中践行文明礼仪。
4.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PPT、校园文明礼仪事例。
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校园文明礼仪事例,引发学生对校园文明礼仪的思考。
(2)新课导入:介绍校园文明礼仪知识。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校园不文明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校园中践行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教育校本教案第一章:文明礼仪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文明礼仪素养,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
二、教学内容1. 文明礼仪的定义与内涵2. 文明礼仪的重要性3. 文明礼仪的基本原则与表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明礼仪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明礼仪。
2. 讲解:详细讲解文明礼仪的定义、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明礼仪。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1. 编写一个关于文明礼仪的小故事。
2. 制定一个个人文明礼仪行动计划,为期一个月。
第二章:校园文明礼仪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在校期间遵守校园文明礼仪,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二、教学内容1. 校园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2. 校园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3. 校园文明礼仪的实际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校园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实际应用。
2. 角色扮演法:模拟校园场景,让学生参与表演,增强实践体验。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校园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校园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实际应用。
3. 角色扮演:模拟校园场景,让学生参与表演,锻炼实践能力。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校期间如何遵守校园文明礼仪。
五、课后作业1. 列出自己在校园中能够做到的文明礼仪行为。
2. 写一篇关于校园文明礼仪的倡议书。
第三章:家庭文明礼仪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在家中遵守家庭文明礼仪,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二、教学内容1. 家庭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2. 家庭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3. 家庭文明礼仪的实际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实际应用。
第一课《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活动设计活动目标使学生理解道德的含义和分类,了解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了解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并通过道德学习自觉转化为个人的道德实践。
活动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搜索或查阅报刊,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现实事例。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3.课前告知学生,本次课由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游戏比赛等活动也要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
活动时数2课时。
活动设计一、导入1、展示图片:孔子画像。
2、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给学生开设了礼、乐、射、御、书、数等课程,他却说不希望学生专注于技能。
为什么呢?为什么老师不希望学生注重掌握技术呢?2、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教师导入正题:孔子办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是以德为先,所以技艺的掌握反而是次要的。
二、基本活动(一)活动一:走近道德1、展示图片:曹操、刘关张的画像。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一般会喜爱刘备、关羽、张飞,却讨厌曹操?3、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
4、教师点拨:这是因为大家不自觉中运用了道德评判。
凡是善的,人们会喜爱和赞扬;凡是恶的,人们会反感和厌恶。
5、学生活动:每个小组派两名代表展示和讲解课前各自收集的资料(课前指导其制作PPT课件),其余学生听讲并进行小组讨论。
6、教师小结:对于历史上和生活中的这些善与恶、正义与邪恶的事例,人们总是会有一个评判的尺度与标准,这就是道德。
道德蕴含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体现在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中。
(二)活动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爱国守法1、展示新闻图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在世界各地传递的过程中,海内外华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思考: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反映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人的爱国热情是否因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而有所下降?3、学生活动:积极发言,参与讨论。
文明礼仪校本教材通过整理的文明礼仪校本教材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目录前言................................................................................................1 一、仪表礼仪 (3)着装礼仪 (4)二、交谈礼仪 (5)小学生交谈礼仪三字经 (6)三、家庭礼仪 (7)勤快能干分担家务 (7)擅长沟通友爱手足 (8)四、校内礼仪................................................................................10. 敬重国旗疼惜红领巾.. (10)课堂礼仪 (12)就餐礼仪 (13)敬重老师 (14)友爱同学 (15)集会礼仪 (16)五、公共礼仪 (17)公共场所 (17)乘车礼仪 (17)旅游观光 (17)附录一:《小学生守则》............................................................................19 附录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0)附录三:“五礼”“五耻”......................................................................21 附录四:名人名言...........................................................................22 前言重礼仪,讲礼貌,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中,就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的要求。
“礼”的由来源远流长。
周公提出了“德政”的思想,主见以“礼乐”治天下。
孔子提出“克已复礼,天下归仁”,主见用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前言 (1)一、仪表礼仪 (3)着装礼仪 (4)二、交谈礼仪 (5)小学生交谈礼仪三字经 (6)三、家庭礼仪 (7)勤快能干分担家务 (7)善于沟通友爱手足 (8)四、校园礼仪................................................................................10.尊敬国旗爱护红领巾 (10)课堂礼仪 (12)就餐礼仪 (13)尊敬老师 (14)友爱同学 (15)集会礼仪 (16)五、公共礼仪 (17)公共场所 (17)乘车礼仪 (17)旅游观光 (17)附录一:《小学生守则》 (19)附录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0)附录三:“五礼”“五耻” (21)附录四:名人名言 (22)前言重礼仪,讲礼貌,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中,就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的要求。
“礼”的由来源远流长。
周公提出了“德政”的思想,主张以“礼乐”治天下。
孔子提出“克已复礼,天下归仁”,主张用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礼”是社会道德文明程度的直观表征,是一个人道德素质和教养程度的外在标志。
在今天,我们仍需发掘“礼”的时代价值,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做出贡献。
礼仪就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礼仪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
礼仪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
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将从仪表礼仪、交谈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公共礼仪等五个方面对中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一、仪表礼仪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仪表礼仪是人与人交往中在姿态、举止、服饰和个人卫生等方面的礼仪规范。
它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
仪表美既是一个人自尊自信的表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对他人、对社会的尊重,反映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文明程度。
七年级文明礼仪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1. 文明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礼仪规范3. 与人交往的礼仪技巧4.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注意事项5. 文明礼仪的意义和价值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文明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基本礼仪规范:讲解基本礼仪规范,如问候、道歉、表示感谢等,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礼仪表现。
3. 与人交往的礼仪技巧:教授与人交往的礼仪技巧,如倾听、表达、尊重他人等,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4.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注意事项: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注意事项,如排队、不随地乱扔垃圾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案例,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4. 实践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礼仪演练,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礼仪演练:观察学生在礼仪演练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礼仪素养。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2. 课件:文明礼仪教育相关课件3. 视频:文明礼仪教育视频素材4. 图片:相关礼仪场景的图片5. 练习题:文明礼仪相关练习题七、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文明礼仪内化为自身行为,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或视频素材引出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2. 讲解基本礼仪:详细讲解基本礼仪规范,如问候、道歉、表示感谢等。
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讲文明懂礼仪》七年级凌源市第四初级中学中学生文明礼仪常识校长寄语: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对一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集中反映;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人的个性气质、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交际能力等外在的表现,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素质之一。
然而在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中,有的人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严重影响身心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弘扬中华民族礼仪传统,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不断营造良好的文明氛围,因此,在全体学生中深入开展礼仪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第一单元导语.......................................(礼仪教育篇)1 第一课升旗与集会礼仪 (2)第二课穿着与行走礼仪 (3)第三课称谓及问候礼仪 (3)第四课餐桌及待客做客礼仪 (6)第五课尊师重孝礼仪 (8)第二单元导语.......................................(行为习惯篇)9 第六课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10)第七课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 (12)第八课一心想学 (13)第九课勤俭节约 (15)第三单元导语.......................................(健康教育篇)16 第十课保护视力的四种锻炼方法 (17)第十一课小学生如何预防流感来袭 (19)第十二课学会宽容 (21)第十三课宽容故事两则 (24)第四单元导语.......................................(安全教育篇)25 第十四课消防 (26)第十五课交通安全 (28)第十六课使用电器知识 (30)第十七课校园安全小知识 (32)第一单元导语礼貌待人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
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
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
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
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在,都给人以启迪。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第一课升旗与集会礼仪特别提示1、有秩序地进场和退场,按要求穿校服、戴胸卡。
2、立正站立,保持肃静。
禁止回头回脑、东张西望。
3、行注目礼。
4、认真听国旗下讲话。
5、唱国歌时要严肃,声音要洪亮。
大家都来唱一唱,升旗礼仪记心中阅读与拓展1、集合时,提前到达,准时进会场,列队快、静、齐,并在指定位置坐好。
2、听报告聚精会神,保持肃静,坐姿端正,不乱议论,不乱走动。
3、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4、报告或演出结束,要鼓掌致谢;精彩之处适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1、 人的一切—面貌、衣着、心灵和思想,都应该是美好的。
----------契诃夫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老子 哨,不大声喧哗。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第二课 穿着与行走礼仪一、穿着礼仪1、不穿奇装异服,参加重要的集会时候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
2、保持个人整洁,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或进入教室。
4、课堂上不敞衣、脱鞋。
5、同学间不攀比(如不穿名牌等),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以球温 馨 提 示鞋或平底鞋为好。
6、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7、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披头散发。
二、行走礼仪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楼、过楼道要靠右慢行,不可以骑在栏杆上向下滑。
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5、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说说自己通过学习之后哪些地方有进步?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第三课称谓及问候礼仪礼仪美美的回声一个孩子对着群山高喊:“喂,你干吗?”群山回应道:“喂,你干吗?”妈妈告诉孩子说:“你对他说‘我们是朋友!’,听听他会说什么。
”孩子又大声喊:“您好,我们是朋友!”大山回应道:“您好,我们是朋友!”孩子听了非常高兴。
妈妈说:“孩子,你用什么样的语言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有用什么样的语言对待你。
”活动广角读了这篇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悟?把你的收获和小伙伴们分享一下吧!在平时交往活动中,你还用到了哪些称呼和问候的礼貌用语?第四课餐桌及待客做客礼仪一、餐桌礼仪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喝汤时要小口天咽,闭嘴咀嚼,要细嚼慢咽,尽量不发出响声。
4、吃饭时,一手拿筷,一手扶住碗。
5、不敲碗,不翻挑拣菜肴。
6、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不需要时,应说:“谢谢,我真的不需要了。
”7、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8、先吃完要说“大家慢慢吃”。
9、用餐完毕,帮助父母收拾好碗筷,擦洗餐桌。
二、待客礼仪1、客人来访,要事先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
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
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水果、图书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看书、听音乐、看电视。
4、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
5、接待老师应像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
6、送客要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三、做客礼仪1、去亲友家做客要准时,仪表整洁,尽可能带些小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2、在亲友家,不能大声大气说话,要谈吐文明。
3、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动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
5、告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真高兴”、“欢迎到我家去”。
---------------------------------------------------------------------------------- 我的收获------------------------------------------------------------------------------------第五课 尊师重教礼仪读阅 心 开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
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应该应该!”程门立雪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
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
熙宁九年,中进士第。
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
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 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注释】①选自《宋史·杨时传》。
②属(zhǔ):撰写。
③进士第: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为进士。
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
进士第,既考取进士,又叫进士及第。
④翕(xī)然:形容一致,翕,也可以讲聚集。
⑤南:方位词做动词用,意思是向南。
⑥瞑(míng)坐:闭着眼睛坐着。
我要说我知道了:我的疑惑:第二单元导语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第六课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仔细看一看,以下行为你是否赞同火眼金睛我要说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升国旗 要敬礼 唱国歌 要肃立 尊长辈 爱幼小 孝父母 遵教导会使用 文明语 遇外宾 要知礼 帮残疾 乐助人 不打架 不骂人 要诚实 不说谎 损公物 要赔偿捡东西 要上交 借东西 要归还不挑吃 不挑穿 惜粮物 节水电 爱整洁 常洗澡 勤刷牙 习惯好不旷课 不迟到 对老师 有礼貌 上课时 用品齐 敢发言 多动脑做作业 写工整 按时完 卷面净广播操 要做好 炼身体 争达标保视力 做眼操 三个一 要做到 集合时 快静齐 做值日 要积极个人事 应自理 家务活 要学习衣和物 放整齐 学做饭 会洗衣过马路 走横道 乘车船 要买票买东西 按顺序 看影剧 不吵闹保古迹 爱益鸟 护庄稼 爱花草迷信事 要反对 坏书刊 不去瞧烟酒赌 不能沾 不玩火 防危险 好与坏 要分清 坏行为 敢斗争好习惯 早养成 有教养 益终生阅 读 与 拓 展谈一下,自己今后有何打算?--------------------------------------------------------------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两面枝 ------------ 郑燮第七课 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再有学问的人,他一定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反过来,再不能干的人,他也可能有着别人比不过的本领。
所以,我们应该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遇到不懂的问题多向别人请教呢。
虚心好学的齐白石爷爷齐白石爷爷是个著名的国画大师,他是个虚心好学的典范。
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画了一幅《梅鸡图》,齐白石仔细瞧着那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他把画借回家,挂在画室里,开始照着画起来。
第二天,他又去街上买来一只大公鸡,把它养在院子里。
白天,他就坐在院子里,仔细观察大公鸡的形态和动作,晚上又反复地练习画公鸡。
一个星期后,齐白石再次来到学校上课,他把自己的画拿给学生看,问他:"你看我现在画得怎么样?"同学们都被老师这种虚心学习的精神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