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航线 航程缩短 改变世界
- 格式:docx
- 大小:24.39 KB
- 文档页数:6
北极航线简介北极航道可分为东北航道,西北航道和北极点航道。
东北航道(Northeast Passage)又称为北方航道。
是世界最北的海洋航线之一,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间的海上捷径。
西起摩尔曼斯克或阿尔汉格尔斯克,经北冰洋南部的巴伦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至太平洋白令海西北岸的普罗维杰尼亚,长约6000公里,因大部船只迄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通常将它作为此航线的终点,全长10400公里。
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指的是东起戴维斯海峡和巴芬湾,向西穿过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到达美国阿拉斯加北波弗特海,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一条航道。
一年中只有夏季很短一段时间可以通航。
北极点航线从白令海峡出发,不走俄罗斯或北美沿岸,直接穿过北冰洋中心区域到达格陵兰海或挪威海。
由于北冰洋中心区域被多年累积的海冰所覆盖,海冰最为密集和厚实,这条航线将是最后商业开通和被利用的。
当前,北极点航线主要用在科考和旅游上。
北极地区航线受季节的影响有很大的变动。
冬季,除了北极边缘终年无冰区,几乎没有船舶在北极进行作业。
俄罗斯杜金卡地区和加拿大代赛普雄湾有全年商业破冰航线。
夏季,北极地区航行活动开始活跃起来,本土货物供应船舶、干散货船舶、邮轮等开始在这个地区作业。
即使北极地区气温按预计延长,夏季和秋季时间延长,冬季北极大部分地区仍被海冰覆盖,不适宜通航,北极地区未来的通航时间仍然有很强的季节性。
目前从摩尔曼斯克港经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白令海峡至俄罗斯远东港口已经开通季节性航线。
从摩尔曼斯克到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冰岛的雷克雅未克和英国的伦敦等欧洲航线也已通航。
加拿大西北地区的冰情严重,对于普通商船来说仍无法通行。
尽管北极航道是北欧、北美、俄罗斯和远东地区的快捷通道,但目前最大的缺点是通航期短,气候条件恶劣,加上存在巨大的冰盖、冰岛、冰山、浮冰和沿岸固定冰,严重影响通航安全。
北极航道开发对中国航运业应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北极冰川融化的加剧,北极航道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航行通道。
北极航道的开发对于中国航运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潜力。
本文将探讨北极航道开发对中国航运业应用的前景和影响。
一、北极航道的开发和优势北极航道是指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北冰洋航行通道。
传统上,该区域由于严寒天候和冰冻海域的存在,一直被视为航行的难点。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使得北极航道的开发成为可能。
北极航道的开发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北极航道的长度相对于传统的海上航行通道更为短暂,从而可以大大缩短运输时间。
其次,北极航道在一年中的航行季节较长,相比其他航线更有潜力用于商业航行。
此外,北极航道的水深相对较大,可以容纳更大型的船只,从而增加了航运能力。
最后,北极航道的开发还有利于航运业的多样化发展,减少对传统海上航线的依赖。
二、北极航道开发对中国航运业的意义1. 提升航运能力北极航道的开发对中国航运业来说,将提升其航运能力。
传统的航运通道经常会受到天气和海况的限制,导致船只航行速度受限。
而北极航道的开发能够缩短航线长度,提高运输效率。
这将带来更多商业机会,促进中国航运业的发展。
2. 拓展国际贸易北极航道的开发将为中国的国际贸易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目前,大部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通过传统的航运通道进行,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
通过北极航道的开发,中国可以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联系,提高贸易便利性和安全性。
3. 加强资源开发北极的丰富资源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等。
开发北极航道将大大方便中国获取这些资源,加强资源开发能力。
这有助于支撑中国的经济增长,并提高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
4. 推动科技创新北极航道的开发涉及到船舶设计、导航技术、气象监测等多个领域,这将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提供机会。
中国可以在船舶制造、气象预报、海洋科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创新,提高航运技术和设备的水平,并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北冰洋航线的破冰之路作者:张永锋,张婕姝来源:《集装箱化》2013年第07期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的步伐不断加速,北冰洋海冰开始大面积消失。
据科学家称,自2002年以来,北极地区海冰夏季最小覆盖面积逐年减小,平均每年减小10%以上。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预测,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北极地区很可能在未来20~30年内迎来“无冰”的夏季。
在此背景下,北冰洋航线开始浮出水面,并日益受到各国关注。
1 北冰洋航线概况1.1 概况北冰洋航线由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组成。
东北航道西起西欧,穿过西伯利亚与北冰洋毗邻海域,绕过白令海峡到达中国、日本、韩国等国港口,是连接欧洲与亚洲的重要通道;西北航道始于加拿大东北部戴维斯海峡,沿加拿大北部海岸到达美国阿拉斯加州,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是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捷径。
随着北冰洋海冰不断融化,各国商船从2007年开始陆续在有破冰船开道的情况下尝试在该区域航行。
2009年,德国布鲁格航运公司的2艘货船在没有破冰船开道的情况下成功穿越东北航道,顺利抵达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扬堡港,并最终抵达荷兰鹿特丹港,完成贯穿整个东北航道的全部航程。
这次航行翻开北冰洋航线的新篇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优势(1)环球航程大大缩短。
目前环球航行通常取道巴拿马运河或苏伊士运河,有时甚至需要绕道非洲南部的好望角。
相比之下,北冰洋航线的开通将大大缩短环球航程,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和经济利益。
例如,横滨港至鹿特丹港的航线取道非洲好望需要,取道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需要,而取道北冰洋仅需。
又如,在取道北冰洋的情况下,华盛顿港至莫斯科港的航程缩短以上,伦敦港至东京港的航程由2.8万km缩短为1.6万km。
随着北冰洋海冰的消融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亚沿岸的东北航道将组成新的大西洋―太平洋轴心航线,使欧洲、亚洲与北美洲之间的航程缩短~。
(2)北极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北极航线:促进航运影响中国李振福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从16世纪起,欧洲国家就一直梦想能打通经北冰洋到达东方的便捷通道,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北极航线探险虽兴盛一时,终因不具备商业航运价值而沉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一些科学家乐观预测,在未来30年内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年,北冰洋“黄金水道”开通成为可能。
北极航线打通对整个世界海洋运输格局的影响、北冰洋区域蕴藏的丰富资源以及随之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吸引了世界的眼球。
目前,在环球海上航行中,只能通过巴拿马运河或苏伊士运河来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甚至需绕道非洲南部好望角,与这些航线相比,北极航线一旦开通将大大缩短航程,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和经济利益。
如日本的集装箱从横滨到荷兰的鹿特丹港,经非洲的好望角需要航行29天,若经新加坡的马六甲海峡、经苏伊士运河需要22天,但如果同样的船舶采用北极航线,则仅需15天就可以到达。
此外,北极航道一旦开通,还可减轻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日益严重的拥堵,避开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的威胁。
北极航道开通不仅会直接改变原有的世界海洋运输格局,还将使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整体提升。
新航线将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催生一些新的居民点,促进现有港口、城市规模壮大,航线经过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也将随之增强。
同时,新航线将分散一部分原有航道的贸易货物,降低原全球航运线的分量和地位,航线所在国的影响和地位也将受影响。
地球中路战略地位下降,北极地区战略地位抬升,这种变化将导致世界重心向北方偏移,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格局。
1北极航线开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航运对于地处西北太平洋的中国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此北极航线的开通将在国际分工和产业布局方面具体地影响到我国沿海城市发展及其经济的战略布局。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处于东亚贸易的核心位置,出口量和进口量巨大,这些进出口货物绝大多数通过海运方式进行流通。
因此,北极航线一旦开通,将成为连接东亚、北美和西欧的新的海上通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中国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海运距离,给我国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北极航道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航道之一北极航道是由两条航道构成: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亚沿岸的“东北航道”。
a,东北航道。
东北航道也称为“北方海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罗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离岸海域。
从北欧出发,向东穿过北冰洋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五大海域直到白令海峡。
有气象学家认为,到2020年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年,这意味着北极航道将会全民贯通。
一旦通航,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对世界格局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俄罗斯北极核潜艇)首先俄罗斯将获得数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众多优良港口,俄罗斯的经济极有可能重新崛起。
其次将形成北冰洋经济圈。
(6国向联合国提交的北冰洋大陆架划分示意图:图中蓝色实线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分割线。
)北方航道开通对中国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缩短到欧洲的路程。
2,避开了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又多了一条重要的航道。
3,对缓解中国东部的岛链困境有重大意义。
(进行北极东北航道航行的“永盛号”)b,西北航道、所谓西北航道是指由格陵兰岛经加拿大北部北极群岛到阿拉斯加北岸的航道,这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最短的航道。
通常从欧洲到太平洋有三条主要航线,分别为经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和非洲好望角到达太平洋。
这三条航线的航程分别为19931公里、26186公里和22356公里。
而西北航道,全长约1,4000公里。
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冰层融化,“西北航道”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变成真正的“通航大道”。
到那时,“西北航道”将抢走巴拿马运河的大部分生意。
因为从欧洲开往亚洲的船只将不必远走巴拿马运河,而可以直接通过“西北航道”,穿越白令海峡,抵达日本和亚洲其他地区,少走数千公里的海路,不仅节省时间,也将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总之若全球变暖,北极航道贯通,将成为新“大西洋-太平洋轴心航线”。
巴拿马和苏伊士运河将无用武之地,世界贸易也将因此发生重大影响。
(世界强国争夺北极资源)北极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渔业和矿产资源。
北极航道的开发与治理研究篇章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北极地区冰盖融化加速,北极航道的开发和治理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北极航道的通行将缩短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洲之间的交通距离和时间,进而促进了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研究北极航道的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可能的治理方式,为加强北极航道的开放、可持续和安全发展作出贡献。
篇章二:北极航道的开发现状1.北极航道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北极地区由北极洲、加拿大、丹麦、挪威、俄罗斯和美国组成。
北极航道是连接欧洲和亚洲的最短海上航线,贯穿全球四大洋,北部通往北冰洋,南部连接卡拉海、白令海和北大西洋。
北极航道一般被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分别由俄罗斯、加拿大和挪威控制。
2.北极航道的开发现状北极航道的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俄罗斯和挪威的油气勘探和中国的科考活动。
近年来,北极航道的开发加速,主要是因为气候变化引起的北极冰盖消融和俄罗斯的政策推动。
2019年,俄罗斯首次完成了北极航道全线航行,并声称计划在2035年前完成北极船运量的提升至80万吨。
3.北极航道的发展前景北极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同时也是渔业、水产业和旅游业的潜在发展区域。
根据预测,北极航道的航运量将在未来10年内增长5倍,到2050年将占全球船运量的15%。
北极航道的发展前景和挑战并存,需要制定合理的治理政策和措施。
篇章三:北极航道的治理问题1.治理体系的不完善目前,北极地区不存在专门的治理机构和法律框架,也不存在明确的边界和主权争端的解决机制。
虽然有一些国际组织和条约试图规范北极航道的开发和保护,但遭到了某些国家的质疑和反对。
缺乏统一的治理体系使得北极航道的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2.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北极地区的冰盖融化和航道的开通将导致更多的船只和原油输送管道进入该地区,而这些活动都会对当地的环境和生态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船舶废弃物、鱼网和排放的废气都会对北极生态系统和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威胁。
北极航道:中国新的海上生命线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4年第23期2014年7月11日,雪龙号出港,第六次探索北极。
北极新航道如果开通将影响全球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
尽管面临着海盗猖獗、海上天气经常性突变等不确定因素,但数十年来,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到往欧洲的航道一直是维系中欧贸易的不二选择。
但现在,这一切似乎正在悄然改变。
保障能源安全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北极航道的开通。
过去几十年,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北极冰盖大幅度的消融,北极部分水域在夏季的一段时间内已经处于可通航状态。
尽管这是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负效应”,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也力图从新航道中寻找机遇。
一个原因在于,海上航运对于全球贸易而言,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
迄今为止,世界贸易的90%都是通过海上航运实现的。
不仅如此,在一些重要性的战略资源方面(比如石油),全球超过60%的石油贸易也是通过海上油轮运输。
鉴于传统海上通道存在过境费高昂、航行周期长、可能的海盗袭击以及不可预测的战事封锁等,北极新航道的开辟对于世界上的一些国家来说,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对于中国而言,北极新航道的开辟同样具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
众所周知的一个原因便是中国面临着所谓的“马六甲困境”。
中国从1993年开始就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自那时起,中国石油净进口量逐年大幅度提升。
在2014年6月18日举行的亚洲石化科技大会上,中石化科技委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基铭就曾表示,中国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2015年将达62%,2020年将达68%。
而根据《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至2015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需要控制在61%以内。
若按照王基铭的说法,那也就意味着,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将打破“十二五”规划的红线。
对外部能源的高度依赖突显了中国能源通道安全的脆弱性。
中东是中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
但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必经马六甲海峡,有一部分战略分析人士认为,一旦战事爆发,封锁马六甲海峡很可能成为他国钳制中国的一个致命利器。
北极航线:战略要冲黄金水道李振福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近30年来,随着北极地区气候快速变暖,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连接东北亚与北美、北欧的新的海上航线有望开通。
由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全球最大的生产地和消费市场,其开通可能是影响21世纪国际贸易格局,甚至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重大事件。
海上运输对于国际货物贸易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洲际间的货物贸易主要依靠海上运输。
海运航线充当了世界货物运输最大的走廊,对于中国更是如此,海运承担了中国90%以上的国际贸易运输总量。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外贸易,而对外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则依赖海运。
北极航线的开通,将使中国除现有东向太平洋航线、西向大西洋航线外,增加一条到达欧洲和北美洲的更为便捷和安全的航线。
同时,得以开辟新的海外资源、能源采购地,降低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索马里海域和苏伊士运河等高敏感区所带来的政治风险和经济成本。
所以,北极航线将会是未来全球的“黄金水道”和战略要冲,对于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1北极的自然状况北极地区(Arctic Regions),是指北纬66°33′,即北极圈以北的区域,主要包括北冰洋、格陵兰岛与冰岛环绕的岛屿,以及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北方大陆苔原带和部分泰加林带,总面积约为2100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约为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为1470万平方千米,在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深度也最浅,平均深度约为1200米,其最深点是南森海盆,深度约为5449米。
北冰洋以北极为中心,四周环绕着欧洲、亚洲、北美洲,经挪威海、格陵兰海、巴芬湾连通大西洋,经白令海峡连通太平洋。
北冰洋包括7个附属海域,即挪威海、巴伦支海、格陵兰海、白海、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波弗特海(见图1)。
图1 北冰洋地图北极的环境和气候特征与南极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首先,北极没有南极寒冷。
北极年平均气温在-15℃~-20℃之间,比南极高25℃;其次,北极的夏季更潮湿多雾,原因是北冰洋湿度大,而夏季气温又偏高。
大连海事大学毕 业 论 文二○一四年六月北极航道的开通对我国北方港口布局的影响专业班级:航运管理5班*名:***指导教师:***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中文摘要摘要北极航线是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之间的最短航线,但由于地处北极,气候寒冷一直无法全年通航。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北极的北川不断融化,据美国冰川研究中心预测,北极航道将会在2020年左右实现全年通航。
北极航道的开通将会对我国的航运业产生巨大的价值。
同时北极航线通航对我国北方港口的布局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国北方港口布局较混乱,基本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各港口争夺腹地、恶性竞争等问题突出。
同时由于近年来中欧贸易额的不断增加,中欧航线的需求不断增加。
北极航道开通将会缩短我国北方港口到欧洲各港口的距离,这使得我国北方港口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我国北方港口能否合理布局将会影响到北极航道开通后的综合竞争力[1]。
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北极航道通航为前提,对北极航道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基于中欧贸易的北极航线的经济型进行了分析,描述了我国北方港口的布局现状,同时运用SWOT分析法我国北方的港口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
预测了2020年我国北方港口的外贸型吞吐量。
阐述了北极航道开通后对我国北方港口的影响。
本文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一些对应策略,对我国港口参与北极航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北极航线;港口布局;机遇;竞争力英文摘要AbstractThe Arctic Sea Route is the shortest shipping route between North Pacific and North Atlantic, but the route is notable for shipping annually owning to the extremely cold weather in the North Pole.However,the glaciers in the North Pole are melting with the impact of global warming. According to the forecast of United States Glaciers Research Center, the Arctic Sea Route will be available for shipping all the year around in 2015. And it will sure to benefit a lot to the shipping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and make a foundational impact to the distribution of north ports at the meantime.At present, the distribution of North China ports is orderless which results form vicious competition of the overlapped hinterland as well as the increasing volume of trade between China-EU trade. The North Sea Route will no doubt cure all these problems and provide completely new opportunities to these ports in question. And the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China North Ports will be essential to the competition of north pole shipping business.This article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orth sea route and the its economy for China-EU trade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other researches and take the successful sailing of north sea route as precondition. Besides, the author also consider the distribution of China North ports and use STOW model to analyze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Key words: the arctic route; Port layout; Opportunities; competitiveness第1章绪论 (1)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 (1)1.2.1国内的研究现状 (2)1.2.2国外研究现状 (2)1.3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3)1.3.1论文的研究方法 (3)1.3.2论文的研究框架 (3)第2章北极航道的现状与我国北方港口的现状 (4)2.1北极航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2.1.1北极航道的概述 (4)2.2我国北方港口的现状 (6)2.2.1我国北方港口的定义 (6)2.2.2我国北方港口布局的特点 (7)2.2.3我国北方重要枢纽港现状 (7)2.2.4我国北方重要的支线港状况 (8)2.2.5我国北方港口布局发展的趋势 (9)第3章北极通航对我国北方港口的影响 (10)3.1对我国北方的大部分港口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10)3.2加快我国北方航运中心的建设 (12)3.3加速我国北方的重要港口由内贸型港口向综合性港口的转变。
北极航线:缩短航程 改变世界 李振福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冰层消退,使北极成为各国争夺的“新战场”。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狭义的北极航线只包括北极航海线,它分为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两部分:绕过西伯利亚北部为东北航道;绕过加拿大北部的为西北航道。这两个航道更接近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连线(大圆航线),是连接太平洋北部与大西洋北部的最短的航线。 北极航线由于长年由浮冰覆盖、又极其寒冷、环境恶劣,致使一直无法正常通航。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冰层消退,开发北极航线成为可能。北极航线已经引起多个国家的高度关注,有的甚至还企图将其划入本国的领海,以便及早掌握丰富的交通和自然资源。这一新的国际战略通道的形成,将使世界贸易和战略格局产生重大调整。 1北极航线将大大缩短东亚至西欧和北美的航线 与传统习惯航线相比,北极航线的航程大大缩短,降低航运成本,将西欧、北美、东亚三大经济区紧密快捷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不受船型、通航能力的限制,因此北冰洋的通航必将使全球的航运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此外,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量急剧增长,而全球能源供给量不断减少的态势日益严峻。北极被视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能源宝库,因此北冰洋的开通为全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极大的舞台,同时也将进一步加速北冰洋航道的开发和利用。北冰洋的通航同样对我国的航运市场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减少我国目前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我国资源贸易机会。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北极航线开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一艘集装箱船投入远东(上海)——西欧(汉堡)航线的运营。该船的基本数据如下:船长295米、宽32.2米,吃水13.5米,载重7600吨,可装载5000TEU(以满载为例),船上工作人员(含船员)共23人,船员日薪合计12500元-20000元,以24节航速行驶,主机耗重油约40吨/日,辅机耗轻油约2吨/日,国内目前重油油价为约500美金/吨,折合人民币约为3173(1美金=6.345元)元/吨,轻油油价约为800美金/吨,折合人民币约为5076元。每日额外的运营费用(包括餐饮、折旧、保险费用、港口费用等)大约20000-30000元。目前,该航线的船一般走上海——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汉堡的路线,全程约为12200英里,而北极航线开通可使得航程缩短为8200(5600+2600)英里,可比当前少航行4000英里(见图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航程的缩短至少可使船舶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图1 北冰洋通航前后海运里程图 2 北极航线将减少全球碳排放量 最新研究发现,全球每年排放的氮氧化物气体中30%来自海上船舶。世界上船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经达到11.2亿吨,约占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4.5%。有预测认为,到2020年,全球航运业将消耗4亿吨燃油,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在目前基础上增加75%。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交通运输部也着力研究实施营运船舶节能减排措施,从标准和制度上加速绿色航运建设:研究制定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量限制和二氧化碳排放指数标准、营运船舶能效评价标准和规范、绿色船舶规范和法规,开展高耗能营运船舶提前退出的相关研究工作;协助航运企业建立能效管理体系,推进航运企业能效评估工作。 航运企业在利用北极航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将保护全球气候,
经马六甲海峡
好望角
跨大西洋 6200 经巴拿马运河
远东(上海)
西欧(汉堡)
跨太平洋 北美西(长滩) 北美东(纽约)
168000 6500
5100 4200 3500 2600 5600 12200 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
北极 大平台
单位:英里 降低碳排放纳入企业航运战略。一方面,在不影响交货期限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航速。比如,一艘货船较原来晚五个小时到达码头,如果能及时配合卸货或者转运航班的话,不仅没有影响经济效益,反而能节省货船的码头停泊费用,同时达到了低碳和降低成本两个目标。早在2007年,马士基航运公司便对旗下110艘货船进行了研究,最先提出了现在业内广泛运用的减速方案——Super Slow Streaming,即“超级漫流”。根据马士基的研究,发动机负荷量减少10%,货船便可以减少10%~30% 的燃油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一个载重量不超过6.9万吨的集装箱货船为例,航运速度减少一半,便可以节省100万美元,相当于3500吨燃油及1万吨二氧化碳。 另一方面,应鼓励使用大型船舶。由于北极航线不受船舶吨位的限制,使得大型油船超大型油船有了用武之地,船舶吨位越大,每千吨的耗油量越低,碳排放量自然也随之降低。据有关媒体报道,一艘300吨的货船千吨公里油耗为7.2公斤,而800吨的货船千吨公里油耗为5公斤,吨位增加1.6倍,油耗节约30%。同时,各大航运公司应该通力合作,当经营同一航线上的几家企业不能揽到足够货源时,船公司可以互借舱位,降低富余载重带来的成本,也能在实际上减少碳排放量。 3北极航线将改变全球海运格局 从16世纪起,欧洲国家就一直梦想能够打通经北冰洋到达东方的便捷通道,但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北极航线的探险虽兴盛一时,终因不具备商业航运价值而沉寂。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贸易中心经历了从地中海到大西洋、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转移,随之形成了西欧、北美和东亚地区三大贸易中心,与此同时,国际航运中心的布局也经历了伦敦、纽约、东京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贸易中心向太平洋地区的进一步转移,在环太平洋一带崛起了多个世界经贸城市,如洛杉矶、香港、新加坡、神户、大阪、高雄、釜山等,这些城市形成了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当今世界贸易活跃地区的典型代表是远东、西欧和北美,它们之间的贸易往来情况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当今国际航运中许多航线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这三个区域的贸易需要。这些贸易活跃区域集中在北半球高纬度带状区域,连接它们的航线也基本呈东西走向,而目前的航运地理格局缺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航运中心,因为无论是远东的香港、西欧的汉堡还是北美的纽约,都由于大陆阻隔而存在运输迂回、绕航严重,导致运输成本过高、贸易周期变长。与通过巴拿马运河或苏伊士运河,甚至绕道非洲好望角来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航线相比,北极航线将大大缩短航程,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比如,一艘集装箱船从日本的横滨港驶往荷兰的鹿特丹港,经非洲的好望角需要航行29天,经新加坡的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需要航行22天,但经北极航线,则仅需航行15天就可以抵达。此外,北极航线一旦开通,还能够减轻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日益严重的拥堵,同时也能避开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的威胁。 北冰洋系欧、亚、北美三洲的顶点,是联系三大洲的捷径,在地理位置上具有特殊性。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的海冰加速融化,北极航线全面贯通以后,三大洲之间的航线距离将会大大缩短,当前的航运地理格局将会被打破,给整个世界海洋运输格局带来重大影响。另外,北冰洋区域蕴藏的丰富资源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商业利益,也都吸引着整个世界,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北极航线的开通跃跃欲试。专家预计,北极航线一旦贯通,必将成为沟通亚洲、欧洲、北美洲的一条新的“海洋交通大动脉”。 随着北极地区越来越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热点地区,有关北极航道的国际纷争也日趋激烈。东北航道之争主要发生在俄罗斯与美国、欧盟等国之间,西北航道之争主要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之间。俄罗斯坚持对北极东北航道的控制,而欧盟和美国以及日本则提出在个别航段享有无害通过权和自由通行权。加拿大主张西北航道属于加拿大内水,而美国则坚持西北航道属于国际通道。世界对于北极航线的纷争不会停止,然而不论北极航线最终如何划分,北极航线的开通都会给整个世界海运格局带来极大影响。 4北极航线将改变全球经济格局 随着全球变暖,北极海冰融化,北极海域夏季大型船只可逐渐通行。与传统的巴拿马运河航线相比,使用西北航道可以使北美西海岸与亚洲之间的航程大大缩短,节省运输成本。对无数依靠巴拿马运河的个体经营者和跨国集团甚至周边国家来说,西北航道将极大地改变其现有贸易运输体系。加拿大魁北克学院国际部教授拉塞尔认为,随着北冰洋海冰的消融和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加拿大沿岸的“西北通道”和西伯利亚沿岸的“北方通道”将成为新的“大西洋——太平洋轴心航线”。一旦北极航线全面贯通,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将无用武之地,世界贸易也将受到极其重大的影响。 作为世界的又一个能源和资源宝库,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包括了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以及水力、风力、森林等自然资源。若不考虑海冰、低温、技术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北冰洋大陆架的油气田开采成本并不高,而且,由于距离美国、欧洲、东亚等高能源消耗地区很近,因而在运输成本上比中东更具优势。另外,与经巴拿马、苏伊士运河的航线相比,北冰洋是地球上又一个面积放大五倍的战略要冲——地中海,将成为连接东亚到欧洲和北美东岸发达经济体的新海上贸易走廊。其在运输经济性、安全性方面,都更具保障。同时,北冰洋和环北极国家包括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挪威、丹麦、冰岛、瑞典和芬兰等30个行政区域,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出口自然资源。 从增加出口的角度来看,北极航线的开通,必然引发北冰洋沿岸港口、仓储、道路、管道、冰区船舶、炼油基地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2005年,北极地区的GDP总值为2322亿美元,比2001年增加1倍,如果北极航线开通,将为该地区带来投资和贸易机会,GDP增长速度将明显加快。最近几年,已经显现战略投资进入和增加的迹象,比如,专用破冰船、抗冰船的定单数量大幅度增加。这如同投资领域的“乘数效应”(初始投资每增长1%,连带刺激引起的投资需求将以几何级数倍增长),将大大拉近欧、美和东亚等大市场之间的距离。此外,国际分工和产业布局也必然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同时也将对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分工和布局产生影响,并通过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辐射。
虽然北冰洋航道已经逐渐打通,但在短期内还难以投入商业运营。这需要相关的国际海事组织和当局机构、各国家和地区间展开多边合作和协商,进一步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消除地方法规和国际公约间的冲突和不一致;明确船舶强度和设计、设备性能的标准和规范;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航行安全提供可靠、有效的保障;建立完善的船员认证和培训体系,提高船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冰区操纵技能;采取有效的防范和应急措施来保护北冰洋脆弱敏感的海洋环境和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