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作业(必修3)(生物 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466.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有关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进行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内环境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时Na+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D.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而发挥作用

答案 C

解析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若离体时,可以刺激神经纤维中间的一个点,产生的兴奋向两个方向传导,A错误;静息电位主要由K+产生和维持,内环境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不变,B错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即在Na+通道的协助下进入突触后膜内,C正确;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进入组织液而不进入血液,D错误。

2.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

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

C.兴奋传到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地结合

答案 D

解析根据突触的结构可判断④是感受器,③是传入神经,②是传出神经,①是效应器,A错误;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只能由B传到A,不能由B传到C,B错误;Ⅰ处是突触前膜,兴奋传到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C错误;Ⅱ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其上的突触后膜有相应的神经递质受体,能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该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正确。

3.(2018·湖南株洲一模)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听到铃声狗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食物引起味觉的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不同

D.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突触结构

解析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没有经过大脑皮层,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食物引起味觉的过程是食物刺激→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产生味觉,这个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错误;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两个反射弧不同,C正确;铃声原本不能引起唾液分泌,但喂食和铃声反复结合刺激后却出现了听到铃声狗就会分泌唾液的现象,说明此过程中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了新的联系(突触),D正确。

4.(2015·江苏高考)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答案 D

解析神经递质存在于轴突末梢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生物膜的分隔作用可避免其被细胞内的其他酶系破坏,A正确;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时,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B正确;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相应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的通道开放,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正确;Na+内流时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而Cl-内流时使下一神经元受到抑制,两者不能同时发生,D错误。

5.(2018·河南八市第一次测评)在神经调节过程中,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所导致的结果是()

A.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

B.完成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C.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D.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迅速被降解

答案 C

解析兴奋性递质会使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产生动作电位,抑制性递质会使突触后膜对Cl -的通透性增大,使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A错误,C正确;该过程中突触后膜上发生的是由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B错误;兴奋性和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生效应后,可迅速被降解或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D错误。

6.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点接受刺激后,其膜内电位由负变正再变负

B.该实验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C.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D.电表①会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电表②只发生1次偏转

答案 C

解析a点未受刺激时处于外正内负的静息状态,受刺激后Na+内流,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之后又恢复静息状态,A正确;若刺激a后,电表①②都会偏转则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B正确;刺激a后,电表②只发生1次偏转,电表①偏转2次,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C 错误,D正确。

7.(2018·湖南长郡中学第三次月考)神经元细胞膜上有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在神经兴奋的传导或传递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蝎毒中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或传递障碍。下列哪项是神经毒素作用的结果()

A.促进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

B.抑制突触后膜兴奋的产生

C.使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D.迅速分解神经递质

答案 B

解析蝎毒中的神经毒素能够将离子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或传递障碍,神经毒素可能阻止了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从而使Na+不能进入神经细胞,形成动作电位,从而抑制突触后膜兴奋的产生,B正确。

8.(2018·北京海淀零模)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下图。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